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芍陂歷史意義

芍陂歷史意義

發布時間:2021-02-21 08:53:31

1. 歷史上著名的陂塘蓄水芍陂是怎樣建成的

安徽壽縣的芍陂建於春秋時期,地在安徽壽春芍陂縣南,是我國最早最內大的一項陂塘蓄水工程,為楚國容令尹孫叔敖所建。芍陂是利用這一地區,東、南、西三面高,北面低的地勢,以沘水與肥水為水源,而形成的一座人工蓄水庫,庫有五個水門,以便蓄積和灌溉。全陂周圍60千米,到晉時仍灌溉良田萬余頃,它在當時對灌溉防洪航運等都起了重要的作用。現在安徽的安豐塘,就是芍陂淤縮後的遺跡。

2. 興水利,除水害,歷來是治國安邦的大事。春秋時期楚相孫叔敖主持修建的我國水利史上最早的大型灌溉工程是

安豐塘古稱芍陂(音èbēi),又稱期思陂,是中國淮河流域古今重要的水利工程,位於今安徽省淮南市壽縣中部地區。史載由春秋時期楚國丞相孫叔敖建於楚莊王十七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597—公元前591年),至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它的建造對後世大型陂塘水利工程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古時候被譽為「天下第一塘」。

與後來的都江堰、漳河渠、鄭國渠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隋唐以後設置安豐縣。因此被稱為安豐塘。安豐塘是我國水利史上最早的大型陂塘灌溉工程,選址科學,工程布局合理,水源充沛.它的建造對後世大型陂塘水利工程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安豐塘是我國水利史上最早的大型陂塘灌溉工程。素「淮河流域水利之冠」、「江北第一水利」之稱。千百年來,在灌溉、航運、屯田、濟軍等方面,起過重大作用。古人的《芍陂》詩曾描繪了安豐塘灌區的昇平景象,「因川成利費經營,遙望江南盡稻粳,支渠派引千畦潤,隴畝村連百寶盈。流澤於今還未艾,試聽放閘鼓歌聲」。

(2)芍陂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芍陂(安豐塘),是中國古代最早的灌溉蓄水工程,它比都江堰、鄭國渠還早300多年,她聞名於世並非只在當今。《水經注》記載:「淝水流經白芍亭,積水成湖,所以叫作芍陂。」隋朝在此設置安豐縣,芍陂又稱安豐塘。2600多年前,孫叔敖選擇該地比較低窪的地方,築堤攔蓄源自江淮分水嶺北側的山源河水,興建起「陂周百十許里」的芍陂(安豐塘),下控1300多平方公里的淠東平原,其工程及治水理念和治水水平之超前,民間用「芍陂歸來不看塘」贊譽。

清嘉慶年間的《芍陂紀事》,系統地記述了芍陂工程及其文化歷史。2600多年來,芍陂(安豐塘)一直支撐著區域農業、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工程水利為核心,形成了包括區域水系、農業生態、田園觀光、水神祭祀、灌溉管理等內涵豐富的陂塘文化。

安豐塘作為中國著名古代水利工程之一,世界著名平原水庫,其作用及在水利工程史上的思維和影響,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曾先後由聯合國大壩委員會名譽主席托蘭以及美國、德國、羅馬尼亞等一些國內外專家學者到此參觀。他們對安豐塘水利工程歷史之長久,設計建設之科學而且至今仍發揮巨大效益深為推崇,評價極高。

著名文物古建專家單士元、羅哲文等參觀後還揮筆題辭:楚相千秋績,芍陂富萬家。豐功同大禹,偉業冠中華。安豐塘選址科學,工程布局合理。《芍陂紀事》說,「芍陂之源,出自六安龍穴山,首受淠水。西自騶石,東自龍池,其水胥注入陂中」。安豐塘水源充沛,塘身居高臨下,銜控一千三百多平方公里的淠東平原。

三國時,開小陂五十來處,蓄納分吐,與安豐塘形成了一個科學的水利調節網路。隋代時設計閘門36座,使塘水蓄放轉調更加方便自如,灌溉關系考慮十分周密。安豐塘的創造,對後世的大型陂塘水利工程,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3. 楚國名相孫叔敖主持修建的安豐塘(芍陂)為何被稱為「天下第一塘」

