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綿山的歷史典故,誰能略為詳細的告訴我
位於介休市東南,距市區20公里,是晉國名臣介子推殉難的地方,也是一處融自然山水和佛道文化為一體的景區。
綿山主要風景點有龍頭寺、抱腹寺、空王殿、千佛殿、介推祠、石佛殿等。龍頭寺位於綿山入口處,寺分上下兩層,這里地勢險要,綠樹如茵。抱腹寺是綿山一處不可不去的險絕之地,整個寺廟的 20多間大殿都深藏在抱腹岩下,風雨雪都無法侵入,這種建寺環境實屬罕見。寺內還有許多唐、宋、金、明等朝的碑刻,其中最有名的當屬「大唐汾洲抱腹寺碑」。
介子推殉難的地方就在抱腹岩上的鐵索嶺頂部,這里峰巒疊翠,綠意盎然。春秋時,晉公子重耳流亡於外,介子推跟隨他漂泊了 19年,並在他飢不能食之時「割股奉君」,是當時有名的忠臣孝子。後來重耳復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介子推卻沒有邀功請封,而是帶著老母親隱居在綿山。晉文公得知此事後,隨即趕到綿山請介子推出山,奈何他高低不肯出來,於是晉文公就放火燒山,以為這下介子推一定會出來。大火連燒三日,整座山都燒完了,仍不見他的人影,派人進去一看,原來介子推真是寧死不肯出山,已經和老母親抱著一棵樹燒死了。晉文公懊悔不已,於是用這塊殘木作了一雙木屐,以此提醒自已不忘介子推,「介休」之名亦是從這件事而來。
⑵ 誰能告訴我綿山的歷史急著用!!!
綿山覽古
綿山位於太岳山北端,地跨山西介休、靈石、沁源三市(縣),總面積達310平方公里。漫遊於這片浩浩的山嶺間,時時感受著它厚重的歷史文化。
綿山的寺廟觀宮多達88處,其中許多道教建築極其雄偉。道教認為神仙所居住的天界有36重,最上面的一層為「大羅天」。大羅宮意為建在大羅天上的宮闕,是綿山規模最大的一組建築群。相傳大羅宮建於唐代,現在的建築是在原來的五嶽殿、三宮殿等基礎上恢復擴建的。它高13層,依山而建,層層設殿,巍峨華麗,真如天上人間。雲峰寺則是一座始建於三國曹魏時期的佛教古剎,它坐落於抱腹岩的懷抱之中,過去叫抱腹寺。抱腹岩高60多米,進深50多米,分上下兩層,形如雙手抱腹,故名。雲峰寺依岩而建,層樓疊閣、棧道懸空,渾然天成。而抱腹岩之腹更是大到把雲峰寺200餘間殿宇僧舍抱於其中而綽綽有餘,這在中國建築中絕無僅有。
綿山最高峰海拔2566.6米,山高路險,尤多峭壁,其險無比。古人在綿山崖壁上開了許多古棧道,比如一條叫「天橋」的棧道,長300多米,它離山頂有20多米,離谷底卻有200多米。人在上面走,雲在腳下翻湧,旁人看如平步青雲,自己行走時卻不覺心驚膽戰,非常刺激。這時你不由得要感嘆古人的神奇。
綿山其它建築如真武廟、三皇閣、洞真宮、洞玄宮、玉皇閣、五龍寺、正果寺、三大士殿、龍頭寺、關帝廟等,或依山而立、或半懸空中,無不因地取勢,說綿山是一座巨大的建築博物館一點也不為過。
綿山是中國最早的名山之一,這里發生過許多歷史故事。春秋時,晉文公重耳的大臣介子推隱居此山,重耳感念介子推之功,於是封綿山為介山;唐初,李世民大敗宋金剛並收降尉遲恭的經典戰例也發生在這里。戰國名士段干木隱居、中唐名相令狐楚立堂修學、南宋李武功抗擊金兵南侵都在這里……從左丘明、屈原、莊周、司馬遷,到杜甫、賀知章、白居易、李商隱、蘇軾、李清照、顧炎武,許多文人名士的詩文里都能找到綿山。
綿山之古,還表現在古樹上。黃山以松聞名,綿山則以柏著稱於世。粗大無比、奇形怪狀的古柏數不勝數,其中一棵樹圍竟達十幾米,比陝西的「黃帝手植柏」還粗2米,堪稱柏樹之王。
綿山的歷史遺跡隨處可見,故事與傳說更是多得數不過來,走入綿山,就像走進一座歷史殿堂
⑶ 山西介休綿山的具體簡介
介休綿山,又稱介山,在介休城東南20公里處,屬太岳山脈,居介休、內靈石、沁源三縣交界處,綿容延50餘公里,海拔2072米。山光水色,文物古跡,佛寺神廟,革命遺址集於一體,是山西省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旅遊景點。
相傳春秋之時,介子推攜母親到綿山隱居,晉文公派人尋找,為逼迫介子推出山,採取放火燒山的辦法,卻把介子推和他母親燒死了。文公得知,悲憤交加,命將綿山改為介山,把定陽縣改為介休縣。又將「環綿山山中而封之,以為介推田」,以示懷念。並於清明節前一天,即介子推被焚的日子,不許燒火,家家戶戶只能吃冷飯,謂之「寒食節」。
綿山共有20餘座寺廟,2000餘間殿宇。僅大羅宮道教建築群面積即達30000平方米,為全國之最.佛教寺院也遍布方圓數十里的中岩、岩溝和岩上、岩下。懸空建築和亭榭之多也是綿山的一大特色,總共不下三十餘處。綿山神像從無名天尊、無極元君、洪鈞老祖,到山神、土地;佛像從燈明、妙光、燃燈,到過去、現在、未來諸佛。神佛之多之全,亦為國內外所罕見。
⑷ 山西的綿山風景區,有哪些歷史悠久的建築呢
南邊的高山和北邊的高山有著完全不同的景色,一般來說,南方的山很美,而北方的山看起來很雄偉,位於山西省的綿山風景區,有很多陡峭的懸崖和有歷史的建築物,接下來一起去看這里的景色吧.
