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西方發展的歷史

西方發展的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21 18:10:21

① 西方管理發展簡史

西方管理發展簡史

管理活動源遠流長,人類進行有效的管理活動,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但從管理實踐到形成一套比較完整的理論,則是一段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
一般來說,管理學形成之前可分成兩個階段:早期管理實踐與管理思想階段(18世紀前)和管理理論產生的萌芽階段(從18世紀到19世紀末)。管理學形成後又分為三個階段:古典管理理論階段(20世紀初到20世紀30年代行為科學學派出現前)、現代管理理論階段(20世紀30年代到20世紀80年代,主要指行為科學學派及管理理論叢林階段)和當代管理理論階段(20世紀80年代至今)。
一、早期管理實踐與管理思想階段
從人類社會產生到18世紀,人類為了謀求生存自覺不自覺地進行著管理活動和管理的實踐,其范圍是極其廣泛的,但是人們僅憑經驗或一些片段的思想去管理,尚未對經驗進行科學的抽象和概括,沒有形成科學的管理理論。西方早期的一些著名的管理實踐和管理思想大都散見於希臘、羅馬和義大利等國的史籍和許多宗教文獻之中。
二、管理理論產生的萌芽階段
18世紀到19世紀的工業革命使以機器為主的現代意義上的工廠成為現實,工廠以及公司的管理越來越突出,管理方面的問題越來越多地被涉及,管理學開始逐步形成。這個時期的代表人物有亞當•斯密(Adam Smith,1723-1790)、大衛•李嘉圖(David Ricardo,1772—1823)等。亞當•斯密是英國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派創始人之一,他的代表作是《國富論》。亞當•斯密發現,分工可以使勞動者從事某種專項操作,便於提高技術熟練程度,有利於推動生產工具的改革和技術進步,可以減少工種的變換,有利於勞動時間的節約,從而提出了分工理論。大衛•李嘉圖是英國資產階級金融家,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傑出代表者和完成者,1817年李嘉圖的《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一書出版在資產階級經濟學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三、古典管理理論階段
古典管理理論階段是管理理論最初形成階段,在這一階段,側重於從管理職能、組織方式等方面研究企業的效率問題,對人的心理因素考慮很少或根本不去考慮。其間,在美國、法國、德國分別活躍著具有奠基人地位的管理大師,即科學管理之父泰勒(F. W. Taylor,1856-1915)、管理理論之父法約爾(H. Fayol,1841-1925)以及組織理論之父馬克斯•韋伯(M. Weber,1864-1920)。
泰勒重點研究在工廠管理中如何提高效率,提出了科學管理理論,科學管理的中心問題是提高勞動生產率,而科學管理的關鍵在於變原來的經驗工作方法為科學工作方法。為此,泰羅提出了任務管理法和配備「第一流」的工人。法約爾對組織管理進行了系統地研究,提出了管理過程的職能劃分理論,他在著作《工業管理與一般管理》中闡述了管理職能的劃分,法約爾認為管理的五大職能是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馬克斯•韋伯在管理思想方面的主要貢獻是在《社會組織和經濟組織理論》一書中提出了理想官僚組織體系理論,他認為建立一種高度結構化的、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的官僚組織體系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最有效形式。
上述三位及其他一些先驅者創立的古典管理理論被以後的許多管理學者研究和傳播,並加以系統化。其中貢獻較為突出的是英國的厄威克(L. Urwick)與美國的古利克(L. Gulick),前者提出了他認為適用於一切組織的八條原則,後者概括提出了「POSDCORB」,即管理七項職能。
四、現代管理理論階段
現代管理理論階段主要指行為科學學派及管理理論叢林階段,行為科學學派階段主要研究個體行為、團體行為與組織行為,重視研究人的心理、行為等對高效率地實現組織目標的影響作用。行為科學的主要成果有梅奧(Mayo,1880-1949)的人際關系理論、馬斯洛(A. H. Maslow,1908-1970)的需求層次理論、赫茨伯格(F. Herzberg)的雙因素理論、麥格雷戈(D. M. McGregor,1906-1960)的「X理論-Y理論」等。
戰後40年代到80年代,除了行為科學學派得到長足發展以外,許多管理學者都從各自不同的角度發表自己對管理學的見解。這其中主要的代表學派有:管理過程學派、管理科學學派、社會系統學派、決策理論學派、系統理論學派、經驗主義學派、經理角色學派和權變理論學派等。這些管理學派研究方法眾多,管理理論不統一,各個學派都有各有自己的代表人物,各有自己的用詞意義,各有自己所主張的理論、概念和方法,孔茨(H. Koontz,1908-1984)稱其為管理理論叢林。
