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水雷發展歷史

水雷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22 03:39:34

1. 魚雷艇驅逐艦的發展歷程是什麼

19世紀60年代來前,人們發自明了一種用水雷作為攻擊武器的水雷艇。這種艇將水雷拖曳於艇後,以觸及敵艦使之重創或沉沒。1868年,世界上第一枚魚雷問世之後,便很快裝艇使用。到1890年,世界主要海軍國家已建成800餘艘魚雷艇,對大型軍艦形成很大威脅。1893年,英國建成世界上第一批「哈沃克」號和「大黃蜂」號遠洋魚雷艇,排水量240噸,航速27節,足當時最快的戰艇,裝有3座魚雷發射管和4門艦炮。這種專門對付魚雷艇的戰艦當時被稱作魚雷艇驅逐艦,此為驅逐艦的始祖。

2. 世界歷史上最早的水雷是哪一種

水雷是最古老的水抄中兵器,它的故鄉在中國。水雷最早是由中國人發明的。1558年明朝人唐順之編纂的《武編》一中,詳細記載了一種 「水底雷」的構造和布設方法,它用於打擊當進的侵擾中國沿海的倭寇。這是最早的人工控制、機械擊發的錨雷。它用木箱作雷殼,油灰粘縫、將黑火葯裝在裡面,其擊發裝置用一根長繩索不結,由人拉火引爆。木箱下甩一塞瓦斯托波爾繩索墜有3個鐵錨,控制雷體在水中的深度。1590年,中國又發明了最早的漂雷──以燃香為定時引信的 「水底龍王炮」。1599年,中國的王鳴鶴發明以繩索為碰線的 「水底鳴雷」,1621年又其改進為觸線漂雷,這是世界上最早的觸發漂雷。西方最早出現水雷是在 1769年的俄土戰爭期間,當時俄國工兵初次嘗試使用漂雷,炸毀了土耳其通向杜那依的浮橋。此後,各型水雷不斷地被研製和改進,並廣泛使用。

3. 水軍的發展歷程

水軍的產生和發展源遠流長。它以戰船或艦艇為主線,從原始簡單的古代戰船,發展到多系統的現代艦艇,從個別分散的技術推演出密集綜合的技術,經歷了數千年的漫長過程。 自人類進入了核時代,核導彈、核魚雷、核水雷、核深水炸彈便相繼出現,潛艇、航空母艦和巡洋艦向核動力化發展;20世紀50~60年代,噴氣式超音速水軍飛機搭載航空母艦之後,垂直/短距起落飛機、直升機等又相繼裝艦,使大、中型艦艇普遍具有海空立體作戰能力;潛射彈道導彈、中遠程巡航導彈、反艦導彈、反潛導彈、艦空導彈、自導魚雷、制導炮彈等一系列精確制導武器裝備水軍,進一步增強了現代水軍的攻防作戰、有限威懾和反威懾的能力;20世紀70年代以後,軍用衛星、數據鏈通信、相控陣雷達、水聲監視系統、超低頻對潛通信、電子信息技術和電子計算機的廣泛應用,使現代水軍武器裝備正逐步實現電子化、自動化、系統化,並向智能化方向發展,使水軍技術發展成為高度綜合的技術體系。
20世紀90年代,世界上擁有水軍的國家和地區有100多個,組織編制各不相同。隨著國際貿易和航運的日益擴大,海洋開發的擴展,國際海洋斗爭日趨激烈。瀕海國家都非常重視水軍的建設和發展,不斷運用科學技術的新成果,發展水軍的新武器 、新裝備 ,提高統一指揮水平和快速反應 、超視距作戰能力。水軍大國仍將注重核動力艦艇、艦載航空兵和具有核進攻能力的兵種及遠程海空預警部隊的發展,並重視協調各兵種、艦種及支援保障勤務部隊的均衡發展,以增強戰略襲擊能力和在海洋上機動作戰、奪取制海權的能力,提高瀕海地區攻防作戰能力和應急快速部署能力。其他瀕海國家,多數將注重加強水軍近海攻防作戰能力,少數國家將進一步發展水軍遠洋作戰能力。

4. 布雷艦有哪些發展歷史

1892年,俄國最早建成來布雷艦2艘。在源日俄戰爭(1904~1905)中,交戰雙方都用布雷艦艇在中國旅順口外進行水雷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出現巡洋布雷艦、驅逐布雷艦、高速布雷艦、艦隊布雷艦、近海布雷艦和佈雷艇等。參戰各國的布雷艦艇與其他艦艇共布設30萬枚錨雷,在戰爭中發揮了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布雷艦艇得到進一步發展,交戰各國有布雷艦59艘(不含蘇聯)。蘇、德等國還專門建造了布雷潛艇。布雷艦艇和其他艦艇及飛機共布設水雷約80萬枚。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航空兵和戰斗艦艇的發展,使用布雷艦艇到敵方基地、港口進行攻勢布雷日益困難,一些國家海軍趨向於改用潛艇和飛機進行攻勢佈雷,其他水面艦艇也可用於佈雷,不再建造專用布雷艦艇。只有少數國家在新建布雷艦,並用以兼作掃雷母艦或訓練艦。

1987年,中國海軍建成2000噸級的布雷艦,裝備有由計算機控制的運雷、布雷系統,布雷精度較高。

5. 水雷有什麼樣的歷史

水雷是最古老的水中兵器,它的故鄉在中國?水雷最早是由中國人發明的?1558年明朝人唐順之編纂的《武編》一中,詳細記載了一種「水底雷」的構造和布設方法,它用於打擊當進的侵擾中國沿海的倭寇?這是最早的人工控制?機械擊發的錨雷?

