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有著厚重歷史文化底蘊,你了解歷史文化的意義嗎
古代六部指尚書省下屬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轄四司,共為二十四司。
三省六部制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一套組織嚴密的中央官制。它初創於隋朝,完善於唐朝,此後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襲未改。三省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指尚書省下屬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轄四司,共為二十四司。
在發展過程中,組織形式和權力各有演變,至隋,才整齊劃一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審核與貫徹執行。各不同時期的統治者做過一些有利於加強中央集權的調整和補充。
(1)感受歷史文化底蘊擴展閱讀
古代的中央六部分別對應現在的什麼部門
六部的名稱出現的比較晚,但是實質上的機能與機構初現於周時的「六官」,秦漢時有「九卿」。朝廷的職務由這些首腦們分管。到了魏晉時,改稱「曹」,尚書分曹執事,而曹逐漸演化成為步。到了隋唐時始確定六部分屬於尚書省。
到了元時,尚書省分管六部,統領國家大事。而明朱元璋殺胡惟庸之後廢中書省,直接由皇帝統管六部,此時共有「吏、兵、禮、刑、工、戶」六部。
到了明代,六部官職分別有:尚書(共1人),左、右侍郎(共2人,相當於尚書的副手),郎中、員外郎等若幹人。
1、吏部
相當於今天的人事部,而吏部尚書就等同於人事部部長。吏部尚書在古時稱為「天官」或者是「文官之首」,可見其地位之高。原因很簡單,無論你平常貪廉忠奸,到年底了不還是得過我吏部的考核來進行升降獎懲么?
2、兵部
這個就是相當於現在國防部、武裝部等一切跟武裝斗爭有關的部門的總和。在古時的和平年代,兵部的地位不如其他部門的高,但是如果到了戰爭年代,那麼兵部的地位就凸顯出來了。
但是千萬不要以為這個時候是你兵部尚書輝煌騰達的時候,打了勝仗還好,吃了敗仗的話,你就洗把臉等著唾沫星子,輕則革職,重則丟掉身家性命。
3、禮部
放在今天,禮部的涵蓋面也很廣。包括教育部、文化部等。禮部的事多卻不雜,包括接待外國君臣的相關事務,本國的各類禮儀事件等。
比如如果你是禮部官員,你發現某個王爺坐的車逾越了他的身份,那麼這就是你的本職工作該管的事。明朝嘉靖年間著名的「爭爹」事件就是一件禮儀上的事。
4、刑部
刑部主司刑法牢獄,基本上等同於今天的「公檢法」,並且是一條龍服務。古代的刑部還有制定修改法律的權利,這一點又比現在的一些部門要高。
5、工部
相當於今天的建築部等,雖然主管營造工程等事項,但是具體工作是個比較雜的部門。比如給皇帝修新居、哪的河堤決口修築防禦工事、皇親國戚的陵寢選地,選材,修建等,同時還掌管天下山河大川。
毫無疑問工部是六部之中最有錢的部門。比如明朝權奸嚴嵩自己是吏部尚書,兒子嚴世蕃是工部左侍郎。一個掌管人事,一個是全國最大的包工頭,貪污程度可見一斑。
6、戶部
古時的戶部主管財政,人員和土地。相當於今天的財政部,另外還做一下國土資源和人口普查等工作。雖然工部管的是錢,但是錢是國家的錢,l六部的各類經費都得往戶部報,如果國力強盛,事務還算輕閑,如果整個國家沒錢,基本上戶部尚書每天都是苦大頭。
❷ 歷史文明感觸最深的句子
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古國,在浩瀚歷史長河中經歷過血與火的熔煉,凝聚著華夏兒女的無窮智慧。在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展現給世人的是絢麗多姿的人文風情與風格恫異的宗教信仰不斷碰撞、交融、演變後的一部歷史巨卷,中國悠久的歷史猶如一窖烈酒,經歷了數千年的歷史沉積後,迸溢出縷縷幽香,味淡而綿長,清洌卻醉人。
中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是值得我們驕傲和引以自豪的,然而我們一談到五千年華夏文明時,往往是「勤勞」、「勇敢」一類的詞藻,一說到中國文化時,無不產生「博大精深」的敬仰,其實這種枝離破碎的民族美德抑或是民族傳統顯然不能與中國文化劃上等號。
雲南是個好地方,山清水秀天也藍,孕育子民有靈氣,26個民族齊聚居,勤勞朴實愛唱歌。最喜苗家服飾有特色,藝術造型顯智慧;最愛傣族潑水節,潑水狂歡幸福多。
胡同巷子四合院,閣樓天井馬頭牆。土坯深深窯洞藏,平頂隔牆睡土炕。飛檐方柱宮殿走廊,園林書閣小亭高樓,青磚紅瓦石柱佛房。中華文明在樓房,百式白樣各顯精良。
封建文明兩千年,儒家文化佔主導,儒家經典有六經,《詩經》《尚書》與《儀禮》、《樂經》《周易》與《春秋》世人皆尊孔孟道,仁愛思想廣流傳,中華文明源不斷!
