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疆伊寧市的歷史文化
伊寧市素有「塞外江南」「花城」「白楊城」的美譽。它是中亞腹地一個溫馨的綠島,風景秀麗,民俗風情濃郁,伊寧市建城於清朝乾隆年間(1762),乾隆賜名寧遠城,寓遠方安寧之意。南市區是伊寧市的老城區,位於城區南部,是伊寧市最早發展起來的城區之一,也是伊寧市少數民族人口相對集中的區域,轄區有25個民族,核心區面積12.4平方公里。是以維吾爾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區,居民約1.8萬戶,總人口8.7萬人。南市區內清水環繞,綠樹成蔭、綠化面積達41.3%。南市區的民居與環境建設保持著較為完整的街巷圍繞溝渠水系靈活密布的傳統風貌與格局,基本上都是造型別致、富有民族特色的庭院式民居,形成了獨具民族特色和藝術價值的街區。南市區保留著一定數量的文物古跡,其中有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它就是聞名的清朝乾隆年間建造的陝西大寺(1751年)和拜圖拉大寺(1773年),距今有幾百年的歷史。文物點3處,另外登記在冊的古樹名木共8株。南市區風貌建築區近百年的歷程,記述了時代風雲和歷史變遷。在我市南市區近現代民居(寺院)數量眾多、風格各異、保存較好,其中有幾座近代民居分布集中,造型古樸、典雅、莊重,讓人耳目一新。這些民居大多為歐式風格,兼有民族特色裝飾,一般為一棟三至四間,屋前帶廊沿。在其特有的雙扇門、窗欞、廊沿和木柱均有造型古典、民族風情濃郁的木刻、木雕等裝飾。這一座座老式民居(寺院)掩映在綠樹成蔭的南市區小巷中,為城市增添了不少珍貴的人文景觀。
http://ke..com/view/281297.htm
㈡ 歷史上新疆的伊犁有多重要
在眾多史料記載當中,我們都能夠看到大多數人對於新疆的伊犁都非常看重,無論做出怎樣的犧牲,都不能丟失伊犁這樣的地方,這也讓如今更多的人都非常好奇,新疆的伊犁對於我國到底有著怎樣的重要性?新疆在古代身為邊塞是非常被看重的地點,對於當初的伊犁來說,也正是祖國一道非常重要的屏障,只有伊犁的存在,才能夠保護好我國的疆土面積。
古代戰士頻發是為了能夠為彼此的國家都爭奪一席之地,讓自己的國家更加富饒,當然對於我國來講,為了能夠保護好自自己的疆土面積,即使有再多的人發動戰爭,也都會拼力保護好國家,保護好伊犁。
㈢ 伊犁河到至今的歷史
伊犁河流域先秦為塞抄種游牧地,漢為烏孫地,受轄於西域都護府。中國史書對伊犁河記述甚早,《漢書·陳湯傳》作伊列水;《唐書·突厥傳》作伊麗水;元為察合台汗封地,《元史》及耶律楚材《西遊錄》均作亦刺河;據《西域同文志》稱,「准語伊犁即伊勒,光明顯達之謂」。
㈣ 伊寧縣的歷史沿革
新石器時代末期,境內北部丘陵前緣一帶已有人類生息。
春秋、戰國、秦時,伊寧縣境內屬塞地。
漢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伊寧縣納入版圖。
西漢迄晉為烏孫,南北朝時期為悅般,隋末唐初隸屬西突厥。
唐高宗顯慶二年(657年),唐滅西突厥,其地設嗢鹿州都督府,隸屬安西都護府(公元702年改隸新設的北庭都護府)。
五代十國時為九姓烏護屬地。
北宋屬喀喇汗王朝西回鶻國。
南宋、金時期為西遼屬地。
元太祖十四年(1226年),成吉思汗分封諸子,其地歸屬封授給次子所建的察合台汗國。
明永樂十六年(1418年),察合台汗後裔歪思弒兄自立,率部西遷伊犁河谷,改國號「別失八里」為「亦力把里」。明末清初,准噶爾部崛起,稱雄天山南北,在伊犁河北岸建固勒扎都岡,都岡建築金碧輝煌,俗稱「金頂寺」,成為准噶爾封建貴族會盟之地。