它用木箱作雷殼,油灰粘縫?將黑火葯裝在裡面,其擊發裝置用一根長繩索不結,由人拉火引爆?木箱下甩一塞瓦斯托波爾繩索墜有3個鐵錨,控制雷體在水中的深度?

1590年,中國又發明了最早的漂雷——以燃香為定時引信的「水底龍王炮」?1599年,中國的王鳴鶴發明以繩索為碰線的「水底鳴雷」,1621年又其改進為觸線漂雷,這是世界上最早的觸發漂雷?

明朝嘉靖年間,我國東南沿海經常有倭寇船隻侵襲?為了對付海盜的入侵,人們將火葯裝在木箱內,並用油灰粘縫,製成一種靠拉索發火的錨雷,專門打擊敵船?

16世紀末,又相繼發明了用牛脬做成的漂雷——「水底龍王炮」和沉底雷——「水底鳴雷」,1621年,「水底龍王炮」和「水底鳴雷」先後被改進為碰線引信的觸發漂雷,並多次在海戰中毀傷敵船?

歐美18世紀開始實戰使用水雷?北美獨立戰爭中?北美人民為攻擊停泊在費城特拉瓦河口的英國軍艦,於1778年1月7日,把火葯和機械擊引信裝在小啤酒桶里製成水雷,順流漂下?當時雖然沒有碰上軍艦,但在被英軍水兵撈起時突然爆炸,炸死傷了一些人,史稱「小桶戰爭」?

西方最早出現水雷是在1769年的俄土戰爭期間,當時俄國工兵初次嘗試使用漂雷,炸毀了土耳其通向杜那依的浮橋?此後,各型水雷不斷地被研製和改進,並廣泛使用,在美國南北戰爭和1905年的日俄戰爭中,水雷戰果頗佳?從此,各國更加重視水雷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緊研究和製造各種水雷?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雙方共布設各型水雷31萬枚,共擊沉水面艦艇148艘,擊沉潛艇54艘,擊沉商船586艘,總計122萬噸?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各交戰國除在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水雷的使用達到高峰,各國共布設了110萬枚水雷,炸沉艇船3700餘艘?

20世紀80年代,一些阿拉伯國家曾在紅海和波斯灣布設了一些發現式水雷,有十幾艘過往的商船和油輪觸雷,護航的美國軍艦了也被炸傷?這說明,在現代海戰中,水雷是不可缺少的武器?一枚所費無幾的老式水雷就是足以致一艘造價數千萬乃至上億美元的現代化軍艦於死地?

大量使用錨雷外,還出現了新型的非觸發水雷,如磁感應水雷?音響水雷;戰爭後期又出現了水壓水雷?整個戰爭中,各國通過水面艦艇?潛艇和飛機布設的80萬枚各種觸發和非觸發水雷,共毀沉艦船3000餘艘?

1952年朝鮮戰爭中,朝鮮人民軍在元山港外布放了3000多枚水雷,美軍出動了60艘掃雷艦和30多艘保障艦船,外加不少掃雷直升機進行清掃,結果使美整個登陸計劃推遲達8天之久?

在此後的越南戰爭?中東戰爭?海灣戰爭中,水雷都得到充分的應用,發揮了巨大的威力?尤其是海灣戰爭中,伊拉克海軍艦艇基本上無所建樹,只有布設下的1200餘枚水雷,損傷了多國部隊9艘艦艇,其中僅美國就有4艘戰艦被毀傷?因此,水雷被譽為「窮國的武器」?

水雷的優點是不言自明的?一般一枚大型水雷即可炸沉一艘中型軍艦或重創一艘大型戰艦;水雷可構成對敵較長時間的威脅,有的甚至達幾十年;除飛機?水面艦艇?潛艇外,商船?漁輪等都可用來布放水雷?但是,水雷也存在與生俱來的缺點:一是動作被動性,如非觸發水雷,要敵艦航行至水雷引信的作用范圍內;觸發水雷,要敵艦直接碰撞水雷才能引爆?二是受海區水文條件影響大?

目前,水雷按在水中所處的位置不同,可分為漂雷?錨雷?沉底水雷?按照水雷的發火方式,可分為觸發水雷?非觸發水雷和控制水雷?

觸發水雷大多屬於錨雷和漂雷;非觸發水雷又可分為音響沉底雷?磁性沉底雷?水壓沉底雷?音響錨雷?磁性錨雷?光和雷達作引信的漂雷,以及各種聯合引信的沉底雷等?若按布雷工具不同,可分為艦布水雷?空投水雷和潛布水雷?

今後,各國海軍的水雷發展,將繼續提高水雷的機動性和主動攻擊能力,重視研製潛布自航水雷?深水反潛水雷?無線電遙控水雷和集裝式水雷,注重提高水雷的電子化和微機化,以及水雷的爆炸威力?

對於水雷的引信,也是各國海軍十分關注的,即加速研製重力場?熱力場?光場及宇宙線場等新型引信?

