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管樂歷史發展

管樂歷史發展

發布時間:2021-02-21 21:54:37

『壹』 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的發展歷史

學會 成立於一九八六年八月八日。由秦鵬章、彭修文、朴東生三位民樂前輩發起創建。首任會長是我國已故著名的民樂指揮家、作曲家彭修文先生,第二任會長是我國著名指揮家、作曲家、理論家、社會活動家朴東生先生。現任會長是我國著名作曲家劉錫津先生,副會長是我國著名民族音樂家席強、王書偉、楊青、王建民、盧竹音、胡志平,秘書長為劉峪升先生。
學會自成立以來,協助文化部為第一屆中國藝術節組織演出了《千人中華大樂》;連續舉辦了六屆以繁榮發展中國民族管弦樂藝術為主題內容的「全國學術討論會」;和中國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央電視台等單位共同舉辦了三屆「全國民族管弦樂展播」;經文化部、外交部批准,舉辦了「1995國際中國民族樂器演奏大賽」;經文化部批准,從1997年夏季開始,連續舉辦全國民族樂器演奏藝術水平考級活動;2001年舉辦了第一屆全國少兒民族樂隊邀請賽;2002年承辦了中國青少年藝術大賽第一屆民族樂器獨奏比賽;2005年、2009年承辦文化部主辦的第二屆和第三屆「文華藝術院校獎——民族樂器演奏比賽」,2010年組織專家花費10年苦功編纂《華樂大典》(二胡卷),已由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同時其它樂器分卷亦在推進過程當中。這些影響廣泛的全國性大型活動,在全國乃至國際上都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對我國民族管弦樂藝術的弘揚和發展,對我國的精神文明建設,構建和諧社會都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貳』 薩克斯的發展歷程

