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高三歷史文化

高三歷史文化

發布時間:2021-02-22 09:31:10

⑴ 怎樣學習高三歷史

高三歷史復習備考主要做三方面工作:史實、理解、表達。而史實的掌握和理解是第一位的,對高考而言,重點與非重點是相對的,因為所有的知識點都有可能考,所以復習備考不能存在僥幸心理,必須養成踏踏實實的學風,以夯實基礎為根本。只有基礎扎實了,才能談得上運用。表達則是在平時練習主觀題中逐漸訓練出來的。歷史知識點非常多,需要掌握非常准確和細膩,需要從整體上把握各個知識點的內在聯系。 每年的9月中下旬,高三應屆生開始一輪復習。一輪復習是夯實基礎的關鍵,大約占整個高三學習時間的3/5,時間相當長,復習速度比較慢。為了能夠把握關鍵,在歷年的一輪復習中,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步:章節復習 1.准確記憶基本史實,力求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對基礎知識的把握,我堅持「全、准、細」的原則。「全」即復習要全面,以課本為依據,對課本上的每一個知識點進行地毯式清理,在此基礎上強化重點;「准」即對知識的識記、理解、闡釋要准確;「細」即注重細節,近幾年文科綜合試題問題並不難,但考查很細致,細節決定成敗。因此教材中的導言、正文中大小字、地圖、圖片和文獻資料、課下小字注釋、書後大事年表及其他隱性知識(如歷史現象、歷史概念的本質內涵,教材本身縱橫交錯的網路化的知識結構;歷史發展的階段特徵,整個學科體系和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及基本的理論觀點)等,復習時要面面俱到,不可偏廢,要強記、記死,使之成為提高考試成績的新增長點。以《春秋戰國紛爭和民族融合》為例:(1)正文知識點:時代特徵、春秋諸侯爭霸(背景、目的、條件、經過、標志)戰國兼並戰爭(戰國開始的標志、戰國七雄、兼並戰爭)民族融合(途徑、意義)(2)插圖:地圖《春秋大國爭霸圖》《戰國兼並形勢圖》(圖中包含諸侯國、戰役地點、少數民族分布),圖片《馬陵道遺址》《長平之戰遺址》(3)「楚王問鼎」的文字材料。(4)小字注釋「王畿」。類似這樣的知識點很多,必須做到沒有遺漏。【課本按部就班,知識第一遍回顧】 2.在記憶基礎上對歷史知識從多角度、多層次、多方位來認識,即對歷史現象、歷史事物的內在聯系和規律的認識,要深刻把握好相關知識的內涵和外延,培養學生基本的歷史思維能力。以《春秋戰國紛爭和民族融合》為例:(1)春秋爭霸和戰國兼並戰爭的異同點。(2)春秋戰國時期有利於結束分裂走向統一的因素。(3)春秋戰國時期的民族關系(消亡的民族,新興起的民族)(4)成語反映的歷史背景,如退避三舍、卧薪嘗膽、問鼎中原、圍魏救趙、紙上談兵等。講解中要注意處理好常考知識、熱點知識、冷點知識(理論上不考的)。常考知識就是過去的高考以及平時的訓練經常考到的知識,熱點知識就是連續幾年高考一直出題的知識點及與今年時政相關的歷史知識,這些知識要照著教材給學生點出來。【多角度分析,能力深化提高,知識回顧第二遍】 3.指導學生處理好課堂聽與記的關系,指導學生課後復習鞏固。課堂主要以聽為主,同時也要適當做好筆記,預習中所遇問題的講解、教材內容的延伸性分析、課堂上感覺比較模糊的內容都應該記下來作為課後復習、鞏固的依據。要在課後及時看書鞏固所學知識。由於歷史學科知識體系浩瀚龐大,這個過程是非常耗時耗力的,解決方法就是少量、快速、多遍的不間斷學習。必須保證每天持續不斷的學習,不可一曝十寒,每天堅持不斷的學習實際上是克服遺忘的最好的,也是唯一的辦法。要求學生把歷史知識化整為零,一節課的知識點分開掌握,每段時間不要太長,大約5-10分鍾,這樣零散的時間容易擠出來,也容易集中注意力。然後在第二天要回憶一下,該記該背的內容在這一環節中應該沒有漏洞。第三天再回憶鞏固。然後一周左右,要把這個內容再回顧一下,可以很簡單的看一看就可以了,這樣做的目的在於:在最容易遺忘的時候去點一下以激活學習思維;一個月的時候再通過試卷、練習等多種方式督促學生再好好的回歸教材。將該掌握的內容完善起來,克服平時感覺沒有多少東西可看,考時卻處處感覺生疏的現象,形成平時不考時「大忙」、小考時「小忙」,大考尤其是高考時不忙的良好狀態。【學生自主復習,知識回顧第三—N遍】 第二步:知識整合 1.從歷史的整體出發,按歷史發展的階段串線,以單元為單位進行知識整合。一單元復習結束後,把章納入階段發展中,將節納入階段發展中的某一方面,把主幹知識線索化、網路化,形成系統。知識網路化後,要主幹到枝節、由概括到具體地定位知識,將每節知識具體定位於某一方面,通過知識定位,做到「點」的清晰。再將每個知識點具體剖析(原因、影響、過程、特點)。復習過程中,既要注重點與點之間的關系,又要注重「線」和「面」的梳理和建構,只有這樣,歷史知識才能構成一個立體網路。以古代史第一單元先秦為例:主幹知識包括夏、商、西周和春秋戰國兩個階段,每個階段分政治、經濟、民族關系、文化四類,每類細節知識點在章節復習時已經過了一遍,直接填到框架結構中,形成系統化的知識點。【按照框架結構具體到知識點,知識回顧第四遍】 2.盡量把知識歸類。做到「瞻前顧後、左右逢源」,類似於小專題。 「瞻前顧後」是縱向的聯系,例如因果關系、歷史發展線索、基本歷史進程等;「左右逢源」是橫向聯系,例如同時期中外政治經濟文化的相互影響作用、同類事物比較異同等。通過縱向和橫向聯系,可以總結出歷史發展的基本方向和規律 現在歷史學科高考對知識點的考查難度下降且相對集中,注重考查對歷史學科基礎知識相互關系和理解,因此,在第一輪中以基礎知識為主,以小專題的形式將教材的知識重新組合,歸納,使之體現教材的規律性和整體性,突出主幹知識,便於理解、記憶。中國古代史部分以縱向歸類為主,每個單元里不同朝代政治、經濟、民族、文化對比,不同單元的政治、經濟、民族、文化對比,比如:「秦朝與隋朝相似點的比較」,中國封建社會歷代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初稅畝、編戶制度、租調制、租庸調制、兩稅法、一條鞭法、攤丁入畝一起進行總結歸類,整個古代史民族關系處理方式(戰爭、和親、冊封、行政管轄),對邊疆地區的管理以方位分類(東北、西北、西藏、西南、台灣)總結。也有橫向比較的問題,如:百家爭鳴和歐洲文藝復興的異同,鄭和下西洋和新航路開辟的比較等。中國近現代史和世界近現代史則是以橫向聯系為主,把中國歷史放入世界歷史的背景中分析,例如:兩次工業革命對中國和對世界的不同影響,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和明治維新的對比,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等。也有縱向比較的問題,如:維新派和革命派主張的異同,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三個階段(19世紀六七十年代、19世紀90年代、20世紀初或一戰期間),新思潮的萌發、新文化運動、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全國抗日救亡運動的新高潮等,里邊「新」的含義是什麼。讓學生形成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思維狀態。【框架歸類後,屬性歸類,知識回顧第五遍】 第三步:精編練習,適量訓練 訓練是對基礎知識的拓寬和延伸,也是對學習質量的檢測,更是調控學習過程的手段。適度進行訓練,是非常必要的。 1.精編練習,適量訓練,提高解題能力。 在一本書開始復習之前,對每節的習題精選工作(使用的參考資料)進行了細致的分析。在精選專題練習上,我堅持抓基本、抓重點、抓難點、抓熱點、抓易錯點的原則,精選一些思維含量較高,具有啟發性和典型性又能反饋基本知識的各種類型的練習題(包括近幾年的某些高考試題),自己重組題,進行適量定時的訓練(章節訓練、單元訓練、月考),使學生在復習鞏固基礎知識的同時,又能掌握和提高解答各類題型的方法和能力。 2.及時講評,啟發提高。 我堅持每做必交、每交必改、每改必評的原則,對每次書面訓練和檢測性習題考試都及時進行評講分析,針對學生在審題、解題中存在的思路或方法上的缺陷加以指正,使學生在講評中受到啟發,從而提高解題的能力。【書面檢測,講評,知識回顧第六遍】 第四步:兼顧學科間可以聯系的相關內容,目的是夯實基礎。高三第一輪復習雖然應以歷史學科內知識體系為主,作為文科綜合能力測試中的歷史學科,也更注重考查基礎知識間相互關系的理解。因為歷史現象本身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聯系的,關鍵是如何分析、解決問題,因而學科內綜合是基礎。但也應適當注意在復習中聯系相關的政治、地理知識,使學生思維不斷拓展(今天的新聞—當地的氣候環境—曾經的事件),盡量讓學生思維活躍。 在一輪復習中,如果做到知識低起點,高頻率重復,扎扎實實訓練,學生就能夠構建較完整的知識體系,能夠做到知識融會貫通,為二輪三輪復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⑵ 高三歷史怎麼復習學習