之所以能夠被叫做天下第一塘既有這條河本身的原因也有修建的人的原因,最重要的還是安豐塘與都江宴,漳河渠,鄭國渠一起被合稱為四大水利工程,是由春秋時期的孫叔敖也就是當時的楚國丞相組織修建的,無論是在歷史上還是在現在都發揮著很重要的水利作用,後面雖有一段時間荒廢,但是經過後面朝代的修整又重新回到了大眾的視野當中來了。

據說當時的孫叔敖這么堅持要完成安豐塘的修建,是因為孫叔敖自己本來就是一個熱愛水利事業的人,如果放在現在孫叔敖應該也算的上是一個很優秀的水利工程師了,這條河修建完之後一直保留到了現在,很多人聽到天下第一塘的稱號也都不遠千里的想要來看一看當年造福百姓們的這條河長什麼樣。

4. 清朝統治對中國歷史發展的影響

清政府實行閉關政策是落後的封建經濟和政治發展的必然結果,所謂閉關自守政策,即嚴格限制對外交往。
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的原因有:
①從主觀因素看:
a.從明朝中後期開始。由於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古老的中國封建制度開始走向衰落。封建統治者只能依靠強化君主專制,加強特務統治,大興文字獄.實行文化專制等手段來維持封建統治,封建統治者必然害怕和拒絕任何新事物的傳人。
b.幾千年來我國經濟結構是小農業和手工業相結合,自然經濟佔主導地位,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在落後閉塞的經濟基礎上產生出因循守舊、驕傲自大和閉關自守的思想。
②從客觀因素看:
a、從明中期到清前期,中國先後遭到外國騷擾和侵略;沙俄侵略我國黑龍江流域。倭寇侵擾東南沿海,葡萄牙占據澳門,荷蘭侵佔台灣。為了防禦外國侵擾,封建統治者採取了消極的「閉關自守政策」。
b.清政府建立了對全國的統治後,各地反清斗爭持續不斷.東南沿海一帶的反清斗爭更是此伏彼起。尤其是鄭成功收復台灣後.同東南沿海和流亡海外的反清志士,保持密切聯系.為「反清復明」而斗爭。這也是清政府實施閉關政策的一個客觀原因:
(3)閉關政策對中國社會產生了巨大影響。
①一定程度上對外采侵略有某種民族自衛作用,保護了封建自然經濟。
②嚴重阻礙了中外經濟文化的交流,阻礙了國內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③影響了科學技術的進步,造成了經濟技術的落後,導致近代中國大大落後於西方,造成近代中國落後挨打的局面。
從根本上說,是一種消極防禦的政策,是違背歷史發展潮流的政策,最終導致清朝脫離世界潮流.進一步導致了閉塞、停滯、倒退。

5. 李冰形象文化的歷史意義

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不僅在中國水利史上,而且在世界水利史上回也佔有光輝的一頁。它答悠久的歷史舉世聞名,它設計之完備令人驚嘆!我國古代興修了許多水利工程,其中頗為著名的還有芍陂、漳水渠、鄭國渠等,但都先後廢棄了。唯獨李冰創建的都江堰經久不衰,至今仍發揮著防洪灌溉和運輸等多種功能。

李冰為蜀地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人們永遠懷念他。兩千多年來,四川人民把李冰尊為"川主"。1974年,在都江堰樞紐工程中,發現了李冰的石像,其上題記:"故蜀郡李府郡諱冰"。這說明早在1800年前,李冰的業績已為人民所傳頌。近人對李冰的功績也極為贊賞。1955年,郭沫若到灌縣時,題詞:"李冰掘離堆,鑿鹽井,不僅嘉惠蜀人,實為中國二千數百年前卓越之工程技術專家。"