管理過程學派又稱管理職能學派,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教授哈羅德•孔茨和西里爾•奧唐奈里奇提出的。管理過程學派認為,無論組織的性質和組織所處的環境有多麼不同,但管理人員所從事的管理職能卻是相同的。孔茨和奧唐奈里奇將管理職能分為計劃、組織、人事、領導、和控制五項,而把協調作為管理的本質。孔茨利用這些管理職能對管理理論進行分析、研究和闡述,最終得以建立起管理過程學派。孔茨繼承了法約爾的理論,並把法約爾的理論更加系統化、條理化,使管理過程學派成為管理各學派中最具有影響力的學派。
管理科學學派的管理科學理論是指以系統的觀點運用數學、統計學的方法和電子計算機的技術,為現代管理的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通過計劃和控制以解決企業中生產與經營問題的理論。該理論是泰勒科學管理理論的繼承和發展,其主要目標是探求最有效的工作方法或最優方案,以最短的時間、最少的支出,取得最大的效果。
社會系統學派是從社會學的角度來分析各種組織。它的特點是將組織看作是一種社會系統,是一種人的相互關系的協作體系,它是社會大系統中的一部分,受到社會環境各方面因素的影響。美國的切斯特•巴納德(Chester I. Barnard,1886—1961)是這一學派的創始人,他的著作《經理的職能》對該學派有很大的影響。
決策理論學派是在二戰之後,吸收了行為科學、系統理論、運籌學和計算機程序等學科的內容發展起來的。代表人物西蒙。西蒙(Herbert A. Smion)美國管理學家、計算機學家和心理學家,決策理論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決策理論學派認為:管理過程就是決策的過程,管理的核心就是決策。西蒙強調決策職能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以有限理性的人代替有絕對理性的人,用「滿意原則」代替「最優原則」。
系統理論學派是指將企業作為一個有機整體,把各項管理業務看成相互聯系的網路的一種管理學派。該學派重視對組織結構和模式的分析,應用一般系統理論的范疇、原理,全面分析和研究企業和其他組織的管理活動和管理過程,並建立起系統模型以便於分析。系統理論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是弗里蒙特•卡斯特(Fremont E. Kast)。弗里蒙特•卡斯特是美國系統管理理論的重要代表人物,著名的管理學家。主要著作有《系統理論與管理》(與約翰遜、羅森茨韋克合著)、《組織與管理:系統與權變方法》(與羅森茨韋克合著)等。
經驗主義學派又稱為經理主義學派,以向大企業的經理提供管理當代企業的經驗和科學方法為目標。它重點分析成功管理者實際管理的經驗,並加以概括、總結出他們成功經驗中具有的共性東西,然後使之系統化,合理化,並據此向管理人員提供實際建議。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彼得•德魯克(又譯為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歐內斯特•戴爾(Dale)等。
經理角色學派是以對經理所擔任角色的分析為中心來考慮經理的職務和工作,該學派認為針對經理工作的特點及其所擔任的角色等問題,如能有意識地採取各種措施,將有助於提高經理的工作成效。經理角色學派的代表人物是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
權變理論學派認為,企業管理要根據企業所處的內外條件隨機應變,沒有什麼一成不變、普遍適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論和方法。企業管理要根據企業所處的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來決定其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即要按照不同的情景、不同的企業類型、不同的目標和價值,採取不同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其代表人盧桑斯(F. Luthans)在1976年出版的《管理導論:一種權變學》是系統論述權變管理的代表著作。
五、當代管理理論階段
進入70年代以後,由於國際環境的劇變,尤其是石油危機對國際環境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這時的管理理論以戰略管理為主,研究企業組織與環境關系,重點研究企業如何適應充滿危機和動盪的環境的不斷變化。邁克爾•波特(M. E. Porter)所著的《競爭戰略》把戰略管理的理論推向了高峰,他強調通過對產業演進的說明和各種基本產業環境的分析,得出不同的戰略決策。
80年代為企業再造時代,該理論的創始人是原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邁克爾•哈默(M. Hammer)與詹姆斯•錢皮(J. Champy),他們認為企業應以工作流程為中心,重新設計企業的經營、管理及運作方式,進行所謂的「再造工程」。美國企業從八十年代起開始了大規模的企業重組革命,日本企業也於九十年代開始進行所謂第二次管理革命,這十幾年間,企業管理經歷著前所未有的、類似脫胎換骨的變革。
80年代末以來,信息化和全球化浪潮迅速席捲全球,顧客的個性化、消費的多元化決定了企業必須適應不斷變化的消費者的需要,在全球市場上爭得顧客的信任,才有生存和發展的可能。這一時代,管理理論研究主要針對學習型組織而展開。彼得•聖吉(P. M. Senge)在所著的《第五項修煉》中更是明確指出企業惟一持久的競爭優勢源於比競爭對手學得更快更好的能力,學習型組織正是人們從工作中獲得生命意義、實現共同願景和獲取競爭優勢的組織藍圖。