最迷古代小青樓,巨樹旁栽攀閣樓,樓下緊鄰小湖水,潺潺細聲潤無憂。青磚紅瓦養心靜,四面碧草濾心情,這種感受它地無,惟我中國盛此景!
中國文化如長河,經典四書指引多,四大名著世代傳,四大愛情美名說。四大君子屬戰國,四大才子在明擇,四大麴家有元代,四大俊傑初唐多。
中國它積淀了悠久的道德文化遺產,它蘊涵著豐富的人類道德精華,它體現了人類對理想人格和真善美的追求,它昭示著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生生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讓我們為擁有這樣一座美麗的精神家園而自豪,讓我們的心靈永遠在這里棲息、成長,讓我們的生命煥發美德和精神的光彩,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文明、高雅、有氣度、有風范!優秀的傳統文化不屬於這個民族,它更屬於這個世界。
我們國家的文化成果燦爛輝煌,對於這些我們都應該有所了解,例如孔子、老子、屈原、李白、曹雪芹。他們都是文化名人,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詩人。他們所編的書籍以及做的詩句,都是有深遠的意義的,其中的寓意以及想表達的情感都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孔子語錄里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鑒的句子,比如「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禮之用,和為貴』,都指明了我們的學習態度和做人的基本禮數。
傳承國學這個無價之寶,讓國學這中國的靈魂繼續傳承下去,讓博大精深的文化在我們心裡永存!
❸ 八副春節對聯欣賞,意境優美,感受中國歷史文化底蘊
新年納余慶;
嘉節號長春。
——這是五代十國蜀國國君孟昶的一幅桃符對聯,也是我國有歷史記載的第一副春聯,從字面上看,「納」即「享受」;「余慶」,舊指「先代的遺澤」,《易經•坤•文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上聯的大意是:新年享受著先代的遺澤.下聯的大意是:佳節預示著春意常在。全連蘊含著喜迎新春、祈求幸福的意思。對聯的頭尾還嵌入「新春」兩個字,中間嵌入了「嘉節」兩個字,合起來「新春嘉節」,非常巧妙。
一元復始;
萬象更新。
——這是一副傳統春聯,深得世人喜愛,所以使用非常普遍廣泛,影響較大。聯意為:新的一年又開始了,世間一切事物都除舊布新,得以新生和發展。「一元復始」,指新的一年又要開始。「萬象」,指宇宙間的一切事物或景象。「更新」,除舊布新。聯語緊切新春佳節世人辭舊迎新的心態,簡潔明快,言約意豐,凝煉工整。因此,人們除了單獨作春聯外,還常常以它為春聯的基本片語,構成較長的新春聯,如「一元復始春光好;萬象更新喜氣多。」「瑞氣盈門,一元復始;春風拂面,萬象更新。」等。
人登壽域;
世躋春台。
——這也是一副傳統春聯。春為一歲之首。中國民俗,不論出生在哪個月份,大多以「過一年,長一歲」推算,而健康長壽又幾乎是所有人的願望。此聯就是表達的這個祝福。「壽域」,指人人得盡天年的太平盛。「春台」,春日登眺覽勝之處。常作太平盛世的象徵。聯語既切春節,又含祝福,言簡而意深。
爆竹一聲除舊;
桃符萬戶更新。
