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中國文化發展歷史

中國文化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22 00:43:21

① 中華文化發展歷程。

中國文化的發展是很長的,進入了殷商時期,文化已經有了很多的發展,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都後續的秦漢大一統,文化更是有了極大的發展,在當時候世界上文明水平是數一數二的

② 中國文化的發展歷程

漢唐時期,中國傳統文化包括儒釋道思想以及文字、繪畫、建築、雕刻等等,傳入了日本、朝鮮等國,譬如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在日本的傳播,形成了日本的朱子學、陽明學。

唐鑒真東渡,中國的佛教文化以及雕塑等傳到日本,大量日本遣唐使如吉備真備、高僧空海、阿倍仲麻呂等到中國研習中國的文化,如此,使日本的文字、建築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

中國傳統文化在明清之際,通過西方耶穌會士,通過東學西漸,還傳播到了歐洲一些國家。中國的四大發明(造紙術、印刷術、火葯、指南針、)先後傳入西方後,對於促進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形成和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中國文化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中國文化的精髓:

中國自古就是一個禮儀之邦,「禮」乃中國文化的精髓。古代的「禮射」不僅貫穿與融合了華夏數千年璀璨的歷史文明,而且深度影響了世界,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為維系和發展優良的社會秩序與生態和諧而共同遵守的道德規范;是人類文明與智慧的結晶。「禮」和「射」分別為中國古代六藝之一,包括「禮、樂、射、御、書、數」。

古代中國的《禮記·射義》思想傳入江戶時代的日本,孕育了日本江戶時期射箭中的「文射」儀禮。日本現代的弓道正是將《禮記·射義》和江戶時代的《射法訓》一道兒奉為國之經典的。

《禮記·射義》中對射禮的性質、目的、做法之規定,就是以文射為指導思想的。

網路-中國文化

③ 在中國文化發展演變的悠久歷史

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有著深遠歷史悠久的文化,從史前時代到清末,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隨著代代人的努力在不斷的進步,才成就今天的中國。

中國文化有著幾千年的歷史,這古老的歲月本身就具有無盡的財富。然而中國的先哲們給後人留下了豐美的歷史寶藏的同時,也留下了沉重的歷史包袱。

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是深深植根在中國這片土地之上的,中國的一切現代文明都只能在這棵大樹上進行嫁接而成;考慮中國的任何事情,都離不開歷史這個無形的手對現實的影響。

中國是一個擁有5000年歷史文明的東方大國,文化源遠流長,走向世界的腳步卻剛剛開始,中國5000年歷史文化要"走出去"的路還很長。

中國傳統文化以儒家文化為主體,儒家文化又以倫理道德為主體。倫理道德與詩詞歌賦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兩條主線。

倫理道德注重社會關系的協調,詩詞歌賦注重情感的宣洩,因此在中國人的傳統思維和性格中,自古重人文、重情感。 中國漢族占總人口的90%以上,其他55個少數民族在膚色、人種上也與漢族基本相似,因此中國可以說是一個單一人種和單一文化的國家。

儒家、佛家、道家文化形成了中國文化的主體,尤其是儒家文化,對中國人的思想和行為的影響佔有統治地位。中國文化具有強烈的民族性。

自古以來,穩定和統一一直是中國歷史上的兩件大事。儒家文化作為中國古代社會上層建築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上層建築中的政權統治形成相輔相承之勢。

儒家文化中含有大量的關於教育統治者施仁政和教育百姓遵守倫理教化等方面的人文科學。中國古代社會一直重農輕商,重文輕商,科舉制度使文化與政治密切相連,文化中帶有很強的政治陸。

中國傳統文化以儒家文化為主體,儒家文化又以倫理道德為主體。倫理道德與詩詞歌賦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兩條主線。

