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輪椅的發展歷史

輪椅的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21 05:20:14

Ⅰ 上海互邦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的發展歷程

互邦已全面通過ISO9001:2000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13485:2003質量保證體系認證、產品通過國家權威檢測機構的檢測認證、獲得美國FDA認證、歐盟CE認證、通過日本JIS檢測合格,目前公司有符合中國、歐洲、日本、美國質量標準的輪椅款式100多個。
憑借優良的品質、良好的市場形象,得到廣大消費者及政府部門的認同,互邦為北京2008殘奧會提供主火炬點火輪椅,為2008奧運會舉辦城市機場提供專用輪椅,為中國殘疾人藝術團提供演出用輪椅,榮獲上海市第六屆殘疾人運動會指定輪椅稱號,成為世界輪椅基金會定點供貨廠家。
互邦目前已在上海、北京、廣州、成都淮口等核心城市建立辦事機構,利用核心城市的輻射作用,互邦的營銷服務網路已遍布全國所有省會城市及絕大部分的地級城市,完善的經銷網路、有保障的服務、有序的市場運作和管理使互邦輪椅的國內市場佔有率快速提高,目前已成為中國輪椅市場的領導品牌,在買購網「中國輪椅十大品牌」中排名第一;同時互邦積極開拓國外市場,與歐洲、日本、台灣等國家的多家公司建立緊密型合作關系,互邦產品已出口到美國、日本、歐洲、中東還有東南亞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重要的輪椅出口製造供應商。
互幫互愛!互邦輪椅。「以優良的品質、新穎的款式、合理的價格和完善的服務致力於廣大老年人生活品質的提高和殘障人士的康復」是互邦人永恆不變的追求。

Ⅱ 輪椅網球的發展歷史

輪椅網球運動1976年由美國人發起。1988年成立國際輪椅網球聯合會(IWTF)。1998年1月1日,IWTF完全並入國際網回球聯合會(答ITF),成為首個世界級別的殘疾人體育組織。1988年第8屆韓國漢城殘奧會上輪椅網球首次成為表演項目,1992年第9屆巴塞羅那殘奧會正式成為比賽項目。殘奧會輪椅網球比賽,一般是在2名或4名下肢喪失運動能力的運動員之間進行,四肢癱瘓、下肢殘疾且上肢截肢的運動員也可參加。

Ⅲ 有誰知道輪椅的發展歷史

輪椅的最早發明者原來是諸葛亮呀!
最早設計的輪椅有三個輪子

輪椅是康復的重要工具,它不僅是肢體傷殘者的代步工具,更重要的是使他們藉助於輪椅進行身體鍛煉和參與社會活動。

(一)輪椅的結構和功能

輪椅的結構

普通輪椅一般由輪椅架、車輪、剎車裝置及座靠四部分組成,如圖3-7-7。下面簡述輪椅各主要部件的功能。

1. 大車輪 承載主要的重量。輪的直徑有51、56、61、66cm數種。除了少數使用環境要求而用實心輪胎外,多用充氣輪胎。

2. 小車輪 直徑有12、15、18、20cm數種,直徑大的小輪易於越過小的障礙物和特殊的地毯。但直徑太大使整個輪椅所佔空間變大,行動不方便。正常小輪在大輪之前,但在下肢截癱者用的輪椅,常將小輪放在大輪之後。操作中要注意的是小輪的方向最好可與大輪垂直,否則易傾倒。

3. 手輪圈 為輪椅所獨有,直徑一般比大輪圈小5cm。偏癱用單手驅動時,再加一個直徑更小者以供選擇。手輪圈一般由患者直接推動,若功能不佳,為易於驅動,可有下列方式的改動:(1) 在手輪圈表面加橡皮等以增加磨檫力。 (2) 沿手輪圈四周增加推動把手(knob)。推把有以下幾種: ① 水平推把。用於C5脊柱損傷時。因此時,肱二頭肌健全,手放在推把上,靠屈肘力可推車前進。若無水平推把,則無法推動。 ② 垂直推把。用於類風濕性關節炎肩手關節活動受限時。因此時無法使用水平推把。 ③ 加粗推把。用於手指運動嚴重受限而不易握拳的患者,也適用於骨關節炎、心臟疾病或老年病人。

