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長江的歷史文化

長江的歷史文化

發布時間:2021-02-22 02:01:14

㈠ 有關長江的文化

長江文化是炎黃文化的重要一脈。炎黃文化發育、繁榮於960萬平方公里的東亞熱土上,是以漢民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各族人民共同創造的。長江文化在共建炎黃文化中,既有作為炎黃文化的共性,又有作為中華大地上地域文化的特性。研究和弘揚長江文化,既是挖掘和深化炎黃文化研究;又是當今改革開放大潮中,發揚長江流域和上海的優勢,為上海的「一個龍頭、三個中心」的地位作文化先導。
一、世界稻作文明的中心 .長江流域水稻的栽培,以澧縣彭頭山遺址發現的稻穀為最早,距今大約有9000年,這還不是中國史前時期栽培稻的開始。 長江流域以及華南等地區的稻作農業與黃河流域等地區內的粟作農業,是中國史前時期南北的兩大農業系統。中國目前水稻種植的總面積達5億畝,佔全國糧食作物總面積的1/3,產量佔全國糧食總產量的43.8%,是世界上生產稻穀最多的國家,佔世界稻穀總產量的1/3以上。由此可見,長江流域的史前人們對水稻的栽培種植和發展,直到現在,仍對國計民生佔有重要的地位。
二、世界蠶絲業的起源地 .中國是舉世公認的蠶絲的起源地,至於起源於何處,學術界還有不同的意見。有的人認為起源於黃河流域,尤其是黃河的中、下游地區,在早期的文獻中就有種植桑樹、飼養蠶的記載。1926年山西夏縣西陰村的仰韶文化遺址內發現的半個蠶繭,是這一方面的一個證據,也有人對這個蠶繭的年代提出疑問.
三、薴麻織品的產生是人們改造自然的一大突破 .在考古資料中現已發現的薴麻織品的實物,是錢山漾良渚文化遺址發現的三塊薴麻布和薴麻繩等。薴麻布均為平紋織品,每平方厘米經線為24 31根,緯線為16 20根,可見,紡麻技藝已經是相當的高超,才能織成這樣精細的薴麻布。
長江流域史前時期的人們利用薴麻纖維紡紗織布,與其他植物纖維的利用,是史前時期的人們在認識自然、改造自然過程中重大勝利成果,與蠶絲一樣是走向文明跨出的重要一步。
四、干欄式建築與有段石錛是人類文明史上的傳世傑作 .干欄式建築是中國江南等地的一種有地方特色的居住房屋;有段石錛是一種生產工具,兩者不僅名稱不同,性質、功能各異,怎能把它們連接在一起呢?是從這兩者對海外關系的影響上,有一定的聯系,可以起到相互補充說明的作用,以此試作這一方面的探討。

五、生漆的利用是史前文明的一大成就

漆樹原產於中國,是一種著名的特產。對漆樹的利用,是史前文明一大成就。水稻的種植馴化,是對其稻穀可作為糧食;蠶絲是對昆蟲的馴化;薴麻的栽培,是使用它的纖維;漆樹是采割它的漆液。能夠認識到漆樹的液汁是一種重要的工藝材料,是史前時期人們在認識自然、利用自然上的一大突破。這個突破以長江下游的河姆渡遺址第3層發現的一件木質漆碗為最早,距今已有6500年左右的歷史了。

河姆渡遺址第3層的木質漆碗,是在碗壁外表塗上薄薄的一層紅色漆。在馬家浜文化時,其圩墩遺址發現兩件喇叭形木質漆器。到崧澤文化時期,把漆用到陶器上,出現漆繪陶器。這種漆繪陶器,一直延續到良渚文化時期,如吳江梅堰、江陰青陽南樓等遺址多發現有漆繪陶器,還在杭州水田畈遺址的3號墓的棺板上發現有紅色漆遺跡。由此可見,良渚文化時期對漆的應用已是相當的普遍了。

漆樹是中國的一種傳統手工業,已有六七千年的歷史了。它在史前時期及其以後流傳到日本等許多亞洲國家,成為一門獨特的手工業。

六、玉器是中華文明形成的重要基礎

中華民族是一個愛玉的民族。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對玉這個字都涵有褒意,並且進而道德化、人格化。

中國古代認為玉是祥瑞之物,同時認為青銅禮器也是吉祥之物,最明顯的是「漢武得鼎而名其年」。這就是說,漢武帝得到了青銅禮器的鼎,認為是一件大好事。就把他原來「元狩」年號改為「元鼎」。這種思想意識,在當時只是在上層人士中存在,並且以後逐漸地淡薄起來,而玉則不同,直到近代在人民群眾中還是普遍存在著愛玉的心理,對它有著特殊的思想感情。這種思想感情是源遠流長的。在距今七八千年或稍晚的阜新查海遺址、內蒙古的興隆窪遺址、餘姚河姆渡遺址和太湖地區的馬家浜文化、寧鎮地區的北陰陽營文化等,發現的玉器,不論製作、器形上大多與其他器物有不同之處,顯示其有著與眾不同的功能。