② 西方思想發展史

簡要的說吧:

一、 古希臘的哲學思想: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論爭

二、版中世紀的宗教權哲學與哲學思想中唯實論和唯名論的論爭

三、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哲學思想

四、反映早期資產階級思想的經驗論和唯理論

五、近現代西方哲學的幾個主要流派

(一) 從經驗主義到科學主義的歷史發展

(二) 、從理性的人本主義到非理性主義的人本主義的歷史發展

③ 西方新聞史發展的三個階段

西方報刊發展的三個歷史階段
西方國家的新聞傳播雖然各有自身的文化傳統和發展特點,但是多數國家報刊發展的歷史,都經歷了較為明顯的依次發展的三個階段:
1. 封建集權制下的"官報時期" 資產階級革命以前的時期),基本的新聞政策為書報檢查制度。
2. 新聞自由條件下的"黨報時期" 資產階級革命以後幾十年到一百多年)。新聞政策的特點:在新聞自由大框架下,對報刊徵收知識稅(目的:欲禁於征)。
3."商業報刊時期" (英、美開始於19世紀中葉),黨報消失,完全的新聞自由政策。
參考:http://wenku..com/link?url=_sezBgMwdqj4sjbaT_

④ 西方城市發展史

古埃及文化,兩河流域文化興起了西方最早一批城市的。
到中世紀城市的時候內,城容市進一步發展,但更多還是城堡為重要表現形式。
18世紀中葉隨著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興起,人口的急劇增加;國家殖民財富的快速積聚;新興力量的影響,貴族在地區間的流動;社會經濟領域和城市規劃結構的巨大變革,城堡向城市的發生變化。 產業革命讓農民失去土地轉化為城市人口,出現現在城市化的進程,工業化進一步推動著城市現代化發展。
簡略說一下。