4. 輪胎 有實心的、有充氣內胎和無內胎充氣型三種。實心型在平地走較快且不易爆破,易推動,但在不平路上振動大,且卡入與輪胎同寬的溝內時不易拔出;有充氣內胎的較難推,也易刺破,但振動比實心的小;無內胎充氣型因無內胎不會刺破,而且內部也充氣、坐起來舒服,但比實心者較難推。

5. 剎車 大輪應每輪均有剎車,當然象偏癱者只能用一隻手時,只好用單手剎車,但也可裝延長桿,操縱兩側剎車。剎車有兩種:(1) 凹口式剎車。此剎車安全可靠,但較費力。調整後在斜坡上也能剎住,若調到1級在平地上不能剎住為失效。 (2) 肘節式剎車。利用杠桿原理,通過幾個關節而後制動,其力學優點比凹口式剎車強,但失效較快。為加大患者的剎車力,常在剎車上加延長桿,但此桿易損傷,如不經常檢查會影響安全。

6. 椅座 其高、深、寬取決於患者的體型,其材料質地也取決於病種。一般深為41、43cm,寬40、46cm,高45、50cm。

7. 座墊 為避免壓瘡,對墊子要高度注意,有可能盡量用蛋簍(eggcrate)型或Roto墊,這種墊由一塊大塑料,上面有大量直徑5cm左右的乳頭狀塑膠空心柱組成,每個柱都柔軟易動,患者坐上後受壓面變成大量的受壓點,而且患者稍一移動,受壓點隨乳頭的移動而改變,這樣就可以不斷地變換受壓點,避免經常壓迫同一部位造成壓瘡。如無上述墊子,則需用層型泡沫塑料,其厚度應有10cm,上層為0.5cm 厚的高密度聚氯基甲酸酯(polyarethane)泡沫塑料,下層為中密度的同樣性質的塑料,高密度者支持性強,中密度者柔軟舒適。 在坐位時,坐骨結節承壓很大,常超出正常毛細血管端壓力的1~16倍,易於缺血形成壓瘡。為避免此處壓力過大,常在相應處的墊子上挖去一塊,讓坐骨結節架空,挖時前方應在坐骨結節前2.5cm處,側方應在該結節外側2.5cm處,深度在7.5cm左右,挖後墊子呈凹字形,缺口在後,若採用上述墊子加上切口,可以相當有效地防止壓瘡的產生。

8. 腳托及腿托 腿托可為橫跨兩側式,或兩側分開式,這兩種托都以採用能搖擺到一邊和可以拆卸的為最理想。必須注意腳托的高度。腳托過高,則屈髖角度過大,體重就更多地加在坐骨結節上,易引起該處壓瘡。

9. 靠背 靠背有高矮及可傾斜和不可傾斜之分。如患者對軀乾的平衡和控制較好,可選用低靠背的輪椅,使患者有較大的活動度。反之,要選用高靠背輪椅。

10. 扶手或臂托 一般高出椅座面22.5~25cm,有些臂托可調節高度。還可在臂托上架上搭板(lap board),供讀書、用餐。

(三)輪椅的選用

選用輪椅時最重要的考慮因素是輪椅的尺寸。乘坐輪椅者承受體重的主要部位為臀部坐骨結節周圍、股骨周圍、幗窩周圍和肩胛骨周圍。輪椅的尺寸,特別是座位寬窄、深淺與靠背的高度以及腳踏板到座墊的距離是否合適,都會使乘坐者有關著力部位的血液循環受影響,並發生皮膚摩損,甚至壓瘡。此外,還要考慮患者的安全性、操作能力、輪椅的重量、使用地點、外觀等問題。

對不起,您說得我實在找不到。

Ⅳ 電動代步車的發展歷史

由於人類壽命延長及出生率下降,使得全球高齡人口數目逐年增加,目前已有10個國家正式邁入聯合國所定義之老齡化社會。又世界衛生組織在1997年預測至2020年全球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指出,除非洲、中東、中美洲等地區65歲以上人口比例至2020年在5%以下外,大部份地區幾乎呈現高齡化現象,由此可知全球人口已逐漸高齡化。
而老人在身體機能衰老及慢性疾病影響行動下,對於行動輔助的依賴程度將日益升高,使得專門提供行動不便者及老年人士的電動代步車需求逐漸增加。另外,主要國家為了因應高齡化社會,紛紛將老人醫療照護納入政策補助項目,進一步提高電動代步車的市場銷售,如美國市場因有較高的健保給付而成為電動代步車銷售最高的國家;歐洲主要國家在健保制度及相關法令規定下,行動輔具等銷售也表現亮麗。雖然現階段全球電動代步車的市場規模僅60萬~80萬台的規模,但若保守以1%老年人口來估算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口,再扣除電動輪椅的市場需求(約占機動病人用車三分之二),則目前應有超過150萬台電動代步車的市場需求。

