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西方教育發展歷史

西方教育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04 06:35:15

A. 談西方教育史上的傳統教育與現代教育

西方傳統派和現代派的教育思想的區別:
傳統:神學教育,貴族精英教育。
現代:科學文化教育,大眾教育。

西方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大全
布魯納的教育思想
布魯納(1915-)是美國心理學家和教育家、結構主義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教育過程》(1960)、《論認知》(1962)、《教學論探討》(1966)、《教育的適合性》(1971)等。
布魯納認為,學習一間學科不僅是"學會什麼",更重c要的是"知道怎樣處理」,即"學會如何學習"。他指出,"我們教一門科目,並不希望學生成為該科目的一個小型圖書館,而是要他們參與獲得知識的過程。學習是一種過程,而不是結果。"在布魯納看來,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探索知識的過程。他強調說:"人類學習中似乎有個必不可少的成分,它像發現一樣,是盡力探索情景的機會。"因此,應該把發現學習作為兒童教學的主要方法,以鼓勵兒童去發現知識的奧秘,去掌握學科的結構。
關於發現學習,布魯納指出,"用自己的頭腦親自獲得知識的一切形式"都可以稱為發現學習。但學校中的發現學習不局限於對未知世界的發現,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憑借自己的力量對人類文化知識的"再發現"。其實質就是把"現象重新組織或轉換,使人能超越現象進行再組合,從而獲得新的領悟,包括尋我正確結構和意義。"總之,在布魯納看來,發現學習就是在學校條件下,引導兒童從所見的事物的表面現象去探索具有規律性的潛在結構的一種學習途徑。
布魯納進一步研究並提出了促進發現學習的方法,一是鼓勵兒童積極思考和探索。布魯納認為,兒童是發現學習的主體,因此,應鼓勵兒童相信並依靠"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發現和解決問題。二是激發兒童學習的內在動機。布魯納認為,內在動機,特別是能力,是兒童學習的推動力,應啟發兒童把學習與日後的生活聯系起來,以發現為獎勵,自主地學習,逐步培養和形成學習的行為和習慣。三是注意新舊知識的相容性。布魯納認為,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創造良好的學習情景,促使學生發現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並把新知識納入自己已有的知識結構,成為自己的知識。四是培養學生運用假設、對照、操作的發現技能。布魯納認為,培養學生發現的技能,不僅有助於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有效的組織,有助於其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而且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實現發現學習。
杜威的教育思想
美國教育家杜威(1859-1952)是實用主義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一)論教育本質
從實用主義經驗論和機能心理學出發,杜威批判了傳統的學校教育,並就教育本質提出了他的基本觀點,"教育即生活"和 "學校即社會"。
1、"教育即生活"
杜威認為,教育就是兒童現在生活的過程,而不是將來生活的預備。他說:"生活就是發展,而不斷發展,不斷生長,就是生活。"因此,最好的教育就是"從生活中學習"、從經驗中學習"。教育就是要給兒童提供保證生長或充分生活的條件。
由於生活就是生長,兒童的發展就是原始的本能生長的過程,因此,杜威又強調說:"生長是生活的特徵,所以教育就是生長。"在他看來,教育不是把外面的東西強迫兒童去吸收,而是要使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得以生長。
由此,杜威認為,教育過程在它的自身以外無目的,教育的目的就在教育的過程之中。其實,他反對的是把從外面強加的目的作為兒童生長的證式目標。
2、"學校即社會"
杜威認為,既然教育是一種社會生活過程,那麼學校就是社會生活的一種形式。他強調說,學校應該"成為一個小型的社會,一個雛形的社會。"在學校里,應該把現實的社會生活簡化到一個雛形的狀態,應該呈現兒重現在的社會生活。就"學校即社會"的具體要求來說,杜威提出,一是學校本身必須是一種社會生活,具有社會生活的全部含義;二是校內學習應該與校外學習連接起來,兩者之間應有自由的相互影響。
但是,"學校即社會"並不意味著社會生活在學校里的簡單重現。杜威又認為,學校作為一種特殊的環境,應該具有3個比較重要的功能,那就是:"簡單和整理所要發展的傾向的各種因素;把現存的社會風俗純化和理想化;創造一個比青少年任其自然時可能接觸的更廣闊、更美好的平衡的環境。"
(二)教學論
在杜威的實用主義教育思想體系中,教學論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
1、"從做中學"
在批判傳統學校教育的基礎上,杜威提出了"從做中學" 這個基本原則。由於人們最初的知識和最牢固地保持的知識, 是關於怎樣做 (howtodo)的知識。因此,教學過程應該就是"做"的過程。在他看來,如果兒童沒有"做"的機會,那必然會阻礙兒童的自然發展。兒童生來就有一種要做事和要工作的願望,對活動具有強烈的興趣,對此要給予特別的重視。
杜威認為,"從做中學"也就是"從活動中學"、"從經驗中學入它使得學校里知識的獲得與生活過程中的活動聯系了起來。由於兒童能從那些真正有教育意義和有興趣的活動中進行學習,那就有助於兒童的生長和發展。在杜威看來,這也許標志著對於兒童一生有益的一個轉折點。
但是,兒童所"做"的或參加的工作活動並不同於職業教育。杜威指出,貫徹"從做中學"的原則,會使學校所施加於它的成員的影響更加生動、更加持久並含有更多的文化意義。
2、思維與教學
杜威認為,好的教學必須能喚起兒童的思維。所謂思維,就是明智的學習方法,或者說,教學過程中明智的經驗方法。在他看來,如果沒有思維,那就不可能產生有意義的經驗。因此,學校必須要提供可以引起思維的經驗的情境。
作為一個思維過程,具體分成五個步驟,通稱"思維五步",一是疑難的情境;二是確定疑難的所在;三是提出解決疑難的各種假設;四是對這些假設進行推斷;五是驗證或修改假設。杜威指出,這五個步驟的順序並不是固定的。
由"思維五步"出發,杜威認為,教學過程也相應地分成五個步驟,一是教師給兒童提供一個與現在的社會生活經驗相聯系的情境;二是使兒童有準備去應付在情境中產生的問題;三是便兒童產生對解決問題的思考和假設;四是兒童自己對解決問題的假設加以整理和排列;五是兒童通過應用來檢驗這些假設防。這種教學過程在教育史上一般被稱之為"教學五步"。在杜威看來,在這種教學過程中,兒童可以學到創造知識以應付需求的方法。但是,他也承認,這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三)論兒童與教師
盡管杜威並不是"兒童中心"思想的首創者,但是,他是贊同"兒童中心"思想的。其最典型的一段話是:"現在,我們教育中將引起的政變是重心的轉移。這是一種變革,這是一種革命,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學的中心從地球轉到太陽一樣的那種革命。這里,兒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圍繞他們而組織起來。"
從批判傳統學校教育的做法出發,杜威認為,學校生活組織應該以兒童為中心,使得一切主要是為兒童的而不是為教師的。因為以兒童為中心是與兒童的本能和需要協調一致的,所以,在學校生活中,兒童是起點,是中心,而且是目的。杜威強調說,"我們必須站在兒童的立場上,並且以兒童為自己的出發點。"
在強調"兒童中心"思想的同時,杜威並不同意教師採取"放手"的政策。他認為,教師如果採取對兒童予以放任的態度,實際上就是放棄他們的指導責任。在杜威看來,要麼從外面強加於兒童,要麼讓兒童完全放任自流,兩者都是根本錯誤的。
由於教育過程是兒童與教師共同參與的過程,是他們雙方真正合作的過程,因此,在教育過程中兒童與教師之間的接觸更親密,從而使得兒童更多地受到教師的指導。杜威說,"教師作為集體的成員,具有更成熟的、更豐富的經驗以及更清楚地看到任何所提示的設計中繼續發展的種種可能,不僅是有權而且有責任提出活動的方針。"在他看來,教師不僅應該給兒童提供生長的適當機會和條件,而且應該觀察兒童的生長並給以真正的引導。
杜威還特別強調了教師的社會職能。那就是:"教師不是簡單地從事於訓練一個人,而且從事於適當的社會生活的形成。"因此,每個教師都應該認識到他所從事的職業的尊嚴。
赫爾巴特的教育思想
赫爾巴特(1776-1841)是德國教育家、哲學家和心理學家,主知主義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普通教育學》(1806)和《教育學講授綱要》(1835)等。
1、教學階段論
要理解赫爾巴特的教學階段論,首先有必要了解他的"專心"和"審思"這兩個概念。所謂"專心",是指在某一時間內只專心研究某一個東西而不考慮其他東西。沒有專心,就不能正確和透徹地把握、領會"一切值得注意、值得思考、值得感受的事物"。所謂"審思",是指把一個又一個"專心活動"統一起來。赫爾巴特說,"我們所要求的專心活動不能同時發生,它們必須逐個產生。首先是一種專心活動,接著再有另一種專心活動,然後它們才在審思中匯合起來!人必須有無數次這種從一種專心活動過渡到另一種專心活動去的變遷,然後才會有豐富的審思活動,才能隨心所欲地返回到每一種專心活動中去。
赫爾巴特認為,教師應採取符合學生心理活動規律的教學程序,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教學。他把教學過程分成4個連續的階段:
一是明了。指教師講解新教材,把教材分解為許多部分,提示給學生,便學生領悟和掌握。這時,學生的心理處於"靜止的專心"狀態。教師適宜於"採用簡短的、盡可能易理解的語句進行講解,"而在講解之後,立即讓一些學生(而不是全部學生)確切地重復出來,這常常是適用的方法"。
二是聯想。指通過師生談話把新舊觀念結合起來。教學的任務是把前一階段教師所提示的新觀念和學生意識中原有的舊觀念結合起來。這是統覺的初級階段。這時,學生的心理表現為動態的人專心"。"自由交談是聯想的最好方法,因為學生可以從中獲得機會去嘗試作出偶然的聯想,而這種聯想對他來說恰恰是最輕而易舉的,最不費力氣的,同時可以獲得機會去改變這種聯想,使之多樣化,並按他自己的方式掌握已學過的東西。"