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政府平定準噶爾叛亂後,於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在伊犁設立「總統伊犁等處將軍」,管理新疆天山南北以及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廣大地區,築「伊犁九城」,其中在固勒扎築寧遠城,並陸續從南疆烏什、葉爾羌、和田、哈密、吐魯番等地增調維吾爾人來伊犁分撥屯種,史稱「回屯」。
同治四年(1865年),伊犁爆發反清起義,九城失陷,同治五年(1866年)在寧遠城建立「伊犁塔蘭奇蘇丹國」地方割據政權。
同治十年(1871年年)七月一日,沙俄乘伊犁內亂邊防疏守之機,入侵佔領伊犁。
光緒七年(1881年),清政府從沙俄手中收回了殘破的伊犁,伊犁回歸祖國。
光緒十年(1884年),新疆建省,在寧遠城設伊塔兵備道,並設同知衙門與伊塔道共同治理伊犁。
光緒十四年(1888年)設寧遠縣,隸屬伊塔道伊犁府,管轄伊犁府除綏定縣以外的廣大地區。
民國三年(1914年),寧遠因與湖南、陝西、遼寧、甘肅等省寧遠縣犯重,更名為伊寧縣。
民國六年(1917年),伊犁道分設伊犁、塔城兩道,後伊犁道改為行政區,伊寧縣隸屬之。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以喀什河為界析置鞏留縣,伊寧縣轄5個行政區。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伊犁、塔城、阿勒泰爆發三區革命。
1949年9月25、26日,新疆和平解放。12月中旬,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伊寧縣城。1950年6月,伊寧縣人民政府宣告成立,隸屬伊犁專員公署。
1951年,伊寧縣伊犁河南坎區6個鄉劃歸寧西縣。
1952年5月23日,政務院批准設立伊寧市,縣城5個區析置劃歸伊寧市,時縣轄9個區。
1953年,伊寧縣六區七鄉(庫色木契克鄉)劃歸博樂縣、八區三鄉(瑪勒巴扎)劃歸伊寧市。
1955年3月,伊犁專署建制撤銷後,伊寧縣與伊犁地區其餘7縣1市成為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直屬縣(市)。
1957年,伊寧縣城遷駐吉里於孜。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各區改設為紅旗、勝利、紅星、團結、天山、十月、火箭、新路、燈塔(年底撤銷)、五一共10個公社,到1962年又先後成立第一、第二、第三公私合營牧場。
1966年1月,麻扎鄉(原尼勒克縣東風公社4個大隊)由尼勒克縣劃歸伊寧縣。
1975年,紅旗(巴彥岱)公社、反修(界梁子)牧場劃歸伊寧市。同年恢復伊犁地區行政公署,伊寧縣歸其領導。
1978年,各公社改以駐地命名。1979年伊犁地區建制再度撤銷,伊寧縣復為伊犁州直屬縣。1980年9月,十月公社析置成立薩木於孜公社。1981年12月,「文化大革命」時期成立的伊寧縣革委會被撤銷,恢復成立縣人民政府。
1985年1月,伊犁地區行政公署建制再次恢復,伊寧縣隸屬之。
2001年伊犁地區行政公署建制第3次被撤銷,伊寧縣再度成為伊犁州直屬縣。
2004年9月,潘津、達達木圖兩鄉又劃歸伊寧市。
2014年10月21日,自治區政府(新政函[2014]187號)同意撤銷英塔木鄉,設立英塔木鎮。調整後,全縣轄3個鎮、15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吉里於孜鎮、墩麻扎鎮、英塔木鎮、胡地亞於孜鄉、吐魯番於孜鄉、喀拉亞尕奇鄉、愉群翁回族鄉、阿熱吾斯塘鄉、巴依託海鄉、維吾爾玉其溫鄉、薩木於孜鄉、喀什鄉、麻扎鄉、溫亞爾鄉、阿烏利亞鄉、曲魯海鄉、武功鄉、薩地克於孜鄉。
㈤ 伊犁的來歷與本地特產,人文等.......