——這是一副傳統春聯。此聯出典於王安石《元日》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幢幢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爆竹、桃符都是古代人們在春節時用來驅除邪鬼的道具。現在春節燃放鞭炮,過去沒有發明火葯之時沒有鞭炮,就用火燒竹子,使其畢剝發聲,來驅除山鬼瘟神,稱之為「爆竹」。「桃符」也是古時民俗,用桃木板畫神像掛在門旁,以驅鬼避邪,每年春節都要更換。大約從唐、五代開始在紅紙上寫表示吉祥、祝福的文字(即春聯),但春聯稱「桃符」一直延續到清代。寫春聯以迎新春佳節,已是幾乎所有華人的習俗,長盛不衰,只是隨著時代的變遷,內容常有更新罷了。該聯選取春節期間傳統民俗中最富有代表性的兩種典型物品——爆竹和桃符,遣片語句,有聲(爆竹之響),有色(桃符之紅),形象鮮明,描繪生動,十分准確地表達了「除舊迎新」的主旨。聯句語言精練,聲、色俱備,對仗工整,歷來受到人們的喜愛,廣泛流傳而不衰。
一元二氣三陽泰;
四序五福六合春。
——這是一副使用了數字入聯和詞語典故的傳統春聯。上聯「一元」,指事物的開始,這里指一年之始。「二氣」,指陰氣和陽氣。「三陽泰」,即三陽開泰。《易》中,農歷十月為坤卦,純陰之象;十一月冬至為復卦,一陽生於下;十二月為臨卦,二陽生於下;正月為泰卦,三陽生於下。冬去春來,陰消陽長,有吉亨之象。所以舊時以「三陽開泰」或「三陽交泰」為歲首稱頌之語。下聯「四序」,指春、夏、秋、冬四季。「五福」,五種幸福。《尚書·洪範》:「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桓潭《新論》:「五福:壽、富、貴、安樂、子孫多。」「六合」,指上下前後左右四方,凡指天地之間、整個天下。聯語巧用數字,用典恰切,既合節日,又表達了對天下所有人的良好祝福。
梅呈五福;
竹報三多。
——五福,即壽、富、康寧、好德、老終命。見《尚書·洪範》。三多,即多福、多壽、多男子。見《莊子·天地》。聯寫冬物,意在以之迎春祈福。既能援引典故,使其意緒豐富,又用詞簡練,對仗工穩,此春聯遂廣為應用。
兩袖清風,造福大眾;
一身正氣,振興中華。
——元代詩人魏初《送楊季海詩》有句「交親零落鬢如絲,兩袖清風一束詩」,以「兩袖清風」喻楊季海為官廉正,囊空如洗。後世沿襲,成慣用語。此種春聯,並非隨處可用,一如衣飾,須量體而服。此聯只宜於政府機關。
邁步迎春,春風撲面;
抬頭見喜,喜氣盈門。
——詞人李清照十分贊賞歐陽修《蝶戀花》一詞「庭院深深深幾許」之句,蓋以為三「深」字連用,其用不同,殊為奇妙。此聯「春」「喜」二字亦各連用,前後詞性不同,頗與其相類。兼之一「迎」一「見」,前者有意,後者無意;前者「有我」,後者「無我」,對舉工整且意緒豐美,此針頂聯實為佳對。
惠風遠拂,神州溢彩;
麗日高懸,大地生輝。
——《太平御覽》引《梁元帝纂要》曰:「春亦曰發生、芳春、青春、陽春、三春、九春;風曰陽風、暄風、柔風、惠風;景曰媚景、和景、韶景;時曰良時、嘉時;辰曰良辰、嘉辰、芳辰;節曰芳節、嘉節、韶節、淑節;草曰弱草、芳草;木曰華木、華樹、芳林、芳樹;林曰茂林;鳥曰陽鳥、時鳥、陽禽、候鳥、時禽、好禽。」人們對春日懷有好感,嘉辭美語貫於其前,遂有上列種種稱呼。簡而言之,陽風也罷,惠風也罷,其實都是指春風而已。此聯亦是贊美春日之意。
松竹梅歲寒三友;
桃李杏春風一家。
——這是幅廣為流傳的春聯。上聯舉冬季代表性的三種植物,下聯則列春日繁盛的三種果樹,以表辭舊迎新之意。「松」、「梅」、「桃」、「李」與「杏」五者皆為形聲字,皆從「木」,「竹」字乃象形字,大體言之,頗類似。至於「歲寒」與「春風」之對,「三友」與「一家」之對,也十分工整,無怪乎廣為流行。
❹ 歷史文化底蘊是什麼意思
所謂文化底蘊,就是人類精神成就的廣度和深度,即人或群體所秉持的的道德觀念、人生理念等文化特徵。也是人或群體學識的修養和精神的修養。
釋義
該詞語具有兩個前提:
1、是人或者人群所具有的。
我們可以說某地的人具有什麼樣的文化底蘊,我們可以說某公司具有什麼底蘊,但不能說某物具有文化底蘊,它只能是表現出製作人所在群體的文化底蘊。
如:一個教師的文化底蘊,不僅決定著他理解、駕馭教材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只有教師具有豐厚的文化底蘊,才能創造一個豐富的課堂,才能給學生以廣博的文化浸染。
2、這些文化特徵都有淵源以及演化,獨特的地域性文化。
(4)感受歷史文化底蘊擴展閱讀