三是系統。指在教師指導下尋找結論和規則,使觀念系統化,形成概念。這是統覺的繼續。這時,學生的心理處於"靜止的審思"狀,而這種審思可以使學生"看到許多事物的關系","把每個個別事物看成是這種關系的一個成分,並處在恰當的位置上"。教師要採用"連貫的陳述方法",要"通過突出主要思想使學生感覺到系統知識的優點,並通過較大的完整性增加知識的總量"。
四是方法。指通過練習把所學知識應用於實際,以檢查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是否正確。這時學生的心理表現為動態的 "審思"。教學萬法主要是讓學生做作業、寫文章與修改等。
2、教育性教學
在西方教育史上,赫爾巴特第一次明確、系統地提出並論證了"教育性教學"的思想,把教學作為道德教育最基本的途徑和手段。他強調說:"不存在,無教學的教育,這個概念,正如反過來,我不承認有任何 '無教育的教學,一樣"。在赫爾巴特看來,教學如果沒有進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種沒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或者品格教育)如果沒有教學,就是一種失去了手段的目的。道德教育之所以離不開教學,其原因就在於道德的培養離不開知識。·"愚蠢的人不可能是有德行的。"所以,要通過教學傳授知識,形成各種道德觀念,並在此基礎上使學生養成各種品德。
3、訓育
赫爾巴特關於訓育的概念是:"它與兒童的管理有共同的特徵;它是直接對兒童的心靈發生影響的;它與教學共同的地方在於它們的目的都是培養。"換言之,訓育是輔助教學進行教育工作的,它要陶冶兒童的"道德性格",並在兒童身上培養一種有利於教學的心理狀態。
赫爾巴特提出的訓育方法有,一是限制。即要求兒童遵守規則。二是贊許(獎勵)。"通過應得的贊許給兒童以快樂,這是訓育的出色的藝術。"三是責備。。兒童、少年與青年,每個年齡階段的人都須習慣於忍受其所招致的責備並保持這種習慣,只要這種責備是恰如其分的和可以理解的。"四是懲罰。 "誰耽誤了時間,就讓他失去享受;誰做壞了事,誰就沒有資格享受;誰不節制,誰就得到苦葯;誰講話,誰就被逐出教室,到那種每個人都聽不到他講話的地方去;如此等等。"這種懲罰"可以起告誡與使人吃一塹長一智的作用"。五是建立有益健康的生活制度。這是"教育的基礎,教育的首要准備 "。
赫爾巴特認為,管理和訓育也是有區別的。管理所關心的是現在的作用,其手段一般比較嚴厲。而訓育"將注意到學生的未來,它表現為耐心,不是短促而尖銳的,而是延續的、不斷的、慢慢地深入人心的和漸漸地停止的,使人感覺到一種陶冶的力量。
誇美紐斯的教育思想
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1592-1670)是泛智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大教學論》(1632)《世界圖解》(1658)、《母育學校》(1628)等。
(一)論泛智教百和教育適應自然原則
誇美紐斯從17世紀30年代起就開始研究 "泛智"(pamsophia)問題。所謂"泛智",在誇美紐斯看來,是指廣泛的、全面的智慧。而泛智教育則是實現泛智理想的工具。泛智教育強調2點,一是普及教育,一切男女兒童,不論貧富貴賤,"人人均應受教育";二是"人人均需學習一切"。對此,誇美紐斯作了明確的說明:"我們希望有一種智慧的學校,而且是全面智慧的學校即泛智學校,也就是泛智工場。在那裡,人人許可受教育,在那裡可以學習當前和將來生活上所需要的一切學科,並且學得十分完善。"在《大教學論》中,誇美紐斯用一名話概括了他的泛智教育思想,那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類。"他有時又把泛智教育稱作"周全的教育",並通過對"周全的教育。的解釋進一步闡明其泛智教育主張。他強調,周全的教育並非要求"人人懂得 (確切地或深刻地懂得)一切藝術與科學"。實際上也沒有人能做到這一點,因為每種科學都是極廣泛極復雜的,而人生又是短促的。周全的教育旨在藉助學校做到, "(1)通過科學與藝術的研究來培植我們的才能;(2)學會語文;(3)形成誠篤的德行;(4)虔誠地崇拜上帝。"誇美紐斯還具體地談了泛智教育的3個特點,一是"認識事物"。泛智教育強調"把一切知識領域中的精粹的總和"灌輸給學生,"使他們知道一切必須熟悉的東西,理解一切事物的原因,懂得一切事物的真正有益的運用。"二是"行動熟練"。泛智教育強調知行結合,要求它所培養的青年都是有活力的、對一切事情都能勝任、精練而又勤奮的人,同時還要求青年在行動中表現出誠實的德性和對上帝的熱愛。三是,語言優美"。泛智教育要求它所培養的學生在語言方面能達到令人滿意的能言善辯的地步。
誇美紐斯倡導的泛智教育和泛智學校是對舊的教育和舊的學校的一種否定和改革。誇美紐斯強調說:"改良學校是可能的。"但這種可能性是建立在新的教育原則--"教育適應自然"基礎之上的。誇美紐斯的教育適應自然原則強調2點:一是強調教育要遵循自然秩序,另一是強調教育要依據兒童天性。
誇美紐斯認為,秩序是"事物的靈魂,"世界之所以穩定正是由於有了秩序的緣故。他說:"我們通過考察知道,真正維系我們這個世界的結構以致它的細微末節的原則不是別的,只是秩序而已。"因此,教育改革的基礎也應當是"萬物的嚴謹秩序"。在誇美紐斯看來,"秩序是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們的教學藝術的主導原則。"只要把握住秩序的原則,泛智教育的目的是完全可能實現的。誇美紐斯解釋道:所謂「秩序」就是,按照地點、時間、數目十大小和重量把先來的和後來的,高級的和低級的十天的和小的、相同的和相異的種種事物加以合適的區分,使每件事物都能好好地實踐它的功用。"誇美紐斯通過大炮、馬車、鍾等例子,說明一切事物只要按照秩序和諧組合就能發揮其正常功能,同樣地,學校教學也需要"把時間、科目和方法巧妙地加以安排"。
誇美紐斯還認為,教育應當考慮兒童的性格和年齡特徵。他發現,"有些人是伶俐、有些人是遲鈍的;有些人是溫柔和順從的,有些人是強硬不屈的;有些人渴於求取知識,有些人較愛獲得機械技巧。"教育對他們應當區別對待。此外,他還要求學校教學要"適合學生的年齡,凡是超出了他們的理解的東西就不要給他們去學習"
(二)論教學原則
誇美紐斯十分重視對教學問題研究。他在《大教學論》的第1上就明確地提出,《大教學論》所闡明的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類的全部藝術"。目的在於"使男女青年,毫無例外地、全都迅速地、愉快地、徹底地懂得科學,純於德行,習於虔敬"。為此,誇美紐斯提出了3條教學原則:
1、便易性原則。誇美紐斯認為,便易性原則旨在使教學的過程來得容易而且快意。為此,教學應該盡早開始;應該使學生的心靈有接受教學的適當准備;教學應該由一般到特殊;教學應該是由易到難;學生的學習負擔不應該過重;教學的進展應該是緩慢的;教學應該按照學生的年齡和天性採用適當的方法;教學應該通過感官去進行;教學應該教那些有用的知識;一切科學、藝術和語言都應該用同樣的教學方法。
2、徹底性原則。誇美紐斯認為,徹底性原則旨在"使每個人的心理不僅能夠明白他所學過的東西,而且更多都可以;因為他容易回憶一切從教師或從書本所學過的,同時,他又能對於他知識所涉必到的客觀事實作出健全的判斷。"為此,教學應該只教真正有用的學科;教學應該考慮整體性以及各個部分之間的聯系;教學應該注意徹底打好基礎;教學的基礎應該扎實;教學應該從基礎開始;教學應該盡可能把各個部分聯系起來;在教學中一切後教的都以先教的為依據;教學應該極力注意相似學科之間的相似之點;一切學科的安排應該考慮到學生的特點;教學應該有適當的實踐。
3、簡明性與迅速性原則。誇美紐斯認為,簡明性與迅速性原則旨在消除教學過程中的阻礙和延誤,直接奔向預定的目標。為此,教學應該採用班級授課制;每門學科只應該使用一種教科書;在教學中全班學生都應該得到同樣的練習;一切學科都應該採用同樣的方法去教;在教學中應該注意開啟學生的悟性;一切相關的事物都應該聯合起來教;每門學科都應該分成明確的步驟去教;教學應該拋棄一切無用的事物。
(三)論道德教育
誇美紐斯認為,人類有了道德,也就"高出一切造物之上"。因此,他強調指出,道德應當通過學校這個"人類的鍛煉所"來培養。在誇美紐斯看來,學校應當著重培養的德行是"持重、節制、堅忍與正直"。他要求學校培養學生學會對事物作健全的判斷,使正確的判斷成為學生的"第二天性";要求學生了解"一切不可過度"的道理,學會節制;要求學生正直待人,不損害他人利益,樂於助人,避免虛偽與欺騙;要求學生學會坦率大方地與人交往並養成忍勞耐苦的品格。
至於如何進行德育,誇美紐斯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德育應當盡早進行,"應該在邪惡尚未佔住心靈之前,早早就教";德行應當通過練習養成,"可以從服從學會服從,從節制學會節制,從說真話學會真實,從有恆學會有恆";道德教育需要榜樣和教誨,兒童必須非常用心地避免不良的社交;道德教育需要用紀律制止邪惡的傾向。
昆體良的教育思想
昆體良(約公元35年-100年)是古代羅馬教育史上最著名的教育思想家。若有《雄辯術原理》。
在昆體良看來,對於雄辯家的培養要"從咿呀學語開始,經過初露頭角的雄辯家所必需的各個階段的教育,一直到雄辯術的頂峰。"具體來說,分成以下幾階段:
第一階段:家庭教育。
昆體良非常重視幼兒教育。他認為,幼兒教育可以在德行和知識方面為雄辯家的培養打下初步的基礎。幼兒教育是在家庭里進行的,父母、保姆、家庭教師都是幼兒的教育者。尤其強調保姆必須是一個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說話准確的人,因為她們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幼兒。
第二階段:初級學校。
昆體良反對古代羅馬貴族聘請家庭教師的傳統做法,主張應盡早讓兒童接受學校教育。在他看來,家庭教育容易使孩子養成冷淡、自誇和羞怯的習性,而學校教育則不同。學校里學生集中,不但有結交朋友的環境,而且也有競爭的、互相觀摩學習的機會,因此,從學樣培養出來的學生一般都能很快地勝任雄辯家的角色,在公眾面前發表演講。
昆體良認為,在初級學校中,兒童主要學習閱讀和書寫。
昆體良在總結自己長期的教學工作經驗基礎上,對教學原則和方法等問題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
昆體良倡導因材施教。他深信,每一個兒童都具有才能上的個別差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於精細地觀察學生能力的差異,弄清每個學生的天性的特殊傾向";教師在識辨了學生的能力和個性以後,就必須因材施教。他主張按照每一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安排課程。對於智力較弱的學生,在教學的進度和內容方面可以適當遷就一些;但對於天賦素質豐饒的學生則要盡力培養,便之成為真正的雄辯家。另外還提出,"對不同年齡的學生,糾正錯誤要用不同的方法。作業的分量和改正錯誤的標准應適合學生的智力水平。"
昆體良堅決反對體罰,認為這是對兒童的凌辱。他認為,用體罰的方法來驅使學生學習,不但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相反卻會使學生產生厭學的情緒。(完)

