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有意義的歷史真實故事

有意義的歷史真實故事

發布時間:2021-02-04 07:49:57

① 歷史上有哪些很感人的真實故事

1、屈原投江
屈原,名平,字原,出身於楚國貴族。公元前340年誕生於秭歸三閭鄉樂平里。屈原自幼勤奮好學,胸懷大志.。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常與懷王商議國事,參與法律的制定,主張章明法度,舉賢任能,改革政治,聯齊抗秦。同時主持外交事務。主張楚國與齊國聯合,共同抗衡秦國。提倡「美政」。在屈原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但是,由於自身性格耿直再加上楚懷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寵妃鄭袖等人受了秦國使者張儀的賄賂,不但阻止懷王接受屈原的意見,並且使懷王疏遠了屈原。前305年,屈原反對楚懷王與秦國訂立黃棘之盟,但是楚國還是徹底投入了秦的懷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懷王逐出郢都,開始了流放生涯。結果楚懷王被秦國誘去,囚死於秦國。頃襄王即位後,屈原繼續受到迫害,並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帶兵南下,攻破了楚國國都,屈原的政治思想破滅,對前途感到絕望,雖有心報國,卻無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自殺。

2、蘇武牧羊
匈奴單於為了逼迫蘇武投降,開始時將他幽禁在大窖中,蘇武飢渴難忍,就吃雪和旃毛維生,但絕不投降。單於又把他弄到北海,蘇武更是不為所動,依舊手持漢朝符節,牧羊為生,表現了頑強的毅力和不屈的氣節。

3、 錢學森
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當時任加利福尼亞工學院超音速實驗室主任和「古根罕噴氣推進研究中心」負責人的錢學森深為祖國的新生而高興。他打算回國,用自己的專長為新中國服務。但那時候在美國的中國科學家歸國不易,而錢學森的專長又直接與國防有關,美國千方百計要將他留下不讓他回國,他歷盡艱辛才終於回到祖國懷抱。
4、吉鴻昌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鴻昌將軍被蔣介石逼迫下野,到國外「考察實業」。船到美國,吉鴻昌就接二連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裡的頭等旅館不接待中國人,卻對日本人卻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鴻昌要往國內郵寄衣物,郵局職員竟說世界上已經不存在中國了,吉鴻昌異常憤怒,剛要發作,陪同的使館參贊勸道:「你為什麼不說自己是日本人呢?只要說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禮遇。」吉鴻昌當即怒斥:「你覺得當中國人丟臉嗎,可我覺得當中國人光榮!」為抗議帝國主義者對中國人的歧視,維護民族尊嚴,他找來一塊木牌,用英文仔細地在上面寫上:「我是中國人!」
5、茅以升
在我國老一輩科學家中,有許多人都是留學國外又回國服務的。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在1916年20歲時,到美國留學,成為康奈爾大學橋梁專業的研究生,很快以優異的成績獲得碩士學位。為了獲得實踐的機會,他晚上上課,攻讀博士學位,白天到一家橋梁公司實習,親手繪圖、切削鋼件、打鉚釘、油漆,終於成了一個既懂理論又有技術的人才。美國人很佩服他,一份份聘書從各地寄來,請他擔任工程師。
但是,茅以升沒有接受聘請,而是決定回國了。美國有些人勸他:「科學是沒有祖國的,是超越國界的。科學家的貢獻是屬於全人類的。中國條件差,你留在美國貢獻會更大。」茅以升回答:「科學雖然沒有祖國,但是科學家是有祖國的。我是一個中國人,我的祖國更需要我。我要回去為祖國服務!」
1919年,茅以升帶著一身本領回到國內,開始了為國造橋的事業。現在浙江省錢塘江上那座雄偉壯觀的大橋,就是茅以升設計並主持建造的。
6、董存瑞
1948年5月25日,我軍攻打隆化城的戰鬥打響。董存瑞所在連隊擔負攻擊國民黨守軍防禦重點隆化中學的任務。他任爆破組組長,帶領戰友接連炸毀4座炮樓、5座碉堡,勝利完成了規定的任務。連隊隨即發起沖鋒,突然遭敵一隱蔽的橋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鎖。部隊受阻於開闊地帶,二班、四班接連兩次對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連長請戰:「我是共產黨員,請准許我去!」毅然抱起炸葯包,沖向暗堡,前進中左腿負傷,頑強堅持沖至橋下。由於橋型暗堡距地面超過身高,兩頭橋台又無法放置炸葯包。危急關頭,他毫不猶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葯包,右手拉燃導火索,高喊:「為了新中國,沖啊!」碉堡被炸毀,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年僅19歲。