⑸ 綿山風景名勝區的歷史文化
綿山道教音樂,伴隨著綿山道教的發展而成長,其內涵極為豐富,大體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極具地方特徵的道樂,又稱之「土樂」,另一部分是結合了宮廷風格的道樂,亦稱「法樂」。道樂作為宣道、禮神及道士修為的形態,存在於道教科儀之中,其作用為:祈福迎祥,解厄除穢,施食度亡。分為陽事、陰事兩大類。
過去的道士迫於生計,常與本宮觀外其他道士合作,在信眾家中建醮,故一些固定俗成的曲目得以流傳,如:陽事中的《普庵咒》(四股)、《要帳》(二股)、《水紅花》(一般)、《大走馬》(三股)、《駐馬亭》(四股)、《罵漁郎》曲目,稱為「六十套曲」曲中填上經文,為信眾解除災厄,祈禱祥瑞。陰事中國的曲目有:《一盞燈》、《十滅罪》、《十報恩》、《永皈依》、《種種無名》、《一柱道德》、《五音贊》等,目的是超度亡魂、安宅鎮土,令亡者早離地獄得道成真。這些曲目大都是口傳心授,好多曲目已經失傳。
唐時,因道祖李聃與皇家均為李姓,特別是李世民在綿山附近的雀鼠谷擊敗突厥可汗劉武周部將宋金剛,為李唐王朝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後,為宣揚君權神授,在綿山興建了諸多宮觀。唐貞觀年間,太宗駕幸綿山,修齋建醮,祭拜神靈,使綿山道教的發展大放異彩。而極具宮廷風格的「法樂」,亦成為綿山道樂特色流傳至今。
1995年,山西省著名企業家,山西三佳煤化有限公司董事長、大善士閻吉英,投巨資修復綿山,修復宮觀殿80餘座,道教神像2000餘尊;介休市道教協會在綿山大羅宮掛牌;並且成立了綿山宗教樂團,搜集整理綿山道教音樂,規范道教道場科儀,博大精深的綿山文化,經過多年不懈努力,使綿山道教文化得以恢復;2001年5月21日,綿山在中國道教協會的指導下,成功啟建了建國以來規模最大的「羅天大醮」法會,婉轉悠揚、莊重典雅的綿山道樂,得到了國內外道教同仁及新加坡、韓國、法國、德國、荷蘭行等地友人的一致好評,中國道教協會閔智亭會長,面對復修後的綿山感慨萬千,欣然揮毫,寫下了「人間仙境,道教名山」的題詞。綿山經團的管理模式被譽為「綿山模式」,中國道協曾發出「向綿山經團學習」的號召。
綿山道教音樂,世人稱之為「綿山仙樂」。其風格清幽典雅,重聲韻而不沿華彩,旋律動感豐富,韻腔修揚,一唱三嘆,具有濃郁的宗教氣息。綿山道樂有明顯的重宮音的調式特點;顯示了其庄嚴肅穆與恬靜穩重的特色,傾聽綿山道樂,猶如置身於清虛仙境,令人身心清靜,氣脈調和。綿山道樂的法器有:鐺、鑔、魚、鈴、鐃、鈸、鼓、磬;演奏樂器有:笙、蕭、管、笛、陶塤、嗩吶、雲鑼、揚琴、古箏、琵琶、中阮、大阮、月琴、三弦、二胡、高胡、中胡、低胡、西洋樂器。綿山道樂曲調豐富,陽韻庄嚴、明朗、肅穆,陰韻則婉轉、悲凄、哀傷,按其用途可分為「法事道樂」和「民間道樂」:法事道樂是指舉行道場科儀時所用的道樂,它包括前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民間道樂則稱之為「牌子」或「耍曲」,類似於民間音樂的「器樂曲牌」,是融合地方民間音樂,用於法事道場開壇前後焚香禮拜或法事道場中高功拜表飛升等場合,這類道樂經松、活潑,很受信眾喜歡;綿山宗教樂團不斷完善努力進取,創作、改編了大量的具有綿山道樂特色的曲目,如:《混元贊》《送花贊》《大羅獻樂》《綿山秋月》《綿山情韻》《介公贊》《飛仙曲》等,受到了道教界及有關專家的贊賞。在繼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貢獻。
綿山之神為介之推。西漢劉向《列仙傳》載:「介之推者,姓王 名光,晉人也。隱而無名,悅趙成子,與游。旦有黃雀在門上,晉文公重耳異之,與出居外十餘年,勞苦不辭。及返,介山伯子常晨來呼推曰:『可去矣』推辭母入山中,從伯子常游。後文公遣數千人,以玉帛禮之,不出。後三十年,見東海邊為王俗賣扇。後數十年,莫知所在。」後趙皇帝石勒敕建「介神廟」,稱其為「威烈天神」,專事興雲布雨,視察民間疾苦,為民排憂解難。綿山另一位神為尉遲恭。恭隋末從軍,以功授朝散大夫。後為突厥所封定揚可汗的偏將,曾留守介州(今介休市)。當時為非常時期,留守即相當於縣令。唐武德三年(620),秦王李世民與突厥所封定楊可汗劉武周部宋金剛,在綿山雀鼠谷、度索原之戰,戰敗歸唐。為輔佐李世民成就「貞觀盛世」做出了重大貢獻。其間在綿山一帶活動頗多,留有「點將台」、「聽令巷」、「馬跑泉」、「馬劈石」等遣跡和傳說。晚年篤信道教方術,被奉為「門神」。
