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陝北的歷史文化

陝北的歷史文化

發布時間:2021-02-22 04:28:09

⑴ 陝西各地的歷史文化

陝西,簡稱陝或秦,也稱三秦,東鄰山西、河南,西連寧夏、甘肅,南抵四川、重慶、湖北,北接內蒙古,居於連接中國東、中部地區和西北、西南的重要位置。因在陝州(現為河南省陝縣)以西,故稱陝西。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陝西在歷史上較長時期一直簡稱為「秦」。
陝西,地跨西北和西南,古為雍州、梁州之地(陝北、關中屬雍州、陝南為梁州),又稱為三秦大地,縱貫南北,連通東西,位於中國地理版圖的中心區,處於黃河中游和漢江中上游,歷史悠久,古老而神秘。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和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這里有人類誕生初期的西安藍田猿人,這里是仰韶文化最集中的發現地,這里有最具原始社會氏族文化代表性的西安半坡遺址和中國較早的城市西安楊官寨遺址,有世界四大古都的長安,這里是中華民族世代景仰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黃帝的誕生地、部族發源地及陵寢所在地,同時也是更為久遠的華胥古國或華胥氏的所在,華胥氏是中華民族的元祖,她分別繁衍下了女媧,伏羲,後來女媧,伏羲繁衍了少典,而炎帝、黃帝二帝又是少典的後裔,故華夏和中華中的華字皆源於華胥氏(一說是源於華山,也位於陝西)。
從軒轅黃帝在這里鑄鼎、分華夏為九州,到中華農耕文明的始祖後稷在這里教稼先民從事農業生產;從中華文字文明的始祖倉頡在這里發明文字,到周文王制定禮樂制度、周武王分封天下;從秦始皇統一中國,到燦爛輝煌的漢唐盛世;從絲綢之路的起點到賜福鎮宅聖君鍾馗故里,這里是古代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 我國大地原點就在陝西省涇陽縣永樂鎮。 全省地域南北長、東西窄,南北長約870公里,東西寬200至500公里。
陝西南北狹長,由北向南可分為地理、歷[1]史、文化、氣候、語言、人種截然不同的三大地區:陝北、關中、陝南。由於陝西省超過1/3的面積和人口均位於秦嶺以南,因此陝西省是中國真正意義上跨越南北的省份之一。陝西的境內的秦嶺被親切的稱謂父親山,渭河和漢江共為母親河。而朱䴉因為其分布地被稱為陝西的省鳥。陝西從北到南的延安、西安、安康被稱為三安,寓意三秦大地福泰安康。
http://ke..com/view/6510.htm

⑵ 陝北名族風情文化歷史名人

首先最出名的當屬陝北民歌,陝北人性格豪爽,大氣,不拘於小節回,地方文化突出,除答民歌外陝北的剪紙,腰鼓,秧歌,嗩吶,道情,說書都很有特色,陝北的另外一個突出就是農村的窯洞,紅色革命老區,現代而言陝北是重要的能源基地,煤氣油鹽是優勢能源。陝北地理位置也突出,屬於多省交界地帶,文化包容元素豐富,交通優勢也很突出。 歷史名人很多,有當地的 也有曾經在此有過故事的,宋將韓世忠夫婦,呂布貂蟬,李自成,楊家將等,扶蘇,蒙恬,范仲淹等

⑶ 陝北也有哪些文化

陝北民俗文化以六怪著稱

陝北一大怪,羊肚子手巾當帽戴

陝北四季分明,夏日醋熱難當,幹活時圍一塊毛巾,既可消暑,又可吸汗。冬季天寒地凍,羊肚子手巾將頭一包,勝過戴頂大棉帽。春秋時節黃沙漫天,羊肚子手巾便成了最好的防塵頭巾。陝北早晚溫差較大,陝北人認為頭是人體最怕涼的地方,頭不涼,體無恙。因此,陝北人形成扎羊肚子手巾的習慣。

陝北二大怪,洋芋當飯不當菜

陝北土地貧瘠,適宜洋芋生長。從古至今,洋芋就成了陝北人的主食。陝北人有心,將個洋芋蛋子做出了數不盡的花樣;洋芋擦擦、洋芋饃饃、洋芋丸子、洋芋涼粉等等。陝北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吃洋芋、頓頓有洋芋,一次沒吃洋芋,也可能吃的是粉條,仍沒有離開洋芋系列產品,好個洋芋,養育了世世代代的陝北人。

陝北三大怪,挖個洞洞當家宅

人文初祖耕耘在陝北,他們將凝聚著人祖崇拜的窯洞建築首先傳給了陝北人。陝北歷史上又是漢族與北方少數民族雜居的地方,烽火連連,百姓經常要遷徙避難,因此少有人家建設豪宅大院,多數百姓只掘三丈土窯,就可安家立舍,戰亂一起,棄之而去。陝北窯洞,因其挖掘簡便、成本低廉、冬暖夏涼成為陝北人民的主要民居建築。

陝北四大怪,斜跨毛驢走得快

毛驢是陝北人的主要交通工具和耕作夥伴,陝北人昵稱它為「生靈」。毛驢不僅有可愛的外表,而且生性也確實靈動,它能感覺到主人的喜怒哀樂,主人斜跨毛驢背上,鈴聲叮當,蹄聲嗒嗒,得意之時放聲高歌,毛驢也彷彿通了人性奮蹄飛奔。這生靈還能感覺來主人的用意,你若趕著它走,他懶懶散散,你若騎上它,它可能消極怠工,只有斜跨著它,毛驢便覺得主人只是臨時坐在它的背上,隨時可能下來,只要自己奮力奔跑,主人便會下馬。於是便有了陝北一怪,斜跨毛驢走得快。