伊犁得名於伊犁河(光明顯達,形容河水在太陽照耀下碧波粼粼),最早見《漢書》,史稱伊列、伊麗、伊里等名。清乾隆年間定名伊犁。《西域同文志》中,伊犁為准語,取義於「犁庭掃閭」(意即將庭院犁平整用來種地,把里巷掃盪成廢墟),寓意平定準噶爾功蓋千秋,西陲從此永保安寧。答案補充
古代的伊犁,泛指伊犁河流域以及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的廣大地區。最早見於我國史冊的伊犁民族是塞人,西漢時伊犁為烏孫國屬地,顯慶二年(公元657年),唐朝政府命蘇定方為伊麗道大總管,進軍伊犁,統一了西域。其地置州、府,隸屬安西都護府,唐武周長安二年(公元702年)改隸新設置的北庭都護府。元末明初建別失八里汗國,王都在今伊寧市附近的伊寧縣境,伊犁自此成為西域的政治中心。清代統有伊犁,始於乾隆年間對准噶爾封建貴族叛亂的平定。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清政府在今霍城縣惠遠鄉設立「總統伊犁等處將軍」,統轄天山南北各路駐防城邑及歸附清朝的中亞和哈薩克族各部。答案補充
伊犁特產:薰衣草、伊犁天馬、伊犁蘋果、花粉、山花蜜、蜂王漿、花粉、山花蜜、蜂王漿、沙木沙克小刀、銅制沙瑪瓦、哈薩克族刺綉...答案補充
豐蘊的人文歷史 淳樸的民族風情 美麗奇特的自然風光、 絲路明珠 塞外江南 果子溝 塞里木湖 霍爾果斯口岸、 林則徐紀念館...
㈥ 新疆伊犁改革開放三十年都發生什麼變化了 跪求~急需啊~
改革開放30年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各族人民在州黨委、州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方針政策,經濟社會事業有了全面的進步。
一、農業發展成就矚目
1978年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把全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軌道上來,首先對農業和農村採取了一系列改革與發展的重大政策措施,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農業生產力。
(一)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高
改革開放以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農村實行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極大地解放和發展的農業生產力。到2007年,在種植業內部,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占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比重由1978年的84.91%下降到58.16%,經濟作物和其他作物的比重由1978年的15.09%增加到41.84%;糧食總產量由1978年的43.17萬噸發展到135.11萬噸,油料產量由1.58萬噸增加到11.18萬噸,棉花產量由126噸增加到1.2萬噸,甜菜產量由0.06萬噸增加到199萬噸,亞麻產量由356噸增加到 5.36萬噸,肉類總產量由1.91萬噸增加到19.38萬噸,奶類產量由1.17萬噸增加到42.66萬噸,羊毛產量由4858噸增加到1.62萬噸。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由1978年的110元增加到2007年的3903元,增長34.5倍。
(二)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
在相當長的時期內,由於違背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片面強調糧食生產,忽視多種經營,農業產業結構不合理,嚴重製約農業和農民收入的提高。1978年,州直農林牧漁總產值中,農業所佔比重高達68.9%,林牧漁業總產值比重僅為31.1%。改革開放以來,伊犁州大力調整農村產業結構,逐步突破了農村經濟就是農業、農業就是種植業、種植業就是糧食的單一結構,多種經營和鄉鎮企業迅猛發展,農村二、三產業逐步成為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鄉鎮企業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整個農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繁榮局面。農產品品種、品質結構有所調整,高產優質高效農業迅猛發展,到2007年,在農林牧漁業總產值中,農業比重減少到50.6%,比1978年下降18.3個百分點,畜牧業產值比重增加到44.91%,比1978年增長了15.71個百分點。農村非農產業的發展,還帶動了農村就業結構的優化,加速了農村城鎮化和現代化進程。
1、種植業