從上述的分析闡述,我們可以看到史前時期的長江文化是燦爛的,生氣勃勃地向前發展,為中華文明的產生和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而且對海外各地區文明的發展,或早或晚起到了推動作用。尤其是蠶絲、綢帛的貢獻,迄今仍為人們所關注,成為研究中西關繫上的一個重大課題。推其淵源,不能不聯繫到長江文化。

㈡ 介紹長江的悠久歷史》

長江:
長江流域為長江人類居住時間最長的地區之一。在安徽省江北發現直立人化石,數處包含人類遺跡的遺址,尤其是在太湖周圍,也已被發現。雖然中國政治史多以華北和黃河流域為中心,長江地區卻以其農業潛力而對歷代王朝始終具有重大經濟意義。大運河就是建來用以從長江流域將糧食運往北方的大都市;可能運河最南段早在公元前4世紀即已得到利用,許多河段是在公元7世紀興建的。
長江上游除成都平原外,東至三峽地區,西北至甘孜、阿壩境內,西南至安寧河、雅礱江流域,均有遺址發現,初步統計約數十處,其中最著名的屬巫山大溪文化遺址,經1959年和1975年兩次發掘,共發掘墓葬214座,出土器物有石斧、石鏡、石鑿、網墜、魚鉤、箭鏈、紡輪等生產工具;釜、罐、曲腹杯、碗等生活用具,還有耳墜、抉等裝飾品,代表了新石器時期從中期到晚期3個不同的發展階段。
長江中游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幾乎遍布江漢地區,尤以江漢平原分布為密,僅湖北已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就有450多處,經發掘和試掘的有60多處,多集中分布在漢江中下游和長江中游交匯的江漢平原上。早中晚期文化特徵都具備的屈家嶺文化,以薄如蛋殼的小型彩陶器、彩陶紡輪、交圈足豆等為主要文化特徵,還出土有大量的稻穀及動物遺骸,畜牧業也相應發展。飼養的動物種類增多,並已有了漁業。該文化的影響范圍甚廣。
位於長江中游的江西萬年 仙人洞、吊桶環遺址有著從舊石器時代晚期過度到新石器時代早期完整而清晰的地層堆積。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中美合作農業考古,在遺址新石器早期地層中,發現了距今1萬年前的水稻栽培稻植硅石,把世界水稻栽培種植的歷史提前了幾千年,成為目前已知世界最早的水稻栽培稻起源地之一。同時,該地層中還發現了距今17000年前發展有序的大量原始陶片,是目前世界已知的最早原始制陶的發源地。
長江下游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序列可以河姆渡文化、馬家洪文化和良渚文化為代表。位於杭州灣附近浙江餘姚的河姆渡文化遺址發現於1973年,曾先後兩次發掘,出土的約7000件珍貴文物中,有成堆稻穀、稻殼遺存,出土大量「骨耜」,證明已脫離「火耕」,開始用骨耜翻地;還出土了大片木構建築,已出現榫卯,是迄今已知最早的「干欄式」木構建築。
20世紀50年代,在長江流域陸續發現了一批殷商文化遺址。四川新繁水觀音遺址的出土文物說明「蜀」與殷商中期有密切的文化交流,為以後的科學考察奠定了基礎.
長江中游湖北黃陂盤龍城遺址是已發現的長江流域第一座商代古城,距今3500多年。城邑和宮殿遺址壯觀齊全,遺址、遺物、遺骸中明顯反映了奴隸社會的階級分群。屬於商晚期的大冶銅綠山古銅礦是我國現已發現的年代最早規模最大而且保存最好的古銅礦。江西清江的吳城遺址是長江下游重要的商代遺址。1989年江西新干出土大量商代的青銅器、玉器、陶器,距今約3200多年,具明顯的南方特色。這些遺存對於了解至今仍較為模糊的長江流域商代文化,十分有含金量,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

望採納謝謝

㈢ 長江歷史

今長江的形成發在距今1.4億年前的侏羅紀時的燕山運動,在長江游形成了唐古拉山脈,青藏高原緩緩抬高,形成許多高山深谷、窪地和裂谷。

長江中下游大別山和川鄂間巫山等山脈隆起,四川盆地凹陷,古地中海進一步向西部退縮。距今1億年前的白堊紀時,四川盆地緩慢上升,夷平作用不斷發展,雲夢、洞庭盆地繼續下沉。