綿山之佛為北魏高僧曇鸞,為佛教凈土宗先驅。在洛陽受天竺高僧菩提留支真傳後,魏主「敕令住並州大寺,晚復移住汾州北山石壁元中寺,時往介山之陰聚徒蒸業,今號鸞公岩是也。」(見《唐高僧傳》)「大寺」《汾州府志》、《山西通志》稱「大岩寺」。據綿山五龍躔明隆慶「大岩寺岩主明古鏡」的記載,大岩寺即抱腹寺(現名雲峰寺)。綿山黃土坡原有「曇鸞和尚墓」。(見《凈土古剎玄中寺》一書)。鸞公被梁蕭王尊稱為「菩薩」,在世人心目中早已是佛。綿山的另一位佛為隋唐高僧志超。僧俗姓田,為反抗地痞官府盤剝為民請命而離家出走。唐武德五年,入於介山,創聚禪侶,岩名抱腹……又於汾州介休縣治立光岩寺」,後終成正果。據傳,他是過去世之一佛——空王古佛的應化身,是一位疾惡如仇,見義勇為,樂善好施,走到哪裡就把好事做到哪裡的「禪林大德」,世稱「綿山活佛」。圓寂後,唐太宗李世民敕封其為「空王古佛」,為漢人中最早成佛的一位。
以上神佛,介之推為晉人(一說夏縣裴介,一說介休小宋曲,一說沁州銅鞮);尉遲恭為溯州善陽(今溯州)人;曇鸞為雁門(今代縣一帶)人;志超為榆次源渦人。都是曾經生長在山西這塊土地上的活生生的神、佛。這種「真神真佛」集於一山的現象,在世界上獨一無二。 文公宴
文公宴始於春秋時期,晉文公三年,文公率群臣到綿山祭祀介之推,曾是介之推鄰居的解張,看到晉文公連續三年祭祀介公,心中十分感動,特地從城中請來一位叫王春發的名廚,為晉文公備下一桌盛宴。此宴氣味芬香,別具風味。文公看到滿心喜歡,品嘗後更是贊不絕口,稱道是平生從未嘗過的美食。這時狐偃、趙衰等人也連聲叫好,眾人公議此宴定名為「文公宴」。從此,此宴一舉成名,成為晉宴名宴,歷經2600餘年不衰。
介公宴
介公宴始於西晉末年,朝綱腐朽,諸侯割據,石勒遂在綿山建寨起義。石勒立志解民倒懸,廣招天下英雄豪傑,恰逢名士張賓前來投奔。二人志同道合,一同瞻拜介神,立誓「同心協力,救困護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之後同入寨中飲酒進食,席宴豐盛,口味清鮮,營養豐富,頗有特色。張賓用餐後極為贊賞,便問石勒何名?石勒哈哈大笑,說:「我兄弟二人剛祈禱完介神,願介神護佑咱拯救百姓,統一華夏早日成功,就定名為介公宴吧。」從此該宴便成為綿山佳餚。據說,石勒稱帝後常常用此宴宴請大臣,成為眾臣常食的美味佳餚。
彭祖養生葯膳
彭祖,即彭鏗。據考彭祖年輕時曾在綿山龍脊嶺修行多年,期間常食綿黃芪、黃精、黨參、柏籽等,因而活了八百歲,成為中國歷代最長壽的人。彭祖倡導美食、養生、葯膳,是氣功導引第一人,創出了天下名宴彭祖養生宴,是名副其實的中國烹飪先師。彭祖養生宴歷經4千多年演變、發展、充實,最終成為綿山的著名風味宴席之一,是國內歷史悠久、品種較豐富的特色養生宴,也是瓊崖賓館養元齋名廚傾力打造的品牌宴席。此宴重在養生、滋補,在菜餚配製過程中,參閱了《黃帝內經》、《本草綱目》、《飲食正要》、《調鼎集》、《中葯大辭典》等大量典籍,並以選料豐富、烹調方法多樣、菜餚口味多變、滋補養生功效顯著而受到廣大遊客的好評。
朱家宴
朱家宴源自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權。朱權字癯仙,號涵虛子。朱元璋封其寧王。洪武年間,朱元璋想到父親朱世珍在綿山上禱天下禱地,自己才當上皇帝,便派朱權至綿山祭祖。事畢,來到了綿山一家小飯館。聽遊人說,有一位田廚師烹飪技術相當了得,特地前往品嘗他的手藝。田廚師用當地肉菜製作了一桌山珍美味佳餚。朱權品嘗後,大為贊賞,將此宴起名為「朱家宴」,並從此傳入宮中叫「朱明王朝宴」。
晉王宴