伊犁州積極調整種植業結構,大力發展優勢、特色作物,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扶持農產品加工企業,大力改善農業投資環境,使伊犁州直農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目前伊犁河谷糧食播種面積在全疆排第二位,玉米排全疆第二位,大豆排全疆第一位;油料排全疆第一位;甜菜排全疆第一位,亞麻排全疆第一位,列全國第二位。目前伊犁河谷已是國家及自治區重要的糧、油、糖基地,大豆、亞麻的生產大區。全國最大的甜菜製糖區,全國第二大亞麻生產區。自治區最大的大豆生產區、三大優質水稻生產區之一,全國最大的紅地球葡萄生產基地。
2007年,州直播種各類農作物494萬畝,糧食總產量達135.11萬噸,比1978年的43.17萬噸增加91.94萬噸。其中:小麥總產達36.66萬噸,比1978年的25.82萬噸增長42%,單產由89公斤/畝提高到324公斤/畝;玉米總產達83.57萬噸,比1978年的15.27萬噸增長5.5倍,單產由212公斤/畝提高到803公斤/畝;甜菜總產由1978年的0.06萬噸增加到199萬噸,單產由575公斤/畝提高到4080公斤/畝。2007年州直共認定無公害農產品基地34個,認定面積126.1萬畝,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逐步建立,初步形成以州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為骨幹、縣級檢測站為基礎的農產品檢驗檢測網路。「綠源」、「特綠」、「伊惠」牌蔬菜,「茁由」牌花生和「西域龍珠」牌葡萄都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
2、畜牧業
按照「牧業大州」的發展戰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畜牧業持續發展,畜產品產量有了顯著提高。2007年按當年價計算牧業產值達到34.25億元,比1978年提高了30倍,畜牧業產值占農林牧漁總產值的44.91%。肉、奶、毛和禽蛋產量分別由1978年的19058噸、11670噸、4858噸和586噸增加到2007年的19.4萬噸、42.7萬噸、1.62萬噸和5.67萬噸,水產品產量由1978年的84噸發展到1.19萬噸;「十五」期間,肉、蛋、奶人均佔有量分別達到56.1千克、19.3千克和119.5千克。目前,州直畜牧業全面發展,肉類、奶類、禽蛋產量居全疆首位,人均佔有量超過全疆平均水平,畜產品結構逐步優化,畜牧業已成為農牧民持續增收的支柱產業。
總體來看,畜牧業已發展成為農村經濟中的支柱產業,由偏重產量增長向質量和產量並重的方向轉變,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和保護生態環境已逐步擺上畜牧業發展的議事日程,州直畜牧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目前州直已具有屠宰及肉類蛋類加工企業14家,乳製品企業17家,初步形成乳業、肉類、生物制葯、皮革、禽蛋、飼料、草業等相關產業。
3、林果業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農村經濟改革不斷深入和"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的開展,堅持以農田林網化建設為中心,以道路林帶為骨架,本著"因地制宜,因害設防,先易後難,先近後遠,突出重點"的原則,大搞四旁綠化,加快了喬、灌、草、網、片、帶相結合的防護林體系建設,建立了一定規模的用材林和逆溫帶經濟林基地,尤其是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隨著林業五大工程在的全面實施,全民義務植樹的不斷深入,平原綠化的達標,特色林果業和非公有制林業的崛起,林業建設呈現快速發展勢頭。到2000年伊犁州直全面實現灌區農田林網化,60%的縣市實現平原綠化達標,90%以上的農田得到森林的庇護並保持穩產高產。2007年,州直林果總面積已發展到56.31萬畝,林果業總產量由1978年的1.53萬噸增加到10.97萬噸,總產值由13883萬元增加到32214.26萬元,林果業增收占農民當年增收的10.88%。
截至2003年,伊犁州直共完成人工林造林面積259.39萬畝,平原人工林保存面積112萬畝。完成河谷林封育89.1萬畝,累計完成義務植樹2.2億株,參加義務植樹7300萬人次,2007年州直森林覆蓋率達到10%。
4、農機
改革開放以來,伊犁州直農機裝備總量大幅度增加,農機總動力達97.08萬千瓦,比1978年增長5.83倍,農機化作業水平穩步提高,機耕、機播、機收水平分別達到99.4%、94.4%、57.3%。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3.7%,分別比1978年提高了6.1、22.4、21.7、16.7個百分點。小麥生產實現了全程機械化,玉米機收和水稻機插水平分別達到10.2%和25%。
5、鄉鎮企業