1846年阿道夫本人在法國巴黎開辦了一個樂器廠,專門生產薩克斯。他曾先後生產過十四種型號的薩克斯,包括高音、小高音、中音、次中音、低音、倍低音等形狀各異的樂器。它既有銅管樂的嘹亮,又有木管樂的柔和,所以當時就有很多音樂界人士喜歡這種樂器。一些音樂團體,也嘗試著啟用這種樂器。1853年法國的軍隊開始引進薩克斯到1860年英格蘭人安迪爾(Andir)研製出薩克斯,並使薩克斯在在歐洲開始盛行,後歐洲的很多國家逐漸啟用了薩克斯。這也使薩克斯很快以軍樂的形式響譽整個歐洲乃至全世界。
二十世紀初,歐洲一些薩克斯演奏家移民美洲,薩克斯開始在美國等美洲國家流行。到本世紀二十年代薩克斯開始用於爵士樂隊,在爵士樂里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以至到後來成了爵士樂的代名詞。得到了很多年輕人的喜愛。
在中國清朝末期成立了第一支管樂隊,開始象徵性地使用薩克斯。辛亥革命以後曾一度消失,直至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才在中國的舞廳出現過,新中國成立後薩克斯連同吉它等一批西洋樂器被視為不健康的樂器,禁止引進。到七八十年代,改革開放以後,才在各種娛樂場所,以及各類傳媒中頻繁出現薩克斯。再加上國外的一些演奏家、樂團經常到中國演出,所以這種樂器也越來越受中國人民的喜愛。學習和演奏薩克斯的人也越來越多。
當今社會薩克斯音樂的發展
(一)媒體無疑是加速薩克斯發展的一個強效催化劑
當今社會,薩克斯音樂被應用在各個領域,有伴奏配樂、電視廣告的主題音樂、電影,電視劇原聲、公共場所的背景音樂、文藝演出中的專業表演,以及專業薩克斯演奏家和樂隊的音像製品。因此, 正確的利用各種傳播媒介和載體, 可使薩克斯音樂更快速、更廣闊的發展,就如薩克斯剛被發明初期, 如果當時沒有Berlioz在眾媒體面前大肆宣講薩克斯是一件多麼令人難以置信的, 完美的, 最具人性特點的樂器。薩克斯在當時也不會發展的如此之快。如果沒有媒體的推波助瀾, 薩克斯演奏者們的風采也不會被更多的人所熟知。
(二)薩克斯演奏風格, 流派對其音樂發展的影響
時至今日,薩克斯音樂已經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的發展, 在這一個多世紀的時間里, 演奏的風格和流派也日新月異, 這些風格, 流派的產生並不是薩克斯演奏家們憑空臆造的,而是音樂發展的必然結果。薩克斯音樂風格和流派的多樣性使得廣大群眾的欣賞范圍,選擇餘地擴大了。
薩克斯音樂作品的創作
薩克斯同其他音樂一樣,要想在音樂歷史上發展,那就必須要有自己的作品。在創作中應注意以下幾點,首先,作品的創作應適合薩克斯的最佳音域,雖然薩克斯樂手可通過個人的技巧將音域向上拓展一個八度, 但是過多的超吹音會顯得樂曲又噪又刺耳, 而且不自然, 音樂則變成了噪音, 過分的使用超吹音, 就會起到負作用, 但情至之處小段的超吹會給音樂增色不少, 非常容易將聽眾帶入高潮。通過個人技巧也可將本是單旋律樂器的薩克斯吹奏出和弦音, 但也要適當使用, 不然就畫蛇添足了。還有些薩克斯音樂作品過分注重復雜的技巧與炫技, 把美放到了一邊, 使得聽眾聽的摸不著頭腦, 不知道其音樂到底想表達的是什麼。以上幾點是在薩克斯音樂作品的創作中必須注意到的,不然,不但達不到其預期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
怎樣培養適應音樂發展的人才
(一)薩克斯教學觀念和方法的轉變
演奏薩克斯是一種技能, 但它更是一門藝術。學習音樂不同於其他學科, 教學必須人性化, 不然學生發揮不出自己的個性, 和自己獨到的音樂理解,容易成為教師的復製品, 冥冥中也許就扼殺了一位未來的風格別樹一幟的演奏家。這實則是在摧殘學生,嚴重點說則是在抑制薩克斯音樂的發展, 這么說並不誇大其辭, 例如, 當年還不是很有名氣的Bechet如果被哪位自作聰明的大師強烈抵制其使用顫音和Jazz律動演奏薩克斯, 那薩克斯就不知何時才會踏進Jazz大門, 何時才能有為Jazz而生的樂器的美譽了。
今天的薩克斯教學觀念和方法需要轉變,新式的教學不應是僅教授幾本薩克斯演奏教程和考級課本那麼簡單,更注重的應該是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和藝術個性的培養。
(二)興趣的強化與和聲概念的培養
入門是走向專業的基礎,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階段。面對初學薩克斯的學生, 教師為確保學生基本技能和基礎知識的落實, 不可一味要求學生做枯燥的技能訓練, 這不僅在學習薩克斯的心態上打擊著學生, 還削弱著他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積極性。
這時的薩克斯已經失去了作為藝術的意義, 而變成了一項單純的技能。
教學方法需要改變,並要適應音樂發展和開發學員的音樂個性。因此, 這幾乎是屬於訂制化的方案為每一位學習薩克斯的學生。
(三)和聲概念的培養
在音階練習中,普遍的訓練僅僅是建立在調性上的練習, 談及和聲便無人知曉了。更有一些學員和教師愚昧的認為音階只是練習手指的而一味強調速度。練習中, 應深度剖析音階組成, 由教師詳細講解音階與和聲的關系才會使學員在思維上真正建立和聲的概念。
丟棄了和聲概念的培養會對日後學員演奏薩克斯為上升一個新高度而產生強大的阻力。