2009年高考歷史試卷考到了中國早期的政治制度,這是非常基本的史實,但是試卷要求考生通過讀懂材料進而認識到問題的本質。二是有不少題目命題者通過獨到的視野和角度,對題目進行設問,如中國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讓學生分辨類似的細節。這就要求學生有較深的學科能力。這也正是新課改精神的體現,相信對學生學科能力的考查,必將繼續貫徹於2010年的高考當中。歷史學科的能力包括文字的解讀、理解能力,歷史思維能力等等,但這一切都離不開對基本史實的掌握。再則,高三一年的時間非常地寶貴,我們應該將它更多得用於能力方面的訓練。那用什麼時間來完成夯實基礎這樣一個重要的工作呢?當然是這個寶貴的暑假了。隨著期末考試的結束,一個期盼已久的暑假即將到來。作為一名選擇歷史方向的即將升入高三的學生而言,很有必要在暑假休息好的同時,利用這個暑假對歷史進行復習。
對自己的歷史學習進行復習要如何夯實基礎呢?第一,每位同學應首先找到一本《高中歷史課程標准教學要求》,並能把《高中歷史課程標准教學要求》對每一課的要求熟記於心。這樣做的好處有二。一是可以刪除一些不要的點,比如根據《高中歷史課程標准教學要求》對必修三第一專題第二節的要求「知道漢代儒學成為正統思想的史實」,我們在復習時就可以刪除本節有關秦朝儒學的發展狀況的相關內容。這樣復習起來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復習的效率。二是在以後做題中,又能很好地收縮范圍,提高答題的准確率。因為無論選擇怎樣的新材料還是如何設問,命題者都必須以課程標准為依據。第二是根據《高中歷史課程標准教學要求》,逐一落實每一個知識點。在落實知識點的時候,首先強調第一次記憶過程的准確性。比如《高中歷史課程標准教學要求》要求了解宗法制的基本內容。那麼同學們就要注意對於這個知識點的相關內容,比如宗法制的源頭、宗法制的核心內容以及宗法制的影響,是不是自己已能很准確地表述。其次對一些基本的歷史概念也要力求准確理解,比如對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任務的掌握。因為只有對概念做到准確理解,才能使我們既提高記憶效率,又能使我們在解題時,靈活運用。在落實知識點的過程中,又可以分成兩步。第一步就按照專題來進行復習,這一步比較容易,重在熟記每個知識點,為下一步打下基礎。第二步可試著按時間順序,將同一時間段的政治、經濟、文化史內容進行梳理。這步較難,但很有意義,因為歷史學科的一個特點就是強調時間觀念。第三,在不折不扣完成前面兩點要求後,如還學有餘力的話,可適當做一些題目。這樣不僅可以檢測自己知識的掌握情況,還能先行一步,在實戰中,鍛煉自己的應用能力。成功總是垂青於有準備者,通過以上三點夯實基礎,才能使同學們在高三一年的復習中騰出更多寶貴時間,進行能力方面的訓練,為最後的高考奠定基礎。

⑶ 高三歷史綜合整理

歷史學習一定要提高歷史教科書的閱讀能力。學生往往是拋開課本背筆記,丟下教材看資料;即使看書,也只看大字正文部分,其它一概不看。這樣是很難學好歷史的。歷史閱讀要全面、仔細,要提高閱讀能力,既要快速瀏覽,也要重點解讀。還要帶著問題去研讀。老師應當對學生進行歷史閱讀指導,甚至要用學語文的方法去學歷史。

(1)閱讀課前「說明」,明確學史目的

高一歷史「說明」中提到:「高中教材的編寫,旨在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維道德品質、文化科學知識、審美情趣和身體心理素質,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學習的能力和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促進學習的全面發展,為高一級學校和社會輸送素質好的合格的畢業生。」這段話,讓我們明確高中歷史學習的目的,積極的心態,是學習成功的前提。當然,「新課標」對歷史學習目的另有表述。

