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微發展歷史

微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22 00:34:52

❶ 微歷史怎麼樣

我喜歡歷史,但反思從小所接受的歷史教育,發展進程是朝代沿革的大致脈絡,事件都有其定性和歷史意義,人物都是其名字和身份標簽。歷史被我們變成了一種年代數字和名稱符號的排列,成為一種固化的、呆板的歷史,一種高度概括的、抽象的歷史,一種從觀念上、整體上把握的歷史。形象的說,這樣的歷史就象我們去參觀博物館時隔著玻璃所看到的一件非常精美的瓷器,所看到的只能是它最為精美,最有特色的那一處花紋,聽了講解我們也會知道它產於什麼時候、是什麼材質、怎麼製作、有什麼特徵等等,但是我們卻始終無法去親手觸摸它,去感受它光潔的釉質,甚至都無法看到它的背面,更不用提去感受它的流傳過程以及附著於其上的收藏者的特殊情感。這樣一來,歷史和我們之間是有距離、有隔膜的,這不單只是時空的遠隔,更重要的是情感交流上的一種阻隔,我們既無法找到一種立體的、全方位的歷史視角,更無法體會到那種豐富或者深重的歷史感覺。 在我看來,每一次朝代更迭,每一個歷史事件,每一個歷史人物,在我們所接受的歷史教育模式中,都是一件展櫃里的瓷器,只能遠觀,只能默視,而無法接近,無法把玩的,更無法交流。我們既無從得知在那光潔的釉面里有什麼樣的思想表達,也無法從中感知潛藏的情感因素——它在那裡,它就是它。每當此時,我都有一種願望,把這一個個瓷器翻一個個兒,看看它的背面,看看它的裡面,看看它的底兒上,到底都有些什麼樣的東西,甚至有一種沖動,想把它們打碎了,再來看看那每一個碎片上所承載的精美絕侖的花紋會是什麼樣。 古語說,一葉落而知秋至,又說,窺一斑而知全豹,就是講要從細節中來掌握整體,從歷史的細部來獲取歷史的全貌。《微歷史——1840——1949歷史現場》就是這樣一本書,作者拿起一把錘子,打破玻璃櫥窗這樣的鐵幕,把一件件精美的瓷器打得粉碎,然後把隱藏在整體背後的歷史細節,用一片片碎片來展現給我們看,讓我們回到一個個歷史現場,去重新感知歷史,把玩歷史,認識歷史,最後在自己的思想中去重組歷史,重釋歷史。看了這本書,我們看清了許多人,比如康有為不只是維新主將,還是一個娶了六個老婆的男人;比如嚴肅而刻板的魯迅,也會為自己的書作廣告;比如吳佩孚不只是一個軍閥,也會為抗戰而拍案而起……看了這本書,我們知道了很多不為人知的事情,比如近來在社會上廣為流傳的「新三從四德」,竟是胡適的手筆;比如軍閥楊森,竟用治軍之法來管管理眾多的妻兒;比如八國聯軍入侵,耀武揚威的在天安門廣場進行閱兵…… 這樣的碎片還有很多很多,我們看了之後或拍案而起,或沉痛不已,或悲憤交加,或恥辱不堪,或付之一笑……這才是真正的歷史,這才是歷史的真實面貌。歷史在這些細節之中得到還原,在這些細節之中讓我們得以窺視全貌,而眾多歷史人物的形象在這些細節上變得豐滿,變得真實。通過把這些歷史的碎片重新粘連、組合,讓我在自己心中重新復合出了一幅幅前所未知的歷史圖景,由此,歷史才從他者變為我自己的歷史,讓我從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主體的歷史感覺——不再遙遠,不再隔膜,變得真實而生動,豐富而深沉。 歷史的長河滾滾向前,我們既是歷史的繼承者、延續者,又是歷史的參與者、創造者,我們自己也必將沉澱為歷史的一部分,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之中。現代社會已經進入信息時代,微博作為傳遞信息的載體,無時不在,無處不在,更廣泛、更深刻的記錄我們的一言一行,把我們拉進歷史——當下的只言片語、點點滴滴也許就會成為他人茶餘飯後的談資,成為明日他人記憶中的一個碎片。每個人都逃不出這樣的歷史歸宿——化作歷史的碎片。 這本書的作者,應該受到了微博的啟發吧。一個個短小精悍的故事,一則則惹人噴飯的奇聞逸事,了了的幾句話,告訴我們的卻是大歷史,讀來很有啟發。從這個角度來講,這本書不失為一本好書,值得一讀。

❷ 微通道的發展歷程

微通道(微通道換熱器)的工程背景來源於上個世紀80年代高密度電子器件的冷卻和90年代出現的微電子機械繫統的傳熱問題。1981年,Tuckerman和Pease提出了微通道散熱器的概念;1985年,Swife,Migliori和Wheatley研製出了用於兩流體熱交換的微通道換熱器。隨著微製造技術的發展,人們已經能夠製造水力學直徑?10~1 000μm通道所構成的微尺寸換熱器。1986年Cross和Ramshaw研製了印刷電路微尺寸換熱器,體積換熱系數達到7MW/(m3·K);1994年Friedrich和Kang研製的微尺度換熱器體積換熱系數達45MW/(m3·K);2001年,Jiang等提出了微熱管冷卻系統的概念,該微冷卻系統實際上是一個微散熱系統,由電子動力泵、微冷凝器、微熱管組成。如果用微壓縮冷凝系統替代微冷凝器,可實現主動冷卻,支持高密度熱量電子器件的高速運行。
國內市場最先將微通道技術產業化的是汽車空調行業。由於傳統的氟利昂系列製冷劑對臭氧層具有較強的破壞作用,已被《蒙特利爾議定書》禁止。R134a作為一種過渡型替代品,由於其溫室效應指數很高(約為CO2的1 300倍),也被《京都議定書》所否定。CO2在蒸發潛熱、比熱容、動力黏度等物理性質上具有優勢,若採用合適的製冷循環,CO2在熱力特性上可與傳統製冷劑相當,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具優勢。但是CO2製冷循環為超臨界循環,壓力很高,在空調系統中高壓工作壓力要到13MPa以上,設計壓力要達到42.5MPa,這對壓縮機和換熱器的耐壓性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結構輕量化和小型化的前提下,微通道氣體冷卻器是同時滿足耐壓性、耐久性和系統安全性的必然選擇。

❸ 微小網的發展歷史

2012年10月,微小網雛形誕生;
2013年2月,微小網3D列印模塊上線;
2013年7月,微小網圖庫模塊上線;
2013年11月,微小網文庫模塊上線,圖紙數突破1萬。

