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長征勝利的歷史意義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是中國軍事史上曠古未有的一次戰略大轉移。在歷時兩年、輾轉數萬里的浴血征戰中,紅軍打破了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創造了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跡。以長征勝利為標志,紅軍實現了軍事戰略方針的重大轉變,從根本上扭轉了戰略被動局面,從此翻開了我黨軍事斗爭發展歷史的新篇章。紀念長征勝利70周年,回顧和總結長征勝利的軍事
戰略意義,對於我們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和軍事斗爭准備,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價值。
長征勝利成功實現了紅軍戰略轉移,中國革命戰爭的總體態勢由被動轉為主動
紅軍長征是在中央根據地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軍事斗爭局勢發生嚴重逆轉的情況下,我們黨為了謀取戰略主動作出的重大決策和部署,是為了尋找紅軍新的立足點,奪取戰略主動進行的大轉移。能不能實現這一戰略目的,直接關繫到紅軍的生死存亡和中國革命的前途命運。
戰略轉移的成功實現,徹底打破了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使幾乎陷於絕境的紅軍化險為夷。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央紅軍被迫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征。蔣介石為了達到消滅紅軍的目的,先後糾集上百萬軍隊進行「追剿」。在湘江及其以東地區連設四道封鎖線,欲將紅軍消滅在突圍途中;在湘西南、黔東北布下包圍圈,企圖圍殲紅軍;在金沙江、大渡河沿線調兵遣將,妄圖憑借天險堵截紅軍;在紅軍北進路上設置了一道道防線,迫使紅軍進入人跡罕至的生命禁區。當時紅軍的被動局面,毛澤東曾作過高度形象的概括:「十二個月光陰,天上每日幾十架飛機偵察轟炸,地下幾十萬大軍圍追堵截,路上遇著說不盡的艱難險阻。」遵義會議後,在毛澤東正確指揮下,紅軍取得了一系列戰役戰斗的勝利,掌握了戰略轉移中軍事行動的主動權,但總體上仍處於無後方依託、大范圍流動作戰的被動局面。直到長征勝利,這種狀況才發生了根本變化。
紅軍實現戰略轉移,建立了新的戰略立足點,從而為爭取軍事斗爭主動創造了條件。一切軍事斗爭如果沒有可供依託的戰略後方,就沒有戰爭的縱深與發展。紅軍退出中央根據地後,把開辟新的革命根據地作為作戰的基本目標,最終轉移到陝北建立了根據地,這就使紅軍有了穩固的戰略後方,一改過去的被動局面,擁有了軍事行動的戰略主動權。之後,紅軍先後發起了東征、西征和山城堡戰役。此後,蔣介石再也沒有組織起對紅軍的進攻戰役。這些戰役表明,長征勝利後,紅軍既能根據軍事斗爭全局制定戰略方針,又能通過具體的戰役戰斗實現戰略目標;既能根據敵我情況尋機發起戰役,又能通過准確判斷戰場態勢有效控制戰局;既能依託根據地消滅和擊退進攻之敵,又能通過外線作戰擴大生存和發展空間。
紅軍長征戰略轉移的成功實現,不僅解決了紅軍求生存、圖發展的重大問題,也實現了北上抗日的目標。紅軍長征的戰略轉移是不得已而為之,但放到國際國內環境的大背景下考察,紅軍長征又是在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加深的形勢下進行的,這就決定了「北上抗日」這一長征初期主要從政治上考慮而提出的策略性口號,最終必然要轉換為紅軍長征的戰略性目標,從而賦予了紅軍長征以積極的戰略轉移意義。紅軍的戰略轉移是政治與軍事、退卻與進攻、國內革命戰爭與民族解放戰爭有機結合的產物。這次戰略轉移徹底粉碎了蔣介石「剿滅」紅軍的戰略企圖,保存了紅軍有生力量,爭取了戰略主動,打開了軍事斗爭新局面。
長征勝利確立了正確軍事思想在紅軍中的指導地位,使紅軍戰略指導和作戰指揮走向成熟
正確的軍事思想是在鮮活的軍事斗爭實踐中,從勝利中總結經驗、失敗中汲取教訓,並在與錯誤的軍事路線斗爭中,不斷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長征勝利,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正確軍事思想的偉大勝利,是紅軍戰略指導和作戰指揮走向成熟的重要開端。
