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談談為什麼說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是歷史
是必然的呢
② 全球的歷史和智慧和發達和可持續發展的過程請用一句話來概括說明
碳熵萬年發展
③ 歷史發展告訴我們可持續發展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為什麼
從1962年《寂靜的春天》的發表引起人們對環境問題的爭論到1992年正式確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這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才使得中國人民對環境問題高度重視。但是,這是一條必經之路,無論是對全世界而言還是對中國而言,可持續發展都是歷史發展的必經之路,原因有一下幾點:
第一: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1968年,米都斯領導的17人參考人口、工業發展、糧食、污染和不可再生資源提交了研究報告《增長的極限》,得出地球資源有限,必須要抑制增長的結論。例如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化石能源,石油、天然氣,他們都是千百萬年前埋在地下的動植物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形成的不可再生資源,一旦枯竭,便無法恢復。而人們正在毫無節制的開采,絲毫不考慮後果,長此以往,我們的子孫後代甚至是我們,將面臨資源枯竭的危險。所以,為了在滿足我們的需求的條件下不損害後代的利益,我們只能也必須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第二:人類的生命生活、社會發展需要環境這一物質基礎。環境是發展的物質基礎和制約因素,環境作為經濟發展的物質條件和基礎,可以直接促進和支持經濟的發展。人口發展作為社會過程與環境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約的。環境是人類自身生產的物質基礎和制約因素,若人口增長失控,作為社會消費主體、人口過多,對環境構成巨大壓力,將會造成環境的污染與破壞;人們總是努力發展科學技術,但是,科學技術的進步在增強了人類利用和改造環境的同事,也大規模地改變了環境的組成和結構,改變了環境中的物質循環系統,建立在學技術成果之上的現代化工業的迅速發展,造成了許多環境問題,有些甚至給環境帶來了不可逆轉的損害。人們對環境與發展的辯證關系和全球環境問題的嚴峻形勢,逐漸取得深刻一致的認識,找到了環境問題的根源,找到了解決環境問的正確道路。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續發展的中心體;可持續長久的發展才是真正的發展。所以,有計劃地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在發展科技、促進社會進步的同時,有助於保護環境。
第三: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是人類代代繁衍、生生不息的保障。人類的一些無控制的或無計劃的活動使環境日趨惡化。森林的砍伐,土壤與水質的惡化和沙漠化已達到驚人的程度,並嚴重的危及世界大片土地的生活條件。有害的環境狀況引起的疾病繼續造成人類的痛苦。大氣變化,海洋和內陸水域的污染,濫用和隨便處置有害物質,以及動植物物種的滅絕,將進一步威脅人類的環境。例如,臭氧層的破環使得接近空洞地區的皮膚癌的發病率明顯升高,由於紫外線的輻射,海洋內的生物大量死亡,甚至物種滅絕。再比如,已經消失的羅布泊,原本由於是各個河流的匯集處,河流清澈、綠樹環繞。但是,由於兩岸人口的劇增,由於人們毫無節制的用水,造成了河流的嚴重污染,最後直接導致了羅布泊的消失,即使是生命力無比堅韌的胡楊林也是成片的死亡。保護環境,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不但是全球的共同目標,更是為了我們自身的利益與安全,可持續性發展是我們的唯一出路,環境的滅亡將直接導致人類的滅亡,所以,它是一個必然趨勢。
第四:可持續化的進程是我國綜合國力的體現。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是指一個國家在可持續發展理論下具有可持續性的綜合國力。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是一個國家的經濟能力、科技創新能力、社會發展能力、政府調控能力、生態系統服務能力等各方面的綜合體現。從可持續發展意義上考察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不僅需要分析當前該國所擁有的政治、經濟、社會方面的能力,而且需要研究支撐該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生態系統服務能力的變化趨勢。站在可持續發展的高度,用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去衡量綜合國力,使綜合國力競爭統一於可持續發展的宏觀框架內,從而適應社會、經濟、自然協同發展的需要,就必須從觀念、作用、評價標准等方面對綜合國力進行全面的再認識。顯然,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的內涵決定了在提升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的過程中,科技創新是關鍵手段,生態系統的可持續性是基礎,經濟系統的健康發展是條件,社會系統的持續進步是保障。當代資源和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向人類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這些問題既對科技、經濟、社會發展提出了更高目標,也使日益受到人們重視的綜合國力研究達到前所未有的難度。在目前情況下,任何一個國家要增強本國的綜合國力,都無法迴避科技、經濟、資源、生態環境同社會的協調與整合。隨著《21世紀議程》的出台,中國也頒布了《中國21世紀議程》,實行四大戰略和四大任務,這已經不單單是中國歷史上邁出重要的一步更是世界上一個歷史性的抉擇,因為它關系著全世界人民的命脈。中國要迎合世界發展的現狀,跟上時代的步伐,就必須適應可持續發展這一戰略的趨勢,在此基礎上走出自己的道路。
