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蜀國歷史發展

蜀國歷史發展

發布時間:2021-02-22 01:11:33

⑴ 三國演義裡面蜀國的發展歷程

蜀國是抄劉備建立的,劉備破黃巾襲之後先後依附過公孫瓚、陶謙、呂布、曹操、袁紹、劉表、孫權,最後在諸葛亮的幫助下獲得荊州,在法正等人的幫助下獲得益州。公元219年奪取漢中並擊退曹操的大軍,在諸將謀士的建議下,進位漢中王,同年,荊州守將關羽被東吳偷襲所害。次年,即220年,曹操死,其子曹丕建立魏國,傳言漢獻帝已經遇害(實際並未遇害),所以221年,群臣建議劉備稱帝,延續漢朝的大統,於是劉備在221年於成都稱帝,稱帝之後,就要為關羽報仇進行東征,詳見夷陵之戰,此戰戰敗,沒過多久,劉備就病死了,追謚昭烈皇帝,託孤給諸葛亮、李嚴等,諸葛亮治理蜀國,使蜀國內部非常富裕,百姓安居樂業,隨後平定南中的孟獲,之後北伐,經過多年的北伐,諸葛亮病逝在五丈原,蔣琬成為諸葛亮的接班人,從蔣琬到費禕,都沒有進行過大的戰役,都是與民休息的政策,費禕被郭修刺殺之後,姜維就帶領軍隊北伐,先後有勝有敗。此時的魏國的勢力已經歸於司馬氏兄弟,司馬師先死之後,司馬昭獨攬大權,公元263年司馬昭五道伐蜀,鄧艾偷度陰平成功偷襲成都,劉禪投降,蜀國滅。264年,姜維聯合鍾會發動兵變,希望復興蜀國,但兵敗身死。劉禪後來被司馬昭封為安樂公

⑵ 三國蜀國建國歷史

建國皇抄帝:昭烈帝(劉備)
時間:公元221年
蜀漢(221-263年),三國之一,為漢皇室後裔劉備所建立,蜀漢始於昭烈帝劉備,終於漢懷帝(劉淵追謚)劉禪,歷二帝,共四十二年。

東漢末年,外戚與宦官之間的斗爭不斷,使得朝政日益腐敗,而後爆發了黃巾起義,劉備在鎮壓農民起義的戰斗中因戰功步入仕途。但不久,何進、董卓先後敗亡,天下局勢逐漸轉變成諸侯混戰,劉備在混戰中輾轉奔波,於赤壁之戰後收復荊州各地,而後進取西川、攻下漢中,最終建立蜀漢政權。

蜀漢鼎盛時期占據荊州、益州,在經歷關羽失荊州、劉備夷陵之敗後國力受損,後經諸葛亮治理之後開始富強,並迫使南中地區屈服,從中獲取了大量的物資、人口、裝備以及礦產等天然資源,國力再度強盛。軍事上蜀漢也常常占據主動。但後期逐漸走向衰落,最終被竊取了曹魏政權的司馬家族政權所滅。