距今3000-4000萬年前的始新世、發生強烈的喜馬拉雅山運動、青藏高原隆起,古地中海消失,長江流域普遍間歇上升。其上升程度,東部和緩,西部急劇。

金沙江兩岸高山突起,青藏高原和雲貴高原顯著抬升,同時形成了一些斷陷盆地。由於河流的強烈下切作用,出現了許多深邃險峻的峽谷,原來自北往南流的水系相互歸並順折向東流。

長江中下游上升幅度較小,形成中、低山和丘陵,低凹地帶下沉為平原(如兩湖平原、南襄平原、都陽平原、蘇皖平原等)。

到了距今300萬年前時,喜馬拉雅山強烈隆起,長江流域西部進一步抬高。從湖北伸向四川盆地的古長江溯源浸蝕作用加快,切穿巫山,使東西古長江貫通一起。

(3)長江的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長江源由北源楚瑪爾河,南河當曲和正源沱沱河組成,楚瑪爾河發源於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深處的可可西里湖,藏語意為「紅水河」,全長約515公里,流量小,夏季經常斷源,最後流入長江上游的通天河。

有關長江的歷史故事

傳說在帝堯時期,黃河流域經常發生洪水。為了制止洪水泛濫,保護農業生產,堯帝曾召集部落首領會議,徵求治水能手來平息水害。鯀被推薦來負責這項工作。

鯀接受任務後,採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簡單的堤埂把居住區圍護起來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後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繼位以後,任用鯀的兒子禹治水。

禹總結父親的治水經驗,改鯀「圍堵障」為「疏順導滯」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趨勢,順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窪地或湖泊,然後合通四海。

從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從高地遷回平川居住和從事農業生產。後來禹因此而成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並被人們稱為「神禹」而傳頌與後世。

㈣ 長江的歷史(關於長江的發展史)

歷史變遷:
古長江的形成遠古時代,長江流域的絕大部被海水所淹沒。距今2億年前的三疊紀時,長江流域部仍被古地中海(即特提斯海)所佔據,當時西藏、青海部分、雲南西部和中部、貴州西部都是茫茫大海。湖北西部,是古地中悔向東突出的一片廣闊的海灣,海灣一直延伸到今日長江三峽的中部。長江中下游的南半部也浸沒在海底,中下游的北部和華北、西北亞歐古陸的東部,地勢較高。發生於距今1-8億年前三疊紀末期的印支造山運動,那時開始出現了昆侖山、可可西里山、巴顏喀拉山、橫斷山脈,秦嶺突起,長江中游南半部隆起成為陸地,雲貴高原開始呈現。在橫斷山脈、秦嶺和雲貴高原之間,形成斷陷盆地和槽狀凹地。同時,雲夢澤、西昌湖、滇湖等相互串聯,從東向西,經雲南西部的南澗海峽,流入地中海,與今長江的流向相反。
今長江的形成發在距今1.4億年前的侏羅紀時的燕山運動,在長江游形成了唐古拉山脈,青藏高原緩緩抬高,形成許多高山深谷、窪地和裂谷。長江中下游大別山和川鄂間巫山等山脈隆起,四川盆地凹陷,古地中海進一步向西部退縮。距今1億年前的白堊紀時。四川盆地緩慢上升。夷平作用不斷發展,雲夢、洞庭盆地繼續下沉。今3000-4000萬年前的始新世、發生強烈的喜馬拉雅山運動、青藏高原隆起,古地中海消失,長江流域普遍間歇上升。其上升程度,東部和緩,西部急劇。金沙江兩岸高山突起,青藏高原和雲貴高原顯著抬升,同時形成了一些斷陷盆地。河流的強烈下切作用,出現了許多深邃險峻的峽谷,原來自北往南流的水系相互歸並順折向東流。長江中下游上升幅度較小,形成中、低山和丘陵,低凹地帶下沉為平原(如兩湖平原、南襄平原、都陽平原、蘇皖平原等)。到了距今300萬年前時,喜馬拉雅山強烈隆起,長江流域西部進一步抬高。從湖北伸向四盆地的古長江溯源浸蝕作用加快,切穿巫山,使東西古長江貫通一起。

㈤ 長江上游有哪些歷史文化背景

本區多處高原、山地,山峰聳立,峽谷連綿。長江自西向東流經西藏、四川、雲南、回重慶、湖北、湖南等省市答。據考古學的研究成果,發現這一地區有非常久遠的人類活動史,甚至可能是人類早期發祥地之一。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同為中華古代文明的搖籃。四川省春秋戰國時為蜀國地,秦代置蜀郡,漢屬益州,唐屬劍南道,宋置川陝四路,元置四川行省。雲南省,戰國為楚之屬國滇國地,唐、宋時分屬南昭和大理國,元代置省。貴州省,戰國為楚黔中和且蘭、夜郎地,秦置黔中郡和象郡,漢屬荊、益兩州,唐置黔中道,明置貴州布政使司,清為貴州省。重慶,春秋戰國時為巴國地。隋唐置渝州。