綜上所述,環境無論在經濟還是生活、社會還是個人、國家還是世界都有著不可小覷的作用,為了讓歷史的車輪不斷轉動,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就是一個必然途徑。只有堅持這一思想不動搖,我們才能實現人與人之間的平等、代與代之間的平等,才能有助於我們生生不息地生活在這個寶貴的星球上。
④ 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由來
一.前言
人口、資源和環境這三方面,是一個具有內在聯系的系統工程。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涉及到人口、資源、環境和社會經濟發展等各個方面,但就中國的國情而言,人口問題具有突出的重要意義。中國人口數量眾多、增長量大,給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可以說,中國的社會經濟能否可持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口問題的解決,包括人口數量問題、人口素質問題和人口結構問題。
二.人口與可持續發展
對於「可持續發展」的討論總是和兩個根本性的問題糾纏在一起:一個是環境問題,另一個就是人口問題。從環境問題本身來看,它的產生似乎同人口增長沒有什麼直接的和必然的聯系。但是,自從80年代以來,世界人口和經濟幾乎以同樣的速度增長,加上不可持續的生產和消費模式,給我們這個地球增加了越來越大的壓力,這同樣是擺在人類眼前的事實。發達國家作為世界環境污染的主要出口商,他們的環境問題主要是生產、生活垃圾和廢物的處理不當造成的,人口增長在其中的影響微乎其微。與發達國家截然相反,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則是以快於經濟增長的速度在增加,這使本來已經相當脆弱的生存環境受到更加嚴重的破壞。在這些國家中,人口問題和環境問題好似一對苦難的孿生兄弟,而這兩者的關系實際上又相當復雜。
可持續發展」為人類社會確定了新的發展目標模式。實現這一目標模式的方法和途徑有很多,但是,為了確保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不致遭受根本性的破壞,人類的選擇又顯得十分有限。促進經濟發展既是「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內涵,同時又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途徑,但有必要明確一點,為了實現經濟的增長,人類目前所採取的某些方式是不可取的,是有背於人類和地球的長遠發展目標的。意識到這一點的意義在於,人類已經開始努力改進以往的不利做法,並力圖去尋求新的發展途徑。對於發展中國家而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需要克服種種阻力,人口問題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為此,發展中國家已經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而在發展經濟的同時還要妥善地處理人口、資源和環境的關系,這使今後的種種努力顯得更為艱巨,也更具有深遠的意義。
三.中國人口與可持續發展
(一)人口與土地與糧食
中國在不到全球7%的耕地上解決了佔世界22%人口的吃飯問題,這是一件了不起的工程,同時它也說明了中國人口對土地和糧食的壓力。中國陸地總面積為96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國家之一。在現有的經濟技術條件下,可被農林牧副漁業和城鄉建設利用的土地佔總面積的三分之二,其他三分之一則是沙漠、戈壁、冰川、石山或荒漠,利用難度很高,成本極大。1952年,中國耕地面積為16.2億畝,人均耕地面積為2.8畝。當時世界人均耕地面積是5.5畝。雖然與世界平均水平相差一倍,卻是中國50多年的最高水平。1997年,中國的耕地面積約為14.3億畝,人均只有1.15畝,比1952年下降了一倍多。1952-1997年間,耕地面積減少了近2億畝,人口卻增長了6億5千萬,人多地少的矛盾大大加劇。隨著人口數量的增加和耕地面積的減少,中國的人均耕地面積還將進一步下降。預計15年後,人均耕地面積將下降到1畝以下。由於人均耕地面積不斷減少,加上農業現代化的發展,使農村出現了大量的剩餘勞動力。目前,中國的農村剩餘勞動力約為1.5億,到本世紀末,很可能突破2億。 人口與土地之間的關系不僅表現在人均耕地面積的減少,而且表現在對土地環境的污染破壞和人均糧食產量的徘徊不前。由於人口增長對農產品的需求壓力,迫使農民高強度地使用耕地,使耕地的污染和退化嚴重。目前,提高糧食產量的主要辦法是大量使用化肥和農葯,這使土地的結構遭到破壞、肥力下降、板結貧脊。耕地資源數量的減少和質量的下降,已經成為中國農業生產和經濟發展的一個不利因素。中國的糧食生產在過去的50多年裡有驚人的提高。1949年,中國糧食產量為2264億斤,人均產量416斤;1997年總產量增長到9883億斤,人均產量約為800斤。在這期間,糧食總產量增長了3倍,但是由於同期人口總數從5.4億增長到12.36億,使人均產量增長不到1倍。目前,農業生產是困擾中國政府的一大問題。政府年年強調糧食播種面積,但我們仍然感到糧食供給處於緊張狀態。中國的糧食畝產現已接近世界最高水平,進一步提高的潛力已遠不如過去,因此,為支持中國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提高人均糧食佔有量,就必須降低人口的增長速度。
(二)人口與森林和草原
