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鏟發展歷史

鏟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21 20:19:14

⑴ 簡述中國古代的農具發展歷史

刀耕火種——使用農具——牲畜耕作——機械耕作

⑵ 農具的起源及發展史

農具的起源

農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使用簡單農具的時代。在中國,早在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時期(約公元前5000~前3000)就有了原始的耕地工具——耒耜。公元前13世紀就已使用銅犁頭進行牛耕。到公元前 8~前 3世紀的春秋戰國時代,已經擁有耕地、播種、收獲、加工和灌溉等一系列鐵、木製農具。公元前90年前後,趙過發明的三行耬,即三行條播機,其基本結構至今仍被應用。到 9世紀已形成結構相當完備的畜力鏵式犁。在《齊民要術》(約540)、《耒耜經》(約880)、王禎《農書》(約1310)、《天工開物》(1637)等古籍中,對各個時期農業生產中使用的各種機械和工具都有詳細的記載。在西方,原始的木犁起源於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約公元前1000年開始使用鐵犁鏵。19世紀至20世紀初,是發展和大量使用新式畜力農業機械的年代。1831年,美國的C.H.麥考密克創製成功馬拉收割機。1936年出現了第一台馬拉的穀物聯合收獲機。1850~1855年間,先後製造並推廣使用了穀物播種機、割草機和玉米播種機等。20世紀初,以內燃機為動力的拖拉機開始逐步代替牲畜,作為牽引動力廣泛用於各項田間作業,並用以驅動各種固定作業的農業機械。30年代後期,英國的H.G.弗格森創製成功拖拉機的農具懸掛系統,使拖拉機和農具二者形成一個整體,大大提高了拖拉機的使用和操作性能。由液壓系統操縱的農具懸掛系統也使農具的操縱和控制更為輕便、靈活。與拖拉機配套的農機具由牽引式逐步轉向懸掛式和半懸掛式,使農機具的重量減輕、結構簡化。40年代起,歐美各國的穀物聯合收獲機逐步由牽引式轉向自走式。60年代,水果、蔬菜等收獲機械得到發展。自70年代開始,電子技術逐步應用於農業機械作業過程的監測和控制,逐步向作業過程的自動化方向發展。

發展:

農具的產生和發展是與農業的產生和發展同步進行並相互促進的。在原始農業時期,農業生產粗放,農具的材料以石、骨、蚌、木為主;種類可分為農耕用、收割用和加工用3類。農耕類大體有鏟、耒、鋤等;收割類包括刀、鐮等;加工類最普遍的是石磨盤和石磨棒。此外,還有用鹿角製成的農具。陶器的發明和應用很早,主要用以汲水、貯物和燒煮食物。此後,各個時期農具的發展大致如下。

夏、商、西周時期 這一時期的農具有所改進,但所用材料還是以木、石、骨等為主。當時已有青銅生產,但多用於武器、食器和禮器。到西周末年,用青銅製作的僅有一些中耕農具□(字型檔無此漢字,下同.編者注)、□和收割農具□等。此外還有一種用於碎土和砸實田埂的□,只是裝有長木柄的木質榔頭。在農業上很重要的汲水、灌溉器具,商代已有桔槔;西周的戽桶和吊桶,是用於從池塘和井中取水灌溉的。這個時期農具的種類雖增加不多,效率也還不高,但為後來鐵制農具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春秋、戰國時期 冶鐵業的興起,使中國農具史上出現了一大變革時期:鐵制農具代替了木、石材料農具,從而使農業生產力開始了質的飛躍。戰國時期的農具絕大多數都是木心鐵刃的,即在木器上套了一個鐵制的鋒刃,這就比過去的木、石質農具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從考古出土的實物看,當時使用呈V字形的鐵犁頭,有利於減少耕地時的阻力;鐵□(或作鍤)可增加翻土深度;鐵耨則可有效地用於除草、鬆土、復土和培土。此外,這一時期推廣的連□,是一種有效的脫粒農具,為後世所長期沿用。

秦、漢至隋、唐、五代 秦統一中國以後,特別是兩漢以來,由於冶鐵業的大發展,不但鐵制農具更加普及,成為「民之大用」,而且隨著農業生產發展的需要,農具的種類增加,質量也大為提高。西漢中期以後,木心鐵刃農具已被全鐵農具所代替。隨著牛耕的推廣,耕犁也有所革新,除犁鏵是全鐵外,還創造了犁壁,從而更加有利於深耕和碎土。東漢時開溝用的巨型鏵,重達15千克、長達40厘米左右。唐代《耒耜經》中記載的曲轅犁,構造更加復雜和完備,由犁底、犁□等11個部件組成,已能根據需要進行深耕和淺耕,以及調節耕地的寬窄,操縱便利。從漢代起,如翻耕用的□,磨碎磨平土壤用的耱,中耕用的鋤和鏟,收獲用的□鐮(刈□)、鉤鐮等農具都已出現,並逐步得到改進。

至魏、晉、南北朝 又有新的增益,如碎土保墒、平整土地用的耙就在此時出現。另一種農具耖也在這時所創。由石磙和木框架兩部分構成的碌碡(碌碡、陸軸),則是一種碎土壓實器,到隋、唐、五代時,它又發展成為磙上帶刺的□□。在這一時期播種耬車的出現,是有利於提高農業生產功效一個重大進步。耬車下端有3個耬腳,即3個開溝器,中間裝有盛貯種子的漏斗,播種時用牛拉車,邊開溝邊播種,速度既快,質量也好。灌溉器具的創造和改進也有重大意義。以前的桔槔主要利用杠桿作用,使用時不但費力,又不便於深井汲水和大面積灌溉。漢代創造的轆轤或稱滑車,使汲水效率大為提高。翻車(即龍骨水車)於西漢末年先是在宮苑池沼灌水使用,而後逐漸普及民間,又經過東漢末年及三國魏時的繼續革新,堪稱灌溉工具上的一個重大創造。它利用齒輪帶動鏈上的許多刮水板將水刮入車槽,以人力或畜力驅動,用於提水灌溉和排澇時,效率遠勝於過去的灌溉器具。東漢末年,還出現了渴烏即最早的虹吸管。

