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歷史文化發現

歷史文化發現

發布時間:2021-02-21 12:15:16

歷史文化

那位知來已的自殺完全是這個大夫造成的自。

這要充分的考慮古人的文化心理。

知已知已,顯然,能夠以知已相稱的人們,應該是對彼此都很了解的,也都有著充分的信任。不然,何以稱為「知已?」
可是,這個大夫呢,卻對知已說了萬萬不該說的話:「我給你說一件事很是機密 你可別給任何人說———— 」
你說這話能有什麼意思?在知已聽來,這是很明顯的表現出對自已的不信任嘛!相交很久,知已卻發現,原來自己不被信任。這在講誠信、把聲譽看處比生命還要重的古人看來,是奇恥大辱!你不是不信任我嗎?死人是不會泄密的!這位知已就選擇了以死明志!……
這可能在我們現在看起來,真的覺得難以理解,可在那時候,卻是確確實實的事情!

樓主,你讀過《史記 淮陰侯列傳》嗎?那裡也有一個類似的故事。大意是說韓信在逃亡的時候,在河邊被一個老人救了,老人把他送過了河。臨走時,韓信囑咐老人,說:「你千萬別把我的行蹤給泄露了啊!」就走了,可是沒走多遠,他就發現老人已經抱石投河自盡了!!!

② 關於歷史文化

最先滅掉的是韓國(國都:新鄭),秦王十四年,即公元前233年,韓國割地稱臣,也沒能挽救敗亡的命運。三年後(公元前230年),秦國俘虜了韓王,滅掉了韓國。 公元前229年秦國攻打趙國(國都:邯鄲),前228年俘虜了趙王,趙滅。公子嘉逃到了代郡,稱代王。到秦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代王也被俘,趙徹底滅亡。 在秦王二十年(公元前227年),王翦領兵攻燕。在易水西面秦兵打敗了燕、代聯軍。攻佔了燕國(國都:薊城)。燕王向遼東方向出逃。後來,燕王只得殺死了曾經派荊軻刺殺秦王的太子丹,把他的頭獻給秦軍求和。到秦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燕國最後的一個王——喜被俘獲,燕國也被滅了。 公元前225年,魏國(國都:大梁)也被秦軍滅掉。 秦王二十三年,攻打楚國的秦軍因為兵力太少,被楚軍打敗。秦王又派老將王翦出征,並聽從他的建議,給了六十萬重兵,結果,王翦用了三年時間,終於拿下了楚國(國都:郢)。 最後滅掉的是齊國(國都:臨淄)。在秦國先後對其他五國用兵時,齊國不但袖手旁觀,而且和秦國結盟,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前途和其他五國一樣。因此,齊國沒有做任何戰爭准備。等到秦王二十六年,五國都被滅掉後,齊國這才派兵准備抵禦秦國,並和秦國斷交,但為時已晚。秦國大將王賁在最終滅掉燕國後,領兵大舉南下,一戰俘獲了齊王。 至此,在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十年統一了中國。

③ 地理大發現的經過及歷史文化

一、地理大發現:指15~17世紀,歐洲航海者開辟新航路和「發現」新大陸的通稱,它是地理學發展史中的重大事件。
二、歷史背景:
1、君士坦丁堡的陷落: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奧斯曼土耳其人攻陷,歐洲人不能再直接通過這個位於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巨大港口來獲得他們日益依賴,且需求量巨大的香料,從而迫使歐洲人必須找到一條新的貿易路線。
2、對新的殖民地和財富的渴望:當時歐洲的商品對於中國人、印度人而言毫無吸引力,導致了歐洲人只得用大量的金銀來換取香料和絲綢。長期的入不敷出,導致歐洲人對於獲取金、銀、寶石或者直接獲取香料等資源顯得十分感興趣。
3、文化與航海技術: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發明改造了諸如羅盤、六分儀、海圖、三角帆、艉舵、三桅帆船等工具或技術,使得歐洲人擁有了在各種復雜氣候條件下進行遠航的能力。
三、經過:
1、在西歐,葡萄牙首先發起了大規模的航海探險活動:15世紀早期,航海家恩里克王子創辦地理研究機構,先後發現了馬德拉島、維德角群島,並從直布羅陀沿非洲西海岸到達幾內亞灣;1473年,葡萄牙船隻駛過赤道,後達到剛果河口;1487年,迪亞斯的探險隊到達非洲南端,發現好望角,並進入印度洋;1497年,以達迦馬為首的船隊沿迪亞斯航線繼續向前,經非洲東岸的莫三比克、肯亞,於1498年到印度西南部的卡利卡特,開辟了從大西洋繞非洲南端到印度的航線,從而打破了阿拉伯人控制印度洋航路的局面。
2、西班牙哥倫布發現美洲;麥哲倫曾經參加葡萄牙遠征隊,到過非洲、印度、蘇門答臘、爪哇、班達群島和馬六甲海峽等地。他相信大地球形說;1521年船隊到達菲律賓群島,麥哲倫在與當地土著人的沖突中被殺。1522年麥哲倫船隊剩下的「維多利亞」號返回桑盧卡爾港,完成環球航行。

