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歷史文化的名言名句
1、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2、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3、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之高翔。
4、原濁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
5、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6、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
7、無事常如有事時提防,才可以彌意外之變。
8、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9、不求金玉重重貴,但願兒孫個個賢。
10、從簡入奢易,從奢入儉難。
11、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12、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國將衰,必輕師而賤傅。
13、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14、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1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16、肉腐出蟲,魚枯生蠹。怠慢忘身,禍災乃作。
17、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18、強而驕者損其強,弱而驕者亟死亡。
19、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以愛子女之心敬父母。
20、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21、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22、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23、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4、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25、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26、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27、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28、不知戒,後必有,恨後遂過不肯悔,讒夫多進。
29、人之於文學也,猶玉之於琢磨也。
30、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31、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32、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
33、寧可人負我,切莫我負人。
34、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35、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3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37、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8、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3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40、錢財如糞土,仁義值千金。
41、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42、友如作畫須求淡,鄰有淳風不攘雞。
43、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44、田野荒而倉廩實,百姓虛而府庫滿,夫是之謂國蹶。
45、篤信好學,死守善道。
46、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47、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48、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49、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50、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51、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2、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53、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54、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55、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56、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57、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58、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59、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60、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6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62、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
63、聖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
64、有事常如無事時鎮定,才可以消局中之危。
65、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66、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67、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
68、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6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70、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71、鑒明則塵垢不止,止則不明也。久與賢人處則無過。
72、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73、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
7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75、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76、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葯苦口利於病。
77、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
78、察己可以知人,察古可以知今。
79、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80、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81、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82、士為知已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83、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8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8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86、以治氣養生,則後彭祖;以修身自名,則配堯舜。
87、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88、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89、無德不貴,無能不官,無功不賞,無罪不罰。
90、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91、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92、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93、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94、見善如不及,見惡如探湯。
95、貧而無諂,富而無驕。
96、人惰而侈則貧,力而儉則富。
97、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98、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
99、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100、小窗莫聽黃鸝語,踏破荊花滿院飛。
101、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10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103、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104、平生最愛魚無舌,游遍江湖少是非。
105、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
106、寧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餘。
107、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
108、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109、義之所在,不傾於權,不顧其利。
110、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111、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12、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113、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114、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115、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
116、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117、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間不到。
118、學者非必為仕,而仕者必如學。
119、學者非必為仕,而仕者必為學。
120、寧向直中取,莫向曲中求。
12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2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123、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24、疾風知勁草,板盪識誠臣。
125、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126、欺人是禍,饒人是福。
127、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敞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128、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129、為善最樂,為惡難逃。
130、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131、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13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33、但將冷眼看螃蟹,看你橫行到幾時。
13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135、儉節則昌,淫佚則亡。
136、公生明,偏生暗;端愨生通,詐偽生塞,誠信生神,誇誕生惑。
137、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138、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139、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140、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141、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142、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143、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144、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14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146、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
147、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48、曙戒勿怠,後稚逢殃。朝忘其事,夕失其功。
149、與人善言,暖於布帛;傷人之言,深於矛戟。
150、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為要妙。
151、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152、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153、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154、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155、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156、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157、兩人一般心,無錢堪買金,一人一般心,有錢難買針。
158、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15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60、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161、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162、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
163、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
164、樂易者常壽長,憂險者常夭折。
165、常將有日思無日,莫把無時當有時。
166、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
167、驕傲侈泰,離度絕理,其唯無禍,福亦不至矣。
168、得寵思辱,居安思危。
169、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170、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17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172、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173、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174、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
175、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176、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177、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178、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179、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180、校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Ⅱ 與傳統文化有關的廣告詞,宣傳詞。
「保護文來化遺產」公益廣告語:自
1、完美真實地將祖先留下的傑作傳給子孫後代,是華夏兒女的責任。
2、穿越時空的魔法武器——文化遺產。
3、有歷史才有現在,唯遺產才知興衰。
4、尊重歷史,憧憬未來。
5、宇宙好漢,生命短暫;傳承文明,文化遺產。
Ⅲ 關於歷史文化的宣傳語
抄1、發揚優良傳統,把握正確方向,堅持改革創新。
2、重視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
3、發揚優良傳統,堅持開拓創新,不斷提升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能力和水平。
4、弘揚優良傳統,感悟優秀文化,創建魅力家園。
5、繼承中華優良傳統,發揚偉大民族精神。
6、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7、弘揚傳統美德,繼承傳統文化。
8、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營造文明祥和社會氛圍。
9、弘揚優秀文化傳統,大力推動文化創新。
10、繼承優良傳統,弘揚民族精神。
11、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要在實踐中不斷創新。
12、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推動中華文明創新。
13、傳承艱苦奮斗的民族精神,營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
14、尊重人才,鼓勵創造;尊重學術,發揚民主。
15、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精髓,做好文化創造性轉化和發展。
16、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推進社會管理創新。
17、繼承優秀文化傳統,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18、根植於中華民族文化的豐富土壤,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
Ⅳ 長春歷史文化發展宣傳語 急!!!!求!!!