B. 西方教育評價 歷史與發展

摘要:本文在詳細考察了西方教育評價理論的演進過程的基礎上,以動態的眼光分析比較了幾種頗具代表性的教育評價觀點和模式,深刻揭示了教育評價理論發展的階段性規律和總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教育評價教育評價模式教育評價是一門古老而又年輕的學科,其淵源可追溯至中國隋朝開始的科舉考試制度。但是,作為一門獨立的分支學科,並逐步向科學化方向發展,卻主要是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的美國。在這段有限的歷史當中,教育評價理論體系從簡單到完善,評價模式從單一到多樣,發生了一系列嬗變。筆者認為這些嬗變至少應包括:一、教育評價觀的演進;二、教育評價基本范疇側重點的異動;三、教育評價理論基礎的變化。開展以上方面的研究是十分有價值的。因為變化本身預示著這門學科的發展趨勢,也顯示出教育評價作為教育科學的一個分支學科與其他基礎學科之間的千絲萬縷的聯系。因而研究西方教育評價理論的嬗變,有助於我們從哲學的高度上把握學科發展的脈博,以歷史、現實與未來相結合的眼光來全面地加以考察,探究教育評價的本質和發展規律,以期對解決現實存在的問題有所借鑒和啟示。

由於篇幅所限,本文僅從縱向角度入手,著重考察西方教育評價觀的演進過程及發展趨勢,比較其中的差異,得到某些重要啟示。至於後兩種嬗變,筆者將在另外的文章中做詳細的論述。

一、教育評價觀的變異

1、泰勒的評價觀在19世紀下半葉和20世紀最初三十年,教育工作者對學力測驗的研究和教育成就定量化、客觀化、標准化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績。但是由於當時的課程和測驗都是圍繞著教科書,以教科書為中心加以編制,測驗內容只是要求學生記誦教材的知識內容,因而十分片面。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教授泰勒(Tayler, R.W)主持了課程與評價的研究,提出了一套以教育目標為核心的編制原則,試圖以此把社會的要求、學生的需要反映到課程與測驗中。為了把這一思想與早期的測量運動區別開來,泰勒和他的同事正式提出了教育評價的概念。泰勒把評價理解為"確定教育目標在實際上被理解到何種程度的過程",也即"評價過程在本質上,乃是一種測量課程和教學方案在多大程度上達到了教育目標的過程。"以目標為中心,通過具體的行為變化來判斷教育目標實現的程度是泰勒教育評價的主旨。

2、克龍巴赫的評價觀泰勒模式在歷史上占據了很長一段時期的統治地位之後,開始遭致眾多的批評和反對。因為僅以目標為評價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似乎有背於教育評價的初衷。為使人們注意到評價的全部作用,克龍巴赫(Cronbach)把評價廣義地定義為:"為作出關於教育方案的決策,收集和使用信息。"他認為評價並不是只調查某一教程有效還是無效,而是要確定教程需要改進的方面。根據克龍巴赫的觀點,評價的重點應該放在教育過程之中,對教育決策給予必要的改進,而不是只關心教育過程結束之後,目標到達的程度。克龍巴赫的觀點,在教育評價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3、斯塔弗爾比姆的評價觀斯塔弗爾比姆(Stufflebeam)同樣對泰勒評價模式提出異議,他的觀點和克龍巴赫有著很大的一致性。他認為"教育者需要一個較廣義的評價定義,而不只是局限於確定目標是否達到",評價應"有助於更好地執行和改進我們的方案"。④作為替代泰勒評價的定義,斯塔弗爾比姆將評價定義為:"為決策提供有用信息的過程"。⑤他強調:"評價最重要的意圖不是為了證明(prove),而是為了改進(improve)。"這一看法不久就受到了教育界的廣泛支持。1985年,他進一步提出:"評價是一種劃定,獲取和提供敘述性和判斷性信息的過程。這些信息涉及研究對象的目標、設計、實施和影響的價值及優缺點,以便指導如何決策,滿足教學效能核定的需要,並增加對研究對象的了解。"與這些觀點相對應,斯塔弗爾比姆提出了CIPP模式,它把評價看作是一種工具,對教育活動的背景,信息的輸入、活動過程及結果給予全面的評價,使方案更有效地為方案使用者服務。

4、比貝的評價觀1975年,比貝(Beeby.C.E.)把評價定義為:"系統地收集信息和解釋證據的過程,在此基礎上價值判斷,目的在於行動。"他認為,評價在收集系統而非零散的資料,並將這些資料加以精心地整理和解釋,引入評判性的思考。在這里,比貝首次提示了教育評價的本質,即價值判斷。他強調評價要對教育活動的價值做出判斷,包括對教育目標本身作出判斷,使評價活動有助於決策的科學化,對實際工作具有指導意義。比貝關於"價值判斷"的提出,深化了教育評價的內涵,使評價的另一主要特徵"價值判斷"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5、斯塔克的評價觀斯塔克(Stake,R.E)在肯定了評價是一種價值判斷的基礎上,提出了應答評價模式。他提出:"如果教育評價更直接地指向方案的活動而非方案的內容,如果它能滿足評價聽取人對信息的需求,或者在反映方案得失長短的評價報告中更能反映人們不同的價值觀念,那麼,這種評價即可稱為'應答評價'"。他認為,要使評價結果能真正產生效用,評價人必須關心這一活動所有參與者的需要,通過信息反饋,使活動結果能滿足各種人的需要。斯塔克強調"多元現實性",他認為以前的預定式評價對正在進行的方案缺乏敏感,難以察覺學生在與教師和其他同學接觸中獲得的收益,或反映對方案抱有的不同觀點。他贊成斯克里文的觀點:與其評價相當難以捉摸的收益,還不如評價經驗的內在價值。

C. 試比較我國與西方教育學的發展歷史,分析兩者在發展脈絡、走向等方面的差異

無外乎是否更注重個性。
更有創造力
更有開拓精神
更有自我意識。

D. 西方道德教育的發展歷程及其重要觀念

1.學校德育的內容日益豐富。當代西方學校德育的內容在面向生活中不內斷豐富,以滿足容和適應社會發展與人的發展需要。學校不僅注重共同的價值觀教育,而且根據學生的實際講授某種特定的文化價值。

2.既進行有關倫理道德原則、規范的教育,還把德育推及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諸如進行宗教教育,倫理教育,紀律教育,國家法紀教育,國家方針政策教育,民主教育,和平教育,國際理解、協調、親善教育,自由、平等、人權等教育,現代人生活方式教育,消費教育,保護環境教育,反色情、反暴力、反吸毒、反艾滋病教育等等,內容無所不包,同生活聯系緊密。

3.當代西方學校德育的內容選擇主要根據兩個原則:一是社會需求,其中包括個體社會化必需的道德規范,維持社會秩序運作的社會規范,確保國家得以生存和發展的國家利益以及有助於該政治集團發展的政治目標。

4.二是人的發展要求,既注意人身心發展的不同年齡特徵,不同認識活動范圍和性格特點,也注意到人發展的需要,如選擇有助於人的道德認識發展需要的內容,激發學生對某一道德難題的討論,以培養兒童的道德推理能力。

E. 美國教育心理學的發展歷史有哪幾個階段

美國教育心理學的發展過程經歷了初創、發展、成熟、完善階段:

一、作為獨立學科出現的初創時期(20世紀20年代以前)

1903年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桑代克出版了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學命名的教育心理學著作《教育心理學》,後來又發展成為三卷《教育心理學大綱》,奠定了教育心理學的發展基礎,因此被成為「教育心理學之父」。