伊犁州直鄉鎮企業在州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有利時機,加大鄉鎮企業的結構調整力度,提高了鄉鎮企業的整體水平,實現了鄉鎮企業快速、持續、健康發展。截止2004年底,州直鄉鎮企業已發展到煤炭、機械製造、農畜產品加工、食品、釀造、飼料、紡織、皮革、木材加工、印刷、乳品、塑料製品、水泥、,建築建材、電力、冶煉、自來水等多種工業行業。企業個數達47005戶,其中集體企業145戶、股份合作企業1O戶、聯營企業11戶、有限責任公司50戶、股份有限公司6戶、私營企業1287戶、個體37358戶、外資企業2戶。州直鄉鎮企業工業園區發展迅猛,2007年州直鄉鎮企業實現增加值28.7億元,其中:工業增加值達到14.47億元,上交稅金2.44億元,利潤總額7.25億元,從業人員達到13.99萬人,鄉鎮企業勞動者報酬10.58億元,農牧民人均從鄉鎮企業獲得工資性收入726.4元,鄉鎮企業的發展有力地促進了農牧民就業增收。
(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
30年來,黨和政府千方百計增加農業投入,國家預算內農業基建投資、財政支農資金、農業信貸資金逐年增加,農業利用外資也邁出可喜步伐。為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國家集中投資建設了一大批關系全局的重大農業、林業、水利建設項目。大型灌區節水改造、小流域綜合治理、水土保持工程、退耕還林、退牧還草工程、重點防護林及天然林保護工程等已經或正在發揮效益,群眾性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高潮迭起,農業生產條件明顯改善,農田排灌能力大大提高,種子工程、動植物保護體系、農業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取得明顯進展。截至到2004年,我州建成大中小型水庫89座,總庫容達到10.9億m3,建成水閘140座,建成堤防905km,建成干、支、斗、農四級渠道6.4萬km,其中防滲渠2.5萬km,各類渠系建築物10.5萬座,建成配套機井6373萬眼,年提水量5.2億m3,灌溉面積達到928千公頃,其中節水灌溉面積達到340千公頃。解決了全州195萬人的飲水困難及723萬頭牲畜的飲水問題;初步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積達到59千公頃,水產品總量達到1.5萬噸,年產值1.05億元。開展了伊犁河、額爾齊斯河兩條重要國際河流的綜合規劃和一大批牧區生態保障、防洪、水資源和水土保持等專業規劃,有效的指導了全州的水利建設。這些都極大的增強了農業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提高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了農業生產穩步增長。
(四)加大扶貧開發力度,加速貧困地區農業發展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國家明確劃定了貧困地區,確定了由國家和省重點扶持的貧困縣,開始了有計劃、大規模的農村扶貧開發工作,並從扶貧戰略上實現了由救濟式扶貧向開發式扶貧的重大轉變。國家逐年增加扶貧投入,扶持貧困地區進行基本農田建設,改善生產條件,發展農業生產,增強自我發展的能力。特別是從1993年開始,全面實施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解決農村剩餘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經過多年努力,貧困地區的農業基礎設施得到加強,廣大群眾的生產生活和生活條件明顯改善,農業生產迅猛發展。
二、工業化取得顯著成果
30年改革開放,伊犁工業發展突飛猛進,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形成了紡織、製糖、製革、乳品、食品、飲料、卷煙、煤炭、黃金、電力、建材等三十多個行業。培育了紅河卷煙廠、中糧四方糖業、康尤美大豆、康達糧油、奎屯西龍土工、新疆奎開電氣、南崗水泥、烏蘇啤酒、沙渴乳業、肖爾布拉克酒業、伊犁鋼鐵等一批科技含量高、規模大、效益好的名牌企業。2007年州直生產總值達到235.6億元,比1978年增長18.9倍;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達到14.7億元,比1978年增長29.9倍;固定資產投資108.98億元,比1978年增長342倍。
州直「十五」期間工業年均增速為16.52%,比「九五」時期平均增速高6.15個百分點。特別是2005年以來,州直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機遇,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工業經濟取得長足進步,第二產業完成生產總值61.43億元,比重超過了一產和三產,工業內部結構調整變化明顯,三次產業結構調整實現新突破,工業對GDP的貢獻不斷加大。
