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管理理論發展的歷史演變

管理理論發展的歷史演變

發布時間:2021-02-21 04:28:04

Ⅰ 管理理論的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一般教科書會講有三個階段:
1、18世紀末~19世紀末的傳統管理階段。這一階段出現了管理職能內同體力勞動的分離容,管理工作由資本家個人執行,其特點是一切憑個人經驗辦事。
2、20世紀20~40年代的科學管理階段。這一階段出現了資本家同管理人員的分離,管理人員總結管理經驗,使之系統化並加以發展,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學管理理論。 科學管理鼻祖泰勒。
3、20世紀50年代以後的現代管理階段:從經濟的定性概念發展為定量分析,採用數理決策方法,並在各項管理中廣泛採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控制。

Ⅱ 管理理論的演變過程 對實踐有何意義

「治理」和「國家治理」的提出,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到全面實現小康社會、中國共產黨提升執政能力、回應廣大人民群眾更高期待的必然要求,也是對我國改革開放35年來的經驗總結、對各領域改革目標的科學提煉,是中國應對日益激烈的全球競爭、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迫切需要。一般說來,作為一個執政黨和人民的政府,實現對國家事務的管理,一般要經歷三個階段,即從「管理」到「治理」再到「服務」。這個治理是什麼意思呢?它強調多主體,大家都是主體,國家管理者,這是主體。現在我們的人民也是社會的主體,還有各組織、各單位,都是參加管理的一個方面的角色,都是主體之一,所以這是從過去的一個主體變為多主體。「管理」常常是單向度的,突出政府的行政權威;而「治理」則是系統的、體系化的,包含著群眾的自治、社會的自治和具有反饋迴路的,主張發揮NGO組織的調節作用。第四,結果上的差異,「管理」必致官本位,「治理」要求民本位。因此,所謂「治理」,是指多元的、扁平化的、系統的機制,是傳統「管理」機制的一種提升。意義:從「統治」到「治理」,這種理念的變遷強調了對人權的重視和對公權力的約束。國家治理現代化要求治理方式的法治化,即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法治中國包括了三個維度:法治國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會。這三個維度都以尊重和保障人權為基本標志。思路:(一)精良的制度是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礎。制度是用以減少人們行為不確定性的規范和安排。在一個環境異常復雜的國家執政,中國共產黨必須充分認識到制度的重要性,要看到制度在國家治理中的重要價值:制度是國家治理行為能否有效開展、治理績效能否順利實現的基礎,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國家治理的發展方向、進程和質態。科學、合理和健全的制度是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源泉和動力,制度化水平越高,越有助於國家治理能力的提高。因此,構建符合中國國情、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契合社會發展需求、與國際先進治理經驗相融合的現代治理制度,是提升中國國家治理能力的基礎。(二)合理的結構是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支柱。一個組織能否發揮出應有的功能,同其結構是否合理密切相關。實踐表明,治理能力的充分發揮是建立在合理的治理結構的基礎之上。期待不合理的結構能釋放出較高的效能,幾乎是妄談。當前我們的治理能力之所以難以滿足社會發展的客觀需求,同治理結構不夠科學合理直接相關。

Ⅲ 管理理論的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20世紀管理理論的發展經過了的六個階段:
1、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傳統管理階段。 專
2、20世紀20~30年代的科學屬管理階段(古典管理理論的形成)。
3、20世紀30~60年代的行為科學理論及管理理論叢林的發展階段。
4、20世紀30~60年代的以戰略管理為主的企業組織理論發展階段 。
5、20世紀80~90年代初的企業再造理論與企業文化管理理論階段。
6、 90年代以後的全球化及知識經濟時代的組織管理理論階段。

Ⅳ 如何理解管理理論發展的主要演變

一般教科書會講有三個階段:

1、18世紀末~19世紀末的傳統管理階內段。這一容階段出現了管理職能同體力勞動的分離,管理工作由資本家個人執行,其特點是一切憑個人經驗辦事。

2、20世紀20~40年代的科學管理階段。這一階段出現了資本家同管理人員的分離,管理人員總結管理經驗,使之系統化並加以發展,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學管理理論。 科學管理鼻祖泰勒。

3、20世紀50年代以後的現代管理階段:從經濟的定性概念發展為定量分析,採用數理決策方法,並在各項管理中廣泛採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控制。

Ⅳ 管理學的發展歷史

1、工廠管理--古典管理階段

工廠管理理論基於科學管理, 以生產管理為主, 旨在提高工廠的生產效率。科學管理以經濟人為對象, 遵循效率至上的原則, 強調工廠應該以制度管理來代替傳統的經驗管理, 而工人則應當以科學的方法取代過去已經習慣了的工作方式。

2、組織管理--當代管理階段

梅奧的霍桑實驗可以說是管理史上的一個分水嶺。梅奧在社會人假設的基礎上認為, 對金錢的需要只是工人想要滿足的需要的一部分, 工人的大部分需要是情感慰藉、安全、和諧、歸屬 。