紅軍長征中的正確軍事思想是隨著毛澤東領導地位的確立而樹立的。長征出發前後,由於受到「左」傾教條主義錯誤路線的排擠,毛澤東被剝奪了在黨和紅軍中的領導權,致使嚴重脫離中國革命戰爭實際,僵化、呆板的軍事教條主義思想在紅軍中占據支配地位。在這種軍事思想指導下,紅軍作戰接連失利,不僅喪失了革命根據地,而且造成了部隊大量減員,損失慘重。湘江血戰之後,中央紅軍在突破四道封鎖線中累計折損達5萬多人。確立正確的軍事思想在紅軍中的指導地位,成為紅軍作戰亟待解決的首要問題。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黨內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後,毛澤東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把戰略指導和作戰指揮建立在對中國革命戰爭規律科學把握的基礎之上,堅持正確的軍事思想,並在軍委和紅軍中占據了指導地位。
紅軍正確軍事思想的樹立表現在戰略戰術指導的成功轉變。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是毛澤東軍事思想活的靈魂,也是紅軍長征勝利在戰略指導和作戰原則上一以貫之的科學精神。這一科學精神支撐下的紅軍戰略戰術指導,同遵義會議前相比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主要實現了「三個轉變」:一是在戰略指導上,實現由消極防禦向積極防禦轉變。遵義會議前,紅軍在錯誤的軍事思想指導下,進攻時採取冒險主義,死打硬拼;防禦時採取保守主義,被動挨打;轉移時實行逃跑主義,消極避戰。遵義會議後,紅軍在戰略指導上徹底放棄了消極防禦的路線,轉而實行了積極防禦的軍事指導方針,即著眼打破強敵的圍追堵截,把握防禦和進攻轉換的關節點,寓戰略防禦於戰役進攻之中,以戰役攻勢爭取戰略防禦主動,從而實現了進攻與防禦的有機銜接。二是在作戰原則上,實現戰略的速決戰向持久戰,戰役戰斗的陣地戰、堡壘戰和消耗戰向運動戰、速決戰和殲滅戰轉變。第五次反「圍剿」和長征初期,在戰略上主張速決戰,在戰役戰鬥上堅持打「堂堂之陣」的陣地戰、堡壘戰和消耗戰,毛澤東曾形象地比喻為「乞丐與龍王比寶」。遵義會議後,紅軍堅持積極防禦的戰略思想,擺脫了單純防禦和堡壘主義的桎梏,在戰略上堅持持久戰,在戰役戰斗中,堅持以運動戰、速決戰和殲滅戰為主,善於造成戰局中的局部優勢,在運動中尋找戰機、殲滅敵人。三是在作戰指揮上,實現由戰略戰術教條僵化向靈活多樣的轉變。長征中的戰役戰斗,有著不同於一般戰役戰斗的鮮明特點。紅軍經常處於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中,戰場情況瞬息萬變,指揮機械呆板,行動反應遲緩,隨時都有被圍困、消滅的危險。遵義會議後,紅軍採取靈活多樣的戰略戰術,堅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聲東擊西,穿插迂迴,在戰法上做到於劣勢中造優勢,在平勢中創奇勢,從而掌握了作戰指揮的主動權。整個長征過程,紅軍共進行重要戰役戰斗近600次,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等戰役戰斗的重大勝利,彰顯紅軍戰略戰術運用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
長征軍事斗爭實踐的理論化是紅軍軍事思想走向成熟的重要標志。長征是紅軍正確軍事思想實踐與升華的過程,是戰略戰術在特殊的戰爭環境中實際運用的過程,也是紅軍軍事理論不斷發展並日臻成熟的過程。這種成熟集中表現在兩篇重要文獻中。一是瓦窯堡會議作出的《中共中央關於軍事戰略的決議》。這個決議對紅軍的戰略指導和作戰指揮原則進行了規范和系統闡述,提出了關於戰略防禦和戰略進攻的基本要求,明確規定了作戰形式、指揮方法、戰斗准備等十個方面的原則。這個決議,使紅軍生動的作戰實踐和豐富的經驗得到了理論概括。二是毛澤東發表的《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這篇著作全面深刻地總結了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包括紅軍長征的經驗,對戰爭本質和戰爭形式,戰爭規律和戰爭指導規律,戰爭特點和戰略戰術,戰略的持久戰和戰役的速決戰,戰爭的物質基礎和人在戰爭中的能動性,軍事實踐和軍事認識的辯證過程,以及戰爭的現象與本質、戰爭的內線與外線、戰爭情況的變與不變、戰爭力量的強弱轉化等重大問題,都作了極為精闢的闡述,回答了中國革命戰爭亟待解決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這篇著作從戰略思維層次揭示了中國革命戰爭規律,是對長征特殊的戰場環境戰略戰術原則的高度凝煉,是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的中國化,是紅軍軍事思想的第一個里程碑,成為中國革命戰爭的行動指南和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
長征勝利推動了紅軍戰略力量質的躍升,奠定了軍事斗爭發展的堅實基礎
長征中紅軍減員嚴重,戰略力量彌足珍貴。但各路紅軍通過不斷匯聚、整合,勝利到達陝北後,隊伍空前集中,質量更加優化。