1、強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結構更趨合理
「十五」期間,州直累計完成地方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45.49億元,是九五時期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3.92倍,是伊犁州直成立45年來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2.18倍。隨著鐵路、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礎設施的建成,使各方面的條件發生了根本性改變。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的建設以及中哈鐵路面臨的接軌,將使伊犁對外開放提高到一個全新的水平,伊犁州已經具備了大開發、大開放、大發展的條件和基礎。
2、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綜合實力明顯增強
2005年州直生產總值達到165.1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00年增長了68.6%,「十五」期間年均增長10.2%,特別是「十五」後兩年生產總值增長達到l4%,創歷史最好水平。產業結構調整進一步優化,三次產業比重調整為26.3:37.2:36.5。工業經濟快速高效運行,第二產業增加值達到61.43億元,年均增長17%,培育了一批具有競爭優勢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建設了一批新興產業,改造和提升了一批傳統產業。
3、改革開放步伐加快,企業發展活力增強
從l990年9月起開始第二輪承包,企業改革進入制度創新階段,對州直大中型企業實行技術改造,促進了一批重點企業的發展。到2001年底,企業改制面達到97%。增強企業的生機和活力,促進自治州工業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通過實施大企業大集團戰略,引進了中糧集團等一批國內外知名大企業大集團,促進了伊犁州直工業經濟綜合實力的快速提升。加快了實施優勢資源轉換戰略和新型工業化建設步伐,企業發展活力進一步增強,龍頭企業作用明顯。
4、發展條件顯著改善,產業發展蓄勢待發
2000年,伊犁州直全部電力裝機容量僅為188MW,發電量僅為6.8億KWH,十五期間,州直加大了對電力行業的投資力度,累計完成投資28億元。伊犁州直電力總裝機容量達到102萬KW,年發電量可達到30億度以上。圍繞能源資源的開發利用,伊犁河谷已經成為新疆重要的能源基地。
十五期間,南崗大化工、伊河礦業、伊能公司碳化硅等項目相繼開工建設和投產,優勢資源開發規模迅速擴張。綠色產品加工、生物制葯等新興產業發展迅速。隨著新疆卷煙廠「十五」技改項目;伊寧市安琪酵母年產8000噸高活性乾酵母項目;馬利食品4000噸乾酵母4000噸鮮酵母項目等一批生產規模大、工藝先進、產品科技含量高的大中型工業項目相繼建成和投產,新建項目對經濟拉動作用凸顯,推進了州直新型工業化建設的快速發展。
5、技術改造投資力度加大、傳統產業結構調整加快
改革開放以來,通過加大技術改造投資力度,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了全面改造,提升了現有企業的技術裝備水平,新疆卷煙廠、中糧四方糖業、金鷹亞麻、康尤美油脂、雲森紡織、肖爾布拉克酒業、南崗建材等一批傳統產業得以改造提升;山東新汶礦業集團煤化工、伊犁特大化工等一批重大工業項目在積極推進。通過同國內外大企業、大集團的聯合、合作和嫁接改造,鋼鐵、卷煙、紡織、乳業、糧油、飼料、特色產品加工等傳統行業結構調整加快,成效顯著,企業實力不斷增強。顯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
6、中哈合作中心建設加快推進,外向型產業發展前景廣闊
伊犁州直從1989年的一家外貿企業發展到2005年底的160多家外貿進出口企業,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形成了一批如龍華、興邊、新聯、伊鑫等規摸較大的外貿流通企業。「十五」期間,伊犁州直外貿實現了快速發展,外貿進出口總額累計達19.64億美元,年均增長100.3%; 2005年,州直外貿進出口額是十五期間發展最快的一年,創歷史最好水平,共完成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96318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16.5%。邊境小額貿易額佔到了對外貿易額的80%以上。
