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部地區
| 中西部地區
| 南部地區
|
適宜發展的農業類型
| 林果業
| 種植業
| 漁業
|
(2)煤炭資源豐富,交通便利,市場廣闊。(3分)
(3)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和第三產業;治理環境污染;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加大科技投入,完善交通網路;發展清潔生產。(任選三項,3分)
(4)重要意義:緩解用水緊張狀況,促進經濟發展;改善生態環境;保障航運。關鍵要求:確保水質潔凈(防治水污染)。(3分,意義2分,要求1分)
㈡ 濟寧市歷史文化背景調查報告1500字
建議去濟寧市博物館看看去,你可能就有個大致思路了。歷史沿革,風土人情的傳承等都能了解一下
㈢ 濟寧的名勝古跡有那些
一,鐵塔寺
鐵塔寺,原名崇覺寺,是任城最早的佛教釋迦禪寺。寺內建有鐵塔、聲遠樓及殿宇房舍。這一古剎,1988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太白樓
太白樓即「太白酒樓」,是唐代賀蘭氏經營的酒樓,原址坐落在古任城東門里(今小閘口附近)。唐代偉大詩人李白於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同夫人許氏及女兒平陽由湖北安陸移家至任城(濟寧),居住在酒樓之前,「常在酒摟日與同志荒宴」。
三,浣筆泉
此泉最初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個地下泉眼。相傳李白一家曾在此度過一段幸福的時光,許夫人同嬌女平陽在泉邊浣洗、淘米、戲水,李白則在泉邊石幾上書寫詩章,順於浣筆,斟酒小飲。1986年,濟於市人民政府公布「浣筆泉」為濟寧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四,鳳凰台
鳳凰台位於濟寧市西北鳳凰台村,京杭大運河北岸不遠處。鳳凰台是「以商代為主的典型遺址」,歷史悠久,文化內涵豐富。
鳳凰台即「太昊祭祀台」,就是祭祀先皇始祖伏羲的地方,此台坐南朝北,正面為三層,其餘三面皆為二層,台高11.5米,底面4241平方米,頂面1341平方米,地闊上窄逐層遞減,北有石階可至頂端,周圍皆用磚石壘砌,中為夯土而成,西南亦有不砌台階曲徑而上,可通頂部。
五,寶相寺
汶上寶相寺景區位於山東省西南部汶上縣城西北隅,原名昭空寺,宋真宗禪封泰山時駐蹕汶上,御賜昭空寺為寶相寺,歷經千年,香火不衰,成為帝王將相、名流墨客禮佛觀光的風水寶地,成為齊魯大地上的佛寺名剎。
㈣ 談談濟寧傳統文化對我們的影響
濟寧市位於山東省西南部,地處魯蘇豫皖四省交接地帶。
濟寧地區歷史文內化悠久,是東夷文化、華容夏文明、儒家文化、水滸文化、運河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儒家創始人至聖孔子、亞聖孟子、復聖顏回、史家左丘明皆出生於此。元明清時期,京杭大運河促進了濟寧商品經濟的繁榮,使濟寧成為京杭大運河沿岸重要的工商業城市。
㈤ 濟寧市古建築它的歷史和特點
濟寧歷史建築遺存及特色 :
濟寧的歷史建築大體可分為古代商業民居建築、官衙建築、廟宇建築及清末民初的教堂與府邸,其中的古代建築與京杭大運河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最初的京杭大運河是從距濟寧千里之遙的開封、鄭州一帶,繞一個大大的彎迤邐而過,歷經隋、唐、五代、宋、遼、金及元初總計646年。直到忽必烈建國,任命著名的科學家郭守敬「提舉諸路河渠」,重新開通京杭大運河。郭守敬不負眾望,採納汶上人馬之貞的建議:裁彎取直,將運河東移,改道濟寧。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北起北京積水潭,南至杭州拱宸橋的京杭運河全線貫通,當時的總長是1816公里,這是我國歷史上又一偉大工程。由此濟寧的命運開始與運河緊密相連了。
運河東移,無疑是濟寧繁榮的開端。使原本閉塞的古任城,成為「舟車臨四達之衢,商賈集五都之市」的繁華都市。到了,明代中葉,濟寧就已經與北京、南京、蘇州、揚州一起成為全國著名的33座大型商業城市之一,並獲得了「江北小蘇州」的美譽。
之所以有此美名。並不僅僅因為它的商業貿易、手工作坊高度繁榮神似蘇州,而且它與蘇州也頗為形似。除了濟寧城區里有洗河、府河、越河和從城區穿過的大運河。以及像南池、冰窖、翰林、蓮花等池塘,這使得整個濟寧城中河道交錯、池塘散布,與江南水鄉有頗多相似外,民居的江南特色也相當明顯。