(2)閱讀課文目錄,形成框架結構

歷史課文是以章節體系編排,每一章構成一個單元,體現出一個特定的歷史階段,反映出歷史知識的系統性、邏輯性。經常閱讀目錄,便於我們從宏觀上把握本冊歷史結構,從而避免「盲人摸象」的局限,而且可以做到縱橫對比,融會貫通。新課程是以專題形式編寫的,閱讀目錄可以對該專題有個立體的了解。

(3)閱讀章節導言,把握背景線索

高中章節導言主要是介紹國內國際背景和主要線索。導言是高度概括濃縮的語言,讀導言也是便於從宏觀上了解這一章或內容,明確該章大事所處的時代背景,從而形成立體的時空觀和系統的歷史感。常讀導言還可以提高歷史概括能力,「去粗取精,由表及裡,由此及彼。」

(4)閱讀歷史正文,夯實歷史知識

每節正文1200—1300字,顯然是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重點和主體,因此要高度重視。每節都有相應的子目,閱讀正文要圍繞課題與子目,了解歷史的原因,經過和影響,注意每節歷史事件、人物的關系。高中學習,尤其要分析歷史動因和影響,理解歷史表象背後的因果關系。讀正文,要注意領會理論性的表述和歷史結論性的論語。正文的閱讀應帶著問題去研讀。如「鴉片戰爭」這一節,要思考:英國為什麼要發動鴉片戰爭?林則徐為什麼是中華民族偉大的民族英雄?鴉片戰爭中國失敗的原因是什麼?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產生什麼影響?這些問題在課文正文中是可以找到答案的。

(5)閱讀小字、注釋,拓展歷史思維

小字每課時也有1000字左右,學生學習最易忽視。小字是正文的說明、補充、拓展或分析。雖然小字往往不作考試的主要內容,但卻可豐富歷史知識,開拓視野。有些小字是較高的理論分析,對我們高中生提高理性思維有很大幫助,如《中國近代史》下冊第9頁有關「工農武裝割據」的理論形成。一些注釋,除了掃清文字障礙處,還介紹某些學術觀點,也不妨閱讀一下,以啟發思考,拓展思維。更何況,小字、注釋,文字生動,引人入勝,可以激發我們學史的興趣。

(6)閱讀文獻材料,提高研究能力

高中每節材料1—2條材料閱讀,不僅能讓我們直接感受歷史,還可以提高認識能力,「去偽存真,由表及裡」。如洋務運動一節引用曾國藩話:「可以剿發捻,可以勤遠略」,認識他辦洋務是為了鎮壓人民起義,至於「勤遠略」,只不過是掩人耳目而已。材料的閱讀不僅要通過注釋,掃除文字障礙,而且要結合課文了解材料背景,更要運用科學的理論對材料進行加工整理,更大限度的提高有效信息。

(7)閱讀歷史地圖,形成時空觀

古人治史,尚且「左圖右史」,我們學習歷史更要結合地圖。課文本身有地圖,另有單獨的歷史地圖冊,邊讀史書,邊對照地圖。如有些地圖是戰爭形勢圖,體現戰爭動態過程,結合地圖用彩筆勾勒,了解戰爭的經過,結果,以便形成立體的、完整的空間觀念。近些年高考歷史試題加大考查歷史地圖的比重。學生學習歷史最忽視讀圖,所以要格外重視。

(8)閱讀歷史圖畫、表格,提高觀察力,想像力

高中歷史每節里的圖畫4—6幅,課前還有約20幅彩圖,此外還有些表格。這些圖畫有歷史人物畫,遺址圖以及歷史場景等。多讀圖畫可以提高觀察力,想像力,使新學的歷史知識更直觀,更立體,更豐厚。這些圖畫不少還是藝術精品,可以給我們以美感。

(9)閱讀書後年表,理清歷史線索

課後的大事年表要反復讀,每章節的大事年代一定要牢記。只有記住年代,才能對龐雜的歷史有清晰的認識,才能形成系統的歷史知識。學生最怕記年代,因此要探究記憶方法,提高記憶力。

以上只是要求歷史閱讀要全面,要到位。而歷史閱讀的方法還很多,需要在歷史學習中不斷總結。

⑷ 高中歷史文化常識

必修一

1、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是 秦始皇 。

2、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是 《南京條約》 。

3、中國近代史上中國人民第一次自發的大規模抵抗外國侵略的斗爭是 三元里人民抗英 。

4、抗戰以來的首次大捷是 平型關大捷 。

5、抗戰以來的最大勝利是 台兒庄戰役 。

6、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是 抗日戰爭 。

7、中國近代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 同盟會 。

8、中國第一部資產階級憲法是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

9、近代中國第一次完全意義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是 辛亥革命 。

10、中國近代以來第一個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是 中共二大制定 。

11、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原理解決自己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問題,妥善處理了黨內長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的是 遵義會議 。

12、新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憲法是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13、「一國兩制」構想首次得到成功運用是在解決 台灣 問題上。

14、「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首次提出是 1953 年 周恩來 會見 印度 代表團時。

15、新中國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國身份參加的重要國際會議是 日內瓦會議 。

16、第一次沒有殖民主義國家參加的亞非國際會議是 亞非萬隆會議 。

17、羅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是 《十二銅表法》 。

18、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憲法是 《1787年聯邦憲法》 。

19、美國首任總統是 華盛頓 。

20、馬克思第一次指明無產階級是實現社會主義革命、完成人類解放的力量是在1844年發表的 《黑格爾法哲學的批判》 。

21、國際工人運動第一個戰斗綱領是 《共產黨宣言》

22、十月革命勝利後,成立了以列寧為首的世界上第一個 工農蘇維埃 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 社會主義 國家。

23、第一次不結盟國家和政府首腦會議召開是在 1961 年。

必修二

1、1763年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國的是 英國 。

2、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 英國 ,並首先從 棉紡織業 業開始。

3、1866年,西門子 發明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發電機,標志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開始。

4、第一座中心發電廠是1882年 愛迪生 建立的 紐約市珍珠街發電廠 。

5、歐洲統一貨幣建設邁出的第一步是 維爾納計劃 。

6、世界上第一個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組成的自由貿易區是 亞太經合組織 。

7、亞太經合組織首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於1993年在 美國西雅圖 舉行。

必修三

1、開創了中國古代私人講學之風的是 孔子 ;

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的國家培養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學校是 太學 。

2、儒家學派和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分別是 孔子 和 墨子 ,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韓非子 。

3、中國古代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法典是 李悝 所著的 《法經》 。

4、在古代古代中國四大發明中,影響最為久遠,對文明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積極作用也最為顯著的是 紙 。