近義詞
文化修養
文化修養得分開解釋:「文化」,是人文文化與科技文化各學科的總和。所謂「修」,乃吸取、學習,為的是打下知識體系的基礎。所謂「養」,是在「修」得的知識基礎之上的提煉、批判、反思乃至升華。
文化修養總的來說,則是對人文文化、科技文化中的部分學科有了解、研究、分析、掌握的技能,可以獨立思考、剖析、總結並得出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的一種能力。只修不養,是只知道死讀書的獃子。只養不修,則是熱衷於主觀臆想的狂人。
具有較全面的知識體系,在學習中思辯。不斷完善自己的世界觀,這就是我對「文化修養」的理解與追求。
❺ 情簡要描述你對中國文化的體會和感受
中國傳統文化是民族的瑰寶,要傳承,要發揚;但它更需要我們去接受,去實踐,去體悟。學古不泥古,我們要將傳統文化結合時代精神,融入到我們的工作、生活中去;以傳統文化規范自己的言談舉止,用傳統文化寬撫我們的內心,讓傳統文化促進社會的和諧。只有與時代結合,運用到生活中去,傳統文化才是活的,才能在世界文化之林立於不敗之地。我相信五千年祖輩的智慧會在日益強大的中國和富有創造力的中華兒女的傳承和發揚下,在世界文化之巔閃爍出屬於中華民族的智慧之光;讓世界見證中國傳統文化的神奇與博厚!
中國傳統文化內容豐富、包容萬象、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涵蓋思想觀念、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文學藝術、教育科技等諸多方面,傳統文化學習心得體會。它根植於封建主義的土壤,經過五千年的錘煉,成為中華民族興國安邦、炎黃子孫安身立命的文化根本,成為支撐中華文化的精神脊樑,成為推動中華文化發揚廣大、綿延不斷、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漫漫中華五千年,悠悠歷史數千載,中國傳統文化在經歷幾次全盤否定和摒棄後,鳳凰涅槃、浴火重生。洋文化泛濫、道德標准闕失、心浮氣躁、功利化趨勢日益嚴重的今天,依然獨樹一幟、熠熠生輝。
❻ 中國的文化底蘊深厚,你是從從哪方面感覺出來的
從古至今,中華民族經歷過多個朝代的變遷,有著多種多樣的文化色彩。可以從我們國家的多個城市變化中可以看出中國的文化底蘊是很深厚的。城市代表著經濟、文化、歷史。所以從城市的社會經濟發展中我們可以感受出中華民族豐富的文化。
四、神都洛陽洛陽最早於夏朝建立的,它有著幾千多年的歷史,有一百多位皇帝在這個城市定都,有著一千多年的建都歷史,被稱為“千年帝都”。洛陽有著聞名於世的“龍門石窟”,它被人們稱為中國唯一的“神都”。
除了以上的城市,還有漢文化代表的南京、三國時期蜀國的國都成都、孔子的故鄉山東曲阜等等都證明著中國擁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
❼ 歷史感悟
清明節的感悟
清明節到了,不管走得再遠,還得回來給祖先掃墓,在野草叢生的墓地前,輕輕地拔掉那些美麗的小野花和雜草,然後培上一些新土,壓上紙條,獻上一束鮮花,點幾柱清香,揖幾個禮。在默默禱告之中,突然細想,不知先人感受的我,不知道現在黃土下面安息的祖先,是否喜歡這樣的打擾?後人在墓地前走動、沉默、追思、悲傷,因為後人還活著,有感覺,有思維。對無可逃避的死亡的疑懼變成了內心涌動著的對生命的敬畏和感激。
清明節給祖先掃墓,不知道哪個聰明祖先地為後人設置的窗口,讓生者和死者來這里在默視中對話。喧囂、浮躁之中的現代人暫時安靜下來,來到這荒山僻嶺,在細雨蒙蒙的春天,在綠草幽幽的原野上,聆聽先人的聲音,感悟生與死。
望著那孤寂的墓碑和土堆,想著靜靜卧在黃土下的親人,一幕一幕的那些塵封的回憶,便悄然湧上心頭,那些充滿快樂和悲傷的日子彷彿就在昨天。這時,我不安分地猜測、評價、默問著已逝的祖先。他這一生算得上活得美麗嗎?他這一生算得上活得幸福嗎?他這一生算得上活得快樂嗎?其實,不管怎麼說,他還算是沒白活!
