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武漢會戰歷史意義

武漢會戰歷史意義

發布時間:2021-02-21 07:22:43

A. 武漢會戰的意義有哪些

武漢會抄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在武漢地區同日本侵略軍展開的一場會戰。中華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6月至10月,中國第5、第9戰區部隊在武漢外圍沿長江南北兩岸展開,戰場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廣大地區,是抗日戰爭戰略防禦階段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殲敵最多的一次戰役。

武漢會戰中中國廣大官兵總體上是英勇頑強的,曾大量殺傷日軍,並給日軍以重大打擊。但由於最高決策者及有些高級將領作戰指導上欠妥,以致在消耗敵人的同時過多地消耗了自己,主要原因是戰役上單純地進行陣地防禦,與日軍拼消耗。——基本常識之歷史篇

B. 武漢在抗日戰爭中的地位

是抗日戰爭中時間最長,規模最龐大,最為著名的一場戰役

C. 武漢大會戰在中國抗戰史上有何重大意義

武漢會戰歷時4個半月,以國軍主動撤出武漢而告結束。就戰役而言,日軍佔領了武漢三鎮,並控制了中國的腹心地區,取得了勝利。但就戰略而言,則日本並未能實現其戰略企圖。日本大本營認為「只要攻佔漢口、廣州,就能支配中國」,於是日本御前會議決定發動武漢會戰,迅速攻佔武漢,以迫使中國政府屈服。為此還規定「集中國家力量,以在本年內達到戰爭目的」、「結束對中國的戰爭」。但是,中國政府既未因武漢、廣州的失守而屈服,日本的侵華戰爭也未因日軍佔領武漢、廣州而結束。中國政府在武漢失守後聲明說:「一時之進退變化,絕不能動搖我國抗戰之決心」,「任何城市之得失,絕不能影響於抗戰之全局」;表示將「更哀戚、更堅忍、更踏實、更刻苦、更猛勇奮進」,戮力於全面、持久的抗戰。而在日軍已經佔領的後方,大批的抗日人民武裝成長起來,大片的國土又被收復。用日軍自己的話說,日軍佔領的「所謂治安恢復地區,實際上僅限於主要交通線兩側數公里地區之內」。因而可以這樣說:武漢會戰,不僅使日軍又遭到一次戰略性的失敗,而且成為日本由戰略進攻走向戰略保守的轉折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速戰速決的戰略方針被徹底粉碎
由於國軍的堅強抗擊,日本動用了當時能夠集結的最大兵力(用於進攻的編制人員約25萬人,會戰期間曾補充四五次人員,投入的總兵力當在30萬人左右),發揮了陸、海、空裝備上的絕對優勢,苦戰4個半月,不但沒有殲滅國軍的主力部隊,沒有使國軍的抗戰意志和戰鬥力有所減退,反而使日軍的有生力量遭到了嚴重的打擊。據日軍發表的統計資料,第11軍戰死4506,負傷17380人 [15] ,第2軍戰死2300,負傷7600人,還有900病死的 [16] ,連同海軍及陸海航空兵的傷亡人數,總計約3.55萬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軍令部根據各部隊戰斗詳報統計的日軍傷亡人數為25.6萬人。很顯然,日本發表的數字偏低,而軍令部發表的數字則偏高。武漢會戰以後,本來就感兵力不足的日軍,隨著戰線的延長,兵力益發感到不足,無力再組織像淞滬、徐州和武漢會戰這樣大規模的、以攻城略地為目標的戰略進攻,而被迫轉為戰略保守。這就使中國的抗戰由戰略防禦階段發展為戰略相持階段,日本侵略軍則陷入了它自身所最不願意進行的持久戰的泥淖之中,無法自拔,從而導致日本侵華政策的轉變:由軍事打擊為主、政治誘降為輔,改為以政治誘降為主、軍事打擊為輔;由以主要兵力進行正面戰場的作戰,改為轉移兵力進行敵後戰場的「治安」作戰。
日本國力因損耗過巨而開始急劇表面化
日本是一個島國,戰略物資缺乏,主要依賴輸入,而當時日本的經濟實力並不很強。據日軍戰史記載,「七七」事變時日本「儲備的黃金,包括發行紙幣的准備金,全部只不過十三億五千萬日元」;「而對日來說,對戰爭規模起著制約作用的,實際上還是它的黃金儲備量。它意味著日本的正幣儲備量從最初就限定了這場戰爭。日本發動了戰爭,卻又千方百計地「謀求早期解決」,為了維持侵華戰爭,「昭和十二年(1937年)從海外輸入的軍需物資總額達到九億六千萬日元」。到翌年的6月,為了進行武漢會戰,「連學校教練用的步槍都被收回」,用於裝備擴建的軍隊。更由於兵員的不斷增加,國內勞力、糧食、能源均感不足。武漢會戰結束後的1939年,日本軍費的支出已達61.56億日元,已遠遠超出了日本國家的儲備量,從而使「日本國力窮困急劇表面化」,已經失去了充分保障軍隊軍事物資供應的能力,從而「加重了中央統帥部首腦的痛苦和壓力」,以致其參謀總長和陸相自稱:「外強中干是我國今日的寫照,時間一長就維持不住了」。大致在武漢會戰之後,日軍的編制、裝備和部隊戰鬥力,總的來看比會戰前有所下降。這也是日本不得不改變其政治和軍事戰略,企圖「以華制華」、「以戰養戰」的重要原因。