② 你認為歷史上有哪些很感人的真實故事

我認為歷史上最感人的故事就是劉備三顧茅廬,去請諸葛亮出山來幫助自己平定天下,他們之間的兄弟情義,令我非常的感動。

③ 有關歷史、有價值意義的小故事

1、斷箭
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遠也做不成將軍。
春秋戰國時代,一位父親和他的兒子出征打戰。父親已做了將軍,兒子還只是馬前卒。又一陣號角吹響,戰鼓雷鳴了,父親庄嚴地托起一個箭囊,其中插著一隻箭。父親鄭重對兒子說:「這是家襲寶箭,配帶身邊,力量無窮,但千萬不可抽出來。」
那是一個極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鑲著幽幽泛光的銅邊兒,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認定用上等的孔雀羽毛製作。兒子喜上眉梢,貪婪地推想箭桿、箭頭的模樣,耳旁彷彿嗖嗖地箭聲掠過,敵方的主帥應聲折馬而斃.
果然,配帶寶箭的兒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當鳴金收兵的號角吹響時,兒子再也禁不住得勝的豪氣,完全背棄了父親的叮囑,強烈的慾望驅趕著他呼一聲就拔出寶箭,試圖看個究竟。驟然間他驚呆了。
一隻斷箭,箭囊里裝著一隻折斷的箭。
我一直刳著只斷箭打仗呢!兒子嚇出了一身冷汗,彷彿頃刻間失去支柱的房子,轟然意志坍塌了。
結果不言自明,兒子慘死於亂軍之中。
拂開蒙蒙的硝煙,父親揀起那柄斷箭,沉重地啐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遠也做不成將軍。」
把勝敗寄託在一隻寶箭上,多麼愚蠢,而當一個人把生命的核心與把柄交給別人,又多麼危險!比如把希望寄託在兒女身上;把幸福寄託在丈夫身上;把生活保障寄託在單位身上……

溫馨提示:自己才是一隻箭,若要它堅韌,若要它鋒利,若要它百步穿楊,百發百中,磨礪它,拯救它的都只能是自己。

④ 具有啟示意義的歷史故事

1 錢可通神

唐朝宰相張延賞有一次過問一場冤獄,要有關獄吏十天內查明判決。第二天一早,他見案頭放著一份小貼子,上寫:「錢三萬貫,乞不問此獄。」他大怒,把案子催得更緊。第三天,又見有小帖子,寫明「錢五萬貫」。他更加光火了。要求兩天內結案。第四天,又見小帖子,寫明「錢十萬貫」。這一下,他氣餒了,說道:「錢到十萬,已可通神,我還管得了嗎!」見唐張固《幽閑鼓吹》。後以「錢可通神》極言錢的誘惑力之大。

2 騎豬

唐朝武則天時,河內王武懿宗,率軍去趙州一帶打仗。懿宗聽說敵方有數千騎從北而來,便棄甲而逃,其實當時雙方相距還有七百里之遙。後來懿宗回師京都,置酒慶功。張元一在武則天面前寫詩嘲笑他,有「忽然逢著賊,騎豬向南竄」之句。武則天問:「懿宗難道沒有馬嗎?為什麼要騎豬?」張元一說:「騎豬是是夾豕走也。」按:豕即豬,豕與屎同音,夾豕走,意思是來不及大便,夾著大便就逃走。見唐孟棨《本事詩。嘲戲》、唐張鷟《朝野僉載》卷四。後以騎豬指倉皇逃跑。

3 鳥盡弓藏

把鳥射完以後,弓就用不著了。漢高祖劉邦的妻子呂後懷疑韓信謀反,把他抓起來。韓信說:「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現在天下已定,我是應該死了。」見《史記。淮陰侯列傳》。又《越王勾踐世家》也載有范蠡的話:「飛鳥盡,良弓藏。」後以「鳥盡弓藏」為事後拋棄有功之人的典故。