『叄』 中國民族管樂器的近現代發展史

別忘記了,還有塤,排笛等等

『肆』 西洋管弦樂的起源、發展

西洋管弦樂隊 一、何為西洋管弦樂隊 由不同西洋樂器演奏者混合編成,專門演奏交響樂曲與其它管弦樂曲的組織稱為西洋管弦樂隊。管弦樂隊組成的規模韌性很強,變化較大,小到有20人左右組成的小管弦樂隊,大到120多人組成的交響樂隊,概括起來可分為小型室內樂隊,中、大型的協奏曲樂隊,歌劇舞劇樂隊,交響樂團等。 二、西洋管弦樂隊的編制以及各部分人員的配備 在中、大型的西洋管弦樂隊中,一般有4個部分組成。①木管組:包括短笛、長笛、雙簧管、單簧管、大管、英國管等樂器。②銅管組:包括圓號、小號、長號、大號等樂器。③打擊樂組:包括定音鼓、大鼓、小軍鼓、鈴鼓、三角鐵、木琴、鍾琴、響板、鈸、鑼、管鍾等樂器。④弦樂組: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豎琴、鋼琴等樂器。根據各組樂器的不同配置,管弦樂隊又可分別稱作四管編制,三管編制,雙管編制的中、大型樂隊,以及單管編制的小型樂隊。以上分類主要根據木管組的變化來講,比如雙管編制的管弦樂隊,木管組,長笛2人,雙簧管2人,單簧管2人,大管2人。同類樂器成雙的配置,故稱作雙管編制,同樣,成單、成三,成四的配置,則稱作單管,三管、四管的樂隊編制。當然,由於編制的不同,其它組也要有所變化,請參照下圖樂隊編製表。表中的人員配備並不是絕對不變的,可視實際情況有所增減,但一般出入不大,因為這是通過世界各國管弦樂隊長期的實踐,總結出來的編制規律,弦樂組的配置和下表不同或過多或過少都將破壞樂隊的整體效果。過少,使樂隊顯得乾枯、無彈性、音響單薄;過多,將使樂隊渾濃,喪失色調透明度。木管組各樂器都有其強烈的個性,不但各自具備不同的音色,而且都起著獨擋一面的作用,少一支木管樂器將丟掉一份音色。銅管組從配器的角度來看,就其音量來說2支圓號等於1支小號,或1支長號,或1支大號,它的配備比例失調,將使整個樂隊的音量平衡受到破壞,降低整個樂隊的表現力。 從管弦樂隊內部4個組的人員配備比例來講,它們分別占樂隊總人數的比例為:木管組佔15%,銅管組佔15%,打擊樂與豎琴等佔10%,弦樂組佔60%。 三、管弦樂隊中各組的表現功能與首席演奏員 從整個木管組在管弦樂隊中的表現功能來講,由於它的幅度變化較小,所以適合於表現某種特定的情感與田園式的意境。就演奏上來講,長笛和單簧管反應比較敏感、靈巧,富於柔韌性,擅長於演奏快速的經過句、琶音、分解和弦等,雙簧管、大管靈活性稍差,更適合演奏較慢的歌唱性旋律。各類樂器都有首席演奏員,比如:首席長笛、首席單簧管、首席雙簧管、首席大管,他們在樂隊中演奏技術較好,常常在管弦樂隊中擔任獨奏、重奏、協奏或復協奏以及木管四重奏等任務。比如:小提琴與單簧管的對位聲部與樂隊的協奏,大提琴與長笛的對位聲部與樂隊的協奏等,另外,由於在總譜上首席演奏員的聲部常寫在同類樂器的第一聲部位置,從樂曲演奏上講,技巧性強,難度大,所以有時候也常常用第一演奏的稱呼,比如,第一長笛、第一雙簧管、第一單簧管、第一大管。整個木管組有一個聲部長,負責聲部排練。銅管組的整體音色比較統一,當它們在管弦樂隊中進行合奏時,如音區合適將長於表現一種氣勢磅礴,勝利凱旋,英勇斗爭的光輝形象。在樂隊的高潮和爆發點部位往往離不開銅管樂器組演奏,當他們利用中低音區暗淡、渾厚的音色演奏時,非常適合表達一些悲壯、葬禮的情緒。在演奏中,小號較靈活,擅長奏歌唱性旋律、進行曲節奏性音調以及靈活、快速的片段;圓號、長號,靈活性稍差,擅長演奏稍慢性質的音樂。