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漢代陶壺歷史意義

漢代陶壺歷史意義

發布時間:2021-02-21 05:34:56

1. 揭秘漢代陶器特點

導語:漢代是我國陶器的第一個大發展時期,這個時期的陶器製作已經走向成熟,陶器的風格、特點突出,帶有深刻的時代烙印,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走進漢代陶器,揭秘漢代陶器的獨特魅力。


漢代的陶器是在秦代陶器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保留了秦代陶器深沉宏大的藝術風格,又在漢代的社會背景下形成了自身獨特的特點,無論是在品種、顏色,還是在陶身的圖案上,漢代陶器都顯得與眾不同,而這些特點也成為人們鑒別漢代陶器的幫手,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漢代陶器的特點。


種類特點

漢代陶器的主要種類是灰陶、黑陶和紅陶,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是灰陶,灰陶質地良好、堅固耐用,許多生活用具都是灰陶製品。漢代的陶器製作發展成熟,日常使用的大小器具都可以燒制出來,漢代最發達的關中地區,日用陶具種類非常多,包括盆、碗、杯、盤、勺、壺、罐、缽等等,遍及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另外,漢代的制陶業還有一項大發明,就是彩色釉陶的製作,這種陶器的釉葯中加入了氧化鉛,因此也被稱為鉛釉。


圖案特點

漢代的陶器多使用渦紋、龍紋、三角紋、回紋等圖案作為裝飾,陶器的裝飾風格深受當時美學思想的影響,注重「不求美則美」,圖案簡單、大氣,追求神似,注重內在精神的體現,不刻意地精雕細琢。

燒制工藝特點

漢代時期,陶器在質地和燒制工藝上都有了很大進步,主要表現為泥料的選擇更加講究,傳統的泥條盤築法被陶車拉胚法替代,陶胚製作更加精良,上釉技術也更發達,釉彩厚度增加,光澤也更好,經研究表明,漢代的陶器已經接近於現代陶器水平,可見,漢代的燒陶工藝十分先進。


藝術風格特點

漢代陶器的藝術特點主要表現為精緻、實用,看上去不易結合的兩個特點被漢代陶器輕易地結合在一起,漢代陶器的用料精良、工藝先進,成品結實耐用,而且生活用品一樣俱全,這體現了它的實用性。另外,漢代陶器無論是顏色還是造型、圖案上都是製作精良,造型精美,圖案大氣,具有很高的藝術氣息,這體現了它的精緻性。

漢代陶器的成就很大,特點也很明顯,不僅是前代基礎上的大發展,也是後代陶器難以比擬的,以上就是漢代陶器的特點,希望能為您鑒賞陶器增加經驗。

2. 陶瓷之路有什麼歷史意義

在中國,制陶技藝的產生可追溯到紀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時代,陶瓷的發展回史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中的一個重要組答成部分,古代中國在科學技術上的成果以及對美的追求與塑造,在許多方面都是通過陶瓷製作來體現的,並形成各時代非常典型的技術與藝術特徵。它與人類歷史文明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既是民族藝術與科學漫長的發展史之縮影,也是當時社會生活及文化交流乃至政治、經濟的真實反映。

3. 漢代陶器鑒賞與介紹

漢代是我國經濟文化復甦繁榮的一個朝代,經歷文景之治,到漢武帝時期,經濟文化達到漢代最昌盛的時期,陶器的發展也到達了一個新的局面。漢代的陶器種類十分豐富,作為前代的秦朝,給漢代陶器的發展留下了許多契機。說來要對漢代的陶器鑒定,那就要了解漢代的主要陶器是哪三種?漢代特定的歷史環境?漢代的陶器主要是是什麼材質呢?如果能詳細的學會以上三個方法,再鑒賞漢代陶器必定是胸有成竹了,下面就讓我們看看漢代的陶器是什麼樣子?