海外需求續增 台灣出口快速成長

近年來,電動代步車輛因應高齡人口與綠色環保趨勢的需求,已成為傳統輪椅產業中另一新興產業。原有輪椅大廠均積極跨入電動代步車的生產與銷售。台灣廠商在看好電動代步車前景下,已有超過10家輪椅廠商投入電動代步車的生產,並有2~3家專業廠商成立。雖然中國大陸與南韓也有廠商生產電動代步車,但台灣較佳的產制水準與較低的製造成本對歐美日大廠更具吸引力,使得台灣成為歐美大廠最主要OEM合作對象,部分研發能力強的廠商更是自創品牌,以OBM行銷全球。

由海關統計數據可知台灣目前年產量已超過20萬台,推估產值超過新台幣50億元。此外,由於內需市場過小,因此外銷比例超過九成,進口僅幾百台,是一出口導向型產業。近年來在海外市場需求持續增加下,台灣廠商出口更是呈現二位數的成長,預期未來5年仍是台灣電動車輛產業中成長最為快速的產品。

台灣雖為電動代步車主要生產國之一,但國內銷售僅佔台灣出口的3%左右,因此所生產之電動代步車有九成以上外銷。近幾年在歐美代步車之需求日益增加下,台灣電動代步車出口逐年成長。2002年出口近20萬台,金額約為新台幣49億元,較2001年成長50.71%及40.21%;2003年1~6月出口金額與台數分別較2002年同期成長75.65%及84.17%,平均單價則約新台幣2萬4,000元。按此成長速度,估計2003年全年出口台數可達28萬台,出口金額高達新台幣68億元,位居台灣電動車輛產品之冠。

主要出口市場集中北美/歐洲

主要出口市場方面,以北美和歐洲地區為主,2002年分別佔64.55%和27.38%,市場集中度相當高(請參閱33頁圖二)。其他地區分布則較為零星,包含亞洲、大洋洲、中東、中南美洲及非洲等地。 從33頁表一的數據可知,美國為台灣電動代步車最大出口國,比重約佔六成,其次為英國與荷蘭。2002年台灣電動代步車對美出口金額超過新台幣30億元,出口數量逾10萬台。在台灣電動代步車廠商承接美國大廠OEM訂單比重增加下, 對美國出口規模也逐年提高。

歐洲國家

27.38%

亞洲國家

4.75%

大洋洲國家

2.86%

中東及近東國家

0.29%

中美洲國家

0.07%

非洲國家

0.06%

南美洲國家

0.05%

北美洲國家

64.55%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海關進出口統計資料庫;工研院IEK-IT IS計畫(2003/09)

台灣電動代步車產業SWOT分析

本研究以SWOT分析台灣電動代步車輛產業之主要優勢為:台灣車輛產業已有數十年的發展歷史,不但擁有相當多的技術人才且加工製造技術純熟,所累積的技術與人才能量相當雄厚,對於發展電動車已符合先決條件。此外,台灣所生產之小型馬達已具有國際級水準,加上電子和電機產業等電動車技術支援實力堅強,在發展小型電動車輛方面潛力十足。政府藉由科技專案等研究經費及相關補助,提供業者相關技術研發與推廣,2008年國家發展計畫將電動車輛納入新興產業重點發展項目,因此屬於電動車輛產業的電動代步車將可獲得較多發展資源。

在劣勢方面:台灣廠商多為中小企業型態,財力遠不如國際大廠,導致R&D的投入有限。另外,機電整合人才多流向電子高科技產業,無形中排擠掉電動代步車廠商對該項人才需求,形成電動代步車產業之人才供給缺口。

主要機會為全球高齡化人口趨勢與先進國家福利政策對福祉用具的補助購買,均是驅動電動代步車市場成長的動力。又如先進國家無障礙環境的建立也提供電動代步車等行動輔具市場的擴大。

至於威脅則在於關鍵零組件技術仍受制於國外大廠,如控制器依舊掌握於Dynamic、P&G、Curtis三家國際大廠手中,台灣廠商議價空間較低,生產利潤受到壓縮。中國大陸業者挾其勞力密集及低廉的工資等優勢,將威脅到國內業者。以下即針對台灣在發展電動代步車輛優勢、劣勢、機會與威脅摘要如圖三所示。