另外這一組還有特殊的功能,比如圓號的堵塞音,小號的弱音器,長號的滑奏,都將產生一種特殊效果。這一組里也分別有首席小號、首席圓號、首席長號,有時按第一小號、第一圓號、第一長號來稱呼,首席演奏員將擔負本組內第一演奏任務。整個銅管組也有聲部長,擔任分部訓練。打擊樂器組,這一組是整個管弦樂隊的重要部分,它的功能是增強整個樂隊的節奏性,增大樂隊氣勢,製造高潮。由於它有無音高的特殊音響,所以還有助於構成一定的場面意境,或模擬某種特殊音響效果,如雷聲、雨聲、鍾聲等,這一組里以定音鼓演奏員擔任聲部長。弦樂器組有著統一的、優美的、最接近人聲的音色,它在樂隊的功能上一般多演奏最富於歌唱性和表現力的旋律,它是整個管弦樂隊的基礎,在演奏的瞬間它的合奏可達到力度變化的極弱到極強進行,它的各種技巧演奏可表現任何情緒變化,色彩變幻,以及形象特徵。尤其是小提琴聲部,它是管弦樂隊的「靈魂」,在演奏中一般分作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進行演奏,有時為了某種音樂需要,第一、二小提琴齊奏。當第一小提琴演奏高把位旋律時,為了和聲里和弦的排列,第二小提琴低八度重復第一小提琴好象包腔奏;或者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大提琴參加和聲織體演奏。另外整個弦樂組都有弱音器奏,泛音奏,滑奏,弓桿奏,撥奏等特殊手段,製造樂隊中特殊效果。這組里的首席演奏員分別稱第一小提琴首席,第二小提琴首席,中提琴首席,大提琴首席,貝大提琴首席,這里第一小提琴首席同時又是整個管弦樂隊的副指揮,有時可代替樂隊指揮進行樂隊排練。這些首席有時獨奏,有時和其他組首席演奏復調聲部,有時他們一起在大樂隊中演奏四重奏。這里每個首席都是聲部長,他除帶領自己聲部排練外,另外還得標記統一的弓法和指法,尤其是在近現代的管弦樂作品中,作曲家把整組里每個聲部都細分為2部到3部的聲部進行,整個弦樂組分成15部、16部演奏來表現某些特定情景,這就更加需要首席們——聲部長們去組織本聲部精心分練。 四、管弦樂隊的形成與發展 管弦樂隊的形成與發展可以從17世紀說起,在17世紀以前,樂器基本上應用於人們的生活與勞動中,如狩獵,戰爭,慶典祀祭,集合娛樂等場合。到了17世紀便形成了最原始的管弦樂隊,它通常包括維奧爾琴,長笛,雙簧管,木管號,長號,鼓和羽管鍵琴的集合演奏,無一定之規。到了18世紀,由於樂器性能有所改進,小提琴替代維奧爾琴而加入管弦樂隊;羽管鍵琴或管風琴採用數字低音演奏;曼海姆樂派首先把單簧管引入管弦樂隊。這樣便形成了管弦樂隊的雛型。在18世紀至19世紀,海頓和貝多芬在管弦樂隊的應用上已基本完善了小、中型編制的管弦樂隊。比如海頓所用管弦樂隊,包括木管8人,銅管4人,定音鼓1人,弦樂若干約30人左右,去掉了羽管鍵琴的數字低音演奏。貝多芬所使用樂隊包括,木管10人,銅管7人,定音鼓1人,弦樂若干,約50人左右。這基本上已經形成了雙管編制的管弦樂隊。19世紀,柏遼茲,瓦格納等人的作品,在管弦樂隊的應用上,將編制擴大到了3管,4管並加入了踏板豎琴。到了19世紀末,拉威爾,斯特拉文斯基等人常用完善的有時是擴充的龐大3管,4管編制管弦樂隊,來完成他們豐富多彩、奇異壯麗的交響樂作品。20世紀初,理查·施特勞斯,馬勒將樂隊發展為擴充4管,5管最大規模編制。以後的作曲家們,則又有了恢復使用小型管弦樂隊的現象。綜觀以上,管弦樂隊的形成與變化,基本上是沿著從小逐漸增大的脈絡發展的。