4 屏風誤點

三國時,曹不興給孫權畫屏風,不小心,誤點了一滴墨,便將它畫成一隻蒼蠅。孫權看到後。以為是真蒼蠅,用手去趕它。見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曹不興》,後以「屏風誤點」形容畫藝高超。

5 蒲柳先秋

晉代人顧悅之與簡文帝同歲,但頭發早白了。簡文帝問他為什麼會這樣,他說「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姿,經霜彌茂。」意思是我像蒲草與柳葉一樣,一到秋天就萎落;你像松樹和柏樹,雖然經歷霜雪,卻越來越茂盛。簡文帝說他答得很好。見《世說新語。言語》、《晉書。顧悅之傳》。後以「 蒲柳先秋」為體質弱的典故。

6 棄席

春秋時,晉國的重耳在外流亡二十年,不少人跟隨他出生入死。後來,他加國為晉文公。在途經黃河邊時,下令把原來的生活用品如席蓐(卧具)籩豆(食具)等都丟掉。凡是手足胼胝,面目黧黑的人都走在後面。跟隨他流亡的人中有個叫咎犯的聽後大哭。重耳問他:「回國應該高興,你為什麼樣哭呢?」咎犯說:「你所丟棄的,正是流亡中賴以生活之物和出生入死的功臣,我能

⑤ 求一個三分鍾講完的小故事,要有代表歷史事件的,最好是具有歷史意義的,真實故事。

土木堡之變:這個本身就挺曲折而且出乎意料的,還是歷史上的著名事件。內
或者可以講一下王陽明的一生,他容挺傳奇的,從小就與眾不同。後來既創立心學,還是戰場上的一員勇將。
或者是朱厚照的一生。他也很有特點,明朝唯一的嫡長子即位,幼年聰穎無比,成年後做了很多荒唐事。他是個昏庸之君,但是據說是個還不錯的人。
或者是朱祁鎮的一生。幼年登基,青年被俘,後來自己弟弟登基成了太上皇。再後來又成功復位。他識人不清導致土木堡之變,但是本身又很有人格魅力,連俘虜他的瓦剌貴族都很喜歡他尊重他,後來甚至多次要求釋放他。他回到明朝後被軟禁,看守他的大臣被被他折服心甘情願為他賣命。

⑥ 具有真實性的歷史小故事

破鏡重圓

唐孟棨《本事詩·情感》載:南朝陳太子舍人徐德言與妻樂昌 公主恐國破後兩人不能相保,因破一銅鏡,各執其半,約於他年正月望日賣破鏡於都市,冀得相見。後陳亡,公主沒入越國公楊素家。德言依期至京,見有蒼頭賣半鏡,出其半相合。德言題詩雲:「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公主得詩,悲泣不食。素知之,即召德言,以公主還之,偕歸江南終老。後因以「破鏡重圓」喻夫妻離散或決裂後重又團聚或和好。