6. 掃雷艇的發展歷史

最初的掃雷艦由於航速較低、續航力較小、掃雷方式單一,所以掃雷效率較低,危險性較大,而且掃雷的效果也並不明顯。隨著掃雷艦及掃雷裝置的不斷改進和發展,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掃雷艦在反水雷作戰中成果顯著,僅俄國波羅的海艦隊的80艘掃雷艦艇就清掃了2.7萬平方公裏海域,重要航道或海域反復清掃過80次以上,在保證重要海域和航道安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僅美國海軍在1945年沖繩島登陸作戰中,就動用了122艘掃雷艦,花費了14天,清掃了約3000平方公里的水雷障礙,消滅近1900個水雷,保證了登陸戰役按時進行。

7. 潛水艇的發展歷史

潛艇是一種能潛入水下活動和作戰的艦艇,也稱潛水艇,是海軍的主要艦種之一.
潛艇發展歷史
18世紀70年代,美國人D.布希內爾建成1艘單人操縱的木殼艇「海龜」號,通過腳踏閥門向水艙注水,可使艇潛至水下6米,能在水下停留約30分鍾。艇上裝有兩個手搖曲柄螺旋槳,使艇獲得3節左右的速度和操縱艇的升降。艇內有手操壓力水泵,排出水艙內的水,使艇上浮。艇外攜一個能用定時引信引爆的炸葯包,可在艇內操縱系放於敵艦底部。1776年9月,「海龜」號潛艇偷襲停泊在紐約港的英國軍艦「鷹」號,雖未獲成功,但開創了潛艇首次襲擊軍艦的嘗試。
潛艇發展至此,一直是由人力推進的,因此限制了潛艇的發展。而此時,蒸汽機已經發明並被應用到了鐵路運輸和水面艦船上。蒸汽機在潛艇上的應用,推動了潛艇動力裝置的發展,再加上潛艇設計者的不斷努力,終於出現了以機械為動力的現代潛艇。
18世紀末到19世紀末是潛艇研製的重要時期。1801年,美國人R.富爾頓建造的「鸚鵡螺」號潛艇,艇體為鐵架銅殼,艇長7米,攜帶兩枚水雷,由4人操縱。水上採用折疊桅桿,以風帆為動力。水下採用手搖螺旋槳推進器推進。19世紀 60年代,美國南北戰爭中,南軍建造的「亨利」號潛艇長約12米,呈雪茄形,用8人搖動螺旋槳前進,航速4節,使用水雷攻擊敵方艦船。1864年2月17 日夜,「亨利」號用水雷炸沉北軍戰艦「豪薩托尼克」號,首創潛艇擊沉軍艦的戰例。1880年9月,中國在天津建成第一艘潛艇,艇體形如橄欖,水下行駛,十分靈捷,可於水下暗送水雷,置於敵船之下。
早期的潛艇都是使用人力推進的,航速很慢。1863年,法國建造了「潛水員」號潛艇,使用功率58.8千瓦(80馬力)的壓縮空氣發動機作動力,速度為2.4節,能在水下潛航3小時,下潛深度為12米。1886年,英國建造了「鸚鵡螺」號潛艇,使用蓄電池動力推進,航速6節,續航力約80海里。1897年,美國建造了「霍蘭」Ⅵ號潛艇,水面使用33千瓦(45馬力)的汽油機動力裝置,航速7節,續航力達到1000海里;水下使用電動機為動力,航速5節,續航力50海里,這是潛艇雙推進系統的開端。
早期潛艇使用的武器,主要是艇體上掛帶的定時引爆炸葯包或水雷。1866年,英國人R.懷特黑德製成第一枚魚雷。1881年,T.諾德費爾特和G.加里特建造的「諾德費爾特」 號潛艇,首次裝備魚雷發射管;同年,美國建造的「霍蘭」Ⅱ號潛艇安裝有能在水下發射魚雷的魚雷發射管,這是潛艇發展史上的一項重要發展。
早在19世紀50年代,法國海軍的一名工程師就提出了改裝機械動力潛艇的建議,許多人也進行了這方面的嘗試。
1863年,法國建成了一艘「潛水員」號潛艇。艇體模仿海豚的外形設計,長42.67米,排水量420噸。使用一部功率為59千瓦(80馬力)的蒸汽機作動力,速度為2.4節,能在水下潛航3小時,下潛深度為12米。由於「潛水員」號採用了蒸汽機作動力,尺寸超過了當時所有的潛艇,成為了20世紀之前最大的一艘潛艇。雖然「潛水員」號潛艇的動力裝置有了質的飛躍,但它卻受當時設計水平的限制,當增加壓載使其浮力等於零時,潛艇下潛就失去了控制,水下航行的穩定性很差。另外,潛艇在水下航行時需要大量的空氣,而這在當時幾乎是無法解決的問題。於是,「潛水員」號最終以失敗而告終。
蒸汽機作為潛艇的動力失敗後,潛艇設計師們不得不另闢蹊徑,為潛艇尋找更好的動力裝置。1886年,英國建造了一艘使用蓄電池動力推進的潛艇(也被命名為「鸚鵡螺」號)成功地進行了水下航行,航速為6節,續航力約80海里。從此,電動推進裝置為潛艇的水下航行展現了廣闊前景。
但對現代潛艇的發展作出過最大貢獻的,當屬美國潛艇設計師――約翰·霍蘭。