倫理道德注重社會關系的協調,詩詞歌賦注重情感的宣洩,因此在中國人的傳統思維和性格中,自古重人文、重情感。

中國今天的進步,是古代人人一點一點小的成就所取得的。人的技術發展是如此,人類的精神財富亦是如此。這些技術和精神的大部分都是從先人那裡一點一點積累的。

④ 簡述中國文化的發展歷程

一、中國文學思想的發源——泛文學時代(春秋戰國)

1、代表人物:孔子(儒)、老子(道)專、墨子(墨屬)、韓非子(法)

2、主要特點:多元性、原創性、綜合性,哲學與文學並重。

二、從廣義向狹義文學的過渡——經學時代(兩漢)

獨尚儒家,罷拙其它,以儒家經典為唯一範本,只對經典進行闡釋,皇帝掌握闡釋權,不作發展,為統治者服務。董仲舒倡議,漢武帝施行。

三、中國文學思想的獨立和成型——文學的審美自覺時代(魏晉南北朝)

1、代表人物:曹丕、陸機、劉勰、鍾嶸等。

2、主要特點:玄學創立。去經學之繁瑣,重抽象之思辯。

四、中國文學思想的繁盛——文化和文學的高峰(隋唐宋)

1、代表人物:韓愈、柳宗元、杜甫、蘇軾、程顥、程頤、朱熹等。

2、主要特點:詩詞散文的鼎盛,宋理學創立。

五、中國古代文學思想的轉折——文體大變革(元、明、清前中期)

1、代表人物:關漢卿、袁宏道、金聖嘆、王陽明、曹雪芹等。

2、主要特點:轉折點,文體大變,敘事、戲劇、白話的興起,從上層文學到大眾文學。明心學創立。四大名著誕生。

六、中國古代文學思想的新潮——思想轉型(晚清至五四)

1、代表人物:梁啟超、王國維、魯訊、胡適等。

2、主要特點:新文化的啟蒙。

⑤ 中國古代文化發展史

一、綜述
(一)科技文化發展的原因:
國家統一、政權鞏固、社會安定、疆域遼闊為文化繁榮發達創造了必要的前提。
經濟的發展,為科學技術的進步提供了物質基礎;
統治者實行開明的對外政策,有利於我國科技文化正常發展;統治者對外來宗教採取「兼容並包」,促進了我國文化的豐富多彩;
民族觸合,加強了各民族各地區的文化交流與發展;
統治者採取的開明的政策;
前代科技文化成就,為後代科技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繼承性)
我國各族人民的辛勤勞動,創造了大量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
思考:用系統論的方法從政治、經濟、民族關系、對外關系、統治者的政策、勞動人民的作用等方面分析各個時期科技文化發展的原因。

(二)古代文化發展的主要階段特徵
古代各個歷史階段,因不同的經濟政治發展水平,造就了各具時代特徵的文化成就。
1、春秋戰國:伴隨著社會大變革,科技繁榮,學術思想活躍,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為後世文化發展奠定了基礎。
2、秦漢:國家統一,生產發展,各族政治經濟聯系加強,科技文化進一步發展。思想上「焚書坑儒」與「獨尊儒術」取代了「百家爭鳴」的局面。造紙術發明,天文、歷法、醫學成就顯著。
特點:①統一與多樣化有機結合;②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頻繁;③水平居世界先進行列;④氣勢恢弘
3、三國兩晉南北朝:封建國家分裂,民族大融合時期。佛教盛行,宗教畫流行,石窟藝術發展,范縝《神滅論》、北方《齊民要術》和少數民族的民歌都體現了這一階段的特徵。
4、隋唐:封建經濟繁榮,科技文化達到當時世界最高水平,許多方面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如趙州橋、雕版印刷術、測量子午線、唐本草等等。不僅影響到亞洲的文化發展,而且促進了世界文明的進步,形成「中華文化圈」。
5、宋元:封建經濟繼續發展,三大發明開始運用,科技文化繼續領先世界。
6、明清:傳統科技繼續發展,出現了總結性的科學巨著,但繼而轉為停滯。伴隨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反封建民主思想誕生了。
來源:http://www.zgdod.com/bbs/viewthread.php?tid=192546