晉王宴,距今已有1300餘年歷史。李治為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封晉王。當時他目睹李承乾與李泰激烈爭奪王位,於是上綿山祈禱神靈護佑自己,結果登基繼位。後感神恩,親臨綿山下詔復修洞真宮。傍晚時在綿山一家飯庄就餐,店家為其備下一桌豐盛宴席。高宗觀其色、聞其味,拍手叫絕,一嘗,果然香鮮味美,稱其「綿山佳餚」。此事傳至後世,歷代達官貴人上綿山,都要品嘗晉王宴。
潞公宴
潞公宴源自北宋名相文彥博。彥博,字寬夫,介休文家莊人。曾出將入相五十年。因平叛有功,宋神宗封其潞國公。元豐年間,宋神宗誥封介之推為潔惠侯,文彥博奉旨至綿山修建封侯亭。竣工後,縣令設宴款待,並請文彥博點菜,文彥博不好拒絕,就按照自己的口味點了十幾個。之後潞公宴逐漸傳開,成為膾炙人口的名宴。
開元御宴
「開元御宴」是聞名三晉的綿山名宴,它始於唐代。相傳唐開元年間,唐玄宗上綿山朝拜,縣令要在綿山一家飯庄接待,並要求菜餚鮮美,風味獨特。店家便按當地口味做了一桌宴席。唐玄宗食後贊其「香鮮味美」,張悅、宋璟也從未品嘗過這種山中風味,齊誇「好吃」。店家看皇帝、大臣吃得滿意,遂斗膽請求聖上賜名,唐玄宗脫口而出,「就叫開元御宴吧」。之後,凡上綿山的達官貴人、文人墨客都要品吃此宴,此宴逐漸出名,流傳至今。
青主宴
明末清初大學者、醫學家傅山一生喜名山大川,曾數次入綿山修道。尤擅醫道和養生。他主張「學仙先學醫,醫道通仙道。」他發現綿山中葯材品種達一千多種,其中珍貴葯材就有幾十種,遂四處採集,令人將葯材、野菜、野果、蔬菜、肉類製成一宴,味道清新爽口,風味獨特,後人稱之為「青主宴」。青主宴主要特色為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諸味合而服之,調和陰陽,補精益氣。
農家宴
相傳,此宴出自東漢永興年間。東漢後期,郭泰聯合三萬名太學生抨擊朝政黑暗與腐敗,成為當時名震天下的「清議」。河南尹李膺稱郭泰「身有仙骨,寰觀氣宇」;汝南太守范滂贊其「隱不違親,貞不絕俗。」之後,由於當時的社會現實與個人崇高品德的猛烈撞擊,飽讀經典的郭泰從洛陽返回介休從教育人。一日,與郭泰結為莫逆之交李膺、范滂至介休探望老友,郭泰相偕上綿山朝拜游覽。為款待老友,郭泰特地在綿山一館舍備下一桌農家宴,綿山雜食,香氣飄逸,鄉風山野之趣,令這些見多識廣的朝廷大員嘖嘖稱奇。從此,「農家宴」這一佳話便在民間廣為流傳,並成為三晉名宴。至今,農家宴更因文化底蘊深厚而名揚天下。 1、歷史記載最早,在中國第一部史書《左傳》中就曾4次提到,最早的詩集《詩經》、《楚辭》中也都有記述。《詩經》中記載「逝將出汝,適被牙郊,誰之永號。」真實地描寫了介推母子的隱居生活 。介推功不言祿的高風亮節成為歷代膾之人口的佳話。
2、抱腹岩的山勢奇特為天下絕無僅有。它高60米,寬180米,深50米。可以抱二百餘間殿宇館舍及一兩萬名遊人於其中。驚險壯觀的岩下飛空掛鈴,更為一絕。
3、《大唐汾州抱腹寺碑》,形成於唐代開元二十年,已有一千二百餘年的歷史。它生動地記述了三國曹魏時期高僧迪公籌劃創建抱腹寺的情況2,並有許多唐 、宋名人題記。內容與書法價值極高。特別是碑與寺相距200餘米,可謂千古之謎,中國沒有第二例。
4、「賀知章登山道」,是從岩溝直插岩上的一條險道。據《大唐汾州抱腹寺碑》左側唐代詩人賀知章題記,他當年登綿山是先由寺僧用布把他拽到50米以上的「棋盤洞」附近,再由棋盤洞攀100米雲梯到雲峰寺下;然後沿120和60級石階到鐵索嶺下手抓70餘米的鐵索登上鐵索嶺,並一股作氣爬上摩斯塔的。全長500餘米的路程幾乎都是75度的絕壁。既是一處奇險的自然景觀,又具有豐厚的人文歷史,可謂天下奇觀。
5、蜂房泉是一處高100餘米,寬30餘米的抱腹岩。岩的下部大小數十個石乳常年滴水,落入石池時發出叮咚的樂聲。歷代文人把它稱做懸泉。像這樣掛在岩壁上的泉,在中國也是絕無僅有。
6、大羅宮是一座依山而建的明四暗七仿古建築,總面積達30000平方米,堪與布達拉宮媲美,為天下第一道宮。宮內300平方米中國百位名家題寫的《道德經》木刻,以及300平方米的布畫都是中國一絕。
7、天橋棧道全長300餘米,全部建在山的頂部,邊上裝有仿漢白玉欄桿,遠遠看去猶如白鶴凌空展翅。人從橋上過,泉在腳下涌,給人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此情此景,即使游遍中國名山大川也難尋難覓。
