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德國教育發展歷史

德國教育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21 14:48:07

⑴ 德國教育的教育歷史

在西方近代教育的發展進程中,德國曾作出重要貢獻。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被認為是第一部具有科學體系的教育學著作,福祿貝爾創辦的幼兒園影響了世界學前教育的發展。近代西方的教育視導、公立教育、義務教育制度、實科教育、師范教育、雙規學制和雙元制職業教育等,也大多起源於德國,並對其他國家產生了重要影響。
17~18世紀德國初等教育發展的主要特徵是德語學校的發展,世俗政權加強對學校的管理,強迫義務教育的提出和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改進。中等學校的主要類型是文科中學,主要訓練德意志各封建公國的管理,以及預備擔任學術職業,如法官、醫生的人升入大學,訓練未來牧師的任務降到了次要地位。文科中學的教學內容主要是拉丁文和希臘文。17世紀後半期的哈勒學園成為教育革新的旗幟,除教授古典語文之外,增加了德文、法文以及數學和科學課程。高等教育以哈勒大學的改革中心,導致了一場新的大學運動,推動了德國大學都按照哈勒大學以及哥廷根大學的模式進行了改革。改革的結果是:近代哲學和近代科學的精神影響到大學的所有教學領域;研究自由、教學自由成為政府認可的大學的基本法權;學術報告替代了傳統的依據標准材料照本宣科的教授方法,各種形式的課題討論替代了傳統的辯論方式;除哲學和天主教大學的神學院仍用拉丁語之外,在大學中一般都用德語作報告等。改革後的德國大學充滿了活力,在德國的學術研究和國家生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並成為當時世界各國大學效法的典範。
當時的Volksschule課程是一個8年的教育,並提供當時早期工業化世界的所需,同時也因為新人文主義的產生,影響到學校教育發展的方向:閱讀、寫作、算術,以及道德、責任、軍訓等。上層社會和富裕階級的小孩通常進入4年的私立學校並接受一些大學預科的課程;而一般大眾則幾乎無法進入中等學校。
拿破崙戰爭後,普魯士引進了教師需要國家認證的資格(1810年),這提升了教師的教學水平。1812年,普魯士開始設置中等學校的升學考試(這在1788年已被發明);到了1871年,整個德意志帝國都接受了這種制度。
1871年後,德國的學校教育開始變得較系統化和國家化。更多的學校被建立,用來訓練教育良好的年輕人。當時有數種不同的學校:
Gymnasium ,9年制(學習拉丁語,希臘語或希伯來語,以及一種現代語言)
Realgymnasium ,9年制(學習拉丁語,現代語言,以及科學和數學)
Realschule ,6年制(沒有大學入學資格,不過可以直接進入職場工廠工作)
Oberrealschule ,9年制(學習現代語言,以及科學和數學)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盟軍(蘇聯、法國、英國、美國)在各自的佔領區設置他們自己想法的教育系統。當西德在1949年取得部份獨立後,在其新憲法授與各州政府教育的自治權,而教育體制主要以聯邦主義為其核心概念,強調各邦的文化獨特性Bilngshoheit,因而至1955年之前,各邦皆致力於將每個地方不同的教育體系同化,使各邦皆有各自成體系的教育結構。但這也造成了有史以來最復雜和多樣的學校系統,許多學生必須到其他不同的地方完成他們的學業。
隨後人們開始針對教育體系的發展與結構進行一些討論與研究,在1973年時便產生了第一個「教育計劃Bilsungsgesamtplan」,主要致力於教育體系的改革與擴大發展,然而這個計劃的許多目標都尚未達成,因此德國直至今日都還持續進行教育改革的腳步。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有其自己的教育系統(參見:東德教育),整個共和國的教育系統基本上是標准化的,這個系統在1990年代初期被廢除,不過在德東各州仍有一些影響力。

⑵ 17世紀至19世紀,哪些事件影響了德國教育的發展

17世紀至19世紀,是德國資本主義緩慢發展的時期。在這期間,德國經歷了30年戰爭(1618年~1648年)、狂突擊運動、拿破崙的入侵和資產階級革命。這些歷史事件都在不同意義上影響了德國教育的發展。