D. 武漢會戰的歷史評價

武漢會戰中中國廣大官兵總體上是英勇頑強的,曾大量殺傷日軍,並給日軍以重大打擊。但由於最高決策者及有些高級將領作戰指導上欠妥,以致在消耗敵人的同時過多地消耗了自己(陣亡將士人數,軍事委員會統計為254628人,加上負傷超過40萬),主要原因是戰役上單純地進行陣地防禦,與日軍拼消耗。

E. 武漢會戰對今天歷史的啟迪作用是什麼

1938年5月1日,武漢各抄界聚集舉行了聲襲勢浩大的遊行示威,要求全民參加抗日戰爭。從1938年6月至10月25日進行的武漢大會戰是中國抗戰初期繼淞滬、忻口、徐州會戰後的第四次大會戰,中日雙方在此次會戰中投入的兵力之多、作戰規模之大、戰線之長以及死傷之眾在八年抗戰中皆屬罕見

F. 武漢會戰,為什麼能成為一場改變世界歷史的大戰

1938年5月,日本政壇出了一件大事,軍部的首腦人物杉山元倒台了。杉山元,日本陸相,是一個固執己見的侵華「主戰派」,以優柔寡斷著稱的首相近衛文麿,一直對杉山俯首聽命。
但這一次,杉山居然被近衛扳倒了,消息傳出後,日本各界大嘩。
只有日本最高層的幾個人知道,近衛這次能得手,是他在一件大事上,同天皇達成了一致。為了配合近衛的行動,天皇派出了梨本宮守正親王,向杉山口頭傳達了聖旨。這份聖旨只有一句話:「立即辭職」。杉山嚇出一身冷汗,趕緊遞交辭呈。

據近衛回憶,自己同天皇達成的共識就是——從中國脫身,這場仗,已經打不下去了。
正是這個近衛,前不久還信誓旦旦地發表聲明,宣布把戰爭進行到底,不惜同中國打五年、打十年,打一場持久戰。,為什麼這么快就反悔了呢?
近衛沒有向人解釋,他默默開始尋找新陸相的人選,幾個人浮現在他的腦海中來。
寺內壽一:擔任過陸相,但貪圖戰功,主張在華進攻到底,pass。
柳川平助:淞滬會戰日本勝利的最大功臣,但因為南京大屠殺而臭名昭著, pass。
石原莞爾:陸軍中的天才,但這次侵華戰爭中石原沒有「戰功」,還說過「滅日本者必近衛」。近衛皺了皺眉頭,pass。

這么一來,近衛心目中只剩下一個人,「戰功」赫赫,還是日軍中著名的「中國通」,他就是第五師團長——板垣征四郎。
近衛相信,自己不會看錯人,為什麼要趕緊從中國脫身的這個問題,板垣,會替自己回答。
1938年6月初,板垣回到東京上任,見到近衛,他說起了自己在中國戰場的經歷。
在華北,板垣率領著精銳的第五師團,一路攻城略地,卻看不到一點勝利的兆頭。這讓他不斷想起石原莞爾的兩個預言:
一、就算國民政府剩下巴掌大的一塊土地,也一定會抗戰到底。
二、日軍會陷入持久戰的泥潭,最終自取滅亡。