戰略力量的整合使紅軍戰鬥力明顯提高。長征開始後,在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下,各路紅軍分散單薄,面臨被分割包圍、各個擊破的嚴峻形勢。為使戰略力量集中,形成整體作戰效能,紅軍在長征途中,經過了6次戰略力量組合的大會師,每次都不僅擴大了隊伍規模,而且優化了編制,其戰略意義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軍事指揮實現了全軍集中統一。軍事指揮的集中統一是確保黨對紅軍絕對領導的重大原則問題,是決定長征成敗的關鍵所在。長征途中,在南下還是北上問題上,紅軍內部曾出現了分歧。由於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積極爭取,這種情況至三大主力紅軍會師終於得以解決,從而確保了紅軍軍事斗爭發展的正確方向,實現了全軍的高度團結和統一。二是部隊適時進行整編。長征途中,紅軍進行了幾次大的編制調整,紅二、六軍團的桑植整編,中央紅軍的黎平與扎西整編,紅二方面軍的正式成立,陝甘支隊的組建,以及長征勝利後的三大主力紅軍的整編,都是適應作戰需要採取的重要舉措,使紅軍健全了指揮體系、優化了內部結構、精簡了各級機關、充實了基層戰鬥力量。三是協同作戰能力明顯提高。協同作戰是戰鬥力強弱的重要體現,紅軍歷來重視作戰行動的戰略合作與協調。長征途中,各路紅軍在軍事行動上遙相呼應,密切配合,分則能相互協同,合則能統一行動。特別是長征勝利後,紅軍三大主力齊心協力,相互支援,取得了山城堡戰役的勝利,表明紅軍大兵團協同作戰的能力顯著提高。
鞏固和擴大革命根據地,紅軍軍事力量發展有了重要依託。革命根據地是紅軍發展壯大的力量源泉,有了穩固的革命根據地,就有了武裝力量生存和發展的深厚基礎。黨和紅軍高度重視根據地建設,長征途中把開辟新的革命根據地,發展壯大戰略力量,作為作戰的直接目標。根據形勢和戰局的變化,及時確定根據地的發展方向。黎平會議確定建立川黔邊革命根據地,遵義會議後先後決定北渡長江在川西北和雲貴川建立根據地。整個長征途中,盡管情況變化多端,紅軍的作戰方向不斷調整,但開辟新的革命根據地,發展壯大紅軍力量這一戰略目標始終沒有改變。紅軍到達陝北後,把鞏固和擴大根據地作為中心任務,通過東征、西征,鞏固了陝甘根據地並開辟了縱橫200公里的陝甘寧新的根據地,從而使紅軍的戰略力量發展壯大有了可靠的社會、經濟和群眾基礎。陝甘寧邊區成為全國熱血青年紛紛投身中國革命的聚集地,紅軍的力量進一步壯大,為以後的抗日戰爭集聚了力量。
保留和鍛造了紅軍骨幹,為人民軍隊爾後的發展壯大提供了主要的人才保障。在革命戰爭年代,骨乾的數量和質量是紅軍隊伍不斷發展壯大的決定因素。在長征中,紅軍將士以堅定的革命理想信念,英勇頑強、勇於犧牲的戰斗精神,經受住了血與火的考驗和磨練。經過長征,紅軍盡管從出發前的約20萬人銳減到3.5萬餘人,但保留下來的都是優秀骨幹,是紅軍的精華。大批紅軍將士成為人民軍隊發展壯大的中堅力量。正如周恩來同志所說,「我們紅軍像經過了一場暴風雨的大樹一樣,雖然失去了一些枝葉,但保存下來了樹身和樹根。」
長征勝利標志著紅軍北上抗日戰略目標的實現,開創了國內革命戰爭向民族解放戰爭轉變的新格局
長征是我們黨在中華民族命運處於危急關頭,為爭取民族解放戰爭的戰略主動所作出的重大決策。長征勝利,是黨領導紅軍實現北上抗日戰略目標,打開民族解放戰爭新局面的主要標志。
完成了北上抗日的軍事戰略目標。紅軍長征是在日本帝國主義侵入中國,中華民族處於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作出的戰略抉擇。長征勝利後,全國主力紅軍大匯合,進入了抗日斗爭的前進陣地,推動了全國抗日救國運動新高潮的迅速掀起。
樹起了民族解放戰爭的戰略旗幟。抗日戰爭是一場以弱國對強國的軍事對抗,僅僅依靠黨和紅軍的力量是不夠的,必須有一面能夠匯聚全國抗日武裝力量、召喚廣大民眾共同抗戰的鮮明旗幟,這面旗幟就是中國共產黨提出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紅軍抵達陝北後,黨中央從民族危機加深的形勢出發,迅速把工作重心轉移到抗日救國上來,確定實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總策略,先後提出「抗日反蔣」、「進行第二次國共合作」、「逼蔣抗日」的方針政策。充分表明了黨和紅軍抗日的決心與推動全民族抗戰的誠意,從而把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寫到了抗日救國的旗幟上。這面旗幟凝聚了人心,瓦解了反共陣營,壯大了抗日力量。