突然之間,我是乎明白了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原來並非虛構的。記得有個哲人曾說過,如果你不明白死亡,就不明白生命是什麼;又說,活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為什麼活著。其實,在無限的未來生命中,我們目前需要探索的只是活著,在活著的時候,得做一件件生前死後都將無遺憾的事,在無限的宇宙的時空之中和無限的未來之中,認真走完屬於自己「活著」的那一段極其微小的人生歷程。
其實,活著本來就是一種美麗。生命自從它誕生的哪一刻開始,就在與死亡做終生的搏鬥。生與死,本來只是一線之隔,釋迦牟尼說:生死呼吸之間,一口氣不來,即成來世。有時候,生命之燈的熄滅易如拍死一隻蚊子。對於很多英年早逝的人,我們除了回憶他們的聰明才智與對人類的貢獻以外,更多的只是嘆息:他若能多活幾年就好了。其實,不是多活幾年的問題,而是幾秒鍾的事情,比如如突發事故的發生,雖然我們在生與死之間奮鬥了幾十年,可是卻失意於幾分鍾之間。
想到這里,便會覺得活著真的是一種美麗,真的是一種幸福,此時,便會覺得活著的每一分鍾都是來得不容易的,在生命之旅中,我們戰勝過無數次疾病、突發事故、每分鍾都可能飛來的「橫禍」,才有平安、健康、幸福今天。這時或許覺得有點在安慰自己,但誰又能說這不是生命的「真實」呢?
生命其實也十分簡單,我們都是緊握著拳而來,撒開著手而去。剛出生時那雪白而幼嫩的小小拳頭,在清洗的時候,是掰也掰不開;撒開著手而去的老人,也許是在冥冥之中告警後人,他是一點都沒有帶去,所以才撒開著手,於是「撒手塵寰」便成為一種永恆真理。人不可能永遠地活著,生命從它誕生的那一刻起,便註定一步步地走向死亡。死亡本來就是是必然的,然而最重要的是面對死亡的態度,就是坦然地走向死亡,那就需要在生的時候,能夠知道無愧於生命,能夠體會到活著就是一種美麗,能夠體會到珍惜生命美麗的重要。
❽ 形容歷史文化博大精深的句子
1、中華上下五千年,中華文化千里傳,萬里路途多遙遠,異國他鄉中華文化美名版揚。權中國文字博大精深,其中意味需要細細品。
2、中國傳統文化第二個魅力是文學藝術的魅力。中國人只要讀過書的,都多少知道一些古詩古詞和一些文學名著。但中國古典文學的美實在是很妙曼優美,給人以無盡的遐想和怡悅的感受。
3、中華國粹是京劇,始於清朝乾隆間,融匯徽漢昆秦調,流傳世間兩百年,分為生旦凈末丑,臉譜劃分善與惡,有板有眼有講究,中華文化藏其間!