8、二十公里的水濤溝、蒼岩、曲徑、奇樹、怪石、山花、野草點綴其間,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所說的綿山 石桐水千回百轉 ,湍湍流過,蒼鷹低回空谷鳥鳴,組成了一幅奇特的山水畫卷。其中的五龍飛瀑落差80餘米,遊人可從瀑下通過;水簾洞府瀑流從洞前飛流直下,洞內可容納三四十人。這樣的風光,在北方地區實屬罕見。
9、綿山之神為介之推,距今2600多年,為最早的道家人物之一 。綿山之佛為空王佛,俗名田志超,原是一名唐代高僧,是漢人成佛的第一位。此外初唐大將尉遲公,北魏凈土宗先驅曇鸞也都是綿 山 特有的神佛。他們全都是土生土長的山西人,這為其它名山所不可比擬。綿山這神從無形天尊、無名天尊、無上元君到山神、土地,綿山之佛從燈明、妙光、燃燈到過去、現在、未來諸佛。神、佛之多之全,也為中國之最。
10、綿山宗教樂團由150人組成,多次為台灣宗教人士表演,尤其是北京白雲觀舉辦方丈升座典禮,河北鹿台開光典禮 ,遼寧普庵觀開觀典禮,樂團表演頗受好評。中國道教協會長閔智亭對綿山宗教樂團給予高度評價。
⑹ 有沒有關於綿山的資料
綿山,也稱介山,為太行山支脈,位於介休縣城東南 20公里處,海拔高度2440米,以其形勢綿亘而得名。綿山山勢巍峨,起伏綿亘百餘里,自古以來這里就是一處旅遊避暑勝地。
綿山上水源豐富,天然植物茂密,山勢陡峭,多懸崖斷壁和岩洞,形勢險峻。早在北魏時,山中即建有寺廟,初唐時已是一處有相當規模的佛教禪林。綿山古跡很多,往返約18公里左右,俗稱:「九里十八彎,二十四座諸天小廟,各處羅列。」
從介休城外的興地村南行1·5公里即可到綿山腳下,登2·5公里90度石梯到達龍頭寺,就到了綿山半山腰。由這里沿山腰間一條曲折的小路進入綿山深處,愈進愈深,愈走愈險。沿途,煙雲縹渺,群峰矗立,兩山對峙,怪石嶙峋。經蜂乳泉,過棧道到小須彌,中岩,復2.5公里再攀127個石級即到達綿山的中心抱腹岩。
抱腹寺,建於抱腹岩中,為綿山第一勝景。抱腥岩崖高千仞,山岩上部突出,下部凹回,腹中空盪,整個抱腹寺的20餘間佛殿建於抱腹岩的腹中,雪、雨無法侵及,險絕的景象實為罕見。
抱佛岩東百米處有鐵索嶺,原來此處有連環鐵索長數十米,從崖頂垂下,攀援而下,可以到達綿山之巔的銀空洞、竹林寺、鐵瓦寺、摩斯塔等處。
抱佛岩內的寺廟,亦名雲峰寺,正殿中有田志超塑像,人稱「空王古佛」。整個寺廟中20餘間佛殿,建築年代已無法考究。現在寺內石佛殿尚存一隻唐時的九頭獅子石佛座和一軀石頭造像。
離開抱佛岩,朝西北方向下行5公里可到李姑岩。李姑岩,相傳為唐太宗御妹出家修煉處。下抱腹寺石級以斷岩邊,下雲梯可到棋盤洞。洞內,有唐代佛像。洞旁,有唐代開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大唐汾州抱腹寺碑記。古碑兩側有唐、宋、元、明歷朝名人題刻。最引人注目的是唐代開元年間太子賓客賀知章的題記百餘字,盛贊了綿山的奇險。
出龍頭寺,過吊橋門便是蜂乳泉。此處山勢崢嶸,崖壁陡峭 ,仰視令人目眩。這里岩石裸露,崖壁上突出石泉10餘處,形狀似乳房下垂。石乳上苔蘚茸結,泉水垂滴不斷,如斷線的珍珠緩緩瀉於下面的石池中。水質清例,飲之沁人心脾。
除蜂乳泉外,綿山還有景觀多處。如白雲庵、兔橋、鹿橋、地藏殿、柏龍、說法台、五龍墓、捨身岩等多處。這些名勝風光、古跡景觀都點綴於從龍頭寺到抱腹岩至捨身岩這條長達10公里山腰環行道路上。
⑺ 介休綿山簡介
介休綿山編輯詞條 綿山,亦名綿上,後因春秋五霸之晉國霸主晉文公名臣介子推(介之推)攜母隱居被焚又稱介山。它地處汾河之陰,距介休市區20公里,跨介休、靈石、沁源三市縣境,最高海拔2566.6米,相對高度1000米以上,是太岳山(霍山)向北延伸的一條支脈。山光水色、文物勝跡、佛寺神廟、革命遺址集於一體,是山西省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旅遊景區,中國歷史文化名山,中國清明(寒食)節發源地,中國寒食清明文化研究中心,中國寒食清明文化博物館。