⑶ 德國教育歷史

在今天柏林洪堡大學主樓的一條長廊上,懸掛著很多的黑白照片,照片中的人物都是在各個領域里取得了重要成就的本校教授,其中的29人擁有一個共同的身份:諾貝爾獎得主。這是很多國家舉全國之力都不能企及的一個數字。這29個名字卻屬於同一所大學。
在許多國家,這些精英的照片全被存置於富麗的殿堂中,而在這里,這些時代的驕子卻都樸素而平凡地佔有一片小小的空間,以深邃的目光注視著來來往往的學子。也許這種甘於淡泊、不求名利的自信,正是大學的品位,獲獎的原因,因為他們知道所有的榮譽與廣闊而嚴肅的科學天地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
柏林大學成立於19世紀初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就在慘敗於拿破崙4年之後,柏林大學誕生了。創辦者是普魯士教育大臣威廉·馮·洪堡,後來他被稱為德國現代教育之父,因為他為德國教育做了許多具有開創性的工作。1949年,柏林大學改名為洪堡大學。
1810年的普魯士正在向法國支付巨額戰爭賠款,下決心要辦教育的國王拿出了最後一點家底,每年為柏林大學撥款15萬塔勒。
威廉三世把豪華的王子宮捐獻出來作為大學的校舍。而在威廉·馮·洪堡為學校做的經費預算中,只有最微不足道的部分用作了建築費用,較多的經費則用在了聘請教授方面,因為洪堡要聘請第一流的學者。這正如中國的教育家梅貽琦先生所言:「大學,非大樓之謂也,乃大師之謂也。」
剛創建時,柏林大學教授的標准工資是年薪1500塔勒。在當時發達的港口城市,一個熟練的手藝人家庭,年生活費用約為150塔勒;一個受過教育的中產階級家庭,年生活費約為750塔勒,也就是說,柏林大學教授的工資足夠養活10戶手藝人家庭,或是兩戶中產階級家庭。
沒有蓋大樓的洪堡為柏林大學請來了大師。
首先,洪堡請來了第一任校長,他就是呼籲推行全民教育的費希特。接著,在這個大學的講台上出現了黑格爾、叔本華,出現了格林兄弟,出現了愛因斯坦,出現了費希爾、蘭克……
與講台上的燦爛光芒相輝映的是講台下的風雲際會,馬克思、俾斯麥、費爾巴哈、海涅、拜耳、赫茲、諾伊曼……
在洪堡的辦學經費預算中,比工資預算還要多出一倍的是用於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的預算。洪堡還提出:國家必須對教學活動給予物質支持,但是不得干涉教育和學術活動,「為科學而生活」成為洪堡大學的校風。
大學是有靈魂的。洪堡用學術自由、教研並重的辦學理念,為這所大學灌注了獨特的生命。而他也始終沒有忘記興辦教育的目的。洪堡認為:「大學是一種最高手段,通過它,普魯士才能為自己贏得在德意志以及全世界的尊敬。」他很快就如願以償。
柏林大學成了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大學始祖,而由洪堡開創的德意志大學教育在短短數十年間就超過英法等國,被全世界所尊敬和效仿。
在德意志的大學里,誕生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實驗室、第一個研究所、第一個研究生院和研究生指導制度、第一本專業科技刊物。
普及全民教育為德意志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教學和科研並重的辦學方針,使德意志在19世紀站在了世界科學技術發展的前沿。
1864年到1869年,世界生理學的100項重大發現,德意志民族占其中89項;
1855年到1870年,德意志民族取得136項電學、光學、熱力學的重大發明,英法兩國合計為91項;
到1869年止,德意志民族取得了33項醫學發明,英法兩國合計29項。
在當時,一個美國或英國科學家如果沒去德國留學一段時間,師從某一位著名學者,他的教育就會被認為是不全面的。
智力成為德意志最大的資本。1903年,一位美國的商務代辦這樣寫道:「在德國居住和研究的10年,使我得到這樣一個認識,這個帝國最大的資本是它的智力。」
一個多世紀後,德國前總理科爾仍然這樣說:
「我們德國人對大學教授的尊重遠遠超過對商業巨子、銀行家和內閣部長,這就是我們的希望所在。」

⑷ 德國的教育有什麼樣的歷史

17世紀來至19世紀,是德國源資本主義緩慢發展的時期。在這期間,德國經歷了30年戰爭(1618年—1648年)、狂突擊運動、拿破崙的入侵和資產階級革命。這些歷史事件都在不同意義上影響了德國教育的發展。這一時期德國在政治、經濟上的發展落後於英、法等國,但在教育上卻毫不遜色。國家政權加強了對教育的控制,師范教育和學前教育開始興起,學制和課程出現了一系列變革,特別是教學方法實行了重要改革,大學中加強學術研究,系統的教育理論產生,同時還出現了像赫爾巴特、福祿倍爾、第斯多惠等在世界教育史上有影響的教育家。