⑶ 先秦蜀國歷史

蜀國是中國古代先秦時期的蜀族在現今四川建立的國家,後被秦國所滅。
蜀族是先秦時期一個不同於華夏族群的古老民族。「蜀」字最早發現於商代的甲骨文中,據記載武王伐紂時蜀人曾經相助。但關於蜀國的歷史在先秦文獻中一直沒有詳細記載,直到東晉常璩的《華陽國志·蜀志》中才記載了關於蜀國的歷史和傳說。
古蜀人先祖為蜀山氏,有觀點認為:蜀山氏與蠶叢氏是從岷江上游興起的,是古羌人的一個分支。蜀國不只擁有單獨一個王朝,在秦滅蜀之前,蜀分別由蠶叢氏、柏灌氏、魚鳧氏、開明氏諸族統領。開明五世之前,蜀國的都城建於廣都樊鄉(即今天的雙流縣)。到了開明九世建都於成都。開明十二世時「五丁力士」開辟了石牛道,打通了從蜀至秦的信道。公元前316年秦惠王在位時秦國滅掉了蜀國,蜀地從此成為秦國的糧倉,為秦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秦滅蜀後,蜀人殘部一支在王子安陽王帶領下輾轉南遷,最後到達交趾,在現今越南北部建立了一個新的王朝,並持續了一百多年。
關於蜀國歷史最著名的詩句是李白在《蜀道難》中所寫:「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李商隱在《錦瑟》中有「望帝春心托杜鵑」的詩句。相傳望帝原名杜宇,立荊州一個傳說死而復生的人鱉靈為丞相。當時洪水泛濫,而蜀國四面環山,中間是盆地,水流不出去,鱉靈鑿穿巫山,引導水流出去,形成今天的長江。隔幾年,望帝因他功高,傳位於他,自己修道,死後化為杜鵑鳥。
1986年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出土了大量文物,文物的風格與同時期中原一帶的文化迥然不同,同時文物的精美也表明古代蜀人達到了相當發達的文明程度。

⑷ 誰知道三國蜀國的歷史背景

221年,劉備在四川(蜀)成都稱帝,續漢之大統,國號「漢」。實際是建立了一個新王朝。史稱蜀漢,又稱季漢。
蜀漢(221--263年)始於昭烈帝劉備,終於後主劉禪,共2帝。鼎盛時期占據荊州、益州。三國之一,主要擁有益州,漢中,南蠻等地。
東漢末年,劉備與河東關羽、涿縣張飛結為兄弟,募兵參加鎮壓黃巾。先後任安喜尉、高唐令、平原縣令、平原相、徐州牧、鎮東將軍、封宜城亭侯等,後封左將軍、豫州牧。在官渡之戰時,為曹操所敗,逃至新野。公元208年三顧茅廬,得諸葛亮(孔明)輔助,聯合孫權,大敗曹操於赤壁,又南收荊州四郡。後來接劉璋邀請入川抗拒張魯,後吞並益州。建安二十四年己亥(公元219年)劉備自立為漢中王,與曹操、孫權鼎足之勢。後關羽率軍征發荊州北部,因呂蒙偷襲荊州南部而宣告失敗,而劉備同時也丟失荊州領土。獻帝延康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劉備於魏黃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四月,正式在武擔稱帝,定都四川成都,國號「漢」,史稱「蜀漢」,年號「章武」。蜀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劉備率軍征發孫權,為陸遜敗於彝陵,不久病逝,由長子劉禪即位,史稱:後主。期間諸葛亮曾七出祁山,但是屢屢無功;姜維九伐中原,卻次次失敗。諸葛亮、蔣琬、費褘、董允死後,內廷逐漸為宦官把持,使得前方戰事不為劉禪知,最終導致鄧艾偷襲成都成功、劉禪自赴而降。後來姜維意圖藉助鍾會之力復國,但是計劃失敗。
劉備以宗室稱帝於蜀,繼承漢統,為三國之一,史稱為蜀漢。凡二主,四十三年。有今四川及雲南、貴州北部、陝西舊漢中府一帶,為魏將鍾會、鄧艾所滅。

⑸ 蜀國歷史

三國時期的蜀國(221年-263年),即蜀漢、又稱季漢。東漢末年、天下擾亂、群雄逐鹿,版漢室宗親劉備在軍閥混戰中權崛起。魏黃初二年(221年),劉備在四川(蜀地)成都稱帝,續漢之大統,國號「漢」,史稱蜀漢或季漢。蜀漢始於昭烈帝劉備,終於漢懷帝劉禪,歷二帝,共四十三年。鼎盛時期占據荊州、益州,國力強盛,但是經過關羽失荊州、劉備敗夷陵後元氣大傷,後來諸葛亮治國,恢復生產,使得能與魏吳抗衡。三國之一,主要擁有益州,漢中,南蠻等地(今四川及雲南、貴州北部、陝西舊漢中府一帶)。

