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宜興古城到底有多少年的歷史,能否較有確切一點的回答
宜興在春秋戰國時稱荊邑,因荊溪貫穿東西全境,荊溪又因古時溪河兩岸荊棘叢生版,故名。秦二十五年(前223年)權,秦始皇統一中國,建郡縣制時,改荊邑為陽羨。至晉惠帝永興元年(304年),因王玘(周處長子)屢興義兵,平定江南,勛誠並茂,帝嘉其勛,將陽羨改為義興郡,以彰其功,直至宋太宗(本名匡義,又名光義)為避諱,於太平興國元年(976年)改義興為宜興,沿用至今,這就是宜興的由來。 陽羨古城(即今宜城鎮),歷來是宜興縣(市)沿之所在,為全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2. 宜興哪來七千年制陶歷史
經考古發現,宜興陶業起源約有6000年的歷史。燒造原址布滿宜興周邊的丘陵山區,而後逐步向丁山蜀山地區集中。丁蜀是宜興境內山區和水鄉的臨界地域,也是優質陶土泥料和燃料的豐富產區,遍地產陶,幾乎是家家做坯,處處皆窯,加之水路交通運輸便捷,是從未間斷生產的陶瓷產區。直至1957年,鎮上仍布滿龍窯,松枝燒造,入夜紅光透天,極為壯觀。
陶器的發明,是人類走出混沌狀態,從原始社會的採集、漁獵向以農業為基礎的經濟生活過渡的劃時代的標志之一,也是人類發明史上的重要成果之一,是燦爛的古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陶器的起源是多元的,是不同地區和農耕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同是中國古代文明的搖籃。1973年首次在浙江餘姚河姆渡村發現的河姆渡文化,是長5 江下游已發現的年代最早的一種原始文化,和黃河流域的仰韶文化的年代相近。繼承河姆渡文化的因素發展起來的馬家浜文化,因1959年首次在浙江嘉興馬家浜發現而得名,其年代比黃河流域的馬家窯文化似乎還要早一些,主要分布在江蘇南部和浙江北部。馬家浜文化的陶器以夾砂紅陶為主,並有部分泥質紅陶、灰陶以及少量的黑陶和黑衣陶。陶器的成型基本上米用手制,部分器物經慢輪修整,晚期灰陶增多並出現輪制,器表多素麵或磨光,紋飾有弦紋、繩紋、劃紋,附加堆紋和鏤孔等。
宜興位於長江下游的太湖之濱,它的文化類型與馬家浜文化一脈相承。1975年古窯址普查,在歸徑鄉的駱駝墩和唐南村,以及周墅的元帆村等處,找到了各種磨製的石器,還發現了許多陶器殘片,大部分是紅陶、夾砂紅陶,還有少量灰陶等,從而證明遠在六七千年前,生活在宜興的先民就在這片富饒美麗的土地上「耕且陶焉」,在從事農業生產的同時,燒造原始的陶器。
經過普查,宜興的古窯址布滿山區,僅南山北麓連綿1 500餘米的范圍內,就有隋唐、五代窯9處,宋元窯20處,明清窯60多處。這些都充分證明,宜興的陶瓷業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從古到今從未中斷,宜興的陶瓷業在三國、南北朝時迅速發展壯大。公元220年至589年的360餘年中,南北方長期陷於分裂和對峙的局面;相對而言,江南廣大地區戰亂較少,社會比較安定,中原廣大人民和士族地主大批渡江南下,尋找安身立命之地,從而使得南方人口激增,增加了大量勞動人手。人們墾荒治田,圍湖修堤,開辟山林,江南經濟獲得迅速的開發,江南陶瓷生產出現了遍地開花的局面。作為發展最快、窯場分布最廣、瓷器質量最高的越窯青瓷的主要產地之一的宜興均山窯,就是以宜興鼎蜀鎮湯渡附近的均山村定名的;又因窯地在南山,所以又稱南山窯。均山窯瓷業是在漢代釉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東漢時,宜興鼎蜀一帶與南山一帶已形成一個制陶中心,燒造釉陶和灰陶,後來又吸收毗鄰吳興和上虞、紹興的早期越窯的先進技術,燒造出具有一定質量的青瓷器。