陝北五大怪,唱著酸曲談戀愛

酸曲者,民歌也。陝北人生性浪漫,情感多以民歌表達,男女相愛,更是離不開民歌傳情達意。不認識的女人可以唱「你若是我的妹妹,招一招那個手,你不是我的妹妹,走你的那個路」;赤裸裸的表白愛慕可以唱「咱們倆個拉手手,親口口,背窪窪上一噠里走」;思念戀人可以唱「想你來!想你來!眼睛仁仁想你來!看見別人當你來……」「一顆豆豆兩顆米,抱在懷里還想你」。唱著民歌談戀愛,這在陝北是最風光的事。

陝北六大怪,羊肉按件不零賣

陝北人胸膛里有游牧民族的熱血在澎拜,飲食習慣有游牧遺風。大塊吃肉,大碗喝酒,逢年過節更是如此。這樣的飲食習慣,反映到交易上的一大怪相,就是陝北人買羊肉從來就是論件,一隻羊按四條腿分成四件,這是賣羊肉的最小單位,絕對不會再分割。你要是在陝北想買二斤羊排,不僅買不到,還會被人恥笑的,你道怪也不怪。

⑷ 陝北有那些特色

1、陝北民歌是陝北勞動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結晶,是陝北人民最親近的伴侶,是陝北勞動人民生活的最直接反映。陝北是民歌薈萃之地,民歌種類很多,當地俗稱「山曲」或「酸曲」。主要有信天游、小調、酒歌、榆林小曲等二十多種,其中以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
2、陝北秧歌是流傳於陝北高原的一種具有廣泛群眾性和代表性的傳統舞蹈,又稱"鬧紅火"、"鬧秧歌"、"鬧社火"、"鬧陽歌"等。它主要分布在陝西榆林、延安、綏德、米脂等地,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其中綏德秧歌最具代表性。
3、陝北說書是西北地區十分重要的曲藝說書形式,主要流行於陝西省北部的延安和榆林等地。最初是由窮苦盲人運用陝北的民歌小調演唱一些傳說故事,後來吸收眉戶、秦腔及道情和信天游的曲調,逐步形成為說唱表演長篇故事的說書形式。
4、陝北道情,是以陝北官話綏,米話為唱白基準語音,以道教誦經音樂曲牌為唱腔基調,吸收秦腔等劇唱腔板式及陝北民間小調形成的地方戲曲劇種。形成於清代中葉,流行於榆、延兩地區。陝北道情唱腔為曲牌,板腔並存體。其唱腔曲牌有[平調]、[十字調]、[耍孩兒調]、[涼腔]、[一枝梅]、[梅花調]、[跌落金錢]、[五花調]等;唱腔板式有[大起板]、[平調]類板式(內含4種)、[尖板]、[滾白]四種。曲調和板式在應用上比較靈活自由。

⑸ 陝北窯洞的文化特徵

陝北窯洞歷史悠久。2004年,考古工作者在陝北的吳堡縣相繼發現了兩座原始社會龍山文化時期(屬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石頭城,其中就有窯洞式房址近70座。古人在黃土層為壁體的土穴上,用木架和草泥建造簡單的穴居和淺穴居,並逐漸形成聚落。

這種窯洞的雛形的產生距今已有4500年的時間了。陝北窯洞發展到周代還是半地穴式,到秦漢後發展為全地穴式,就是現在的土窯。

明朝中葉,開始用石塊做窯面牆。清末民初,當地人仿土窯模式建起了石砌窯洞。現在也有用彩色瓷磚添窯面和分割廳室及上下兩層樓房式的新窯洞,住著更加舒適宜人。

陝北窯洞在各地樣式略有差別,體現了不同的風格。但就用料而言,大體分四種:土窯 、石窯 、磚窯、介面窯。

土窯是靠山挖的黃土窯洞。石窯和磚窯是在平地上用石塊和磚塊砌成的窯洞。介面窯是在土窯洞口從底到頂用一層石塊或磚箍窯面的窯洞,這種窯洞看起來整潔,結實。

在陝北,許多農戶住的就是這種窯洞。而像米脂的姜氏庄園、馬氏庄園、常氏庄園等地主庄園的設計更是獨具匠心別出心裁,把其他建築風格和窯洞建築結合在一起,美觀大方而又氣勢恢宏,集陝北窯洞幾乎所有的優點和其他建築風格的優點於一體,是陝北窯洞的精華和典範。

(5)陝北的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歷史淵源

土穴窯洞式建築居住形式最早發生在黃河中游、晉陝峽谷兩岸的黃土高原上。距今5000—6000年的仰韶文化、距今約6000年的半坡文化為標志的母系氏族社會繁榮期的新石器早中期文化,和距今約4000年的龍山文化為標志的父系氏族社會的新石器晚期。

黃土高原窯洞不單成為這兩種文化的內容,而且發育得相當成熟——「呂」字形窯洞居室已經出現。

黃土高原南界的西安半坡先民的45座居住建築的主要形式就是方型、圓形的半地穴式。而在陝北,發掘出的穴居遺址已發展到具有內外兩室的「套間」性質,呈「呂」字形,石板鋪地,料礓石粉抹牆,還建有我國最早的壁爐。

在山西省石樓岔溝有仰韶文化穴居遺存,平面呈方圓形,中央有灶,入口處小,已有了門的雛形。

閱讀全文

與陝北的歷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