㈥ 長江在中國的文化歷史發展當中有什麼作用

一、發達的稻作農業是長江流域古代文明產生的基礎

環顧世界,所有古代文明都是在穀物農業發達到一定階段的基礎上發生的.例如西亞地區的古代文明,是在以小麥、大麥種植和綿羊、山羊的伺養的經濟基礎,發達到一定階段以後產生的.埃及文明和印度河文明也是受到西亞的以小麥為主的旱地農業的影響,分別在尼羅河和印度河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後產生的.中美州的古代文明是以玉米為主的穀物農業發展到一定階段以後,在那個基礎上產生的.中國的黃河流域的文明,則是在以小米的種植為主的旱地農業的基礎上發生起來的.這個小米包括粟和黍.最早的幾個文明都是在穀物農業這個基礎上產生的.為什麼是這樣?為什麼在採集、狩獵經濟的基礎上不能產生文明?為什麼以畜牧業為主的經濟基礎(後面當然也有這樣的文明)發生的很晚?我想,可能有這樣一些原因.因為農業的產生本身是一個復雜的文化系統,它需要對賴以種植的穀物做長期觀察(在野生階段就採集食用),對這些穀物有一些認識.一個是可食性的認識,一個是耐儲藏的特性的認識.這就區別於薯芋等的栽培.至於薯芋的栽培問題,在考古學上很難證明,完全是一個設想,而且無法儲藏,也看不出對文明的起源有什麼影響.而種植穀物,對土壤要有認識.對土壤的肥力要有認識,對水溫有所認識,對季節有所認識,既然要栽培農作物,還要製造相應的農具.種植的農具,收獲的農具,加工穀物的農具,然後,谷類食物做飯吃時,還得有炊具.這套東西整個構成一個文化系統.谷類的生長期,一年一個輪回,它的周期起碼是以年為單位的.這與採集經濟、狩獵經濟完全不是一回事,不可能是一種短期行為,必須有一定的計劃.這樣就使文化本身復雜化.有積攢,有經驗的積累;同時要從事農業生產,還必須要有一定的人群,有比較大的集體,單個人很難去從事農業生產;還必須定居.所以,我們看到農業村落遠遠比那些以狩獵採集為生的村落大得多,堆積厚得多,也就是穩定得多.這樣一個比較長的時間穩定聚居在一個地方,而且是有一個比較大的人群,他們相互之間會不斷交流經驗,加速了文化的積累,從而也加速了文化的發展.所以,以農業為基礎,以谷類作物農業(不是一般的種植的農業)為基礎產生了幾個古代文明.這種說法是好多人類學家,考古學家所總結出來的.
現在的谷類作物裡面,最主要的是兩種,一種是小麥,一種是大米.在大米這種谷類作物農業的基礎上產生過文明嗎?過去是問號,要尋求答案主要有兩個地區.一個是印度的恆河流域,一個是中國的長江流域.長江流域現在是全世界稻米產量最多的地方,也是人口最集中的地方.那麼在長江流域有沒有自身產生文明的土壤?還是說只有等中原文明傳播到長江流域,或者說影響到長江流域,之後才產生了文明?這是擺在考古學者,歷史學者面前的一個問題.由於前些年在長江流域很多從新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的一系列文化的重要發現,所以大家覺得這個問題值深思.恐怕在看待中國文明發展時,不能僅僅是中原中心論,這個文明的發生,如果從多源的角度來考慮,可能更符合事實.那個多源里,當然包括長江流域.我個人覺得,稻作農業對文明產生的作用,絕對不可低估,它同旱地農業相比,更有優勢,而不是更差.因為稻作農業,基本上是水田農業.水田農業要求把田塊弄平,如果不平,高的地方沒水,低的地方稻苗被淹,旱地農業地不平也可以種植.水田則不行,而且搞平田塊後還得在周圍築田埂,用來關水,水不流掉,天旱時,還得想法找水灌溉,雨澇時,還得想法排水,還得有排灌系統.由於水田必須要有灌溉,這種灌溉實際上也帶來了一些肥力,自肥的效果比旱地要好.一塊旱地,種植作物若干年,又不加人工施肥,肥力減得很快.所以就必須輪種.《詩經》里不是講到「菑、新、畲」嗎?要輪種,否則產量則要降低.而水田,長江流域的水田,種了幾千年,現在還非常高產,袁隆平院士得了大獎,也就是在這塊土壤上做出來的,而且還能不斷的高產.由於是這樣,這個農田,投入了那麼多人力,農民一般不會輕易捨去.所以,水田農業的農民,更加固定在土地上,就是穩定性更大.當然不排除有一些文化上的交流.這樣更有利於文化的積累.由於對土地的加工,需要更加精細.這樣就養成一種素養 ,就是使這些農人注意精耕細作,事情搞得很細.這種素養帶到一些手工業上,就會使一些手工業製品做得非常精巧.我們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從新石器時代開始,比較一下,如南方的良渚文化、屈家嶺文化,他們製做的陶器、玉器與北方同時代的新石器文化比.大不一樣,我們在內蒙古地區看到的,陶器很大,陶窯也很大,很有氣派,但質地很粗;而南方的器物製做精巧.幾千年就形成了一個傳統,這個傳統與水土有關系.在一定的水土基礎上產生一種經濟,然後在這個經濟的基礎上產生一種文化.這種文化就形成了一種傳統.所以稻作農業發展到一定時期,在它的基礎上完全有條件產生文明.這個文明,包括物質文明,也包括精神文明.這些年在長江流域發現的如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的許多遺存,大家都很關注,在討論文明起源時候,都提到這些文化,這些文化中並沒有青銅器,只有比較發達的稻作農業,比較發達的手工業,如製造玉器、絲綢等.但誰也不否認,它是在走向文明階段上的一個重大成就,只不過是對它究竟是否已經進入文明了,還是只走到文明的門檻上,有不同的看法.所以說,稻作農業是可以在它發展到一定階段以後產生文明的.