灰陶的介紹和鑒賞技巧:灰陶是漢代最主要的陶系,已普及到全國各地。漢代灰陶容器是繼承商周以來的傳統而進一步發展,在製作技術上達到更高的水平。一般都呈青灰色,火候均勻,燒成溫度約在攝氏1000度以上,質地堅實,形狀規整,表面較光滑。除了隨著陶輪的旋轉而刻劃的少許平行的弦紋及一些局部幾何形劃紋和印紋以外,基本上是素麵的。些灰陶器繪有彩色的花紋,稱「彩繪陶」,其花紋的陶器燒成後才繪描的,易於脫落。這就是灰陶的特點,我們在鑒賞的時候要注意它是比較容易脫落的,和其他的比較規格是很完整的。


硬陶的介紹和鑒賞技巧:硬陶流行於長江以南,包括廣東、廣西、福建、浙江及江蘇南部等地區,用當地一種密度較大、粘性較強的粘土製成。燒成溫度更高,陶質更堅硬,故稱硬陶。漢代的硬陶是繼承華南地區自新石器時代後期以來的「幾何印紋硬陶」的傳統。一般圓形的容器,主要亦系輪制。器物表面往往拍印細密的方格紋,或刻劃有波狀紋、鋸齒形紋,等等。器物的種類,多屬瓮、罐、壺、盒、碗等容器。有些器物,如匏形壺、三足罐、四聯罐或五聯罐等,在形態上具有顯著的地方性特色。鑒賞硬陶的時候就要注意到這些細紋。


釉陶的介紹和鑒賞技巧:釉陶漢代制陶業的一項新發明,是濃厚的棕黃色和綠色的釉陶。燒成溫度約為攝氏800度左右,內胎呈磚紅色。釉葯中含有多量的氧化鉛,故稱「鉛釉」;由於主要流行於黃河流域和北方地區,所以也稱「北方釉陶」。開始出現於西漢中期,先在陝西中部和河南流行,器物種類有鼎、鍾等仿銅容器,也有倉、灶、井、樓閣等模型及雞、狗等動物偶象。由於陶質不堅,釉也易於脫落或變質,只存在於墓葬中而不見於居住址,可以認為是專供隨葬用的。我們鑒賞的時候主要注意釉陶的質地和出現的時間,這是與其他陶器不同的。


我們通過了解,對於漢代陶器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漢代文化高度繁榮,灰陶硬陶和釉陶這三種主要的陶器基本上體現了漢代陶器的特點,通過對典型陶器有一個整體的感官認識,對漢代陶器的鑒賞基本上是胸有成竹,灰陶鑒賞的時候要注意規格是比較的完整,表面是比較的光滑,慢慢後來就發展彩陶器。硬陶器的質地是十分堅硬的,這是和釉陶的最大的區別點,我們在鑒賞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到,釉陶器很容易脫落,是西漢後期才出現的,我們在鑒賞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特定歷史時期,每個陶器的材質和特點,這都是漢代陶器鑒賞時候是很重要的條件。

4. 兩漢時期的陶器有什麼特點

兩漢時復期陶業興盛,以實用品為主流制,同時為適應當時厚葬風氣的種種陶制明器也大量涌現。在眾多的出土漢墓中,人們發現了樓閣、城堡、谷倉、家畜等陶制模型,以及大量表現社會各階層的人物俑。這些人物俑從農夫、廚師、獵人到各種說唱、歌舞、奏樂和雜技藝人,無不神態生動、栩栩如生,體現出漢代陶藝極高的工藝水準。作為殉葬明器的漢代彩繪陶在前代的基礎上又有發展,不僅色彩更豐富,紋飾安排上也有特色。不同內容的紋飾之間,用綵線相隔成帶狀,動物紋與幾何二方連續紋相配合的方式為後世陶瓷工藝普遍沿用。當時的陶藝工人還發明了燒制以銅、鐵為著色劑的低溫鉛釉陶器,使之出現了綠、褚黃,棕紅等色澤。鉛釉陶也為隨葬用品。