盡管中國堅持不懈地植樹造林和保護森林資源,但是由於歷史條件和自然條件的限制,目前,中國的生態環境仍比較脆弱,森林資源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中國的人口增長對木材產生了巨大的需求,一方面是對木材製品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對薪柴的需求。這種需求驅使人們對森林的大量坎伐。據統計,在全國140個森林局中,已有61個局處於過度採伐狀態,25個局的森林資源已經基本枯竭(曲格平,李金昌,1991年)。目前,中國的用材、薪柴、紙漿和其他林業經濟產品的供應都很緊張。與此同時崐,由於人口增長對糧食和耕地的需求,加劇了開荒毀林的過程。隨著牧區人口的快速增長,中國的草原出現了超載放牧和過度開墾的現象,其後果是草原的沙漠化。中國的沙漠專家警告:如果不採取措施,到本世紀末,將有8萬平方公里土地沙漠化。由於森林和草原的破壞,使水土流失嚴重。中國每年流入江河的泥沙量多達50多億噸,涉及11個省區,主要在黃土高原和南方的丘陵地區。黃河每立方米水含沙量在37公斤以上,為世界第一。長江每立方米水含沙量也達到了1公斤以上,為世界第四。長江上游多為紅色土壤,土層最薄的地區只有4厘米,土層下則是堅硬的岩石。森林的開采、草原的沙化和水土的流失與人口增長有直接的關系。因此,控制人口增長,減少牧業和林業人口,實現人口的產業結構轉變,是緩解森林和草原生態環境危機的一項根本性的措施。
(三)人口與礦產和能源
中國是世界上能源儲藏比較豐富的國家之一。各種礦產資源種類比較齊全。有不少礦產資源儲量在世界上居前列。但是,由於中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佔有量並不高。由於人口迅速增長,高耗能工業廣泛建立及能源價格長期偏低,使中國的能源供給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各種預測表明,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的能源供需矛盾將進一步激化,能源利用所產生的環境污染問題也將進一步加劇。近年來,中國農民濫采礦藏的問題十分嚴重,這無疑是農村剩餘勞動力對自然環境的直接沖擊。為保證礦產能源的長期和有效供給,提高開采效率和減少開采利用過程中的環境污染,是中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得以實現的基本條件之一。
(四)人口與水資源
中國陸地水資源總量為2.8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雖然水資源的總量不少,但利用難度較大。原因在於:一是時間分布不均勻,水資源東南多、西北少;二是時間分配不盡人意,大部分降水量集中在夏季,而且年際變化大。人口的增長對水資源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 人口的增長使水資源短缺現象更為突出。1949年以來,中國人口增加了一倍多,相當於人均水資源減少了一倍多;與此同時,生活、生產用水量急速增長,逐步出現了大片的缺水現象。以北京市為例,1962年前,北京市的水資源是供過於求,此後,隨著人口的增加,生產的發展,使用水量急劇上升,1970年基本上處於供需平衡狀態,此後,水資源危機開始出現,目前水資源短缺已經成為北京市生產和生活的一個重要問題。
2、 人口的增長間接地使水資源總量下降。主要表現在:一是人口增長對耕地的需求導致「圍湖造田」,破壞了地表水;二是人口增長導致對地下水的超量開采,減少了地下水的總儲量。由於超采地下水,一些城市發生了地面下沉,一些沿海城市還出現了海水侵入,影響了地下水的質量。
3、 人口經濟活動導致了水體的嚴重污染。目前,中國每年的廢水排放量約為350-400億噸,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工業廢水平大部分未經處理直接或間接地排入水體。地下水的情況也與此類似,大部分城市地下水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特別是北方城市地下水的硬度逐年上升。
四.總結
就中國的人口、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等各方面而言,中國已經制定了各自的發展戰略,並在一定程度上進行了總體上的協調。但是,要使人口、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協調共進,必須改變就人口論人口、就資源論資源、就環境論環境、就經濟論經濟的單一傾向。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對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必須考慮到人口增長的長期需要和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必須有利於人口控制和環境保護;同時,人口控制和環境保護的本身也應該以保護和促進長期發展為主要目標。這就要求中國政府建立起將人口、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等多因素綜合治理的總體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而在可持續發展的進程中,人口和計劃生育是關鍵問題。
⑤ 現代可持續發展思路的產生有哪些重要歷史事件
