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銅仁當地有歷史悠久的景區么
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大明邊城了。這是遊玩的好去處,可以感受到不一樣的精彩。這里的錦江竹筏,鎮遠鏢局,軍營操練,只有自己感受一下,就知道它的精彩所在了。
② 銅仁一中的歷史沿革
1938年4月20日始來建貴州省銅仁第一中學源,初為「國立貴州中學」,不久正式定名為「國立第三中學」,簡稱「國立三中」;抗戰勝利後,改由貴州省接辦,更名為「貴州省立銅仁中學」,簡稱「省中」;新中國成立後學校由人民政府接管,改名為「貴州省銅仁中學」,簡稱「銅中」;
1973年定名「貴州省銅仁第一中學」,簡稱「銅仁一中」至今。
1963年學校被定為貴州省省屬重點中學。1998年,被國家教育部命名為「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1999年,首家通過貴州省人民政府、省教育廳辦學水平督導評估,並獲優秀等第。
2001年,學校成為全省首批示範性高級中學。
2015年,學校整體搬遷至投資6億、佔地500畝、建築13萬平方米川硐新校區。
③ 銅仁古城的歷史淵源
銅仁古城,東、南、西三面臨水,僅北面依山,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早在明朝嘉靖三十二年(1553),就因為「銅仁邊圉,實鎮筸諸夷出入之咽喉,思、石、辰、沅府、衛要隘之門戶」,明朝廷將鎮守貴州兼提督平(越)、清(浪)等處地方總兵官移駐銅仁,加提督麻陽等處職銜,節制鎮筸參將。平定播州土司楊應龍叛亂後,總兵曾 一度春夏駐省城,冬秋駐銅仁。直到明天啟二年(1662)水西土司安邦彥反明後,總兵官才長駐省城,改設參將守銅仁。銅仁在軍事上的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明永樂十一年(1413)二月,明朝廷開中國「改土歸流」之先河,廢除思州、思南兩宣慰司,分其地設置銅仁等八府,並設置貴州布政使司,使貴州從此成為省一級的行政單位。銅仁初設設府時,未修城牆,僅樹柵防衛。明正統十四年(1449),洪江苗民起義,柵欄及知府署都被焚燒殆盡。明景泰二年(1451),知府朱鑒始築土城,城周758丈,約三里許。共開有東(見明門)、南(安阜門)、西(伏遠門)、北(長寧門)四門,門上各建城樓。明弘治十八年(1505),知府劉瑜修葺年久坍塌的舊城,並增築北門城牆135丈。明正德七年(1512),知府周汝端增築迤西一帶臨河土城。明嘉靖十三年(1534),知府敖文禎增築東北府城。此後又經過幾次修築,方始稱完善。,知府敖文禎增築東北府城。十九年(1540),楚、黔、蜀三省苗民起義,知府李資坤因舊城低隘,難以防守,於是於二十二年(1543)年廢舊城增擴新城,在城東一帶由東向西增築358丈,城牆改用磚石,高一丈六尺, 並挖有較深的護城壕(無水)。後又經思州知府李允簡,銅仁守備張大儒,經歷劉仲芳等幾次修築,方始稱完善。城牆共計936丈,城垛868個,城樓7座,角樓3座,串樓803間。開啟了7個城門:分別為正南(額曰清流、又曰江宗)門、中南(文昌)門、下南(迎薰)門以及東(景和)門、北(拱辰)門、西(阜城)門、便水(賓陽)門。城東、南、西三面襟帶雙江, 約4里許;自北門向東一帶鑿有城壕,長約300步(約480米)、 深一丈、寬一丈八。萬曆三十年(1602),城牆被洪水沖塌,巡撫郭子章發官銀590餘兩,行文命令駐銅仁兵巡道副使路雲龍、知府何大縉、 知縣何三讓修砌府城,並增建銅仁縣土城於府城之北。三十五年(1607),城牆再次被洪水沖圮。巡撫馮奕垣又發官銀九百餘兩,加上當地軍、政官員捐資,撒去串樓、重修城牆。在舊牆的基礎上加高十分之三、加厚十分之二,建城堞3264個,門樓7座(後來又增加了新東門、後水門兩處水門以方便百姓取水),角樓4座,城牆共計1088丈,並增擴縣城1100丈。「工築堅實,雉堞嶙峋,卓冠黔中」。其建在正南門上的江宗樓,前人贊其「雄偉壯觀,面接三江(指銅仁的大江、小江及大小江在此匯流後的銅江),趾憑百雉,千山漲翠,眾水拖藍,為郡奇勝。」萬曆三十八年端午(1610年6月25日),駐銅仁的貴州總兵鄧鍾和駐銅仁分巡思石道僉事劉觀光在城樓上相互唱和《五日江宗樓觀競渡得寒韻》詩:「千門垂艾紉芳蘭,簫鼓中流共笑歡。彩鷁棹從蛟室度,綺筵人指蜃樓看。煙橫古渡雙江喧,波撼崇崖五月寒。漫向瀟湘追往事,昆池猶識漢時壇。」「江閣邀賓笑倚欄,畫船齊逐萬人看。乘風破浪誰先勝,擊節中流興未闌。漫道人生緣續縷,只應角黍佐盤餐。黔南不用嗟留滯,贏得蒲觴拼醉看。」從中我們不難想像當時城樓上的熱鬧情景。