3、組織間管理--現代管理階段

在組織管理理論日趨成熟之時, 學者們注意到: 雖然管理學已經建立在社會人的人性假設之上, 但員工卻被局限在單個組織中, 並被作為組織人來看待。隨著知識經濟的不斷發展, 人已成為知識的載體, 知識管理變得尤為重要, 知識和技能成了管理的核心問題。

(5)管理理論發展的歷史演變擴展閱讀

現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導致管理科學發生了深刻的變革,使管理在功能、組織、方法和理念上產生根本性變化,從而使管理學研究呈現以下發展趨勢:

第一,管理學在科學體系中的地位將進一步提高。因為人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管理不僅是決定一國的生產力發展水平不可缺少的要素,而且是現代生產力的首要構成要素。管理學的教育將會更加普遍,管理學的重要作用將會體現得更加充分。

第二,管理學發展的理論化、哲學化趨勢。縱觀管理的發展史,由管理活動而管理學,由管理學而管理學原理,由管理學原理而管理哲學,這表明了人類對管理認識深化的歷程,也正是管理理論發展的總趨勢。

Ⅵ 管理學形成與發展的歷史

一、中國古代管理的發展、內容和策略。
1、中國古代管理的內容主要是國家管理。
綜觀中國古代管理實踐可以看出,管理與行政基本融為一體。由於古代中國是典型的農業經濟,行政管理是社會管理最主要的模式,因此,任何一項工程,任何一項管理活動,無不以國家或官府的名義展開,管理實踐也只有在和行政融合過程中才有表現的機會。實際上,我們所了解的中國古代管理實踐,無一例外不是行政中的管理實踐。
2、中國古代管理高度重視管理活動過程中人的因素。
管理過程中的人包括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很多管理者在管理別人的同時也被別人管理著。中國古代管理思想對這兩方面都有很多精到的見解並且有許多實例可考。中國古人十分強調管理者強調管理者自身的修養,《孫子兵法》認為為將要具備的品質包括智、信、仁、勇、嚴等各個方面。戰國時期的士人就是管理者的人才儲備群體,後來的秀才舉人乃至整個的學校和科舉制度,所有的學習和修養都是為未來的帝國培養合格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而准備的。另外,在選材方面,許多先賢更是有大篇幅的精彩論述。墨子提出要「察其所能而慎予官」。荀子告誡執政者「無私人以官職事業」,切不可任人唯親,而主張任人唯賢,唯才是舉。晏子則進一步指出:人的才能也是不同的,應當讓人專司一事,不能要求他無所不能。用人的優點,不用他的短處;用人所擅長的,不用他所不擅長的。這就是任用人才的要略。北宋王安石對以上的幾個方面的思想進行了更加系統化、理論化的論述。他的用人思想可概括為「教之、養之、取之、任之」。其中,教學之道,即堅持學用一致,造就人才;養才之道,即維持政府官員生活的俸祿報酬應採取的方針—— 「饒之以財」、「約之以禮」、「裁之以法」;取才之道,即選拔官吏的途徑;任才之道,即根據專長任用人才。這樣完備的論述即使在今天看來也是很有其借鑒意義的。
3、中國古代的管理者在管理過程中往往會有十分高超的管理策略。
通過與西方的封建社會時期進行比較,我們會很容易的看到,中國的封建社會出奇的穩定和統一。這也從一個方面顯示了中國古代管理者高超的管理水平。中國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中央集權的國家管理制度,財政賦稅的管理、官吏的選拔與管理、人口田畝管理、市場與工商業管理、漕運驛遞管理、文書與檔案管理等方面,歷朝歷代都有新的發展,出現了許多傑出的管理人才,在軍事、政治、財政、文化教育與外交等領域,顯示了卓越的管理才能,積累了寶貴的管理經驗。戰國時期著名的「商鞅變法」是通過變法提高國家管理水平的一個範例;「文景之治」使國家出現了政治安定、經濟繁榮的局面;萬里長城的修建,充分反映了當時測量、規劃設計、建築和工程管理等的高超水平,體現了工程指揮者所具有的高度管理智慧;都江堰等大型水利工程,將防洪、排灌、航運綜合規劃,顯示了我國古代工程建設與組織管理的高超水平;丁謂主持的「一舉三得」皇宮修建工程堪稱運用系統管理、統籌規劃的範例。諸如此類的管理實踐不勝枚舉,都體現了中國古人高超的管理智慧。

Ⅶ 簡述管理理論的發展過程

古典管理理論 TO 行為管理理論 TO 現在管理理論叢林 TO 管理科學理論

Ⅷ 知識分享:管理學的歷史演變經歷了什麼過程

◎管理學的歷史演變
管理學發展演變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早期管理理論
1.科學管理理論