宜興的青瓷在三國、南北朝時,多為貴族士大夫所用,也有相當的日用品,如缽、碗、盞、洗、罐和泡菜壇。唐五代以後,由於宜興的陶土中鐵鈦氧化物含量較高,瓷胎較松,斷面比較粗糙,質量不高,在胎釉、造型、裝飾和燒戍諸方面不及浙江的越州窯,就漸漸不再生產青瓷,而以日用陶器作為主要生產方向,宋代鼎蜀和張渚一帶陶窯極多,除燒造缸、瓮、碗、盆外,還大量生產「韓瓶」(相傳為南宋名將韓世忠部隊所使用的行軍壺。
明代中期,宜興日用陶器的生產:達到了一個新水平,市場拓寬,產業蓬勃興旺,生意興隆,建築用陶和日用陶瓷的生產數量都相當大。據史料記載,明代嘉靖、萬曆年間,其產品已是「鬻於四方利最溥,不脛而走天下半」,各地商販雲集,「千里之外,趨之若鶩」,出現了「商賈揚帆而曉夜行」,「商賈貿易廛市,山村宛然都會」的繁華景象。其產品中的「宜鈞」——種帶釉的陶器更是蜚聲國內,盛行一時。由於這類產品\和宋代河南鈞窯有某種相似之處,故明清人稱之為「宜鈞」。其品種甚多,釉色「以天青、天 [雲豆等色居多,間有葡萄紫者」I《陶雅》)。其中一部分花釉產品釉層較厚,開片細密,不甚透明,渾厚古樸,胎有紫色與白色,白胎用宜興的白泥製成,,紫胎是宜興夾泥和紫泥混合礦泥。
從目前採集到的一些宜興古代陶瓷實物來看,考查宜興陶的歷史實物,可以清晰地了解各個歷史時期陶器成型工藝的發展變化。
3. 關於江蘇宜興的歷史
宜興市是一座擁有2100餘年城建史和多年制陶史的名城,素有中國「環保之鄉」、「著名陶都」、「教授之鄉」的美譽。宜興位於太湖西岸,地處蘇浙皖三省交界、長三角腹地、滬寧杭三角幾何中心,是江蘇省確定重點發展的三級I類新興中心城市。全市總面積2038.7平方公里,人口105.73萬,下轄21個鎮和1個國家級環保科技工業園。近年來,宜興經濟社會快速發展,2005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363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3.43萬元,財政總收入43億元。綜合實力、基本競爭力分列全國百強縣(市)第22位和第9位。宜興市創模3年,將工作重點放在建材、化工行業結構調整和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上,形成了鮮明的宜興創模工作特色。 宜興已有5000多年歷史。古稱荊邑,春秋時屬吳。周元王四年(前472)屬越。周顯五三十六年(前333)屬楚。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荊邑司會稽郡,次年改荊邑為陽羨縣。西晉懷帝永嘉四年(310),置義興郡。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廢義興郡,改稱義興縣,屬常州。宋太宗太平興國元年(976)改為宜興縣。清雍正四年(1726),分為宜興、荊溪二縣。民國元年荊溪撤消,並入宜興縣。1949年6月屬常州專區。1953年1月屬蘇州專區。1956年2月屬鎮江專區。1983年3月起,屬無錫市。1988年1月,撤銷宜興縣,建立宜興市。 2003年,宜興有21個鎮、1個環保科技工業園,95個居委會,430個行政村;總面積2038.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41萬公頃,山林4萬公頃,總人口1062363人。 文化教育 煮酒論英雄,才子贏天下。英雄輩出的陽羨山水不僅賦予了宜興人忠愛的精神,更給了這里的人們聰慧的靈氣。 「父子兄妹皆教授」,「一門七博士」,耕讀傳家,尊師重教蔚然成風。