4、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文化,如同耀眼的星座,光耀了悠悠五千年。其中的許多精華,被代代相傳,價值歷久而彌新,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國學文化經典。它是古老文化的智慧結晶,是中國文化和中華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們應該生生不息傳遞的瑰寶。
5、中華上下五千年,人物事跡永流傳,亂世百姓不得安,當今社會享平安,百姓安康今日談,龍的傳人得真傳。
6、中國傳統文化不是擺幾本線裝書和假古董,也不是穿套漢服或唐裝,更不是風水、堪輿、預測之學。通過去蕪存菁,國學中的精華不僅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
❾ 形容歷史悠久文化底蘊的詩句有哪些
1、念奴嬌·赤壁懷古
【作者】蘇軾【朝代】宋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譯文
大江之水滾滾不斷向東流去,淘盡了那些千古風流的人物。千古英雄人物。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是,三國周瑜破曹軍的赤壁。陡峭的石壁直聳雲天,如雷的驚濤拍擊著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捲起千萬堆白雪。雄壯的江山奇麗如圖畫,一時間涌現出多少英雄豪傑。
遙想當年的周瑜春風得意,絕代佳人小喬剛嫁給他,他英姿奮發豪氣滿懷。手搖羽扇頭戴綸巾,從容瀟灑地在說笑閑談之間,八十萬曹軍如灰飛煙滅一樣。我今日神遊當年的戰地,可笑我多情善感,過早地生出滿頭白發。人生猶如一場夢,舉起酒杯奠祭這萬古的明月。
2、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作者】辛棄疾 【朝代】宋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譯文
什麼地方可以看見中原呢?在北固樓上,滿眼都是美好的風光。從古到今,有多少國家興亡大事呢?不知道。往事連綿不斷,如同沒有盡頭的長江水滾滾地奔流不息。
當年孫權在青年時代,做了三軍統帥。他能占據東南,堅持抗戰,沒有向敵人低頭和屈服過。天下英雄誰是孫權的敵手呢?只有曹操和劉備而已。「要是能有個孫權那樣的兒子就好了。
3、念奴嬌·登建康賞心亭呈史致道留守
【作者】辛棄疾 【朝代】宋
我來弔古,上危樓、贏得閑愁千斛。虎踞龍蟠何處是,只有興亡滿目。柳外斜陽,水邊歸鳥,隴上吹喬木。片帆西去,一聲誰噴霜竹。卻憶安石風流,東山歲晚,淚落哀箏曲。兒輩功名都付與,長日惟消棋局。寶鏡難尋,碧雲將暮,誰勸杯中綠。江頭風怒,朝來波浪翻屋。
譯文
我來憑弔古人的陳跡,登上高樓,卻落得愁悶無窮。當年虎踞龍蟠的帝王之都今在何處?滿目所見只是千古興亡的遺蹤。夕陽斜照著迷茫的柳樹,水邊覓食的鳥兒急促地飛回窩中,風兒吹拂著高樹,掠過荒涼的丘壟。一隻孤獨的船兒在秦淮河中匆匆西去,不知何人把激越的寒笛吹弄。
回想當年那功業顯赫的謝安,晚年被迫在東山閑居,也被悲哀的箏聲引起傷慟。建功揚名的希望都寄託在兒輩身上,漫長的白日只有消磨在棋局中。表明心跡的寶鏡已難於尋覓,歲月又將無情地逝去,誰能安慰我的情懷共飲酒一盅?早晨以來江上便狂風怒號,高浪似要翻倒房屋,真令人憂悚。
4、《賣花聲·懷古》元代:張可久
阿房舞殿翻羅袖,金谷名園起玉樓,隋堤古柳纜龍舟。不堪回首,東風還又,野花開暮春時候。美人自刎烏江岸,戰火曾燒赤壁山,將軍空老玉門關。傷心秦漢,生民塗炭,讀書人一聲長嘆。
譯文:阿房宮內羅袖翻飛,歌舞昇平;金谷園里玉樓拔地,再添新景;隋堤上古柳蔥郁,江中龍舟顯威名。往事難回首,東風又起,暮春時候一片凄清。美人虞姬自盡在烏江岸邊,戰火也曾焚燒赤壁萬條戰船,將軍班超徒然老死在玉門關。傷心秦漢的烽火,讓百萬生民塗炭,讀書人只能一聲長嘆。
5、《漢宮曲》 唐代:徐凝
水色簾前流玉霜,趙家飛燕侍昭陽。掌中舞罷簫聲絕,三十六宮秋夜長。
譯文:晶瑩如水的珠簾里月光皎潔,晃動著美女的身姿,趙家飛燕在昭陽宮侍奉君王。歡樂歌舞後簫聲中止,三十六宮清冷下來,宮女們感到秋夜的漫長。
❿ 游十三朝古都追千年歷史,會感到怎樣的文化底蘊
“二十年中國看深圳,百年中國看上海,千年中國看北京,上下五千年中國看西安。去西安旅遊,你首先要了解的就西安的文化,不然你會震驚到無法呼吸。
在西安最中心的地方有一座鍾樓,他是我國遺留至今所有鍾樓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鍾樓內的雕刻以及彩繪讓你簡直不敢相信這是出於古人之手,栩栩如生、金碧輝煌。
西安就是這樣一座古城。無論走在西安的哪個角落,都能嗅到它歷史遺留下來的氣息,讓你有那麼一瞬間彷彿回到了過去。當你開始邁動步伐時,身邊的車水馬龍又讓你感受到了這座古城時尚的氣息,過去與現在相互交織與碰撞,向世人展示著我有源遠流長的藝術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