在桑代克思想的影響下,出現了很多教育心理學的相關著作,但是大多數都是以普通心理學的原理來解釋教育學問題,主要都是一些關於學習的資料,教育心理學中活躍著的是兩種心理學的理論流派,行為主義和認知主義的相互對立,並沒有形成完整的教育心理學理論體系。

二、發展時期(20世紀20年代到50年代)

這一時期涌現了大量的心理學以及教育心理學的思想,兒童心理學,學科心理學,弗洛伊德的個性及社會適應以及生理問題,還有程序教學的興趣導致教育心理學成了一門比較混亂的學科,行為主義和認知主義的爭論也相對平緩。

雖然行為主義也開始吸收認知心理學的理論,但是還是缺乏一種核心的理論體系來領導混亂的思想,因此這一時期,教育心理學並沒有形成一門獨立理論體系的學科。

三、成熟時期(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

60年代開始,教育心理學的內容和體系開始趨於集中化,開始出現了公認的集中研究方向,教學心理,學習心理,評定測量以及課堂管理,教師心理這些內容都相繼出現並且形成了教育心理學的核心內容。

至此 ,教育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理論體系的學科正式形成,而且開始注重理論聯系實際,讓教育心理學發揮其功能,為學校教育服務,隨著布魯納的課程改革運動的發展 ,認知主義逐漸被人們認可,人本主義也走上歷史舞台,為教育心理學貢獻其力量。

四、完善時期(20世紀80年代以後)

80年代以後,教育心理學的體系越來越完善,研究也越來越深入,隨皮亞傑和維果斯基思想的傳播,人們對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越來越深化綜合,開始由學習理論轉向了學習心理中的學習動機,學習遷移等的發展,讓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和發展更加的完整,並且為實踐做了更好的指導依據。

(5)西方教育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教育心理學是研究在教育情境下人類的學習、教育干預的效果、教學心理,以及學校組織的社會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的重點是把心理學的理論或研究所得應用在教育上。教育心理學可應用於設計課程、改良教學方法、推動學習動機以及幫助學生面對成長過程中所遇上的各項困難和挑戰。

「教育心理學」和「學校心理學」這兩個名詞經常交替使用,但通常從事理論工作及研究的人員較傾向稱作教育心理學家,而在學校或學校相關埸所從事實務工作的就被歸類為學校心理學家。

教育心理學關注學生如何學習與發展,實務工作上特別關注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不論是資優兒童或有情緒、行為問題等學童)。通過與其他學科的關系,對理解教育心理學也有一定的幫助。

首先,教育心理學是以心理學為基礎,兩門學科之間的關系就像醫學與生物學、或工程學與物理學之間的關系。然後,從教育心理學又可以發展出研究教育問題的眾多特殊領域,包括教學設計、教育技術學、課程發展、組織學習(Organizational Learning)、特殊教育和課堂管理。