⑹ 蜀國的歷史

蜀山氏冉族部落 冉族是從岷江上游興起的土著民族。但記載很少,一直沒有外來的羌族那麼顯眼。後來魚鳧氏冉族興起,取代了羌族在蜀地的優勢統治。 蠶叢氏羌族部落 公元前????年,黃帝娶蜀山氏的女子為妃,生下一男嬰。男嬰長大後是「目縱」(即雙瞳),居岷山下的石穴里。他善於養蠶,因「教民蠶桑」有功,而被部族人稱作「蠶叢」。後成為蜀地羌族首領。東晉常璩《華陽國志-蜀志》載:有蜀侯蠶叢,其縱目。蠶叢,即蠶叢氏,是蜀人的先王。
公元前1613年,商朝君王祖甲執政後期,蠶叢氏部落不屈服商朝人的控制,領導部族奮起反抗,結果弱不勝強,戰死岷山,族人四處逃散,他們的一支,「從茂汶盆地的東面翻過與岷山相連的玉壘山脈進入四川盆地的西北沿」,志在伺機重新抗爭。
商王廩辛繼位初,羌方在今陝、甘一帶重又崛起,屢犯商王朝,常使商戍軍遭到很大損失,促使廩辛決定用兵平定西戎。商王廩辛針對羌方武裝力量強悍等特點,戰前進行全面的謀劃和布置,一面命戍軍暫避敵鋒,待機而動,一面組織精銳部隊適時增援抗擊羌方進犯,打散了蠶叢氏部落,蠶叢氏首領被射殺。 柏灌氏羌族部落 由於不堪長期征戰,一部分羌人隨著一位青年重新進入今四川盆地,以躲避戰爭。他們來到一處有河流流經的柏樹林(今彭州)落腳,那裡有豐富的銅礦和玉石、陶土可供生活需用。一些人發現林間有白鶴棲息,想著像白鶴那樣飛離了戰爭,於是在青年的倡議下改稱部族為「柏灌氏」,那位帶領大家安家的青年人被推舉為新的部落首領。領地范圍涵蓋今彭州、什邡、郫縣一帶。正如某些考古學家所言,三星堆出土的青銅器、玉石器上有鶴的模樣,三星堆早期跟蜀王蠶叢有關的話,那麼遺址很可能也跟柏灌部落有關。也有專家認為「柏灌」源自泊灌,意為該部落人民善於種植。
公元前1063年,勢力衰弱的柏灌氏部落被南邊的新起的魚鳧氏部落兼並了。 魚鳧氏冉族部落 時值商朝末年,在今成都溫江萬春鎮境內有條馬壩河,在古時候非常大,河寬三百六十丈,水深看不見底。那時,河的南北兩岸有兩個部落,北岸是柏灌氏羌族部落,南岸是人土著冉族部落,南岸的百姓喜好水,都靠打魚為生。在南邊的這個部落里,有個中年人杜宇,既聰明又勇敢,漁民們都很佩服他,就擁戴他當了打漁頭,被百姓稱作「魚鳧」。這個部落的大王兇殘貪婪,捐稅一次比一次重,老百姓的日子越來越惱火。打漁頭也忍不住了,心一橫,帶領老百姓推翻了那個大王,重新建立了一個部落。因為大家都是打魚的,打魚要用漁網、魚叉,還要靠喂的魚老鴰下水逮魚,魚老鴰是一種野鴨,古稱鳧,因而這個部落就取名叫魚鳧氏部落,那個打漁頭當了大王就稱為魚鳧王了。從此以後,漁民們的稅輕了,生活越過越好了,杜宇就被族人喚做了「蒲卑」,魚鳧王的心也越來越大了,把現今郫縣那邊的犀浦、花園、德源、彭州佔了。
公元前1057年,魚鳧王杜宇參加了武王伐紂的戰爭,號稱蜀。古蜀軍隊是伐紂聯軍中最具戰鬥力的隊伍之一,是推翻暴君殷紂王的重要力量。這個文明形態不同於華夏族的西南種族,被後人稱為蜀族。 魚鳧氏蜀國 東晉常璩《華陽國志》:「周(這里指商紂王帝辛)失綱紀,蜀先稱王。有蜀侯蠶叢,其目縱,始稱王。死,作石棺、石槨。國人從之。故俗以石棺槨為縱目人冢也。」
公元前1045年,周王室冊封杜宇為蜀王,准予建都立國,於是蜀王率領蜀人從茂汶盆地東遷至廣漢平原,在今溫江區萬春鎮報恩建魚鳧城成立蜀國。古蜀國由原始氏族公社制進入奴隸制社會,魚鳧是奴隸制古蜀國的第一位君王,是為蜀望帝。