三彩駱駝

5. 漢代陶器藝術有怎樣的發展

兩漢前後延續了近500年,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也是我國陶瓷藝術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漢代藝術陶數量之多、種類之豐富,超過了以往的任何時期。漢代陶器主要是各種飲食器、貯藏器等容器,也包括其他生活用具,以及專為隨葬而製作的明器。因年代和地區的差異,器物的種類形態、製法、紋飾及燒成溫度等都有所不同,大體上可分灰陶、硬陶、釉陶和青瓷4大類。河南省滎陽牛口峪發現的西漢彩繪雙鳥怪獸陶壁壺,通高45厘米,寬25厘米,壺為壁壺式,呈蹲獸狀,直口,蒜頭,器身雕塑成一怪獸,嗔目,呲牙,上戴蒜頭形冠,身著衣物,雙臂雙腿挽起,雙手雙足為鷹爪,上部兩爪抓一魚,作欲吞狀。

雙鳥怪獸陶壁壺通身彩繪,以白色為底,其上繪毛;壺兩側附加堆塑雙鷹,鷹扭頭立於獸肩,長尾與下部鳥首相接,鷹首繪有頭、目、嘴,鷹身繪羽毛;壺背面繪一尖耳圓目的怪獸。

6. 漢代陶器價值如何

國外的價格高!國內的不讓流通,故價上不來。如果藝術價值好的價值也不低;如;人物俑,造型好的陶馬,大型畫像磚,壇壇罐罐就太多見了。我覺得藝術價值和稀缺性的還是首選!

7. 陶器的發明有什麼歷史意義啊急急急!

陶器是新石器時代的標志之一,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志之一。首先,它是人類用火技術的一大突破。過去人們只是把火直接作為生活的能源,比如禦寒、照明、驅獸、燒烤食物等等。陶器的發明,說明人類已把火作為一種生產能源,即用它來製造生活用品甚至生產用具(比如陶刀、陶網墜、陶彈丸等等),從而擴大了火的用途,把火從生活領域擴展到了生產領域。
其次,陶器的發明,使人類第一次不僅改變了物質的外形,而且改變了物質的結構,創造出自然界中完全沒有的東西。此前人類只能將木、石、骨、蚌等材料作簡單加工,最多隻能改變這些材料的外形,且自然力也會產生相同的產物。而人們在制陶過程中,把鬆散的粘土塑造成所需的特定形狀,用幾網路的高溫使其內部發生物理和化學變化,變得堅硬而適合需要,從而得到與原材料完全不同的性能。這是人類把握自然、利用自然的一大進步,是一個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偉大科技發明,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第三,陶器的發明,使人類能製造出各種形狀不同、用途多樣的容器,不僅方便了生活,還啟發了人們的創造性。人們可以按需要和想像製造適用的器皿,這就促使人們去思考、探索和試驗,從而促進了人類思維的發展。同時,人們還可以在陶器上裝飾各種紋飾,做上各種記號,這就形成最原始的裝飾藝術,也是文字發明的一個源頭。
第四,有了陶器,還使人類能吃上水煮的食物。水煮食物屬於低溫熟食,比燒烤的高溫熟食衛生而營養,從而促進了人類體質健康的發展。

8. 漢代陶器藝術有什麼發展

兩漢前後延續了近500年,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也是我國陶瓷藝術發專展的一個重要時期。屬漢代藝術陶數量之多、種類之豐富,超過了以往的任何時期。漢代陶器主要是各種飲食器、貯藏器等容器,也包括其他生活用具,以及專為隨葬而製作的明器。因年代和地區的差異,器物的種類形態、製法、紋飾及燒成溫度等都有所不同,大體上可分灰陶、硬陶、釉陶和青瓷4大類。河南省滎陽牛口峪發現的西漢彩繪雙鳥怪獸陶壁壺,通高45厘米,寬25厘米,壺為壁壺式,呈蹲獸狀,直口,蒜頭,器身雕塑成一怪獸,嗔目,呲牙,上戴蒜頭形冠,身著衣物,雙臂雙腿挽起,雙手雙足為鷹爪,上部兩爪抓一魚,作欲吞狀。