唐、宋、五代時 發明的立井水車主要用於深井取水,也是利用齒輪原理。至於高轉筒車,則是用許多竹筒連接、藉助水力轉動輪軸汲水入筒提至高處的裝置,主要應用於長江流域。此外,在農產品加工方面,如風車的利用,舂米工具由杵臼到腳踏碓到水力碓的進步,特別是多個齒輪連帶轉動的連磨的利用等,都較過去大大提高了效率。宋、元時期 這一時期,中國農具的發展無論在動力的利用、機具的改進、種類的增加、使用的范圍等方面,都超過了前代。北魏《齊民要術》記載的農具只有30多種;而元代《王禎農書》的「農器圖譜」所載農具達 105種之多,幾乎包括了所有的農具,且附以精緻插圖。這時還出現了繩套和掛鉤。繩套是把「一條杠」分解為兩條繩索,可使牛耕的牽引力加大;掛鉤是將動力機和工作機分開。這樣,利用繩套服牛,犁身可大大縮短,回轉方便,因而牛耕不但可用於水田、平地,且可用於丘陵山區。這時期還出現了犁床或犁轅上附有□(犁)刀的改進犁,□刀可以清除蘆葦雜草,便於墾耕。在水田生產中,則有平土用的刮板和中耕農具耘盪的應用。砘是一種土壤鎮壓器,它與耬車結合可以在播種後壓實土壤。宋代秧馬的發明,則可減輕稻田生產中拔秧的勞動強度。這一時期還出現了高效率的聯合作業農具如播種和施肥相結合的下糞耬種,由麥籠、麥釤、麥綽3部分組合的收割作業農具,一日可中耕20畝的耬鋤,以及一機多用的水輪三事等。農業動力上除使用人、畜力外,還較多地使用風力、水力來進行灌溉、排水和農產品加工。在金代出現的 S型掛鉤,中原地區已普遍應用。它是改進了農具的動力和工作機的連接裝置,把本身拉力增大了一倍,改進了農業各工序上的農具如犁、耬、耙、砘、耘鋤等以及畜力、水力、風力等動力機構與工作機的聯系,提高了效率。

明、清時期 明、清兩代的農具較之元代無多大變化,發展比較緩慢,但某些農具仍有改進。如明末曾出現繩索牽引的代耕架,是將用於轆轤的絞關用於犁的牽引,可「坐而用力,往來自如」地進行墾耕。這期間中國北方出現了露鋤,南方則出現了塍鏟、蟲梳和除蟲滑車等,反映了傳統的農業精耕細作程度愈來愈高。同時,由於鋼鐵冶鑄技術的發展,在農具部件的創造改進方面也有較大進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廣為發展新式畜力農具,如步犁、耘鋤、播種機、收割機和水車等。50年代後期,中國開始建立拖拉機及其配套農機具製造工業。洛陽第一拖拉機廠於1959年建成投產。1956年,中國首先在水稻秧苗的分秧原理方面取得突破,人力和機動水稻插秧機在60年代中期相繼定型投產。1965年開始生產自走式全喂入穀物聯合收獲機,並從1958年起研製半喂入型水稻聯合收獲機,到70年代中期有十幾種產品定型,少數機型進行小批生產。1972年創製成功的船式拖拉機(機耕船),為中國南方水田特別是常年積水的漚田地區提供了多種用途的牽引動力。到1984年底,全國(除台灣省外)大、中型拖拉機保有量達到85.4萬台,小型和手扶拖拉機達到 329.8萬台,農業用汽車達到35萬輛,農用排灌動力機械達到615萬台,農用水泵達到515.7萬台,大、中型拖拉機配套農機具達到 123.5萬部,小型和手扶拖拉機配套農機具達到 291.8萬部,穀物聯合收獲機達到35861台,飼料粉碎機達到113.9萬台,磨面機、碾米機、軋花機和榨油機共 388.1萬台,農用動力總功率達1.95×108 千瓦。1984年,機耕面積達5.24億畝,佔耕地面積的39%。機電灌溉面積達3.76億畝,占灌溉面積的56.4%。

⑶ 以農具的發展史,可以分為哪三個階段

農具的起源

農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使用簡單農具的時代。在中國,早在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時期(約公元前5000~前3000)就有了原始的耕地工具——耒耜。公元前13世紀就已使用銅犁頭進行牛耕。到公元前 8~前 3世紀的春秋戰國時代,已經擁有耕地、播種、收獲、加工和灌溉等一系列鐵、木製農具。公元前90年前後,趙過發明的三行耬,即三行條播機,其基本結構至今仍被應用。到 9世紀已形成結構相當完備的畜力鏵式犁。在《齊民要術》(約540)、《耒耜經》(約880)、王禎《農書》(約1310)、《天工開物》(1637)等古籍中,對各個時期農業生產中使用的各種機械和工具都有詳細的記載。在西方,原始的木犁起源於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約公元前1000年開始使用鐵犁鏵。19世紀至20世紀初,是發展和大量使用新式畜力農業機械的年代。1831年,美國的C.H.麥考密克創製成功馬拉收割機。1936年出現了第一台馬拉的穀物聯合收獲機。1850~1855年間,先後製造並推廣使用了穀物播種機、割草機和玉米播種機等。20世紀初,以內燃機為動力的拖拉機開始逐步代替牲畜,作為牽引動力廣泛用於各項田間作業,並用以驅動各種固定作業的農業機械。30年代後期,英國的H.G.弗格森創製成功拖拉機的農具懸掛系統,使拖拉機和農具二者形成一個整體,大大提高了拖拉機的使用和操作性能。由液壓系統操縱的農具懸掛系統也使農具的操縱和控制更為輕便、靈活。與拖拉機配套的農機具由牽引式逐步轉向懸掛式和半懸掛式,使農機具的重量減輕、結構簡化。40年代起,歐美各國的穀物聯合收獲機逐步由牽引式轉向自走式。60年代,水果、蔬菜等收獲機械得到發展。自70年代開始,電子技術逐步應用於農業機械作業過程的監測和控制,逐步向作業過程的自動化方向發展。

發展:

農具的產生和發展是與農業的產生和發展同步進行並相互促進的。在原始農業時期,農業生產粗放,農具的材料以石、骨、蚌、木為主;種類可分為農耕用、收割用和加工用3類。農耕類大體有鏟、耒、鋤等;收割類包括刀、鐮等;加工類最普遍的是石磨盤和石磨棒。此外,還有用鹿角製成的農具。陶器的發明和應用很早,主要用以汲水、貯物和燒煮食物。此後,各個時期農具的發展大致如下。

夏、商、西周時期 這一時期的農具有所改進,但所用材料還是以木、石、骨等為主。當時已有青銅生產,但多用於武器、食器和禮器。到西周末年,用青銅製作的僅有一些中耕農具□(字型檔無此漢字,下同.編者注)、□和收割農具□等。此外還有一種用於碎土和砸實田埂的□,只是裝有長木柄的木質榔頭。在農業上很重要的汲水、灌溉器具,商代已有桔槔;西周的戽桶和吊桶,是用於從池塘和井中取水灌溉的。這個時期農具的種類雖增加不多,效率也還不高,但為後來鐵制農具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春秋、戰國時期 冶鐵業的興起,使中國農具史上出現了一大變革時期:鐵制農具代替了木、石材料農具,從而使農業生產力開始了質的飛躍。戰國時期的農具絕大多數都是木心鐵刃的,即在木器上套了一個鐵制的鋒刃,這就比過去的木、石質農具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從考古出土的實物看,當時使用呈V字形的鐵犁頭,有利於減少耕地時的阻力;鐵□(或作鍤)可增加翻土深度;鐵耨則可有效地用於除草、鬆土、復土和培土。此外,這一時期推廣的連□,是一種有效的脫粒農具,為後世所長期沿用。