6. 鐵器牛耕的出現及其對社會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鐵器牛耕引起的社會變革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春秋戰國時期鐵器、牛耕的使用,在生產上是巨大的歷史進步,大大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革。
了解「公作則遲」「分地則速」的社會現象。
在了解商鞅變法的史實基礎上,認識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以提高學生理解歷史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收集材料。學習收集材料的方法。將全班同學分成石器組、木器組、銅器組和鐵器組等幾個組,收集相關的生產工具資料,整理後以各種形式在課堂上展示,比較人類生產工具不斷進步的情況。繼而分析、歸納出從石、木、骨、蚌農具到鐵農具的發明和使用是生產工具上的變革;從完全的人力耕作到利用畜力耕作,是農耕史上的一次變革。
編演歷史劇。指導學生收集商鞅變法的資料,通過自編自演歷史劇,懂得編演歷史劇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通過編演、觀看歷史劇,了解商鞅變法的艱辛史實,體會商鞅的創新精神和昂揚的鬥志。
辯論。教學生辯論的方法和技巧,使學生通過積極辯論產生知識的火花。學習了商鞅變法的新知識以後,讓學生通過廣泛的辯論,明白商鞅變法符合時代要求,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在史書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商鞅為實現抱負不怕挫折和犧牲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比較生產工具的變革情況,了解它對後世產生的深遠影響。
通過商鞅變法的教學,使學生明白商鞅變法符合時代要求,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培養學生勇於改革的意識和創新精神;通過揭示商鞅之死,使學生理解改革不是一帆風順的,有時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價,樹立「實現抱負不怕挫折和犧牲」的觀念。
通過分工合作收集資料、編排歷史劇,培養學生的集體協作精神、團隊精神。
教學重點:
知識與能力方面,通過學習商鞅變法,認識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過程與方法方面,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
教學難點:
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學生解釋從生產工具的進步到生產方式的變革再到社會變革這三者之間的內在聯系。