形成了全國武裝力量共同抗戰的戰略態勢。為了推動國內革命戰爭向民族解放戰爭迅速轉變,朝著有利於抗日方向發展,中央紅軍抵達陝北後,進行了一系列軍事行動。首先,通過直羅鎮戰役有力的軍事打擊和深入細致的抗日統戰工作,使東北軍和十七路軍將士深切感受到內戰必亡、抗戰必存,停止了對革命根據地的軍事進攻,與紅軍達成團結抗日的共識,奠定了西北地區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堅實基礎。其次,發動東征、西征兩次重要戰役,給親日反共的閻錫山晉綏軍和堅決反共的寧夏馬系軍閥沉重打擊,緩解了西北地區的軍事形勢,開創了地區抗日統一戰線的新局面,推動全國軍事斗爭形勢進一步向民族解放戰爭方向發展。再次,發起山城堡戰役,一舉擊潰國民黨軍隊對陝甘寧根據地的「進剿」,徹底打破了蔣介石「消滅」紅軍的企圖。懾於紅軍的威力和全國民眾要求抗戰的壓力,蔣介石再也沒有組織起對陝甘寧革命根據地的進攻,中國革命從此進入民族解放戰爭的新階段。
http://mil.news.sina.com.cn/2006-10-05/0846402524.html
Ⅱ 長征的歷史背景和意義
一、歷史背景
1933年9月~1934年夏,中央蘇區紅軍第五次反「圍剿」作戰,由於中共中央領導人博古和共產國際派來的軍事顧問李德,先是實行冒險主義的進攻戰略,後又實行保守主義的防禦戰略,致使紅軍屢戰失利,蘇區日漸縮小。
1934年4月,中央紅軍在江西省廣昌與國民黨軍進行決戰,損失嚴重,形勢危殆。7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命令紅軍第7軍團組成北上抗日先遣隊,向閩浙皖贛邊挺進,建立新的蘇區;命令紅軍第6軍團從湘贛蘇區突圍西征,到湘中發展游擊戰爭。
中革軍委派出兩個軍團分別北上、西征,意在調動國民黨「圍剿」軍,以減輕中央蘇區的壓力,但未能達到目的。
10月初,國民黨軍向中央蘇區的中心區域進攻,迅速佔領了興國、寧都、石城一線。紅軍的機動迴旋餘地更加縮小,在蘇區內打破國民黨軍的「圍剿」已無可能,於是被迫退出蘇區,進行長征。
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會師,保存了力量約3萬人。中國工農紅軍的偉大長征,轉戰14個省,沖破國民黨軍數十萬兵力的圍追堵截,翻越終年積雪的崇山峻嶺,通過人跡罕至的茫茫草地,克服無數艱難險阻,終於完成了戰略轉移的艱巨任務。至此,長征勝利結束。
二、意義
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征是一部偉大的革命英雄主義史詩。它向全中國和全世界宣告,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紅軍長征,鑄就了偉大的長征精神。
長征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人民軍隊革命風范的生動反映,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長征精神為中國革命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
當年紅軍長征勝利到達陝北之後,毛澤東同志曾就長征作過如此精闢的總結「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長征是以我們勝利、敵人失敗而告終。」
(2)簡述長征的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長征原因:
原因一:第五次反「圍剿」失敗是紅軍長征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
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敵人實力強大,二是我黨犯了錯誤。1933年9月,蔣介石集中50萬大軍,對中央蘇區發起第五次「圍剿」。隨著戰局的發展,國民黨軍隊逐步佔領了中央革命根據地的大部分地區。
這個時期,王明「左」傾教條主義在我們黨內占據了統治地位。他脫離中國革命實際,否認敵強我弱的基本形勢,要求紅軍採取積極進攻的路線,使紅軍在戰略上完全陷入被動。
蔣介石集全國的財力和軍力於一身,而中央紅軍只有不到10萬人,加上蘇區財力物力有限,劣勢顯而易見。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面臨失敗,黨和紅軍陷入嚴重的生存危機。
原因二:考慮重開革命新局面,中共中央主動進行戰略轉移
在粉碎敵人「圍剿」已經沒有可能的情況下,中共中央在1934年5月提出了戰略轉移的設想,並報告了共產國際。由於中共中央執行了王明的「左」傾錯誤路線,使得中央紅軍在國民黨「圍剿」下處境十分艱難。
於是,中共中央率中央紅軍主動撤離中央蘇區,前往湘西與賀龍的紅二軍團會師,重建革命根據地,重開革命新局面。
原因三:原來相對穩定的戰略格局被打破,局部長征最終演變成整個主力紅軍的長征
中央紅軍撤出中央蘇區,使其他各地紅軍受到國民黨軍越來越大的壓力,川陝革命根據地首當其沖。
另外,紅二、六軍團(紅二方面軍)長征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敵情嚴重,創建和保存革命根據地十分困難;紅二十五軍轉移也是由於國民黨軍加強了對鄂豫皖地區的「清剿」。