⑸ 17世紀至18世紀中期,德國的教育是怎樣的

1.初等學校

這一時期德國初等學校發展的主要特徵是德語學校的發展,國家加強對學校的管理,強迫教育的提出和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改進。

德國宗教改革運動時,馬丁·路德用德文翻譯了《聖經》,又寫了簡本和詳本兩種《教義問答》,使德語逐漸成為德國宗教教育的用語。所以,在新教地區的初等學校大都採用德語教學,後來逐漸出現德語學校,有的屬於地方教育機構,也有的是私立的。

17世紀至18世紀,德國各諸候國的統治者為擴大自己的勢力,爭奪霸權,都希望通過教育培養出忠順的臣民和士兵,因而十分重視國民教育,不少公國很早就頒布了強迫教育法令,並將學校,特別是初等學校的管理權從教會轉到國家手中。這是德國初等教育的一大特點。

強迫教育的法令首見於16世紀下半期。1559年威丁堡公國、1580年薩克森公國頒布了強迫教育法。1619年魏瑪公國頒布的學校規章,要求6歲至12歲男女兒童必須到學校全年上學,規定除放假日外不得缺席一天。1763年普魯士腓特烈二世頒布《普通學校規章》,規定父母必須把5歲至13歲或14歲的兒童送入學校,兒童缺席處以罰款。規章還詳細規定了學校各項經費的來源和使用。但從具體情況來看並不理想。經歷了30年戰爭後的德國,處於貧困和落後的狀態,家長由於經濟困難,態度不積極,學校規章中的很多內容都沒能認真執行,學校缺少經費,基本設施很差。尤其突出的是教師普遍沒受過師范訓練,不少鄉村教師是由教士或工業者擔任,其中大部分是裁縫和鞋匠,有的是殘廢軍人。這些人知識貧乏得可憐,只能教簡單的讀和寫,最多再教些簡單的算術。教學方法是拷打加死記硬背。初等學校的教學內容大都是讀、寫、宗教教育和唱歌。以後逐漸增加一些算術,自然科學和歷史知識

2.中等學校

文科中學17世紀至18世紀德國中等學校的主要類型是文科中學。它以城市貴族和最富有的新興資產階級子弟為招收對象,培養官吏和向大學輸送新生。文科中學的教學內容以拉丁文、希臘文為主,以後逐步增加了一些現代語文和數學、自然科學及歷史、地理等學科。新增學科的教學注重實物和應用。

實科學校由於工商業的發展和城市生活的需要,發展中的新興資產階級要求設置一種注重講授實科知識的中等學校。1708年哈勒學院的副主教席姆勒創辦了數學力學經濟學實科中學。該校講授數學、物理學、力學、自然、天文學、地理、法律學、繪畫制圖,在教學法上廣泛應用了繪畫、學圖表、標本和模型等直觀教具。這是一所既具有普通教育性質又具有職業教育性質的新型中學。在這所學校影響下,許多城鎮也都隨之設立了類似的學校。

實科中學排除了文科中學中純古典主義傾向,要求教授實際生活和國民經濟部門必需的實用知識。在教學方法上也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實科中學的出現,在當時來說,是教育史上的一個進步現象。

3.騎士學院

從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德國出現了一種特殊的學校——騎士學院。它以訓練包括王子在內的貴族青年擔任宮廷文武官職為目的。19世紀騎士學院逐漸消失。

騎士學院為新貴族們提供文雅的現代教育。在學校課程中,現代語言和自然科學占首要地位,同時開設神學、騎士訓練類課程。騎士學院不主張專攻任何一門知識,要求擴大知識面,幫助學生精通世故和提高軍事能力及宮廷交際的水平。這時期出現的騎士學院已不同於中世紀的騎士教育,它具有近代教育性質和功利主義的目的。騎士學院中開設的體育運動、現代語文和自然科學等課程,成為以後德國中等學校課程的必備內容。

4.高等教育

德國的大學產生於文藝復興運動之前,到15世紀已有9所古老的大學。17世紀末至18世紀初在新大學運動中又創辦了一些新大學,如哈勒大學(1694年)、哥廷根大學(1737年)等。