在板垣眼中,這兩條預言正一步步實現,國民政府節節後退,卻仍堅持抵抗。而八路軍、新四軍在日軍背後,開辟了敵後戰場,板垣自己,就在平型關,吃了八路軍的苦頭。
近衛也非常熟悉石原,他和板垣一拍即合。二人達成共識,要在1938年內,逼中國投降,結束戰爭。
他們制定了雙管齊下的策略。
板垣唱白臉,調集大軍撲向蔣介石所在地武漢,准備消滅中國軍隊主力,用武力逼蔣介石投降。
近衛唱紅臉,他秘密派人前往香港,通過中間人聯繫上國民政府,提出蔣介石下野,就可以停戰的條件。

近衛和板垣設定的目標是:1938年年底,中國投降。
昭和天皇裕仁對這個計劃非常贊許,他表示,不願再見到「帝國雄師百萬受制於中國」。要求盡早把在華兵力用到其他地方,那麼,天皇想把在華日軍用到哪裡呢?
1936年起,斯大林開始不斷向遠東增兵,遠東蘇軍的人數從1935年的24萬,迅速增加到1938年的45萬人。
關東軍只有22萬,卻不斷向蘇軍挑釁,盧溝橋事變爆發時,關東軍甚至擊沉了蘇軍炮艇,但每次日蘇沖突,都是以蘇軍讓步而告終。
1938年7月,日軍調動所有機動兵力,投入武漢會戰。東北關東軍的裝備、彈葯,被大量抽調到關內。

斯大林抓住機會,派出蘇軍最優秀的指揮官之一——布柳赫爾,在張鼓峰反擊日軍挑釁。這場仗,蘇軍的兵力,是日軍的三倍。蘇軍有250架飛機、285輛坦克、裝甲車,237門火炮。而日軍,只有37門火炮,一萬五千人。
但讓斯大林沒想到的是,雖然這場仗蘇軍勝了,但蘇軍的傷亡,也是日軍的三倍。關東軍據此推算,只要日軍兵力達到蘇軍七成,就一定能擊敗蘇軍。
雖然關東軍的實際兵力,只有遠東蘇軍的一半,但只要解決了中國,把關內的百萬大軍調到中國東北,日軍就是蘇軍的三倍,對蘇聯的戰爭必勝無疑。一旦遠東告急,斯大林能將歐洲的部隊,增援到遠東嗎?

這是1938年9月,英國首相張伯倫,在倫敦機場的講話(張伯倫說):「我帶回來了和平」。他手中這份文件,是在慕尼黑和希特勒達成的協定,協定的目的正是,鼓勵德國進攻蘇聯。
世界歷史發展到了關鍵一刻,如果日本從中國脫身,與德國夾擊蘇聯,德日法西斯,很可能在莫斯科會師。
8月17日,參謀本部作戰指導課,制定了這份《關於終結戰爭的最高指導方案》,提出日本最重要的事情是「准備對蘇作戰」,但這需要「中日偃武停戰」。
好戰的日本軍部也意識到:同中國打消耗戰,是「皇國滅亡之兆」。如果中國不投降,同時與蘇聯爆發全面戰爭,日軍有可能面臨中蘇兩國的夾擊。
日本能不能進攻蘇聯,就看能不能先逼中國投降了。6月15日,日本御前會議決定,拿下武漢逼降中國。與之同時,國民政府軍委會制定作戰計劃,保衛武漢!
不久,板垣與近衛欣喜地發現,蔣介石辭去所兼行政院長等行政官職,他們認為,這是蔣介石在為下野做准備。
然而,蔣介石辭去行政官職,是為了專心率軍抗擊日本侵略。他調集了14 個集團軍共 120 個師,約100 多萬兵力,在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的廣大地區,同日軍展開殊死搏鬥。
讓日軍意外的是,這場大戰,沒有實現像他們預期的那樣決戰,中國軍隊迴避對決,而分散在山中、樹林中,同日軍展開激烈的山地戰,日軍的坦克飛機派不上用場,只能和中國軍隊肉搏,森林中打死飯冢國五郎的狙擊手,也成了日軍的噩夢,這時候,兩軍士兵的真實實力對比,就顯現出來了。
日軍多支部隊,都多次差點遭到全殲,最後靠大規模地釋放毒氣,才扭轉了戰局。