5、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確刊印日期的印刷品是 《金剛經》 。

使用銅活字印製的最大的一部書是 《古今圖書集成》 。

6、「書聖」是指 王羲之 ,「詩聖」是指 杜甫 。

7、中國最古老的一部詩歌總集是 《詩經》 。

8、近代中國第一個睜眼看世界的人是 林則徐 。

9、近代中國第一部系統的世界地理志是 《四洲志》 。

10、當時第一部由中國人編撰的最詳備的世界史地著作是 《海國圖志》 。

11、邁出了近代中國向西方學習的第一步的是「 師夷長技以制夷 」。

12、在中國較早介紹馬克思的人是 梁啟超 。

13、1958年中國第一座實驗性原子能反應堆 建成,標志中國開始跨入原子能時代。

1964年中國第一顆 原子彈 爆炸成功。

1965年中國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 牛胰島素 。

1967年中國成功爆炸第一顆 氫彈 。

1970年用自製「長征一號」運載火箭成功把中國第一顆 人造衛星 送入預定軌道。

1984年中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 實驗通訊衛星 ,隨後第一顆實用通訊衛星升空。

14、1988年9月, 鄧小平 第一次明確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斷。

15、中國航天史上首位進入太空的航天員是 楊利偉 。

16、完成了人類對自然界認識史上的第一次理論大綜合的是 基因測序任務和水稻基因工作框架序列圖 。

17、 1946 年 美 國研製出第一台電子計算機。

18、拜倫最具有代表性、戰斗性,也是最輝煌的作品是長詩 《唐璜》 。

19、開創了浪漫主義音樂的先河的是 貝多芬 。

20、貝多芬最輝煌和最有影響力的作品是他寫的 《英雄交響曲》 。

21、音樂史上最早在交響樂中加入合唱的作品,「音樂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傑作」是

貝多芬的 合唱交響曲 。

22、法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者是 司湯達 。

第一部批判現實主義文學作品是 《紅與黑》 。

23、列夫·托爾斯泰最重要的三部長篇巨著是《安娜卡列尼娜》《復活》《戰爭與和平》。

其中他藝術上最完美的一部長篇小說是 《安娜卡列尼娜》 。

24、俄國民族樂派成就最大的音樂家是 柴可夫斯基 。

25、後期印象主義繪畫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 梵谷 。

26、亞洲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是 泰戈爾 。

27、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是1918年 魯迅 發表的 《狂人日記》 。

28、1895年12月28日,法國的 盧米埃爾 兄弟在巴黎反映了人類第一部電影,宣告了電影時代的到來。

29、世界上第一次提出「電視」這一名稱的是 賽列克 。

30、1954年,美 國成功研製了世界上第一台彩色電視機。

31、搖滾樂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偶像是「貓王」艾維斯·普萊斯利 (美國)。

⑸ 高三歷史總結

中國古代政治史
一、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演變和發展趨勢
秦朝————漢朝————隋唐————宋朝————元朝————明清
確立 鞏固 完善 強化 加強 頂峰
集權 專制
↓ ↓
解決中央與地方的矛盾 ← | → 解決君權與相權的矛盾
維護國家統一,有積極意義 加強專制,消極作用多
發展趨勢:不斷加強,從集權到專制
二、分裂與統一
1、分裂的原因
⑴封建自然經濟的分散性。(佔主導地位)
⑵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統治的削弱和地方割據勢力的膨脹。(政治腐敗)
⑶封建統治集團內部爭權奪利的斗爭。(激化矛盾)
⑷各族統治階級之間的矛盾和斗爭。
2、統一的原因
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其原因:
⑴秦漢以來,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和發展,有效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
⑵從思想上看,中華民族很早就產生了統一的思想要求,經儒家發展為「大一統」思想,成為中華民族的強大凝聚力的思想根源。
⑶民族融合使民族之間的凝聚力加強。
⑷中原漢族先進經濟、文化的強大吸引力,使少數民族嚮往中原。(被征服)
3、評價:
⑴分裂是歷史發展的支流,處於短暫的、次要的地位。
①從時間看,封建社會分裂時間不超過幾百年。
②從朝代看,重要的朝代都是統一的王朝,影響巨大、深遠。
③從分裂時期看,分裂孕育著統一,出現局部統一。
⑵對分裂與統一要具體分析,尤其是國家分裂不能一概而論,不能對分裂簡單地加以否定。
⑶統一是歷史發展的主流,處於主要地位。要充分肯定國家統一的歷史進步作用。
三、治亂興衰
1、產生治世的原因
⑴統治階級調整統治政策
在長期戰亂、分裂,新王朝建立之後,統治者一般都能認識到人民的力量和吸取前朝滅亡的教訓而調整統治政策,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經濟上採取修養生息政策,使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出現治世。
⑵統一的局面下,政局穩定,政治清明,經濟繁榮。(開元盛世)
⑶在社會出現嚴重危機之後,經改革調整而出現中興局面。(光武中興)
⑷開明的民族政策使各民族之間和睦相處,友好交往。(貞觀之治)
⑸廣大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
2、出現亂世的原因
⑴統治黑暗、腐朽。如皇帝不理政事,重用奸臣、宦官等人,造成外戚或宦官專權的現象。(漢、唐、明)
⑵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激化。(或中央與地方的矛盾激化)
中央集權削弱,地方割據勢力膨脹的現象。ex:東漢、唐末
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矛盾激化。ex:西晉
⑶農民戰爭的作用。地主大量兼並土地,造成農民流亡,引起農民起義。
⑷自然災害。
3、認識
⑴對治世肯定其進步作用,但也要看到,各階級的地位沒有發生根本的變化,農民階級與地主階級這一社會基本矛盾沒有改變,正是統治階級對農民的剝削使社會出現治世。
⑵亂世影響社會經濟的發展,對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危害。但是:
①處於亂世的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共同斗爭,有利於民族融合。
②在局部統一地區,統治者為了自身的生存而加強恢復和發展經濟,有利於地方經濟的發展。
③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七國之亂和安史之亂,雖然都是叛亂,但結果不同。七國之亂之後,中央集權加強;安史之亂之後,中央集權被削弱。
四、調整和改革
1、相同點
⑴背景相同。都發生在推翻前朝的大規模農民戰爭之後,統治者都吸取前朝滅亡的教訓,認識到人民的力量。
⑵目的相同。都是為了恢復和發展社會經濟,鞏固封建專制統治。
2、措施(相同與不同)
⑴經濟:
①解放生產力。
前期-解放勞動者本身和釋放奴婢;後期-放鬆人身依附關系、
②減輕人民負擔——從十五稅一到三十稅一。
③把人民和土地緊密結合起來——安置流民,更名田等。
⑵政治:
①約束統治者,生活節儉,澄清吏治(隋文帝、唐太宗、明太祖)
②減輕刑罰,緩和階級矛盾
③加強中央集權,解決內部矛盾
3、評價
⑴調整或改革後,從經濟上看,推動生產的恢復和發展,國力富強(不同朝代富強的程度不同,東漢較差),多出現治世。
⑵從政治上看,調整或改革後穩定統治秩序,保證社會安定,完善封建統治制度,推動封建社會的發展。
⑶從文化上,政治穩定,經濟繁榮,促進文化繁榮發展。
4、歷代改革
⑴管仲改革——奴隸社會富國強兵的改革
⑵商鞅變法——地主階級封建化的政治改革
⑶王安石變法——封建社會調整統治政策的改革
五、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分裂與統一、治亂興衰、調整和改革之間的關系
⑴中央集權的加強、調整和改革與分裂統一、治亂興衰是密切相關的。聯系起來認識:分裂時期多亂世,說明改革或調整不成功;而不成功的改革造成分裂、亂世。統一時期多為盛世,說明改革或調整成功;反過來,成功的改革促使統一、盛世出現。
⑵調整和改革、分裂統一、治亂興衰與中央集權的加強與削弱密切聯系。
⑶體現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
六、政治思想
1、法家的法治思想
⑴法家思想順應了由分裂到統一的歷史發展趨勢,反映了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需要。
⑵法家提出具有發展進化因素的歷史觀,體現出新興地主階級改革舊制的進取精神。
⑶法家思想有利於國家的統一和封建制度的建立,而且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被後世沿襲了兩千多年。
⑷法家思想提倡嚴刑苛法,不利於長治久安,加之統治者濫用民力,超出了農民階級所能承受的程度,使階級矛盾激化,秦王朝二世而亡。
2、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
實踐證明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是統治階級實行的一種寬松的政策。
⑴它適應當時的社會需要,起到促進生產恢復與發展的作用,出現治世。秦漢以後,每逢大亂,人民貧困時,統治者多採用「修養生息」政策——道家的治國之策。如漢、唐、明等朝。
⑵在社會穩定,生產發展以後,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就不再適應政治、經濟的發展,如漢朝「文景之治」時出現了王國問題、匈奴問題等,西漢政治思想從無為到有為,從道家到儒家。
3、儒家的「大一統」思想
孔子「仁」和以德治民→孟子「仁政」和民貴君輕→董仲舒「大一統」思想
儒家思想對中國封建社會影響巨大。它客觀上有利於中央集權的加強和國家的鞏固;有利於緩和階級矛盾及社會的穩定;有利於封建社會的長治久安。從此,儒家思想逐漸成為封建社會占統治地位的正統思想。
4、政治(統治)思想發展的趨勢
百家爭鳴→一家專制(秦)→獨尊儒術
5、統治者的思想控制
⑴秦朝焚書坑儒、西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明朝八股取仕;清朝文字獄。
⑵利用宗教(西漢以後,統治者利用宗教加強思想控制)