從古到今,宜興走出了4位狀元,10位宰相,385名進士,21位兩院院士,60多位大學校長,8000餘位教授副教授,「教授之鄉」名揚天下。 新中國第一次科技大會主席台上就座的10人中,就有4位宜興人。中國高教部部長、清華大學校長蔣南翔和台灣教育部次長、台灣大學校長虞兆中,出生於小鎮的同一條街……這些神奇的巧合,令世人對這片土地驚嘆不已。 宜興人聰慧的靈氣,更源於敢為天下先,開拓創新的勇氣。在繪畫、科學、社會等眾多領域,無不閃耀著宜興人高舉創新大旗的身影,成為領袖人物和開創者,為中國的進步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旅遊資源 別有洞天的陶都宜興,物產豐富,風光迷人,是陶文化、茶文化、竹文化、洞穴文化兼具的獨特旅遊勝地。 宜興地處長江三角洲太湖流域,隸屬無錫市,距太湖西64公里,與浙江、安徽兩省接壤,是江蘇省最南邊的一個縣級市;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盛產大米、毛竹、茶葉、溪蟹和太湖魚蝦,是江南著名的魚米之鄉;古稱荊溪,淵遠流長,文物古跡眾多,境內山多水多,山水相依,景色秀麗。 宜興紫砂工藝始於北宋,盛於明清,繁榮於當今。集書畫、詩文、篆刻、雕塑於一體,成為獨步世界的藝術品。 2006年國務院公布了首批非物質遺產名錄,雄踞傳統手工技藝首位的,就是宜興紫砂。古往今來的工藝大師和民間藝人薪火相傳,見證著中華文明發展的源泉和永恆的魅力。 中國是茶的故鄉,世界給了宜興一把紫砂壺,並沒有忘記在裡面放一片茶葉。 宜興是江蘇省最大的茶葉產區,地處亞熱帶氣候,四季分明,溫和濕潤,生長著被茶聖陸羽稱為「芳香冠世產,可以上供朝廷」的陽羨茶。天子未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宜興陽羨紫筍茶與杭州龍井茶,蘇州碧螺春齊名。三國時代以「國山舜茶」稱雄江南,唐朝以「陽羨唐貢茶」名揚天下。 在宜興山區,茶園依山就坡,一望無際,人稱「茶的綠洲」。 在紫砂壺的天地乾坤里,清雅的茶香,滋潤著中華民族厚重的文脈。 太華山區,是江蘇最大的毛竹基地。全市竹林面積達18萬畝。翠竹連崗接坡,挺拔茂密,層巒疊翠。山風過處,竹影婆娑,綠浪起伏,有「竹海」美稱。 宜興雅稱「洞天世界」,80多個石灰岩溶洞千姿百態,遍布全市。尤以「江南第一古跡」暨「海內奇觀」善卷洞與張公洞及絢麗多彩氣勢宏偉的靈谷洞名揚天下。 今日宜興 2002年,列為中國六大考古發現之首的宜興駱駝墩遺址的發現,證明了早在 7000年前,宜興就已經成為太湖西部地區的中心部落。宜興從晉朝設置義興郡,作為太湖西線最大的城市,曾歷時千年之久。 今天的宜興,作為江蘇省重點發展的三級一類新興中心城市,名列2005年中國百強縣市競爭力第9位,長三角37個縣級市綜合競爭力第7位,在長三角浪潮的澎湃中,鄉鎮企業的異軍突起;民營經濟的快速發展;全國唯一的國家級環保產業科技園,以及省級宜興經濟開發區、省級陶瓷工業園和官林、高塍等5個工業集中區的建立;電線電纜、環保設備、精細化工等八大優勢產業集群的形成;繪就了宜興產業發展的燦爛星空,奠定了騰飛發展的堅實基礎。2006年,宜興市被國家環保總局認定為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 隨著國際資本產業正向長三角加快轉移,國家對長三角城市群建設的規劃啟動,杭寧城市帶崛起戰略構想的形成,宜興,將在更高層次、更廣領域顯示出不可限量的發展前景。 打造富裕宜興、活力宜興、生態宜興、文化宜興、和諧宜興,基本實現現代化,建設太湖西線第一城的宏偉藍圖已經全面鋪開。一個更加富裕、和諧、秀美的新宜興正在崛起。 宜興,熱切召喚著天下有識之士,共創人生的光榮與夢想!