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楊素與文帝楊堅的兩個兒子陳後主叔寶的嬪妃、親戚,其中有陳叔寶的妹妹棗陳太子舍人徐德言之妻,也就是陳國的樂昌公主。由於楊素破陳有功,加之樂昌公主才色絕代,隋文帝就亂點鴛鴦,將樂昌公主送進楊素家中,賜為楊素小妾。楊素既仰慕樂昌公主的才華,又貪圖樂昌公主的美色,因此就更加寵愛,還為樂昌公主專門營造了宅院。然而樂昌公主卻終日鬱郁寡歡,默無一語。原來,樂昌公主與丈夫徐德言兩心相知,情義深厚。陳國將亡之際,徐德言曾流著淚對妻子說:「國已危如累卵,家安豈能保全,你我分離已成必然。以你這般容貌與才華,國亡後必然會被掠入豪宅之家,我們夫妻長久離散,名居一方,唯有日夜相思,夢中神會。倘若老天有眼,不割斷我們今世的這段情緣,你我今後定會有相見之日。所以我們應當有個信物,以求日後相認重逢。」說完,徐德言把一枚銅鏡一劈兩半,夫妻二人各藏半邊。徐德言又說:「如果你真的被掠進富豪人家,就在明年正月十五那天,將你的半片銅鏡拿到街市去賣,假若我也倖存人世,那一天就一定會趕到都市,通過銅鏡去打問你的消息。」一對恩愛夫妻,在國家山河破碎之時,雖然劫後餘生,卻受盡了離散之苦。好容易盼到第二年正月十五,徐德言經過千辛萬苦,顛沛流離,終於趕到都市大街,果然看見一個老頭在叫賣半片銅鏡,而且價錢昂貴,令人不敢問津。徐德言一看半片銅鏡,知妻子已有下落,禁不住涕淚俱下。他不敢怠慢,忙按老者要的價給了錢,又立即把老者領到自己的住處。吃喝已罷,徐德言向老者講述一年前破鏡的故事,並拿出自己珍藏的另一半銅鏡。顫索索兩半銅鏡還未吻合,徐德言早已泣不成聲……賣鏡老人被他們的夫妻深情感動得熱淚盈眶。他答應徐德言,一定要在他們之間傳遞消息,讓他們夫妻早日團圓。徐德言就著月光題詩一首,托老人帶給樂昌公主。詩這樣寫道:鏡與人俱去, 鏡歸人不歸。無復嫦娥影, 空留明月輝。樂昌公主看到丈夫題詩,想到與丈夫咫尺天涯,難以相見,更是大放悲聲,終日容顏凄苦,水米不進。楊素再三盤問,才知道了其中情由,也不由得被他二人的真情深深打動。他立即派人將徐德言召入府中,讓他夫妻二人團聚。樂昌公主看到當年風流倜儻的徐德言兩鬢斑白,而徐德言看到變為別人小妾的樂昌公主(作為小妾一切要看人臉色行事),兩人感慨萬千。楊素見此情此景,於是讓樂昌公主對此景賦詩一首,於是樂昌公主吟道:今日何遷次,新官對舊官。笑啼俱不敢,方驗做人難。楊素聽後非常感動,於是決定成人之美,把樂昌公主送回給徐德言,並贈資讓他們回歸故里養老。府中上下都為徐陳二人破鏡重圓和越國公楊素的寬宏大度、成人之美而感嘆不已。在歡慶的感激之情。宴罷,夫妻二人攜手同歸江南故里。這段佳話被四處傳揚,所以就有了破鏡重圓的典故,[2] 一直流傳至今。

⑦ 歷史小故事有名氣有意義

司馬光的妻子死後,家裡沒有錢辦喪事,兒子司馬康和親戚主張借些錢,把喪事辦得排場一點,司馬光不同意,並且教訓兒子處世立身應以節儉為可貴,不能動不動就借貸。最後,他還是把自己的一塊地典當出去,才草草辦了喪事。這就是民間流傳的所謂司馬光 "典地葬妻"的故事。
1蘆衣順母
閔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淵並稱。孔子曾贊揚他說:「孝哉,閔子騫!」(《論語·先進》)。他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後妻又生了兩個兒子。繼母經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後妻。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父親十分感動,就依了他。繼母聽說,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子。

2嘗糞憂心
庾黔婁,字子貞,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後移居江陵(今湖北江陵)。南齊高士,受祖父及父親的影響,自小喜愛讀書,任孱陵縣令。赴任不滿十天,忽覺心驚流汗,預感家中有事,當即辭官返鄉。回到家中,知父親已病重兩曰。醫生囑咐說:「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嘗一嘗病人糞便的味道,味苦就好。」黔婁於是就去嘗父親的糞便,發現味甜,內心十分憂慮,夜裡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幾天後父親死去,黔婁安葬了父親,並守制三年。

3,孝感天地
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谷倉倉頂時,從谷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事後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幹,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後,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並封象為諸侯。

4,哭竹生筍
孟宗,三國時江夏(今湖北鄂城)人,少年時父亡,母親年老病重,醫生囑用鮮竹筍做湯。適值嚴冬,沒有鮮筍,孟宗無計可施,獨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頃,他忽然聽到地裂聲,只見地上長出數莖嫩筍。孟宗大喜,採回做湯,母親喝了後果然病癒。後來他官至司空。

5,恣蚊飽血
吳猛,晉朝濮陽(今江西南昌)人,八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家裡貧窮,沒有蚊帳,而父親又怕煙熏,蚊蟲叮咬使父親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吳猛總是赤身坐在父親床前,任蚊蟲叮咬而不驅趕,擔心蚊蟲離開自己去叮咬父親。