G. 武漢會戰是怎麼回事

武漢會戰是抗日戰爭初期發生在武漢外圍的一次大規模戰役。會戰從1938年6月11日日 軍進攻安慶起,至10月25日中國軍隊主動撤出武漢止,歷時約4個半月。這場以「保衛大武 漢」為口號的大規模戰役主要在武漢外圍展開,日軍前後投入武漢作戰的兵力達35萬余眾 (是時,日本全國陸軍的總兵力約90萬人),中國參戰的部隊則更達130個師,約100萬人 。整個戰事從長江沿線展開,擴及大別山麓,贛北南潯鐵路以及武漢近郊,縱橫數千里。 會戰時間之長、參戰兵力之多、規模之大,是八年抗戰期間任何一次戰役所不能比的,也 是中國
近代軍事史上最大規模的戰役之一。

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事變,揭開了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序幕。7月29、30日,在日軍的凶 猛進攻下,北平、天津相繼陷落。8月13日,日軍又大舉進攻上海,8月14日,國民黨政府 在日本重兵壓境和全國抗日怒潮的推動下,正式發表《自衛抗戰聲明書》,宣告:「中國 為日本無止境之侵略所逼迫,茲不得不實行自衛,抵抗暴力。」中國軍隊於淞滬一線血戰3 個月,至11月12日,上海失守。上海淪陷後,國民黨政府於11月20日發表《國民政府移駐 重慶宣言》,宣布遷都重慶。但國民黨的軍政機關並未立即西遷入川,而是首先轉移到了 武漢。 12月13日,南京淪陷後,國民黨中央黨部與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行政院、監察院、外交 部、財政部等部門以及主要的黨政軍首腦要員們均移駐武漢,武漢遂成為當時全國的政治 、軍事、外交、經濟與文化中心,成為事實上的戰時首都,全國抗日救亡運動的中心也轉 移到了武漢,武漢一時成為全國乃至於全世界關注的焦點。 1938年2月,蔣介石發表《抗戰必勝的條件與要素》,稱「廣大的土地和眾多的人民兩個條 件,就是我們抗戰必勝的最大武器。」「這次抗戰,是以廣大的土地來和敵人決勝負;是 以眾多的人口來和敵人決生死。……我們現在與敵人打仗,就要爭時間。我們就是要以長 久的時間來固守廣大的空間,要以廣大的空間來延長抗戰的時間,來消耗敵人的實力,爭 取最後的勝利。」這就是被稱為「以空間換時間,以小勝積大勝」的長期抗戰戰略。 1938年3月29日,武昌珞珈山麓,國立武漢大學宋卿體育館內,中國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 會在這里召開,這是全面抗戰爆發後,國民黨政府召開的最重要的一次會議。這次為期4天 的會議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是通過了《抗戰建國綱領》,提出了國民黨政府抗戰時期的內外 政策,這份後來被中國共產黨批評為國民黨「片面抗戰路線」的綱領,雖然表現出單純的 政府和軍隊抗戰的傾向,缺乏真正動員全國各界各階層人民,實現全民族團結抗戰的勇氣 ,但畢竟也表示了國民黨政府堅決抗戰,並在一定程度上開放民主的決心,在當時對於鼓 舞士氣,振奮民心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抗日戰爭進入到以保衛大武漢為中心的武漢抗戰時 期。 對此,當時擔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副部長的中共代表周恩來在親自為《新華日報 》撰寫的社論中指出:「武漢是中華民國的誕生地,是大革命北伐時代的最高峰,現在又 是全中華民族抗戰的中心。」 「全中華民族之愛國各抗日黨派,應該宣誓:使中國不再鬧 分裂,使統一戰線永遠的鞏固和發展下去,使大中華民族永遠地團結起來,一直達到抗戰 勝利,建國成功!」 「 辛亥、北伐、抗戰,這三個歷史時期,將造成中華民族復興的大 業。」時任國民政府軍委會政治部第3廳廳長的郭沫若在他的名著《洪波曲》中如此寫道: 「武漢三鎮,自北伐以來,在刀光劍影下已經窒息了整整十年」,「沉睡了十年的武漢, 彷彿在逐漸地恢復到它在北伐時代的氣息了」,「武漢三鎮的確是復活了!」 6月12日,中國共產黨機關報《新華日報》以醒目標題發表題為《保衛大武漢》的社論,號 召武漢人民,積極地組織起來,武裝起來為著保衛大武漢而參加前線作戰。所有願意參加 敵人後方活動的青年戰士迅速組織起來,英勇地到敵人後方去工作。 6月27日,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發表《抗戰一周年紀念宣傳大綱 》,正式提出了「保衛大武漢」的口號。 7月5日,毛澤東等七名中共參政員在《我們對於國民參政會的意見》中提出,要「動員軍 力人力財力物力來保衛我們軍事政治經濟交通中心的大武漢」。 7月7日,第9戰區司令長官、武漢衛戍總司令陳誠在為抗戰周年紀念日所作《以全力保衛大 武漢》一文中指出:「保衛大武漢,為當前最迫切的任務。」「今日武漢已成為第三期抗 戰中最重要的據點,這里是我們雪恥復仇的根據地,也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基石,今日全國 民眾,尤其是在武漢的每個軍民,應當激發最大的同仇敵愾心,人人都下定與武漢共存亡 的決心,來守住這個重要的國防堡壘,必能給予敵人以致命的打擊,造成將來決戰中極為 有利的形勢。」 7月6日至15日,第1屆國民參政會在漢口召開,會議確定了「抗戰到底,爭取國家民族之最 後勝利」的基本國策,並庄嚴宣告:「中華民族必以堅強不屈之意志,動員其一切物力人 力,為自衛,為人道,與此窮凶極惡之侵略者長期抗戰,以達到最後勝利之日為止。」 8月9日,武漢三鎮各界人民舉行聲勢浩大的「保衛大武漢」歌詠大遊行,在著名音樂家冼 星海的指揮下,遊行群眾齊聲高唱由鄭律成(《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曲作者)作曲、沙 旅·爾東作詞的《保衛大武漢》,激昂的歌聲響徹在武漢三鎮的天空: 熱血沸騰在鄱陽, 火花飛迸在長江, 全國發出了暴烈的吼聲, 保衛大武漢! 武漢是全國抗戰的中心, 武漢是今日最大的都會, 我們要堅決地保衛著她, 像西班牙人民保衛馬德里。 粉碎敵人的進攻, 鞏固抗日的戰線, 用我們無窮的威力, 保衛大武漢!