❹ 誰知道有關現代微電子技術的發展史

簡述微電子技術的發展:
70年代中期以後,出現了以微電子技術為核心的新興技術群。以微電子技術為基礎的信息技術是新技術革命的主導技術和主要標志。它開辟了人類歷史上的新時代——信息時代。今天,信息技術已滲透到社會生產和生活的一切領域,並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信息產業正逐步取代傳統工業而躍居主導地位。從某種意義上說,人類社會己進入了信息時代。
新技術革命又稱現代技術革命,也有人將它稱為繼蒸汽機、電力之後的第三次技術革命。它產生於本世紀40 年代中期,
70年代,光纖通信進入實用階段。以微電子技術、電子計算機、激光、光纖通信、衛星通信和遙感技術為主要內容的信息技術成為新技術革命的先導技術。微電子技術是信息技術的基礎。信息技術是新技術革命的核心技術之一。
微電子技術是採用微細加工工藝,在微小的半導體結構內製成微型電子線路或系統的技術。它是伴隨集成電路技術而發展起來的一門新技術。微電子技術的形成引起電子設備和系統的設計、工藝、封裝等方面的巨大變革。它最突出的成就是微處理器。
1947年底,美國貝爾實驗室研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個晶體管,微電子技術開始萌芽。50 年代末期,集成電路出現了。這一發明的功績應屬於美國得克薩斯儀器公司的基爾比和仙童公司研究與開發部的諾伊斯。
1962年,美國無線電公司的霍夫斯坦和海曼研製出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管。它的集成度高,功耗低,可靠性好,工藝簡單,但存在工作速度較慢、要求不同工作電壓、易氧化等缺點。60 年代後期。製造MOS 電路的技術更加成熟,一些障礙被突破,MOS 電路才獲得巨大發展。1967年,仙童公司生產出世界上第一個只讀存貯器。它是一個 64 位 MOS 器件。1969 年,美國的英特爾公司製成了4 位的 4004 微處理機,採用了 P 溝道 MOS 工藝。1972年,該公司開發了計算機上使用的 MOS 結構 1024 位動態隨機存貯器。1975年,他們又推出了4096位動態隨機存貯器。這時,使用幾片集成電路片子已能組裝成一台微型計算機。
目前,微電子技術發展方興未艾。各國政府對它極為重視。70年代,在日本政府扶植和資助下,日本5 家公司組成 「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研究組合」,通過共同研究取得很大成功。美國半導體製造技術聯合體,進行了 1987—1993 年的合作研究。西歐實施了歐洲聯合亞微米硅計劃,時間從 1989 年到 1996 年。中國引進的3 微米技術生產線已於 1990 年投產, 「1微米兆位計劃」已列為國家重點發展項目。
新技術革命又稱現代技術革命,也有人將它稱為繼蒸汽機、電力之後的第三次技術革命。它產生於本世紀40 年代中期,伴隨著當代科學技術的形成而發展起來,擴展到科學技術的各個領域。它首先在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興起,逐步向其他國家和地區輻射,直至席捲全球。以微電子技術為基礎的信息技術是新技術革命的主導技術和主要標志。它開辟了人類歷史上的新時代——信息時代。
以上信息來自網路。

❺ 微型計算機的發展史是什麼

微型計算機的發展主要表現在其核心部件——微處理器的發展上,每當一款新型的微處理器出現時,就會帶動微機系統的其他部件的相應發展,如微機體系結構的進一步優化,存儲器存取容量的不斷增大、存取速度的不斷提高,外圍設備的不斷改進以及新設備的不斷出現等。

根據微處理器的字長和功能,可將微型計算機的發展劃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第1階段第1階段(1971—1973年)是4位和8位低檔微處理器時代,通常稱為第1代,其典型產品是Intel4004和Intel8008微處理器和分別由它們組成的MCS-4和MCS-8微機。基本特點是採用PMOS工藝,集成度低(4000個晶體管/片),系統結構和指令系統都比較簡單,主要採用機器語言或簡單的匯編語言,指令數目較少(20多條指令),基本指令周期為20~50μs,用於簡單的控制場合。
2.第2階段第2階段(1971—1977年)是8位中高檔微處理器時代,通常稱為第2代,其典型產品是Intel8080/8085、Motorola公司、Zilog公司的Z80等。它們的特點是採用NMOS工藝,集成度提高約4倍,運算速度提高約10~15倍(基本指令執行時間1~2μs),指令系統比較完善,具有典型的計算機體系結構和中斷、DMA等控制功能。軟體方面除了匯編語言外,還有BASIC、FORTRAN等高級語言和相應的解釋程序和編譯程序,在後期還出現了操作系統。
3.第3階段第3階段(1978——1984年)是16位微處理器時代,通常稱為第3代,其典型產品是Intel公司的8086/8088,Motorola公司的M68000,Zilog公司的Z8000等微處理器。其特點是採用HMOS工藝,集成度(20000~70000晶體管/片)和運算速度(基本指令執行時間是0.5μs)都比第2代提高了一個數量級。指令系統更加豐富、完善,採用多級中斷、多種定址方式、段式存儲機構、硬體乘除部件,並配置了軟體系統。這一時期著名微機產品有IBM公司的個人計算機。1981年IBM公司推出的個人計算機採用8088CPU。緊接著1982年又推出了擴展型的個人計算機IBM PC/XT,它對內存進行了擴充,並增加了一個硬磁碟驅動器。1984年,IBM公司推出了以80286處理器為核心組成的16位增強型個人計算機IBM PC/AT。由於IBM公司在發展個人計算機時採用 了技術開放的策略,使個人計算機風靡世界。
4.第4階段第4階段(1985—1992年)是32位微處理器時代,又稱為第4代。其典型產品是Intel公司的80386/80486,Motorola公司的M69030/68040等。其特點是採用HMOS或CMOS工藝,集成度高達100萬個晶體管/片,具有32位地址線和32位數據匯流排。每秒鍾可完成600萬條指令(Million Instructions Per Second,MIPS)。微型計算機的功能已經達到甚至超過超級小型計算機,完全可以勝任多任務、多用戶的作業。同期,其他一些微處理器生產廠商(如AMD、TEXAS等)也推出了80386/80486系列的晶元。
5.第5階段第5階段(1993-2005年)是奔騰(pentium)系列微處理器時代,通常稱為第5代。典型產品是Intel公司的奔騰系列晶元及與之兼容的AMD的K6系列微處理器晶元。內部採用了超標量指令流水線結構,並具有相互獨立的指令和數據高速緩存。隨著MMX(MultiMediaeXtended)微處理器的出現,使微機的發展在網路化、多媒體化和智能化等方面跨上了更高的台階。2000年3月,AMD與Intel分別退出來時鍾頻率達1GHz的Athlon和PentiumⅢ。2000年11月,Intel又推出了Pentium4微處理器,集成度高達每片4200萬個晶體管,主頻為1.5GHz。2002年11月,Intel推出的Pentium4微處理器的時鍾頻率達到3.06GHz。對於個人計算機用戶而言,多任務處理一直是困擾的難題,因為單處理器的多任務以分割時間段的方式來實現,此時的性能損失相當巨大。而在雙內核處理器的支持下,真正的多任務得以應用,而且越來越多的應用程序甚至會為之優化,進而奠定扎實的應用基礎。
6.第6階段第6階段(2005年至今)是酷睿(core)系列微處理器時代,通常稱為第6代。「酷睿」是一款領先節能的新型微架構,設計的出發點是提供卓然出眾的性能和能效,提高每瓦特性能,也就是所謂的能效比。早期的酷睿是基於筆記本處理器的。 酷睿2:英文名稱為Core 2 Duo,是是英特爾在2006年推出的新一代基於Core微架構的產品體系統稱。於2006年7月27日發布。酷睿2是一個跨平台的構架體系,包括伺服器版、桌面版、移動版三大領域。其中,伺服器版的開發代號為Woodcrest,桌面版的開發代號為Conroe,移動版的開發代號為Merom。

酷睿2處理器的Core微架構是Intel的以色列設計團隊在Yonah微架構基礎之上改進而來的新一代英特爾架構。最顯著的變化在於在各個關鍵部分進行強化。為了提高兩個核心的內部數據交換效率採取共享式二級緩存設計,2個核心共享高達4MB的二級緩存。