雙鳥怪獸陶壁壺通身彩繪,以白色為底,其上繪毛;壺兩側附加堆塑雙鷹,鷹扭頭立於獸肩,長尾與下部鳥首相接,鷹首繪有頭、目、嘴,鷹身繪羽毛;壺背面繪一尖耳圓目的怪獸。

9. 歷史上各朝代陶瓷器有什麼特點我的古代瓷器

陶器的發明是人類文明的重要進程--是人類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創造出來的一種嶄新的東西。從河北省陽原縣泥河灣地區發現的舊石器時代晚期的陶片來看,在中國陶器的產生距今已有11700多年的悠久歷史。
陶器是用泥巴(粘土)成型晾乾後,用火燒出來的,是泥與火的結晶。我們的祖先對粘土的認識是由來已久的,早在原始社會的生活中,祖先們是處處離不開粘土,他們發現被水浸濕後的粘土有粘性和可塑性,曬干後變得堅硬起來。對於火的利用和認識歷史也是非常遠久的,大約在205萬年至70萬年前的元謀人時代,就開始用火了。先民們在漫長的原始生活中,發現曬乾的泥巴被火燒之後,變得更加結實、堅硬,而且可以防水,於是陶器就隨之而產生了。陶器的發明,它揭開了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與自然做斗爭的新的一頁,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是人類生產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從目前所知的考古材料來看,陶器中的精品有舊石器時代晚期距今1萬多年的灰陶、有8000多年前的磁山文化的紅陶、有7000多年的仰韶文化的彩陶、有6000多年的大汶口的「蛋殼黑陶」、有4000多年的商代白陶、有3000多年的西周硬陶,還有秦代的兵馬俑、漢代的釉陶、唐代的唐三彩等。到了宋代,瓷器的生產迅猛發展,制陶業趨於沒落,但是有些特殊的陶器品種仍然具有獨特的魅力,如宋、遼三彩器和明、清至今的紫砂壺、琉璃、法花器及廣東石灣的陶塑等,都是別具一格,倍受贊賞。
但是陶器始終是文明初級階段的低級產品,它本身存在的缺陷註定了它逐漸被歷史淘汰的命運。
瓷器是中國古代的一項偉大發明,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勤勞智慧的中國先民們點土成金,寫下光輝燦爛的篇章,為人類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亨有盛譽的中華古瓷,已成為世界各大博物館里的明珠,也將越來越廣泛地成為中國和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的研究對象,並受到廣大收藏家和陶瓷愛好者的珍重。
中國瓷器的發明和發展,是有著從低級到高級,從原始到成熟逐步發展的過程。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我國已出現了原始青瓷,再經過1000多年的發展,到東漢時期終於擺脫了原始瓷器狀態,燒制出成熟的青瓷器,這是我國陶瓷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經過三國、兩晉、南北朝和隋代共330多年的發展,到了唐朝中國政治穩定、經濟繁榮。社會的進步促進了制瓷業的發展,如北方邢窯白瓷「類銀類雪」,南方越窯青瓷「類玉類冰」。形成「北白南青」的兩大窯系。同時唐代還燒制出雪花釉、紋胎釉和釉下彩瓷及貼花裝飾等品種。