更詳細資料可以參見劉易斯·芒福德 《城市發展史》,寫的非常好。

⑤ 求概括西方藝術的發展史

14—16世紀的文藝復興運動拉開了西方近代美術史的開端。任何事物的發生都不是獨立存在的個體,既不會突然出現,也不會瞬間消失。在整個文藝復興背後的推手是歐洲封建社會內部出現了資本主義經濟的萌芽,城市工商業的繁榮及其政治上的相對獨立或自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人們在滿足了物質需求後必然會追求更高層次——精神需求。文藝復興期間湧出了眾多著名的藝術家,代表人物有.達·芬奇、 米開朗琪羅、拉斐爾、安吉利特、尼德蘭等,他們的藝術手法深深地影響了後世的藝術愛好者們。 
二十世紀雖然不及文藝復興來的精絕,可在整個藝術史中也是一個活躍的年代,短短百年間,涌現出眾多的藝術流派,從野獸派開始,經歷了表現主義、立體主義、未來主義、抽象主義、達達主義、風格派、形而上畫派、包豪斯、超現實主義、巴黎畫派、抽象表現主義、新現實主義、波普藝術、歐普藝術、地境藝術、觀念藝術、行為表演藝術、照相寫實、激浪派、極少主義、女性主義、塗鴉主義、裝置藝術、影像藝術、新媒介藝術、全球化時期、象徵主義、俄國前衛藝術、構成藝術、八人畫派、現代雕塑、後現代名詞解釋,直至世界現代設計。 
20世紀初工業文明、機器時代的到來,年輕的藝術家們 普遍關注的是如何革新形式,來表現在迅猛變革的工業社會里人們的內在情緒和心理。立體主義的產生時期和表現主義差不多,不同的是表現主義宣洩的是藝術家們對戰爭、社會現實的不滿,而立體主義起源於塞尚的理論和創作實踐,藝術家們把塞尚的「要用圓柱體、圓球體、圓椎體來表現自然」這句話當著自己藝術追求的理想。立體主義更多是在折射工業文明、機器時代的社會現實。代表人物就是全民偶像的畢加索,他熱衷於前衛藝術創新,也不放棄對現實的表現。《亞維農的少女》這幅不可思議的巨幅油畫,不僅標志著畢加索個人藝術歷程中的重大轉折,而且也是西方現代藝術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它引發了立體主義運動的誕生。 
隨著社會的逐漸穩定,社會環境有了很大的提高,這一期間出現的畫派大都沒有太多革新,受著前面一些流派影響。值得一提的是包豪斯,1919年在德國成立的一所設計學院,世界上第一所完全為發展設計教育而建立的學院。雖然只經歷了短短的十四年,但在藝術史上卻有著重要的地位,包豪斯優越嚴謹的教學體系更是沿用至今。它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無論是外在還是內涵,都值得人們學習欣賞。一直被稱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也最具有爭議的藝術院校,在當時它是烏托邦思想和精神的中心。它創建了現代設計的教育理念,取得了在藝術教育理論和實踐中無可辯駁的卓越成就。包豪斯的歷程就是現代設計誕生的歷程,也是在藝術和機械技術這兩個相去甚遠的門類見搭建橋梁的歷程。設計在藝術史上始終不能像繪畫那麼受人關注,而正是包豪斯,引發了人們對設計的重視,這也順應了工業高度發展的社會需求。 

在此之後的藝術流派中不得不提的是抽象表現主義,在藝術內容上它沒有什麼巨大的創舉,但卻是第一個由美國興起的藝術運動。美國興起此藝術運動跟當時紐約想要取代巴黎成為世界藝術中心是有影響的。也是二戰之後西方藝術的第一個重要的運動,享有的地位無與倫比。它是戰後漫長風格實驗的開端,標志著一個新的時代的到來,自此之後的一段時期里,西方現代藝術的中心從巴黎轉移到了紐約。研究中國美術史也會發現,藝術中心往往代表著經濟中心,這也從側面的反映,隨著藝術中心的轉移,世界的經濟中心也發生了變化。 

正像波普藝術,雖然起源於英國,真正發展至鼎盛卻是在美國,文化的傳承拋開不說,經濟在無形中猶如一張大手暗自操控著。美國波普藝術家聲稱他們所從事的大眾化藝術與美洲的原始藝術和印第安人的藝術類似,是美國文化傳統的延續和發展。波普藝術也是一個探討通俗文化與藝術之間關連的藝術運動。它試圖推翻抽象藝術並轉向符號,商標等具象的大眾文化主題。簡單來說,波普藝術是當今較底層藝術市場的前身。60年代,波普藝術的影響力量開始在英國和美國流傳,造就了許多當代的藝術家。後期的波普藝術幾乎都在探討美國的大眾文化。波普藝術特殊的地方在於它對於流行時尚有相當特別而且長久的影響力,不少服裝設計,平面設計師都直接或間接的從波普藝術中取得或剽竊靈感。 可以這樣說,在藝術精神上波普雖沒有深造,卻發展了藝術的其他道路。其中的代表人物是安迪.沃霍爾,他成了惡搞、前衛、瘋狂、流行、經典的代名詞。 

17世紀:巴羅克藝術
巴洛克藝術產生於16世紀下半期,它的盛期是17世紀,進入18世紀,除北歐和中歐地區外,它逐漸衰落。 
巴洛克建築是17~18世紀在義大利文藝復興建築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建築和裝飾風格。其特點是外形自由,追求動態,喜好富麗的裝飾和雕刻、強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橢圓形空間。 
手法主義是16世紀晚期歐洲的一種藝術風格。其主要特點是追求怪異和不尋常的效果,如以變形和不協調的方式表現空間,以誇張的細長比例表現人物等。建築史中