秦、漢至隋、唐、五代 秦統一中國以後,特別是兩漢以來,由於冶鐵業的大發展,不但鐵制農具更加普及,成為「民之大用」,而且隨著農業生產發展的需要,農具的種類增加,質量也大為提高。西漢中期以後,木心鐵刃農具已被全鐵農具所代替。隨著牛耕的推廣,耕犁也有所革新,除犁鏵是全鐵外,還創造了犁壁,從而更加有利於深耕和碎土。東漢時開溝用的巨型鏵,重達15千克、長達40厘米左右。唐代《耒耜經》中記載的曲轅犁,構造更加復雜和完備,由犁底、犁□等11個部件組成,已能根據需要進行深耕和淺耕,以及調節耕地的寬窄,操縱便利。從漢代起,如翻耕用的□,磨碎磨平土壤用的耱,中耕用的鋤和鏟,收獲用的□鐮(刈□)、鉤鐮等農具都已出現,並逐步得到改進。

至魏、晉、南北朝 又有新的增益,如碎土保墒、平整土地用的耙就在此時出現。另一種農具耖也在這時所創。由石磙和木框架兩部分構成的碌碡(碌碡、陸軸),則是一種碎土壓實器,到隋、唐、五代時,它又發展成為磙上帶刺的□□。在這一時期播種耬車的出現,是有利於提高農業生產功效一個重大進步。耬車下端有3個耬腳,即3個開溝器,中間裝有盛貯種子的漏斗,播種時用牛拉車,邊開溝邊播種,速度既快,質量也好。灌溉器具的創造和改進也有重大意義。以前的桔槔主要利用杠桿作用,使用時不但費力,又不便於深井汲水和大面積灌溉。漢代創造的轆轤或稱滑車,使汲水效率大為提高。翻車(即龍骨水車)於西漢末年先是在宮苑池沼灌水使用,而後逐漸普及民間,又經過東漢末年及三國魏時的繼續革新,堪稱灌溉工具上的一個重大創造。它利用齒輪帶動鏈上的許多刮水板將水刮入車槽,以人力或畜力驅動,用於提水灌溉和排澇時,效率遠勝於過去的灌溉器具。東漢末年,還出現了渴烏即最早的虹吸管。

唐、宋、五代時 發明的立井水車主要用於深井取水,也是利用齒輪原理。至於高轉筒車,則是用許多竹筒連接、藉助水力轉動輪軸汲水入筒提至高處的裝置,主要應用於長江流域。此外,在農產品加工方面,如風車的利用,舂米工具由杵臼到腳踏碓到水力碓的進步,特別是多個齒輪連帶轉動的連磨的利用等,都較過去大大提高了效率。宋、元時期 這一時期,中國農具的發展無論在動力的利用、機具的改進、種類的增加、使用的范圍等方面,都超過了前代。北魏《齊民要術》記載的農具只有30多種;而元代《王禎農書》的「農器圖譜」所載農具達 105種之多,幾乎包括了所有的農具,且附以精緻插圖。這時還出現了繩套和掛鉤。繩套是把「一條杠」分解為兩條繩索,可使牛耕的牽引力加大;掛鉤是將動力機和工作機分開。這樣,利用繩套服牛,犁身可大大縮短,回轉方便,因而牛耕不但可用於水田、平地,且可用於丘陵山區。這時期還出現了犁床或犁轅上附有□(犁)刀的改進犁,□刀可以清除蘆葦雜草,便於墾耕。在水田生產中,則有平土用的刮板和中耕農具耘盪的應用。砘是一種土壤鎮壓器,它與耬車結合可以在播種後壓實土壤。宋代秧馬的發明,則可減輕稻田生產中拔秧的勞動強度。這一時期還出現了高效率的聯合作業農具如播種和施肥相結合的下糞耬種,由麥籠、麥釤、麥綽3部分組合的收割作業農具,一日可中耕20畝的耬鋤,以及一機多用的水輪三事等。農業動力上除使用人、畜力外,還較多地使用風力、水力來進行灌溉、排水和農產品加工。在金代出現的 S型掛鉤,中原地區已普遍應用。它是改進了農具的動力和工作機的連接裝置,把本身拉力增大了一倍,改進了農業各工序上的農具如犁、耬、耙、砘、耘鋤等以及畜力、水力、風力等動力機構與工作機的聯系,提高了效率。

明、清時期 明、清兩代的農具較之元代無多大變化,發展比較緩慢,但某些農具仍有改進。如明末曾出現繩索牽引的代耕架,是將用於轆轤的絞關用於犁的牽引,可「坐而用力,往來自如」地進行墾耕。這期間中國北方出現了露鋤,南方則出現了塍鏟、蟲梳和除蟲滑車等,反映了傳統的農業精耕細作程度愈來愈高。同時,由於鋼鐵冶鑄技術的發展,在農具部件的創造改進方面也有較大進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廣為發展新式畜力農具,如步犁、耘鋤、播種機、收割機和水車等。50年代後期,中國開始建立拖拉機及其配套農機具製造工業。洛陽第一拖拉機廠於1959年建成投產。1956年,中國首先在水稻秧苗的分秧原理方面取得突破,人力和機動水稻插秧機在60年代中期相繼定型投產。1965年開始生產自走式全喂入穀物聯合收獲機,並從1958年起研製半喂入型水稻聯合收獲機,到70年代中期有十幾種產品定型,少數機型進行小批生產。1972年創製成功的船式拖拉機(機耕船),為中國南方水田特別是常年積水的漚田地區提供了多種用途的牽引動力。到1984年底,全國(除台灣省外)大、中型拖拉機保有量達到85.4萬台,小型和手扶拖拉機達到 329.8萬台,農業用汽車達到35萬輛,農用排灌動力機械達到615萬台,農用水泵達到515.7萬台,大、中型拖拉機配套農機具達到 123.5萬部,小型和手扶拖拉機配套農機具達到 291.8萬部,穀物聯合收獲機達到35861台,飼料粉碎機達到113.9萬台,磨面機、碾米機、軋花機和榨油機共 388.1萬台,農用動力總功率達1.95×108 千瓦。1984年,機耕面積達5.24億畝,佔耕地面積的39%。機電灌溉面積達3.76億畝,占灌溉面積的56.4%。

⑷ 鏟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

鏟是一種抄長柄帶橫弧刃的冷兵器?

鏟的發展歷史,要追溯到新石器時代,那時已有石鏟?到了商代又有了青銅鏟,戰國晚期使用了一種鋒利的鋼鏟?金屬鏟,刃部多成弧形,均以銎裝柄,刃與柄成丁字形?

這種器械有兩種形制:一種是鏟呈月牙形,內刃外背?棲尾裝有槍形刃;另一種是長柄,兩端均裝鏟,一鏟呈月牙形內刃,一鏟為月牙形外刃?鏟最早是農具中「鐙鋤劃草具」,以後改進成武器?明《武備志》錄有月牙鏟,並繪之以圖?鏟刀由凸形演變成固形(「鏟以彎月,月牙朝上,鏟柄長1丈1尺,尾有刃,以便後刺」)?