堅持當地革命斗爭已十分困難。因此,各地紅軍相繼長征,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央紅軍的戰略轉移打破了相對穩定的戰略格局。
原因四:抗日救亡的時代背景成為直接影響長征決策、進程和方向的重大因素
「九一八」事變是日本企圖滅亡中國的開始,「華北事變」則是日本即將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的前奏。中日民族矛盾成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抗日救亡成為全民族最緊迫的任務。
中國共產黨人絕不會坐視中華民族的淪亡,紅軍雖然身處逆境,但仍然站在挽救民族危亡的第一線。
在長征開始前和開始後,中共中央先後組織了兩支抗日先遣隊北上抗日,即把軍事上的戰略轉移和政治上的戰略轉變密切聯系起來,把紅軍前進的大方向與建立抗日的前進陣地聯系起來。抗日救亡,是一個已經存在的,對紅軍長征必然產生重大影響的因素。
因此,長征,由一場慘痛的失敗開始,卻醞釀著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最偉大的轉折;一次不得不走的艱難行程,卻最終開創了中國革命的嶄新局面。
Ⅲ 紅軍長征的意義
意義:
1、通過紅軍長征確立了毛同志在黨內的領導地位,確立了毛軍事思想、政治思想的指導地位。
2、紅軍長征勝利實現了我黨北上抗日總方針。
3、紅軍長征的勝利,是符合中國國情的中國共產黨路線方針的勝利。
4、紅軍長征的勝利粉碎了蔣介石扼殺中國革命的企圖,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
5、紅軍長征的勝利,使中國共產黨有了穩固的革命根據地,使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有了穩固的後方。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跡,中央紅軍共進行了380餘次戰斗,攻佔700多座縣城,紅軍犧牲了營以上幹部多達430餘人,平均年齡不到30歲,共擊潰國民黨軍數百個團,其間共經過14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草地,翻過雪山,行程約二萬五千里。
紅一方面軍於1935年10月到達陝北,與陝北紅軍勝利會師。1936年10月,紅二、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地區,同紅一方面軍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標志著萬里長征的勝利結束。
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征是一部偉大的革命英雄主義史詩。它向全中國和全世界宣告,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
紅軍長征,鑄就了偉大的長征精神。長征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人民軍隊革命風范的生動反映,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長征精神為中國革命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
Ⅳ 紅軍長征勝利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長征所完成的不僅僅是戰略轉移,還為新的革命階段的到來醞釀了力量,最重內要的是其對於人的生命、容尊嚴的倡導和踐行。長征,二萬五千里一路走來,是人類對於自身生存權、發展權的斗爭。
人在社會上的存在,不僅僅要貢獻義務,還要獲得自身生存繁衍的條件,在當時內外夾擊、重重壓迫的情況下,人要想想獲得真正稱之為「人」的自由和生活,就必須斗爭。長征和革命都是歷史的必然選擇,而就其精神內涵則是中國歷史上不絕如縷的對人的價值和權利的追求傳統的外在體現。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央主力紅軍為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被迫實行轉移,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征。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跡,中央紅軍共進行了380餘次戰斗,攻佔700多座縣城,紅軍犧牲了營以上幹部多達430餘人,平均年齡不到30歲,共擊潰國民黨軍數百個團。