⑥ 西方建築發展史

西方建築發展史有以下四個階段:

1、古埃及建築

古埃及建築 古埃及是世界文明的發源地。其建築分為3個主要時期:

一是古王國時期的建築以舉世聞名的金字塔為代表;二是中王國時期的建築以石窟陵墓為代表;三是新王國時期的建築以神廟為代表。

2、古西亞建築

古西亞建築古西亞建築在兩河流域和波斯的建築兩河下游的文化發展最早,同埃及約略同時。公元前四千紀,在這里建立了許多小小的奴隸制國家。公元前19世紀之初,巴比侖王統一了兩河下游,甚至征服了上游。

3、古希臘建築

古希臘建築 古希臘建築,在建築方面,古希臘人的遺產可以認為有兩個主題。

一個是希臘建築所包含的形象模型。這些模型首先包括一系列裝飾物術語、雕塑以及風格,多多少少被全盤接受,或者斷斷續續被使用和廢棄。

希臘建築留傳於世的第二個方面就是希臘人對建築的本質看法。建築形式總是讓人被動地接受,而關於建築的本質看法只能意會於心,而本能經常發現於一些顯而易見的地方。

4、古羅馬建築

古羅馬建築古羅馬建築是古羅馬人沿習亞平寧半島上伊特魯里亞人的建築技術,繼承古希臘建築成就,在建築形式、技術和藝術方面廣泛創新 的一種建築風格。古羅馬建築在公元一~三世紀為極盛時期,達到西方古代建築的高峰。

20世紀60年代以來,在美國和西歐出現的反對或修正現代主義建築的思潮。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現代主義建築成為世界許多地區佔主導地位的建築潮流。

(6)西方發展的歷史擴展閱讀:

西方建築風格

1、文藝

文藝復興建築是歐洲建築史上繼哥特式建築之後出現的一種建築風格。十五世紀產生於義大利,後傳播到歐洲其它地區,形成帶有各自特點的各國文藝復興建築。義大利文藝復興建築在文藝復興建築中佔有最重要的位置。

文藝復興建築最明顯的特徵是揚棄了中世紀時期的哥特式建築風格,而在宗教和世俗建築上重新採用古希臘羅馬時期的柱式構圖要素。

2、洛可可

洛可可風格出現於18世紀法國古典主義後期,流行於法、德、奧地利等國。洛可可主要是一種室內裝飾風格。它是在反對法國古典主義藝術的邏輯性、易明性、理性的前提下出現的柔媚、細膩和纖巧的建築風格。