清順治十五年(1658),知府梁懋宸重建上南門、中南門、下南門的門和城樓。此後在康熙九年(1670)、乾隆三十七年(1772)、道光三年(1823)、光純利十二年(1886)都曾對城牆進行過補修。同治五年(1866)知府陳枚還增築東北炮台2灣省處、小炮台28處,每十個城垛修一個硝棚,共修硝棚173個。民國期間,在中南門和新東門增築門樓碉堡各兩座。
解放後,銅仁城牆大部分保存完好。後隨著城市的發展,城牆逐步拆除,現僅江宗門至中南門一帶城牆尚存(無城垛, 現砌有類似城垛的女牆欄干)、江宗門的城門洞尚稱完好。1980年, 銅仁古城垣(局部)列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④ 貴卅銅仁市地理歷史
歷抄史:漢語詞語,含義有三:襲
1.記載和解釋作為一系列人類進程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
2.沿革,來歷。
3.過去的事實。
歷史,簡稱史,一般指人類社會歷史,它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多數時候也是對當下時代的映射。如果僅僅只是總結和映射,那麼,歷史作為一個存在,就應該消失。歷史的問題在於不斷發現真的過去,在於用材料說話,讓人如何在現實中可能成為可以討論的問題。[1] 歷史是延伸的。歷史是文化的傳承,積累和擴展,是人類文明的軌跡。
⑤ 銅仁為什麼叫銅仁
銅仁境內歷史,在春秋戰國以前未見確切文字記載,此後有些零星記載散見於有關史籍。銅仁原名銅人,相傳元朝時有漁人在銅岩處潛入江底,得銅人三尊。元代設置「銅人大小江蠻夷軍民長官司」。隸屬思南宣慰司。明永樂十一年撤思州、思南宣慰司,於今境地設銅仁、思南、石阡、烏羅4府,均隸屬於由此而設置的貴州布政使司。明正統三年(公元1438年)廢烏羅府,其大部並入銅仁府。銅仁由此得名。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撤銅仁縣(治所今江口縣)並入銅仁府(治所今銅仁市);民國2年(1913年)改銅仁府為銅仁縣(治所今銅仁市);同時,改思南府為思南縣,改石阡府為石阡縣,改松桃直隸廳為松桃縣。另外,恢復原銅仁縣(治所今江口縣)改名江口縣,安化縣改名德江縣,以原思南府沿河佑溪吏目駐地設沿河縣,以原銅仁府省溪吏目設省溪縣(今萬山特區)。玉屏縣、印江縣建置不變。民國3年(1914年)以原銅仁縣正大營縣丞駐地設正大營分縣,隸屬松桃縣兼管;以原四十八溪主薄駐地設四十八溪(今甘龍口)分縣,隸屬松挑縣兼管。民國24年(公元1935年)6月,經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行營核准,在貴州省建立11個行政督察區。其中第六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思南,轄思南、德江、印江、沿河、石阡等縣,第五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銅仁轄銅仁、江口、松挑、玉屏、省溪等縣。民國25年(1936年)1月,正大營分縣並入銅仁縣,甘龍口分縣並入松桃縣。同年3月,全省縮編為8個督察區,第六督察區專員公署駐銅仁,轄銅仁、江口、松桃、玉屏、石殲、省溪、思南、德江、印江、沿河、後坪(治所今沿河縣後坪鄉)13縣。民國26年(1937年)11月,督察區重新設置,德江、後坪2縣劃屬第五督察區(治所今遵義市),其餘9縣隸屬第一督察區(治所今鎮遠縣)。民國30年(1941年)撤省溪縣,轄地分別並入銅仁、玉屏2縣;撒後坪縣,轄地分別並入沿河、務川2縣。民國32年(1943年)2月,全省改設6個行政督察區。第六督察區專員公署駐銅仁,轄銅仁、江口、玉屏、松桃、印江、石阡、思南、德江、沿河9縣。至此,銅仁地區建置基本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銅仁地區於1950年1月12日全境解放,當年設銅仁專區,專員公署駐銅仁縣,轄銅仁、玉屏、松挑、江口、印江、石阡、思南、德江、沿河9縣。