哈勒大學是普魯士振興的基石,在德國和歐洲都享有盛譽。哈勒大學以思想自由和教學自由為基本辦學原則,重視近代哲學和近代科學的教學,在大學中採用德語進行教學。哈勒大學的辦學特點影響了德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在18世紀末,德國的大學都在不同程度上扭轉了舊大學的宗教神學性和古典主義方向。

⑹ 德國教育改革的主要內容和評價

1.追求學校包括大學發展的民主化
在學校包括大學里實施民主化與參與學校管理是德國教改的重要思想。20世紀70年代以來,在以大學生為首的青年社會運動影響下,國家與各級學校間的關系進行了若干調整,而其基本方向則是追求學校的民主化發展。這種民主化發展可視為學校教育的「解放」運動,在其過程中加強學校的獨立自主權,由教師、家長與學生共同參與學校管理的原則進一步獲得確立。。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之下,德國中小學自1970年以後都維持由各州政府規定教學大綱而由學校教師自定教學計劃與教材的原則。學校獨立自主的思想一直存在於德國的教育改革規劃之中,不過在這個大的原則之下各地方的實踐程度也有相當大的差異:德國漢堡也許是學校民主化與獨立自主發展最快的地區,社會民主黨執政的地區中家長獲得了較大的參與學校管理的權利,而部分學校也開始參與教育評估與質量提高計劃。
2.堅持「杜會國家原則」,尊重各州文化教育自主權
堅持「社會國家原則」,尊重與保障各州文化教育自主權是德國《基本法》中明確規定的最高原則。在這個原則下,德國教育改革在行政層面上致力於通過健全的法制建立所有行政機構之間與利益團體之間的對話機制,使教育發展不局限於是一個部門、一個機構的事情而使之成為全社會的事情,同時努力堅持公立學校(國家對教育的控制權)的原則。聯邦教育計劃委員會與各邦教育計劃委員會、各州文教部長聯席會議、聯邦職業教育研究所等機構就是這個原則的具體體現。這個原則的缺點是由於聯邦無法介人地方原有的教育勢力范圍,所以各種教育改革計劃也難以同步或全面實施。 3.追求教育機會均等和個人自由發展
自從18世紀末的法國大革命以來,平等開始從哲學范疇轉變成為政的訴求。19與20世紀的歷次教育改革都可以被看成是德國教育事業為消餌不平等的努力。19世紀的德國教育仍然存在著許多「合法化」的不平等現象,例如雙軌教育、性別歧視、教育陶冶與職業訓練分離等,這些現象一直到了20世紀才逐步獲得改善。在追求教育機會均等的思想指導之下,德國各級政府致力於綜合中學運動的開展、各級學校女性學生輔導與鼓勵方案的實施、高中與高等教育的擴展、「教育訓練獎助學金」的實施、教學與評價的改善、特殊學校的設立等,以上措施都是這種思想的具體體現。到現在為止,早期各種教育不平等的現象在德國人的社會中已經獲得極大的改善,但是並未獲得完全令人滿意的效果,例如傳統三種學校之間的不平等現象仍未消除,同時新的不平等問題更因外國勞務人員、新移民的湧入與東德的回歸而浮現。在近年來德國教育制度的改革中,實現教育機會均等與個性自由發展的思想以中等教育最為顯著。早期分化與不平等的分流措施是德國教育的傳統特色,但也是被批評最多的教育缺點。上世紀70年代以後定向階段的設計與綜合中學的建立都是與實踐教育機會均等與個性發展等思想相關的。
4.強調理性批判與教育改革理論的建立
教育學術化與專業化不但建構了獨特而體系完整的德國教育學,同時也促進了教育理想與教育實踐的辯證的統一。在理性批判的基礎之上,不論教育學理論還是學校制度都分別成為自我發展的系統。德國的歷次教育改革規劃都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德國的教育改革思想淵源於自然主義、泛愛主義、理性主義與精神科學教育學,並隨著國家現代化的發展而發展,但其要旨均在於個人的發展與啟蒙,以達到自由與解放的目的。德國的教育思想家不但關心教育意義的思考與教育改革理論的建構,也注意到教育實際問題的解決。因此在德國的教育研究中,有關教育改革的論點就匯集發展成為獨立的「改革教育學」,成為德國教育改革的重要的理論基礎。從事教育改革研究的學者都注重教育改革歷史與國際教育形勢的考察以及改革理論及方法的探討。許多倡導教育改革的學者如彼特森(P·Peetone)、漢蒂西(H·Vo瓦Hne噸)等也都十分強調以兒童為主體以及追求個人自由發展與解放的教育理想。這一理想也是近代德國學校教育實驗的主要思想基礎。