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之一。關於自然、科學技術、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理論和戰略。最早出現於1980年國際自然保護同盟的《世界自然資源保護大綱》:「必須研究自然的、社會的、生態的、經濟的以及利用自然資源過程中的基本關系,以確保全球的可持續發展。」1981年,美國布朗(Lester R. Brown)出版《建設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社會》,提出以控制人口增長、保護資源基礎和開發再生能源來實現可持續發展。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出版《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將可持續發展定義為:「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它系統闡述了可持續發展的思想。1992年6月,聯合國在里約熱內盧召開的「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了以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的《里約環境與發展宣言》、《21世紀議程》等文件。隨後,中國政府編制了《中國21世紀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白皮書》,首次把可持續發展戰略納入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長遠規劃。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把可持續發展戰略確定為我國「現代化建設中必須實施」的戰略。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之一。 [1]
⑥ 歷史上誰最早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言論
孟子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專山林,材木不可屬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
⑦ 為什麼我國要選擇可持續發展歷史和現代兩個方面來描述
中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質,是要開創一種新的發展模式,使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逐步走上良性循環的道路。是從中國國情出發的唯一選擇。
一:中國的國情出發的唯一選擇。
1、人口問題
我國人口基數大,今後還將增加,這對農業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整個經濟建設都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2、資源問題
我國資源相對短缺,分布不平衡,更為嚴重的是資源開采過渡和利用不足。
3、生態環境問題
人口膨脹、自然資源利用不合理,造成生態失衡、環境污染。各種自然災害頻繁,削弱了自然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環境污染問題更不容樂觀。
二、它是中國實現現代化「三步走」發展戰略的重要措施。
現代化「三步走」發展戰略的實現過程,不僅是一個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過程,而且是一個較長期的歷史過程。中國經濟發展的快速,決不是一、兩年的快速,而是持續、健康的快速,只有將「持續、快速、健康」三者統一起來,才能勝利實現現代化目標。而持續的發展,就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
三、它是謀求社會全面進步的根本保證。
社會進步的關鍵是提高勞動者素質。中國是世界上勞動力最充裕的國家,但目前我國勞動者文化技術水平低,有復雜勞動能力的勞動者少,文盲率高。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有助於控制人口增長,發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質。
⑧ 可持續發展出自哪裡(最早具體)
「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最先是在一九七二年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的聯合國人類環境研討會上正式討論。這次研討會雲集了全球的工業化和發展中國家的代表,共同界定人類在締造一個健康和富生機的環境上所享有的權利。自此以後,各國致力界定「可持續發展」的含意,現時已擬出的定義已有幾百個之多,涵蓋范圍包括國際、區域、地方及特定界別的層面。最廣泛採納的定義,是在一九八七年由世界環境及發展委員會所發表的布特蘭報告書所載的定義,其亦即:
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稱為可持續發展。它們是一個密不可分的系統,既要達到發展經濟的目的,又要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大氣、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資源和環境,使子孫後代能夠永續發展和安居樂業。可持續發展與環境保護既有聯系,又不等同。環境保護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是發展,但要求在嚴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質和保護環境、資源永續利用的前提下進行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續發展的中心體;可持續長久的發展才是真正的發展。
人類在向自然界索取、創造富裕生活的同時,不能以犧牲人類自身生存環境作為代價。為了人類自身,為了子孫後代的生存,通過許許多多的曲折和磨難,人類終於從環境與發展相對立的觀念中醒悟過來,認識到兩者協調統一的可能性、終於認識到「只有一個地球」,人類必須愛護地球,共同關心和解決全球性的環境問題,並開創了一條人類通向未來的新的發展之路——可持續發展之路。
可持續發展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有:人口問題、資源問題、環境問題與發展問題。簡稱PRED問題。