民間僧侶多用鏟,因為平時鏟可代替扁擔負重,走路時便於開路或作為武器?鏟的使用方法重在兩端刃鋒,擊法有推?壓?拍?支?滾?鏟?截?挑等?兩頭換擊,運用靈活?單勢動作用「童子拜佛」?「烏龍擺尾」?「三郎擔山」?「出山門」等招勢,風格別致?單練套路有「方便鏟」?「月牙鏟」,對練套路有「月牙鏟對槍」等?

⑸ 農具的歷史發展是怎樣的


人類的歷史是從使用工具開始的;工具的使用,使人類正式脫離了動物的行列,走出了蒙昧的荒原。農業的歷史是從農具作用於農事活動開始的。農業開始之前人類經歷了將近二百萬年的採集和魚獵時期,雖然這時的人們已經懂得使用工具,但是這些工具還不能稱為農具。自然生態被人們有目的地給予加工才出現了農業,用於對農業加工的工具才是農具。可見從工具到農具,人類的祖先是經過了將近二百萬年的艱苦探索才學會的,農具的得來是何等的不容易。有了農具也就有了農業,農業和農具同時誕生於人類社會,是誰也離不了誰的一對孿生兄弟。
農業和農具的誕生,結束了人類向社會索取,開始了人類向社會貢獻的新時代。
隨著社會的變遷,農業生產發展了,農具也相應有了進步;農具的進步又反過來促進了農業的發展。我國自古以農業立國,農業有著悠久的歷史,歷來各行各業都隨著農業的發展而發展。而農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又以農具的發展水平表現出來。圍繞著農具的發明、發展導致了一系列的技術和科學及研究技術和科學部門的產生與發展。可以說整個國計民生都與農業、農具有不同程度的直接或間接的關系。我國從石器時代起即是以農業生產經濟為基礎的國度,歷代社會制度,無不與農業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農業生產工具促進著生產力的發展,又必然引起經濟條件的新變化,經濟條件的發展必然導致社會制度的演變。這就是農業生產及農具的發展對社會制度所起的巨大推動作用。

中國自古是一個以農業立國的大國,己有逾萬年的農業文明史;是世界為數不多的幾個農業發源地之一。中國的農業科技有著雄厚的基礎;中國的農業文化有著豐實的底蘊。在中華大地上誕生並發展起來的炎黃文化,與古埃及文化、古希臘文化及兩河文化、古印度文化、瑪雅文化等,都處在相同或相近的發展水平線上,而唯有炎黃文化演進為中華文化而存續至今,從未中斷。原因固然很多,最根本的原因則是:炎黃文化一直值根於無煙的、綠色的、體量龐大的、有著豐厚而先進的科技含量的農業文化(包括農具文化)之中;它為中華民族的形成與持續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物質基礎,為華夏各族人民的大融合提供了共同的生產方式、生活模式、思想文化選擇。中國的農業養活了世界上最龐大的民族群體,創造了舉世無雙的經濟成就,走過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學道路。這就是中華文明的精彩之處、獨特之處,也是今天中國新農村建設的根基所在。

從本質上講,農具是人類為了生存和不斷改善生存狀況的產物,是為改善農業生產面貌的產物,是人類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產物,是農業生產力不斷發展的標志,是人類社會不斷地由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前進的一個縮影。所以包括在生產工具中的農具,是一種文化載體和文化現象,是整個古代文明的重要內涵之一。農具既然是人工製造物,在它身上就包含著人類的智慧,人類的技術,成為人類物質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農具的製作、使用、廢棄等等,也同樣凝聚著人們的一種思想觀念,都被打上了人類精神文化的烙印。
農業是百業之源。農業是人類進入農耕時代之後一刻也不能或缺的行業。其他許多行業,都有可能隨著社會的發展而暫時或永久的消失,但是農業卻不能。農業不但過去要有,現在要有,將來永遠也不會沒有。而農具是農業的胞兄胞弟,沒有農業就沒有農具;而沒有農具也就沒有農業。所以說,人類所走過的歷史進程,是踏著農業的腳步開始的;是踏著農業和由農業分化出來的各行各業足跡不斷前進的。而農業的發生、發展又是與農具的發生、發展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因此,要研究人類的發展歷史,就不能不研究農具發展的歷史。
農具的歷史是國史的重要內容和組成部分。沒有農具史的國史是難以想像的。農具的歷史從一個側面折射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歷史;折射出了中華兒女歷來所具有的勤勞、勇敢、聰明、智慧,敢於創造、善於革新的偉大品質和優良傳統。研究農具史不但可以使這些美德得以繼承和發楊光大,還有助於提高人們、特別是年輕一代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愛國主義精神;而且還可以使我們從中找到農業機械的科學發展規律;從中找到今天發展農業機械的借鑒,從而促進當代農機事業的發展,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
研究中國農具的歷史,就是要還原中國農具發展歷史的真面目,讓人們正確的對待歷史;正確的對待中國傳統農具的歷史。研究中國農具發展的歷史,就是要從歷史前進的足跡中,找到我們的經驗和不足;找到我們從先進變後進的原因和教訓,為今後中國農業機械的發展提供借鑒。研究中國農具發展的歷史,就是要為中國通史及相應學科提供更加豐富、准確、真實的、有關農具發展方面的歷史資料……。
把歷史的真實再現給世人,這就是歷史工作者,包括農具史工作者的歷史責任。
致此,我們不盡又想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那就是:中華文明應該是五千年還是一萬年。傳統的習慣說法: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據說這種說法的主要根據是文字的發明和城市的出現等。這種根據叫人實在覺得不近情理。城市建設的不論如何發達;文字的應用不論多麼精彩,但是如果沒有農業人能活嗎?沒有活著的人哪來發達的城市、精彩的文字?如前所述,中國已有逾萬年的農業文明史,這已是不爭是實。農業文明的到來應該是決定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標准,而不是什麼出現文字或城市為標准,因為人的第一需要是吃飯、是農業。不管城市建的多美,文字多發達都不能解決人類生存問題。逾萬年的農業文明持續不斷,綿延自今。農業文明是其他文明的基石,其他各種文明幾乎都是由農業文明派生出來的。夏商周之後的農業文明理所當然的是中華文明;那麼為什麼夏商周之前的農業文明就被排斥在中華文明之外呢!傳統農具鐮刀的歷史已超過萬年,在這萬年之中,鐮刀一直是"種、管、收"農業三大工程之一的"收"割工程的主要農具,直到建國前後,仍在農業收割中唱主角。難道由鐮刀開創的農業文明不算中華文明嗎?己有逾萬年歷史的稻作文化,難道也不算中華文明嗎?