約翰·霍蘭1841年出生在愛爾蘭利斯凱納鎮,父親是英國海岸警衛隊的一名雇員。父親的職業使霍蘭從小就對海洋及戰艦充滿了好奇。中學尚未畢業時,父親不幸病故,年輕的霍蘭被迫結束學業,到一所學校擔任理科教員,以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擔。在此期間,霍蘭一邊工作,一邊設計潛艇。1873年,霍蘭辭去了教師工作,帶著他的潛艇設計圖紙到了美國。在美國,他一邊在一個都教會學校教書,一邊完善著他的潛艇設計圖。
1875年,霍蘭將建造新型潛艇的計劃送交美國海軍部。但是,美國海軍對3年前支付5萬美金建造的一艘名為「智慧之鯨」的小型手操潛艇的沉沒仍然記憶猶新,因此斷然拒絕霍蘭的計劃。遭到拒絕的霍蘭卻沒有因此而卻步,他很快就得到了流亡美國的由愛爾蘭一些革命者組成的「芬尼亞社」的大力資助。在「芬尼亞社」的支持下,經過3年時間的努力,霍蘭終於在1878年將自己的第一艘潛艇送下了水。
該潛艇被命名為「霍蘭-Ⅰ」號,是一艘單人駕駛潛艇。艇長5米,裝有1台汽油內燃機,能以每小時3.5海里的速度航行。但由於潛艇水下航行時內燃機所需空氣的問題沒有解決,故潛艇一潛入水下發動機就停止了工作。雖然這是一艘不成功的潛艇,但霍蘭卻在它的身上積累了經驗,為下一步建造新的潛艇打下了基礎。
這時,「芬尼亞社」對霍蘭的潛艇研製提出了要求:所建造的潛艇,大到足以能有效地進行作戰,小到使其能夠塞進特製的商船船艙。這種商船要求可以裝成民船的模樣橫渡大西洋。當遇到敵艦後,特殊商船將潛艇放出以攻擊敵人。按照這一特殊要求,1881年,霍蘭建造成功他的第二艘潛艇,命名為「霍蘭-Ⅱ」號(也稱「芬尼亞公羊」號)。該艇長約10米,排水量19噸,裝有一台11千瓦的內燃機。為解決縱向穩定性問題,霍蘭為潛艇安裝了升降舵。同時,他還在艇上安裝了一門加農炮,使得「芬尼亞公羊」號潛艇既能在水下發射魚雷,又能在水面進行炮戰。「芬尼亞公羊」號的建成給公眾以極大的鼓舞,在潛艇發展史上也被認為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19世紀80年代末期,潛艇的發展引起了更多國家的興趣。1893年,長約45.7米、排水量為266噸的「古斯塔夫·齊德」號潛艇在法國下水了。它以電動機帶動螺旋槳推動。在當時各國所出現的潛艇中,它是最先進的一艘。
「古斯塔夫·齊德」號潛艇的成功促使霍蘭更加努力了。但就在霍蘭全力以赴投入他的第三艘潛艇製造之中時,「芬尼亞社」的一些成員對霍蘭無終止的試驗喪失信心,並在一天黑夜將「芬尼亞公羊」號以及建造中的第三艘潛艇偷偷地運走了。從此,霍蘭與「芬尼亞社」分道揚鑣。
失去了「芬尼亞社」的資助,霍蘭只得暫時停下潛艇的研究而到一家汽槍公司擔任了描圖員的工作。但是不屈的科學家永遠不會為困難所嚇倒。在朋友們的大力支持下,他興辦了「肛魚潛艇公司」。這時他與炮兵上尉扎林斯基合作,又建造了他的第四艘潛艇「扎林斯基」號。1886年,當「扎林斯基」號建成下水時,因滑道倒塌而全艇被毀。「扎林斯基」的失敗,反而使霍蘭有了暫時的喘息餘地。
幾乎就在霍蘭失敗的同時,西班牙卻有一個名叫艾薩克伯爾的海軍上尉於1889年設計了一艘由時機推進的潛艇。不幸的是,因為艾薩克伯爾與上司不和,其上司竟然不顧國家利益而否定了他的計劃。
美國政府得知這一消息後,為了在與西班牙的競爭中取勝,由海軍部於1893年舉辦了一次潛艇設計大賽。霍蘭大這次大賽中技壓群芳,榮登榜首。大賽的勝利使霍蘭於1895年接到了製造一艘潛艇的定貨單,並從美國海軍部得到了15萬美元的經費。於是霍蘭又開始了他的第五艘潛艇的設計。
為了建造一艘像樣的潛艇,霍蘭從一開始就注意解決那些潛艇史上阻礙潛艇發展的問題。為此,他反復研究並數易方案,終於建成了他的第五艘潛艇――「潛水者」號。該艇長26米,擁有水面航行的推進裝置——蒸汽機動力裝置和水下潛航的推進裝置——電動機。 「潛水者」號由此成為了潛艇雙推進系統的鼻祖。但是,美國海軍部出於戰爭的需要,在「潛水者」號建造期間,就要求霍蘭能夠使「潛水者」號用於水面作戰。但霍蘭卻認為,按照這種要求是不會製造出滿意的潛艇的。於是,霍蘭放棄了「潛水者」號的建造工作,歸還了海軍部的經費,開始用自己的錢來設計建造一艘新潛艇。
1897年5月17日,時年56歲的霍蘭終於成功地製造出了「霍蘭-Ⅵ」號潛艇。該艇長15米,裝有33.1千瓦(45馬力)汽油發動機和以蓄電池為能源的電動機,是一艘採用雙推進的最新潛艇。在水面航行時,以汽油發動機為動力,航速可達每小時7海里,續航力為1000海里。在水下潛航時,則以電動機為動力,航速可達每小時5海里,續航力50海里。該艇共有5名艇員,武器為一具艇首魚雷發射管(有3枚魚雷)和2門火炮(向前、向後各1門),火炮瞄準靠操縱潛艇艇體對准目標。該艇能在水下發射魚雷,水上航行平衡,下潛迅速,機動靈活。這是霍蘭一生中設計和建造出的最後一艘潛艇。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先驅者,人們將其稱為「霍蘭」號。雙推進系統在該艇上的運用,使這艘潛艇取得了潛艇發展史上前所未有的成功,從而奠定了霍蘭作為「現代潛艇之父」的地位。