教育心理學從認知科學及學習科學中得到養分,也回饋到這些學科之內。在大學里,教育心理學專業通常設於教育系內,原因可能是在心理學導論教材中常缺少教育心理學的內容。

F. 西方道德教育的發展歷史

當代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學校德育,把德育貫穿於教育工作的全過程。而學校德育的理論和實踐形態,都有其形成和發展的特定的歷史原因和社會背景。當代西方主要發達國家的學校德育,經歷了一個由興盛走向衰落再回歸復興的過程。考察西方主要發達國家學校德育的歷史軌跡,探究其主要特點和發展趨向,對於進一步認識學校德育的規律性,促進我國新時期學校德育改革,建立新型的德育體系,有重要借鑒意義。
一、當代西方主要發達國家學校德育的歷史軌跡
2.學校德育的內容日益豐富。當代西方學校德育的內容在面向生活中不斷豐富,以滿足和適應社會發展與人的發展需要。學校不僅注重共同的價值觀教育,而且根據學生的實際講授某種特定的文化價值。既進行有關倫理道德原則、規范的教育,還把德育推及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諸如進行宗教教育,倫理教育,紀律教育,國家法紀教育,國家方針政策教育,民主教育,和平教育,國際理解、協調、親善教育,自由、平等、人權等教育,現代人生活方式教育,消費教育,保護環境教育,反色情、反暴力、反吸毒、反艾滋病教育等等,內容無所不包,同生活聯系緊密。,
當代西方學校德育的內容選擇主要根據兩個原則:一是社會需求,其中包括個體社會化必需的道德規范,維持社會秩序運作的社會規范,確保國家得以生存和發展的國家利益以及有助於該政治集團發展的政治目標;二是人的發展要求,既注意人身心發展的不同年齡特徵,不同認識活動范圍和性格特點,也注意到人發展的需要,如選擇有助於人的道德認識發展需要的內容,激發學生對某一道德難題的討論,以培養兒童的道德推理能力。
3.德育形式綜合化、網路化、實踐化,德育方法多樣化,德育手段科學化。所謂綜合化,系指當代西方學校德育形式已逐漸從德目主義和全面主義的對立趨向兩者的綜合,既開設專門的道德教育課程,講授基本美德和道德准則,又注重從各門學科和日常生活中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所謂網路化,系指政府、學校、家庭、社會機構在學校德育中日益結成一個相互作用不斷協調的網路體。所謂實踐化,系指學校德育已從
從追求虛無縹緲的「天國」轉向人類社會生產實踐,從書本轉向活動,從課堂轉向現實生活,從知識傳授轉向社會活動。在教學中,變靜態的書本知識講解為現實生活道德問題的重演,激發學生的道德思維,在動態中實現德育的目的。
當代西方學校德育在方法上日益多樣化。不僅各種理論流派紛呈各異,且具體方法種類繁多。在西方各國中,即使對德育實行國家統一管理的體制中,也能在相對統一的德育目標下,允許教師根據自己的特點和具體教育的需要,靈活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在一所學校中可以同時存在多種不同的德育理論,甚至在一堂課教學中會根據不同的內容使用不同理論的教學方法。正是方法的多樣化,適應了不同的德育需要,有機地分別作用於德育過程整體中的不同部分,從而使當代學校德育豐富多彩,富有成效。
在德育手段上,普遍使用各種較先進的科技來輔助德育,用電化教學演示各種不可能在課堂上展示的歷史和生活情景,用計算機來處理分析有關資料,還可利用最先進的交通工具來進行必要的參觀旅行等。
當代西方學校德育無論在目的、內容、方法還是有關政策等方面都日趨人性化。在目的上注重個性發展,尊重人的自由發展;在原則上強調權利平等,以引導啟發為主;在方法上強調正面說服,以獎勵表揚為主;在內容上強調國際理解,培養團結合作,互相友愛,互諒互讓精神。正是德育的人性化,開啟了當代社會新風,使教育獲得前所未有的新功效。
4.日益注重道德認知能力的培養。20世紀是一個主知主義時代,主要表現為知識和認知能力在個體道德和道德發展中的作用得到進一步確證。道德認知能力包括道德理解能力、推理能力以及道德判斷和選擇能力的培養。60年代以後,各種道德教育理論都有強烈的主知主義傾向,強調認知、思維在道德發展中的作用,重視在道德教育過程中加強道德認知能力的培養。自六七十年代以來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都開設了專門的道德教育課,從事直接的道德教學。這種道德教學不再強調讓學生盲目接受和五條件服從,而是更加重視學生的獨立思考,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在處理現實的道德問題、道德情境、體驗道德沖突的過程中,增加對規則的認識和理解,以促進道德的發展。當代西方的德育課大多數​1.自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為逐漸擺脫宗教的束縛,新道德教育理論形成的奠基時期。在西方,自有學校教育以來,直到18世紀中葉以前,學校教育基本上是奉行宗教教育,神學是學校中的主要課程,宗教教育是學校道德教育的同義詞。英、美、法等國的學校教育,大都是由教會控制的。自19世紀後葉起,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繼進入壟斷資本主義階段。科技的飛速發展,推動經濟急劇增長。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殖民地掠奪和激烈的市場競爭,世界范圍的人口流動,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價值觀、道德觀、宗教觀的深刻變化,都對學校教育提出了嚴峻的挑戰。無論是歐洲或是美國,教育改革家們對歷史上長期沿襲下來的傳統的道德教育,特別是其所採取的強制的、灌輸式的教育方法提出了質疑,認為這種僵化的教育方法無視學生的興趣和需要,與現實社會生活無關,在很大程度上禁錮了學生的思想,窒息了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
進步教育思想家們的道德教育觀點,在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教育理論家杜威那裡得到集中反映。杜威認為,社會上根本不存在一種絕對的道德真理,任何道德都必須服從於不斷變化的社會需要。所以,道德從本質上講,乃是一種解決社會問題的過程,而不是某種固定的觀念和習慣;道德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批評性探究能力,而不是機械的品格訓練;教育的道德功能不是給學生特殊的道德規則,也不是向他們提供「良好的」行為榜樣,而是通過發展他們的理智來實現的,理智教育本身即是道德教育。任何強制性的灌輸,由於其無視學生的理智能力,因而是不能接受的。道德不是教來的,而是學生在參與實際生活的過程中,在與他人的合作與交往中發展起來的,所以,道德教育不能簡單地歸結為「某種問答式的教學或關於道德的課程」,而應該擴展到整個學校生活,學生是從他們的全部社會經驗中獲得道德價值的[1]。杜威的重要著作《學校與社會》和《民主主義與教育》等都被譯成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國廣為傳播。從某種意義上講,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西方道德教育復興運動,在很大程度上是對以杜威為代表的進步教育思想家之道德教育思想的重新肯定,為新道德教育理論的形成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2.20世紀五六十年代,西方主要發達國家的學校道德教育基本處於停滯狀態,道德教育學說和理論陷入「荒涼的時代」。二戰的爆發,從根本上轉變了西方主要發達國家學校教育的職能和方向。在二戰中像日本、德國這樣的法西斯國家,同樣有能力建立和操縱極其復雜的軍事工藝。1957年蘇聯人造地球衛星的成功發射,顯示了蘇聯在空間技術方面已居於領先地位,震動了整個西方世界,在一些美國人的腦子里第一次產生「美國畢竟是脆弱的」[1](P14)想法。許多有識之士認為,「國家如果想在經濟和軍事的前沿與蘇聯展開有力的競爭,學校就應該在像道德教育這樣的『軟』領域中少花些時間,而在學術性主題上多花些時間。民主更多的是依靠國家產品的多少和核彈頭的數量,而不是個人的道德自律」[1](P15)。在科學技術和職業課程的沖擊下,學校德育逐漸讓位於學術的、技術的訓練,學校的道德教育已形同虛設,道德教育思想和理論的貧乏則是情理之中的了。美國是如此,歐洲也是如此。道德教育隨著戰爭的結束而不再顯得重要,面對滿目瘡痍和一片廢墟,國家的主要任務是恢復經濟,啟動滿足國家和人民生活的工業生產。學校教育的任務在於為國家建設服務,道德教育遠未提上日程,更難以出現有關道德教育學說和理論了。所以,在五六十年代,對道德教育來說,是一個「荒涼的時代」。