二 長江流域發生文明的三個中心
長江流域有三個文明起源的中心.一是長江中游,這里是目前所知稻作農業最早發生的地區.從湖南玉蟾岩到江西的萬年仙人洞,吊桶環,一萬多年前就有稻作農業的萌芽了,後來到彭頭山文化、城背溪文化 ,稻作農業已經相當發達了,經過大溪文化 、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發展水平就更高了.到屈家嶺文化階段,出現了一系列城址,一些手工業也已相當發達,就已經出現文明的曙光了,這些文化構成一個系統,以後的楚文化與這些文化暫時連不上,中間有缺環.但是它的深層的背景,還是在這些文化的基礎上.不管楚人的王室是從中原或是從其它地方過去的,但做為一個文化的整體,應該是在這個基礎上產生的.這應當沒有問題,這是一個重要的中心.
二是長江下游.這里從馬家濱文化、崧澤文化到良渚文化,發展系統非常清楚.至於馬家濱文化以前的文化,目前正在探索,但是從這些文化看來,已構成一個系統.以後發展到馬橋文化,馬橋文化不管受別的地區的影響多大,也應是在良渚文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盡管中間還有缺環.以後發展到吳越文化.所以長江下游地區也很清楚,它是一個自成系統的文化發展中心,以後成為一個文明起源的中心.
三是長江上游地區.主要是四川一帶,過去這里的新石器文化不清楚,最近在成都平原以寶墩村為代表的一系列城址被發現,知道在相當於新石器時代的末期,那裡的文化水平已經發展的很高了.接著產生了三星堆文化,最後就是巴蜀文化.所以,這個系統也是很清楚的.
這幾個系統的文化,是不是從黃河流域或中原地區傳過去的呢?完全看不出來,答案應該是否定的.但是有影響有交流.所以我覺得,這幾個文化中心和這幾個地區走向文明的過程,應該說基本上是獨立的,不是從外面傳過去的.也就是說,在這里也產過原生文明 .但這幾個中心之間也還有些亞中心.如江西,安徽一帶,跟長江中游的不完全一樣,跟長江下游的也不完全是一回事.跟中游、下游地區比,沒有那麼高的水平.所以認為它們是亞中心.這樣,在長江流域的這些文化的本來面目逐漸被揭示出來了.但這些文明中心,我們怎麼看,它與黃河流域的文明是什麼關系呢?近些年,有的學者提出長江文明的概念,這個概念能否成立?有人相對來講叫黃河文明,這個概念能否成立?我覺得,我們最近一些年,對中國文明起源探索的重大成果就是,中國文明的起源是多源的,同時又是一體的.多源的中心相互之間有很密切的關系.過去張光直用一個相互作用圈的概念來概括這種情況,費孝通先生從民族學的角度來講,認為中國的文化是多元一體的. 既是多元的,又是一體的.我覺得他們都很貼切地概括了中國文明的起源和發展的態勢.到現在, 我們還不是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的有56個民族的,既是多元又是統一的這么個民族、這么個文化嗎?
那麼,我為什麼不同意叫長江文明呢?原因就是,既然叫長江文明,它一定是有一個可以概括出長江文明有哪幾個特點,它與黃河文明或別的文明有什麼不同.我們比較一下.如長江下游地區幾個早期的文化吧,馬家濱、崧澤、良渚文化也好,與長江中游的文化,如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相比,當然有不少關系,但這個關系密切的程度遠不如它與山東的北辛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關系密切.至於長江中游的大溪文化等,與成都平原地區的以寶墩文化為代表的文化的關系,也遠不如這些文化與河南地區的仰韶文化和中原龍山文化的關系密切.所以,這樣劃一個圈,將關系不密切的劃在一個整體,而將關系密切的又劃開,顯然說不通.從這個意義上講,我覺得不存在長江文明這個概念.只有長江地區的文明,長江流域的文明,長江流域的多個文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無論長江流域、黃河流域,這些文明又是一個整體,就是多元一體.這個整體可以從很多方面看出來.如我們講商周時期的很多玉器,玉器上的玉琮、玉璧、玉璜等很多,不是說良渚很發達嗎?中國早期的玉器中心有兩個,一個是紅山文化,一個是良渚文化(良渚文化前也有一些,但沒良渚文化發達)商周玉器主要不是繼承紅山文化的,在黃河流域,山東有一些玉器,但不多,中原地區很少有玉器.盡管是究竟怎麼受良渚文化影響的,路線不清,時間也不銜接,但良渚的玉器對商周的玉器,一定是有相當重要的影響.又比如商周青銅器上的雷紋、饕餮紋,這些紋飾,在良渚文化中就有,但是在黃河流域的龍山文化中,基本不見.還有中國文明中的絲綢,在長江流域發生最早,也最發達,在河姆渡文化中,就有蠶的形象的雕刻,在良渚文化里,既發現了絹片,也發現了絲帶.良渚文化的大墓,其實有許多絲織品隨葬.但是採集不起來了.所以絲綢也是長江流域的下游最發達.中國又是瓷國.瓷器在哪裡最先發生呢?還是長江流域,因為與瓷器關系密切的白陶首先在長江流域發生的.然後,最早的所謂的原始青瓷,也是在長江流域發生.到現在,中國瓷器做得最好的瓷窯也在長江流域.比如漆器,在河姆渡就發現漆器,在良渚文化中有許多漂亮漆器(現在沒有修復起來),這都是中國古代物質文化裡面,最早出現的閃耀著文明光芒的物質文化遺存,最早發生在長江流域.同時,也代表中國文化的特點.
所以,講中國早期文明,不能只講黃河流域,只講中原文明,至少還要講到長江.割裂開來說長江文明、黃河文明都講不通,兩者是多元而又一體的.從這個意義上講,長江流域在古代中國文明的起源和早期發展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起著重要的作用.以前我曾經講過一個道理,現在不妨再提一下,就是商周文明有的先生叫做「鼎鬲文化」,翦伯贊先生就這樣認為.商周文化中,鼎鬲兩種器物占重要地位,我們從新石器文化中看,鬲主要發現在黃河流域,鼎主要發生在長江流域.當然商周的擴張主要是由黃河流域向長江流域去的,長江流域成為被征服者,但有意思的是,被征服民族文化中的成份--鼎,後來成為商周的禮器.而鬲原本是自己的東西,反而成為一般的生活用器.這樣兩者結合起來成為一個復合的文化.原來有鬲的地方有的無鼎或少有,原來有鼎的地方基本上無鬲,到商周時合流了,成為一種鼎鬲文化.這件事形象的表明了中國的文化,由多源逐步走向一體或一統的過程.