7. 芍陂的簡介

中國古代淮河流域水利工程,又稱安豐塘。位於今安徽壽縣南。芍陂引淠入白芍亭東成湖,東漢至唐可灌田萬頃。隋唐時屬安豐縣境,後萎廢。1949年後經過整治,現蓄水約7300萬立方米,灌溉面積4.2萬公頃 。 春秋時期楚莊王十六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598年~公元前591年)由孫叔敖創建(另一說為戰國時楚子思所建),迄今2600多年一直發揮不同程度的灌溉效益。
孫叔敖十分熱心水利事業,主張採取各種工程措施,「宣導川穀,陂障源泉,灌溉沃澤,堤防湖浦以為池沼,鍾天地之愛,收九澤之利,以殷潤國家,家富人喜。」他帶領人民大興水利,修堤築堰,開溝通渠,發展農業生產和航運事業,為楚國的政治穩定和經濟繁榮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親自主持興辦了期思雩婁灌區和芍陂等重要水利工程。
期思雩婁灌區
楚莊王九年(公元前605年)前許,孫叔敖主持興建了我國最早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期思雩婁灌區。在史河東岸鑿開石嘴頭,引水向北,稱為清河;又在史河下游東岸開渠,向東引水,稱為堪河。利用這兩條引水河渠,灌溉史河、泉河之間的土地。因清河長90里,堪河長40里,共100里,灌溉有保障,後世又稱「百里不求天灌區」。經過後世不斷續建、擴建,灌區內有渠有陂,引水入渠,由渠入陂,開陂灌田,形成了一個「長藤結瓜」式的灌溉體系。這一灌區的興建,大大改善了當地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糧食產量,滿足了楚莊王開拓疆土對軍糧的需求。因此,《淮南子》稱:「孫叔敖決期思之水,而灌雩婁之野,庄王知其可以為令尹也。」楚莊王知人善任,深知水利對於治理國家的重要,任命治水專家孫叔敖擔任令尹(相當於宰相)的職務。 孫叔敖當上了楚國的令尹之後,繼續推進楚國的水利建設,發動人民「於楚之境內,下膏澤,興水利」。在楚莊王十七年(公元前597年)左右,又主持興辦了我國最早的蓄水灌溉工程——芍陂。芍陂因水流經過芍亭而得名。工程在安豐城(今安徽省壽縣境內)附近,位於大別山的北麓余脈,東、南、西三面地勢較高,北面地勢低窪,向淮河傾斜。每逢夏秋雨季,山洪暴發,形成澇災;雨少時又常常出現旱災。當時這里是楚國的北疆的農業區,糧食生產的好壞,對當地的軍需民用關系極大。孫叔敖根據當地的地形特點,組織當地人民修建工程,將東面的積石山、東南面龍池山和西面六安龍穴山流下來的溪水匯集於低窪的芍陂之中。修建五個水門,以石質閘門控制水量,「水漲則開門以疏之,水消則閉門以蓄之」,不僅天旱有水灌田,又避免水多洪澇成災。後來又在西南開了一道子午渠,上通淠河,擴大芍陂的灌溉水源,使芍陂達到「灌田萬頃」的規模。
芍陂建成後,使安豐一帶每年都生產出大量的糧食,並很快成為楚國的經濟要地。楚國更加強大起來,打敗了當時實力雄厚的晉國軍隊,楚莊王也一躍成為「春秋五霸」之一。三百多年後,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楚國被秦國打敗,考烈王便把都城遷到這里,並把壽春改名為郢。這固然是出於軍事上的需要,也是由於水利奠定了這里的重要經濟地位。芍陂經過歷代的整治,一直發揮著巨大效益。東晉時因灌區連年豐收,遂改名為 安豐塘」。如今芍陂已經成為淠史杭灌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灌溉面積達到60餘萬畝, 並有防洪、除澇、水產、航運等綜合效益。為感戴孫叔敖的恩德,後代在芍陂等地建祠立碑,稱頌和紀念他的歷史功績。1988年1月國務院確定安豐塘(芍陂)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國時期,曹魏在淮河流域大規模屯田,大興水利,多次修治芍陂。建安五年(200年),揚州刺史劉馥在淮南屯田,「興治芍陂以溉稻田」,達到「官民有蓄」。建安十四年(209年),曹操親臨合肥,亦「開芍陂屯田」。魏正始二年(241年),尚書郎鄧艾大修芍陂,更有成效,在芍陂附近修建大小陂塘50餘處,大大增加了芍陂的蓄水能力和灌溉面積。西晉太康年間(280--289年),劉頌為淮南相,「修芍陂,年用數萬人。」說明芍陂已建立了歲修制度。南朝宋元嘉七年(430年),劉義欣為豫州刺史,鎮壽陽(今壽縣),伐木開榛,修治陂塘堤壩,開溝引水入陂,對芍陂作了一次比較徹底的整治,灌溉面積恢復萬頃。
隋開皇年間(581--600年),趙軌為壽州長史,對芍陂再次修治。將原有的五個水門改為三十六個。這在排灌方面,是個很大的發展。宋明道中(1032--1033年),張旨知安豐縣(今壽縣),他對安豐塘作了較大規模修治,「浚淠河三十里,疏泄支流,注芍陂;為斗門,溉田數萬頃;外築堤,以備水患」。由於疏浚了水道,使灌溉面積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中對芍陂有較詳的記載,芍陂當時有5個水門:淠水至西南一門入陂,其餘四門均供放水之用,其中經芍陂瀆與肥水相通的2個水門,可以「更相通注」,起著調節水量的作用。隋開皇年間(581年~600年),壽州總管長史趙軌修治芍陂,將水門改為36個。其後屢廢屢建,至清末尚有28個。宋明道年間(1032年~1033年),安豐知縣張旨對芍陂又作了較大規模的修治。明清兩代對芍陂的修治多達24次,但規模都不大。
元代以後,安豐塘水利日漸萎縮,除陂塘自然淤積外,主要因為豪強地主不斷占湖為田,使陂塘面積日益縮小,日趨湮廢。至近代,安豐塘僅長20餘里,東西寬不到10里,灌田僅800頃。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對芍陂進行了綜合治理,開挖淠東乾渠,溝通了淠河總乾渠。芍陂成為淠史杭灌區的調節水庫,灌溉效益有很大提高。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8. 三國鼎立對歷史發展的影響

在漢、唐盛世之間出現的「 三國鼎立」,並非表層意義上的鼎足而立,亦非簡單的割據分裂。

一、「 三國鼎立」的實質

赤壁之戰前,面對曹操的強大攻勢,孫權既不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又不願「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諸葛亮舌戰群儒,詳細分析了聯劉抗曹必勝,並勸孫權「 今將軍誠能命猛將統兵數萬,與豫州協規同力,破曹軍必矣。操軍破,必北還,如此則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矣」。孫權與魯肅、周瑜商討再三,決定聯劉抗曹。孫劉聯盟開始建立。

在赤壁之戰中,孫劉聯盟初顯威力,大敗曹軍,迫使曹操由攻勢轉入守勢。孫劉借機發展各自的勢力。劉備占益州,奪漢中,奠定了蜀漢的規模。孫權在江淮擴張勢力,佔領嶺南,又招撫了占據廣、交的士燮兄弟,做好了建吳的准備。