綿山之所以享譽海內外,千百年來登臨者絡繹不絕,在於它步步有景,景景有典。欏嚴會、李姑岩、蜂房泉、天橋、朱家凹、抱腹岩、小蜂房泉、銀公洞等數以百計的天然岩洞,堪稱奇觀。抱腹岩之「腹」大,抱二百餘間殿宇、館舍及一兩千名遊人於「腹」內,容兩千年歷史文明於其間,堪稱天下第一岩。兔橋、鹿橋、天橋、古雲梯、鐵索嶺、懾神崖等險道驚魂懾魄,令人贊嘆叫絕。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所述「綿山石桐水」千回百轉,飛流激盪,依次開發形成了五龍瀑、水簾洞等形態各異的瀑布群。大小蜂房泉數百個,懸垂的天然石乳,「乳汁」清洌甘甜,如珍珠斷線,滴落有聲。此山、此水即使在名聲顯赫的三山五嶽也難尋、難覓。全國柏樹之冠——秦代古柏以及龍柏、虎柏、兔柏、鹿柏和原始柏林,組成了一個仙境般的「柏樹王國」。天下名碑──《大唐汾州抱腹寺碑》和宋、金、元等歷代碑刻,以及雲峰寺石佛殿、馬鳴菩薩殿、明王殿和天橋須彌殿、五龍峰五龍寺的大量宋代之前及宋、元、明雕塑異彩紛呈,頗具文物價值。東漢古剎鐵瓦寺、三國曹魏抱腹寺、北魏鸞公岩和唐代回鑾寺等諸多寺院,以及建築面積為三萬多平米的華夏第一觀──大羅宮,寺廟的古老、眾多和宏偉也為其它名山所不可比擬。奇岩、險道、秀水、古柏、唐碑、宋塑、名剎、巨宮和真神介之推、真佛空王佛,以及流傳千年而不衰的寒食清明習俗,組成了綿山獨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觀,使人目不暇接、思緒萬千而留連忘返。
綿山地勢險要,歷來兵家必爭。隋末唐初李世民曾在綿山下雀鼠谷大敗宋金剛,收降尉遲恭。一百二十回《水滸傳》留下了田虎帶領農民起義軍與官兵對壘的故事。綿山還記載有南宋李武功、李實領導義軍抗擊金兵入侵的事跡。明末太原武總兵也曾依託綿山收復失地,以圖再起。抗戰初期,馮玉祥將軍所屬方振武部在綿山舉行了震驚中外的抗日誓師。之後介休縣長張德含、犧盟會特派員李志敏在綿山組建抗日民主政府,堅持了長期的敵後游擊戰爭。綿山又比其它名山多了一道「可藏甲上萬」和愛國主義的特殊風景線。
綿山開發,開始於原始人的群居生活。道家活動開始於春秋時期,此時介之推已攜母來綿山隱居。東漢建安年間,綿山已有佛教寺院──鐵瓦寺。《介休金石略》載:「摩斯塔下有寺,東漢建安年建,皆鐵瓦,悉鑄施者姓名」,據今已有一千八百餘年。以後規模較大的開發建設有五次:三國曹魏時,高僧迪公考察籌劃,魏明帝曹睿特詔建綿山抱腹寺;北魏高僧曇鸞於綿山抱腹寺及山之陰聚徒說法,弘揚凈土宗教義,並創建鸞公岩;唐代高僧志超擇地綿山,創立禪林,修煉成佛,後唐太宗李世民敕建雲峰寺;元末大火後,明晉恭王朱等人主持修復雲峰寺等寺院,之後歷代又有增修;1995年以來,山西三佳煤化有限公司董事長閻吉英獨資修復開發綿山,除將1940年侵華日軍燒毀的寺廟逐一修復外,又新建了盤山公路和賓館、飯店等接待服務設施。已投資六億元。
目前已經形成龍頭寺、龍嵴嶺、李姑岩、蜂房泉、大羅宮、天橋、一斗泉、朱家凹、雲峰寺、正果寺、棲賢谷、介公嶺、水濤溝、古藤谷等十四個景區,全部游覽一般需要3到5日。
綿山毗鄰平遙古城、雙林寺、鎮國寺,與靈石王家大院、資壽寺聯為一體;同時又是介休市區玄神樓、後土廟景區、張壁古堡、洪山源神泉及古陶瓷遺址、弘濟寺景區的「龍頭」,起著重要的影響輻射作用。
同時它又與沁源靈空山、靈石石膏山形成一個地域遼闊,各具特色的「旅遊金三角」。加之鐵路、公路四通八達,接待服務設施日臻完善,冬夏溫差不大,一年四季皆宜游覽,尤宜冬日雪霽,是一個有著廣闊開發前景並極具獨特個性的旅遊勝地。
綿山交通
太原方向:沿大運高速一路南下至靈石出口下即可。下高速後約10公里左右。
西安方向:沿西禹高速過黃河龍門大橋至侯禹高速到大運高速北上至靈石出口下。
綿山景點門票
進入綿山(旺季票價110元【全山通票】,停車費50元)
⑻ 綿山是不是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