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思想是:人類應協調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之間的相互關系,在不損害他人和後代利益的前提下追求發展。
可持續發展的目的是保證世界上所有的國家、地區、個人擁有平等的發展機會,保證我們的子孫後代同樣擁有發展的條件和機會。
它的要求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認識到對自然、社會和子孫後代的應負的責任,並有與之相應相應的道德水準
60年代末,人類開始關注環境問題,1972年6月5日,聯合國召開了"人類環境會議",提出了"人類環境"的概念,並通過了人類環境宣言成立了環境規劃署。1987年4月27日,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發表了一份題為《我們共同的未來》的報告,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確定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所謂「可持續發展」,就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需要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人類在與自然界進行漫長斗爭的時候,雖然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然而,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1992年6月3日至14日,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是官方對可持續發展討論的一個高峰。大會通過了《里約熱內盧環境與發展宣言》以及《二十一世紀議程》。到了今天,自然界對人類的報復越來越頻繁,環境與生態的危機也越來越強烈和深刻了。
為了可持續發展,人類必須依照下列原則來使用各種自然資源:
(1)滿足全體人民的基本需要(糧食、衣服、住房、就業等)和給全體人民機會,以滿足他們要求較好生活的願望;
(2)人口發展要與生態系統變化著的生產潛力相協調;
(3)像森林和魚類這樣的可再生資源,其利用率必須在再生和自然增長的限度內,使其不會耗竭;
(4)像礦物燃料和礦物這樣不可再生資源,其消耗的速率應考慮資源的有限性,以確保在得到可接受的替代物之前,資源不會枯竭;
(5)不應當危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統,如大氣、水、土壤和生物,要把對大氣質量、水和其他自然因素的不利影響減少到最小程度;
(6)物種的喪失會大大地限制後代人的選擇機會,所以可持續發展要求保護好物種。
環境與發展是不可分割的,它們相互依存,密切相關。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已成為當代環境與發展關系中的主導潮流,作為一種新的觀念和發展道路被人們廣泛接受。
補充:可持續發展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可持續發展」亦稱「持續發展」。1987年挪威首相布倫特蘭夫人在她任主席的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的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中,把可持續發展定義為「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這一定義得到廣泛的接受,並在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取得共識。我國有的學者對這一定義作了如下補充:可持續發展是「不斷提高人群生活質量和環境承載能力的、滿足當代人需求又不損害子孫後代滿足其需求能力的、滿足一個地區或一個國家需求又未損害別的地區或國家人群滿足其需求能力的發展」。還有從「三維結構復合系統」出發定義可持續發展的。美國世界觀察研究所所長萊斯特.r.布朗教授則認為,「持續發展是一種具有經濟含義的生態概念……一個持續社會的經濟和社會體制的結構,應是自然資源和生命系統能夠持續維持的結構。」
可持續發展包含兩個基本要素或兩個關鍵組成部分:「需要」和對需要的「 限制」。滿足需要,首先是要滿足貧困人民的基本需要。對需要的限制主要是指對未來環境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限制,這種能力一旦被突破,必將危及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統如大氣、水體、土壤和生物。決定兩個要素的關鍵性因素是:(1)收入再分配以保證不會為了短期存在需要而被迫耗盡自然資源;(2)降低主要是窮人對遭受自然災害和農產品價格暴跌等損害的脆弱性;(3)普遍提供可持續生存的基本條件,如衛生、教育、水和新鮮空氣,保護和滿足社會最脆弱人群的基本需要,為全體人民,特別是為貧困人民提供發展的平等機會和選擇自由。
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是指一個國家在可持續發展理論下具有可持續性的綜合國力。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是一個國家的經濟能力、科技創新能力、社會發展能力、政府調控能力、生態系統服務能力等各方面的綜合體現。
從可持續發展意義上考察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不僅需要分析當前該國所擁有的政治、經濟、社會方面的能力,而且需要研究支撐該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生態系統服務能力的變化趨勢。