3、浪漫主義

浪漫主義建築是18世紀下半葉到19世紀下半葉,歐美一些國家在文學藝術中的浪漫主義思潮影響下流行的一種建築風格。

4、古典

古典復興建築是十八世紀60年代到十九世紀流行於歐美一些國家的,採用嚴謹的古希臘、古羅馬形式的建築,又稱新古典主義建築。

⑦ 西方帝國發展史

古羅馬帝國發展史
有一段時間,羅馬帝國和中國的大漢帝國都能夠擊退野蠻人,用武力維持邊境的和平,甚至還將其邊界往北推進。大漢帝國從中國北方往蒙古推進的力量強烈而且持久。中國的居民越過長城,往外噴涌而出。戍守國境的士兵背後,跟來了扛著鋤頭牽著馬的農民,他們開墾了塞外的草地,佔領了游牧民族冬季的牧場。游牧民族雖然也曾襲殺過這些拓荒者,卻敵不過中國強大的討伐軍。於是這些游牧民或者作為一個耕作民在當地定居下來,並向中國政府納貢;或者向他處遷移,去尋求新的冬季牧場。選擇遷移的一部分游牧民族越過西北方和西方的山嶽,流入西土耳其斯坦。
公元前200年以後,蒙古騎兵開始持續地侵入西方。他們欺壓雅利安諸民族,迫使後者西遷,而雅利安諸民族則涌到羅馬邊界,虎視眈眈地尋找著羅馬帝國的弱點。這些雅利安民族被稱為安息人。很明顯,安息人有著一定的蒙古血統,他們於公元前1世紀抵達幼發拉底河。安息人曾經抗拒過龐培的東征,後來擊敗並殺死了克拉蘇,進而擊潰了波斯的塞琉古斯王朝,建立了安息王朝。
但是,無論是在東方,還是在西方,這些飢餓的游牧民族都遭到了強烈的抵抗。他們無奈之下跨過中亞,翻越開伯爾山口進入印度。因此,在羅馬與中國都很強大的數個世紀之間,遭受蒙古人入侵最嚴重的就是印度。一次又一次,這些侵略成性的征服者襲擊印度平原,肆意劫掠破壞。阿育王的帝國崩潰後,印度的歷史進入黑暗時期。這些侵略民族中的一支勢力建立了貴霜王朝(即大月氏國),暫時統治著印度北部。這一類的侵略持續了數個世紀之久。公元5世紀,印度飽受白匈奴人的騷擾。他們強迫一些印度小國向他們納貢,從而使印度陷入恐怖之中。這些白匈奴人夏季在西土耳其斯坦放牧,入秋後即越過山口前來騷擾。
公元2世紀,羅馬帝國與大漢帝國雙雙遭遇不幸,它們對蠻族的抵抗也似乎趨於微弱,顯得有點力不從心。這是一種空前的瘟疫,這場瘟疫在中國肆虐達11年之久,導致社會秩序崩潰,漢王朝滅亡了。中國進入了新的分裂、戰亂的時代。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7世紀,唐朝建立以後才有所好轉。這場瘟疫從亞洲擴展到歐洲,從公元164年到180年,在整個羅馬帝國極盡猖獗,它使羅馬帝國的實力大為削弱。其後,羅馬各地的人口銳減,羅馬帝國國勢衰微。羅馬的國界已不再是牢不可破,各處領土不斷淪陷。來自原本屬於瑞典的哥德蘭地方的新北歐民族哥特人,此時已經橫越俄羅斯,移居到伏爾加河流域和黑海沿岸,他們經常在海上劫掠過往船隻。公元2世紀末葉,哥特人開始感受到匈奴人西侵的壓力。247年,他們大舉渡過多瑙河入侵,在今日的塞爾維亞地方擊敗並殺死了狄西阿皇帝。這之前,也就是在236年,日耳曼民族的一支佛郎克人,攻破了萊茵河下游的羅馬國界;阿拉曼尼人也入侵到阿爾薩斯。在高盧地方的羅馬軍隊雖然殺退了侵略者,但巴爾干半島上的哥特人仍然常常入寇,於是達其亞省就從羅馬的版圖上消失了。
羅馬開始喪失自負與自信。270年到275年,羅馬改變了過去300年間完全不設防的情形,奧利連皇帝下令在羅馬城周圍構築防禦工事。臘語仍然保持著壓倒性的優勢。後來成為使徒保羅的塔蘇斯人掃羅本來是猶太人,但同時也是羅馬市民,而他卻不用希伯來語,而是用希臘語來交談、寫作。顛覆了希臘系的塞琉古斯王朝的安息王朝處在羅馬帝國的疆域之外,但安息王朝的宮廷里卻仍然十分流行希臘語。此外,西班牙的幾個地方和北非在迦太基已經滅亡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仍然使用迦太基語。又如塞維利亞,在羅馬出現以前就已經是個繁榮的都市了,到了羅馬帝國時代,羅馬屯田的士兵距離塞維利亞僅有數里的距離,但塞維利亞的居民依舊信奉閃族的女神,並使用閃族的語言。公元193年到211年統治羅馬的皇帝塞弗拉斯一直使用自己祖國的語言——迦太基語,後來才學會了拉丁語。而他的妹妹卻始終沒能學會拉丁語,一直是使用腓尼基語來指揮家裡的羅馬傭人。
但是,像高盧、不列顛等不是很早即有大都市、神殿和文化的國家,基本上都拉丁化了。羅馬帝國先是向這些地方進行文化輸出,然後在那裡建設城市,故而在這些都市裡從起始就以拉丁語為主,奉祀的也是羅馬的神,人們都習慣了羅馬風俗。羅馬尼亞語、義大利語、法語、西班牙語等全都是由拉丁語演化而成的,這讓我們體會到當時拉丁語及羅馬習俗是如何的普及。非洲的西北部基本上也以使用拉丁語為主,不過埃及、希臘以及其他東方帝國都沒有拉丁化。再者,在羅馬城內,有教養的人們仍然將希臘語當做紳士語言來學習,他們認為希臘的文學與知識要優於拉丁的文學與知識。