3.60年代末70年代初至今,為西方道德教育理論的繁榮和發展時期。60年代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來說是一個「多事之秋」:抗議越南戰爭,要求公民權利,反對種族歧視,少數民族叛亂等,使西方發達國家很快陷入極端混亂之中。由於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所導致的失業、貧困和犯罪率的上升,更使社會風氣日益敗壞;政府丑聞頻頻曝光,不僅使公眾失去了對政府的信任,而且加劇了人們對社會道德之約束功能和人類品格弱點的擔憂;尤其是60年代席捲歐美大陸的學生風潮,使國家領導人、學校和家長普遍感到震驚,它不僅表現出對一切傳統價值觀念的蔑視,而且認為「暴力乃是解決社會問題的惟一手段」[1](P16)。面對技術至上和社會的混亂,許多批評家指出,資本主義國家經濟上的繁榮和根深蒂固的道德淪喪極不相稱,社會責任心和正義遠比技術上的高明更為重要。有人把社會秩序的紊亂歸於學校沒有幫助青年人承擔社會責任,學校過分強調競爭而不鼓勵合作,過分重視服從而忽視獨立自主,甚至說學校更像看守所、精神病院或監獄,只知道讓學生熟悉機械的科學程序而不懂得發展學生健康的個性等等。在這種背景下,社會、家庭、學校要求加強道德教育的呼聲日漸高漲。在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短短的十年裡,英、美等主要發達國家就涌現出大批道德教育理論家及其學說,諸如英國道德哲學家威爾遜,道德心理學家威廉斯,社會學家舒格曼等。在美國除了價值澄清學派和道德教育的認知發展理論最負盛名外,還出現了斯克里文的認知方法,紐曼的社會行動模式,夏弗的理論建構模式,庫姆斯等的價值分析模式等,道德教育領域呈現空前繁榮的局面。自1977年以來,在西方每年有25部有關道德教育的著作出版,200多篇學術論文發表,從1972年開始有關道德教育的博士論文從每年的20篇增加到1979年的82篇。從80年代至今,道德教育研究的熱情絲毫未減,各種著作、雜志仍呈上升趨勢。
二、反對道德灌輸是西方道德教育理論最基本的特點
20世紀西方道德教育理論是從批判傳統的道德說教和道德灌輸為起點的,也是西方道德教育理論最基本的特點。所謂傳統教育,在實驗主義教育理論家杜威看來,「實質上是來自上面和外部的灌輸。它把成人的標准、教材和方法強加給只是正在逐漸成長而趨於成熟的兒童」。道德訓練從根本上是把現成道德習慣和道德准則「灌進等待裝載的心理和道德洞穴中去的一種方法」。因而「不僅不能促進反而限制了兒童的智慧和道德發展」。合理的道德教育必須以「表現個性、培養個性,反對從上面的灌輸;以自由活動反對外部的紀律」為基本原則[1](P21)。杜威對道德教育的看法,在很大程度上匡定了當代道德教育理論在這一問題上的探討。特別是從60年代開始,灌輸更是人們討論道德教育所必然要涉及的問題,當代認知主義、形式主義和個人相對主義的道德教育理論都是圍繞反對單純的道德灌輸而展開的。
美國的價值澄清學派是道德或價值灌輸的極力反對者。在其主要文獻中把灌輸看做是一種在錯誤觀念指導下錯誤的、消極的教學實踐活動或教育方法。拉思斯認為,灌輸之所以不能接受,主要是基於以下三點:第一,灌輸是以一種錯誤前提為基礎的,這一前提認定教育者知道這一系列「正確的價值」,因而有資格或能力向兒童傳授道德價值。事實上,世界的持續不斷變化,決定了對價值問題不可能有一個可證實的、確定性的答案。第二,灌輸代表了一種錯誤的、消極的教育方法,其主要特徵在於它是以教師為中心,以「傳遞」、「控制」、「強迫接受」為宗旨的。這種方法把兒童視為被動的和順從的、需要塑造使其形成的客體,而不是「思考」、「選擇」、「決定」、「檢查」的主體,它所能導致的最大結果,不外是學生虛偽的順從。第三,灌輸是以外部力量作為影響兒童價值的合理手段,反對甚至阻止兒童包括所有人都有獨立思考和自由選擇的能力,教育的作用在於幫助兒童充分地發展這種能力而不是壓制這種能力[1](P300-301)。
正因為如此,近年來人們一直把避免灌輸作為道德教育的核心問題,把建立一種「無灌輸的道德教育」作為首要任務。理論家一致認為,這種「無灌輸的道德教育」至少應滿足以下標准:首先,它是一種「開放」的教育。即這種教育不是以封閉、禁錮學生的頭腦和思想為目的,而是以促進學生的道德思維能力,特別是獨立思維和批判思維的能力,發展學生的道德觀為目的。這就要求作為道德教育內容的價值准則和規范系統必須向學生開放,接受學生理智的檢驗。學生的道德觀點是經過自己的理智思考而自由選擇的,學生的道德發展過程是一個不斷拋棄舊的道德觀接受新的道德觀的過程。其次,它應該是一種「發展」的教育。即承認學生的道德發展是一個連續的、有自己特定規律的過程,教育的內容和方法是學生能夠理解和願意接受的。亦即道德教育必須服從學生的道德發展規律,服從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第三,它應該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理智活動和實踐獲得道德上的成熟。個體的參與和自主活動是道德發展的前提,沒有主體參與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道德發展,而且即使有主體的參與但不是自覺自願的參與也不可能有真正的道德發展。「道德教育只有通過給個人做出道德決定的具體經驗和道德推理技能的實踐才能促進人的發展。」[1](P27)違背學生意志,強迫其接受和服從一定的道德價值的做法,只能造成兒童的價值混亂,無法確定應該相信什麼,或者使兒童變成成人的樣子,假裝相信某些信條。為此,強調行為主體的自由和自主是必要的,因為自由和自主是責任產生的基礎和根本前提,沒有自由則沒有責任,自由的度和責任的量有密切的關系。
反對道德灌輸從一定意義上講,起到了一種巨大的思想解放作用,從根本上動搖了傳統道德教育的基礎,體現了人們對道德本質認識的深化。但是,反對道德灌輸的意義並不是無限的。在理論上由於單純反對道德灌輸,在西方道德教育理論中出現的形式主義學派,因其完全排除道德內容的傳授,走上了激進的「無道德的道德教育」的歧路。在實踐中,單純反對道德灌輸則極易走上另一極端——放任主義。在西方學校中,擺脫了舊的傳統美德的學生則背上了另一種包袱,即極端利己主義和相對主義以及激進的寬容態度。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現的理論上對重視道德內容的呼籲,在實踐中各國道德課紛紛設置,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對單純反對灌輸的反動。在未來道德教育理論的發展中,如何把道德內容的講授和尊重學生的理性能力與自主意識結合起來,是理論
界面臨的重要課題,也是理論本身發展的一個基本趨勢。