6,扼虎救父
楊香,晉朝人。十四歲時隨父親到田間割稻,忽然跑來一隻猛虎,把父親撲倒叼走,楊香手無寸鐵,為救父親,全然不顧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盡全身氣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終於放下父親跑掉了。

7卧冰求鯉
王祥,晉代琅琊人,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帶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躍出兩條鯉魚。王祥將魚帶回家為繼母做了可口的魚湯,果然病癒,朱氏感動了,從此,一家人和睦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王祥隱居二十餘年,後從溫縣縣令做到大司農、司空、太尉。

8百里負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父母死後,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鍾之多。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哪裡能夠再得呢?」孔子贊揚說:「你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後思念哪!(《孔子家語·致思》)

9懷橘遺親
陸績,三國時期吳國吳縣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學家。六歲時,隨父親陸康到九江謁見袁術,袁術拿出橘子招待,陸績往懷里藏了兩個橘子。臨行時,橘子滾落地上,袁術嘲笑道:「陸郎來我家作客,走的時候還要懷藏主人的橘子嗎?」陸績回答說:「母親喜歡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給母親嘗嘗。」袁術見他小小年紀就懂得孝順母親,十分驚奇。陸績成年後,博學多識,通曉天文、歷算,曾作《渾天圖》,注《易經》,撰寫《太玄經注》。

⑧ 想要一些有趣的鮮為人知的中國歷史故事,有一點寓意的最好 要是史實的 越多越好

秦國雖然在邯鄲打了一次敗仗,但是它的實力還很強。第二年(公元前256年)又進攻韓、趙兩國,打了勝仗。後來,索性把掛名的東周王朝也滅掉了。秦昭襄王死去後,他的孫子秦莊襄王即位不到三年也死去,年才十三歲的太子嬴政即位。當時,秦國的朝政大權掌握在相國呂不韋手裡。呂不韋原是陽翟(今河南禹縣)地方的一個富商,因為幫助庄襄王取得王位,當上了相國。呂不韋當相國以後,也學孟嘗君的樣子,收留了大批門客,其中有不少是列國來的。戰國時期有許多學派,紛紛著書立說,歷史上把這種情況稱做「百家爭鳴」。呂不韋自己不會寫書,他組織他的門客一起編寫一部書,叫《呂氏春秋》。書寫成後,呂不韋還派人把它掛在咸陽城門上,還發布告示,說誰能對這部書提出意見,不論添個字或者刪掉個字,就賞金千兩。這一來,他的名氣就更響了。秦王政年紀漸漸大起來,在他二十二歲那年,宮里發生一起叛亂,牽連到呂不韋。秦王政覺得留著呂不韋礙事,把呂不韋免了職。後來又發現呂不韋勢力不小,就逼他自殺。呂不韋一倒台,秦國一些貴族、大臣就議論起來,說列國的人跑到秦國來,都是為他們本國打算,有的說不定是來當間諜的。他們請秦王政把客卿統統攆出秦國。秦王政接受這個意見,就下了一道逐客令。大小官員,凡不是秦國人,都得離開秦國。