1989年伊犁州外貿公司與哈薩克簽訂的130萬元人民幣的羊皮「來料加工」合同拉開了伊犁州直對外加工貿易的序幕。從2003年開始州直外向型產業有了較快的發展,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一個針對中亞市場的外向型產業,一批有實力的企業落戶伊犁。截至2005年底州直注冊的外向型企業有29家注冊資金5.6億元,投資總額22.8億元,出口額占州直出口總額的13%,形成了一批外向型企業,有19個外貿企業利用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對26個商標進行了境外注冊,其中,「斐姬」(番茄醬),「恆德」(方便麵)「源源」(油漆)、「alio」(塑料袋)等商標在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等國家頗具影響。進出口商品結構進一步優化,市場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2005年外貿依存度已高於全疆水平23.1個百分點,在全疆已處於領先地位,外向型經濟的雛形已經顯露。
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是中哈兩國在上海合作組織框架下開展經濟合作和交流的示範項目。是世界上第一個跨境合作項目,按照總體規劃,中心區內的項目建築面積將達到252萬平方米,總投資額將達到150億元。截至目前,合作中心區內的10個單項規劃和設計已經完成,配套區已入駐20家工廠,道路、供排水、電力等設施已陸續開工建設。中心的建設為招商引資工作和加強雙邊多邊經貿合作提供更為廣闊、快捷的平台。
三、文教衛生事業取得新成就
到2007年底,全州普通高校招收學生3795人,在校生11753人,中等專業學校在校學生9484人,職業中學在校生5610人,普通高中99所,招生2.98萬人,在校學生8.51萬人。州直普通高校招收學生530人,在校生1123人。中等專業學校在校學生7021人,職業中學在校生3115人;普通高中58所,招生1.68萬人,在校學生4.72萬人。
全州普通初中316所,在校生17.28萬人,小學718所,在校生35.19萬人。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99.58%,小學畢業生升學率97.29%;初中學齡兒童入學率91.16%。州直普通初中167所,在校學生10.75萬人。小學437所,在校生22.69萬人。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99.77%,小學畢業生升學率97.82 %;初中學齡兒童入學率90.2%,普通初中學生輟學率,下降0.62個百分點,初中畢業升入普通高中升學率48.1%。
全州成人高等學校在校生11646人,成人中等專業學校在校生377人,全年掃除青壯年文盲4569人。州直成人高等學校在校生3780人,成人中等專業學校在校生220人,全年掃除青壯年文盲832人。
全州共有藝術表演團體25個,群眾藝術館3個,公共圖書館27個,博物館4個。州直共有藝術表演團體12個,群眾藝術館1個,公共圖書館11個,博物館3個。全州共有廣播電台(地市級台)1座,廣播發射台和轉播台262座,廣播人口覆蓋率92.77%;電視台(地市級台)1座,電視發射和轉播台275座,衛星收轉站9692座,電視人口覆蓋率90.82%。州直共有廣播電台(地市級台)1座,廣播發射台和轉播台84座,廣播人口覆蓋率90%;電視台(地市級台)1座,電視發射和轉播台93座,衛星收轉站3984座,電視人口覆蓋率91.17%。
2007年末全州衛生機構實有病床1.36萬張;專業衛生技術人員1.85萬人。州直實有病床0.96萬張;專業衛生技術人員1.45萬人。
2007年末全州總人口434.22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247.47萬人,佔全州總人口的57%。人口出生率18.82‰,死亡率4.12‰,自然增長率14.7‰。州直年末總人口270.23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164.57萬人,占州直總人口的60.9%。人口出生率22.19‰,死亡率4.45‰,自然增長率17.74‰。全州人口計劃生育率為99.86%,其中州直為99.88%。
回顧改革開放三十年,展望「十一五」,伊犁將成為21世紀新疆經濟增長的重要支點和增長龍頭。2010年、2012年GDP分別達到350億元、450億元,工業增加值保持30%以上的增長速度,實現工業增加值分別突破140億元、185億元。2010年—2020年州直GDP年均增速將達到15%以上,到2020年實現GDP達到1296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560億元,人均GDP達到41806元,超過西部平均水平,與全疆水平基本持平,與全國一道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㈦ 伊犁以前是什麼樣的
綠洲影劇院、伊犁飯店、天馬標志、老鷹雕塑,這些包含了城市的記憶,凝固著特色文化、歷史傳統、人文精神,具有「珍藏」和保留的價值。可以說,老建築是城市的靈魂,是城市的歷史教科書。