關羽在荊州地區的發展,引起東吳不安。呂蒙襲殺關羽,占據荊州。至此,三國鼎立的局面形成,孫劉聯盟亦宣告破裂。劉備為了奪回荊州,以給關羽報仇為名大舉進犯東吳,孫劉關系惡化為戰爭狀態。夷陵一戰,劉備大敗並死於白帝城。

劉備死後,孫劉聯盟必須恢復,才能共拒曹魏。諸葛亮鑒於後主幼弱,恐孫權「有異計」,立即派鄧芝「修好於權。權果狐疑,不時見芝」。鄧芝曉以厲害:「蜀有重險之固,吳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長,共為唇齒,進可並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你若歸順於魏,大則要你入朝,小則以你的太子為質,若不聽從,必然派兵進攻,蜀也會乘機順流東下。如此,江南之地非你所有。孫權醒悟,「遂自絕魏,與蜀連和,遣張溫報聘於蜀。蜀復令芝重往」。孫劉聯盟重新建立。此後,蜀又派費禕、陳震前往。孫權與陳震「開壇歃盟」。從此,孫劉聯盟確定不移,一直到蜀亡為止。

孫劉聯盟對蜀、吳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具體表現為如下幾方面:

其一,孫劉聯盟可以合蜀、吳之力與曹魏對抗,增強了反曹魏的力量,使其不敢輕舉妄動。

其二,孫劉聯盟可以使蜀、吳不必顧慮對方,為各自內修政理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

其三,孫劉聯盟有利於蜀、吳相互交流,互通有無,滿足各自需求,促進雙方發展。聯盟建立後,雙方聘使經常相互往來,互致方物;民間交往之盛自不待言。

其四,孫劉聯盟有重要的軍事作用,迫使曹魏陷入兩線作戰的不利局面。對蜀而言,聯盟為其北伐解除了「東顧之憂」,使曹魏「河南之眾,不得盡西」。對吳亦然。吳可無西顧之憂,河南之眾不得盡南。例如,建興六年(228年)十二月,吳魏交兵,諸葛亮乘機率數萬軍出散關(今陝西寶雞西南),圍陳倉(寶雞東),從西面進攻曹魏。再如,建興十二年二月,諸葛亮率十萬大軍出斜谷口,進攻曹魏,四月至郿,在五丈原扎營,與魏軍對抗。五月,孫權率十萬人由巢湖進攻合肥新城。蜀吳互相配合,迫使曹魏兩線奔波。

在「三國鼎立」的四十多年間,孫劉聯盟除在夷陵之戰前後極短時間遭到過破壞外,一直得以持續保持。也正因為蜀吳共同抗擊曹魏,才使「三國鼎立」延續達四十餘年之久。因此,「三國鼎立」的實質並非簡單的三足鼎立,而是孫劉聯盟作為一方而與曹魏一方的對抗。

二、形成「三國鼎立」的條件

以中原地區為主體的北方,與以巴蜀、江南地區為主體的南方,在地理、經濟、政治等方面勢均力敵的對抗,是形成「三國鼎立」的條件。

(一) 地理條件:「吳有長江之險,蜀有崇山之阻」,魏則擁有廣大的中原,地理上恰好為山水相依的南方對抗蒼莽廣袤的北方。

吳有長江天險,易守難攻。吳軍習於水上作戰,而曹魏中原兵不習水戰。吳揚長避短,利用長江天險和強大水軍,就可以有效地阻止曹魏的進攻。赤壁之戰已經證明了長江天險是保護孫吳的一道天然屏障。後來,曹魏多年不能舉兵伐吳,其中一條原因就是魏軍不能輕易越過長江天險。西晉滅吳時,也是先佔領長江上游,強大的王浚水師順江而下,與吳平分長江天險才完成。

蜀與吳以長江為紐帶得以緊密聯系,互相依託,互相支援。蜀還有崇山之阻,進可攻,退可守,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建興六年,馬謖失街亭,魏軍攻漢中,諸葛亮派軍扼險拒守,魏軍寸步難行。延熙七年(244年),曹爽「率步騎十餘萬」,走儻駱攻漢中,「漢中守兵不滿三萬」;蜀將王平憑守駱谷口的「興勢圍」(關隘),擋住了十餘萬曹軍。