❻ 微處理器的發展歷程

CPU從最初發展至今已經有二十多年的歷史了,這期間,按照其處理信息的字長,CPU可以分為:4位微處理器、8位微處理器、16位微處理器、32位微處理器以及最新的64位微處理器,可以說個人電腦的發展是隨著CPU的發展而前進的。微機是指以大規模、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為主要部件,以集成了計算機主要部件——控制器和運算器的微處理器MP(Micro Processor)為核心,所構造出的計算系經過30多年的發展,微處理器的發展大致可分為: 第一階段
(1971—1973年)通常以字長是4位或8位微處理器,典型的是美國 Intel 4004和Intel 8008微處理器。Intel 4004是一種4位微處理器,可進行4位二進制的並行運算,它有45條指令,速度0.05MIPs(Million Instruction Per Second,每秒百萬條指令)。Intel 4004的功能有限,主要用於計算器、電動打字機、照相機、台秤、電視機等家用電器上,使這些電器設備具有智能化,從而提高它們的性能。Intel 8008是世界上第一種8位的微處理器。存儲器採用PMOS工藝。該階段計算機工作速度較慢,微處理器的指令系統不完整,存儲器容量很小,只有幾百位元組,沒有操作系統,只有匯編語言。主要用於工業儀表、過程式控制制。 (1974—1977年)典型的微處理器有Intel 8080/8085,Zilog公司的Z80和Motorola公司的M6800。與第一代微處理器相比,集成度提高了1~4倍,運算速度提高了10~15倍,指令系統相對比較完善,已具備典型的計算機體系結構及中斷、直接存儲器存取等功能。
由於微處理器可用來完成很多以前需要用較大設備完成的計算任務,價格又便宜,於是各半導體公司開始競相生產微處理器晶元。Zilog公司生產了8080的增強型Z80,摩托羅拉公司生產了6800,英特爾公司於1976年又生產了增強型8085,但這些晶元基本沒有改變8080的基本特點,都屬於第二代微處理器。它們均採用NMOS工藝,集成度約9000隻晶體管,平均指令執行時間為1μS~2μS,採用匯編語言、BASIC、Fortran編程,使用單用戶操作系統。 第三階段(1978—1984年)即16位微處理器。1978 年,Intel公司率先推出16位微處理器8086,同時,為了方便原來的8位機用戶,Intel公司又提出了一種准16位微處理器8088。
8086微處理器最高主頻速度為8MHz,具有16位數據通道,內存定址能力為1MB。同時英特爾還生產出與之相配合的數學協處理器i8087,這兩種晶元使用相互兼容的指令集,但i8087指令集中增加了一些專門用於對數、指數和三角函數等數學計算的指令。人們將這些指令集統一稱之為 x86指令集。雖然以後英特爾又陸續生產出第二代、第三代等更先進和更快的新型CPU,但都仍然兼容原來的x86指令,而且英特爾在後續CPU的命名上沿用了原先的x86序列,直到後來因商標注冊問題,才放棄了繼續用阿拉伯數字命名。
1979年,英特爾公司又開發出了8088。8086和8088在晶元內部均採用16位數據傳輸,所以都稱為16位微處理器,但8086每周期能傳送或接收16位數據,而8088每周期只採用8位。因為最初的大部分設備和晶元是8位的,而8088的外部8位數據傳送、接收能與這些設備相兼容。8088採用40針的DIP封裝,工作頻率為6.66MHz、7.16MHz或8MHz,微處理器集成了大約29000個晶體管。
在Intel公司推出8086、8088 CPU之後,各公司也相繼推出了同類的產品,有Zilog公司Z8000和Motorola公司的M68000等。16位微處理器比8位微處理器有更大的定址空間、更強的運算能力、更快的處理速度和更完善的指令系統。所以,16位微處理器已能夠替代部分小型機的功能,特別在單任務、單用戶的系統中,8086等16位微處理器更是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1981年,美國IBM公司將8088晶元用於其研製的IBM-PC機中,從而開創了全新的微機時代。也正是從8088開始,個人電腦(PC)的概念開始在全世界范圍內發展起來。從8088應用到IBM PC機上開始,個人電腦真正走進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之中,它也標志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1982年,英特爾公司在8086的基礎上,研製出了80286微處理器,該微處理器的最大主頻為20MHz,內、外部數據傳輸均為16位,使用24位內存儲器的定址,內存定址能力為16MB。80286可工作於兩種方式,一種叫實模式,另一種叫保護方式。
在實模式下,微處理器可以訪問的內存總量限制在1兆位元組;而在保護方式之下,80286可直接訪問16兆位元組的內存。此外,80286工作在保護方式之下,可以保護操作系統,使之不像實模式或8086等不受保護的微處理器那樣,在遇到異常應用時會使系統停機。
IBM公司將80286微處理器用在先進技術微機即AT機中,引起了極大的轟動。80286在以下四個方面比它的前輩有顯著的改進:支持更大的內存;能夠模擬內存空間;能同時運行多個任務;提高了處理速度。
最早PC機的速度是4MHz,第一台基於80286的AT機運行速度為6MHz至8MHz,一些製造商還自行提高速度,使80286達到了20MHz,這意味著性能上有了重大的進步。
80286的封裝是一種被稱為PGA的正方形包裝。PGA是源於PLCC的便宜封裝,它有一塊內部和外部固體插腳,在這個封裝中,80286集成了大約130000個晶體管。
IBM PC/AT微機的匯流排保持了XT的三層匯流排結構,並增加了高低位位元組匯流排驅動器轉換邏輯和高位位元組匯流排。與XT機一樣,CPU也是焊接在主板上的。 第四階段(1985—1992年)即32位微處理器。1985年10月17日,英特爾劃時代的產品——80386DX正式發布了,其內部包含27.5萬個晶體管,時鍾頻率為12.5MHz,後逐步提高到20MHz、25MHz、33MHz,最後還有少量的40MHz產品。
80386DX的內部和外部數據匯流排是32位,地址匯流排也是32位,可以定址到4GB內存,並可以管理64TB的虛擬存儲空間。它的運算模式除了具有實模式和保護模式以外,還增加了一種「虛擬86」的工作方式,可以通過同時模擬多個8086微處理器來提供多任務能力。
80386DX有比80286更多的指令,頻率為12.5MHz的80386每秒鍾可執行6百萬條指令,比頻率為16MHz的80286快2.2倍。80386最經典的產品為80386DX-33MHz,一般我們說的80386就是指它。
由於32位微處理器的強大運算能力,PC的應用擴展到很多的領域,如商業辦公和計算、工程設計和計算、數據中心、個人娛樂。80386使32位CPU成為了PC工業的標准。
1989年英特爾公司又推出准32位微處理器晶元80386SX。這是Intel為了擴大市場份額而推出的一種較便宜的普及型CPU,它的內部數據匯流排為32位,外部數據匯流排為16位,它可以接受為80286開發的16位輸入/輸出介面晶元,降低整機成本。80386SX推出後,受到市場的廣泛的歡迎,因為80386SX的性能大大優於80286,而價格只是80386的三分之一。
1989年,我們大家耳熟能詳的80486晶元由英特爾推出。這款經過四年開發和3億美元資金投入的晶元的偉大之處在於它首次實破了100萬個晶體管的界限,集成了120萬個晶體管,使用1微米的製造工藝。80486的時鍾頻率從25MHz逐步提高到33MHz、40MHz、50MHz。
80486是將80386和數學協微處理器80387以及一個8KB的高速緩存集成在一個晶元內。80486中集成的80487的數字運算速度是以前80387的兩倍,內部緩存縮短了微處理器與慢速DRAM的等待時間。並且,在80x86系列中首次採用了RISC(精簡指令集)技術,可以在一個時鍾周期內執行一條指令。它還採用了突發匯流排方式,大大提高了與內存的數據交換速度。由於這些改進,80486的性能比帶有80387數學協微處理器的80386 DX性能提高了4倍。 第5階段(1993-2005年)是奔騰(pentium)系列微處理器時代,通常稱為第5代。典型產品是Intel公司的奔騰系列晶元及與之兼容的AMD的K6系列微處理器晶元。內部採用了超標量指令流水線結構,並具有相互獨立的指令和數據高速緩存。隨著MMX(MultiMediaeXtended)微處理器的出現,使微機的發展在網路化、多媒體化和智能化等方面跨上了更高的台階。