其間共經過14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草地,翻過雪山,行程約二萬五千里,於1935年10月到達陝北,與陝北紅軍勝利會師。1936年10月,紅二、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地區,同紅一方面軍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標志著長征的勝利結束。
Ⅳ 紅軍長征的歷史意義
紅軍長征勝利有著很重要的歷史意義,長征粉碎了蔣介石扼殺中國革命的企圖,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使中國共產黨有了穩固的革命根據地;實現了我黨北上抗日的總方針;通過長征也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黨內的領導地位,確立了毛澤東軍事思想、政治思想的指導。
偉大的紅軍長征,翻開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新篇章。長征途中,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正確解決了關乎黨和紅軍前途命運的三個全局性問題,即引領紅軍向哪裡去的戰略方向問題,使黨和紅軍擺脫被動局面的軍事指揮問題,結束「左」傾教條主義錯誤在中央的統治問題,從思想上確保了紅軍長征勝利。
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結合起來,走適合國情的革命道路,實行符合實際的戰略策略,這一我們黨在血的教訓和生死存亡考驗中認識並確立起來的思想路線及其取得的重大思想成果,對中國革命產生了深遠影響。
偉大的紅軍長征,開創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紅軍長征勝利,使黨中央領導中國革命大本營奠基於西北,鞏固和發展了陝甘寧革命根據地,使其成為中國革命的政治中心,為黨和紅軍的發展創造了必要條件。 紅軍長征的磨難和考驗,鍛煉了中國革命力量,黨員和紅軍質量顯著提高,為黨的隊伍和革命力量的壯大、為革命事業的發展培養了基本骨幹。
紅軍長征實現了我們黨北上抗日的戰略方針,推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鼓舞了全民族團結抗戰的信心和勇氣。紅軍長征勝利,為中國人民奪取抗日戰爭勝利、進而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打下了堅實基礎。 偉大的紅軍長征,培育了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的革命精神。
紅軍長征勝利,是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將士弘揚偉大革命精神的勝利。紅軍長征不僅創造了可歌可泣的戰爭史詩,而且譜寫了豪情萬丈的精神史詩,鑄就了偉大的長征精神。長征精神,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於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
Ⅵ 長征的歷史意義是啥
解答:
長征的歷史來意義主要有以下三自點:
①粉碎「圍剿」,使得中國革命轉危為安;
②紅軍長征播下了革命的種子,鑄就了偉大的長征精神,成為激勵黨和人民繼續前進的巨大動力;
③紅軍長征的勝利,開創了革命新局面。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Ⅶ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的歷史意義
紅軍長征: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主力撤離長江南北各蘇區,轉戰兩年,到達陝甘蘇區的戰略轉移行動。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央主力紅軍為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被迫實行戰略性轉移,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征。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跡,中央紅軍共進行了380餘次戰斗,攻佔700多座縣城,紅軍犧牲了營以上幹部多達430餘人,平均年齡不到30歲,共擊潰國民黨軍數百個團,其間共經過14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草地,翻過雪山,行程約二萬五千里,紅一方面軍於1935年10月到達陝北,與陝北紅軍勝利會師。1936年10月,紅二、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地區,同紅一方面軍會師。