九州之地,魏有其七,地域廣大,邊境重要關隘要沖均派兵把守,滅蜀吳不易,守則有餘。強大的曹魏,雖獨霸中原,卻在四十餘年間,只能對南方的蜀、吳徒作虎視之勢。

(二)經濟條件:曹魏經濟與蜀吳經濟相均衡,即以中原地區為中心的北方經濟與以江南、巴蜀地區為中心的南方經濟相均衡。

東漢末年,中原地區成了軍閥混戰的廝殺場,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遼闊的北方地區變成了一片荊棘叢生的荒原。為了改變殘破的局面,曹魏採取了一些措施恢復發展經濟。至曹魏後期,北方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洛陽由「宮室燒盡,街陌荒蕪,百官披荊棘,依丘牆間……飢窮稍甚,尚書郎以下自出樵採,或飢死牆壁間」,變成了「其民四方雜居,多豪門大族,商賈胡貊,天下四方會利之所聚」的繁榮都市。從皖北到洛陽一帶,「 農官兵田,雞犬之聲,阡陌相屬」,成為人口稠密的富庶區。

東漢末年,中原軍閥混戰,江南相對安定,北方人民大量從中原流遷到蜀、荊、江淮一帶。南遷人民不僅帶來了勞動力,還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工具。他們和江南人民一道勞作,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展。墾田面積顯著增加,建康「其四野則 無數,膏腴兼倍」。魯肅稱荊州「沃野萬里,士民殷富,若據而有之,此帝業之資也。」周瑜也指出:江東富饒,足以自立,「今將軍承父兄余資,兼六郡之眾,兵眾糧多,將士用命。鑄山為銅,煮海為鹽,境內富饒,人不思亂」。東吳的治鑄業、鹽業、絲織業、造船業都很發達。

益州本來就「民殷國富」,「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在諸葛亮的治理下,蜀國政局穩定,人民安居樂業,史稱「亮之治蜀,田疇辟,倉廩實,器械利,蓄積饒,朝會不華,路無醉人」;成都平原「溝洫脈散,疆理綺錯,黍稷油油,粳稻莫莫」,鹽、鐵、織錦業很發達。

總之,以中原地區為中心的北方經濟,由於遭受東漢末年混戰的多次破壞,盡管曹魏後期有所恢復和發展,但經濟的正常發展受到了抑制;以江南、巴蜀地區為中心的南方經濟卻有了巨大的發展,北、南方經濟力量基本上達到了平衡。這正是三國鼎立的經濟原因。

(三)政治條件:以中原地區為中心的北方人口及地主集團,與以江南、巴蜀地區為中心的南方人口及地主集團勢均力敵。

曹魏得到中原豪強地主的支持,東吳以長江南北的豪強地主為支柱,蜀漢得到荊益地主階級的支持。南、北方是否有對抗的條件呢?下面看兩組數據:蜀亡時(263年)有人口94萬,魏有443萬,吳亡時(280年)有人口230萬。嘉靖本《 三國志通俗演義》卷前有三國志宗僚一欄,開列三方人物477人,蜀漢104人,孫吳131人,曹魏242人。蜀、吳一方共有人口320多萬,曹魏一方有443萬。可見,無論是傑出人物(主要是地主階級及其幕僚),還是人口,都大體相當,這是蜀吳聯盟得以與曹魏對抗的政治基礎。

三、「 三國鼎立」的作用

「 三國鼎立」是從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走向西晉,即從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時期。這個時期,為中國封建社會最終走向盛唐的頂峰,奠定了第一級穩固的階梯(兩晉及南北朝則可視為第二級、第三級歷史階梯)。

其一,「 三國鼎立」實現了局部統一,為西晉的統一創造了條件。歷史從分裂走向統一。

東漢末年,封建軍閥割據一方,全國處於分裂 混亂的狀態。經過多年的征戰兼並,曹魏逐漸實現了北方的統一。其中,197年,大敗袁術於蘄縣;198年,攻徐州,殺呂布,又打敗張綉、劉表聯軍;199年,張綉投降;200年,先在下邳擊潰劉備勢力,後在官渡大敗袁紹主力;隨後幾年,兼並幽、冀、青、並四州。至208年,基本上統一了北方,後來又統一了關隴地區。曹操統一北方,避免了群雄割據。他曾自負地說:「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的確,曹操統一北方,實現了局部統一,為全國的統一奠定了基礎。