早期的奔騰75MHz~120MHz使用0.5微米的製造工藝,後期120MHz頻率以上的奔騰則改用0.35微米工藝。經典奔騰的性能相當平均,整數運算和浮點運算都不錯。為了提高電腦在多媒體、3D圖形方面的應用能力,許多新指令集應運而生,其中最著名的三種便是英特爾的MMX、SSE和AMD的3D NOW!。 MMX(MultiMedia Extensions,多媒體擴展指令集)是英特爾於1996年發明的一項多媒體指令增強技術,包括57條多媒體指令,這些指令可以一次處理多個數據,MMX技術在軟體的配合下,就可以得到更好的性能。
多能奔騰(Pentium MMX)的正式名稱就是「帶有MMX技術的Pentium」,是在1996年底發布的。從多能奔騰開始,英特爾就對其生產的CPU開始鎖倍頻了,但是MMX的CPU超外頻能力特別強,而且還可以通過提高核心電壓來超倍頻,所以那個時候超頻是一個很時髦的行動。超頻這個詞語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流行的。
多能奔騰是繼Pentium後英特爾又一個成功的產品,其生命力也相當頑強。多能奔騰在原Pentium的基礎上進行了重大的改進,增加了片內16KB數據緩存和16KB指令緩存,4路寫緩存以及分支預測單元和返回堆棧技術。特別是新增加的57條MMX多媒體指令,使得多能奔騰即使在運行非MMX優化的程序時,也比同主頻的Pentium CPU要快得多。
1997年推出的Pentium II處理器結合了Intel MMX技術,能以極高的效率處理影片、音效、以及繪圖資料,首次採用Single Edge Contact (S.E.C) 匣型封裝,內建了高速快取記憶體。這款晶片讓電腦使用者擷取、編輯、以及透過網際網路和親友分享數位相片、編輯與新增文字、音樂或製作家庭電影的轉場效果、使用視訊電話以及透過標准電話線與網際網路傳送影片,Intel Pentium II處理器晶體管數目為750萬顆。
Pentium III 處理器加入70個新指令,加入網際網路串流SIMD延伸集稱為MMX,能大幅提升先進影像、3D、串流音樂、影片、語音辨識等應用的性能,它能大幅提升網際網路的使用經驗,讓使用者能瀏覽逼真的線上博物館與商店,以及下載高品質影片,Intel首次導入0.25微米技術,Intel Pentium III晶體管數目約為950萬顆。
與此同年,英特爾還發布了PentiumIII Xeon處理器。作為PentiumII Xeon的後繼者,除了在內核架構上採納全新設計以外,也繼承了Pentium III處理器新增的70條指令集,以更好執行多媒體、流媒體應用軟體。除了面對企業級的市場以外,Pentium III Xeon加強了電子商務應用與高階商務計算的能力。在緩存速度與系統匯流排結構上,也有很多進步,很大程度提升了性能,並為更好的多處理器協同工作進行了設計。
2000年推出的Pentium 4處理器內建了4200萬個晶體管,以及採用0.18微米的電路,Pentium 4初期推出版本的速度就高達1.5GHz,晶體管數目約為4200萬顆,翌年8月,Pentium 4 處理理達到2 GHz的里程碑。2002年英特爾推出新款Intel Pentium 4處理器內含創新的Hyper-Threading(HT)超線程技術。超線程技術打造出新等級的高性能桌上型電腦,能同時快速執行多項運算應用,或針對支持多重線程的軟體帶來更高的性能。超線程技術讓電腦性能增加25%。除了為桌上型電腦使用者提供超線程技術外,英特爾也達成另一項電腦里程碑,就是推出運作頻率達3.06 GHz的Pentium 4處理器,是首款每秒執行30億個運算周期的商業微處理器,如此優異的性能要歸功於當時業界最先進的0.13微米製程技術,翌年,內建超線程技術的Intel Pentium 4處理器頻率達到3.2 GHz。
PentiumM:由以色列小組專門設計的新型移動CPU,Pentium M是英特爾公司的x86架構微處理器,供筆記簿型個人電腦使用,亦被作為Centrino的一部分,於2003年3月推出。公布有以下主頻:標准1.6GHz,1.5GHz,1.4GHz,1.3GHz,低電壓1.1GHz,超低電壓900MHz。為了在低主頻得到高效能,Banias作出了優化,使每個時鍾所能執行的指令數目更多,並通過高級分支預測來降低錯誤預測率。另外最突出的改進就L2高速緩存增至1MB(P3-M和P4-M都只有512KB),估計Banias數目高達7700萬的晶體管大部分就用在這上。
此外還有一系列與減少功耗有關的設計:增強型Speedstep技術是必不可少的了,擁有多個供電電壓和計算頻率,從而使性能可以更好地滿足應用需求。
智能供電分布可將系統電量集中分布到處理器需要的地方,並關閉空閑的應用;移動電壓定位(MVPIV)技術可根據處理器活動動態降低電壓,從而支持更低的散熱設計功率和更小巧的外形設計;經優化功率的400MHz系統匯流排;Micro-opsfusion微操作指令融合技術,在存在多個可同時執行的指令的情況下,將這些指令合成為一個指令,以提高性能與電力使用效率。專用的堆棧管理器,使用記錄內部運行情況的專用硬體,處理器可無中斷執行程序。
Banias所對應的晶元組為855系列,855晶元組由北橋晶元855和南橋晶元ICH4-M組成,北橋晶元分為不帶內置顯卡的855PM(代號Odem)和帶內置顯卡的855GM(代號Montara-GM),支持高達2GB的DDR266/200內存,AGP4X,USB2.0,兩組ATA-100、AC97音效及Modem。其中855GM為三維及顯示引擎優化InternalClockGating,它可以在需要時才進行三維顯示引擎供電,從而降低晶元組的功率。
2005年Intel推出的雙核心處理器有Pentium D和Pentium Extreme Edition,同時推出945/955/965/975晶元組來支持新推出的雙核心處理器,採用90nm工藝生產的這兩款新推出的雙核心處理器使用是沒有針腳的LGA 775介面,但處理器底部的貼片電容數目有所增加,排列方式也有所不同。
桌面平台的核心代號Smithfield的處理器,正式命名為Pentium D處理器,除了擺脫阿拉伯數字改用英文字母來表示這次雙核心處理器的世代交替外,D的字母也更容易讓人聯想起Dual-Core雙核心的涵義。
Intel的雙核心構架更像是一個雙CPU平台,Pentium D處理器繼續沿用Prescott架構及90nm生產技術生產。Pentium D內核實際上由於兩個獨立的2獨立的Prescott核心組成,每個核心擁有獨立的1MB L2緩存及執行單元,兩個核心加起來一共擁有2MB,但由於處理器中的兩個核心都擁有獨立的緩存,因此必須保正每個二級緩存當中的信息完全一致,否則就會出現運算錯誤。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Intel將兩個核心之間的協調工作交給了外部的MCH(北橋)晶元,雖然緩存之間的數據傳輸與存儲並不巨大,但由於需要通過外部的MCH晶元進行協調處理,毫無疑問的會對整個的處理速度帶來一定的延遲,從而影響到處理器整體性能的發揮。
由於採用Prescott內核,因此Pentium D也支持EM64T技術、XD bit安全技術。值得一提的是,Pentium D處理器將不支持Hyper-Threading技術。原因很明顯:在多個物理處理器及多個邏輯處理器之間正確分配數據流、平衡運算任務並非易事。比如,如果應用程序需要兩個運算線程,很明顯每個線程對應一個物理內核,但如果有3個運算線程呢?因此為了減少雙核心Pentium D架構復雜性,英特爾決定在針對主流市場的Pentium D中取消對Hyper-Threading技術的支持。
同出自Intel之手,而且Pentium D和Pentium Extreme Edition兩款雙核心處理器名字上的差別也預示著這兩款處理器在規格上也不盡相同。其中它們之間最大的不同就是對於超線程(Hyper-Threading)技術的支持。Pentium D不支持超線程技術,而Pentium Extreme Edition則沒有這方面的限制。在打開超線程技術的情況下,雙核心Pentium Extreme Edition處理器能夠模擬出另外兩個邏輯處理器,可以被系統認成四核心系統。