他年老時把君主位讓給同姓族人杜靈。唐代李商隱《錦瑟》:「望帝春心托杜鵑。」相傳望帝原名杜宇,立荊州一個傳說死而復生的人鱉靈為丞相。當時洪水泛濫,而蜀國四面環山,中間是盆地,水流不出去,鱉靈鑿穿巫山,引導水流出去,形成今天的長江。隔幾年,望帝因他功高,傳位於他,自己修道,死後化為杜鵑鳥。 開明氏蜀國 東周春秋時期,古蜀國境內爆發洪水,魚鳧氏蜀王杜宇任同姓族人杜靈為相,治理洪水。杜靈因出色完成了任務,被族人喚做「鱉靈」。望帝因此在年老時禪位給鱉靈。杜靈成了新的古蜀王,建都郫邑(即今天的成都郫縣),號稱開明帝,又叫叢帝。
公元前451年,秦國進攻古蜀國,奪取戰略要地南鄭。10年之後,古蜀國又將南鄭奪回。 周置蜀國 周烈王姬喜八年,前368年,蜀王杜尚(開明氏九世)派大軍滅昔阝、平周二國,蜀王杜尚封其弟為漢中侯置藩屬苴國(國都位於今昭化區石盤村,轄管原昔阝、平周二國領地),宣布苴國成立。次年,為方便與藩屬國苴國的聯系,蜀國遷都成都。
戰國時期周慎靚王姬定六年,前316年,蜀國擊退巴國來犯軍隊,得勢的蜀王決定伐苴另立新苴侯,蜀王杜蘆(開明氏十二世)令「五丁力士」限期開鑿蜀國至苴國的石牛道,以便快速出兵打擊越來越不聽話的苴國。
苴侯求救於秦,蜀王杜蘆也派使者與秦結盟,目的是不希望秦干涉苴政。但狡詐的秦惠王嬴駟收了二國的禮物後,派張儀、張若、司馬錯率隊走石牛道(今劍閣金牛道/劍閣道)滅蜀吞苴,蜀王身死,苴侯被廢,蜀太子逃到彭鄉(今彭州)被捉。《本蜀論》記載惠文王用計滅古蜀:「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路),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蜀王負力,令五丁引之,成(蜀)道。秦使張儀、司馬錯尋路滅蜀,因曰石牛道。」秦惠王任蜀太子為蜀侯,張若為蜀相,置蜀郡。宣告蜀、苴二國滅亡。 秦置蜀侯國 前316年10月,秦軍滅亡蜀國,貶蜀國為蜀侯國,任命陳庄出任蜀國相國。秦國吞並蜀國以後,更加富庶和強盛而輕視周圍各國。
秦惠文王十四年,前311年,蜀相陳庄殺死蜀侯。秦武王元年,前310年,甘茂誅殺陳庄。
秦昭襄王三十六年,前271年,秦國公子嬴輝因難以管教,被流放蜀國任蜀地郡守,秦昭王令:「三年不得返秦! 」同年,公子輝在蜀地起兵叛秦,秦將司馬錯奉命討伐叛軍。誅殺嬴輝及其黨羽二十七人,平定了蜀地叛亂。蜀國號被廢除,正式劃入秦郡縣制體系。 蜀地從此成為秦國的糧倉,石牛道成為了秦軍糧道。為秦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秦滅蜀後,開明氏蜀國僅存的一位王子杜泮(蜀泮)率部眾南逃到交趾(今越南北部),滅掉了文郎國,建立起甌雒國,自稱安陽王朝,持續了一百年後被秦末將領趙佗所滅。(外界對此歷史的相關性存有爭論) 蜀山氏(蜀山氏冉族部落)
蠶叢氏(蠶叢氏羌族部落)
柏灌氏(柏灌氏羌族部落)
魚鳧氏蜀王杜宇(人稱「蒲卑」,蜀望帝,建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定都魚鳧城。他後來把君主位讓給同姓族人杜靈)
開明氏蜀王杜靈(人稱「鱉靈」,蜀叢帝,開明一世。治理洪水,建都郫邑)
開明氏蜀王杜萬通(蜀盧帝,又稱蜀成帝,開明二世)
開明氏蜀王杜褒(蜀保帝,又稱褒子帝,開明三世)
開明氏蜀王杜胡(蜀青帝,又稱別帝,開明四世)
開明氏蜀王杜?(蜀黃帝,開明五世)
開明氏蜀王杜?(蜀白帝,開明六世)
開明氏蜀王杜?(蜀黑帝,開明七世)
開明氏蜀王杜?(蜀聖帝,開明八世)
開明氏蜀王杜尚(蜀尚王,開明九世。滅亡昔阝、平周二國,遷都成都,實行君主制)
開明氏蜀王杜?(蜀?王,開明十世)
開明氏蜀王杜?(蜀後王,開明十一世)
開明氏蜀王杜蘆(蜀蘆王,開明十二世。開鑿石牛道,最後一位蜀王)
開明氏蜀國共歷十二位君主。於公元前316年,秦惠王派張儀,司馬錯等伐蜀,蜀滅。