但是霍蘭的成就並沒有給他本人帶來任何好處。由於美國海軍部一些官員的偏見和挑剔,這艘潛艇不僅未被海軍部採用,反而使這位大發明家受到了惡毒的嘲諷。無情的打擊使時年63歲的霍蘭憤然辭職。從此,一代潛艇巨匠被迫停止了其心愛的事業,並最終因肺炎病逝,終年73歲。
盡管「霍蘭」號潛艇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法國在潛艇這一領域也同處領先地位。1899年,由法國科學家勞貝夫於設計的「納維爾」號潛艇在法國下水。
「納維爾」號與其他潛艇不同處在於,該艇在其內殼之外又包上了一層外殼。這使得「納維爾」號既有一個酷似魚雷艇似的外殼,又有一個按照潛艇要求設計的內殼,艇員及所有裝備都裝在耐壓的內殼之中。內外殼之間的空間被充作壓載水櫃,並以此控制潛艇下潛和上浮。當該艇排除壓載水櫃中的水之後,即可像魚雷艇一樣具有良好的適航性,使得其水面航行的速度達每小時11海里,續航力為500海里;當壓載水櫃中注滿水之後,「納維爾」又將與早先潛艇一樣,它的水下短距離航速可達每小時8海里,即使在水下航行數小時,其水下航速也可達每小時5海里。
不過,也有一種意見認為,雙層殼體結構並非起源於「納維爾」潛艇,而是由美國青年西蒙·萊克首創。19世紀90年代,西蒙·萊克由於受了法國著名科普作家儒勒·凡爾納的科幻小說《海底兩萬里》的影響,單槍匹馬地投入到潛艇的研究之中。
萊克從親戚那裡借來一筆錢,經過努力,於1893年建成了他的第一艘潛艇——「小亞古爾爸爸」號。「小亞古爾爸爸」號也許是潛艇史上自「海龜」艇以來最不像樣的潛艇。它看上去像一個特大的木櫃子,長4.2米,高1.5米。艇體以松木板內襯帆布墊建造而成。艇體上方有個小艙蓋,艇底安有三個木頭輪子(前面一個,後面兩個)。輪於是由手搖曲柄帶動行走的,「小亞古爾爸爸」艇與其他潛艇相比獨具匠心。它沒有用於注排水的羊皮口袋或水泵、水箱等,而是採用裝載足夠重的壓載物使之沉到海底,接著在海底用輪子滾動推進,如果要上升到海面,只要把壓載物拋掉,艇體即可上浮。
不過,萊克最初建造潛艇並非為了軍事目的,而完全是被迷人的海底生物所吸引。他從建造「小亞古爾爸爸」一開始,就想到能從潛艇中走出來,以便採集海底生物。所以他在潛艇中安裝了空氣壓縮設備,並設置了一個空氣閘艙。萊克使壓縮空氣設備所產生的空氣壓力與艇外海水壓力相等,這樣打開空氣閘艙的艙門,人們便可以穿著潛水服從艇中走出來,而海水卻不會涌進閘艙。人們將這種使海水不能涌進艇內而人能從艇的艙口自由進出的閘艙門叫做氣門或水門。在氣門的幫助下,萊克和他的夥伴,在迷人的紐約灣海底,採集了大量的海洋生物,度過了許多愉快的時光。
之後,萊克開始對「小亞古爾爸爸」號不斷地進行改裝,並於1897年完工。改裝後的潛艇命名為「亞古爾」號。該艇無論在水上或水下航行,都由一台22千瓦(30馬力)的汽油發動機來推動前進。由於汽油發動機工作時需要空氣,所以萊克在艇上裝有可伸出水面的吸氣管和排煙管,同時取消了固體壓載物,而用壓載水箱來帶動潛艇的沉浮。為了改善潛艇的適航性,萊克又在吸氣管和排煙管外包上一層外殼,使「亞古爾」號外形類似於現代潛艇上層建築(即潛艇的指揮台)的第二層艇殼。經過改裝後的「亞古爾」號潛艇的上浮與下潛都是較為穩定的,並能在一個適當的深度上將內燃機水下工作時所用的通氣管伸出水面,從而延長了潛艇水下滯留時間。
1898年,「亞古爾」號潛艇僅靠自身的動力,從諾福克航行到了紐約,成了第一艘在公海遠航的潛艇。萊克的第二艘潛艇「保護者」號也於1901年下水。他很想將潛艇奉獻給自己祖國,用於對敵作戰。萊克潛艇的最大特點就是艇員可以在水下自由出入潛艇,因此完全可派人進行水下作戰、掃雷和佈雷。但美國海軍部卻拒絕了萊克的好意。萊克只好到國外去尋求他自己的位置,從而埋沒了一代潛艇發明家的才華。
19世紀的最後10年中,潛艇已成為至少是具有潛在威懾力量的武器了。但是由於當時的英國、美國等海軍大國對潛艇仍持懷疑態度,總認為潛艇只不過是弱小國家用於偷襲的武器,為此阻礙了潛艇的發展。但是,當1898年法國的「古斯塔夫·齊德」號潛艇用魚雷擊沉了英國戰列艦「馬琴他」之後,英國人終於醒悟了,強烈要求英國政府趕快行動,以抗衡法國人正以驚人速度建造潛艇的海上新威脅。同樣德國和俄國也在無意之中領悟到潛艇可能將成為一種實用性武器而投入到建造潛艇的熱浪中。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幾年的時間里,潛艇終於愈造愈大,愈造愈好,並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著。但是由於潛艇發展到此時,仍然開不快、行不遠,魚雷帶得又很少,更因為不能在水下長期潛航,所以,它所擔負的只能是保護本國海岸、在基地附近的巡邏的任務。