強勢

1. 傳統車輛工業基礎雄厚

2. 電機/電子等周邊支援

3. 政府支持開發

機會

1. 高齡化人口趨勢

2. 先進國家福利補助政策

弱勢

1. 國內檢測與驗證能量不足

2. 廠商規模小、R&D投入有限

3. 機電整合人才投入意願不高

威脅

1. 中國大陸低價競爭

2. 國外廠商掌握關鍵元件

Ⅳ 輪椅是誰發明的

輪椅的歷史發展 百年來,最重要的就是的椅子由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於1595年。我們開發了一個輪椅,以滿足所有的需求的君主,鋼廠傾斜,腳凳和變化的臨時卧床休息。需要非常小心locomovido,並有機會獲得各種專用的城堡之王。 輪椅 幾個世紀以來,許多家庭的財富,委託其成員的椅子上,因為有沒有有序輪椅製造。然後他給了類似的製造這把椅子,柳條印度,座椅,兩個大後輪,前面的兩個小輪子的運動得到保證,重約25公斤。 在1655年度,斯蒂芬Farfler,高位截癱的鍾表製造商,在22歲的年齡已經創建了一個模型三輪車。除了舒適,移動的用戶。使用武器,並不需要任何幫助,在水平地面上 - 像今天這樣沒有任何障礙。 現代家輪椅 1933年,赫伯特A.珠穆朗瑪峰,北美,委託坐在輪椅上,可以隨身攜帶在一輛車上,這是一個決定性的一步,朝著目標發展更靈活的輪椅。 HC詹寧斯的工程師為他建造的第一折疊式輪椅。正式申請了專利,許多其他模型,此模型已使用了幾十年,,與珠穆朗瑪峰品牌/詹寧斯,在此之前,在其他市場上出現。 輕便摩托車和現代 輪椅由於工業進步和崛起的原料柔韌性更強,重量更輕,更大的需求,自二十世紀的第一個十年發展中的一個令人驚訝的方式。這將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以提高現有的所有車型,從本手冊,折疊或沒有,到醫院檢查,調整的具體情況和摩托車,慢慢地對市場。 有許多設計的多種口味和需求。從三輪車(摩托車)有上百種型號,顏色和風格在世界各地的。有各種地形的輪椅和克服的障礙。最重要的是,他們沒有約束,但人民獲得解放,使用它們的人。

Ⅵ 無障礙設計的發展歷史

20世紀初期,由於人道主義的呼喚,建築學界產生了一種新的建築設計方法--無障礙設計。它運用現代技術建設和改造環境,為廣大殘疾人提供行動方便和安全空間,創造一個平等參與的環境。國際上對於物質環境無障礙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初,當時在瑞典、丹麥等國家就建有專供殘疾人使用的設施。1961年,美國制定了世界上第一個《無障礙標准》。此後,英國、加拿大、日本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相繼制定了法規。我國最早提出無障礙設施建設是1985年3月,當時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北京市殘疾人協會、北京市建築設計院聯合在北京召開了殘疾人與社會環境研究會,發出了為殘疾人創造便利生活環境的倡儀,同年4月全國人大六屆三次會議和政協六屆三次會議上,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出了為殘疾人需求的特殊設置建設的提案和建議。1986年7月建設部、民政部、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共同編制了我國第一部《方便殘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築物設計規范(試行)》,1989年頒布實施。美日等發達國家和香港等發達地區無障礙設施建設情況答:美國最初提出無障礙設施建設是在50年代末期,當時是為了方便殘疾軍人就業不受限制而提出。後來,無障礙設施不僅服務於全美3700萬殘疾人,而且使全民受益。美國的無障礙環境建設現有多層次的立法保障,並進入科研和教育領域:各種無障礙設施既有全方位布局,又與建築藝術協調統一,堪稱世界一流。美國的許多高等院校建築系已專門設立了無障礙設計專業。
歐洲在進行無障礙設施建設與改造的同時,強調了住宅建設也要實施無障礙化,即專供殘疾人和老年人使用。1930年末,瑞典和丹麥就開始提供老人公寓。
亞太地區殘疾人約有2億,近年來日本、馬來西亞、菲律賓、韓國等國的無障礙設施建設都比較好。日本目前的無障礙設施比較普及,國家制定的統一建設法規中包括無障礙設計。每一幢建築物竣工時,有專門部門驗收無障礙設施建設是否附合規定。在一些公共設施中,尤其是商店,按建築面積大小實現不同等級的無障礙設計。如,面積大於1500平方米的大中型商業建築,規定要為殘疾人、老年人提供專用停車場、廁所、電梯等設施。
香港的《殘疾人通道守則》自1976年至1984年作了多次修訂。香港的建築物、道路、公共交通車、巴士、地鐵等處的無障礙設施十分完善。所有道路都有緣石坡道和提示盲道,路口都有過街信號音響。乘輪椅者可以實現通行無阻。