⑧ 中西方歷史發展分期

公元前3100年左右 埃及形成統一的奴隸制國家
公元前3000年左右 兩河流域出現奴隸制城市國家
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 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化
公元前2100年左右 埃及奴隸河貧民大起義
公元前1894年 古巴比倫王國建立
公元前1000年左右 努比亞建立奴隸制國家
公元前594年 雅典的梭倫改革
公元前六世紀 居魯士統一波斯,佛教在印度產生
公元前539年 波斯佔領巴比倫
公元前525年 波斯滅埃及
公元前509年 羅馬成立貴族專政的奴隸制共和國
公元前330年 波斯被馬其頓滅亡
公元前三世紀 摩揭陀國統一印度大部分地區
公元前73-71年 斯巴達克起義
公元前27年 屋大維建立羅馬的元首制,共和國轉為帝國
公元前後 朝鮮半島出現高句麗奴隸制國家
公元初 東非阿克蘇姆奴隸制國家興起
公元一世紀 基督教產生
公元三世紀 日本大和奴隸制國家興起
313年 基督教在羅馬取得合法地位
四世紀 北非發生"阿哥尼斯特"運動
378年 西哥特人在阿德里亞堡擊敗羅馬軍隊
395年 羅馬分裂為東西兩部
410年 西哥特人一度佔領羅馬
476年 西羅馬帝國滅亡,西歐奴隸制度崩潰
六世紀初 法蘭克王國建立
622年 穆罕默德從麥加出走麥地拉,伊斯蘭教紀元
八世紀中葉 阿拉伯帝國形成
646年 日本大化改新
676年 新羅統一朝鮮
九世紀早期 英吉利王國形成
843年 查里曼帝國分裂,法蘭西、德意志、義大利雛形產生
九世紀 封建制度在西歐確立
962年 神聖羅馬帝國建立
1054年 基督教會分裂
1066年 法國諾曼底公爵征服英國
十一世紀中葉 迦納王國全盛時期
1192年 日本幕府政治建立
十三世紀 衣索比亞封建國家興起
十四世紀 馬里王國全盛時期,義大利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14世紀末朝鮮王朝建立
14-17世紀世紀歐洲文藝復興運動
1337年 英法百年戰爭開始
1358年 法國農民起義
1381年 英國瓦特。泰勒起義
1453年 東羅馬帝國滅亡,英法百年戰爭結束 1487-1488迪亞士遠航到達非洲南部沿海
1492哥倫布遠航到達美洲
1497-1498達伽馬遠航到達印度
1519-1522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
16世紀早期印度莫卧兒帝國建立
1520-1570西歐宗教改革
1566-1581尼德蘭革命
1600英國東印度公司建立
17世紀初期荷蘭侵入印度尼西亞,法,英,荷開始在北美掠奪殖民地;德川幕府開始統治日本
1640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
1688英國光榮革命,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統治確立
17世紀英法成為販賣奴隸的主要國家
1689俄國彼得一世開始改革
17時機後半期法國路易十四開始改革
17時機後半期牛頓力學體系確立
18世紀中期普魯士腓特烈二世改革
18世紀中後期奧地利特雷西亞女皇和約瑟夫改革
18世紀60年代英國工業革命開始
1775-1783北美獨立戰爭
1776北美大陸會議發表《獨立宣言》,宣布美利堅合眾國獨立
1785瓦特的改良蒸汽機投入使用
1789.7法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
1792.9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成立
1793.6-1794。7法國雅各賓派專政
1794法國熱月政變
1799拿破崙發動「霧月政變」
1804海地宣布獨立
1804拿破崙稱帝,法蘭西第一帝國開始
1810-1826拉丁美洲反對西班牙殖民統治的獨立運動
1815維也納體系的確立
1830法國七月革命
1831,1834法國里昂工人起義

⑨ 西方歷史

這個要全面說可太多了 我前不久讀一本叫《世界史綱》裡面從歐洲起源一直講到一戰結束 建議去看一看裡麵包括了各種宗教的起源

閱讀全文

與西方發展的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