中國農具發展的歷史資料,自古就比較貧乏,中國古文獻浩如煙海,而在這浩如煙海的古文獻中,有關農具的史料卻又寥若晨星,許多資料只能從與農具毫不相乾的文史資料中像大海撈針似的尋找、判斷、借鑒、參考。(對此我的《中國農具發展史引語總錄》[數約1500餘條]可為證明。也是一套為後人鋪路搭橋重要資料,可惜無處出版或發表,只能刊發在我的有限的幾本《中國農具發展史補遺》中)。在中國古文獻中,幾乎見不到專門記述農具的書籍,直到唐代,才由一位詩人陸龜蒙,作為業余愛好寫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本專講農具的書《耒耜經》,雖然具有重大的歷史價值,但其主要內容,也僅僅只是論說了一種曲轅犁。又經過好幾百年,元朝王禎編撰的《王禎農書》才對中國傳統農具作了一次比較全面的總結介紹。然而卻成了中國歷史上的一部空前絕後的論述農具的作品。在中國歷史上,可以列入農書的作品雖然成百上千,然而真正論及農具者卻寥寥無幾,就連在這之後的兩部大型農書《農政全書》和《授時通考》中,雖然論說農具佔了很大篇幅,卻基本上都是《王禎農書•農器圖譜》的翻版,沒有多少新的創意。清朝末年,在一批時代激進人物探索中國如何擺脫貧窮落後的思潮中,為了在剛剛開辦的一些學校中傳授農具方面的知識,顧復寫了中國第一部教材式的農具專著《農具學》,成為我國學者獨立撰寫農機著作的開山之作; 1933年世界書局出版的唐志才著《改良農器法》,實際上是在引進歐美農機具的同時,如何提高我國傳統農器的省力和高效能力,如何在改良、改革的基礎上,獨立研製新式農機具作一些試探和設想。但都非史學作品。
建國前後,對農具史的研究,雖然不能說是一片空白,卻也是鳳毛麟角。劉仙洲先生曾組織過系統收集有關古代農業機械的資料,並組織編寫了《中國科技史資料選編—農業機械》,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隨後(1963年)劉仙洲先生發表了他的專著《中國農業機械發明史》,才算推開了研究中國農具史的這扇大門。然而就是這部專著也還是綱領式的,還缺乏詳細的考證與論說。更重要的是繼承之勢仍是相當的薄弱,各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既沒有這方面的機構,也沒有這方面的課題,更沒有發表農具史著作的園地。中國農科院和幾個大專院校雖然相繼成立了農史研究室,但也是幾經起伏,舉步維艱,很少有人力和財力從事農具史的專題研究。另一方面,伴隨著建國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和文物考古工作的相應發展,雖然出土了一批與農具有關的文物,卻只是散見於各發掘報告之中,既缺乏系統整理,更缺乏認真分析、對比和研究。改革開放之後,這種狀況開始有所好轉,以中國農科院農業遺產研究室為代表的幾個主要的農史研究機構,得到加強和充實,《中國農史》、《農史研究》、《古今農業》相繼創刊,使農具史的研究開始有了自己的陣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大型學術刊物《農業考古》的創刊,把農具史的研究推向了百花齊放的時代,對此筆者曾寫成《十年回顧》、《考古論今又五年》及《更上一層樓》三篇文章對其中農具史的研究作了綜合評述。二十幾年來,出版了犁播的《中國農具發展簡史》,張春輝的《中國古代農業機械發明史(補編)》以及章楷的《中國古代農機具》,筆者的《農具史話》和《中國農具史綱及圖譜》。還有以《中國農業科技史稿》為代表的一大批農學專著,也都或多或少的講到了有關農具的內容。尤其是陳文華先生的《中國農業科技史圖譜》和《中國農業考古圖錄》,系統的整理了歷年來發掘的農具文物,這些都極大的豐富了農具史研究的資料來源,為編寫《中國農具史》創造了一定的物質基礎。
但這畢竟還只是一個基礎,如何把零散的資料系統整理起來;如何把上萬年的農具發展的脈絡梳理出來;如何把各種農具、特別是一些有影響的重要農具起源發展的途經尋找出來;如何把有關農具研究的各種學術觀點充分展示出來;如何把各種分歧統一起來;如何把農具技術發展的總體面貌反應出來;如何把農具發展的技術思想提煉出來……這還都是沒有先例可循的難題。
經過多方面的努力拚搏,到目前為止總算有了中國農具歷史的基礎讀物,例如拙作《中國農具發展史》等,但還只能是「基礎」,許多細節問題還都沒有解決,或沒有完全解決。例如:農具用字的形音意的發展演變;農具「同物異名」、「同名異物」, 「一物多名」、「多物一名」的辨別;只知其名不知其物的農具的探索;只知道定型後的農具,不知道它是怎樣產生的,更不知道它發展演變的來龍去脈,等等等等,還都等待著深入的考察研究。
另外,當前研究農具史的主要依據:一是文獻資料,二是考古及文物。這就明顯存有不足之處:第一是,文獻資料特別是古文獻資料有很大的局限性,社會上實際存在的農具要比文獻資料中記載的多,古今從來如此,雖然依據一些有關調查作了一定補充,但因為缺乏全國性的古農具普查,因此還會有許多社會上存在的傳統農具不能寫進來;特別是古代已經失傳而文獻中又缺乏記載的傳統農具,更成了農具史上的一個無法彌補的遺漏。第二是,考古及文物都有很大的偶然性和隨機性,我們看到的只是在一定時空范圍內已經發現的,還有多少沒有發現,今後還會發現什麼,誰也無法斷定,所以現在的某些結論,很可能被今後新的考古及文物的發現所否定。第三是,不論文獻資料還是考古文物大都缺乏對農具自身結構的記述,要部分的彌補這個缺憾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對現存傳統古農具進行搶救性的全面調查和實物測繪,對此雖然已有人作了一些工作,但因為其面廣量大,需要相當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因此要把這些內容寫入「農具史」,還需要花相當的功夫;沒有國家的立項和投入恐怕是很難完成的。第四是對農具出土文物的重新鑒定也是農具史研究中應該作而又十分難作的巨大工程,這些文物很可能有許多原始鑒定就不準確或不正確,當前的農具史專著中收入這些農具時只就現實論現實。這肯定也是一大缺憾和今後需要繼續補救之處。