㈦ 長江的歷史文化

長江孕育的文明長江流域為 長江人類居住時間最長的地區之一。在安徽省江北發現直立人化石,數處包含人類遺跡的遺址,尤其是在太湖周圍,也已被發現。雖然中國政治史多以華北和黃河流域為中心,長江地區卻以其農業潛力而對歷代王朝始終具有重大經濟意義。大運河就是建來用以從長江流域將糧食運往北方的大都市;可能運河最南段早在公元前4世紀即已得到利用,許多河段是在公元7世紀興建的
長江中游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幾乎遍布江漢地區,尤以江漢平原分布為密,僅湖北已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就有450多處,經發掘和試掘的有60多處,多集中分布在漢江中下游和長江中游交匯的江漢平原上。早中晚期文化特徵都具備的屈家嶺文化,以薄如蛋殼的小型彩陶器、彩陶紡輪、交圈足豆等為主要文化特徵,還出土有大量的稻穀及動物遺骸,畜牧業也相應發展。飼養的動物種類增多,並已有了漁業。該文化的影響范圍甚廣。
位於長江中游的江西萬年 仙人洞、吊桶環遺址有著從舊石器時代晚期過度到新石器時代早期完整而清晰的地層堆積。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中美合作農業考古,在遺址新石器早期地層中,發現了距今1萬年前的水稻栽培稻植硅石,把世界水稻栽培種植的歷史提前了幾千年,成為目前已知世界最早的水稻栽培稻起源地之一。同時,該地層中還發現了距今17000年前發展有序的大量原始陶片,是目前世界已知的最早原始制陶的發源地。
長江下游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序列可以河姆渡文化、馬家洪文化和良渚文化為代表。位於杭州灣附近浙江餘姚的河姆渡文化遺址發現於1973年,曾先後兩次發掘,出土的約7000件珍貴文物中,有成堆稻穀、稻殼遺存,出土大量「骨 耜」,證明已脫離「火耕」,開始用骨耜翻地;還出土了大片木構建築,已出現榫 卯,是迄今已知最早的「干欄式」木構建築。
20世紀50年代,在長江流域陸續發現了一批殷商文化遺址。四川新繁水觀音遺址的出土文物說明「蜀」與殷商中期有密切的文化交流,為以後的科學考察奠定了基礎.
長江中游湖北黃陂盤龍城遺址是已發現的長 江流域第一座商代古城,距今3500多年。城邑和宮殿遺址壯觀齊全,遺址、遺物、遺骸中明顯反映了 奴 隸 社 會的階級分群。屬於商晚期的大冶銅綠山古銅礦是我國現已發現的年代最早規模最大而且保存最好的古銅礦。江西清江的吳城遺址是長江下游重要的商代遺址。1989年江西新干出土大量商代的青銅器、玉器、陶器,距今約3200多年,具明顯的南方特色。這些遺存對於了解至今仍較為模糊的長江流域商代文化,十分有含金量,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

㈧ 長江文化是什麼

長江文化指的是以長江流域特殊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占優勢,以生內產力發展水平為基礎的歸趨性文容化體系,是長江流域文化特性和文化集結的總和和集聚,包括四川、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上海、雲南、貴州、廣西、廣東、福建等省區,這些地區是長江水系的幹流或支流流經區,在文化體繫上同屬中國南方文化體系。