1988年,為了改善西大橋交通樞紐行車混亂的狀況,在連接東西解放路處修建了直徑50米的交通環島,島中心矗立著伊寧人曾經引以自豪的標志雕塑———鷹。
1991年,解放西路師范學院至原天馬轉盤路段改建為三塊板路,與師范學院路口接通,並修建了天馬轉盤,在轉盤中矗立了伊犁的標志雕塑———天馬。
2003年,為改變西大橋因交通環島產生的交通阻塞問題,拆除了交通環島,並對此交叉口進行了二次改造。
2004年,拆除天馬轉盤。 1956年興建的伊犁飯店,1961年興建的綠洲影劇院,上世紀90年代初建設的「大世界」客運站,無不給「老伊犁」人留下美好的回憶,如今都被改造成了現代的商業項目,那些能夠體現「老伊犁」特點的建築正在逐步消失,各種富有民族風情的民居逐年減少,尤是一些伊斯蘭文化濃厚的民宅,佛教色彩鮮明的古建築,紅牆鐵皮頂東正教特點明顯的俄式房屋,不是被拆就是被改造得面目全非,不倫不類,就連最能代表伊寧市生態特色的參天白楊也開始萎縮減少。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興建的伊寧十大建築如伊犁飯店、綠洲電影院、紅旗大樓等很有時代特點的建築,目前被拆得所剩無幾,盡管拆遷或砍伐有各種合理的理由。
「老伊犁」人經常感嘆,過去,城內到處是曲徑彎彎清澈的明渠,馬路兩旁是筆直高大的白楊,小巷內是一戶戶葡萄架掩映下的民居。每到傍晚就會坐在白楊樹下聊天,到維吾爾族群眾家的庭院里做客,別提有多麼清新舒適了。
經濟與文化是城市的兩大支撐體系,兩者互為因果,齊頭並進方能和諧發展,城市才有文化特色和歷史底蘊,才能激發經濟活力,才有魅力可言。目前,在我們推進城市化進程中,要多借鑒經驗,應該考慮多保留自己的特色,讓美麗的伊寧有自己的個性,真正成為一個風情濃郁的浪漫之地。
㈧ 新疆伊寧市的歷史
伊寧市素有「塞外江南」「花城」「白楊城」的美譽。它是中亞腹地一個溫馨的綠島,風景秀麗,民俗風情濃郁,伊寧市建城於清朝乾隆年間(1762),乾隆賜名寧遠城,寓遠方安寧之意。南市區是伊寧市的老城區,位於城區南部,是伊寧市最早發展起來的城區之一,也是伊寧市少數民族人口相對集中的區域,轄區有25個民族,核心區面積12.4平方公里。是以維吾爾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區,居民約1.8萬戶,總人口8.7萬人。南市區內清水環繞,綠樹成蔭、綠化面積達41.3%。南市區的民居與環境建設保持著較為完整的街巷圍繞溝渠水系靈活密布的傳統風貌與格局,基本上都是造型別致、富有民族特色的庭院式民居,形成了獨具民族特色和藝術價值的街區。南市區保留著一定數量的文物古跡,其中有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它就是聞名的清朝乾隆年間建造的陝西大寺(1751年)和拜圖拉大寺(1773年),距今有幾百年的歷史。文物點3處,另外登記在冊的古樹名木共8株。南市區風貌建築區近百年的歷程,記述了時代風雲和歷史變遷。在我市南市區近現代民居(寺院)數量眾多、風格各異、保存較好,其中有幾座近代民居分布集中,造型古樸、典雅、莊重,讓人耳目一新。這些民居大多為歐式風格,兼有民族特色裝飾,一般為一棟三至四間,屋前帶廊沿。在其特有的雙扇門、窗欞、廊沿和木柱均有造型古典、民族風情濃郁的木刻、木雕等裝飾。這一座座老式民居(寺院)掩映在綠樹成蔭的南市區小巷中,為城市增添了不少珍貴的人文景觀。
㈨ 新疆在歷史上的變遷
新疆,最原始的稱呼是柱州,今天新疆大部分地區從中國西漢一直到魏晉南北朝都屬於中國版圖,唐朝再次納入中國版圖,元朝時為蒙古族察合台汗國地,清朝時再次納入中國版圖。漢稱西域,意思是中國西部的疆域,這一名稱自西漢出現於我國史籍。不時被北方游牧民族侵佔。最後一次被侵佔是在明清換代時期。1757年,清乾隆帝再次收復故土,把這片土地命名為「新疆」,取「故土新歸」之意。
清朝乾隆24年合並天山北麓及天山南麓,改稱伊犁。1884年設立新疆。轄境相當於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今天新疆大部分從中國西漢一直到西晉都屬於中國版圖,南北朝時期也對當時各個中央王朝臣服,關系良好。唐朝設置安西及北庭大都護府,西域依舊納入中國版圖,且面積也擴大到裏海流域。元朝在今伊犁河流域曾設置阿里麻里(阿力麻里)行省,但不久就並入察合台汗國。又在阿姆河南岸曾設立行省。今烏魯木齊一帶曾設置別失八里行省,後一度被察合台汗國占據,後期重新成為元朝的轄地。元朝時部分為蒙古族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地,明朝時再次納入中國版圖,因「新開辟的疆域」而稱新疆。唐宋為西域;元明為察哈台汗國和窩闊台汗國地;清統一其地,其北部稱回部、南部稱准部,合稱回疆,設伊犁將軍,又以其為新辟疆土而稱新疆(其時貴州新辟疆土亦稱新疆);清末設新疆省,是為新疆得名的開始;民國仍之;建國後改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區名至今未變。
主要城市:烏魯木齊、克拉瑪依、昌吉、塔城、伊寧、庫爾勒、阿勒泰、阿克蘇、喀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