在口語中 「農具」和「農業機械」,這兩個詞的界限是很模糊的。從文字學角度分析大概也是如此。
很顯然,「農具」就是「農業生產勞動所用工具」的簡稱。那麼什麼是「工具」呢?工具的本義,是指的人們從事勞動生產和從事社會活動所使用的有形和無形的東西,它是個廣義詞,它可以是泛指從事各種生產活動時所使用的、對勞動對象產生作用的器具。古代手工業常用的斧、鋸、鑿等是工具;古代農業常用的犁、耙、鋤等是工具;近代工業常用的車床、刨床、車刀等也是工具;近代農業常用的收割機、圓盤耙也是工具。很顯然,收割機、圓盤耙、車床、刨床、斧、鋸、犁、耙等也都可以稱為機械,所以從一定意義上講,「工具」和「機械」界限是非常模糊的。這些工具都是社會上存在的實實在在的東西,是有形的。但工具還有一個引伸義,即指人們從事意識活動所需要的東西,用以達到某種目的的手段,而這些東西可以是具體的、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抽象的,如「語言」是人們交流思想的工具,就是指的抽象的東西。「農業生產勞動所用工具」當然不會是抽象的東西,而是具體的人們從事農業生產勞動所應用的實物。
「農業生產勞動工具」一詞,是由「工具」、「生產勞動」和「農業」三個部分組成。
「勞動生產工具」一詞,則將「工具」限定在「生產勞動」這個范疇之內,就不再包括「語言」這類抽象的工具。而「農業勞動生產工具」一詞,則又將這種具體的工具限定在從事「農業勞動生產」這個范疇,即只有「農業勞動生產」這個范疇使用的具體工具,才能算是「農業勞動生產工具」。但是,勞動生產工具,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上講,它應該是人們在勞動生產過程中,用來對勞動對象進行加工的具體器物。勞動生產工具是置於勞動者與勞動對象之間的。農業勞動生產工具則是農業勞動者--農民和農業勞動生產對象--土地或農作物之間,並對土地或農作物進行加工的具體器物。所以諸如鋤、鐮、犁、耙等都是非常明確的農具,因為使用它從事勞動生產的是農民,勞動生產的對象是農作物或土地。
「農業機械」的含義是什麼,這還得從「機械」的含義說起。

「機械」也有具體和抽象雙重含義。具體的含義實際上也是指一定的器物。對於「機械」具體是指的什麼器物,古今中外從來就沒有過一個確切的定義。《辭海》說①機械是「機器、機構等的泛稱;②猶言巧詐;③呆板、不靈活。」①是具體含義,②、③是抽象含義。有人解釋:機械是只能按規定程序運作的工具,即「機械」仍然屬於「工具」范疇。對於「農業機械」,劉先洲先生在他的《中國農業機械發明史》中是這樣解釋的:「在我國歷史文獻上,對於這一類工具,有時叫做田器,有時叫做農具,有時叫做農器。若就機械的定義說,任何一種工具,無論簡單到什麼程度,當使用它工作的時候,都是一種機械。所以在本書里,一般都叫它們作農業機械。」按照這段解釋,就是說我國古代的傳統農具,不論它們的結構多麼簡單,都可以稱之為農業機械。由此也可以得出相反的推論:所有農業機械,不論復雜到什麼程度,也都是從事農業生產的工具,也都可以稱之為「農具」。又由於在文獻和口語中有一種習慣,多把古代的農業生產工具稱為「農具」,而把近代的農業生產工具稱為「農業機械」;把有動力機械帶動的器物稱為農業機械,如播種機、收割機等。把用人工或畜力帶動的器物稱為農具,如鋤、鐮、鏟、耬等。

中國農具的發展也和中國農業的發展一樣,它的基本特點之一,就是它自身的連續性。而且農具的連續性比農業的連續性表現的更顯明。既使農藝出現某些重大突破,農具卻並不因此隨即改變。例如播種工藝從古到今盡管發生了許多變化,播種工具耬車卻始終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農具發展的連續性還表現在,很少受外部條件的干擾,大的政治、軍事變故,可以促進或延緩農具發展的進程,卻很少打斷農具發展的自身程序。歷次的改朝換代,差不多都有一個促進農具快速發展的時期,但卻都是在上一代基礎上的延續,從沒有出現過跳躍式的變化。就是在建國後,中國的傳統農具雖然屢屢受到國外引進農機的沖擊,但當失去外力干擾之後,傳統農具仍頑強的回到它自身的發展道路上來,依照它自身的規律向前發展。所以中國傳統農具發展的歷史,從整體上講,表現出了中國傳統農具的整體發展的歷史規律;從具體上講,更明顯的表現出每種或每類農具不斷發展演變的歷史規律。

由於原始農具距離我們太遙遠,又沒有直接的文字和圖形資料,因而在研究原始農具的時候,常常會出現一些不是農具本身的問題,而是後代人的認識問題。由於認識問題的不一致,又常常導致了農具研究本身諸多困難。
正確認識原始農具產生過程,是正確認識原始農具本身的前提。一般來說,農具起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里我們對原始農具產生的一般過程作以設想性的簡要描述:

原始農業初期,有一個很長的農業與採集共存的過度時期。這個時期農具是十分簡陋的,其中的大部分都是在採集時代就存在的工具,只是發明原始農業之後,作業對象發生了變化:用以切割野生植物枝、莖、葉、蔓的刀類切割工具,變成了收割人工種植的作物稻、粟、稷等的莖和穗的收割農具;用以加工野生穀物子粒的工具,變成了加工人工種植的稻、粟粒實的穀物加工農具。此外,這個時代還有一類特殊的農具,那就是刀、斧、錛、鑿等。因為這個時代的主要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種」 ,所以這時的刀、斧、錛、鑿等則應稱為農田開發農具。直到「火耕」農業逐漸過度到「耜耕」農業之後,刀、斧、錛、鑿等則退出農具范疇(但並沒有消亡,而成為加工農具和其他工具的重要工具,一直沿傳下來)。不論「刀耕火種」還是「火燎杖耕」一般都沒有施肥、灌溉和田間管理,所以這個時代還沒有施肥、灌溉和田間管理農具;甚至也沒有耕翻土地的農具。因為這時人群還沒有定居,土地常常是收割後就拋棄了,再種還要再刀劈火燒。對所用的工具還在很大程度上保留著隨揀隨用、隨用隨丟的習俗。對工具的形狀和性能都不怎麼嚴格要求,所以說這個時代農具的種類並不多,除如上述的斧、錛、鑿類土地開發農具之外,尚有用以戳穴播種農具,及收割、脫粒農具。就這樣又經過了上千年甚至數千年,人們才在漫長的在實踐中開始認識到,土地和農具的再次利用,比再開再造能極大節省氣力,而且收成還可能更好些。於是人們也就部分的定居下來,從事相對穩定的農業生產。對所使用的工具也選擇比較省力好用的收藏起來,以備重復使用。因此也就對農具是否好用、是否省勁;哪些農具適合於干哪些農活,有目的的作了選擇,有目的的作了適當打制和磨製,於是也就有了比較精緻的打制和磨製農具;裝柄的復合農具漸漸的多了,不僅有木木復合農具,還有木石、木骨、木蚌復合農具等。由耒和耜結合而成的「耒耜」,以及由「耒」、「耜」和「耒耜」發展演化出來的、用於墾掘土地、疏鬆土壤的鏟、銚、鍤等農具,及由斧、錛等演變出來的钁(钁)、鋤等挖刨農具,漸漸登上歷史舞台,從此歷史也就進入了耜耕階段;社會也進展到了原始農業的後期。