4. 宜興有什麼名勝古跡
宜興旅遊
宜興陶瓷博物館、 宜興竹海、 善卷洞、 張公洞、 靈谷洞、 慕蠡洞、 西施洞、 玉女山莊
國山碑 (三國·宜興)
駱駝墩遺址(新石器時代·宜興)
宜興窯址 (晉至清·宜興)
宜興竹海風景區 4A
宜興龍背山森林公園 4A
宜興團氿風景區 4A
宜興百合
宜興百合與蘭州百合、龍牙百合一起,為我國現時三種食用型百合,然而能入《本草綱目》者當數宜興百合。宜興百合含有多種生物鹼及澱粉、蛋白質、脂肪等成分,具有滋補強壯、潤肺止咳、清熱利尿、理脾健胃、寧心安神等功效,能起到人參的部分作用。鮮百合、百合粉、糖水百合罐頭、百合羹等都很暢銷。
宜興紫砂陶
宜興陶瓷已有四、五千年的歷史,其中紫砂陶最具特色。其別致的造型、精湛的工藝、古樸的色澤和優良的實用功能,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紫砂陶有壺、杯、瓶、盆等上千個品種,其中紫砂茶壺不僅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還具有泡茶不走味、貯茶不變色、盛夏不易餿等獨特優點。1984年,竹簡紫砂茶具在萊比錫國際博覽會上贏得金獎。除紫砂陶外,還有被譽為「東方的綠寶石」的宜興青瓷,以及均陶、精陶、彩陶和工藝美術陶。
4A級景區有:
宜興善卷洞風景區 4A
宜興竹海風景區4A
宜興龍背山森林公園 4A
宜興團氿風景區 4A
宜興市陶祖聖境景區 4A
宜興是陶文化、茶文化、竹文化、洞穴文化兼具的獨特旅遊勝地。
我知道的宜興竹海就非常不錯,是中國四大竹海之一。
5. 江蘇宜興的特色
【地理位置】宜興市位於北緯31°07'~31°37',東經°31'~120°03'。地處江蘇省南端、滬寧杭三角中心,東面太湖水面與蘇州太湖水面相連,東南臨浙江長興,西南界安徽廣德,西接溧陽,西北毗連金壇,北與武進相傍。滆湖鑲嵌其間,三氿(西氿、團氿、東氿)相伴市區東西兩側。全市總面積2038.7平方千米(其中太湖水面280.7平方千米);市區建成區面積66.1平方千米,城市化率55.88%。地勢南高北低,西南部為低山丘陵,最高峰黃塔頂611.5米;東部為太湖瀆區,適宜種植各種蔬菜;北部和西部分別為平原區和低窪圩區,是宜興糧油主要產地。
【區劃人口】 至年底,全市有1個國家級環保科技工業園、2個省級開發區、14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有217個行政村、95個社區居委。戶籍總人口107.18萬人,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27.40萬人,分別比上年增長0.37%、1.26%。其中,男性52.85萬人,城鎮人口56.49萬人。全年出生6952人,出生率6.50‰;死亡7991人,死亡率7.47‰;人口自然增長率-0.97‰。計劃生育率99.85%,獨生子女率89.3%。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625人(按常住人口計算)。少數民族36個近4000人。宜興市人民政府駐地宜城街道陶都路8號。
【自然資源】全市有耕地6.61萬公頃、林地5.04萬公頃;有中小湖泊29個,水域面積294.3平方千米;水庫塘總容量1.34億立方米;常年可利用水資源11億立方米。已探明礦種有石灰岩、大理岩、石英砂岩、煤、泥炭等27種。蜀山獨有的陶土是製作紫砂器具的上等原料。主要用材林有竹、松、杉,其中毛竹1.2萬公頃,總蓄積量3600萬支;茶園5000公頃,年產茶葉6407噸,是江蘇省毛竹和茶葉主要產區。野生動物有野鴨、黃雀、黃鸝等鳥類上百種,狼、野豬、刺蝟、松鼠等哺乳動物多種;還有銀魚、鯽魚、草魚、蚌、蟹等水產幾十種。
【土特名產】宜興物產豐富,享有「陶都」美譽,所產陶器馳名中外。和橋豆腐乾咸而不齁;清廷供品徐舍小酥糖甜而不膩;高塍豬婆肉味香皮沙,口味獨特;太湖「三鮮」白魚、白蝦、銀魚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瀆區百合被譽為「太湖之參」;丘陵山區盛產板栗、毛竹、竹筍、楊梅和多種名特優茶,「陽羨紫筍」茶唐朝時就定為貢茶;2008年,宜興市被命名為「中國名茶之鄉」(全國共14個),成為江蘇省唯一獲此殊榮的縣(市)。宜興毛筍肉質肥厚,色澤黃亮,與黃豆同煮,成為江南名菜、下酒極品;張渚大白果種核大,苦味少,糯性好,口味清新,潤喉養肺;野生菌類雁來蕈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洋溪蘿卜和結球甘藍菜成功注冊為「洋溪」牌,結球甘藍被認定為部級無公害產品;杜鵑花品種繁多;祥下芹菜品種多,銷路廣。