1956年9月撤消松桃縣,設立松桃苗族自治縣。1958年12月撤銷玉屏、江口二縣,並入銅仁縣。1961年8月恢復玉屏、江口兩縣。1966年12月設立萬山特區,1968年9月撤銷,1970年8月恢復萬山特區。1979年1月撤消銅仁地區革命委員會正式設立銅仁地區行政公署(筒稱行署),作為貴州省人民政府行政派出機關的現行建制。至此開始,行署駐銅仁縣,下轄銅仁縣、江口縣、印江縣、石阡縣、思南縣、德江縣、沿河縣、玉屏縣、松桃苗族自治縣、萬山特區.共8縣l自治縣1特區。此後縣級建制變動情況有:1983年9月7日國務院批准撤銷玉屏縣建立玉屏侗族自治縣,原行政區域不變;1986年10月7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沿河縣,設立沿河土家族白治縣,原行政區域不變;1986年12月13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印江縣,設立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原行政區域不變。1987年8月21日國務院批准撒銷銅仁縣,設立銅仁市,原行政區域不變。鄉級建制變動情況有:1984年1月將人民公社改為鄉,通過建鄉建鎮調整,全區鄉級行政區劃分60個區,10個區級鎮。區(鎮)下轄369個鄉,2l個鄉級鎮、4個民族鄉。1987年新建民族鄉79個,鄉級建制為60個區,l0個區級鎮,區(鎮)下轄315個鄉、22個鄉級鎮,83個民族鄉。1991年全區通過「建並撒」並報經省人民政府批復,自此開始建置為39個鄉、56個民族鄉、69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
⑥ 銅仁的建制沿革
銅仁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
秦代為黔中郡腹部地區。
漢時改隸武陵郡,蜀漢時始有縣治。
唐置萬安縣,後改常豐縣,分屬思州、錦州、黔州。
宋末元初設思州、思南兩宣慰司。
銅仁原名銅人,相傳元朝時有漁人在銅岩處潛入江底,得銅人三尊。元代設置「銅人大小江蠻夷軍民長官司」。隸屬思南宣慰司。明永樂十一年撤思州、思南宣慰司,於今境地設銅仁、思南、石阡、烏羅4府,均隸屬於由此而設置的貴州布政使司。明正統三年(公元1438年)廢烏羅府,其大部並入銅仁府。銅仁由此得名。
清代銅仁建置無變化。
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撤銅仁縣(治所今江口縣)並入銅仁府(治所今銅仁市)。
民國2年(1913年)改銅仁府為銅仁縣(治所今銅仁市);同時,改思南府為思南縣,改石阡府為石阡縣,改松桃直隸廳為松桃縣。另外,恢復原銅仁縣(治所今江口縣)改名江口縣,安化縣改名德江縣,以原思南府沿河佑溪吏目駐地設沿河縣,以原銅仁府省溪吏目設省溪縣(今萬山特區)。玉屏縣、印江縣建置不變。
民國3年(1914年)以原銅仁縣正大營縣丞駐地設正大營分縣,隸屬松桃縣兼管;以原四十八溪主薄駐地設四十八溪(今甘龍口)分縣,隸屬松挑縣兼管。
民國24年(公元1935年)6月,經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行營核准,在貴州省建立11個行政督察區。其中第六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思南,轄思南、德江、印江、沿河、石阡等縣,第五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銅仁轄銅仁、江口、松挑、玉屏、省溪等縣。
民國25年(1936年)1月,正大營分縣並入銅仁縣,甘龍口分縣並入松桃縣。同年3月,全省縮編為8個督察區,第六督察區專員公署駐銅仁,轄銅仁、江口、松桃、玉屏、石殲、省溪、思南、德江、印江、沿河、後坪(治所今沿河縣後坪鄉)13縣。
民國26年(1937年)11月,督察區重新設置,德江、後坪2縣劃屬第五督察區(治所今遵義市),其餘9縣隸屬第一督察區(治所今鎮遠縣)。
民國30年(1941年)撤省溪縣,轄地分別並入銅仁、玉屏2縣;撒後坪縣,轄地分別並入沿河、務川2縣。
民國32年(1943年)2月,全省改設6個行政督察區。第六督察區專員公署駐銅仁,轄銅仁、江口、玉屏、松桃、印江、石阡、思南、德江、沿河9縣。