正確判斷古文獻中有關解釋古農具的文字的歷史背景是非常重要的。例如,許多古書上都有「神農之世,斫木為耜,揉木為耒」之說,於是有人就按照這句話去套歷史上的所有耒耜:認定所有的耜都是木斫的;所有的耒都是木揉的。這種看法顯然是不全面的。古書上的這種記載可能只是製作耒耜的方法之一,而且不是神農時代的製作方法,而是以後某個時期的一種製作方法。實際上早期的耒可以說沒有進行「揉」制的;早期的耜多為石制,更用不著「斫」。又如《周書》有這樣的話:「神農……破木為耒耜鋤耨」。難道能說歷史上所有的耒耜鋤耨都是「破木」製作的嗎?
更准確的說,古書中多處引用的這段話,是源自於《周易•系辭》,原話是這樣的:「包犧氏沒,神農氏作,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蓋取諸益。」也就是說,《系辭》的這個解釋,其根據是《周易》的《益卦》。根據《益卦》所顯示之形象而附會出來的新的含義。對此張波先生有過精闢的論述(略)(張波《〈周易〉農事披揀錄》、《古今農業》1988、1、46)由此可見,「斫木為耜,揉木為耒」之說,既不是直接來源於《周易》,更不是神農時代農具面貌業的直接寫實,而是推斷之言、附會之說。這就更加證明,不能用「斫木為耜,揉木為耒」之說作為研究原始耒、耜的依據。
不能摳字眼的原因還因為古文字的記載,並非百分之百的准確。因為這些文字所在的文獻,許多並非農學專業著作;寫作的內容也大都不是作者的目擊記實。既便有些是與農業有關的書,作者也多非農學專業人材。許多文字本身已存在推測的成份,再依此為據往上推,就更不能百分之百的相信了。例如上面舉的「斫木為耜,揉木為耒」之例,如據此上推原始農業初期的耜也是用木料斫出來的,那麼原始農業初期人們才剛剛懂得用尖木棒戳穴播種的時候,有什麼外部條件能啟發人們一下子就想到用一大塊木料砍成一個如後代「鏟」形的農具呢?現在有人老是抓住這句話不放,認定耜的出現一定是從木材里砍出來的,就未免有點形而上學了。
運用古文獻和古文字考證古農具是重要手段之一,是完全必要的,但是絕不能陷入形而上學的境地。古籍文獻中對古農具的注釋頗多,但並不都是正確的,甚至常常出現注釋矛盾的現象。所以應注意避免機械的摳古書上的字眼。對待古書中有關農具的記載,要採取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例如在古文獻中,農具之間相互注釋的現象屢見不鮮,而有的幾種農具注來注去卻都成了一種農具。正如有人指出的那樣:「注釋古文獻的經學大師們對工具的形制和功能並不熟悉,因而兩種工具器形相似而混為一物,以今比古,出現錢、銚、耜、插、鈂展轉相訓,造成工具名實混亂」(陳振中《青銅農具錢》、《農業考古》1987、2)。所以如何運用好這樣的資料,是需要認真動一翻腦筋的。


「火耕、耜耕、犁耕」的提法比「刀耕、鋤耕、犁耕」的提法更確切。
回顧歷史,似乎還可以得到這樣一個認識:將古代農業劃分為「刀耕、鋤耕、犁耕」三個階段的提法,倒不如用「火耕、耜耕、犁耕」三個階段更確切。因為刀耕階段用於砍伐林木的主要不是刀,而是斧、錛。對於砍伐林木,斧、錛的作用要比刀的作用大得多,單就這一點說,稱「刀耕」就顯得與事實不付。更何況不論刀、斧、錛都沒有對土地發生直接作用,直接作用於土地的是火。所以這個階段稱「火耕」階段更確切。進入熟荒耕作後,用以掘鬆土地、為播種作準備工作的主要是耒耜類農具,而不是鋤。因為從來都是將鋤的功能定義為「除草」工具,而除草屬中耕,從來都不被看作農業耕作的主要內容。作為鋤的一種特殊形式和特定工作方式,能夠從事一定的挖刨工作,可具有一定的耕整功能,但這不是鋤的主要功能,也不具有鋤的象徵意義。正如一提到「钁」人們就會想到「刨土」一樣,一提到「鋤」人們就會想到「鋤草」。所以「鋤耕」的提法給人的印象是不確切的。但是不論從火耕到耜耕,還是從耜耕到犁耕,它們之間都不存在一條截然的鴻溝;都存在一個交叉過渡期。所以總體上處於火耕階段並不排除在某些時空已出現耜耕。同樣,在犁耕階段也不排除在某些時空還存在耜耕。進入犁耕階段後,犁承擔了耕墾土地的主要任務,但也不是犁的一統天下,在一定時空范圍內仍然存在著耜、鍤、銚耕和钁耕。所以原始農具(後代農具也是一樣)都存在著普遍性和區域性的問題。
在原始農業的「刀耕火種」中火種的獲取,初期階段仍然可能是從保存的天然火種中獲取的,後來漸漸過渡到由人工獲取火種。過去一般認為最初人工獲取火種的方式是採取所謂「鑽木取火」,即古書上常說的「隧人氏鑽木取火」。按常理推斷,人們最早獲得人工火種,不可能是從「鑽木」中得到的,而很可能是從打制石器中得到的。因為鑽木對於原始人並不是生活中的常見現象和生活中常用的動作,不論當時的生產和生活,都很少有「鑽」或「轉」的活動和動作。而打制石器則是石器時代人們非常普遍的活動。當人們打制石器的時候,迸發出火花不會是罕見之事。火花迸發到人們穿著的皮毛或樹葉上,或者迸發到已經熄滅的灰燼上,由此而引起燃燒,這是非常順理成章的事。而且打石取火要比鑽木取火容易得多,所以火的發明和利用的過程中,從開始保存天然火種到獲取人工火種,首先應該是從「打制石器」時出現的火種中獲取的,「打石取火」應該是獲取人工火種的第一方式。其實對於「擊石起火」,歷史上也有近似神話的傳說,如祝融「擊石起火」等,按照傳說,祝融和隧人氏應該都是同時代人,只是後人只強調了「鑽木取火」,而淡忘了「擊石起火」。
有關「隧人氏鑽木取火」 的議論,過去和現代都曾有過,甚至有人作過鑽木取火的實驗,對於這些這里均不作任何評論,而且我們絕對沒有否定「鑽木」或「轉木」能夠得到火的觀點。因為「摩擦生熱」這己是經過物理學證明了的客觀真理,只要達到了一定的條件,石頭和空氣摩擦都能起火,何況木和木或石和木相互摩擦啊!我們所要強調的是,「隧人氏」時代的客觀環境沒有讓木和木或石和木發生摩擦的實際需要,也沒有讓木和木或石和木發生摩擦以致達到起火和條件。

⑹ 生產工具的發展歷史!急!