【建置沿革】宜興古稱荊邑,春秋時屬吳。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建縣,改荊邑為陽羨縣。西晉太安二年至永嘉四年(303~310),朝廷為表彰周玘(周處長子)三興義兵平亂之功,設置義興郡,屬揚州。隋開皇九年(589年),改稱義興縣,屬常州。宋太平興國元年(976年),為避趙光義諱,改為宜興縣,屬常州。清雍正四年(1726年)分為宜興、荊溪二縣。民國元年荊溪縣撤銷,並入宜興縣。1949年6月至1953年1月屬常州專區,1953年1月至1956年2月屬蘇州專區,1956年2月至1983年3月屬鎮江專區(1967年3月改稱鎮江地區),1983年3月起屬無錫市,1988年1月撤銷宜興縣,設宜興市(縣級市)。
【名勝古跡】宜興是全國聞名的太湖風景名勝區陽羨景區、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南部山區多溶洞,景奇形怪,已發現的80多個,開發開放的5個,其中善卷洞、張公洞1934年就對外開放。有國家AAAA級風景區5個。善卷洞周圍諸多「梁祝」遺跡更為吸引遊人;玉女潭巨石環繞,一汪凝碧,常年不涸;蜀山東坡書院和閘口天遠堂的西府海棠為蘇東坡創建和手植;滆湖之濱的天一度假村集吃、住、娛於一體,是江蘇省最大的私家園林。城中有紀念「陽羨第一人物」周處的周王廟、太平天國輔王府、徐悲鴻紀念館等人文景點;天一度假村和宜興觀光農業示範園被列入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近年注意保護自然風貌,開發生態旅遊,並利用城邊丘陵山地和氿濱水面,建成龍背山森林公園、團氿風景區、水浮地公園、濕地公園,一個「城在山中、水在城中、人在園中」的山水旅遊城市初步形成。
【文化遺存】宜興歷史悠久,先民勤勞朴實,留下眾多文化遺存。位於芳庄鎮溪東村的西溪遺址為馬家浜文化時期大型聚落遺址,體現出先民六七千年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祥和、自然的生活。西渚鎮豬婆山曾是春秋戰國時期人群居住點。1984年,吾橋村出土的漢代獨木舟被南京博物館收藏。2002年發掘的駱駝墩遺址,代表了太湖西部山地向平原地帶過渡的新石器考古文化特點,對研究長江下游古代文明進程有著重要意義,被列為2002年國內六大考古發現之一。建於三國吳天璽元年(276年)的國山碑被譽為「江南第一碑」。全市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8個點)、省級文物保護單位9處(18個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95處(101個點)、文物控制單位56處,庫藏文物1萬余件。「梁祝傳說」和「宜興紫砂陶製作技藝」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舞蹈「男歡女嬉」、「宜興手工刻紙」、「宜興均陶堆花技藝」、「觀蝶節」是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無錫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3項,宜興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33項。2007~2009年,在全市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和整理挖掘工作,整理出重點項目1731項,立項在冊。
【陶瓷文化】宜興陶瓷源遠流長。遠在新石器時代,先民便開始燒制陶器。在丁蜀等地發掘出各種商周時期的古陶器皿及殘片。2002年,新街駱駝墩出土馬家浜文化時期陶器。丁蜀前墅的明代龍窯是全國唯一迄今仍在使用的古龍窯。駱駝墩遺址和古窯址被列入全國文物保護單位。紫砂、精陶、青陶、均陶、美彩陶被譽為陶瓷「五朵金花」,特別是紫砂成品,以其獨特的泥質、造型和古樸的自然美感而名揚海內外。明代供春的「供春壺」、時大彬的「三足如意壺」、項聖思的「聖陶杯」均為國家一級文物,分別珍藏於國家博物館、無錫博物館和南京博物館。宜興陶瓷既實用,又具觀賞價值。紫砂作品在國際、國內屢屢獲獎,有些作品還被作為國家國際交往的禮物。宜興自1988年至1998年,每兩年舉辦一次「陶瓷藝術節」,以陶為媒,招商引資,推動宜興經濟發展。宜興陶藝家數次赴台赴美,以藝會友,促進文化交流。全市上規模的陶瓷企業有20多個,民間陶藝作坊1000多個,從業人員3萬多人,其中有陶瓷工藝美術專業職稱的2108人,獲「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和「中國陶瓷藝術大師」稱號的有12人(其中已故2人),省大師14人、省工藝美術名人27人,研究員級高級工藝師52人。宜興(紫砂)是被省經貿委授予的江蘇省傳統工藝美術特色產業基地。