Ⅶ 交通工具演變歷史

交通工具狹義上指一切人造的用於人類代步或運輸的裝置。如:自行車,汽車,摩托車,火車,船隻及飛行器等。其中也包括馬車,牛車等動物驅動的移動設備,從這一點來說,黃包車、轎子、輪椅也可以算是交通工具。隨著科技的發展,交通工具也在不斷變化。
交通工具是現代人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
隨著時代的變化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們周圍的交通工具越來越多,給每一個人的生活都帶來了極大的方便。陸地上的汽車,海洋里的輪船,天空中的飛機,大大縮短了人們交往的距離,為我們的生活提供方便;火箭和宇宙飛船的發明,使人類探索另一個星球的理想成為了現實。也許在不遠的將來,我們可以到太空中去旅行觀光,我們的孩子可以到另一個星球去觀察學習。然後人類就馴服一些動物如馬、驢子等作為乘坐工具或乘坐工具的動力(如:馬車),與此同時,轎子和以風作為動力的帆船也作為一種交通工具與畜力交通工具長期並存。以人力、畜力和風力作為動力的交通工具占據了人類歷史的絕大部分時間。直至1769年詹姆斯·瓦特發明蒸汽機,人類交通工具的發展才進入飛速發展階段,短短數百年,人類不僅能上天(飛機、太空梭、火箭),而且能入海(潛艇),技術也日新月異………
此外還分別有蒸汽階段、內燃階段、電氣階段、自動化階段。
蒸氣階段為英國產業革命時期,代表性的交通工具為蒸氣火車、蒸氣輪船等,已經基本淘汰。中國的蒸氣火車於2009年十月正式退出歷史舞台,當時中央電視台的社會記錄阿丘還對此有所報道。柴油機、汽油機等均為內燃機階段的產物,交通工具體現為汽車、摩托車、拖拉機等,2009年以前大部分的機動車輛的動力都是內燃機。蒸氣、內燃階段的理論基礎為能量轉化定律。
電與磁之間的相互轉化為電動車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電動機、發電機等均為這階段的基礎設備。電動車的發明及迅速的商品化使得電動車站在了汽車、摩托車等現有交通工具的肩膀上,造就了電動車無與倫比的歷史使命,並最終成為上述產品的升級換代產品是歷史的必然。
在早些時候,人類還沒有「交通工具」這一代名詞,那時,人們主要是靠步行來相互走訪聯系的。所以,那時候的科技、政治、經濟等等都很不發達,畢竟相對距離較遠的兩地無法很好的溝通,人們不能相互交流融合,發展也極其緩慢。
後來,在人們的智力水平有了顯著提高後,有了馬車等畜力交通工具,也算是交通工具史的一個「巨大」的飛躍了,這也相對的促進了部落間、朝野間的交流,形成小范圍內的良性循環,之後不久,水上的交通工具也逐漸成型,不過交通的迅速發展也被利用在戰場上,在三國時期,每次大戰都會聚集最頂尖的作戰工具和交通工具(不過再先進也只是良種馬和劣種馬間的極小的區別)。
來到了所謂的「半機械時代」,當時自行車這種實用的工具已經發明,只不過沒有現代這樣堅固好騎,但戰爭的魔爪並沒有放過自行車,在經過數年的進化之後,二戰期間,德國曾經組建過一隻「自行車野戰連」這支軍隊裝配有火箭筒等高級武器,在戰爭中也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歷史課剛學完有關火車與汽船,此兩項發明使陸地和水中交通工具的速度有了顯著的提高,這兩種工具的主要用途是運輸乘客和貨物,當然也運過TNT之類的東西,悲哉。現代的交通工具也是從那時開始基本定了型。
而後,汽車、飛機也應運而生,成為現代社會交通工具的主流,在這些東西的基礎上,也有了戰斗機、戰車、戰船的概念(社會高科技都是體現在軍事方面的),有了這些先進的武器,也大大增強了軍隊的戰斗能力。
現代的各種高科技交通工具絕大部分是從前幾個世紀的工具演化過來的,性能良好,而工具最主要的就是速度,如今從北京到廣州,就算坐火車兩三天也到了,要是在遠古時代,在此時間段內,能否走出北京都成問題(也許那時代的人都不認識廣州,所以沒去),這就是現代化交通工具的優勢所在,速度快、運量大。而且我們還有了運載火箭,人類也完成了到宇宙太空闖一闖的願望,咱連太空都能去了,更何況地球上的邊邊角角呢。