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標志著萬里長征的勝利結束。
Ⅷ 紅軍長征的時代背景及歷史意義
紅軍長征的時代背景:
一、紅軍長征是在中國面臨民族危亡的危機、抗日救亡成為全民族最緊迫的任務情況下發生的。
1、「九一八」事變是日本企圖滅亡中國的開始。日軍加緊侵華,中華民族的危機日益嚴重。團結禦侮、抗日救亡逐漸成為中國社會的政治主題和全國人民的共同要求。
2、蔣介石卻逆歷史潮流而動,頑固以「攘外必先安內」作為處理內外關系的基本國策,一再對日妥協,不斷調集重兵「圍剿」蘇區和紅軍。
3、面對日益嚴重的民族危機,中國共產黨始終高舉抗日大旗,不斷發表宣言,強烈譴責國民黨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表示對日宣戰,號召全國人民團結抗日;提出在立即停止進攻蘇區、保證民眾的民主權利和武裝民眾等三項條件下,紅軍准備與任何部隊簽訂停戰協定,共同抗日。
二、然而,在黨內取得統治地位的以王明為代表的教條主義者,卻在革命的生死關頭犯了嚴重的「左」傾錯誤,使黨和紅軍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機之中。
1、他們無視敵強我弱的客觀現實,反對紅軍行之有效的「誘敵深入」方針,主張實行先發制人的進攻戰略。在這種進攻戰略下,他們反對必要的游擊戰和運動戰,「要求陣地戰和單純依靠主力軍隊的所謂『正規』戰」等等。
2、王明「左」傾錯誤推行的惡果,是鄂豫皖、湘鄂西蘇區的第四次反「圍剿」和中央蘇區、湘贛、湘鄂贛、閩浙贛蘇區的第五次反「圍剿」相繼失敗,紅軍遭受慘重損失,部隊的建設受到嚴重破壞,黨和紅軍陷入嚴重的生存危機,被迫實行戰略轉移。
3、中央蘇區反「圍剿」的失敗,改變了中國革命戰爭的大格局,影響了其他蘇區,使長征由局部演變為全局性的戰略轉移。
兩大危機,考驗著瀕臨絕境的中國共產黨和紅軍,以謀生存、圖發展為主旨的長征隨之在中華大地上展開。
紅軍長征的歷史意義:
長征的勝利,極大地影響和推動了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成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事業從挫折走向勝利的偉大轉折點。
一、進行軍事上的戰略大轉移,實現開辟中國革命新局面的歷史性轉折
弱小的紅軍只能向經濟、交通都比較落後,國民黨統治也相對薄弱的中國西南部、西部和西北部轉移。這樣,紅軍的戰略轉移便發展為萬里長征。各部紅軍轉移的走向基本一致,形成了途中各部的會師,並由局部會師發展為三大主力會師,終於跳出敵人的包圍圈,勝利將中國革命的大本營奠基於西北。
紅軍長征雖然付出了巨大犧牲,但避免了黨和紅軍覆亡的危險,保存了革命的火種,擴大了黨的影響,鍛煉了黨的隊伍,使黨和紅軍由重壓下的戰略退卻成功轉變為開辟中國革命新局面的偉大進軍,推動實現了中國革命由低谷向高潮、由被動向主動的歷史轉折。
沒有紅軍長征的勝利,就不會有人民軍隊後來的發展壯大,也不會有中國革命的重新興起和最終勝利,更不會有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蓬勃發展的大好局面。長征,無可置疑成為中國革命的一個重大歷史轉折點。
二、形成中國革命成熟堅強的第一代領導核心,邁出走適合中國國情革命道路的決定性一步
長征初期,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仍為「左」傾教條主義所統治,實行退卻中的逃跑主義,從而導致湘江戰役的失利,中央紅軍由出發時的8.6萬人銳減至3萬餘人。而「左」傾錯誤領導人卻不顧嚴峻形勢,仍然堅持進軍湘西。
危急時刻,毛澤東同志建議紅軍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進軍,以避開敵人伏擊。張聞天、王稼祥、周恩來等中央多數同志支持採納了毛澤東同志的建議。隨後,紅軍出其不意進軍貴州,取得節節勝利,把國民黨的幾十萬大軍甩在後面,爭取了主動。
遵義會議結束了「左」傾教條主義的統治,實際上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中共中央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從而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這次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第一次獨立自主地解決中國革命和革命戰爭重大問題的重要會議,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紅軍長征的歷史功績,不僅僅在於實現了戰略轉移、建立了新的根據地,更重要的是,經過長征的艱苦探索,中國共產黨形成了自己堅強成熟的領導核心。紅軍長征的勝利,是中國共產黨在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領導下,邁出走適合中國國情革命道路的決定性一步,為最終取得中國革命勝利奠定了重要基礎。