有個楚國來的客卿李斯,原是著名儒家學派代表荀況的學生。他來到秦國,被呂不韋留下來當了客卿。這一回,李斯也挨到被驅逐的份兒,心裡挺不服氣。離開咸陽的時候,他上了一道奏章給秦王。李斯在奏章上說:「從前秦穆公用了百里奚、蹇叔,當了霸主;秦孝公用了商鞅,變法圖強;惠文王用了張儀,拆散了六國聯盟;昭襄王有了范雎,提高了朝廷的威望,這四位君主,都是依靠客卿建立了功業。現在到大王手裡,卻把外來的人才都攆走,這不是幫助敵國增加實力嗎?」秦王政覺得李斯說得有道理,連忙打發人把李斯從半路上找回來,恢復他的官職,還取消了逐客令。秦王政用李斯當謀士後,一面加強對各國的攻勢,一面派人到列國游說諸侯,還用反間、收賣等手段,配合武力進攻。韓王安看到這形勢,害怕起來,派公子韓非到秦國來求和,表示願意做秦國的屬國。韓非也是荀況的學生,跟李斯同學。他在韓國看到國家一天天削弱,幾次三番向韓王進諫,韓王就是不理他。韓非滿肚子學問,沒被重用,就關起門來寫了一部書,叫《韓非子》。他在書中主張君主要集中權力,加強法治。這部書傳到秦國,秦王政看到了十分贊賞,說:「如果我能和這個人見見面,該多好啊。」這一回,韓非受韓王委派來到秦國,看到秦國的強大,上書給秦王,表示願為秦國統一天下出力。這份奏章一送上去,秦王還沒考慮重用韓非,李斯倒先著急起來,怕韓非奪了他的地位。他在秦王面前說:「韓非是韓國的公子,大王兼並諸侯,韓非肯定要為韓國打算;如果讓他回國,也是個後患,不如找個罪名把他殺了。」秦王政聽了這話,有點猶豫,下令先把韓非扣押起來,准備審問。韓非進了監獄,想辯白也沒機會。李斯卻給他送來了毒葯,韓非只好服葯自殺了。秦王政扣押了韓非,也有點後悔,打發人把韓非放出來,可是已經晚了。秦王政十分懊惱。正在這時候,有個魏國人繚到秦國來,秦王政找他一談,覺得他是個難得的人才,就任用繚為秦國尉,後來人們稱他尉繚。 (來源:常青樹)
</TR></TBODY></TABLE>李斯諫逐客

⑨ 想要一些有趣的鮮為人知的中國歷史故事,有一點寓意的最好要是史實的 越多越好

秦國雖然在邯鄲打了一次敗仗,但是它的實力還很強。第二年(公元前256年)又進攻韓、趙兩國,打了勝仗。後來,索性把掛名的東周王朝也滅掉了。秦昭襄王死去後,他的孫子秦莊襄王即位不到三年也死去,年才十三歲的太子嬴政即位。 當時,秦國的朝政大權掌握在相國呂不韋手裡。 呂不韋原是陽翟(今河南禹縣)地方的一個富商,因為幫助庄襄王取得王位,當上了相國。呂不韋當相國以後,也學孟嘗君的樣子,收留了大批門客,其中有不少是列國來的。 戰國時期有許多學派,紛紛著書立說,歷史上把這種情況稱做「百家爭鳴」。呂不韋自己不會寫書,他組織他的門客一起編寫一部書,叫《呂氏春秋》。書寫成後,呂不韋還派人把它掛在咸陽城門上,還發布告示,說誰能對這部書提出意見,不論添個字或者刪掉個字,就賞金千兩。這一來,他的名氣就更響了。 秦王政年紀漸漸大起來,在他二十二歲那年,宮里發生一起叛亂,牽連到呂不韋。秦王政覺得留著呂不韋礙事,把呂不韋免了職。後來又發現呂不韋勢力不小,就逼他自殺。 呂不韋一倒台,秦國一些貴族、大臣就議論起來,說列國的人跑到秦國來,都是為他們本國打算,有的說不定是來當間諜的。他們請秦王政把客卿統統攆出秦國。 秦王政接受這個意見,就下了一道逐客令。大小官員,凡不是秦國人,都得離開秦國。 有個楚國來的客卿李斯,原是著名儒家學派代表荀況的學生。他來到秦國,被呂不韋留下來當了客卿。這一回,李斯也挨到被驅逐的份兒,心裡挺不服氣。離開咸陽的時候,他上了一道奏章給秦王。 李斯在奏章上說:「從前秦穆公用了百里奚、蹇叔,當了霸主;秦孝公用了商鞅,變法圖強;惠文王用了張儀,拆散了六國聯盟;昭襄王有了范雎,提高了朝廷的威望,這四位君主,都是依靠客卿建立了功業。現在到大王手裡,卻把外來的人才都攆走,這不是幫助敵國增加實力嗎?」 秦王政覺得李斯說得有道理,連忙打發人把李斯從半路上找回來,恢復他的官職,還取消了逐客令。 秦王政用李斯當謀士後,一面加強對各國的攻勢,一面派人到列國游說諸侯,還用反間、收賣等手段,配合武力進攻。韓王安看到這形勢,害怕起來,派公子韓非到秦國來求和,表示願意做秦國的屬國。 韓非也是荀況的學生,跟李斯同學。他在韓國看到國家一天天削弱,幾次三番向韓王進諫,韓王就是不理他。韓非滿肚子學問,沒被重用,就關起門來寫了一部書,叫《韓非子》。他在書中主張君主要集中權力,加強法治。這部書傳到秦國,秦王政看到了十分贊賞,說:「如果我能和這個人見見面,該多好啊。」 這一回,韓非受韓王委派來到秦國,看到秦國的強大,上書給秦王,表示願為秦國統一天下出力。這份奏章一送上去,秦王還沒考慮重用韓非,李斯倒先著急起來,怕韓非奪了他的地位。他在秦王面前說:「韓非是韓國的公子,大王兼並諸侯,韓非肯定要為韓國打算;如果讓他回國,也是個後患,不如找個罪名把他殺了。」 秦王政聽了這話,有點猶豫,下令先把韓非扣押起來,准備審問。韓非進了監獄,想辯白也沒機會。李斯卻給他送來了毒葯,韓非只好服葯自殺了。 秦王政扣押了韓非,也有點後悔,打發人把韓非放出來,可是已經晚了。秦王政十分懊惱。正在這時候,有個魏國人繚到秦國來,秦王政找他一談,覺得他是個難得的人才,就任用繚為秦國尉,後來人們稱他尉繚。 (來源:常青樹) 李斯諫逐客