Ⅷ 輪椅的發展

輪椅的最早發明者原來是諸葛亮呀!
最早設計的輪椅有三個輪子

輪椅是康復的重要工具,它不僅是肢體傷殘者的代步工具,更重要的是使他們藉助於輪椅進行身體鍛煉和參與社會活動。

(一)輪椅的結構和功能

輪椅的結構

普通輪椅一般由輪椅架、車輪、剎車裝置及座靠四部分組成,如圖3-7-7。下面簡述輪椅各主要部件的功能。

1. 大車輪 承載主要的重量。輪的直徑有51、56、61、66cm數種。除了少數使用環境要求而用實心輪胎外,多用充氣輪胎。

2. 小車輪 直徑有12、15、18、20cm數種,直徑大的小輪易於越過小的障礙物和特殊的地毯。但直徑太大使整個輪椅所佔空間變大,行動不方便。正常小輪在大輪之前,但在下肢截癱者用的輪椅,常將小輪放在大輪之後。操作中要注意的是小輪的方向最好可與大輪垂直,否則易傾倒。

3. 手輪圈 為輪椅所獨有,直徑一般比大輪圈小5cm。偏癱用單手驅動時,再加一個直徑更小者以供選擇。手輪圈一般由患者直接推動,若功能不佳,為易於驅動,可有下列方式的改動:(1) 在手輪圈表面加橡皮等以增加磨檫力。 (2) 沿手輪圈四周增加推動把手(knob)。推把有以下幾種: ① 水平推把。用於C5脊柱損傷時。因此時,肱二頭肌健全,手放在推把上,靠屈肘力可推車前進。若無水平推把,則無法推動。 ② 垂直推把。用於類風濕性關節炎肩手關節活動受限時。因此時無法使用水平推把。 ③ 加粗推把。用於手指運動嚴重受限而不易握拳的患者,也適用於骨關節炎、心臟疾病或老年病人。

4. 輪胎 有實心的、有充氣內胎和無內胎充氣型三種。實心型在平地走較快且不易爆破,易推動,但在不平路上振動大,且卡入與輪胎同寬的溝內時不易拔出;有充氣內胎的較難推,也易刺破,但振動比實心的小;無內胎充氣型因無內胎不會刺破,而且內部也充氣、坐起來舒服,但比實心者較難推。

5. 剎車 大輪應每輪均有剎車,當然象偏癱者只能用一隻手時,只好用單手剎車,但也可裝延長桿,操縱兩側剎車。剎車有兩種:(1) 凹口式剎車。此剎車安全可靠,但較費力。調整後在斜坡上也能剎住,若調到1級在平地上不能剎住為失效。 (2) 肘節式剎車。利用杠桿原理,通過幾個關節而後制動,其力學優點比凹口式剎車強,但失效較快。為加大患者的剎車力,常在剎車上加延長桿,但此桿易損傷,如不經常檢查會影響安全。

6. 椅座 其高、深、寬取決於患者的體型,其材料質地也取決於病種。一般深為41、43cm,寬40、46cm,高45、50cm。

7. 座墊 為避免壓瘡,對墊子要高度注意,有可能盡量用蛋簍(eggcrate)型或Roto墊,這種墊由一塊大塑料,上面有大量直徑5cm左右的乳頭狀塑膠空心柱組成,每個柱都柔軟易動,患者坐上後受壓面變成大量的受壓點,而且患者稍一移動,受壓點隨乳頭的移動而改變,這樣就可以不斷地變換受壓點,避免經常壓迫同一部位造成壓瘡。如無上述墊子,則需用層型泡沫塑料,其厚度應有10cm,上層為0.5cm 厚的高密度聚氯基甲酸酯(polyarethane)泡沫塑料,下層為中密度的同樣性質的塑料,高密度者支持性強,中密度者柔軟舒適。 在坐位時,坐骨結節承壓很大,常超出正常毛細血管端壓力的1~16倍,易於缺血形成壓瘡。為避免此處壓力過大,常在相應處的墊子上挖去一塊,讓坐骨結節架空,挖時前方應在坐骨結節前2.5cm處,側方應在該結節外側2.5cm處,深度在7.5cm左右,挖後墊子呈凹字形,缺口在後,若採用上述墊子加上切口,可以相當有效地防止壓瘡的產生。