Pentium EE系列都採用三位數字的方式來標注,形式是Pentium EE8xx或9xx,例如Pentium EE840等等,數字越大就表示規格越高或支持的特性越多。
Pentium EE8x0:表示這是Smithfield核心、每核心1MB二級緩存、800MHzFSB的產品,其與PentiumD8x0系列的唯一區別僅僅只是增加了對超線程技術的支持,除此之外其它的技術特性和參數都完全相同。
Pentium EE9x5:表示這是Presler核心、每核心2MB二級緩存、1066MHzFSB的產品,其與PentiumD9x0系列的區別只是增加了對超線程技術的支持以及將前端匯流排提高到1066MHzFSB,除此之外其它的技術特性和參數都完全相同。
單核心的Pentium 4、Pentium 4 EE、Celeron D以及雙核心的Pentium D和Pentium EE等CPU採用LGA775封裝。與以前的Socket 478介面CPU不同,LGA 775介面CPU的底部沒有傳統的針腳,而代之以775個觸點,即並非針腳式而是觸點式,通過與對應的LGA 775插槽內的775根觸針接觸來傳輸信號。LGA 775介面不僅能夠有效提升處理器的信號強度、提升處理器頻率,同時也可以提高處理器生產的良品率、降低生產成本。 第6階段(2005年至今)是酷睿(core)系列微處理器時代,通常稱為第6代。「酷睿」是一款領先節能的新型微架構,設計的出發點是提供卓然出眾的性能和能效,提高每瓦特性能,也就是所謂的能效比。早期的酷睿是基於筆記本處理器的。 酷睿2:英文名稱為Core 2 Duo,是英特爾在2006年推出的新一代基於Core微架構的產品體系統稱。於2006年7月27日發布。酷睿2是一個跨平台的構架體系,包括伺服器版、桌面版、移動版三大領域。其中,伺服器版的開發代號為Woodcrest,桌面版的開發代號為Conroe,移動版的開發代號為Merom。
酷睿2處理器的Core微架構是Intel的以色列設計團隊在Yonah微架構基礎之上改進而來的新一代英特爾架構。最顯著的變化在於在各個關鍵部分進行強化。為了提高兩個核心的內部數據交換效率採取共享式二級緩存設計,2個核心共享高達4MB的二級緩存。
繼LGA775介面之後,Intel首先推出了LGA1366平台,定位高端旗艦系列。首顆採用LGA 1366介面的處理器代號為Bloomfield,採用經改良的Nehalem核心,基於45納米製程及原生四核心設計,內建8-12MB三級緩存。LGA1366平台再次引入了Intel超線程技術,同時QPI匯流排技術取代了由Pentium 4時代沿用至今的前端匯流排設計。最重要的是LGA1366平台是支持三通道內存設計的平台,在實際的效能方面有了更大的提升,這也是LGA1366旗艦平台與其他平台定位上的一個主要區別。
作為高端旗艦的代表,早期LGA1366介面的處理器主要包括45nm Bloomfield核心酷睿i7四核處理器。隨著Intel在2010年買入32nm工藝製程,高端旗艦的代表被酷睿i7-980X處理器取代,全新的32nm工藝解決六核心技術,擁有最強大的性能表現。對於准備組建高端平台的用戶而言,LGA1366依然占據著高端市場,酷睿i7-980X以及酷睿i7-950依舊是不錯的選擇。
Intel Core i7是一款45nm原生四核處理器,處理器擁有8MB三級緩存,支持三通道DDR3內存。處理器採用LGA 1366針腳設計,支持第二代超線程技術,也就是處理器能以八線程運行。根據網上流傳的測試,同頻Core i7比Core 2 Quad性能要高出很多。
綜合之前的資料來看,英特爾首先會發布三款Intel Core i7處理器,頻率分別為3.2GHz、2.93GHz和2.66GHz,主頻為3.2GHz的屬於Intel Core i7 Extreme,處理器售價為999美元,當然這款頂級處理器面向的是發燒級用戶。而頻率較低的2.66GHz的定價為284美元,約合1940元人民幣,面向的是普通消費者。全新一代Core i7處理器將於2013年第四季度推出。
而從英特爾技術峰會2008(IDF2008)上英特爾展示的情況來看,core i7的能力在core2 extreme qx9770(3.2GHz)的三倍左右。IDF上,intel工作人員使用一顆core i7 3.2GHz處理器演示了CineBench R10多線程渲染,結果很驚人。渲染開始後,四顆核心的八個線程同時開始工作,僅僅19秒鍾後完整的畫面就呈現在了屏幕上,得分超過45800。相比之下,core2 extreme qx 9770 3.2GHz只能得到一萬兩千分左右,超頻到4.0GHz才勉強超過15000分,不到core i7的3分之一。core i7的超強實力由此可窺見一斑。
Core i5是一款基於Nehalem架構的四核處理器,採用整合內存控制器,三級緩存模式,L3達到8MB,支持Turbo Boost等技術的新處理器電腦配置。它和Core i7(Bloomfield)的主要區別在於匯流排不採用QPI,採用的是成熟的DMI(Direct Media Interface),並且只支持雙通道的DDR3內存。結構上它用的是LGA1156 介面,Core i7用的是LGA1366。i5有睿頻技術,可以在一定情況下超頻。
Core i3可看作是Core i5的進一步精簡版(或閹割版),將有32nm工藝版本(研發代號為Clarkdale,基於Westmere架構)這種版本。Core i3最大的特點是整合GPU(圖形處理器),也就是說Core i3將由CPU+GPU兩個核心封裝而成。由於整合的GPU性能有限,用戶想獲得更好的3D性能,可以外加顯卡。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Clarkdale,顯示核心部分的製作工藝仍會是45nm。i3 i5 區別最大之處是 i3沒有睿頻技術。
2010年6月,Intel再次發布革命性的處理器——第二代Core i3/i5/i7。第二代Core i3/i5/i7隸屬於第二代智能酷睿家族,全部基於全新的Sandy Bridge微架構,相比第一代產品主要帶來五點重要革新:1、採用全新32nm的Sandy Bridge微架構,更低功耗、更強性能。2、內置高性能GPU(核芯顯卡),視頻編碼、圖形性能更強。 3、睿頻加速技術2.0,更智能、更高效能。4、引入全新環形架構,帶來更高帶寬與更低延遲。5、全新的AVX、AES指令集,加強浮點運算與加密解密運算。
SNB(Sandy Bridge)是英特爾在2011年初發布的新一代處理器微架構,這一構架的最大意義莫過於重新定義了「整合平台」的概念,與處理器「無縫融合」的「核芯顯卡」終結了「集成顯卡」的時代。這一創舉得益於全新的32nm製造工藝。由於Sandy Bridge 構架下的處理器採用了比之前的45nm工藝更加先進的32nm製造工藝,理論上實現了CPU功耗的進一步降低,及其電路尺寸和性能的顯著優化,這就為將整合圖形核心(核芯顯卡)與CPU封裝在同一塊基板上創造了有利條件。此外,第二代酷睿還加入了全新的高清視頻處理單元。視頻轉解碼速度的高與低跟處理器是有直接關系的,由於高清視頻處理單元的加入,新一代酷睿處理器的視頻處理時間比老款處理器至少提升了30%。新一代Sandy Bridge處理器採用全新LGA1155介面設計,並且無法無LGA1156介面兼容。Sandy Bridge是將取代Nehalem的一種新的微架構,不過仍將採用32nm工藝製程。比較吸引人的一點是這次Intel不再是將CPU核心與GPU核心用「膠水」粘在一起,而是將兩者真正做到了一個核心裡。
在2012年4月24日下午北京天文館,intel正式發布了ivy bridge(IVB)處理器。22nm Ivy Bridge會將執行單元的數量翻一番,達到最多24個,自然會帶來性能上的進一步躍進。Ivy Bridge會加入對DX11的支持的集成顯卡。另外新加入的XHCI USB 3.0控制器則共享其中四條通道,從而提供最多四個USB 3.0,從而支持原生USB3.0。cpu的製作採用3D晶體管技術的CPU耗電量會減少一半。