⑺ 古蜀國的歷史是怎樣的

蜀地文明自岷江上游冉族和羌族興起,從原始氏族部落開始,後來發展起來的土著版冉族取代了羌族在蜀權地的優勢統治,兼並了數個其他部落。多族經過長期的部族融合,變為蜀族,並轉型成奴隸制國家。
蜀國由蜀族人魚鳧氏建立第一個蜀國開始,經歷瞭望帝杜宇建立的杜宇王朝,到蜀王杜蘆(開明氏)瓦解,共十三位君王在位,存在七百二十九年。後人稱作古蜀國。
相傳,上古時,居住在古青藏高原的古羌族人向東南遷居,進入了岷山地區和成都平原。後人將這些居住在岷山河谷的人稱為蜀山氏。
蜀地從此成為秦國的糧倉,石牛道成為了秦軍糧道。為秦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秦滅蜀後,開明氏蜀國僅存的一位王子杜泮(蜀泮)率部眾南逃到交趾(今越南北部),滅掉了文郎國,建立起甌雒國,自稱安陽王朝,持續了一百年後被秦末將領趙佗所滅

⑻ 介紹蜀國歷史

蜀漢

(蜀漢)昭烈帝(劉備)

昭烈帝,名劉備(公元161~223年),字玄德。販草鞋、草席出身。在位3年。病死,終年63歲。葬於惠陵(今四川省成都市南郊)。

劉備,涿縣(今河北省涿縣)人,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父親早死,家境貧寒,與母親賴販草鞋、織草席度日。他不喜歡讀書,愛養狗,養馬,喜歡音樂和修飾外表,又喜歡結交豪傑。他在當地富戶的資助下,趁軍閥混戰之機招兵買馬,結識了前來應募的兩個壯士關羽、張飛。劉備見兩人武藝高強,又和他志同道合,就引為心腹。三人親如同胞手足,據說還在桃園結拜為異姓兄弟,發誓要同生共死,干一番事業。