20世紀初,潛艇裝備逐步完善,性能逐漸提高,出現具備一定實戰能力的潛艇。這些潛艇採用雙層殼體,具有良好的適航性,排水量為數百噸,使用柴油機-電動機雙推進系統,水面航速約10~15節,水下航速6~8節,續航力有明顯提高;武器主要有火炮、水雷和魚雷。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各主要海軍國家共擁有潛艇260餘艘,成為海軍重要作戰兵力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戰一開始,潛艇就被用於戰斗。1914年9月22日,德國U-9號潛艇在一個多小時內,接連擊沉3艘英國巡洋艦,充分顯示了潛艇的作戰威力。在戰爭期間,各國潛艇共擊沉192艘戰斗艦艇。使用潛艇攻擊海洋交通線上的運輸商船,取得了更為顯著的戰果,各國潛艇共擊沉商船約5000餘艘,達1400萬噸。其中被德國潛艇擊沉的商船約1300餘萬噸。同時,反潛戰開始受到重視,戰爭期間潛艇被擊沉265艘,其中德國就損失200餘艘。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各主要海軍國家更加重視建造和發展潛艇。潛艇的數量不斷增加,種類增多,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共有潛艇600餘艘。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潛艇戰術技術性能有很大改進。排水量增加到2000餘噸,下潛深度100~200米,水下最大航速7~10 節,水面航速16~20節,續航力達1萬余海里,自給力1~2個月,裝有6~10個魚雷發射管,可攜帶20餘枚魚雷,並安裝1~2門火炮。戰爭後期,潛艇裝備雷達、雷達偵察儀和自導魚雷,德國潛艇還安裝用於柴油機水下工作的通氣管。潛艇戰斗活動幾乎遍及各大洋,擔負攻擊運輸艦船、水面戰斗艦艇和偵察、運輸、反潛 、布雷和運送偵察、爆破人員登陸等任務。共擊沉運輸船5000多艘(2000多萬噸),大、中型水面艦艇300餘艘。戰爭中反潛兵力和兵器也得到很大加強和發展,被擊沉的潛艇達到1100多艘。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各國海軍十分重視新型潛艇的研製。核動力和戰略導彈的運用,使潛艇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1955年,美國建成的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潛艇「鸚鵡螺」 號正式服役,水下航速增大1倍多,而且能長時間在水下航行,1958年,首次成功地在冰層下穿越北極。1959年前後,蘇聯建成核動力潛艇。1960年,美國又建成了「北極星」戰略導彈潛艇「喬治·華盛頓」 號,並在水下成功地發射 「北極星」彈道導彈,射程達2000餘千米。彈道導彈核潛艇的出現,使潛艇的作用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它已成為活動於水下的戰略核打擊力量。此後,英國、法國和中國也相繼建成核動力戰略導彈潛艇和核動力攻擊潛艇。20世紀80年代,核動力潛艇排水量已增大到2.6萬余噸,裝備有彈道導彈、巡航導彈、魚雷等武器,水下航速20~42節,下潛深度300~900米,續航力、隱蔽性、機動性和突擊威力大為提高。1982年,英國和阿根廷在馬爾維納斯(福克蘭)群島海戰中,英國海軍核動力攻擊潛艇「征服者」號,於5月2日用魚雷擊沉阿根廷海軍巡洋艦「貝爾格拉諾將軍」號,是核動力潛艇擊沉水面戰斗艦艇的首次戰例。至 80年代末,世界上近40個國家和地區,共擁有各種類型潛艇900餘艘。
優缺點:
潛艇之所以能夠發展到今天,是因為它具有以下特點:能利用水層掩護進行隱蔽活動和對敵方實施突然襲擊;有較大的自給力、續航力和作戰半徑,可遠離基地,在較長時間和較大海洋區域以至深入敵方海區獨立作戰,有較強的突擊威力;能在水下發射導彈、魚雷和布設水雷,攻擊海上和陸上目標。
但其自衛能力差,缺少有效的對空防禦武器;水下通信聯絡較困難,不易實現雙向、及時、遠距離的通信;探測設備作用距離較近,觀察范圍受限,掌握敵方情況比較困難;常規動力潛艇水下航速較低,充電時須處於通氣管航行狀態,易於暴露。