汽車城的···你看行不行···
吉林省長春市素有「汽車城」之稱,這里曾誕生了新中國第一個汽車製造廠和第一輛汽車,被譽為新中國汽車工業的搖籃。50多年前,年輕的長春因承載起新中國汽車夢想而一躍成為具有戰略意義的工業城市,50多年後,這座見證了新中國汽車工業成長的城市已發展為中國最大的汽車基地,為振興民族汽車工業不斷貢獻著力量。
作為長春汽車工業的支柱企業,中國一汽自1953年成立以來就為國家的經濟建設立下了不朽功勛。1956年中國第一輛解放牌汽車下線,結束了中國不能生產汽車的歷史;1958年第一輛東風牌轎車研製成功,同年第一輛紅旗牌高級轎車下線……這些不斷夯實中國民族汽車工業的第一次「奇跡」,都與長春和一汽血肉相連,見證了我國汽車工業發展的堅實腳印。
長春因一汽而揚名,一汽因長春而壯大。當改革開放的春風為汽車城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一汽又開始了二次創業,以勇於創新的精神,沖破計劃經濟體制的樊籬,把一個老國有企業發展成為具有現代競爭機制和國際影響力的汽車龍頭企業。不僅更換了新型解放牌汽車,還在東風、紅旗轎車的基礎上,開發出更為先進的國產型轎車,並研發生產出各種重型車、特種車等新品種,從而結束了我國汽車工業品牌單一的歷史,為長春汽車城的建設發揮了決定作用。
進入新世紀以來,汽車城的發展又步入了一個新的台階。如今的一汽,轎車、輕型車基地已具規模,形成了重、中、輕、轎、客、微6大整車系列,550多個品種;產品遠銷東南亞、東北亞以及中非等國家和地區,中輕型卡車、轎車成為中國轎車市場主導產品;汽車年產量100多萬輛,佔全國總產量的五分之一。除一汽外,目前長春還匯聚了德國大眾、美國通用、日本豐田和馬自達等國際汽車巨頭。國際排名前六位的零部件企業中,已經有電裝、江森、德爾福等5家企業在長春設廠,全市規模以上汽車零部件企業達到416戶。2008年,長春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3515億元人民幣,其中汽車工業2371億元人民幣,佔67.5%。汽車工業已成為長春市的支柱產業。
為進一步推動汽車產業發展,目前長春正著力建設以一汽集團為核心,集汽車研發、製造、零部件加工和汽車物流、貿易、服務於一體的汽車產業發展平台。同時,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長春汽車產業自主創新的步伐也再次提速。早在2007年,一汽就宣布計劃再投入130億元打造自主品牌,到2015年將建設四個轎車平台,開發出50款自主品牌轎車車型。從2008年起,長春還正式啟動了新增100萬輛整車擴能工程。從1953年至2005年,長春用了52年的時間使整車產能達到100萬輛,如今,長春將用5年的時間使整車產能再增加100萬輛,這將使長春成為世界整車產能第一的城市。
數十載曲折荊棘,數十載進取發展。長春因汽車而聞名,也因汽車而發展。這座「汽車之都」在堅定發展的信念支持下,正不斷向現代化國際汽車城邁進,迎來新的輝煌。
Ⅳ 為歷史悠久的中國文化設計一條宣傳語
我覺得這個不錯。。。。你覺得呢「歷史的回眸,放眼望盡五千年! 採納採納。。
Ⅵ 無錫是歷史文化名城,宣傳無錫,責無旁貸,請在以下文化景點任選兩處,為其各寫一句宣傳語,要求:語言准確生動
徐霞客故居
俠之大這 四海為客
Ⅶ 與傳統文化相關的宣傳詞