8. 腳托及腿托 腿托可為橫跨兩側式,或兩側分開式,這兩種托都以採用能搖擺到一邊和可以拆卸的為最理想。必須注意腳托的高度。腳托過高,則屈髖角度過大,體重就更多地加在坐骨結節上,易引起該處壓瘡。

9. 靠背 靠背有高矮及可傾斜和不可傾斜之分。如患者對軀乾的平衡和控制較好,可選用低靠背的輪椅,使患者有較大的活動度。反之,要選用高靠背輪椅。

10. 扶手或臂托 一般高出椅座面22.5~25cm,有些臂托可調節高度。還可在臂托上架上搭板(lap board),供讀書、用餐。

(三)輪椅的選用

選用輪椅時最重要的考慮因素是輪椅的尺寸。乘坐輪椅者承受體重的主要部位為臀部坐骨結節周圍、股骨周圍、幗窩周圍和肩胛骨周圍。輪椅的尺寸,特別是座位寬窄、深淺與靠背的高度以及腳踏板到座墊的距離是否合適,都會使乘坐者有關著力部位的血液循環受影響,並發生皮膚摩損,甚至壓瘡。此外,還要考慮患者的安全性、操作能力、輪椅的重量、使用地點、外觀等問題。

很少有這方面的資料,找來找去還是沒有!
只找到這個,可能你也看到過,但其他的確實沒有找到了!

還幫你搜集了一些資料:http://www.hudong.com/wiki/%E8%BD%AE%E6%A4%85
相關輪椅歷史的很少很少!

Ⅸ 輪椅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世界公認輪椅發展史,最早的輪椅出現在中國南北朝時期(公元525年)。

Ⅹ 輪椅籃球的歷史發展

輪椅籃球是屬於殘疾人的籃球運動,對他們而言,這項運動激情澎湃、魅力無窮。技術和體力的挑戰、閃電般的速度是輪椅籃球和普通籃球所共有的特點,也是它成為殘奧會最引人注目項目之一的原因。對普通觀眾來說,它是殘疾人項目中最具觀賞性的競技項目之一。
1946年,一名叫格特曼的德國醫生為了幫助在二戰中受傷的士兵康復,將作為脊髓損傷治療手段的輪椅馬球改為輪椅籃球,並組織了首次輪椅籃球比賽。當時的比賽使用的是日常生活輪椅。不久,由於輪椅籃球運動的不斷發展,比賽日益激烈,競技輪椅得到開發,輪椅籃球比賽規則也對輪椅進行了明確規定,隨著競技輪椅的開發、發展,輪椅籃球也變得越來越普及。
正是因為輪椅籃球作為理療手段而取得了成功,輪椅籃球運動才在世界上變得越來越盛大。特別是作為籃球發祥地的美國,輪椅籃球快速得到了普及。1949年,全美輪椅籃球協會成立。輪椅籃球作為競技項目成為正式組織的體育運動項目。此後這項運動在世界范圍內迅速發展,目前已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從1960年第1屆羅馬殘奧會至今,輪椅籃球一直都被列為殘奧會正式比賽項目。是殘奧會最受觀眾歡迎和喜愛的比賽項目之一,也是電視台轉播頻率很高的項目之一。
中國殘疾人輪椅籃球運動始於1984年。輪椅籃球被列為第1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表演項目。1987年8月,在河北唐山舉行的第2屆殘運會上,輪椅籃球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
1995年,北京隊代表國家隊參加了在日本舉行的奧運會預選賽。這也是中國輪椅籃球所參加過的最早國際輪椅籃球聯合會的國際比賽。參加此次比賽的澳大利亞隊在本次殘奧會上獲得冠軍。2000年和2003年中國國家隊分別在日本和澳大利亞參加了殘奧會預選賽,終因實力懸殊沒能取得殘奧會參賽資格。

閱讀全文

與輪椅的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