【宜興名人】 宜興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歷代曾出進士近400名,其中狀元4名、榜眼5名、探花1名;有宰相10位、將軍15位。晉朝周處文武雙全,是婦孺皆知的「周處除三害」的主角,是棄惡從善、改過自新、發憤勵志、盡忠報國的典型;所撰《陽羨風土記》是中國最早記述地方習俗和風土民情的著作之一。南北朝時將軍陳慶之驍勇善戰,為一代名將。盧象升為明末著名抗清將領。政治家當數明代徐溥和周延儒。徐溥入閣為相12年,政績卓著,為一代賢相。周延儒在明萬曆四十一年連中兩元(會元、狀元),後二度為相。
在自然科學上有建樹的也大有人在。宋代單鍔撰寫的《吳中水利書》對太湖治理與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清末名醫俞聽鴻的《俞聽鴻醫案》解放後被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民國時,邵申培創辦大有蠶種總場,創立「虎」牌蠶種,發展到蘇、浙、皖11個分場,年產蠶種64萬張。現代更是人文薈萃。有被稱為「一街雙星」的原高教部部長、清華大學校長蔣南翔和台灣大學校長虞兆中,有被譽為「雙子星座」的孿生兄弟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史紹熙和著名教育家史紹熙。至2009年底,宜興籍中國科學院院士有12位:周培源、唐敖慶、潘菽、史紹熙、朱洪元、朱既明、吳浩清、章綜、程鎔時、朱邦芬、褚君浩、吳岳良,中國工程院院士12位:周鏡、沙慶林、薛鳴球、程天民、陳太一、吳中如、唐西生、陳國良、高鼎三、黃瑞松、陳志南、任南琪。有宜興籍大學校長100多位,副高級以上職稱的2萬人左右,被譽為「教授之鄉」。他們在各個領域里為中國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文化藝術上,宜興更是人才輩出。唐代蔣防、宋代蔣之奇和蔣捷、明代吳炳、清代陳維崧等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較高聲譽。文學家蔣防的《霍小玉傳》廣為流傳。詩人蔣捷的詩句「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成為千古名句,與周密、王沂孫、張俊並稱為「宋末四大家」。戲劇家吳炳著有「粲花五種曲」,其中《綠牡丹》和《西園記》至今仍為越劇和昆劇的保留劇目。陳維崧是晚清陽羨詞派領袖,曾參與編修《明史》,與吳江的吳槎漢、雲間的彭古晉並稱為「江左三鳳凰」。近代有文學生涯長達60年的原上海星火出版社總編輯沙蕾,有《時間之歌》詩集傳世。現代國畫大師徐悲鴻的畫作享譽海內外,張瑞麟、尹瘦石、錢松嵒、吳冠中等一批畫家也享有很高聲譽。音樂戲曲方面,有參與編訂《劉天華創作曲集》、《瞎子阿炳曲集》的劉天華弟子儲師竹,曾任中國音樂學院副院長、在民樂演奏上造詣頗深的劉天華弟子蔣風之,著名二胡演奏家閔惠芬,歌唱家有程靜子、張權。新聞出版方面,有20世紀早期就蜚聲報界、被譽為「報界三傑」的徐凌霄,著名記者、《文匯報》創始人之一的徐鑄成和《人民日報》高級記者王金鳳等。
6. 宜興的歷史
宜興
目錄·城市概況
·文化教育
·旅遊資源
·今日宜興
城市概況
宜興市是一座擁有2100餘年城建史和7000多年制陶史的名城,素有中國「環保之鄉」、「著名陶都」、「教授之鄉」的美譽。宜興位於太湖西岸,地處蘇浙皖三省交界、長三角腹地、滬寧杭三角幾何中心,是江蘇省確定重點發展的三級I類新興中心城市。全市總面積2038.7平方公里,人口105.73萬,下轄21個鎮和1個國家級環保科技工業園。近年來,宜興經濟社會快速發展,2005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363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3.43萬元,財政總收入43億元。綜合實力、基本競爭力分列全國百強縣(市)第22位和第9位。宜興市創模3年,將工作重點放在建材、化工行業結構調整和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上,形成了鮮明的宜興創模工作特色。