④ 中國的歷史文化可追溯到多少年前

(1)某個國家、民族的「歷史」:是從有可靠的證據表明該國已開始有了人類時開始算的。因為所謂「歷史」就是人類的活動史,有了人類就開始有了人類的歷史。這里所謂的證據是指考古發掘到的人類遺址、遺跡尤其是遺骨。是實物證據,不能僅憑神話傳說,例如僅僅根據聖經《創世記》上記載的上帝先創造男人亞當,又從亞當身上取根肋骨創造女人夏娃,就把這當作人類歷史的開端,而應該根據古人類學家、考古學家發現的「東非人」的遺址、遺骨以及用科學方法測定的年代(約距今300多萬年前)而判斷已知的世界歷史應開始於300多萬年前。我國歷史何時開始,也不能從「盤古開天」算起,而應該從已知的而且已被學術界公認的約170萬年前的元謀人算起。
(2)「文明史」:狹義的「歷史」是指「文明史」,過去以及現在一般人所說的「歷史」便指的是「文明史」。例如,我們說埃及已有5500多年的歷史,中國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都是指「文明史」。所謂「文明史」,比較一致的定義是指開始建立國家後的歷史,因為有了國家,人們才能產生出真正的科學文化包括文字。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國的「文明史」應從公元前21世紀夏朝的建立算起,雖然人們往往按照舊的習慣把傳說中5000年前黃帝時代作為我國「文明」但開始。
(3)「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在我國是指從商朝開始的歷史。因為盡管我國母系氏族時代的半坡遺址已發現疑似文字的符號,但畢竟只是疑似且未解讀。而商朝卻有大量的甲骨文為證。當然,甲骨文已經是比較成熟的文字,漢字的基本構成法如像形、指事、會意、假借、形聲等當時都已經有了,所以,我國如果今後能發現更早的文字,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還會提前。
(4)「有確切紀年的歷史」:是指絕對年代能准確到哪一年開始的歷史。我國「有確切紀年的歷史」開始於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

⑤ 中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歷史文明是什麼

紅山文物的最新研究結果和關於文明標準的定義,可以證明中華文明起源於8000年前。

通過考古發現,在新石器時代的東亞大陸地區,雖然有著紅山、龍山、仰韶、大溪、良渚這五種文化區系,但是文化區系的差異更多地體現在平民使用的陶器上,而上層貴族使用的玉器都非常相似。

最重要的禮器之一,玉琮,從東北到西南都有發現。這可能說明,新石器時代的中國,雖然平民有不同的遺傳和文化傳統,上層建築可能是同一套。

中國人群,特別是漢族人群來自迅速的人口擴張,這從新石器時代中期就開始了。用Y染色體構建的中國父系遺傳譜上,我們發現了三個獨特的新石器時代個體節點,發生了突然的後代人口擴張。

也就是說,有三個人,分別有特別多的兒子,他們的兒子又有特別多的孫子,兩三代內就迅速繁衍出了成千上萬後代。

今天,近半數的中國男人都是這三個人的直系後代。根據積累的突變計算出這三個個體的年代,分別是大約6800、6500和5400年前。這三個年代正好分別對應考古文化中高廟文化、仰韶文化和紅山文化鼎盛期的開始時間。

(5)歷史文化發現擴展閱讀:

研究中國文明起源的意義

重新審視文明的定義,我們應該認為:文明是一種讓不同的人群和諧生活於同一個國度中的倫理和科學規范。而中華文明,從八千多年前開始萌發,在五六千年前已經有了最初的古國,三四千年前完全成熟。中華文明古國之悠久,完全不輸於西方的文明古國。

為了研究中華古史,我們必須從分子人類學、考古學和語言文化等多個角度綜合分析。任何一個學科單方面的研究都只能得到片面的結果,猶如盲人摸象。只有多學科綜合研究,我們才可能看到一個多維的立體的更真實的歷史。