G. 簡述學習西方教育簡史的心得體會

隨著西方歐美主要國家進入壟斷資本主義時期,其教育制度也發展到現代階段。在理論方面,也相繼涌現出眾多的各種思想流派,它反映出現代社會不同階級、階層的教育理想與要求。這些教育思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得到更大發展。19世紀末在歐洲與美國,由於經濟發展引起整個社會生活的大改變,對青年一代的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19世紀80年代後期,歐洲主要國家產生了「新教育運動」,並出現了各種符合新教育精神的教育理論。這可算是現代資產階級教育思想的最初表現。與此同時,在美國也出現了與歐洲新教育的基本原則一致的,完全符合美國當時經濟、政治發展的需要的「進步教育運動」。杜威作為主要代表人物,從理論上批評了舊的傳統教育,指責它只強調死讀書本和教師的灌輸,而不注意兒童本身的活動與發展,要求把培養兒童的主動思考能力與操作能力作為教育的根本。杜威的實用主義教育理論在當時推動了美國進步教育運動的發展,因為它反映了現代教育培養思想活躍、有開創能力、善於應付變化的新人的需要。也正由於此,杜威的理論被世界許多國家所矚目。應該說,實用主義教育理論是西方現代資產階級教育理論的一次突出表現和重要發展階段。它在批判傳統教育的僵化、脫離實際和無視兒童本身的弊病方面,有積極的作用。但是,實用主義教育理論過分否定了間接經驗、書本教材的系統教學和教師主導作用在教育過程中的應有地位,誇大兒童本身活動的重要性,以致釀成教學質量下降和學校紀律鬆弛的後果,在本世紀30年代末受到激烈的批評與指責。於是重新論證知識教育重要性的新傳統派教育理論在美國應運而生。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各國經濟的恢復與發展帶來了現代科學知識技術的急速發展,重視知識系統傳授的新傳統派教育無論在美國還是歐洲,更受到特別的重視。戰前出現的新傳統派教育理論,包括要素主義、永恆主義、新托馬斯主義等流派都得到很大發展,而進步主義、實用主義教育理論從50年代中葉則基本趨於銷聲匿跡狀態。從50年代開始,在西方資產階級現代哲學思潮發展的基礎上,又派生出一系列資產階級現代教育思想的新流派,反映了最近40多年來資產階級教育理論的進一步發展。它們企圖從理論上來回答當代資本主義教育發展中的新問題,解決現階段教育領域中所產生的新矛盾,用來指導現代教育的「改革」。但由於各種主客觀的局限,它們不可能真正揭示現代教育的本質規律,因而也都不可能真正回答與解決現實教育中的復雜問題。不過又由於它們都從一定角度針對時弊來探討問題,所以也能在一定領域作出有合理因素的結論。例如存在主義、分析主義、結構主義等教育思想流派便屬此類,它們是資產階級現代教育理論的又一新階段。下面對一些重要的西方現代資產階級教育理論流派作簡要評介。