不是。綿山風景名勝區,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山西省重點風景名勝區,中國清明節(寒食回節)發源地,中國答寒食清明文化研究中心,中國寒食清明文化博物館。綿山風景名勝區跨介休、靈石、沁源三市縣地界,最高海拔2560米,是太岳山的一條支脈。
綿山起源於春秋時晉國介子推攜母隱居被焚在山上,所以綿山又名介山,綿山早在北魏之時就有寺廟建築,唐初時已具有相當規模的佛教禪林。綿山風景名勝區的仿古建築群風格多樣,從建築的角度來剖析,綿山仿古建築既取之先代建築之長,又加上設計者和建設者的現代創意,集華夏古今之精華,構成了現代仿古建築物的獨特風格。
在綿山綿山風景名勝區建築群體中宗教建築有殿廟、宮觀;園林建築有亭、台、樓、閣、軒、廊、榭、牌樓;古留遺跡建築有古營門、城池、營寨等,可為古建築博物院(園)。綿山風景名勝區有14個大景點,360餘個小景點:人文景觀:龍頭寺、龍脊嶺、李姑岩、蜂房泉、大羅宮、天橋、一斗泉、朱家凹、雲峰寺、正果寺、介公嶺;自然景觀:棲賢谷、古藤谷、水濤溝。
⑼ 綿山的自然地理
綿山,亦名綿上,後因春秋五霸之晉文公名臣介子推(介之推)攜母隱居被焚又稱介山。是山西省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中國歷史文化名山,中國清明節(寒食節)發源地,中國寒食清明文化研究中心,中國寒食清明文化博物館。
地處汾河之陰,距介休市區20公里,跨介休、靈石、沁源三市縣境,最高海拔2566.6米,相對高度1000米以上,是太岳山(霍山)向北延伸的一條支脈。 綿山,又稱介山,在介休城東南20公里處,山勢陡峭,多懸崖絕壁,蒼松翠柏,自然景色非常優美,是省級風景名勝區。 綿山的景觀很多,有白雲庵、光岩寺、雲中寺、地藏殿、世姑廟、龍王廟、柏龍、說法台、棋盤石、五龍墓、捨身崖等。還有直徑1米的鐵鍋水,水從崖壁流入,滿而不溢,掬而飲之,味甚甘甜,叫做「一鍋泉」。泉之南有一「之」字形石級,行500米,即達溝底深谷,又有「石洞水」與周圍的青山怪石、奇樹山花相映成趣,使人賞心悅目。
自然景觀
抱腹岩
抱腹岩坐東面西,高60米,深50米,長180米,分上下兩層,抱二百餘間殿宇、館舍於「腹」內,為天下「絕無僅有」。岩內有雲峰寺,始建於三國曹魏時期,距今一千七百餘年。建築風格可與懸空寺相媲美,雖歷經滄桑仍保留至今。歷史上,雲峰寺名稱多有變化,時而稱為抱腹寺,因其建於綿山最大的抱腹岩內而得名;時而稱為雲峰寺,因其位於綿山峭壁之上,雲霧起時常被封鎖於浩渺之中而得名;時而稱為大岩寺,因抱腹岩之大容廟宇近百間而得名。抱腹岩之大,抱二百餘間殿宇及一兩百萬遊人於內而不滿;險:天橋是一條三百餘米,上離山頂20多米,下距溝底300餘米,多雲天氣,人在橋上過,雲在腳下涌。從岩溝直插岩上摩斯塔的500餘米的路程,幾乎都是75度的絕壁,其驚險程度比華山千尺幢毫不遜色。秀:水濤溝樹木曲徑怪石,樹木蔭翳,瀑布各異;棲賢谷九曲一線天,人行吊橋驚無險,腳踏瀑布奇亦秀。因此綿山既有北方山水的險峻粗獷,又有江南名山的秀麗多姿。
自然環境:
綿山風景 :
山上文物古跡頗多,俗稱「九里十八彎,二十四座諸天小廟,各處羅列」。游綿山可從介休南行20多公里到綿山山麓的興地村,參觀第一景點回鑾寺古剎。回鑾寺是由於唐太宗欲登山禮佛未成,至此回鑾,故名。主建築有山門、過殿、大殿,兩側對稱布局。殿闊五間,用減柱造,結構簡潔。存元明清歷代石碑17通,記錄著寺院的興衰。院內古松、龍槐、杉楸等樹木蔥蘢,形似傘蓋,給古剎增添了勃勃生機。
離寺南行1.5公里,登山2.5公里到龍頭寺後,沿山腰間小路曲折而行入綿山腹地。前有乳房似的石峰,答薛茸結,泉水垂滴於下面石池中,水質清涼透明,沁人心脾,這就是「峰乳泉」,俗稱「母奶頭」。過棧道到小須彌、中岩寺,可見白雲洞內湧出雲團,變幻莫測,令人驚嘆。復行2.5公里,過「鹿橋」、「兔橋」,再攀127級石階便是綿山中心抱佛岩。山岩上部突出,下部凹回如穹窿,猶如兩手抱腹,且腹中空空。後在岩中建寺,稱抱佛寺,即雲峰寺,有殿宇20餘間,為初唐遺物。殿中有「空王佛」田志超等塑像,都深嵌在岩壁石窟中的佛龕內。