宋代是我國瓷器空前發展的時期,出現了百花齊放,百花爭艷的局面,瓷窯遍及南北各地,名窯迭出,品類繁多,除青、白兩大瓷系外,黑釉、青白釉和彩繪瓷紛紛興起。舉世聞名的汝、官、哥、定、鈞五大名窯的產品為世所珍。還有耀州窯、湖田窯、龍泉窯、建窯、吉州窯、磁州窯等產品也是風格獨特,各領風騷,呈現出欣欣向榮的好局面,是我國陶瓷發展史上的第一個高峰。
元代在景德鎮設「浮梁瓷局」統理窯務,發明了瓷石加高嶺土的二元配方,燒制出大型瓷器,並成功地燒制出典型的元青花和釉里紅及樞府瓷等,尤其是元青花燒製成功,在中國陶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宋、金時戰亂後遺留下來的南北各地的主要瓷窯仍然繼續生產,其中龍泉窯比宋時更加擴大,其中梅子青瓷是元代龍泉窯的上乘之作。還有「金絲鐵線」的元哥瓷,應是仿宋官窯器之產物,也是曠世希珍。
明代從洪武35年開始在景德鎮設立「御窯廠」,200多年來燒制出許許多多的高、精、尖產品,如永宣的青花和銅紅釉、成化的鬥彩、萬曆五彩等都是希世珍品。御窯廠的存在也帶動了民窯的進一步發展。景德鎮的青花、白瓷、彩瓷、單色釉等品種,繁花似錦,五彩繽紛,成為全國的制瓷中心。還有福建的德化白瓷產品都十分精美。
清朝康、雍、乾三代瓷器的發展臻於鼎盛,達到了歷史上的最高水平,是中國陶瓷發展史上的第二個高峰。景德鎮瓷業盛況空前,保持中國瓷都的地位。康熙時不但恢復了明代永樂,宣德朝以來所有精品的特色,還創燒了很多新的品種,並燒制出色澤鮮明翠碩、濃淡相間,層次分明的青花。郎窯還恢復了失傳200多年的高溫銅紅釉的燒制技術,郎窯紅、缸豆紅獨步一時。還有天蘭、灑蘭、豆青、嬌黃、仿定、孔雀綠、紫金釉等都是成功之作,另外康熙時創燒的琺琅彩瓷也聞名於世。
雍正朝雖然只有13年,但制瓷工藝都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雍正粉彩非常精緻,成為與號稱「國瓷」的青花互相比美的新品種。
乾隆朝的單色釉、青花、釉里紅、琺琅彩、粉彩等品種在繼承前新的基礎上,都有極其精緻的產品和創新的品種。
乾隆時期是我國制瓷業盛極而衰的轉折點,到嘉慶以後瓷藝急轉直下。尤其是道光時期的鴉片戰爭,使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力衰竭,制瓷業一落千丈,直到光緒時稍微有點迴光返照,但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發,清王朝壽終正寢。長達數千年的中國古陶瓷發展史,並至此落下帷幕。
縱觀中國幾千年的古陶瓷發展史,它雖然是以衰退而告終,但是它給後人留下的這份珍貴而又豐富的遺產,將永遠放射出燦爛的光輝。