宜興已有5000多年歷史。古稱荊邑,春秋時屬吳。周元王四年(前472)屬越。周顯五三十六年(前333)屬楚。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荊邑司會稽郡,次年改荊邑為陽羨縣。西晉懷帝永嘉四年(310),置義興郡。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廢義興郡,改稱義興縣,屬常州。宋太宗太平興國元年(976)改為宜興縣。清雍正四年(1726),分為宜興、荊溪二縣。民國元年荊溪撤消,並入宜興縣。1949年6月屬常州專區。1953年1月屬蘇州專區。1956年2月屬鎮江專區。1983年3月起,屬無錫市。1988年1月,撤銷宜興縣,建立宜興市。
2003年,宜興有21個鎮、1個環保科技工業園,95個居委會,430個行政村;總面積2038.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41萬公頃,山林4萬公頃,總人口1062363人。
文化教育
煮酒論英雄,才子贏天下。英雄輩出的陽羨山水不僅賦予了宜興人忠愛的精神,更給了這里的人們聰慧的靈氣。
「父子兄妹皆教授」,「一門七博士」,耕讀傳家,尊師重教蔚然成風。從古到今,宜興走出了4位狀元,10位宰相,385名進士,21位兩院院士,60多位大學校長,8000餘位教授副教授,「教授之鄉」名揚天下。
新中國第一次科技大會主席台上就座的10人中,就有4位宜興人。中國高教部部長、清華大學校長蔣南翔和台灣教育部次長、台灣大學校長虞兆中,出生於小鎮的同一條街……這些神奇的巧合,令世人對這片土地驚嘆不已。
宜興人聰慧的靈氣,更源於敢為天下先,開拓創新的勇氣。在繪畫、科學、社會等眾多領域,無不閃耀著宜興人高舉創新大旗的身影,成為領袖人物和開創者,為中國的進步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旅遊資源
別有洞天的陶都宜興,物產豐富,風光迷人,是陶文化、茶文化、竹文化、洞穴文化兼具的獨特旅遊勝地。
宜興地處長江三角洲太湖流域,隸屬無錫市,距太湖西64公里,與浙江、安徽兩省接壤,是江蘇省最南邊的一個縣級市;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盛產大米、毛竹、茶葉、溪蟹和太湖魚蝦,是江南著名的魚米之鄉;古稱荊溪,淵遠流長,文物古跡眾多,境內山多水多,山水相依,景色秀麗。
宜興紫砂工藝始於北宋,盛於明清,繁榮於當今。集書畫、詩文、篆刻、雕塑於一體,成為獨步世界的藝術品。
2006年國務院公布了首批非物質遺產名錄,雄踞傳統手工技藝首位的,就是宜興紫砂。古往今來的工藝大師和民間藝人薪火相傳,見證著中華文明發展的源泉和永恆的魅力。
中國是茶的故鄉,世界給了宜興一把紫砂壺,並沒有忘記在裡面放一片茶葉。
宜興是江蘇省最大的茶葉產區,地處亞熱帶氣候,四季分明,溫和濕潤,生長著被茶聖陸羽稱為「芳香冠世產,可以上供朝廷」的陽羨茶。天子未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宜興陽羨紫筍茶與杭州龍井茶,蘇州碧螺春齊名。三國時代以「國山舜茶」稱雄江南,唐朝以「陽羨唐貢茶」名揚天下。
在宜興山區,茶園依山就坡,一望無際,人稱「茶的綠洲」。
在紫砂壺的天地乾坤里,清雅的茶香,滋潤著中華民族厚重的文脈。
太華山區,是江蘇最大的毛竹基地。全市竹林面積達18萬畝。翠竹連崗接坡,挺拔茂密,層巒疊翠。山風過處,竹影婆娑,綠浪起伏,有「竹海」美稱。
宜興雅稱「洞天世界」,80多個石灰岩溶洞千姿百態,遍布全市。尤以「江南第一古跡」暨「海內奇觀」善卷洞與張公洞及絢麗多彩氣勢宏偉的靈谷洞名揚天下。
今日宜興
2002年,列為中國六大考古發現之首的宜興駱駝墩遺址的發現,證明了早在 7000年前,宜興就已經成為太湖西部地區的中心部落。宜興從晉朝設置義興郡,作為太湖西線最大的城市,曾歷時千年之久。
今天的宜興,作為江蘇省重點發展的三級一類新興中心城市,名列2005年中國百強縣市競爭力第9位,長三角37個縣級市綜合競爭力第7位,在長三角浪潮的澎湃中,鄉鎮企業的異軍突起;民營經濟的快速發展;全國唯一的國家級環保產業科技園,以及省級宜興經濟開發區、省級陶瓷工業園和官林、高塍等5個工業集中區的建立;電線電纜、環保設備、精細化工等八大優勢產業集群的形成;繪就了宜興產業發展的燦爛星空,奠定了騰飛發展的堅實基礎。2006年,宜興市被國家環保總局認定為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
隨著國際資本產業正向長三角加快轉移,國家對長三角城市群建設的規劃啟動,杭寧城市帶崛起戰略構想的形成,宜興,將在更高層次、更廣領域顯示出不可限量的發展前景。
打造富裕宜興、活力宜興、生態宜興、文化宜興、和諧宜興,基本實現現代化,建設太湖西線第一城的宏偉藍圖已經全面鋪開。一個更加富裕、和諧、秀美的新宜興正在崛起。
宜興,熱切召喚著天下有識之士,共創人生的光榮與夢想!