中國歷史文化

中國歷史文化包括很多,例如:婚姻、家族、國家政權而至貿易、衣食、文字、文學、經學、宗教、道德、民俗、節慶等,構成一幅清晰簡要的中國古代社會生活的縮影。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就文化的載體文字而言,漢字的誕生時間尚難以考證,相傳伏羲作八卦,倉頡造字。19世紀末發現了三千多年前的漢字——甲骨文,近些年又有更早期文字發現的報道,如距今五千多年前的高郵陶文等。

中國早期就有敬天祭祖的傳統,注重人倫道德。自唐、虞至夏、商、周三代皆封建時代,帝王與諸侯分而治之。周朝末期進入春秋戰國,產生了諸子百家,漢以後成為儒家社會,東漢前後道教的興起、佛教的傳入,都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元素。

(6)歷史文化發現擴展閱讀:

中國古代的文化光輝燦爛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源遠流長。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各民族的先民都已創造出了以豐富多彩的陶器為代表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此後,中原地區的華夏族(後來演變為漢族)在夏、商、周三代,創造了輝煌的青銅文化和甲骨文、金文。

以後又發明了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和火葯等。約在商、周、秦、漢時期,四月}的巴人、蜀人,湖北、湖南、安徽的楚人,江蘇的吳人,浙江的越人,廣東、廣西的駱越人、雲南的滇人,蒙古高原的匈奴人,遼河流域的東胡人等,都相繼創造了本民族的青銅文化。

多數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有的還創造了自己的文字。主要的有藏文、突厥文、回鵲文、契丹文、西夏文、女真文、蒙古文、彝文、傣文、滿文等。在歷史上,漢文化一直處於主導的地位,漢文化與各族文化互相影響,互相交流,形成為世界東方最先進的文化,即中華民族文化。

中華民族文化對亞洲各民族各地區的文化起過哺育的作用,對古代世界文化的發展亦有巨大的貢獻。

中華民族是一個熱愛和平又富於革命傳統的民族。我國古代的歷史自結束了原始社會之後,即進入階級社會。自那時開始,我國各族人民即在進行生產斗爭的同時,亦長期進行反對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的斗爭,其中有不少是著名的農民戰爭和民族戰爭。

在近代史上,我國由於一再遭受世界資本帝國主義列強的瘋狂侵略,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各族人民為了拯救災難深重的祖國,為了保衛祖國神聖的領土和主權,緊密團結,互相支援,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反帝反封建斗爭。

這場斗爭長達百年,最後終於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取得了民族民主革命的勝利,並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⑦ 古代歷史文化的發展與地理的關系(葡萄牙發現亞洲)

……亞洲不是葡萄牙人發現的,自古以來亞洲就和歐洲非洲有著緊密的聯系,如果樓主說的是美洲還可以討論一下。
我想樓主是想問「關於地理和文明的關系」,其實比較一下漢人和古中國北方的匈奴、蒙古就可以發現,文明誕生的條件在於地理環境能夠不斷給予一個文明「恰當的挑戰」。比如蒙古,這個文明誕生的環境過於惡劣,以至於蒙古除了作戰(直接目的是搶劫),放牧之外沒有足夠的生產力來發展自身文明,又比如東南亞群島,這些文明誕生於物產過於豐富的地方,在一個小島上自給自足完全有可能,而且海洋天然隔絕了大部分外來競爭者。比之黃河流域,漢人文明起源於黃河流域,土地條件不錯卻稱不上十分肥沃,四周還有許多外族部落與漢人競爭,到最後漢人幸運的勝出,成為了中原最強大的文明,而且在這之後還必須應對北方草原民族的不斷侵襲,自身內部國家機器的不斷適應社會環境,這幾種挑戰反而使得中原文明強大起來。
這一現象在西方的古羅馬帝國身上也得到體現,羅馬不算什麼條件優越的地方,北方有高盧,南方迦太基,東邊是希臘城邦各國(尤其是亞歷山大的母國馬其頓最強),亞平寧半島內部還有很多不屬於羅馬的城邦,最後羅馬硬是在這種不斷給予恰當挑戰種打敗各個對手(說實話,上面三個羅馬鄰國每一個都差點讓羅馬亡國),取代希臘成為古代西方文明最輝煌的帝國。
說道文明的滅亡與中斷,可以看看中國的清朝,那時候漢人本來就是東亞最先進的民族,因為內外雙重壓力被滿人統治,但是滿人並沒有再融合之後爆發出新鮮的活力,歸根結蒂是滿人與蒙古一樣,由於生存條件的挑戰過於惡劣,沒有發展出自己的文化,幾乎把漢文化全盤接受,而由於異族統治的特殊性,制約了漢民族自身的反省與發展(明末時期,王守仁的心學已經十分流行,如果社會風氣進一步開化,有可能走上資本自立的道路,滿人入主中原可以說是歷史開的一個玩笑,但別埋怨滿人,那是「天數」是自然規律的一部分)。而且東亞地區由於海洋,沙漠與西方隔絕,並沒有接受外來文明的挑戰,文明的發展便漸漸停滯衰落。知道鴉片戰爭之後才爆發出應有的活力,那時已經落後西歐幾百年。
對比西方,西亞的土耳其帝國也是在與波斯帝國,與十字軍的對抗中達到極盛時期,在攻佔了君士坦丁堡之後就衰落下來。同樣是由於海洋和群山的隔絕,土耳其在強大了幾百年後被各個列強欺負,和中國一樣被成為「西亞病夫」,真是一對難兄難弟。不過土耳其的地理環境可不如中國的潛力那麼大,民族成分也過於復雜(中國九成左右是漢人,伊斯蘭內部遜尼派什葉派今天還斗得你死我活)至今也沒有走到列強的行列之中。
至於樓主說的葡萄牙,那隻是曇花一現的強國,和蘇美爾人,迦太基人一樣,他們的發展初始條件太優越(個人認為蘇美爾人是外族滅掉,而不是自然毀滅),沒有發展出積極的文明,一遇到更為強勢的文明就歇菜了。