1950年1月12日,銅仁地區全境解放,當年設銅仁專區,專員公署駐銅仁縣,轄銅仁、玉屏、松挑、江口、印江、石阡、思南、德江、沿河9縣。
1956年9月撤銷松桃縣,設立松桃苗族自治縣。1958年12月撤銷玉屏、江口二縣,並入銅仁縣。1961年8月恢復玉屏、江口兩縣。
1966年12月設立萬山特區,1968年9月撤銷,1970年8月恢復萬山特區。
1979年1月撤銷銅仁地區革命委員會正式設立銅仁地區行政公署(筒稱行署),作為貴州省人民政府行政派出機關的現行建制。
1983年9月7日國務院批准撤銷玉屏縣建立玉屏侗族自治縣,原行政區域不變;1986年10月7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沿河縣,設立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原行政區域不變;1986年12月13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印江縣,設立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原行政區域不變。1987年8月21日國務院批准撒銷銅仁縣,設立銅仁市,原行政區域不變。
1984年1月將人民公社改為鄉,通過建鄉建鎮調整,全區鄉級行政區劃分60個區。
1987年新建民族鄉79個,鄉級建制為60個區,10個區級鎮,區(鎮)下轄315個鄉、22個鄉級鎮,83個民族鄉。
1991年全區通過「建並撤」並報經省人民政府批復,自此開始建置為39個鄉、56個民族鄉、69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
2011年10月22日,撤消銅仁地區設地級銅仁市,撤消原縣級銅仁市設碧江區,以原縣級銅仁市行政區域為新的碧江區行政區域;撤消萬山特區,設銅仁市萬山區。
⑦ 銅仁江口歷史
江口縣 唐置辰水縣抄,明置銅仁縣,1913年改為江口縣。江口之名,以省水,提水兩河(今閔孝河、太平河)於此匯流得名。1958年撤縣。1961年復設江口縣。2000年,江口縣轄2個鎮、7個民族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189288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雙江鎮40737閔孝鎮24359德旺土家族苗族鄉14878官利侗族土家族苗族鄉7928民和侗族土家族苗族鄉23696太平土家族苗族鄉15014壩盤土家族侗族苗族鄉22598桃映土家族苗族鄉23296怒溪土家族苗族鄉167822003年,江口縣轄2個鎮、7個民族鄉,148個村委會、7個居委會。年末總人口22.51萬人,其中少數民族11.69萬人,非農業人口2.05萬人。
⑧ 銅仁思南共有多少年的文化歷史
思南之名源於歷史上的建置。《禹貢》荊州之屬,春秋戰國先屬巴國南境,後屬楚巫黔中地。
秦隸黔中郡,漢屬巴郡涪陵縣。漢末分涪陵縣地置永寧縣,治今思南。蜀漢改萬寧縣,為南中屬地。
晉,萬寧縣仍殊涪陵郡,郡治漢復縣。
北周武帝宣政八年(578),以萬寧縣地置費州,亦名涪川郡。
隋初,廢費州,開皇五年(585)於費州地置涪川縣(今思南)。
唐初,屬思州。貞觀四年(630),分思州的涪川、扶陽2縣置費州。八年割思州的多田、城樂2縣來屬。天寶元年(742)改費州為涪川郡。乾元元年(758)復名費州,州治涪川縣(今思南)。領涪川、扶陽(今德江煎茶溪)、多田(今思南縣境許家壩)、城樂(今鳳岡東部)4縣。費州屬黔中道,治彭水縣。
宋為思州地。宋大觀元年(1107),田祐恭歸順,又置思州,宣和三年(1121)廢,紹興二年(1131),復置思州和務川、邛水、安夷3縣,為羈縻州,州治務川,屬黔州。務川縣轄今思南縣地。
元至元十五年(1277),置思州新軍萬戶府,旋改為思州新軍民安撫司,治務川,後徙都坪清江城(今岑鞏)。於是稱清江城為思州,而稱故思州為思南。至元二十九年(1292),改思州安撫司為軍民宣撫司,隸湖廣行省。至正二十二年(1362),改思南宣慰司,思州分為二,思南行政區劃之名,以此為始。
明洪武四年(1371),思南宣慰司改隸於四川行省。六年(1373),升思南宣慰司為思南道宣慰使司,隸湖廣布政司。二十二年(1389),移治水德江(今思南),至此思南道宣慰使司治所乃故都於此。永樂十一年(1413),廢思州、思南宣慰司,置思南等4府,屬貴州布政司。
是這個嗎??