長江文化和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兩支主體文化。雖然,它們各有其不同的文化內涵、形式、作用和歷史發展進程,但卻不是彼此孤立的、互不相乾的。在長達數千年的中華文化發展過程中,它們既相互沖撞、相互對抗,又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相互補充,是兩支平行發展的、並駕齊驅的文化系統。這種剛柔相濟、陰陽互補的文化聯系,在血緣上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統一體,成為中華文化發展的基礎,使大一統的中華文化呈現出絢麗多姿的色彩,並給周圍的海外文化以深遠的影響。

㈨ 長江的歷史

長江
長江流域為人類居住時間最長的地區之一。在安徽省江北發現直立人化石,數處包含人類遺跡的遺址,尤其是在太湖周圍,也已被發現。雖然中國政治史多以華北和黃河流域為中心,長江地區卻以其農業潛力而對歷代王朝始終具有重大經濟意義。大運河就是建來用以從長江流域將糧食運往北方的大都市;可能運河最南段早在公元前4世紀即已得到利用,許多河段是在公元7世紀興建的。
長江上游除成都平原外,東至三峽地區,西北至甘孜、阿壩境內,西南至安寧河、雅礱江流域,均有遺址發現,初步統計約數十處,其中最著名的屬巫山大溪文化遺址,經1959年和1975年兩次發掘,共發掘墓葬214座,出土器物有石斧、石鏡、石鑿、網墜、魚鉤、箭鏈、紡輪等生產工具;釜、罐、曲腹杯、碗等生活用具,還有耳墜、抉等裝飾品,代表了新石器時期從中期到晚期3個不同的發展階段。
長江中游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幾乎遍布江漢地區,尤其是以江漢平原分布為密,僅湖北已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就有450多處,經發掘和試掘的有60多處,多集中分布在漢江中下游和長江中游交匯的江漢平原上。早中晚期文化特徵都具備的屈家嶺文化,以薄如蛋殼的小型彩陶器、彩陶紡輪、交圈足豆等為主要文化特徵,還出土有大量的稻穀及動物遺骸,畜牧業也相應發展。飼養的動物種類增多,並已有了漁業。該文化的影響范圍甚廣。
位於長江中游的江西萬年仙人洞、吊桶環遺址有著從舊石器時代晚期過度到新石器時代早期完整而清晰的地層堆積。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中美合作農業考古,在遺址新石器早期地層中,發現了距今1萬年前的水稻栽培稻植硅石,把世界水稻栽培種植的歷史提前了1萬年,成為目前已知世界最早的水稻栽培稻起源地之一。同時,該地層中還發現了距今17000年前發展有序的大量原始陶片,是目前世界已知的最早原始制陶的發源地。
長江下游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序列可以河姆渡文化、馬家洪文化和良渚文化為代表。位於
長江下遊河姆渡文化遺址
杭州灣附近浙江餘姚的河姆渡文化遺址發現於1973年,曾先後兩次發掘,出土的約7000件珍貴文物中,有成堆稻穀、稻殼遺存,出土大量「骨耜」,證明已脫離「火耕」,開始用骨耜翻地;還出土了大片木構建築,已出現榫卯,是迄今已知最早的「干欄式」木構建築。
20世紀50年代,在長江流域陸續發現了一批殷商文化遺址。四川新繁水觀音遺址的出土文物說明「蜀」與殷商中期有密切的文化交流,為以後的科學考察奠定了基礎.
長江中游湖北黃陂盤龍城遺址是已發現的長江流域第一座商代古城,距今3500多年。城邑和宮殿遺址壯觀齊全,遺址、遺物、遺骸中明顯反映了奴隸社會的階級分群。屬於商晚期的大冶銅綠山古銅礦是我國現已發現的年代最早規模最大而且保存最好的古銅礦。江西清江的吳城遺址是長江下游重要的商代遺址。1989年江西新干出土大量商代的青銅器、玉器、陶器,距今約3200多年,具明顯的南方特色。這些遺存對於了解至今仍較為模糊的長江流域商代文化,十分有含金量,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