❼ 微歷史的內容簡介

微歷史,顧名思義用微博體寫史。涵蓋了國學大師的真性情、文人風骨、軍閥的趣聞逸事、小人物的話語等百年語錄精粹。並配有大量稀見圖片,影像連綴,儼然1911—1949歷史剪影,現代版《世說新語》。

❽ 微機的發展歷史

計算機的歷史

現代計算機的誕生和發展 現代計算機問世之前,計算機的發展經歷了機械式計算機、機電式計算機和萌芽期的電子計算機三個階段。

早在17世紀,歐洲一批數學家就已開始設計和製造以數字形式進行基本運算的數字計算機。1642年,法國數學家帕斯卡採用與鍾表類似的齒輪傳動裝置,製成了最早的十進制加法器。1678年,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製成的計算機,進一步解決了十進制數的乘、除運算。

英國數學家巴貝奇在1822年製作差分機模型時提出一個設想,每次完成一次算術運算將發展為自動完成某個特定的完整運算過程。1884年,巴貝奇設計了一種程序控制的通用分析機。這台分析機雖然已經描繪出有關程序控制方式計算機的雛型,但限於當時的技術條件而未能實現。

巴貝奇的設想提出以後的一百多年期間,電磁學、電工學、電子學不斷取得重大進展,在元件、器件方面接連發明了真空二極體和真空三極體;在系統技術方面,相繼發明了無線電報、電視和雷達……。所有這些成就為現代計算機的發展准備了技術和物質條件。

與此同時,數學、物理也相應地蓬勃發展。到了20世紀30年代,物理學的各個領域經歷著定量化的階段,描述各種物理過程的數學方程,其中有的用經典的分析方法已根難解決。於是,數值分析受到了重視,研究出各種數值積分,數值微分,以及微分方程數值解法,把計算過程歸結為巨量的基本運算,從而奠定了現代計算機的數值演算法基礎。

社會上對先進計算工具多方面迫切的需要,是促使現代計算機誕生的根本動力。20世紀以後,各個科學領域和技術部門的計算困難堆積如山,已經阻礙了學科的繼續發展。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後,軍事科學技術對高速計算工具的需要尤為迫切。在此期間,德國、美國、英國部在進行計算機的開拓工作,幾乎同時開始了機電式計算機和電子計算機的研究。

德國的朱賽最先採用電氣元件製造計算機。他在1941年製成的全自動繼電器計算機Z-3,已具備浮點記數、二進制運算、數字存儲地址的指令形式等現代計算機的特徵。在美國,1940~1947年期間也相繼製成了繼電器計算機MARK-1、MARK-2、Model-1、Model-5等。不過,繼電器的開關速度大約為百分之一秒,使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受到很大限制。

電子計算機的開拓過程,經歷了從製作部件到整機從專用機到通用機、從「外加式程序」到「存儲程序」的演變。1938年,美籍保加利亞學者阿塔納索夫首先製成了電子計算機的運算部件。1943年,英國外交部通信處製成了「巨人」電子計算機。這是一種專用的密碼分析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得到了應用。

1946年2月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莫爾學院製成的大型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ENIAC),最初也專門用於火炮彈道計算,後經多次改進而成為能進行各種科學計算的通用計算機。這台完全採用電子線路執行算術運算、邏輯運算和信息存儲的計算機,運算速度比繼電器計算機快1000倍。這就是人們常常提到的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但是,這種計算機的程序仍然是外加式的,存儲容量也太小,尚未完全具備現代計算機的主要特徵。

新的重大突破是由數學家馮·諾伊曼領導的設計小組完成的。1945年3月他們發表了一個全新的存儲程序式通用電子計算機方案—電子離散變數自動計算機(EDVAC)。隨後於1946年6月,馮·諾伊曼等人提出了更為完善的設計報告《電子計算機裝置邏輯結構初探》。同年7~8月間,他們又在莫爾學院為美國和英國二十多個機構的專家講授了專門課程《電子計算機設計的理論和技術》,推動了存儲程序式計算機的設計與製造。

1949年,英國劍橋大學數學實驗室率先製成電子離散時序自動計算機(EDSAC);美國則於1950年製成了東部標准自動計算機(SFAC)等。至此,電子計算機發展的萌芽時期遂告結束,開始了現代計算機的發展時期。

在創制數字計算機的同時,還研製了另一類重要的計算工具——模擬計算機。物理學家在總結自然規律時,常用數學方程描述某一過程;相反,解數學方程的過程,也有可能採用物理過程模擬方法,對數發明以後,1620年製成的計算尺,己把乘法、除法化為加法、減法進行計算。麥克斯韋巧妙地把積分(面積)的計算轉變為長度的測量,於1855年製成了積分儀。

19世紀數學物理的另一項重大成就——傅里葉分析,對模擬機的發展起到了直接的推動作用。19世紀後期和20世紀前期,相繼製成了多種計算傅里葉系數的分析機和解微分方程的微分分析機等。但是當試圖推廣微分分析機解偏微分方程和用模擬機解決一般科學計算問題時,人們逐漸認識到模擬機在通用性和精確度等方面的局限性,並將主要精力轉向了數字計算機。

電子數字計算機問世以後,模擬計算機仍然繼續有所發展,並且與數字計算機相結合而產生了混合式計算機。模擬機和混合機已發展成為現代計算機的特殊品種,即用在特定領域的高效信息處理工具或模擬工具。

20世紀中期以來,計算機一直處於高速度發展時期,計算機由僅包含硬體發展到包含硬體、軟體和固件三類子系統的計算機系統。計算機系統的性能—價格比,平均每10年提高兩個數量級。計算機種類也一再分化,發展成微型計算機、小型計算機、通用計算機(包括巨型、大型和中型計算機),以及各種專用機(如各種控制計算機、模擬—數字混合計算機)等。

計算機器件從電子管到晶體管,再從分立元件到集成電路以至微處理器,促使計算機的發展出現了三次飛躍。

在電子管計算機時期(1946~1959),計算機主要用於科學計算。主存儲器是決定計算機技術面貌的主要因素。當時,主存儲器有水銀延遲線存儲器、陰極射線示波管靜電存儲器、磁鼓和磁心存儲器等類型,通常按此對計算機進行分類。

到了晶體管計算機時期(1959~1964),主存儲器均採用磁心存儲器,磁鼓和磁碟開始用作主要的輔助存儲器。不僅科學計算用計算機繼續發展,而且中、小型計算機,特別是廉價的小型數據處理用計算機開始大量生產。