孫策打敗揚州的割據勢力,在江東站穩了腳跟。孫權代繼孫策後,繼續經營江南,在江淮擴張勢力,奪荊州,占嶺南,招撫廣、交,統一了江南。

劉備進軍西蜀,占益州,奪漢中,南撫吳越,西和諸夷,統一了巴蜀地區。

「三國鼎立」,使全國由分裂割據逐步向統一發展。後來,西晉繼承了曹魏的衣缽,通過兩次大兼並戰爭,滅蜀平吳,最終完成了全國的統一。因此,「三國鼎立」是歷史的進步,而不是歷史的倒退。

其二,「三國鼎立」創造了穩定的社會環境,有利於經濟、政治、文化的恢復和發展。

孫劉聯盟與曹魏勢均力敵,彼此都不敢輕舉妄動。諸葛亮五齣歧山,戰斗范圍很小。此外,交戰范圍僅局限於彼此交界之處,於廣大地區損益不大。相對穩定的環境,為經濟、政治、文化的恢復和發展創造了條件。

其三,「三國鼎立」 有助於激發三國間的競爭意識,促使各國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恢復和發展各自的經濟、政治和文化。

曹操依靠豪強大族統一北方後,力矯漢末弊政,推行打擊豪強大族的政策,以抑制大族勢力的發展,來緩和階級矛盾,鞏固統治。他頒布「唯才是舉」令,一大批有才能的中小地主被吸收入曹魏政權,有利於革新吏治,使政治比較清明。為了發展農業生產,曹魏實行軍屯、民屯,取得了積極效果:在許昌附近募民屯田,一年得谷百萬斛;鄧艾在淮河流域屯田,每年得谷五百萬斛。地方官大力招徠流民,使其重返生產一線。如張既為京兆尹時,「招懷流民,興復縣邑」;蘇則為金城太守時,「與民分糧而食,旬月之間,流民皆歸,得數千家」;揚州刺史劉馥由於執行比較開明的政策,「流民越江山而歸者以萬數」。為了把自耕農束縛在土地上,地方官大多注意勸課生產。如河東太守杜畿「課民畜牸牛草馬,下逮雞豚犬豕,皆有章程。百姓勤農,家家豐實」;顏斐為京兆太守時,令百姓「整阡陌,樹桑果」,閑月上山伐取木材做車,又令百姓養豬狗;鄭渾為魏郡太守時,「以郡下百姓苦乏材木,乃課樹榆為籬,並益樹五果,榆皆成藩,五果豐實」。這些政策,對生產的恢復與發展無疑起到了積極作用。為了促進農業生產,還修建了許多水利灌溉工程,如在合肥修芍陂、茹陂、七門、吳塘諸堰,其中七門堰可溉田1500頃,芍陂可溉田至數萬頃;在淮潁地區,「修廣淮陽、百尺二渠,上引河流,下通淮潁,大治諸陂於潁南潁北,穿渠三百餘里,溉田二萬頃」;在關中開成國渠,築臨晉陂,溉田三千餘頃;在河北疏導高梁河,造戾陵遏,開車箱渠。這些水利工程對促進北方農業的恢復與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針對「德政不舉,威刑不肅,蜀士人每專權自恣」,諸葛亮採取了信賞必罰的法治手段,打擊控制專權自恣的益州地主,政治比較清明。諸葛亮南撫夷越,西和諸戎,成功地安定了西南少數民族,並使其成為蜀漢的重要力量之一。為了保障成都平原的灌溉,諸葛亮派一千二百丁護理都江堰。蜀設司金中郎將、司鹽校尉等官職,加強管理鹽、鐵、織錦等手工業,促進了手工業的發展。

為了增加勞動力,東吳強迫山越人離開山區,遷到平原,「強者為兵,羸者補戶」;又設典農校尉、典農都尉,管理民屯生產。為了增加軍糧,實行軍屯,還設司鹽校尉、司鹽都尉,管理鹽業生產;另設典船校尉、典船
都尉,管理造船。東吳的冶鑄業、鹽業、絲織業、造船業都很發達。

綜上所述,「 三國鼎立」是三國各方勢力面對東漢末期的爛攤子奮發有為,重新收拾舊山河,在對抗中進步,在競爭中發展,從而在漢、唐盛世之間,起到承先啟後的積極作用。

閱讀全文

與芍陂歷史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