中國古代經濟史
一、經濟發展的原因
1、國家統一、社會安定、政治清明、政局穩定
2、統治階級注意調整統治政策,鼓勵發展生產。
3、大規模農民戰爭的推動。
4、中原人民的遷移,使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工具傳播,使所到之處經濟發展。
5、各地區各民族經濟文化交流和中外交流
6、科學技術的發展。
7、廣大人民的辛勤勞動,促進了生產的發展。
二、中國古代經濟發展的一般表現
1、農業
農業發展一般表現為:生產工具的改進、耕作技術的提高、水利工程的興修、治河工程、農作物的引種、開墾土地的畝數(增加多少)、產量數(增加)、人口數(增加)。
2、手工業
手工業發展表現為:⑴手工業部門的多少:紡織、冶鐵、制瓷、造紙等。⑵分工擴大、花色品種的增加。⑶產量的提高,技術水平的提高和質量的提高。
書上講到的手工業的發展包括:西漢開始用煤冶鐵;北宋也用煤,徐州是冶鐵中心;明朝用焦炭煉鐵(佛山)。
3、商業
商業發展的表現為:商品種類的增加、商品質量的提高、城市的出現和擴大、對外貿易的發展和貨幣的變化。
4、重大水利工程
⑴秦朝靈渠。⑵漢武帝治河。⑶隋朝大運河。⑷唐朝大面積治河。
⑸五代錢塘江海塘。⑹元朝漕運修建運河。
三、中國古代經濟發展階段特徵
1、奴隸社會——匹馬束絲。
2、封建社會
⑴戰國、秦漢時期的階段特點
①商品種類繁多;②中原市場形成;③封建城市興起。
⑵隋、唐時期的階段特徵
①城市繁榮,唐中期後商業日益發達;
②政府對商業市場在時間、地點上有嚴格限制;
③對外貿易發達,政府設置市舶使。
⑶五代——元朝時期的階段特徵
①北,南宋商品經濟發展及特點;
②城市經濟繁榮,打破時、空限制;
③出現新型貨幣——紙幣;
④設置邊貿易市場——榷場;
⑤糧食、農副產品(茶等)和手工業原料(絲等)大量進入市場;
⑥海外貿易發達。
⑦元大都、漕運、海運和海外貿易(泉州港等)。
⑷明清時期的階段特徵
①出現專業性的城市
②明初對外貿易發達——鄭和下西洋;
③互市;
④資本主義萌芽。
⑤白銀成為普遍流通的貨幣。
四、重要的經濟制度和經濟政策
1、重要的經濟制度和經濟政策
⑴征稅依據的變化:
人頭稅→土地財產稅→田畝為主
(漢) (唐) (清)
說明封建國家對農民的人身控制逐漸放鬆,封建制度逐漸衰落。
⑵徵收物的變化:實物+勞役→貨幣地租。用銀兩收稅,說明商品經濟發展。
⑶稅種的變化:稅種繁多→逐漸減少。征稅手續簡便。
⑷農民由必須服一定時間的徭役、兵役到可以代役。以庸為標志。
⑸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對商品徵收重稅。
2、與政治聯系
歷代經濟政策,都是對農村生產關系的調整。當這種調整適應當時生產力水平時,就推動生產力發展,促進濟發展;推動社會進步。反之就會阻礙經濟發展,阻礙社會進步。
五、中國古代的重農抑商政策
評價:
①重農抑商政策在封建社會初期,對農業、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對新興地主階級政權的鞏固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②到了封建社會末期,在生產力發展,商品經濟活躍、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後,堅持重農抑商政策,把商、農發展對立起來就違反了經濟發展的規律,對經濟發展起到了阻礙作用。
六、江南經濟的發展和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
1、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有三個明顯的特徵:
⑴北方人民大批南遷,帶去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經驗(及勞動力),體現了當時勞動力的最高水平。
⑵南移趨勢在國家處於分裂或割據、戰亂時期最為突出。
⑶政治中心南移對經濟中心南移有一定影響。
2、歷史的啟示
⑴政治穩定是經濟發展的必備條件。
⑵充分合理地利用外來勞動力、先進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可以促進經濟發展。
⑶經濟發展必須得到領導者的重視。