三、掀起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潮,奠定民族獨立和解放的堅實基礎
長征是在抗日救亡成為全民族最緊迫任務的情況下發生的。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侵佔我國東北後,又把其侵略魔爪伸向了華北地區。中日之間的民族矛盾迅速上升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西北勝利會師,完成了參加抗戰的戰略集結。全面抗戰爆發後,在黨的領導下,作為紅軍繼承者的八路軍、新四軍迅速奔赴抗日前線,成為堅持抗戰的中堅力量。
紅軍長征,把軍事上的戰略轉移與政治上的戰略轉變緊密聯系在一起,把長征前進的大方向與建立抗日的前沿陣地聯系在一起,實現了北上抗日的戰略方針,為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打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壯大人民革命力量,實現民族獨立和解放,開辟了光明前景。
四、鑄就彪炳千秋的長征精神,樹立永恆的人類精神豐碑
紅軍長征不僅創造了可歌可泣的人間奇跡,而且譜寫了豪情萬丈的精神史詩。長征精神,生動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的革命風范,集中展示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充分體現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長征精神突破了時代和國度的界限,是人類共有的精神財富。
(8)簡述長征的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毛澤東在報告中,對紅軍長征的意義做了高度評價。他滿懷激情地說:「長征是歷史紀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於今,歷史上曾經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征嗎?
十二個月光陰中間,天上每日幾十架飛機偵察轟炸,地下幾十萬大軍圍追堵截,路上遇著了說不盡的艱難險阻,我們卻開動了每人的兩只腳,長驅二萬余里,縱橫十一個省。請問歷史上曾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征嗎?
沒有,從來沒有的。長征又是宣言書。它向全世界宣告,紅軍是英雄好漢,帝國主義者和他們的走狗蔣介石等輩則是完全無用的。長征宣告了帝國主義和蔣介石圍追堵截的破產。長征又是宣傳隊。它向十一個省內大約兩萬萬人民宣布,只有紅軍的道路,才是解放他們的道路。
不因此一舉,那麼廣大的民眾怎麼會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還有紅軍這樣一篇大道理呢?長征又是播種機。它散布了許多種子在十一個省內,發芽、長葉、開花,結果,將來是會有收獲。總而言之,長征是以我們勝利、敵人失敗的結果而告結束。」
Ⅸ 簡要敘述紅軍長征勝利的偉大歷史意義!
1
是中國革來命轉危為安源的關鍵,打破國民黨圍堵,保留了中國革命的火種,為革命力量逐步發展壯大,取得全國的勝利奠定基礎。
2
從根本上改變被動挨打局面,實現軍事戰略轉變
3
長征精神成為革命的精神動力
4
是一部偉大的革命英雄主義史詩,是軍事史上曠古未有的戰略大轉移
5
打開中國革命新局面
(純是自己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Ⅹ 論述長征的原因及其歷史意義
直接原因: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導致紅軍損失慘重
根本原因:博古專等人執行王明的左屬傾教條主義錯誤
意義:
一 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圍剿」紅軍、扼殺中國革命的企圖,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
二 紅軍沖破國民黨反動派的圍追堵截,克服雪山草地的自然險阻,戰勝黨內分裂的危機,最後到達陝北不足三萬人。但這是經過千錘百煉保存下來的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精華。它們構成了以後領導抗日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的主幹。
三 在長征途中,中國共產黨宣傳了自己的政治主張,廣泛的播下了革命的火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