⑧ 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文化

有唐詩、宋詞、元曲、儒家思想、中醫理論等。

1、唐詩

唐詩,泛指創作於唐朝詩人的詩。唐詩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一顆明珠。

同時也對世界上許多民族和國家的文化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對於後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風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參考意義和價值。

2、宋詞

宋代盛行的一種中國文學體裁,宋詞是一種相對於古體詩的新體詩歌之一,標志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宋詞句子有長有短,便於歌唱。因是合樂的歌詞,故又稱曲子詞、樂府、樂章、長短句、詩余、琴趣等。

它始於梁代,形成於唐代而極盛於宋代。宋詞是中國古代文學皇冠上光輝奪目的明珠,在古代中國文學的閬苑裡,她是一座芬芳絢麗的園圃。

她以奼紫嫣紅、千姿百態的神韻,與唐詩爭奇,與元曲斗艷,歷來與唐詩並稱雙絕,都代表一代文學之盛。後有同名書籍《宋詞》。

3、元曲

元曲,是盛行於元代的一種文藝形式,包括雜劇和散曲,有時專指雜劇。 雜劇,宋代以滑稽搞笑為特點的一種表演形式,元代發展成戲曲形式。

每本以四折為主,在開頭或折間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宮調同韻的北曲套曲和賓白組成。如關漢卿的《竇娥冤》等。

流行於大都(今北京)一帶。明清兩代也有雜劇,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於元、明、清三代的沒有賓白的曲子形式。內容以抒情為主,有小令和散套兩種。

4、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先秦諸子百家學說之一。儒家思想也稱為儒教或儒學,由孔子創立,最初指的是從事喪葬行業的司儀,後來以此為基礎逐漸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體系,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影響深遠。它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

儒家學派對中國,東亞乃至全世界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儒學」、「儒家」、「儒教」這些概念要分清。儒學作為一種學說,儒家作為一個階層,儒教作為一種信仰,三者相同也不同,需要區分開來。

5、中醫理論

中醫理論,即中醫基礎理論,簡稱「中基」。它是以天人合一的叄個哲學觀的整體理念與辨證論治、相似觀(分形觀)的循證觀點為最大特色的祖國傳統醫學體系的基礎與核心。

中醫基礎理論的學說主要包括分形陰陽五行學說,藏象五系統學說(心系統、肝系統、脾系統、肺系統、腎系統),五運六氣學說,氣血精津液神學說(氣:信息-能量-物質學三元-多元說)。

體質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及養生學說,分形經絡說等,其中以藏象學說為核心,信息-能量-物質學說為基礎,全面系統地闡述了人體的生理、病理現象,並用於指導臨床診療活動。

⑨ 中國五千年歷史文化

五千年歷史文化述說不盡,但其中精華無不與一座城市相關——洛陽。國家史、國內都史、文明史、民族容史、無不以洛陽為始為主為流。但她已經被人們遺忘了,人們小看自己民族的根、國家的本,文化的源,把她遺忘了,以致迷失。猶太人沒有忘掉耶路撒冷,但我們華人卻將洛陽忘掉了。

閱讀全文

與歷史文化發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