㈩ 長江歷史簡介

長江:
長江流域為長江人類居住時間最長的地區之一。在安徽省江北發現直立人化石,數處包含人類遺跡的遺址,尤其是在太湖周圍,也已被發現。雖然中國政治史多以華北和黃河流域為中心,長江地區卻以其農業潛力而對歷代王朝始終具有重大經濟意義。大運河就是建來用以從長江流域將糧食運往北方的大都市;可能運河最南段早在公元前4世紀即已得到利用,許多河段是在公元7世紀興建的。
長江上游除成都平原外,東至三峽地區,西北至甘孜、阿壩境內,西南至安寧河、雅礱江流域,均有遺址發現,初步統計約數十處,其中最著名的屬巫山大溪文化遺址,經1959年和1975年兩次發掘,共發掘墓葬214座,出土器物有石斧、石鏡、石鑿、網墜、魚鉤、箭鏈、紡輪等生產工具;釜、罐、曲腹杯、碗等生活用具,還有耳墜、抉等裝飾品,代表了新石器時期從中期到晚期3個不同的發展階段。
長江中游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幾乎遍布江漢地區,尤以江漢平原分布為密,僅湖北已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就有450多處,經發掘和試掘的有60多處,多集中分布在漢江中下游和長江中游交匯的江漢平原上。早中晚期文化特徵都具備的屈家嶺文化,以薄如蛋殼的小型彩陶器、彩陶紡輪、交圈足豆等為主要文化特徵,還出土有大量的稻穀及動物遺骸,畜牧業也相應發展。飼養的動物種類增多,並已有了漁業。該文化的影響范圍甚廣。
位於長江中游的江西萬年 仙人洞、吊桶環遺址有著從舊石器時代晚期過度到新石器時代早期完整而清晰的地層堆積。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中美合作農業考古,在遺址新石器早期地層中,發現了距今1萬年前的水稻栽培稻植硅石,把世界水稻栽培種植的歷史提前了幾千年,成為目前已知世界最早的水稻栽培稻起源地之一。同時,該地層中還發現了距今17000年前發展有序的大量原始陶片,是目前世界已知的最早原始制陶的發源地。
長江下游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序列可以河姆渡文化、馬家洪文化和良渚文化為代表。位於杭州灣附近浙江餘姚的河姆渡文化遺址發現於1973年,曾先後兩次發掘,出土的約7000件珍貴文物中,有成堆稻穀、稻殼遺存,出土大量「骨耜」,證明已脫離「火耕」,開始用骨耜翻地;還出土了大片木構建築,已出現榫卯,是迄今已知最早的「干欄式」木構建築。
20世紀50年代,在長江流域陸續發現了一批殷商文化遺址。四川新繁水觀音遺址的出土文物說明「蜀」與殷商中期有密切的文化交流,為以後的科學考察奠定了基礎.
長江中游湖北黃陂盤龍城遺址是已發現的長江流域第一座商代古城,距今3500多年。城邑和宮殿遺址壯觀齊全,遺址、遺物、遺骸中明顯反映了奴隸社會的階級分群。屬於商晚期的大冶銅綠山古銅礦是我國現已發現的年代最早規模最大而且保存最好的古銅礦。江西清江的吳城遺址是長江下游重要的商代遺址。1989年江西新干出土大量商代的青銅器、玉器、陶器,距今約3200多年,具明顯的南方特色。這些遺存對於了解至今仍較為模糊的長江流域商代文化,十分有含金量,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

望採納謝謝
打字不易,如滿意,望採納。

閱讀全文

與長江的歷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