⑩ 有意義的歷史小故事

1蘆衣順母
閔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淵並稱。孔子曾贊揚他說:「孝哉,閔子騫!」(《論語·先進》)。他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後妻又生了兩個兒子。繼母經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後妻。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父親十分感動,就依了他。繼母聽說,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子。

2嘗糞憂心
庾黔婁,字子貞,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後移居江陵(今湖北江陵)。南齊高士,受祖父及父親的影響,自小喜愛讀書,任孱陵縣令。赴任不滿十天,忽覺心驚流汗,預感家中有事,當即辭官返鄉。回到家中,知父親已病重兩曰。醫生囑咐說:「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嘗一嘗病人糞便的味道,味苦就好。」黔婁於是就去嘗父親的糞便,發現味甜,內心十分憂慮,夜裡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幾天後父親死去,黔婁安葬了父親,並守制三年。

3,孝感天地
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谷倉倉頂時,從谷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事後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幹,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後,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並封象為諸侯。

4,哭竹生筍
孟宗,三國時江夏(今湖北鄂城)人,少年時父亡,母親年老病重,醫生囑用鮮竹筍做湯。適值嚴冬,沒有鮮筍,孟宗無計可施,獨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頃,他忽然聽到地裂聲,只見地上長出數莖嫩筍。孟宗大喜,採回做湯,母親喝了後果然病癒。後來他官至司空。

5,恣蚊飽血
吳猛,晉朝濮陽(今江西南昌)人,八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家裡貧窮,沒有蚊帳,而父親又怕煙熏,蚊蟲叮咬使父親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吳猛總是赤身坐在父親床前,任蚊蟲叮咬而不驅趕,擔心蚊蟲離開自己去叮咬父親。

6,扼虎救父
楊香,晉朝人。十四歲時隨父親到田間割稻,忽然跑來一隻猛虎,把父親撲倒叼走,楊香手無寸鐵,為救父親,全然不顧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盡全身氣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終於放下父親跑掉了。

7卧冰求鯉
王祥,晉代琅琊人,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帶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躍出兩條鯉魚。王祥將魚帶回家為繼母做了可口的魚湯,果然病癒,朱氏感動了,從此,一家人和睦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王祥隱居二十餘年,後從溫縣縣令做到大司農、司空、太尉。

8百里負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父母死後,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鍾之多。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哪裡能夠再得呢?」孔子贊揚說:「你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後思念哪!(《孔子家語·致思》)

9懷橘遺親
陸績,三國時期吳國吳縣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學家。六歲時,隨父親陸康到九江謁見袁術,袁術拿出橘子招待,陸績往懷里藏了兩個橘子。臨行時,橘子滾落地上,袁術嘲笑道:「陸郎來我家作客,走的時候還要懷藏主人的橘子嗎?」陸績回答說:「母親喜歡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給母親嘗嘗。」袁術見他小小年紀就懂得孝順母親,十分驚奇。陸績成年後,博學多識,通曉天文、歷算,曾作《渾天圖》,注《易經》,撰寫《太玄經注》。

閱讀全文

與有意義的歷史真實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