『伍』 簡述中國交響音樂史發展的4個階段

中國的交響音樂,始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迄今已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它從開回始的全盤介答紹外國作品,到稍後的運用西洋音樂技法來挖掘整理中國民族音樂,並創作出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交響樂、管弦樂作品;從全部由外籍音樂家組成的樂團,到今天全部由我國自己培養的演奏員和指揮組成的樂團,可以說是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過程。這里所說的交響音樂,管弦樂是泛指由西洋管弦樂隊演奏的交響曲、交響詩、組曲、序曲等不同體裁的樂隊作品。

『陸』 中國樂器發展史

1、遠古時期

以狩獵及歌舞伴奏為主,用的是打擊樂器,如磬、陶鍾、銅鍾、祝、敔、管、篪、笙、、等,在基本上沒有太大的發展,但遵循著由不定音到固定音、種類少到多、不定型到定型、、等等途徑。

2、夏商時期

樂器增多,如婸鼓、鈴、編鍾、塤、龠、言、、、等,出現的是有定音的擊樂器和多管樂器,漸漸地人們也掌握了純四度、大小三度、大二度及小二度的音程關系。

3、先秦時期

樂器不但增加,如擊樂器:鼓、鍾、鏞、雅、祝、簧、築、、,吹奏樂器:簫、管、龠、笙、塤、笛、竽、、,彈弦樂器:琴、瑟、箏等,表達的性能更加提高。

4、秦漢隋唐時期

樂器發展的鼎盛時期,彈奏樂器(如琴、瑟、箜篌、琵琶、五弦琵琶、、、)得到空前的繁榮與發展。琵琶則是唐代最為重要的樂器,專以演奏宮廷燕樂為主。漢代開始琵琶類樂器使用了平均律,且急速發展。

5、遼、宋、西夏與金時期

承隋唐樂器,廣泛地應用弦樂器(如嵇琴、軋箏),另有新樂器的產生,如義手笛、羌笛、簫管等吹奏樂器以及葫蘆琴、、等弦樂器,還有流行在西北邊區的馬尾胡琴。

6、元代時期

在元統治初期的對內外戰爭,客觀上引起國內各民族間,及本國與外國文化的交流。這時期出現了新的樂器,如三弦、火不思、七十二弦琵琶、魚鼓、雲璈、、、等。

7、明清時期

樂器有較大發展與集中,特別是胡琴類擦弦樂器(如二胡、京胡、板胡、馬頭琴、、、)與嗩吶蘆簧樂器。笙與古琴兩類由於復古勢力的勃興,加上其古典價值,在國家音樂方面佔了重要地位。

(6)管樂歷史發展擴展閱讀

樂器歷史:

樂器是人類早在原始時期已擁有的文明財富之一。圍繞樂器的來歷,自古以來中外均有許多傳說和神話,並長期被據為樂器的起源與發展之說。

如中國許多古書記載:「女媧作簫」、「女媧作笙」、「伏羲作簫」、「伏羲作琴」、「庖犠氏作瑟」、「倕作鍾」、「伶倫入昆倫山采竹為笛」、「黃帝命伶倫鑄十二鍾」、「黃帝殺虁以其皮為鼓」等。

所述均為公元前四、五千年前的事,尚未或剛剛進入銅器時代,不可能有笙簧和鑄鍾等工藝很復雜的產品。那時的人對絕對音高可能有些概念,但對樂律未見有多少認識,象上述那些復雜的旋律性樂器不可能出現那麼早。

那些傳說中的人物,是否實有其人,至今史學上仍存疑待探索。所述樂器實有其物,但任何人不可能一下子造出那樣完美的樂器。樂器都是逐步演進的。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擁有樂器,是無疑的。據考,中國在遠古時期(約公元前21世紀前),已有一些土鼓、磬、鍾鈴、骨哨、葦籥、塤等。

可能還有苓、管、篪、笙。至夏商(公元前21世紀前至前11世紀),除此前的樂器得到發展,如出現定音的編鍾、編磬,以及鞀、言(大簫)、笙等,說明已有初淺的音高音程概念。

到周代,見於記載的樂器約近70種(有重名的),出現了對樂器分類的「八音」,有了琴、瑟等撥弦樂器。

『柒』 管樂是那個朝代的人

管是管仲 樂是樂毅~
管仲和樂毅,一個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一個是專戰國後期傑出的屬軍事家、戰神,在歷史上大名鼎鼎。管仲輔佐齊桓公,發展生產,富國強兵,促使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樂毅輔佐燕昭王振興燕國,統帥五國聯軍攻打齊國,「下齊七十餘城」,「齊城不下者兩城耳」,一雪當年強齊伐燕之恥,創造了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軍事傳奇~