2
中國是世界上幾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之一,對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做出了許多重大貢獻。在陶瓷技術與藝術上所取得的成就,尤其具有特殊重要意義。在中國,制陶技藝的產生可追溯到紀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時代,可以說,中華民族發展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陶瓷發展史,中國人在科學技術上的成果以及對美的追求與塑造,在許多方面都是通過陶瓷製作來體現的,並形成各時代非常典型的技術與藝術特徵。
早在歐洲掌握制瓷技術之前一千多年,中國已能製造出相當精美的瓷器。從我國陶瓷發展史來看,一般是把「陶瓷」這個名詞一分為二,為陶和瓷兩大類。通常把胎體沒有緻密燒結的粘土和瓷石製品,不論是有色還是白色,統稱為陶器。其中把燒造溫度較高,燒結程度較好的那一部分分稱為「硬陶」,把施釉的一種稱為「釉陶」。相對來說,經過高溫燒成、胎體燒結程度較為緻密、釉色品質優良的粘土或瓷石製品稱為「瓷器」。對中國傳統陶瓷的發展,經歷過一個相當漫長的歷史時期,種類繁雜,工藝特殊,所以,對中國傳統陶瓷的分類除考慮技術上的硬性指標外,還需要綜合考慮歷來傳統的習慣分類方法,結合古今科技認識上的變化,才能更為有效地得出歸類結論。
從傳說中的黃帝堯舜及至夏朝(約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16世紀),是以彩陶來標志其發展的。其中有較為典型的仰韶文化、以及在甘肅發現的稍晚的馬家窯與齊家文化等等,解放後在西安半坡史前遺址出土了大量製作精美的彩陶器,令人嘆為觀止。相傳堯傳天下於舜,舜傳天下於夏禹,禹則傳給其子,開始了所謂的「家天下」。夏傳至桀,暴虐無道,商湯將之放遂,自立為帝,所以以征討得天下者,自湯開始。商得天下後統治達六百餘年(約公元前16世紀——公元前11世紀前後),一直到紂王。後被武王征伐,紂王自殺,於是天下歸於周。周朝的統治時期大致在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前221年,事實上的有效統治在公元前771年就已結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稱為戰國時期,至公元前221年,秦朝崛起,大一統之中國開始,但秦王朝只持續到公前206年,就被漢朝所取代。在這千數百年間,除日用餐飲器皿之外,祭祀禮儀所用之物也大為發展。
從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之間的漢朝,藝術家和工匠們的創作材料不再以玉器和金屬為主,陶器受到了更為確切的重視。在這一時期,燒造技藝有所發展,較為堅致的釉陶普遍出現,漢字中開始出現「瓷」字。同時,通過新疆、波斯至敘利亞的通商路線,中國與羅馬帝國開始交往,促使東西方文化往來交流,從此一時期的陶瓷器物中也可以看出外來影響的端倪。佛教也至此時傳入我國。
六朝時期(公元220年——581年),迅速興起的佛教藝術對陶瓷也產生了相應的影響,在此季作品造型上留有明顯痕跡。公元581年隋朝奪取了權力,結束了長期的南北分裂局面,但它只統治到公元618年就被唐所取代。
唐代(公元618年至公元970年)被分認為是中國藝術史上的一個偉大時期。陶瓷的工藝技術改進巨大,許多精細瓷器品種大量出現,即使用當今的技術鑒測標准來衡量,它們也算得上是真正的優質瓷器。唐末大亂,英雄竟起,接踵而來的是一個朝代爭奪局面,即五代,這種局面一直持續到公元960年。連年戰亂中卻出現了一個陶瓷新品種——柴窯瓷,質地之優被廣為傳頌,但傳世者極為罕見。
陶瓷業至宋代(公元960——1279年)得到了蓬勃發展,並開始對歐洲及南洋諸國大量輸出。以鈞、汝、官、哥、定為代表的眾多有各自特色的名窯在全國各地興起,產品在色品種日趨豐富。由於東北的(遼)契丹族和(金)女真族的入侵,宋的統治者被迫南遷,再後則被蒙古族所滅。公元1280年,元朝建立,樞府窯出現,景德鎮開始成為中國陶瓷產業中心,其名聲遠揚世界各地。景德鎮生產的白瓷與釉下藍色紋飾形成鮮明對比,青花瓷自此起興文化在以後的各個歷史時期也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
明朝統治從1368年開始,直到1644年。這一時期,景德鎮的陶瓷製造業在世界上是絕對最好的,在工藝技術和藝術水平上獨占突出地位,尤其是青花瓷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此外,福建的德化窯、浙江的龍泉窯、河北的磁州窯也都以各自風格迥異的優質陶瓷蜚聲於世。隨著明朝最後一個皇帝的自殺身亡,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攻入北京。從吳三桂召滿清大軍入關到1911年清室覆滅,滿清統治垂二百餘年。其中康熙、雍正、乾隆三代被認為是整個清朝統治下陶瓷業最為輝煌的時期,工藝技術較為復雜的產品多有出現,各種顏色釉及釉上彩異常豐富。到清代晚期,政府腐敗,國運衰落,人民貧困,中國的陶瓷製造業日趨退化。
民國成立以後,各地相繼成立了一些陶瓷研究機構,但產品除沿襲前代以外,就是簡單照搬一些外國的設計,毫無發展可言。民國初,軍閥袁世凱企圖復辟帝制,曾特製了一批「洪憲」年號款識的瓷器,這批瓷器在技術上不可謂不精,以粉彩為主,風格老舊。由於內戰頻仍,外國入侵,民不聊生,整個陶瓷工業也全面敗落,直到新中國建立以前,未出現過讓世人注目的產品。