劉備起兵後,因參與鎮壓黃巾起義有功,被封為安喜尉。不久投靠公孫瓚,代領豫、徐兩州牧。由於力量弱小,先後依附於曹操、袁紹,劉表,輾轉寄人籬下。他感到要獨樹一幟,打開局面,必須聘用人才。他打聽到南陽卧龍崗(今河南省南陽市西南)有位傑出的人才,叫諸葛亮,時隱居在隆中(今湖北襄陽縣西),十分高興,帶著關、張兩人去請他出山輔助。諸葛亮起初不想出山,聞知劉備要來,一再躲避。劉備連著撲空兩次,並不泄氣,第三次再登門拜訪,諸葛亮終於被他感動,接待了他。

劉備向諸葛亮陳述了自己的志向,懇切地表示自己無能力開創局面,請他指教。諸葛亮就侃侃而談,分析天下大勢,認為北方已被曹操統一,曹操正在准備南下;江東又已被孫權占據,立足已穩;只有物產豐富的軍事重地荊州和益州,因為它們的割據者無能,可以去佔領。然後聯合孫權,整頓內政,鞏固地盤,伺機出兵,攻擊曹操。這才有可能爭奪天下,復興漢朝。劉備聽了這一番精闢的分析,十分高興,懇請諸葛亮幫助他爭奪天下。諸葛亮見他如此熱情誠懇,就隨劉備出山,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三顧茅廬」故事,諸葛亮的那番見解,被稱為「隆中對」,成為日後劉備爭奪天下的基本戰略方針。

劉備在諸葛亮的謀劃下,主動結好孫權,合力於赤壁擊敗曹操,並乘機進占荊州。不久又引兵奪取益州和漢中,自立為漢中王。公元220年4月,曹丕稱帝,221年劉備也稱帝,國號「漢」,定都成都,建年號為「章武」。史稱蜀漢或蜀。

劉備稱帝後,依照諸葛亮的主張,著力整頓內政,實行法治,使蜀中初步安定。

公元219年,關羽被東吳攻殺後,劉備不聽諸葛亮的勸阻,執意親自率領大軍進攻東吳。在彝陵(今湖北省宜昌縣境內)之戰中,被東吳統帥陸遜用火攻擊敗,逃到白帝城(今四川省奉節縣東),蜀軍幾乎全軍覆沒。劉備又悔又恨而病倒。

公元223年4月,劉備病重,忙詔命丞相諸葛亮、尚書令李嚴等趕來白帝城,囑托後事。他對諸葛亮說:「你的才能高過曹丕十倍,一定能安邦定國,成就大業。我的兒子阿斗,你如果認為可以輔助,就輔助他;如果認為不能輔助,你就自己稱帝吧!」

諸葛亮聽了,急忙哭拜在地,表示一定忠於劉氏父子。劉備便命令李嚴起草遺詔,傳位於劉禪。然後將劉禪兄弟叫進卧室,叮嚀說:「我死以後,你們一定要象伺候父親一樣伺候丞相。」又叮囑翊軍將軍趙雲盡心輔佐嗣君。說完,他又長嘆了一聲。癸巳日,劉備病死於白帝城。

劉備死後謚號為昭烈帝,史家又稱為劉先主。

(蜀漢)後主(劉禪)