『捌』 冀中笙管樂的歷史淵源

冀中笙管樂流傳於冀中平原,即北京以南、天津以西,滄州、定州一內線以北近三十個縣市的鼓吹樂容品種,民間俗稱音樂會。因主要用管子領奏、笙等和奏,故又稱笙管樂。除笙、管類樂器外,另有雲鑼、笛及擊奏類樂器鼓、鐃、鈸、鐺鐺等。樂曲分套曲、小曲及獨立成套的打擊樂三類。套曲篇幅長大、結構復雜,是笙管樂的主要組成部分。笙管樂遍布整個冀中平原。各地農民以村為單位,借樂結會,在本地祭祀、禮儀、喪葬等民俗活動中演奏傳承。
冀中管樂原有北樂會、 南樂會兩種演奏形式。北樂全樂隊編制八至十人,主奏樂器管子的管身較細,音量較小,發音柔和,演奏風格古樸端莊,速度緩慢,比較典雅。南樂會樂隊編制往往在十人以上,主奏樂器管子的管身較粗,除一支管子為主管外,還配有多支付管,因此,吹奏起來,聲音洪亮,旋律多變化,演奏風格活潑風趣,速度較快,比較熱烈。近幾十年來,南樂會逐少盛行,廣為流傳,成為冀中管樂的代表。

『玖』 樂器發展史

細說中國樂器發展史

遠古時期

以狩獵及歌舞伴奏為主,用的是打擊樂器,如磬、陶鍾、銅鍾、祝、敔、管、篪、笙、、等,在基本上沒有太大的發展,但遵循著由不定音到固定音、種類少到多、不定型到定型、、等等途徑。至於弦樂器則尚無任何證據可加以證明是否存在。

夏商時期

樂器增多,如婸鼓、鈴、編鍾、塤、龠、言、、、等,出現的是有定音的擊樂器和多管樂器,漸漸地人們也掌握了純四度、大小三度、大二度及小二度的音程關系。至於弦樂器在商代尚無正確資料可證明其有無。

先秦時期

樂器不但增加,如擊樂器:鼓、鍾、鏞、雅、祝、簧、築、、,吹奏樂器:簫、管、龠、笙、塤、笛、竽、、,彈弦樂器:琴、瑟、箏等,表達的性能更加提高,在絕對音高、調性功能、移宮換調等方面,逐漸形成明確的概念,」八音」的分類法也在此時形成。

秦漢隋唐時期

樂器發展的鼎盛時期,彈奏樂器(如琴、瑟、箜篌、琵琶、五弦琵琶、、、)得到空前的繁榮與發展。琵琶則是唐代最為重要的樂器,專以演奏宮廷燕樂為主。漢代開始琵琶類樂器使用了平均律,且急速發展,鼓吹樂也以一獨立的重要音樂形式出現,古琴獨奏技術也慢慢地向前發展。

遼、宋、西夏與金時期

繼承隋唐樂器,廣泛地應用弦樂器(如嵇琴、軋箏),另有新樂器的產生,如義手笛、羌笛、簫管等吹奏樂器以及葫蘆琴、、等弦樂器,還有流行在西北邊區的馬尾胡琴。由於說唱音樂與戲劇音樂等聲樂藝術的發展,吹奏樂器不斷地產生,擦弦樂器也開始受到重視。

元代時期

在元統治初期的對內外戰爭,客觀上引起國內各民族間,及本國與外國文化的交流。這時期出現了新的樂器,如三弦、火不思、七十二弦琵琶、魚鼓、雲璈、、、等。在樂器上乃有以弦樂器為主的合奏形式。

明清時期

樂器有較大發展與集中,特別是胡琴類擦弦樂器(如二胡、京胡、板胡、馬頭琴、、、)與嗩吶蘆簧樂器。笙與古琴兩類由於復古勢力的勃興,加上其古典價值,在國家音樂方面佔了重要地位,琵琶則在六朝與隋唐的黃金時代過後,便逐漸消失了其權威樂器的地位。

民國時期

西洋音樂在十九世紀後期開始對中國音樂發生影響,掀起了中國樂器改革的風潮,促使中國音樂步向另一個復雜之前程。

閱讀全文

與管樂歷史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