3

從古到今,盡管世界各民族對美的鑒賞千差萬別,但是,卻都能以某種方式獲得對美的享受。 遠在九千多年前,中國先民在從事漁獵、農業生產活動的同時,不但開始可最原始的建築活動,並且隨著火的發明和使用,在改造大自然的長期勞動實踐中,伴隨著無數次時間與成功的體驗,開始製造和使用成為中國古文化之一的藝術創造物陶器,並揭開了人類發展史上的「新石器時代」。盡管因時代、地區或民族的差異,由於其他條件的種種影響,陶器的形式、風格發生過多樣變化,也各自產生了很多特點,但卻都表達著自己的時代精神,而這種精神在新石器時代首先表現在陶器的器形與紋飾和質地的感覺上。新石器時代中期中國制陶業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彩陶藝術,各個地區文化彼此影響、相互交流、或繼承發展,再中國歷史長河中形成了共同又豐富多彩的藝術風格。 美來自於生活,制陶者正是從表現生活的角度,有寓意地,間接表現了人的思想和感情,或直接描繪了現實生活的風俗和風貌。 以彩陶為文化的仰韶文化之後,以山東為中心的龍山文化的另一類文化遺存方式出現。這個時期制陶業的突出成就就是黑陶藝術。龍山文化灰陶器面,不求無益的崇飾。全憑器體自身的黑色取勝,它以「通體漆黑」閃閃發亮為最佳境界,器體有時略加點綴凹凸璇紋或鏤孔與塑造燒制結合,體現出一種單純的質朴美。進入商代,模仿同時期青銅器紋樣與器型的白陶出現了,在當時它是比青銅器更為豪華的工藝,器形幾乎全是禮器。尤其富有特點的是波狀雷紋、勾連雷紋和一種怪異人形雲雷紋。是人類文化上罕見的工藝美術品。商周時期的制陶工藝沒有顯著的進步,藝術性也沒有多少發展,從戰國時期開始,我國進入了漫長的封建社會。空心磚的生產是戰國陶工的一項重要創造。 由於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土地廣袤,各地因地理位置或其它因素的不同而陶瓷用品也有很大差別,從質地來看,我國東南海沿海一帶的百越地區,盛行灰陶、印紋硬陶和原始陶器,而其它地區則以泥質灰陶為主,夾砂陶次之。 在日用陶器中,主要是泥制灰陶。灰陶的陶土含有一定的砂粒,燒成溫度高,陶質堅硬,多呈灰色或黑灰色。與此同時,在長江下游的地區和珠江流域的廣東、廣西等地區普遍使用著印紋硬陶。但由於印紋硬陶質地粗糙,不宜作飲食器皿,故極大多數是容器。 「六王畢,四海一「。秦漢時期也是我國陶瓷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秦代陶俑以其完美的藝術形式,生動逼真的神態,深刻揭示了各種人物的內心世界,不僅表明了我雕塑藝術現實主義傳統的久遠和我國古代制陶水平之高,並且還為世人展示了中華民族深沉雄大的民族風格。 在彩繪風格方面,漢代彩繪陶一改戰國彩繪陶流麗生動,熱烈奔放之作風,轉而崇尚凝重精雅的神韻。畫面鋪天蓋地,色彩富麗絢爛。 到了唐代經濟的繁榮發展,政治的長期穩定和民族意志的高昂,是唐代的各個方面無不空前的繁榮和提高,陶瓷藝術最能表達這種盛唐氣象的就是唐三彩釉陶。三彩陶俑和三彩陶器,就是製造它的那個時代的藝術記錄和唐人生活情趣的風情畫。

滿意請採納

閱讀全文

與漢代陶壺歷史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