1964年,在集成電路計算機發展的同時,計算機也進入了產品系列化的發展時期。半導體存儲器逐步取代了磁心存儲器的主存儲器地位,磁碟成了不可缺少的輔助存儲器,並且開始普遍採用虛擬存儲技術。隨著各種半導體只讀存儲器和可改寫的只讀存儲器的迅速發展,以及微程序技術的發展和應用,計算機系統中開始出現固件子系統。

20世紀70年代以後,計算機用集成電路的集成度迅速從中小規模發展到大規模、超大規模的水平,微處理器和微型計算機應運而生,各類計算機的性能迅速提高。隨著字長4位、8位、16位、32位和64位的微型計算機相繼問世和廣泛應用,對小型計算機、通用計算機和專用計算機的需求量也相應增長了。

微型計算機在社會上大量應用後,一座辦公樓、一所學校、一個倉庫常常擁有數十台以至數百台計算機。實現它們互連的局部網隨即興起,進一步推動了計算機應用系統從集中式系統向分布式系統的發展。

在電子管計算機時期,一些計算機配置了匯編語言和子程序庫,科學計算用的高級語言FORTRAN初露頭角。在晶體管計算機階段,事務處理的COBOL語言、科學計算機用的ALGOL語言,和符號處理用的LISP等高級語言開始進入實用階段。操作系統初步成型,使計算機的使用方式由手工操作改變為自動作業管理。

進入集成電路計算機發展時期以後,在計算機中形成了相當規模的軟體子系統,高級語言種類進一步增加,操作系統日趨完善,具備批量處理、分時處理、實時處理等多種功能。資料庫管理系統、通信處理程序、網路軟體等也不斷增添到軟體子系統中。軟體子系統的功能不斷增強,明顯地改變了計算機的使用屬性,使用效率顯著提高。

在現代計算機中,外圍設備的價值一般已超過計算機硬體子系統的一半以上,其技術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計算機的技術面貌。外圍設備技術的綜合性很強,既依賴於電子學、機械學、光學、磁學等多門學科知識的綜合,又取決於精密機械工藝、電氣和電子加工工藝以及計量的技術和工藝水平等。

外圍設備包括輔助存儲器和輸入輸出設備兩大類。輔助存儲器包括磁碟、磁鼓、磁帶、激光存儲器、海量存儲器和縮微存儲器等;輸入輸出設備又分為輸入、輸出、轉換、、模式信息處理設備和終端設備。在這些品種繁多的設備中,對計算機技術面貌影響最大的是磁碟、終端設備、模式信息處理設備和轉換設備等。

新一代計算機是把信息採集存儲處理、通信和人工智慧結合在一起的智能計算機系統。它不僅能進行一般信息處理,而且能面向知識處理,具有形式化推理、聯想、學習和解釋的能力,將能幫助人類開拓未知的領域和獲得新的知識。

計算技術在中國的發展 在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上中國曾經在早期計算工具的發明創造方面寫過光輝的一頁。遠在商代,中國就創造了十進制記數方法,領先於世界千餘年。到了周代,發明了當時最先進的計算工具——算籌。這是一種用竹、木或骨製成的顏色不同的小棍。計算每一個數學問題時,通常編出一套歌訣形式的演算法,一邊計算,一邊不斷地重新布棍。中國古代數學家祖沖之,就是用算籌計算出圓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這一結果比西方早一千年。

珠算盤是中國的又一獨創,也是計算工具發展史上的第一項重大發明。這種輕巧靈活、攜帶方便、與人民生活關系密切的計算工具,最初大約出現於漢朝,到元朝時漸趨成熟。珠算盤不僅對中國經濟的發展起過有益的作用,而且傳到日本、朝鮮、東南亞等地區,經受了歷史的考驗,至今仍在使用。

中國發明創造指南車、水運渾象儀、記里鼓車、提花機等,不僅對自動控制機械的發展有卓越的貢獻,而且對計算工具的演進產生了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例如,張衡製作的水運渾象儀,可以自動地與地球運轉同步,後經唐、宋兩代的改進,遂成為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鍾。

記里鼓車則是世界上最早的自動計數裝置。提花機原理劉計算機程序控制的發展有過間接的影響。中國古代用陽、陰兩爻構成八卦,也對計算技術的發展有過直接的影響。萊布尼茲寫過研究八卦的論文,系統地提出了二進制算術運演算法則。他認為,世界上最早的二進製表示法就是中國的八卦。

經過漫長的沉寂,新中國成立後,中國計算技術邁入了新的發展時期,先後建立了研究機構,在高等院校建立了計算技術與裝置專業和計算數學專業,並且著手創建中國計算機製造業。

1958年和1959年,中國先後製成第一台小型和大型電子管計算機。60年代中期,中國研製成功一批晶體管計算機,並配製了ALGOL等語言的編譯程序和其他系統軟體。60年代後期,中國開始研究集成電路計算機。70年代,中國已批量生產小型集成電路計算機。80年代以後,中國開始重點研製微型計算機系統並推廣應用;在大型計算機、特別是巨型計算機技術方面也取得了重要進展;建立了計算機服務業,逐步健全了計算機產業結構。

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研究方面,中國在有限元計算方法、數學定理的機器證明、漢字信息處理、計算機系統結構和軟體等方面都有所建樹。在計算機應用方面,中國在科學計算與工程設計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在有關經營管理和過程式控制制等方面,計算機應用研究和實踐也日益活躍。