⑥ 中國文化發展史

1、原始社會基本抄沒有文化可言。
2、原始社會末期,開始出現了早期的文化:近似文字的刻劃符號;舞蹈和音樂(包括樂器);城市建築;禮儀;美術等
3、奴隸社會(夏商西周),神權至上,青銅器文化高度發展,成熟的文字出現了
4、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華文化體系形成。
5、秦漢時期,佛教、道教出現,儒家學說確立統治地位,法家學說成為帝王專制統治的實際工具,國立教育體系在全國建立起來,文字統一,紙發明,中華文化大發展。
6、三國兩晉南北朝,文化受戰火摧殘,但也出現了新文化,如玄學。
7、隋唐時期,中華文化達到繁盛的巔峰,傲然屹立於世界的東方。
8、宋朝時中華文化最發達、由盛轉衰的時期。理學出現,後來確立了其統治地位。
9、元朝中華文化本身受嚴重摧殘,但對外交流大大加強。
10、明清時期,中華文化固步自封,再難有發展。
11、清末以來,中華文化受西方文化強烈影響,思想活躍,但破壞嚴重,思潮奔涌

⑦ 簡述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歷史

1、1978—1999年是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預熱期。

這一階段,我國政界、學界和企業界對文化產業展開了熱烈討論,討論的焦點是文化可不可以產業化、文化能不能夠產業化、文化與經濟的關系、文化是否構成生產力等問題。

2、2000—2005年是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初創期。

在2000年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提出「推動有關文化產業發展」的基礎上,黨的十六大將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作為相互關聯的兩個重要概念提了出來,強調:「積極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文化產業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繁榮社會主義文化、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

3、2006—2011年是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體制改革攻堅期。

這一階段,我國基本完成了出版、影視製作、發行、廣電傳輸、一般國有文藝院團、首批非時政類報刊出版單位等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的轉企改制,政企、政事分開和管辦分離逐步推進。

(7)中國文化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的未來趨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進入新時代。對於我國文化產業來說,新時代意味著我國文化產業將從粗放的鋪攤子式的發展模式向高質量、高層次、精細化發展模式轉變。

這就要求文化產業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規劃好未來發展藍圖;突出創新、創意、創造性發明和原創知識產權掌控,堅持內容為王;推動互聯網、數字技術、人工智慧等與文化、審美、藝術的高度融合,大力培育文化創意產業新業態;

推動文化創意產業進一步跨界運行,創造出一批適應市場化運行的新形式;注重以文化產業新業態、新形式催生文化消費新模式。

⑧ 簡述中國傳統文化發展歷程

1.時間:原來始社會時期

自從最早的原始文化算起,中國文化已有200萬年的歷史。

大約在距今7000年前,人類進入新石器時代。農業、制陶、石器的磨製與鑽孔,是新石器時代三大文明成就。

1954年陝西西安半坡出土的人面魚紋彩陶盆,距今約6000年。陶盆內壁上的人面魚紋圖案,線條生動、明快、形象,妙在似與不似之間,開創了中國傳統藝術誇張、變形,不求形似而求神似的風格。

原始文化(指精神文化)的成就,主要體現在原始藝術與原始宗教上。

2.原始藝術與原始宗教

原始藝術主要有:模仿勞動動作的舞蹈,以及陶塑、陶繪和木雕、骨雕。

原始宗教主要有: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圖騰崇拜。

自然崇拜:對大自然(如太陽、月亮、大地等)的崇拜。是最原始的崇拜形式之一。

祖先崇拜:對祖先創造生命的崇拜。在母系氏族社會,主要供奉女性祖先,到父系社會,男性祖先成為供奉對象。

閱讀全文

與中國文化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