H. 武漢保衛戰的歷史

武漢會戰是中國抗日戰爭中一場橫跨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浙江省及湖北省等廣闊地域大規模戰役,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領導中國第5、第9戰區部隊,以湖北武漢地區為中心,抗擊由華中方面軍總司令畑俊六指揮的大日本帝國陸軍。

該戰役共進行了四個半月,是中國抗日戰爭初期中時間最長、規模最龐大和最出名的戰役。帕維爾·費奧多羅維奇·日加列夫、特霍爾率領蘇聯航空志願隊支援中國。

武漢會戰包括有:馬當戰役、九江戰役、黃梅戰役、廣濟戰役、田家鎮戰役、瑞昌戰役、馬頭鎮戰役、星子戰役、萬家嶺戰役、富金山戰役、信陽戰役。

經過四個月激戰,國府空軍耗損極大,海軍基本被消滅,日軍成功攻佔武漢,但是國軍大部分主力仍在,日軍被削弱。日本戰前目的是在武漢作最後決戰、以消滅國軍主力及結束戰爭目的未能達到。

戰爭爭取到時間成功讓轉移至華中設備以及人員遷移至西南地區,為以後能長期堅持抗戰奠定基礎。日軍在華中發起數次戰役皆無重大斬獲,中國戰場陷入僵持。裕仁決定不再作戰略准進攻,以維持現狀為目的。可以作有限進攻,或讓新兵練習實戰。

直至1944年一號作戰前,日軍再沒有大型作戰與武漢會戰規格相同。


此戰,中國軍隊浴血奮戰,大小戰斗數百次,以傷亡40餘萬的代價,斃傷日軍25.7餘萬,大大消耗了日軍的有生力量,日軍雖然攻佔了武漢,但其速戰速決,逼迫國民政府屈服以結束戰爭的戰略企圖並未達到。此後,中國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8)武漢會戰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武漢的重要性

武漢位於長江中游,是當時中國第二大城市,人口超過二百萬,該市被長江及漢水分成三部分:武昌、漢口及漢陽,武昌是政治中心,漢口是商業的集中地及漢陽是工業重鎮,在粵漢鐵路和京漢鐵路建成後,它是中國內陸的重要交通中心,同時也是將南方港口運來的對外援助運往內陸的樞紐。

日軍侵佔南京(參見南京保衛戰)後,國民政府雖西遷重慶,但政府機關大部和軍事統帥部卻在武漢,武漢實際上成為當時全國軍事、政治、經濟中心和戰時首都,當時中國的軍事力量集中保衛武漢,日本政府及中國遠征軍總部均預期武漢陷落將令中國停止抵抗。


閱讀全文

與武漢會戰歷史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