登高處眺望,遠處莽莽蒼蒼,群峰擁翠,延續不絕。而岩前面臨深谷,兩側山峰相望,煙寺相依,給人以啟迪。以抱佛岩為中心,向東行百米有鐵索嶺,鐵索從崖頂垂下,可攀援而上到達山巔,上面有銀空洞、竹林寺、鐵瓦寺、摩斯塔等景點;朝西北下行5公里有李姑岩,相傳是唐太宗御妹出家修煉處;沿南下石級到斷岩邊,下雲梯可到棋盤洞,洞內有唐代佛像、古碑、名人題刻。賀知章有題記百餘字,盛贊了綿山的奇險,引遊人矚目。
綿山之所以享譽海內外,千百年來登臨者絡繹不絕,在於它步步有景,景景有典。欏嚴會、李姑岩、蜂房泉、天橋、朱家凹、抱腹岩、小蜂房泉、銀公洞等數以百計的天然岩洞,堪稱奇觀。抱腹岩之「腹」大,抱二百餘間殿宇、館舍及一兩千名遊人於「腹」內,容兩千年歷史文明於其間,堪稱天下第一岩。兔橋、鹿橋、天橋、古雲梯、鐵索嶺、懾神崖等險道驚魂懾魄,令人贊嘆叫絕。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所述「綿山石桐水」千回百轉,飛流激盪,依次開發形成了五龍瀑、水簾洞等形態各異的瀑布群。大小蜂房泉數百個,懸垂的天然石乳,「乳汁」清洌甘甜,如珍珠斷線,滴落有聲。此山、此水即使在名聲顯赫的三山五嶽也難尋、難覓。全國柏樹之冠——秦代古柏以及龍柏、虎柏、兔柏、鹿柏和原始柏林,組成了一個仙境般的「柏樹王國」。
天下名碑──《大唐汾州抱腹寺碑》和宋、金、元等歷代碑刻,以及雲峰寺石佛殿、馬鳴菩薩殿、明王殿和天橋須彌殿、五龍峰五龍寺的大量宋代之前及宋、元、明雕塑異彩紛呈,頗具文物價值。東漢古剎鐵瓦寺、三國曹魏抱腹寺、北魏的鸞公岩和唐代的回鑾寺等諸多寺院,以及建築面積為三萬多平米的華夏第一觀──大羅宮,寺廟的古老、眾多和宏偉也為其它名山所不可比擬。奇岩、險道、秀水、古柏、唐碑、宋塑、名剎、巨宮和真神介之推、真佛空王佛,以及流傳千年而不衰的寒食清明習俗,組成了綿山獨特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使人目不暇接、思緒萬千而流連忘返。
綿山地勢險要,歷來兵家必爭。隋末唐初李世民曾在綿山下雀鼠谷大敗宋金剛,收降尉遲恭。一百二十回《水滸傳》留下了田虎帶領農民起義軍與官兵對壘的故事。綿山還記載有南宋有李武功、李實領導義軍抗擊金兵入侵的事跡。明末太原武總兵也曾依託綿山收復失地,以圖再起。抗戰初期,馮玉祥將軍所屬方振武部在綿山舉行了震驚中外的抗日誓師。之後介休縣長張德含、犧盟會特派員李志敏在綿山組建抗日民主政府,堅持了長期的敵後游擊戰爭。綿山又比其它名山多了一道「可藏甲上萬」和愛國主義的特殊風景線。
綿山開發,開始於原始人的群居生活。道家活動開始於春秋時期,此時介之推已攜母來綿山隱居。東漢建安年間,綿山已有佛教寺院──鐵瓦寺。《介休金石略》載:「摩斯塔下有寺,東漢建安年建,皆鐵瓦,悉鑄施者姓名」,據今已有一千八百餘年。以後規模較大的開發建設有五次:三國曹魏時,高僧迪公考察籌劃,魏明帝曹睿特詔建綿山抱腹寺;北魏高僧曇鸞於綿山抱腹寺及山之陰聚徒說法,弘揚凈土宗教義,並創建鸞公岩;唐代高僧志超擇地綿山,創立禪林,修煉成佛,後唐太宗李世民敕建雲峰寺;元末大火後,明晉恭王朱等人主持修復雲峰寺等寺院,之後歷代又有增修;1995年以來,山西三佳煤化有限公司董事長閻吉英獨資修復開發綿山,除將1940年侵華日軍燒毀的寺廟逐一修復外,又新建了盤山公路和賓館、飯店等接待服務設施。已投資六億元。
已經形成龍頭寺、龍嵴嶺、李姑岩、蜂房泉、大羅宮、天橋、一斗泉、朱家凹、雲峰寺、正果寺、棲賢谷、介公嶺、水濤溝、古藤谷等十四個景區,全部游覽一般需要3到5日。
氣候
綿山屬於典型的溫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日照充裕,氣候溫和。6月--10月平均氣溫為22℃。年降水量540毫米左右,降水大部分集中在夏季。
⑽ 綿山有多少年歷史了
綿山風景區,因自然景觀奇險秀和春秋晉國介子推攜母隱居被焚於此而著稱,寒食內節也源於此。它地處容汾河之陰,距介休市區20公里,最高海拔2566.6米,山光水色,文物勝跡,佛寺道觀,集於一體,是山西省重點風景名勝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