從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管理逐步成為一門科學,並形成了科學管理學派。這一學派注重工作任務的分析與設計,以提高生產效率為直接的管理目標,以便增強組織效能,即通過科學的管理方法,取得高額利潤和長遠發展。科學管理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泰勒。泰勒通過在伯利恆鋼鐵公司進行的著名的「搬鐵塊」實驗和「時間—動作分析」,以及相繼完成的「鐵鍬實驗」、「金屬切削實驗」等多項實驗,提出了「勞動定額」、「工時定額」、「工作流程圖」、「計件工資制」等一系列科學管理制度和方法。他於1911年所發表的《科學管理原理》一書,成為科學管理學派的代表作。泰勒提出了以下科學管理原則:
把工作組織的所有責任分配給經理而不是工人。由管理人員負責工作的計劃和設計,而讓工人執行工作任務。
運用科學方法決定每一工作任務的最好方式。由經理設計每位工人的工作,確定完成任務的標准和方法。
對每一種工作選擇最適合的人。經理應該使每位工人的能力與各自工作的需要相匹配;
對工人進行培訓,以便正確從事其工作。經理應該訓練工人在工作中運用標準的方法。

對工作作業進行監控,以保證正確執行具體工作程序,並取得適當成果。經理應該實施規范的控制,確保所管轄的工人總是以最佳的方式開展工作。
通過計劃工作任務分配和消除中斷動作來提供進一步支持。經理能夠幫助工人繼續完成高水平工作任務。
科學管理的焦點仍然是人。其他一些管理科學家也在科學管理的發展中作出了重要貢獻,例如,亨利·L.甘特(Henry_L.Gantt,1861~1919)建立的「任務獎金工資計劃」,把員工任務成效與管理人員的獎金聯系在一起。他所發明的「計劃比較圖表」,以甘特的名字命名,稱為「甘特圖表」。現代管理中流行的「方案評價與回顧技術」(PERT)就是以甘特圖表為基礎的。弗蘭克·吉爾布雷斯(Frank_Gilbreth,1868~1924)和麗蓮·吉爾布雷斯(Lillian_Gilbreth,1878~1972)夫婦發明的一種快速測量儀,進行了動作研究,對工人操作時的手部動作進行了細致的分析,確定了每一動作所需的時間。我國企業現行的「勞動定額」、「工時定額」、「計件工資」等管理制度,都在很大程度上來源於「泰勒制」。這些制度與系統的管理目標聯系在一起,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當時工業心理學的主流以曾經擔任美國心理學會主席的胡戈·明茨伯格(Hugo_Münsterberg)為代表。他的《心理學與工業效率》一書系統地總結了早期管理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論述了採用心理測驗方法選拔合格員工的心理技術學問題,主要研究職業選拔和職業培訓、工作疲勞、勞動合理化等方面的問題。胡戈·明茨伯格成為把心理學應用於商務與工業的先驅,尤其在工作安全和把能力傾向與工作樣本測驗用於員工選拔方面著稱,並且,第一個把效度驗證作為正式標准程序引入人員選拔實踐。正如胡戈·明茨伯格的經典論著題目所表明的,早期工業心理學主要關注的是通過更好的員工選拔、培訓方法、工作設計和工作場所布局等關鍵途徑,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其思路與科學管理理論相一致。他所創立的心理技術學研究的基本思路是,挑選和培養合格的人員去適應他們所要掌握的機器和承擔的工作任務,即解決人適應崗位的問題。這些研究為管理心理學體系的形成做了准備。

2.行政管理理論和組織理論
幾乎在科學管理發展的同時,行政管理學派也日益引人注目。與科學管理學派注重降低生產活動成本的思路不同的是,行政管理學派強調提高行政管理程序的效益。行政管理學派以亨利·法約爾為代表,他在擔任法國礦業及冶金公司的總經理期間,提出了一系列行政管理原則,首先確定了五大管理職能: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到了20世紀70年代,哈羅德·孔茨等管理學家以法約爾的管理職能為框架確定了現代管理學的基本輪廓,之後,更多的管理學家又將管理學的五大職能進一步確定為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四大職能)。法約爾具體論述了14條管理原則:工作分工;②權威與責任;③紀律;④指令單元;⑤指導單元;⑥個體與整體利益;⑦人事報酬;⑧集中化;⑨層次鏈;⑩命令;平等;工齡穩定性;首創精神;團隊協調。

法約爾的理論對於組織管理理論與實踐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與此同時,馬克斯·韋伯(Max_Weber,1864~1920)的層峰組織模型描述了管理的分化與整合特徵。他提出層峰組織的六大特點:選拔與晉升標准、權威層次、規則與規章、勞動分工、書面文件和所有制分離。上述理論為提高行政管理規范化和組織效能研究,奠定了充分的理論基礎。

閱讀全文

與管理理論發展的歷史演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