7. 宜興市有沒有比較有文化氣息的古鎮
江蘇省宜興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悠久,人文氣息濃厚,宜興的每個角落都有她的歷史文脈。
8. 宜興埠的歷史文化
歲月滄桑,歷史上的宜興埠並非富饒之地,解放前,當地農業經濟「十年九不收」,流傳著「宜興埠三宗寶,麻稈、蕎麥皮和香草」,普通老百姓過的生活是,住土房、睡土炕,男人外出經商,家中無米湯,孩兒哭叫餓,女人淚汪汪,麻稈換來玉米面,糊弄肚皮度飢荒。
宜興埠習稱余慶府。距市區較近,是城鄉結合地區。清《保甲圖說》記:「王家場河外稍北曰宜興埠。有寺曰葯王廟,村多磚窯,旁有小道北去。」 因燒磚瓦,挖地多坑塘,蓄水養魚,故人多從事漁業,住高台上,俗稱漁家鋪,後諧音取吉慶意稱余慶府,至今仍有老人稱余慶府,但在行文寫成宜興埠了。這里是教育家張伯苓的故鄉。其父喜音樂,尤擅琵琶和十番,嘗在棉被上縫制兩袖子,睡前倒在被窩里先彈一陣入睡,醒後再彈一陣。人稱琵琶張,遠近馳名。
教育家楊澄甫,當天津師范校長多年,為津市培養許多老師和教育家。社會活動家溫支英青年時興辦普育女子學校並辦畫報,曾任學界同志會長與民興報社長劉孟揚為解決津浦鐵路停車場率同學三千向督署請願,觸怒直隸督辦陳夔龍,以擾亂地方罪戍新疆,辛亥革命後返津,因腿部受傷致殘。後參加同盟會,當選眾議員。鎮中原有一葯王廟,義和團興起,團民將廟改為供奉碧霞元君名碧霞宮,在此習拳上法,至今尚留有宮前街、宮後街等地名。
9. 江蘇宜興「宜興」名字的由來和宜興的歷史
我來當導游
嘿!遊客們,大家好,我想你們介紹一下,我是旅遊社的一名導游。今天我你們去美麗的風景區——竹海公園。
一路上,小草在向我們打招呼,花兒在向我招手。汽車大約行了二十分鍾的路程,這就到了目的地。
好了,遊客們,我們現在就到了竹海公園。我們大家都應該知道,宜興盛產毛竹,自古就有「竹的海洋之稱。」我們沿著一條條蜿蜒的小道,不一會兒就到了竹林,一棵棵亭亭玉立的竹子,遮住了陽光,空氣十分清新,人走進竹林彷彿到了一個「涼爽的世界」
其實,竹筍還能給人帶來許多好處呢!它富含大量富有活性的維生素,常吃竹筍不僅能促進腸壁的蠕動,增進海化腺的分泌,而且把胃腸中的有毒物質吸附帶走,減少有毒物質的積留和吸收,防止胃腸癌症的發生。其次,竹子還可以用來做扁擔, 板凳,筆筒,竹筒……
大家應該都欣賞好了吧!我們大家往前看,那陣陣的「叮咚」的溪流聲伴隨著風竹葉的「沙沙」聲,再加上鳥兒一陣陣清脆的叫聲,奏成了一曲每秒有動聽的歌曲。「真是太美了!」一個遊客情不自禁地叫了起來,也許真的是林中美麗的景色太令人遐思了。
這就是竹海的風景,我想大家一定回味無窮吧,歡迎更多的遊客到我們家鄉——宜興欣賞這美麗的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