8. 反水雷艦艇有哪些發展歷史

從19世紀50年代克來里木戰爭(1853~1856)中出現源掃雷艇開始,歷經多次海戰,反水雷艦艇得到迅速發展。反水雷艦艇清除水雷的方法主要是掃雷。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僅同盟國就投入掃雷艦艇1500艘。戰後,英國等十幾個國家動用近1600艘掃雷艦艇歷時8~9年,清除大戰中存留的水雷。有的國家在緊急情況下,還使用由舊船改裝的破雷艦,但成效不大。

20世紀50年代,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現代水雷引信和抗掃措施與裝置日趨先進和復雜,以傳統的掃雷方法,已不適應排除現代水雷的需要。50年代末,不少國家積極探索和研製新的探雷、掃雷的方法和裝備。

1972年,法國建成第一艘獵雷艦之後,各國也相繼建成獵雷艦艇和具有獵雷與掃雷能力的獵掃雷艦艇,減少甚至停止建造傳統的掃雷艦艇。

9. 什麼叫水雷

水雷水雷
水雷是一種布設在水中的爆炸性武器,它可以由艦船的機械碰撞或由其他非接觸式因素(如磁性、噪音、水壓等)的作用而起爆,用於毀傷敵方艦船或阻礙其活動。水雷具有價格低廉、威力巨大、布放簡便、發現和掃除困難、作用靈活的特點。水雷種類很多,按水雷布設後在水中狀態區分,有漂雷、錨雷、沉底雷三種。

中文名
水雷

位 置
放置於水中

針 對
針對艦艇或潛艇

類 型
爆炸裝置

引 爆
由艦船的機械碰撞,磁性,噪音,水壓等

特 點
價格低廉、威力巨大、布放簡便

詳細介紹

水雷指放置於水中的針對艦艇或潛艇的爆炸裝置。與深水炸彈不同的是,水雷是預先施放於水中,由艦艇靠近或接觸而引發的,這一點類似於地雷。水雷在進攻中可以封鎖敵方港口或航道,限制敵方艦艇的行動;在防禦中則可以保護本方航道和艦艇,為其開辟安全區。

水雷的施放方式多種多樣,可以由專門的佈雷艇施放,也可以由飛機、潛艇等施放,甚至可以在本方控制的港口內手工施放。其造價可以十分便宜,但現在也有造價達到上百萬美元的水雷,這種水雷多裝備有復雜的感測器,其戰斗部往往是小型導彈或魚雷。

水雷的低造價和易於鋪設,使得其成為非對稱戰爭中經常使用的一種武器,一般來說,清除水雷的成本是鋪設其的10倍到200倍。時至今日,一些二戰時鋪設的水雷由於成本原因仍未被清除。國際法規定,當戰斗的一方鋪設水雷時,必須明確宣告其范圍,以便民用船隻避開,但實際上這條規定很難實行,在二戰中,英國就只籠統宣稱其在英吉利海峽、北海和法國沿海鋪設了水雷。

水雷歷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各交戰國除在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水雷的使用達到高峰,各國共布設了110萬枚水雷,炸沉艇船3700餘艘。80年代,一些阿拉伯國家曾在紅海和波斯灣布設了一些發現式水雷,有十幾艘過往的商船和油輪觸雷,護航的美國軍艦了也被炸傷。這說明,在現代海戰中,水雷是不可缺少的武器。一枚所費無幾的老式水雷就是足以致一艘造價數千萬乃至上億美元的現代化軍艦於死地。大量使用錨雷外,還出現了新型的非觸發水雷,如磁感應水雷、音響水雷;戰爭後期又出現了水壓水雷。整個戰爭中,各國通過水面艦艇、潛艇和飛機布設的 80萬枚各種觸發和非觸發水雷,共毀沉艦船3000餘艘。

1952年朝鮮戰爭中,朝鮮人民軍在元山港外布放了 3000多枚水雷,美軍出動了 60艘掃雷艦和 30多艘保障艦船,外加不少掃雷直升機進行清掃,結果使美整個登陸計劃推遲達8天之久。在此後的越南戰爭、中東戰爭、海灣戰爭中,水雷都得到充分的應用,發揮了巨大的威力。尤其是海灣戰爭中,伊拉克海軍艦艇基本上無所建樹,只有布設下的1200餘枚水雷,損傷了多國部隊 9艘艦艇,其中僅美國就有4艘戰艦被毀傷。

引爆方式
水雷用以引爆的機制有下列數種:

3張
水雷圖冊
4張
水雷圖冊
接觸
接觸是當物體與水雷碰撞,觸發內部的炸葯而達到攻擊的目的。接觸引信是最早使用於水雷的設計,同時也是水雷早期共通使用的引爆手段。