H. 論述:以一個西方國家為例,論述西方普及義務教育起源與發展的歷史軌

義務教育起源於德國。宗教領袖馬丁·路德是最早提出義務教育概念的人。改革勝利後,為使人們都有學習《聖經》的能力,路德頒布了義務教育法。1619年,德國魏瑪公國公布的學校法令規定:父母應送其6~12歲的子女入學,這是最早的義務教育。在1763年到1819年,德國基本完善了義務教育法規。
工業革命後,義務教育發揮著使人們掌握工業知識的任務,義務教育的時間也由最早的3個月至6個月,發展到6年,直至9年。
義務的含義包括父母與家庭有使學齡兒童就學的義務,國家有設校興學以使國民享受教育的義務,以及全社會有排除阻礙學齡兒童身心健全發展的種種不良影響的義務。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運動中,新教國家為推行宗教教育,提倡廣設教育。1619年,德意志魏瑪邦公布的學校法令規定,父母應送其6~12歲子女入學,否則政府得強迫其履行義務。此為義務教育的開端。英、法、美等資本主義國家大多在19世紀70年代後實行義務教育。
根據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的有關統計資料,到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 ,已有近60個國家實施義務教育法。各國實施義務教育的年限長短,大體是由該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文化教育程度決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初期起臨時憲法作用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及以後正式頒行的國家憲法中,都明確規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指出,義務教育,即依法律規定適齡兒童和青少年都必須接受,國家、社會、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為現代生產發展和現代生活所必需,是現代文明的一個標志。
清朝末年,歐美各國以及亞洲的日本大都普遺實行了義務教育。清政府某些官員了解到這一情況後,便在20世紀初草擬清廷有關文件時使用了「義務教育」、「強迫教育」這樣的詞語。
1903年。清政府順布了《奏定學堂章程》(舊稱「癸卯學制」),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個以法令形式公布的並在全國推行過的學校教育體系。
舊中國正式提出試辦義務教育是1911年。該年7、 8月,清政府學部派人在北京主持召開中央教育會議,會議議決了《試辦義務教育章程案》等文件。本案明確規定以四年為義務教育期,並提出了試辦義務教育的辦法。
1912年,民國臨時政府教育部頒布了《學校系統令》,即《壬子學制》,也是規定了「初等小學四年,為義務教育」。至此,從清末以來,擬議、醞釀了10餘年的義務教育之事,終於被認定。1937年,民國政府教育部頒布《學齡兒童強迫入學暫行辦法》,這個時期的義務教育概念是強迫教育。1940年4月,民國政府教育部制定《國民教育實施綱飯》,規定國民教育分為義務教育和失學民眾補習兩部分,兩者同時實施。

I. 教育的歷史發展分為那幾個時期各個時期的教育有什麼特點

一、時期:古代教育、近代教育、現代教育。

1、古代教育

中國教育開始於中國古典著作,而不是宗教組織。早期中國任用受教育的官員管理帝國,用來選拔官員的科舉考試制度建立於隋朝,唐朝的唐太宗完善科舉制度。

2、近代教育

近代教育是教育歷史分期的一個階段。與古代教育和現代教育相對。歐美的近代教育是指從 17 世紀英國革命至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以前的教育。中國的近代教育是指從 1840 年鴉片戰爭到 1919 年五四運動以前的教育。

3、現代教育

現代教育是伴隨著現代社會的形成而出現的人類歷史上一種嶄新的教育形式,也是人類社會和教育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它是迄今為止教肓發展的最高階段 ,也是人類教育發展的一個十分重要的階段 。

中國的現代教育起始於十九世紀下半葉。從十九世紀六十年代開始,一批具有早期維新思想的知識分子便在粵著書立說,主張效法西方的先進技術和制度,提倡通過改良和變法,實現國家富強,並促成了學習西方知識的風氣。

二、教育特點:

1、古代教育特點:

教育是在生產勞動和社會生活中進行的;教育沒有階級性;教育內容簡單,教育方法單一。

2、近代教育特點:

以大機器生產為背景,科學技術教育成為教育的主要內容;普及義務教育受到重視;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的產生和傳播。

3、現代學校教育的特點:

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教育面向全體社會成員;教育的科學化程度和教育水平日益提高。

(9)西方教育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教育的功能:

教育功能,即指教育活動的功效和職能,就是「教育干什麼」的問題。教育的功能大致可分為:個體發展功能與社會發展功能。教育的個體發展功能故可分為教育的個體社會化功能與個體個性化功能兩方面。社會活動的領域主要包括經濟、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因而教育的社會發展功能又可分為教育的經濟功能、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

教育的主要功能是:

(1)教育的最首要功能是促進個體發展,包括個體的社會化和個性化;

(2)教育的最基礎功能是影響社會人才體系的變化以及經濟發展。現代社會重教育的經濟功能主要包括:為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提供良好的背景;提高受教育者的潛在勞動能力;形成適應現代經濟生活的觀念態度和行為方式;

(3)教育的社會功能是為國家的發展培養人才,服務於國家的政治、經濟發展。

(4)教育的最深遠功能是影響文化發展,教育不僅要傳遞文化,還要滿足文化本身延續和更新的要求。

J. 簡析外國近現代教育發展的歷史經驗

美國教育的歷史經驗主要有以下幾點。

1.在教育建設過程中,從實際出發勇於創新 美國早期教育基本上是英國教育模式的移植,但是,當傳統教育模式不能適應其政治經濟發展時,就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掀起公立學校運動,以公立小學取代教區學校、慈善學校和貧兒學校。

以文實中學取代拉丁文法中學,又以公立中學取代文實中學;自力更生發展州立大學。這些都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創舉。公立學校的普遍建立,打破了教會和教派對教育的壟斷,擺脫了歐洲雙軌制的束縛,從而建立起具有本國特色的教育體系。

2.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善於借鑒別國教育經驗 美國在發展教育的過程中,從不閉關自守而是放眼世界,它對於英國群眾興學的傳統,法國啟蒙學者的民主教育理想和教育國家性原則。

普魯士普及初等教育的經驗和高等教育重視學術研究的精 神,瑞士裴斯泰洛齊的理論和實踐,都進行了考察、研究和吸取。美國是各國教育思想的實驗場和熔爐。這是美國教育能夠迅速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重要原因。

3.地方自主辦學,聯邦協調發展 美國早有移民興辦學校和管理學校的傳統。建國後逐漸確立以地方稅收維持學校的制度,公立學校成為主體,但仍然鼓勵私立學校的發展。各種教育基金會、教育認可組織和民間教育團體數量之多、力量之大是其他國家所難以比擬的。

然而過於分散也造成各州之間、各學區之間教育規模和水平都極不平衡。在這方面美國有經驗也有教訓,如何協調這三者的關系至今仍有爭論,但調動多方面辦學的積極因素,則是美國教撣礌側啡乇獨岔掃唱激育的成功經驗,這是世所公認的。

(10)西方教育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在教育制度方面,美國初等教育在借鑒德國普及義務教育經驗時,又未將義務教育置於雙軌學制之下,而是保持了單軌制的特色。中等教
育在職能上既保留了歐洲中學的升學傳統,又開創了美國中學的就業新風尚,使兼顧升學與就業成為美國中學的特點。

高等教育方面,既向德
國學習,創立起注重科研的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使美國與歐洲能在學術發展上保持同步,又開創了現代研究生教育制度,使大學的科研功
能得到更充分的體現。

與此同時,面向現實的需求,美國還創辦了講求實效的農工學院、社區學院,以及強調大學功能在於面向社會服務的現
代大學。

在教育思想方面,19世紀美國以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齊的民主主義教育思想指導當時的公立小學教育實踐活動,與此同時又以英國教育家
斯賓塞的功利主義教育思想指導當時的中高等教育的發展。

20世紀杜威建立起民主主義與實用主義相結合的具有美國特色的教育思想體系,給
美國教育予全方位的影響,並由此確立起與歐洲傳統教育思想相異的現代教育思想流派。

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隨教育發展重心由普及數量向提
高質量的轉移,巴格萊的要素主義教育思想;赫欽斯的永恆主義教育思想。

以及布魯納的結構主義教育思想等所謂新傳統派教育思想又主導了
各級學校旨在提高教育質量的各項教育改革運動。 總之,從實際出發,在借鑒中創新,是美國教育能紮根本土的真正原因。

閱讀全文

與西方教育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