中國古代民族關系和對外關系
一、民族關系的基本特點
1、漢族與少數民族交錯雜居,呈現出大分散、小聚居的特點。
2、由於各民族經濟發展方向不同、水平不同,農業民族與周邊游牧民族之間存在矛盾,有時發生戰爭。
二、民族關系的主要類型
1、同一國家內部的民族之間的關系
2、不同民族政權之間的關系。
三、民族關系的表現形態
1、和平
和親——作用是削弱民族偏見,促進經濟文化交流。
互市——由官方控制的民族之間的經濟貿易往來。互市場所一般在邊境地區。
會盟——兩個民族政權以締結「和約」或「和議」的辦法來約束雙方的行動。
2、民族關系的主流、總趨勢是友好交往、和平共處。是各民族人民在共同創造中華民族的文化,共同開發祖國。各民族人民在互相學習和交流中,在共同的勞動中,共同反抗斗爭中相互融合,形成不可分割的整體。
四、民族融合的概況
1、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民族大融合的初步發展時期。兼並戰爭加強了華夏族同周邊少數民族的關系,促進民族融合。
2、秦漢時期是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確立、發展時期。在統一的國家范圍內,各民族之間得到更充分的交流,經濟文化進一步發展,漢族形成。秦北與匈奴、南與越族、西與西域各族的關系及開發西南,加強了中原與少數民族政治、經濟上的聯系。
3、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時期。
特點:
①處於封建經濟發展時期,民族融合的過程主要是少數民族封建化的過程;
②五族內遷,出現民族大融合局面。
③少數民族無長期的、穩定的政權,說明這時少數民族的發展程度較為落後;
④孝文帝改革,縮小南北差距,出現統一趨勢。
4、隋唐時期的民族融合(統一時期的民族融合 )
特點:
①各民族政權與中原王朝關系密切、友好,戰爭較少。
②唐中央政府在少數民族地區通過建立都護府、都督府直接統治邊疆地區,加強各民族之間的政治、經濟聯系。
5、五代、遼宋夏金元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第二個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時期。
特點:①多個民族政權先後並立;
②封建生產方式向邊疆地區深入擴展,如設太學、創造文字、仿漢制建立官制、兵制等典章制度;
③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元統一後北方的「漢人」包括契丹、女真等族人;
④出現了新的民族——回族。