中國傳統文化的八大精髓中國傳統文化的八大精髓中國傳統文化的八大精髓中國傳統文化的八大精髓 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中華文化蘊涵著優秀的傳統,主要體現在這樣幾個方面: 第一,國家民族立場上的統一意識。在我國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國內諸民族經歷了戰和更替、聚散分合、遷徙融匯,卻始終不曾割斷共同的文化傳統,文明認同始終如一。而能夠達到這一境界,其根本因素就是國家統一的理念滲透於中華民族的血液之中,成為人們一致的價值取向與理想追求。 第二,為政治國理念上的民本要求。民本思想萌生於西周初年,當時的統治者在政治思想領域提出了「敬德保民」的命題。春秋時期,「重民輕神」、「恤民為德」成為較為普遍的思潮。儒家繼承這些寶貴的思想資源,形成了「以民為本」的政治主張。秦漢以降,「重民愛民」成為歷代王朝宣稱的基本政治原則之一。這對於緩和社會矛盾、維系社會相對穩定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第三,社會秩序建設上的和諧意願。和諧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命題,儒、墨、道、法、兵等主要思想學派對和諧思想都有深刻闡發。比如,儒家提倡「中和」,強調「禮之用,和為貴」,注重人與人之間的和睦相處;道家追求人與自然相和諧,提倡遵道以行,率理而動,因勢利導,合乎自然,海涵寬容,從而建立起自然和諧的治國秩序;墨家倡導「兼相愛,交相利」,主張實現個體與社會的有序一體、道德與功利的和諧一致。 第四,倫理關系處理上的仁義主張。仁義是中國古代處理人際關系、治理國家的基本理念,並以此為核心形成了一整套的倫理價值觀念。這些觀念可以用「仁、義、禮、智、信」五個字來概括。以此為基礎,確立了一系列解決和處理各種復雜社會關系、滿足封建社會倫理基本需求、完成個人人格健全的道德規范。 第五,事業追求態度上的自強精神。早在《周易》中,就有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種事業追求上的奮斗精神。孔子主張「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孟子提倡捨生取義,推崇大丈夫精神,這些都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普遍心理認同。正是這種根深蒂固的文化傳統,塑造了無數志士仁人的高尚人格,磨礪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自強精神。 第六,解決矛盾方式上的中庸選擇。「中庸」就是合宜的分寸、合宜的「度」,恰到好處,收放恰宜。孔子提出「中庸」的概念。在孔子看來,凡事都必須做到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不走極端。孔子把這種「中庸」之德定位為極高的道德境界與政治智慧,以之為人們處世接物的高明藝術。
二二二二、、、、仁義禮智信仁義禮智信仁義禮智信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勇忠孝廉恥勇忠孝廉恥勇忠孝廉恥勇 「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勇。」這是我們中國人幾千年來不敗於世的根本。儒家學說,儒字,就是人需,符合人性需要的學問。儒家創始人首先認為,「恥,乃人禽之別也」,在如此認識的前提下,又提出「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的治國之道。民若「無恥」,政與刑再多、再重,也難以抑制犯罪率的攀升。然而,一旦國民能夠「有恥」和「自律」,就會自覺自願地按照社會規范和法律,調整自己的行為,社會才能有真正意義上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