⑺ 17世紀至18世紀中期德國初等學校教育發展的主要特徵是什麼

這一時期德國初等學校發展的主要特徵是德語學校的發展,國家加強對學校的管理,強迫教育的提出和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改進。

德國宗教改革運動時,馬丁·路德用德文翻譯了《聖經》,又寫了簡本和詳本兩種《教義問答》,使德語逐漸成為德國宗教教育的用語。所以,在新教地區的初等學校大都採用德語教學,後來逐漸出現德語學校,有的屬於地方教育機構,也有的是私立的。

17世紀至18世紀,德國各諸候國的統治者為擴大自己的勢力,爭奪霸權,都希望通過教育培養出忠順的臣民和士兵,因而十分重視國民教育,不少公國很早就頒布了強迫教育法令,並將學校,特別是初等學校的管理權從教會轉到國家手中。這是德國初等教育的一大特點。

強迫教育的法令首見於16世紀下半期。1559年威丁堡公國、1580年薩克森公國頒布了強迫教育法。1619年魏瑪公國頒布的學校規章,要求6歲至12歲男女兒童必須到學校全年上學,規定除放假日外不得缺席一天。1763年普魯士腓特烈二世頒布《普通學校規章》,規定父母必須把5歲至13歲或14歲的兒童送入學校,兒童缺席處以罰款。規章還詳細規定了學校各項經費的來源和使用。但從具體情況來看並不理想。經歷了30年戰爭後的德國,處於貧困和落後的狀態,家長由於經濟困難,態度不積極,學校規章中的很多內容都沒能認真執行,學校缺少經費,基本設施很差。尤其突出的是教師普遍沒受過師范訓練,不少鄉村教師是由教士或工業者擔任,其中大部分是裁縫和鞋匠,有的是殘廢軍人。這些人知識貧乏得可憐,只能教簡單的讀和寫,最多再教些簡單的算術。教學方法是拷打加死記硬背。初等學校的教學內容大都是讀、寫、宗教教育和唱歌。以後逐漸增加一些算術,自然科學和歷史知識。

⑻ 17世紀至19世紀的德國教育有什麼特點

17世紀至19世紀,是德國資本主義緩慢發展的時期。在這期間,德國經歷了30年戰內爭(1618年~1648年)、狂突擊運動、拿破崙容的入侵和資產階級革命。這些歷史事件都在不同意義上影響了德國教育的發展。這一時期德國在政治、經濟上的發展落後於英、法等國,但在教育上卻毫不遜色。國家政權加強了對教育的控制,師范教育和學前教育開始興起,學制和課程出現了一系列變革,特別是教學方法實行了重要改革,大學中加強學術研究,系統的教育理論產生,同時還出現了像赫爾巴特、福祿倍爾、第斯多惠等在世界教育史上有影響的教育家。

⑼ 經歷了30年戰爭後,德國教育的發展情況如何

經歷了30年戰爭後的德抄國,處於貧困和落後的狀態,家長由於經濟困難,態度不積極,學校規章中的很多內容都沒能認真執行,學校缺少經費,基本設施很差。尤其突出的是教師普遍沒受過師范訓練,不少鄉村教師是由教士或工業者擔任,其中大部分是裁縫和鞋匠,有的是殘廢軍人。這些人知識貧乏得可憐,只能教簡單的讀和寫,最多再教些簡單的算術。教學方法是拷打加死記硬背。初等學校的教學內容大都是讀、寫、宗教教育和唱歌。以後逐漸增加一些算術,自然科學和歷史知識。

⑽ 17世紀至19世紀,德國的教育是怎樣的

17世紀至19世紀,是德國資本主義緩慢發展的時期。在這期間,德國經歷了30年版戰爭(1618年-1648年)、狂突擊運動、拿破權侖的入侵和資產階級革命。這些歷史事件都在不同意義上影響了德國教育的發展。這一時期德國在政治、經濟上的發展落後於英、法等國,但在教育上卻毫不遜色。國家政權加強了對教育的控制,師范教育和學前教育開始興起,學制和課程出現了一系列變革,特別是教學方法實行了重要改革,大學中加強學術研究,系統的教育理論產生,同時還出現了像赫爾巴特、福祿倍爾、第斯多惠等在世界教育史上有影響的教育家。

閱讀全文

與德國教育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