後主,名劉禪(公元207~271年),字公嗣,小字阿斗。劉備子。劉備死後繼位。在位41年,國亡投降魏,後病死,終年64歲。葬處不明。

劉禪,被劉備立為太子。劉備於公元223年4月病死,他於同年5月繼位,改年號為「建興」。

劉禪庸碌無能。在位前期,主要依靠諸葛亮治理國政。幾次出兵北伐,攻打魏國,均遭失利。自諸葛亮死後,蔣琬和費禕輔政,他們遵行諸葛亮的既定方針,團結內部,又不輕易用兵,曾一度使蜀國維持著比較穩定的局面。蔣琬、費禕之後,姜維執政,多次對魏用兵無功,消耗了國力。

而劉禪自諸葛亮死後,更加昏庸無道,貪圖享樂,不理朝政,宦官黃皓乘機取寵弄權,結黨營私,朝政日非,連姜維也因怕被害,自請到沓中(今甘肅甘南州舟曲西北)種麥以避禍。至此,蜀國的基礎已大大動搖。

公元263年,魏國分三路進攻蜀漢,魏將鄧艾抄小路攻入蜀中,劉禪派諸葛亮之子諸葛瞻阻擊鄧艾。諸葛瞻在綿竹戰死,魏軍進而逼近成都。這時,姜維率領的蜀軍主力還在劍閣駐守,毫無損傷。後主一聽敵軍逼近,慌作一團,不知所措。急忙召集大臣商議。有人建議後主逃向南中地區(今四川南部及雲、貴部分地區),但那裡情況復雜,能否站穩沒有把握。有人建議東投孫吳,但孫吳也日益衰弱,自身難保。光祿大夫譙周力主降魏,後主竟採納降魏的建議,反縛自己雙手,出城投降鄧艾,並根據鄧艾的命令,下令蜀軍全部投降。

蜀漢滅亡。

三月,劉禪被押到洛陽,降封為安樂公。魏國還將他的子孫和舊臣50多人封侯,以籠絡人心,穩定蜀漢局勢。劉禪卻認為這是對他的很大恩典,感激不盡。

有一次,司馬昭宴請劉禪君臣,命樂工吹奏蜀國音樂,歌女演唱蜀國歌舞,在座的蜀國舊臣聽了,都為亡國而感到悲傷,只有劉禪咧著嘴,傻笑著,觀賞得津津有味。幾天後,司馬昭問劉禪:「你很想念蜀國吧?」劉禪樂呵呵地回答說:「這里很快活,我不想念蜀國了。」站在一旁的舊臣卻隙聽了,覺得這實在有失體統,在劉禪回府後就對他說:「主公方才的答話不妥。如果以後再問你這類話,主公應該流著眼淚,難過地說:「祖先的墳墓都在蜀國,我怎能不想念呢?」

後來,司馬昭又問劉禪是否想念蜀國,劉禪按照卻隙的指教,背出了那幾句話,並竭力裝作凄傷的樣子,只是苦於流不出眼淚來,只好閉上眼,裝出一副哭腔。司馬昭一見,心中有數,突然說:「你的話怎麼象卻隙說的一樣。」劉禪一驚,睜開眼,直視著司馬昭,說:「這正是卻隙教我的。」司馬昭和左右都忍不住嗤笑起來。劉禪還東看看,西望望,不明白他們笑些什麼。

司馬昭見劉禪實在是個愚蠢透頂的角色,留著不會有什麼危害,就沒有殺他,讓他閑居於洛陽,直到公元271年病死。

劉禪史稱劉後主。

有人認為,劉禪在劉備死後,能先後信任、重用諸葛亮,姜維等人,支持伐魏,開拓疆土,使蜀國繼續存在了四十餘年,並非庸碌無能之君,而是一個有所作為的皇帝。至於他被俘後的傻態,只是他身處險境採取的明哲保身的韜晦之汁而已。
參考資料:http://35520.net/dwjj/sg.htm

⑼ 關於蜀國的歷史

1.三國時期蜀漢
2.先秦時期古蜀國
3.十六國時期西蜀
4.五代十國時期
5.北宋初期的蜀國
6.明代蜀國
請問是哪一個

閱讀全文

與蜀國歷史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