關於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的研究,是以可持續發展戰略理念、條件、機制和准則為據,全方位考察和分析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各構成要素在國家間的對比關系及其各要素對綜合國力的影響,系統分析和評價綜合國力及各分力水平,對比分析並找出不足,同時提出相應對策和實施方案,以期不斷提升綜合國力,達到國家可持續發展的總體戰略目標。
站在可持續發展的高度,用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去衡量綜合國力,使綜合國力競爭統一於可持續發展的宏觀框架內,從而適應社會、經濟、自然協同發展的需要,就必須從觀念、作用、評價標准等方面對綜合國力進行全面的再認識。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的價值准則是國家在保持其生態系統可持續性的基礎上,推動包括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在內的廣義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實現國家可持續發展的過程。顯然,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的內涵決定了在提升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的過程中,科技創新是關鍵手段,生態系統的可持續性是基礎,經濟系統的健康發展是條件,社會系統的持續進步是保障。
當代資源和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向人類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這些問題既對科技、經濟、社會發展提出了更高目標,也使日益受到人們重視的綜合國力研究達到前所未有的難度。在目前情況下,任何一個國家要增強本國的綜合國力,都無法迴避科技、經濟、資源、生態環境同社會的協調與整合。因而詳細考察這些要素在綜合國力系統中的功能行為及相互適應機制,進而為國家制訂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決策提供理論支撐,就顯得尤為迫切和尤為重要。
隨著社會知識化、科技信息化和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推進,人類世界將進入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激烈競爭的時代。誰在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上占據優勢,誰便能為自身的生存與發展奠定更為牢靠的基礎與保障,創造更大的時空與機遇。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將成為爭取未來國際地位的重要基礎和為人類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主要標志之一。在這樣的重要歷史時刻,我們需要把握決定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競爭的關鍵,需要清楚自身的地位和處境、優勢和不足,需要檢驗已有的同時制定新的競爭和發展戰略,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綜合國力的迅速提升的總體戰略目標.
⑨ 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是什麼時候由誰提出來的
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不是由單個人提出來的,而是最先在1972年6月5日聯合國召開的《人類回環境會議》提出答了"人類環境"的概念,並通過了人類環境宣言成立了環境規劃暑。
可持續發展觀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內容,可持續發展是指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損害後代人滿足需要的能力的發展。我國人均資源相對不足,生態環境基礎薄弱,選擇並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是中華民族徹底擺脫貧困、創建高度文明的明智選擇。
(9)可持續發展的歷史擴展閱讀:
許多文獻研究可持續發展,都把視野拓展到了自然和人文兩個領域,不僅要研究可持續的自然資源、自然環境與自然生態問題,還要研究可持續的人文資源、人文環境與人文生態問題。
從單純地關注自然—社會—經濟系統局部的自然屬性,到同時或更加關注社會經濟屬性,以把握人與自然的復雜關系,尋找全球持續發展的途徑,這是現代生態學研究的一個重要特徵,也是環境社會學與社會生態學興起的根源。
⑩ 現代可持續發展思路的產生有哪些歷史條件
可持續發展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回構成危害的發展。答它們是一個密不可分的系統,既要達到發展經濟的目的,又要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大氣、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資源和環境,使子孫後代能夠永續發展和安居樂業。可持續發展與環境保護既有聯系,又不等同。環境保護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是發展,但要求在嚴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質和保護環境、資源永續利用的前提下進行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續發展的中心體;可持續長久的發展才是真正的發展。使子孫後代能夠永續發展和安居樂業。——基本常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