原始人學會以石擊石的方法,製成了一些石器工具,十分粗糙,類型也少。考古學上把這種石器才叫做「舊石器」,並把原始人使用這種石器的石器叫做「舊石器時代」。人類使用舊石器的時間極長,約從二、三百萬年前開始,到一萬年前結束。 到了舊石器時代的中期和晚期,人們在同大自然斗爭的實踐中逐步積累了經驗。打制石器的方法逐步有了改進,石器的類型逐漸增多,分工日益明顯。還有了狩獵的投擲武器——石球。後來,原始人不僅使用木製的矛,還是用木棍頂端綁上尖石頭或獸骨的標槍,來捕捉野獸。這些武器的出現,增強了人們獵取動物的能力,原始人就開始集體圍獵一些較大的野獸。後來,在捕魚方面,也出現了骨制的魚杈等新工具,比用手捕撈又進了一大步。 進入新石器時代,弓箭開始獲得了較廣泛的應用。那時的弓約有一人高,是用有彈性的樹條和獸筋彎制而成的;最初的箭石矛和標槍,經過不斷的改進,才製成了較為輕便的石頭箭、骨頭箭和羽毛箭等。弓箭是一種復合工具,它不僅可以瞄準,並且具有射速快、射程遠(一般為80—100米,最遠可達400左右)、殺傷力強的特點。 在石器時代,原始人曾千萬次地尋找、選擇各種石料,改進石器,因而發現和使用一些礦石,開始認識自然界中金屬的特性。原始人在多次敲打石塊的過程中,發現有一種特殊的「石頭」不易敲碎,而且會在重擊之下發生變形。人們逐漸認識到這種「石塊」實際上是自然銅,可以把它打成一定形狀的工具。人類最初使用的金屬工具,大概就是用這種自然銅製成的。在新石器時代的人們已學會了制陶。那時的彩陶燒成溫度達到950—1050℃。打不了那麼多剩下的自己搜

⑺ 洛陽鏟的歷史文化

河南洛陽邙山上冢壘嵯峨,幾無卧牛之地,地下隨葬品埋藏極為豐富。鄭和七次下西洋後,中國的古文物和精美的工藝品,為西方商人所看重,「不惜重金,購於黑市」。由於偷挖古墓中明器的需要,洛陽的凹形探鏟,明代中葉即流傳於民間。
洛陽鏟逐漸為後人改進。最早廣泛使用的地方自然是盜墓,而今則成為考古學工具。著名的考古學家衛聚賢在1928年目睹盜墓者使用洛陽鏟的情景後,便運用於考古鑽探,在中國著名的殷墟、偃師商城等古城址的發掘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如今,學會使用洛陽鏟來辨別土質,是每一個考古工作者的基本功。
20世紀50年代,洛陽成為重點建設城市。工廠選址常遇到古墓,以機器鑽探取樣,費時費工,於是工程施工人員就利用這種凹形探鏟,准確地探測出千餘座古墓。之後這種凹形探鏟推廣到全國,並很快傳到東歐和亞非各國,洛陽鏟從此馳名中外。
洛陽鏟是中國考古鑽探工具的象徵。20世紀70年代初,中國考古代表團訪問阿爾巴尼亞時,曾贈送一把打造精緻的洛陽鏟。
「洛陽鏟」的發明者是洛陽當地一些人。自上個世紀初以來的100多年間,神奇的「洛陽鏟」,使得中國古墓葬最集中的洛陽邙山地區十墓九空,古物大量外流。「洛陽鏟」由此惡名遠播。
「洛陽鏟」既是盜墓工具,又是考古工具。「洛陽鏟」已被正式作為田野考古工作者的特備工具,在教科書上劃出圖形,介紹其使用方法,向全國推廣使用,並因此而形成了中國獨有的考古鑽探技術,也成了中國考古鑽探工具的象徵。可以說,在世界范圍,「洛陽鏟」也是最好的考古工具之一。洛陽鏟更是被廣泛應用於國家基本建設、科研和工業上。
洛陽是「洛陽鏟」在中國的唯一產地。然而,長期以來,「洛陽鏟」的生產經營一直處在民間手工作坊的原始狀態,面臨後繼乏人的窘境。一些考古專家呼籲對有著重要歷史價值和社會價值的「洛陽鏟」製作工藝進行科學整理和規模開發,甚至建議將「洛陽鏟製作技藝」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2014年,洛陽鏟文化保護協會把「洛陽鏟」注冊商標,把洛陽鏟真正留在了洛陽。洛陽鏟博物館等相關機構也在逐步建設,洛陽鏟作為一個世界性文化符號迎來了發展的高速期。

⑻ 「鏟」作為武器有什麼樣的歷史背景

鏟本是來一種鏟土的工具。遠在自數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石鏟,到商代出現了青銅鏟,戰國晚期開始用鐵鏟。早期鏟的刃部多成凸弧形。大約到唐代,民間就有人把鏟作為武器使用,曾流行於今福建、廣東、四川及雲南、貴州一帶。到明代,鏟的形狀發生變化,鏟刃由凸形演變成凹形,並且正式成為軍隊的一種裝備。它在東南沿海抗擊倭寇的戰爭中有效地壓制了倭寇的刀槍,發揮了威力。

⑼ 古代生產工具的發展歷程

古代生產工具的發展歷程:

一、石器時代

農業發生之初,人們用石錛(bēn)、石斧砍伐灌木樹叢,放火焚燒,劈地造田,開始了「刀耕火種」的原始農業階段。

距今七、八千年以前,我國的農業進入耜(si)耕階段,人們在伐木燒荒以後,還要進行翻地,於是出現了石鏟、石鋤、石耜、骨耜、石犁等翻土工具,還出現了石刀、蚌刀、石鐮、蚌鐮等收割工具和石磨盤、棒,研磨器,木杵等糧食加工工具。

二、青銅器時代

夏商西周時期開始有了鋒利、輕便的青銅農具,有銅斧、銅鏟、銅鋤、銅鍤、銅鐮等,但仍以木、石、骨、蚌農具為主。

三、鐵器時代

春秋戰國時期,鐵和畜力被運用到農業生產上來,從此農具便發展到以鐵犁牛耕為主要特點的農業也就入精耕細作階段。在此後的近二千年裡,精耕細作的技術體系不斷完善,並形成了一系列農業生產工具和器具,到元代時種類已達180種以上。

按照農業生產過程,農業生產工具分為耕地、中耕、收獲、加工等工具,其代表性工具分別是犁、鋤、鐮、磨。

(9)鏟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生產的變更和發展始終是從生產力的變更和發展,首先是生產工具的變更和發展上開始的。生產工具是人類為了生存和不斷改善生存狀況的產物,是人類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產物,是社會生產力不斷發展的標志,是人類社會不斷地由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前進的一個縮影。

據古代文獻記載,我國農業生產中使用最早的農具是來、粕。在傳說中的神農之世,垂作過末、招。在堯舜之世,咎陶作過末招。

考古發現已經證明,這些傳說並不完全是面壁虛構,在據今六、七千年的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已經用來、招進行生產了。來是一種木製的尖刃農器,實際就是削尖一端的木棒,粕是木、骨等材料打磨的平刃農器,狀類大鏟。

末、招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到殷周之際,由於青銅冶鑄技術的提高,原來用木、骨製作的耗頭被金屬代替,這就是近代地下出土的鏟,古人把它叫做「錢」。所以西周時期晉人用來疏鬆土壤的農具,恐怕已經不再以原始的未、粕為主了。

閱讀全文

與鏟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