⑨ 碧江區的歷史沿革
明永樂十一年(1413)置銅仁長官司、銅仁府、銅仁縣。銅仁城南大小江合流處,有銅崖挺然聳立,相傳漁人於河中得銅佛三尊,故名「銅人」。「人」與「仁」諧音。
民國二年(1913)為銅仁縣。
1949年11月解放,成立縣人民政府,屬銅仁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87年8月21日撤縣改市。
1997年,銅仁市轄4個街道、5個鎮、7個民族鄉:市中街道、環北街道、河西街道、謝橋街道、茶店鎮、川硐鎮、壩黃鎮、漾頭鎮、雲場坪鎮、桐木坪侗族鄉、魚塘侗族苗族鄉、大坪侗族土家族苗族鄉、和平土家族侗族鄉、滑石侗族苗族土家族鄉、瓦屋侗族鄉、六龍山侗族土家族鄉。市政府駐環西路。
2003年,銅仁市轄4個街道辦事處、5個鎮、7個民族鄉,150個村委會、16個社區居委會、7個居委會。年末總人34.08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9.06萬人;少數民族人口24.95萬人。
2005年10月13日,經省政府批准,銅仁市調整環北街道辦事處、謝橋街道辦事處和漾頭鎮、滑石侗族苗族土家族鄉部分行政區劃,設立燈塔街道辦事處。燈塔街道辦事處轄原屬漾頭鎮管轄的馬岩村、共同村,原屬滑石侗族苗族土家族鄉管轄的滑塘村,原屬謝橋街道辦事處管轄的寨桂村、柑子沖村,原屬環北街道辦事處管轄的燈塔村、農田村和紙廠居民委員會。
2007年末,全市總面積1513.61平方千米,總人口36.69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2.72萬人,少數民族人口26.4萬人,轄5個街道、5個鎮、7個民族鄉,95個行政村、16個社區、5個居委會。
2011年,《國務院關於同意貴州省撤銷銅仁地區設立地級銅仁市的批復》(國函[2011]131號):撤銷縣級銅仁市,設立銅仁市碧江區。以原縣級銅仁市(不含茶店鎮、魚塘鄉、大坪鄉)的行政區域為碧江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市中街道環西路93號。
⑩ 銅仁的特色文化是什麼
說到銅仁的特色文化,那就是一年一次的傳統龍舟賽啦!為的是進一步弘揚中華傳統體育文化,打造銅仁市傳統體育品牌,豐富市民文體生活,擴大西部名城、「中國傳統龍舟之鄉」的社會影響,展示山清水秀、氣候宜人的獨特旅遊環境,提升知名度和美譽度,加強銅仁市與國內、國際間的體育文化交流,促進銅仁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現在銅仁已經舉辦了兩屆國際龍舟比賽,2009年6月榮獲「中國傳統龍舟之鄉」,並且成為龍舟比賽項目培訓基地,基地著力建設已經完成,2011年6月又成功舉辦中國龍舟公開賽(銅仁站)。儺文化是銅仁古老的文化遺產之一,它是一種十分古老的歷史文化現象,雖歷數千年而不衰,自有其特殊的意義和研究價值。 銅仁儺的活動主要有兩大類,即:"沖儺」、"還願」。"沖儺」一般是臨時性的,主要是儺信仰者家中一旦發生了不幸;如家中有人生了急病,受了災害等,就及時請儺法師(即掌壇師)來"沖儺」。他們以為儺法師法術高超,可以上通天曹,下通地府,憑藉手中平時養著的幾十萬神兵神通廣大,威力無窮,用法術懲罰鬼邪,強制他們遠離主家永不再來。這種儀式比較簡單,一般只要兩個法師一個晚上便可完成。"還願」則不同,這是主人事先許下的"願」,其"願」的種類很多,祈求老人長壽的"壽願」,求子的"子童願」,孩子滿十二歲許的"過關願」,還有祈求"五穀豐登,六畜興旺」,一家人四季平安許下的願等等。凡許下的願如願之後,主人就要選定良辰,請掌壇師來舉行儺祭"還願」。"還願」是一種酬謝神靈的活動。因此,比較隆重,少則三天,多則十天半月。"還願」的儀式大體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開壇」,這階段包括"請師」、"還神」、"發文」、"立樓」、"搭橋」、"調兵」、"差兵」等內容;第二階段為"開洞」,即由和尚通過地盤請出唐氏太婆,打開桃園上、中、下三道洞門,請出24個正戲;第三階段為"和壇催願」,把主人許下的願催交願官;第四階段為"勾願送神」,即是由判官勾銷主人許下的願,由掌壇師收兵、送神(閉壇)。"還願」結束這天,親朋好友要前來祝賀,晚間還要唱戲祝賀主人平安,款待來賀親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