⑹ 高三歷史

(一)比較題:
題目要求將兩個以上的歷史事件、歷史現象、歷史人物放在一起,要求找出其異同點,有的還明確要求就相同點或不同點,得出認識或啟示。比較歷史事件、歷史現象、歷史人物等異同,是高考所要求的重要學科能力之一,因此,應引起大家的注意。
答題技巧記得牢,作答迅速分數高:解答比較題應注意以下幾點
1、比較需明確宗旨。對歷史事件的比較決不是隨意的為比較而比較,而是有一定目的,通過比較異同,或闡明某一問題、觀點,或揭示歷史發展的某一規律。比較宗旨是比較題的靈魂,有的題目對此有明確的要求,有的則需要自己判斷。怎樣判斷比較宗旨呢?首先,要考慮所比較的問題是否與現實存在聯系,如有,通過比較得出對解決現實問題有意義的結論就是宗旨。其次,如感到所比較內容確實與現實無聯系,那就應從相關內容本身著眼,看能得出哪些理性的結論或規律,這就是宗旨。當然,有些題目的命題宗旨是明確的,如「比較說明中國洋務運動失敗和日本明治維新成功的原因」。這樣,就不存在確定命題宗旨的問題了。
2、比較需求同存異。不同是絕對的,相同是相對的,絕對的相同是不存在的,相同只是從某種意義上說的。因此,比較時應做到求大同存小異,即要適當放寬比較的要求與條件。如比較康有為與孫中山,如從其具體主張看,一個主張君主立憲,一個主張民主共和,一個要保留清政府,一個要推翻清政府,這就難以找到相同點。但將條件放寬到階級屬性、基本追求,他們的相同點就出現了:都是資產階級代表人物,都主張興民權,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挽救民族危亡。
3、比較需分開層次。首先,要全面回憶要求比較的內容,從基本內容入手找異同。如比較兩次世界大戰原因的異同點,在最基本的層次上,相同點是:兩次世界大戰都有德國挑起;大戰前戰爭發動者都擴軍備戰;戰爭發動者都結成了同盟等。不同點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與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密切相關,第一次則沒有;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爭策源地在歐洲,第二次世界大戰則有歐、亞兩個戰爭策源地;第一次世界大戰迅速在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則是由法西斯國家對弱小國家的侵略,逐漸發展而來等。其次,將基礎內容進行比較後,應再躍上一個層次,找到更根本的相同點或不同點。躍上高層次,要通過以下途徑:(1)找根本。把視線移開教材中具體內容的表述,將思考比較范圍向著與比較內容有關的方向拓展。還以兩次世界大戰的原因為例,應思考,德國為什麼要發動戰爭、為什麼能發動戰爭呢?德國都是在成為歐洲經濟強國後,成為戰爭發動者的,經濟崛起後,其經濟地位與其政治地位出現了明顯的不相稱,這就引出了「經濟與政治發展不平衡」的規律,是兩次世界大戰根源的結論,這是兩次世界大戰原因中最根本的一點。(2)抓本質。一些歷史現象從表面看可能看不出其有相同或不同之處,但它們本質上卻是一致的。如1953至1956年之間農民加入農業生產合作社,與改革開放後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它們僅從內容看甚至是相反的,但它們本質上都是生產關系的調整,都適應了各自時代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有的從內容或現象本身看似乎兩者相同或相似,但從本質上看,卻是不同的。如古代史上封建統治減輕農民負擔的措施與當今黨中央減輕農民負擔,從表面上看是相同的,但本質是不一樣的。(3)看趨勢。對一些事件歷史過程的比較,不能僅盯住過程中的細節,要把發展過程作為一個整體觀察。如春秋戰國時期與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相比,僅從現象看就是戰爭與割據,但從發展趨勢上看,又都是我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時期。
4、具體作答要求。(1)最後作答時取捨比較點。歷史內容之間可比較的東西可能有很多,最後作答時應有所取捨。我們只需要把那些符合命題宗旨的比較點,寫入答案之中。有的內容雖明確是相同或不同點,但如得出的結論與命題宗旨無關也應排除。如比較兩次國共合作的異同,兩次國共合作都是由於國民黨方面的原因而破裂,在國共兩黨尖銳對立時通過比較,能說明國民黨所應負的歷史責任,甚至通過這一點揭露國民黨的本質。但在當今則不能比這一點,因為這無益於當今兩黨的交流與合作。有的題目對比較點是有明確要求的,如只要求某一方面的相同或不同點,或要求根本的、本質的相同或不同點等。遇到這樣的問題,在解題時可直接就其要求進行比較,而沒有必要把所有相同或不同點都找出,再進行取捨。當然,如果直接難以得出結論,也可多比較幾點,然後依據題意進行篩選。(2)先明確比較點,再作簡要說明。只說出相同或不同點,往往不能說明命題的宗旨,通過簡要的事實才會將問題說清楚,但對事實的表述一定要做到簡明扼要。
(二)評判說明題:
評判說明題的特點是,題目給出某種歷史觀點,要求考生對觀點作出判斷,然後進行分析評論。也有的題目本身,認定其所給出的觀點是正確或錯誤的,只要求考生進行分析說明。
對題目觀點進行判斷,是解答評判說明題的關鍵,因為,觀點一旦判斷失誤,再回答下面的內容就失去意義了。對歷史觀點進行判斷,也是這類題的難點所在。但這里有一簡便易行的方法,對你會有很大的幫助。首先,抓住題目觀點的核心所在,依此將其轉換成我們常見的問題。需要注意的是,有時觀點涉及不只是一個問題,那我們判斷時就應與之相對應,把其所涉及的問題都轉換成我們所熟悉的問題。然後,從教材中找出相關問題的答案,與觀點進行比較,如兩者一致,則題目觀點是正確的;如不一致,則題目觀點是錯誤的;如部分一致,部分不一致,則應進行辯證分析。這一方法的依據是,從現行教材看,其中的事實與觀點都是作為正確內容引入的,因此,我們便可把教材中的觀點當作一把「尺子」去衡量其他觀點。如:「皖南事變」發生後,黨內外一些人感到,形勢又將是1927年「四•一二」政變的重演,認為國共合作將要破裂,內戰可能擴大。試結合兩次事件前後的社會主要矛盾、政治力量對比及中共的對策評析這一觀點。此問題的基本觀點的核心是皖南事變將產生什麼影響?題目的觀點是將造成國共合作破裂,甚至爆發內戰。我們通過回顧「皖南事變」的影響,便知其影響並不像論者所說的那樣。因此我們便可斷定題目觀點是錯誤的。除了這一基本的判斷方法之外,還有其他一些判斷途徑。(1)有的題目在表明觀點時,還給出了其觀點的依據,如其依據有違背歷史事實之處,那觀點就很難正確了。(2)從理論層面判斷,有的觀點明顯違背了歷史唯物主義與辯證唯物主義的相關理論,如生產關系與生產力關系的原理等。
一般而言,分析說明觀點是評判說明題的主體部分,在答案中所佔的分值最重。有的題目對論證角度做出了明確要求,對這樣的問題,按題目要求到教材中尋找相關證據就可以了。有的題目對論證角度沒有具體要求,這就需要我們自己確定。一般可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1)事實說明。從教材中找到與材料所論問題相關的事實,概括列出以證明材料觀點的正確或錯誤;(2)推理說明。如有關「皖南事變」這一問題,就需要通過推理來說明,當時中國的社會主要矛盾、政治力量對比及中共的對策,與「四•一二」事變時相比都有明顯的不同,這些都影響著「皖南事變」不會升級到國共內戰。(3)理論論證。即通過分析觀點與相關事實,說明其符合或違背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哪一原理。具體作答時,視題要求而定,有時三種論證方法都需要。
(三)開放題
命題給出兩個以上的觀點,每種觀點都有其道理,考生可以同意其中任何一種,也可以都不同意,提出自己的觀點,並對相應觀點進行分析說明。出這類命題的意圖是考查考生獨立的思維能力與開放思維的意識。這種題型符合素質教育與創新教育的要求。
解答開放型題,要防止感情用事,即使你確實認為某種觀點是最正確,但真正作答時卻拿不出太多的證據。由於高考閱卷是采點給分,你的試卷上「點」少,當然分數就不會高。因此,選取所要闡述的觀點對答好開放題特別重要,從高考得分的角度講,選取闡述觀點應遵循如下原則:(1)選擇與教材觀點相近的論點為闡述對象。因為,教材是我們獲取歷史材料的主要途徑,同意與教材相近的觀點,可從教材中獲取較多的相關歷史資料,以說明相應的觀點。同時,教師講課時對教材觀點一般說的也比較多,介紹不同觀點往往是點到為止,很少展開說明,因此對新觀點的理解難以到位,當然,也就很難論述詳盡。(2)選擇歷史材料與理論依據最多的論點為闡述對象。有些題目,以材料解析題的形式出現,因此,我們應看一下各種觀點能從材料中獲取哪些資料支持,再加上能從教材中獲取的材料,哪一種論點所擁有的支持材料最多就選哪一種論點作為闡述對象。另外,有些問題,除了需要材料論述外,還需要一定的理論說明,論點的理論依據是否充分,也應是我們選取觀點的重要依據。總之,選擇論點的依據,主要不是看哪一種觀點我們認為更正確,而是看哪一種觀點我們能答出更多的「條目」。
在完成闡述觀點的選擇後,具體作答和評判說明題的要求是一致的。
(四)認識啟示題
題目特徵記心中,遇到問題才不懵:認識啟示題,一般不單獨成題,往往出現在一個大題的最後一問。從相關歷史中得出經驗教訓、啟示、認識是重要的學科能力之一,也是高考命題中非常常見的題型。
「啟示」一般由「經驗教訓」而來,因此,「經驗教訓」與「啟示」,對我們回答相關問題而言,其所要求的內容基本是一致的。
題目要求考生談對歷史問題的「認識」,有如下幾情況,(1)考查對相關歷史問題的總體掌握情況,實際就是對相關教材知識、題目所給歷史材料的高度概括;(2)對相關歷史問題作出簡要的分析評價,對這類「認識」教材中往往有現成答案可以利用,作答時要先想一下教材中的相關評述,然後再依據題目所提供的材料,進行適當的補充;(3)由某一具體問題,談對某一類問題的看法;(4)通過歷史問題對相關的現實問題作出預測;(5)與經驗教訓、啟示所要求內容基本一致。
答題技巧記得牢,作答迅速分數高:經驗教訓與啟示題的作答程序是:(1)對相關歷史問題的教材、題目材料及前面幾問的答案進行系統,依據自己的理解將教材與材料中涉及這一歷史問題的相關因素,分為「好」「壞」兩個方面。「好」的即是經驗,「壞」就是教訓。(2)對上一步所歸納的內容進行分析提煉。對內容相近或屬於同一理論體系的因素整理合並,並上升到理性高度。因為,只有高度概括,具有理性的東西才能具有借鑒意義,用於指導現實活動。因此作答一定要抓住關鍵,切中要害。最後成形的答案,切忌各條目間內容相近,或答出內容過於具體,缺乏理性與概括。(3)最後確定作答內容。經驗教訓與啟示問題,多能通過一定角度與現實相聯系,依據題目本身能夠得出許多經驗教訓或啟示,我們應該優先考慮將那些與現實聯系最密切的內容寫入答案。因為,這類題一般而言答案要求不會太長,答出三個左右的條目就可以了,即使我們想多寫上兩條,也注意作答的順序。(4)注意語言表達。由於經驗教訓或啟示,是用於指導現實活動的,表達時應用正面語言,即把「壞」的正過來說。如人民公社化的錯誤在於生產關系的公有化程度過高,脫離了當時的生產力水平。作答時我們應說:「應使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相適應」。
歷史認識題依據前面提到幾種情況要注意以幾點(1)對相關歷史問題的總體把握,一般可從原因、內容(過程)、影響(意義)等幾大方面入手,多數題目是就其中的某一方面作出要求。這種認識一定要抓住主幹與本質,不能把概括當成縮寫。(2)對相關問題的分析評價,不同於普通的分析評價題,只亮明觀點,不要展開分析。(3)由具體問題談一類問題的看法,其宗旨是要說明這類問題的重要性(由原因與影響入手)、這類問題應對方法(從過程、內容入手)等。(4)通過歷史問題對相關現實作出預測,要從歷史問題的原因、影響入手,同時還要密切聯系現實問題,得出與現實問題的相關報道一致的結論。
認識啟示題,一般而言與前面幾個設問聯系密切,因此,一定要注意這一問答案與前面答案的協調,
(五)文物、圖片、圖表材料題:
題目以文物(題目只能提供圖片)、圖片、圖表為素材,要求從這些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回答相關問題。與文字材料相比,文物、圖片、圖表材料形象生動,能充分調動考生的形象思維,並能增強試卷的活力。因此,這些材料在近幾年高考命題中運用較多。
答題技巧記得牢,作答迅速分數高:文物(圖片)、圖片、圖表,是特殊的歷史材料,只要完成了從材料中獲取信息的步驟,剩下的作答與其他類型的問題就沒有什麼區別了。因此,我們對這類題首先要消除神秘感,然後,掌握從這些材料中獲取信息的方法與技巧就可以了。
(1)文物材料的處理方法:從歷史文物中獲取信息的主要種途徑有:一、文物圖片直接顯示的信息,對此我們只需要抓住其外形和文物上附著的文字、圖案即可。二、命題者對文物圖片所做的文字注釋或說明。這種文字注釋,一般是由於解題需要命題者才加上去的,因此這些信息有效率極高,必須高度重視。三、雖然題目給出的是文字圖片,但我們解題時需要把它當成文物實物,充分想像能從這一實物中獲取的信息。如一塊出土的紙的殘片,如是真的實物,可通過摸感受其光滑程度,還可以通過一定手段知道它的製做材料。