❾ 微處理器發展史

CPU發展史
CPU也稱為微處理器,微處理器的歷史可追溯到1971年,當時INTEL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微處理器4004。它是用於計算器的4位微處理器,含有2300個晶體管。從此以後,INTEL便與微處理器結下了不解之緣。下面以INTEL公司的80X86系列為例介紹一下微處理器的發展歷程。
1978和1979年,INTEL公司先後推出了8086和8088晶元,它們都是16位微處理器,內含29000個晶體管,時鍾頻率為4.77MHz,地址匯流排為20位,可使用1MB內存。它們的內部數據匯流排都是16位,外部數據匯流排8088是8位,8086是16位。1981年8088晶元首次用於IBMPC機中,開創了全新的微機時代。
最早的i8086/8088是採用雙列直插(DIP)形式封裝,從i80286開始採用方形BGA扁平封裝(焊接),從i80386開始到Pentiumpro開始採用方形PGA(插腳),1982年,INTEL推出了80286晶元,該晶元含有13.4萬個晶體管,時鍾頻率由最初的6MHz逐步提高到20MHz。其內部和外部數據匯流排皆為16位,地址匯流排24位,可定址16MB內存。80286有兩種工作方式:實模式和保護模式。
1985年INTEL推出了80386晶元,它是80X86系列中的第一種32位微處理器,內含27.5萬個晶體管,時鍾頻率為12.5MHz,後提高到20MHz,25MHz,33MHz。其內部和外部數據匯流排都是32位,地址匯流排也是32位,可定址4GB內存。它除具有實模式和保護模式外,還增加了一種叫虛擬86的工作方式,可以通過同時模擬多個8086處理器來提供多任務能力。
除了標準的80386晶元(稱為80386DX)外,出於不同的市場和應用考慮,INTEL又陸續推出了一些其它類型的80386晶元:80386SX、80386SL、80386DL等。
1988年推出的80386SX是市場定位在80286和80386DX之間的一種晶元,其與80386DX的不同在於外部數據匯流排和地址匯流排皆與80286相同,分別是16位和24位(即定址能力為16MB)。
1990年推出的80386SL和80386DL都是低功耗、節能型晶元,主要用於便攜機和節能型台式機。80386SL與80386DL的不同在於前者是基於80386SX的,後者是基於80386DX的,但兩者皆增加了一種新的工作方式:系統管理方式(SMM)。當進入系統管理方式後,CPU就自動降低運行速度、控制顯示屏和硬碟等其它部件暫停工作,甚至停止運行,進入"休眠"狀態,以達到節能目的。
1989年INTEL推出了80486晶元,這種晶元實破了100萬個晶體管的的界限,集成了120萬個晶體管。其時鍾頻率從25MHz逐步提高到33MHz、50MHz。80486是將80386和數學協處理器80387以及一個8KB的高速緩存集成在一個晶元內,並且在80X86系列中首次採用了RISC技術,可以在一個時鍾周期內執行一條指令。它還採用了突發匯流排方式,大大提高了與內存的數據交換速度。由於這些改進,80486的性能比帶有80387數學協處理器的80386DX提高了4倍。
80486和80386一樣,也陸續出現了幾種類型。上面介紹的最初類型是80486DX。1990年推出了80486SX,它是486類型中的一種低價格機型,其與80486DX的區別在於它沒有數學協處理器。
80486DX2由系用了時鍾倍頻技術,其晶元內部的運行速度是外部匯流排運行速度的兩倍,即晶元內部以2倍於系統時鍾的速度運行,但仍以原有時鍾速度與外界通訊。80486DX2的內部時鍾頻率主要有40MHz、50MHz、66MHz等。80486DX4也是採用了時鍾倍頻技術的晶元,它允許其內部單元以2倍或3倍於外部匯流排的速度運行。為了支持這種提高了的內部工作頻率,它的片內高速緩存擴大到16KB。80486DX4的時鍾頻率為100MHz,其運行速度比66MHz的80486DX2快40%。
80486也有SL增強類型,其具有系統管理方式,用於便攜機或節能型台式機。
INTEL公司於1993年又推出了80586,其正式名稱為PENTIUM。PENTIUM含有310萬個晶體管,時鍾頻率最初為60MHZ和66MHZ,後提高到200MHZ。66MHZ的PENTIUM微處理器的性能比33MHZ的80486DX提高了3倍多,而100MHZ的PENTIUM則比33MHZ的80486DX快6至8倍。
PENTIUM引起的轟動尚未結束,INTEL公司又推出了新一代微處理器--P6。P6含有550萬個晶體管,時鍾頻率為133MHZ,處理速度幾乎是100MHZ的PENTIUM的2倍。P6的一級(片內)緩存為8KB指令和8KB數據。值得注意的是在P6的一個封裝中除P6晶元外還包括有一個256KB的二級緩存晶元,兩個晶元之間用高頻寬的內部通訊匯流排互連。P6最引人注目的是具有一項稱為"動態執行"的創新技術,這是繼PENTIUM在超標量體系結構上實現實破之後的又一次飛躍。
1997年,在奔騰(P54C)和P6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發展,一塊奔騰(P54C),加上57條多媒體指令,就得到了多能奔騰(P55C),相對P54C,P55C在以下幾方面做了改進:(1)支持稱為MMX多媒體擴展的新指令集,有57條新指令,用於高效地處理圖形、視頻、音頻數據;(2)內部Cache從16KB增加到32KB。(3)優化了CPU的執行核心。
為了彌補P6晶元的某些缺陷,Intel在P6基礎上開發了兩個變體:Klamath(即PentiumⅡ)和Deschutes來補充完善它。PentiumⅡ使用MMX和AGP技術,其系統匯流排速度達到66MHz,一級Cache含16KB指令Cache和16KB數據Cache,二級Cache為512KB,採用了0.35微米的工藝,CPU工作電壓為2.8V;而Deschueses(PII350以上的CPU)是PentiumⅡ的一個0.25微米版本,具有更低的電源電壓,外頻為100MHz。PentiumII改變了以往的PGA陶瓷封裝,而把處理器晶元、L2高速緩存以及TAGPAM(用來管理L2高速緩存)集成在一塊電路板上,然後封裝在新的SEC(SingleEdgeContact,單邊接觸盒)內。由於採用了新的SEC封裝,PentiumII必須插在242線的SLOT1插槽內,也就是說,PentiumII不兼容Socket7結構。
1998年7月,Intel推出了用於伺服器和工作站的PentiumII至強器(PentiumIIXeon),它採用新的P6微處理器結構,0.25微米製造,最低主頻400MHz,內部帶有512K或1M二級高速緩存。PentiumII至強使用的是330線的SLOT2插槽,使L2高速緩存與CPU主頻同步運行,系統性能有很大的提高,當然,體積也比SLOT1的PentiumII稍大。
PentiumII賽揚是Intel在1998年4月針對低端市場發布的PentiumII級處理器,它採用了PII的內核,去掉了PII處理器上的二級緩存,從而降低了成本,但同時也使其整數性能稅減。Inter公司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在隨後推出的300MHz和333MHz的賽揚中集成了128K二級高速緩存,雖然比PentiumII的512K少,但由於賽揚的128K二級緩存是與CPU同頻運行的,所以性能幾乎和同主頻PentiumII持平,有時甚至比PentiumII還要好。而其價格,只不過是同頻PentiumII的二分之一,非常超值。
1999年1月5日,Intel推出了Socket370賽揚,它仍然使用了Slot1架構的賽揚內核,只不個過採用了新的PPGA封裝,降低了生產成本。Socket370的賽揚處理器在外形上很像PentiumMMX,但它的針腳比PentiumMMX的要多一圈,為370針,而PentiumMMX只有321針。所以老的Socket7的用戶如要使用Socket370的賽揚,,必須購買一塊Socket370插座的主板,而使用Slot1插座主板的用戶,則可以選擇一塊轉換卡,就可以使用新的Socket370的賽揚了。
1999年2月26日,Intel正式發布了PentiumIII處理器,打響了1999年CPU大戰的第一槍。PentiumIII的內核和PentiumII大致一樣,只有新增加了70條SSE(StreamingSIMDExtensions,單指令對數據流擴展)指令集,使CPU的浮點運算能力得到增強,提高了CPU對浮點運算密集型應用程序的執行效率。另外,就是關於PentiumIII的序列號。由於Intel在每一顆PentiumIII的矽片上都植入了一個固定的序列號,那麼在網際網路上,就可以通過PentiumIII的序列號識別出電腦的用戶。這樣做,是為了提高電子商務的安全性,但同時更多的人擔心自己的隱私暴露在網上。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使用Intel的序列號控制軟體關閉序列號,也可以在BIOS中直接將序列號關掉。
目前的PentiumIII主頻為450MH和500MHz,0.25微米工藝製造,32K一級高速緩存,512K二級高速緩存同樣以CPU主頻的一半運行,核心電壓2.0V,仍然使用Slot1插槽。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支持SSE指令集的軟體還很少,不能體現出SSE指令的優勢,隨著各大軟體廠商對SSE指令的支持,PentiumIII的性能將會有更大的提高。
PentiumIII推出不久,Intel推出了PentiumIII至強處理器,頻率有500MHz和550MHz兩種,核心電壓2.0V,使用Slot2插槽,L2級Cache內置於片內,有1M、2M或2M以上的版本。在微處理器的市場中,雖然Intel公司以其絕對的規模,生產能力和傑出的工作設計成為業界領袖,但它的產品還是有隙可乘的,許多具有實力的公司正擠身微處理器這一市場,向Intel發出了強有力的挑戰,AMD的K6-2、K6-III處理器,還有K7處理器,它們在某些方面的性能完全可以和PentiumⅡ、PentiumIII相媲美,使微處理器市場形成了一種錯蹤復雜的狀態。
微處理器的出現是一次偉大的工業革命,從1971年到1999年,在短短四分之一世紀內,微處理器的發展日新月異,令人難以置信。目前的PENTIUM比1981年用於第一台PC機的8088要快300倍以上。可以說,人類的其它發明都沒有微處理器發展得那麼神速、影響那麼深遠。

閱讀全文

與微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