壓力
無論是水面上或者是水中的船隻,都會對下方的區域產生壓力的變化,排水量愈大的船隻,影響愈顯著。壓力引爆屬於非接觸性的一種,當船隻通過的時候,水雷內部的感測器在判斷壓力發生變化時就會啟爆。由於不需要與船隻接觸,只要通過水雷附近都可能引發,有效范圍較大。比較精密的引信還可以針對預先設定的噸位以上的船隻出現時才會爆炸,以增強破壞效果。

聲響
船隻在運動的時候難免會發出聲響,尤其是動力系統發出的訊號,音響引信利用船隻發出的聲音訊號作為引爆的依據,不需要與物體有直接的接觸,有效范圍較大。較為精密的設計還可以針對特定的訊號來源。

磁性
絕大多數的船隻在結構上是以會與地球磁場產生交互影響的材料建造,當船隻通過水雷附近區域時,周遭的磁場會受到干擾而產生變化。水雷利用內部的感測器判讀磁場的變化來決定引爆的時機。因為是非接觸性設計,有效范圍較大,但是在磁場不穩定的區域可能無法有效工作或者是發生意外爆炸的情況。 魚雷的磁性引信也通過類似的手段工作。對於磁性觸發,艦艇通常採用消磁手段以減少觸發范圍。有鑒於此,現代的掃雷艇、掃雷艦往往都會用非磁性材料製作,如玻璃鋼、鋁合金等等,以避免觸發磁性水雷。

數目
較為精密的非接觸引信設計,可以綜合前述的引信,加上數目記憶的功能,也就是水雷不會在偵測到第一個符合引爆設定的目標時就啟動引信,而是會記錄偵測到的目標數目,直到累積的數量與預先設定相符合的時候才有作用。這種引信可以避開一些掃雷的手段,達到欺騙的效果。

遙控
以防禦性質部署的水雷可以利用有線或者是無線的方式,由岸上或者是船上的管制中心在適當的時機引爆,其中又以有線的方式最常使用。這種引爆方式只有再收到指定的訊號時才會爆炸。挪威在沿岸地區部署許多這一種水雷,曾經利用引爆的方式將蘇聯侵犯領海的潛艇逼迫上浮。

10. 水雷的發展史是怎樣的

古代誕生的水中爆炸性火器在近代逐漸發展完善。在為了各自的信仰而手足相殘的美國南北戰爭中,近代水雷獲得了首次充分的運用,南北雙方都有大量的艦船命喪水雷之手,「南北花旗之戰始為伏雷以捍海口」。當時的水雷外形千奇百怪,大小也不盡相同,通常是懸浮在水中,利用電線與岸上的擊發裝置相連,由岸上觀察站的控制人員控握時機採用電擊發引爆。

此外也有通過自身的觸發裝置直接引爆的自動觸發水雷,不過這種不長眼睛的水雷經常會六親不認,幹些大水沖了龍王廟的勾當,因而被認為不如電發水雷可靠。盡管水雷兵器自身威力巨大,對艦船有很大的威懾力,但與在古代遇到的挑戰一樣,存在有與生俱來的缺陷,就是只能株守防禦,用於被動防守港口等,而無法主動出擊攻敵。

為了解決這對矛盾,美國人在南北戰爭中創造過勉強能夠主動出擊的圓柱形魚雷,以及在水底暗送水雷攻敵的早期潛水艇,不過這些設計復雜繁瑣的兵器都並不完善可靠,因而沒有多少實用價值。

不久,幾種看似簡單但更為實用有效的設計出現了。首先是拖雷,即拖帶水雷,設計思路非常的簡單,軍艦用繩索拖曳著水雷航行,遇到敵船時,通過調整航向,使在艦尾之後遠遠拖著的水雷碰上敵艦,從而達到攻擊目的。

最初只是在軍艦艦尾綁縛1根繩索拖曳水雷,到後來發展為綁縛2根,各與軍艦成30度角,比綁縛1根的效果要好。另外還有一種設計,在蒸汽小舢板上安裝8-9米長的鐵桿,將小型水雷綁縛在鐵桿的桿首,平時鐵桿縮在艇中,接近目標後驟然伸出,「掣桿發之」,以攻擊敵艦,這種爆炸武器被稱為桿雷,搭載桿雷的小艇則叫作桿雷艇。拖雷艇經過多方試驗後,發現存在使用難度大,成功率小,危險系數高等負面因素,因而沒有被大量採納運用,只有俄羅斯等一些國家早期進行了裝備,而桿雷艇雖然較拖雷艇更為可靠,但是這種小型船艇要攻擊敵艦,必須冒著槍林彈雨突擊到離目標極近的距離上,危險性很大,而且因為桿雷艇的碰桿長度有限,桿雷觸發爆炸時產生的巨大餘波,很可能波及近在咫尺的己艇,「桿之長度有限,即能掩擊,慮難自全」,頗有一些自殺武器的意思。

因而各國海軍對這種搞不好就會玉石俱焚的玩意也都不同程度持有保留態度。拖雷、桿雷,這兩種不夠成熟的海戰武器,可以看作是近代發展水中自航爆炸性武器的開端,很快,一種在兵器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特殊水雷就出現了。

閱讀全文

與水雷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