⑺ 高三歷史總結 北宋的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

政治:加強皇權,削弱相權,設參知政事、樞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權內、軍事權、財政容權。
地方上,設轉運使,控制地方的財政。

經濟上,商品經濟進一步發展,打破了坊市界限,出現了紙幣交子,小農經濟進一步發展,自然經濟仍然占統治地位,依然實行重農抑商政策。

思想文化上,理學形成和發展,文人畫興起,市民文學興起,話本出現,活字印刷術發明

⑻ 高三怎麼復習歷史中國的傳統文化

高中歷史課本中的中國傳統文化包括儒家、道家、法家、墨家,掌握各家的創始人和代表人物,以及每個人的主張和代表作品,建議用列表的辦法對比記憶。
然後,儒家的演變是重點和難點。儒家思想經歷了春秋孔子創立,戰國孟子和荀子的初步發展,孔孟儒學也叫先秦儒學。西漢時,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形成漢代儒學,成為中國古代的主流思想。魏晉南北朝時期,儒學受到佛教和道教的沖擊,於是唐代的韓愈和李翺提出復興儒學。接著程頤、程顥等「北宋五子」吸收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創立理學,即新儒學。南宋的朱熹是理學的集大成者,提出理在心外,要「格物致知」。之後,南宋的陸九淵和明代的王守仁分別將理學發展為心學,提出「心即理也」,理在心中,「致良知」。宋代和明代的儒學統稱宋明理學。
至於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唐甄,雖然他們挑戰正統,質疑孔子,反對專制,提出工商皆本等,但他們的思想仍然沒有跳出儒學的框架,只是在對心學的質疑中提出經世致用,將儒家的民本思想發展到的一個新高度,與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有本質的不同。直到近代,新文化運動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口號,全盤否定儒家思想。
建議將儒家思想各階段各代表人物的主張和代表作品也通過列表來掌握。

⑼ 高考歷史各朝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總結

中國的歷史分為古代,近代,和現代
A 從中央的制度上看,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發展趨勢是君主專制不斷強化,中央權力不斷強化的過程
1 隨著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的建立,我國開始出現了早期國家政治制度,
王位世襲制,等級森嚴的分封制和血緣關系維護的宗法制,構成了古代中國早期政治制度。
2 從原始社會後期大禹的兒子啟奪得王位並把王位傳給自己的後代,禪讓制被打破,王位世襲制開始出現,「家天下」的局面開始出現
3 周武王伐紂滅商後,對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後代實行分封諸侯,分封制開始出現,特點是等級森嚴
4隨後出現了與分封制互為表裡的宗法制,核心內容是嫡長子繼承製,特點是血緣關系為紐帶
5 隨後,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了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為了進一步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他還廢除了分封制,在地方實行郡縣制,由此奠定了中國兩千年以來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6 還有從漢至元的地方和中央的制度的變化不作詳說。
B 對於近代中國一般是認為1840年鴉片戰爭後的中國
1 1840年鴉片後中國人開始開眼看世界,先後向西方學習先進的器物,技術,制度,最後思想解放。
2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廢除了持續2000多年的封建專制統治,建立中華民國政府,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3 1913年袁世凱復辟帝制,但失敗了。陷入軍閥混戰的局面
4 1949年新中國成立,實行社會主義制度

經濟
經濟是比較簡單的,但需要理解
商周實行井田制,後來由於生產力的發展廢井田,開阡陌,確立了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由此進入了小農經濟時代,並一直延續到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實行公有制經濟,然後在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上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並一直持續到現在

文化
其實文化的知識點很散,沒辦法按條例說
其中主要是程朱理學,實行三綱五常
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黃宗羲,顧炎武,李贄,批判君主專制制度,也算是思想的覺醒
然後維新變法,辛亥革命的時候陷阱人士進新的思想宣傳
新文化運動時候提倡民主與科學
然後1978年實行思想解放

⑽ 求高三歷史各時代背景(政治 經濟 思想文化)

可以看看大國的崛起紀錄片

閱讀全文

與高三歷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