1.商宅
雖然商業繁榮,但在此經商的多為江南人,本地經商者並不多,可能是濟寧地處孔孟之鄉的緣故吧。所以穿城而過的古運河兩岸,類似蘇州的手工作坊、店鋪比比皆是,有著中國北方倆積最大的蘇州式古代商業街建築群。
最能體現濟寧民居風貌的就是竹竿巷以及與它相聯結的兒條街道,人稱『江北小蘇州』也是指的這一帶。
竹竿巷的房屋建築獨具風韻,多是風窗閣樓式的建築。下面為鋪麗,是全敞開式板搭門面。上方一般是伙計、學徒的宿舍。竹竿巷的樓房,在構造上經過南方工匠上百年的不斷改進和北方泥瓦匠的不斷翻新,兼具了南北風格。房屋多為北方常見的硬山式,也有懸山式,但數量不多。面街出檐較大,但沒有飛檐。有的為樓上前廊,有的是樓層問再出雨棚伸向街面。從布局上看樓房順河而建,街道也隨河而彎曲,參差進退,蜿蜒錯落;從立面上看樓與樓之間又相互搭連、高低錯落跌宕起伏,整體是一個豐富而又多樣化的建築群。
竹竿巷商業民居古建築充分體現了中國南北方建築風格有機結合的特點,雖然沒有北方四合院的矜持,也沒有江南粉壁飛檐的輕柔,可是卻有著南方民居的輕靈,和北方建築的穩重。這些老舊建築直到上世紀90年代還在,但隨著舊城改造,現在已是殘存難尋。
2.官宅
另外濟寧衙門眾多。由於濟寧地處大運河中段,是京杭運河重要的交通樞紐和水旱碼頭。經運河南可達江淮,北可抵京畿,為南北傳輸要地,地理位置特殊。所以,元、明、清三代都把運河治理的重點放在濟寧區段,把濟寧河道的治理與維護視作貫通大運河的關鍵,不斷派高官重臣及著名水利專家到濟寧開設衙門,治理運河,增建閘、壩等水利設施,督漕督運。據考,元代都水監開府濟寧,為中央司運機構派駐濟寧之始。明代在濟寧設總理河道、總督河道、河道部院、總漕兼河道、巡撫兼河道等,簡稱河道總督。河道總督宮階為正二品,但不乏一品大員充任,均由朝廷欽命署理,為運河最高行政管理機構,是朝廷六大部之外專門增設的一個部院級的朝廷直屬機構。清代司運機構多襲明制,據查,清初至光緒二十八年停止漕運,期間朝廷欽命119人任河道總督,共有101人充任,其中正一品大員近半,林則徐也曾在此為官。由於朝廷把治運司運的最高行政機構和最高軍事機構設在濟寧,其下屬的各級各類機構眾多,因而,濟寧有「七十二衙門」、「公署特多於他郡」之說。
而在濟寧為官的很多都是江南人,僅僅河道總督就有47位是江南人,他們的住宅和官邸大都或是承襲了江南民居的建築格局,或直接受江南民居建築風格的影響,這在很大程度上使整個濟寧的城市建設帶有了江南風格。當然這些官衙已不復存在,但從濟寧的街名中還能尋找到依稀的印記。
3.寺院
運河不僅給濟寧帶來了極具江南特色的商業民居建築和官衙建築,還帶來了宗教建築。如東大寺、大悲庵。竹竿巷盡頭的東大寺就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清真寺,因寺門臨古運河西岸,故俗稱「順河東大寺」。它始建於明代,清乾隆年間欽賜重修。「其氣魄位列全國清真寺木構建築之冠」,是中國宮殿式伊斯蘭教建築群,是中國伊斯蘭建築的代表作之一。2006年濟寧東大寺作為明至清時期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而大悲庵則是一座始建於明朝洪武年間歷史悠久的尼姑庵,寺院座落在古運河大閘口處的河南岸。
4.教堂
鴉片戰爭後,隨著西方殖民勢力入侵的不斷升級,西方文化的強勢介入,使得中國的傳統文化迅速衰落,在濟寧這個內陸城市也有充分體現,那就是教堂眾多。國運的衰落和運河的淤塞,造成了濟寧的傳統商業文化逐步頹敗。可是這個在當時和現在都是京杭運河航運所能到達的最北端城市,自然要受到西方殖民者的重視,教堂就是他們進行殖民統治和文化滲透的重要手段。濟寧市區有教堂五座,在淮河以北的運河沿岸城市中屬於多者,其中的戴庄教堂是最大的一座。戴庄天主教堂位於濟寧市城北,教堂所在地原是清初豪紳李澍的私人花園,名「藎園」。主體建築水榭為歇山式、飛檐、五楹,亭為六角、攢尖頂,水上有曲橋,東有假山,三面環水,頗具蘇州園林情致。宣統元年李澍後裔將藎園賣給德國傳教士安治泰和奧地利傳教士福若瑟,從此便為天主教所用。
整個建築群,樓堂房舍一千餘間,分兩大院落,東院為聖神會修女院,西院為中國聖言會會址,總佔地400餘畝。大聖堂是教堂的主體建築,其他建築分布四周。聖堂宏偉莊重,是哥特式建築,聖殿內有18根圓形整材石柱排列兩行,體現了教堂的高大寬敞,房頂、牆壁上有天神彩繪,窗子為彩色玻璃圖案。現在戴庄天主教堂大部分建築保存完好,是極具研究價值的中西結合建築。
5.民宅
始建於晚清時期的呂家宅院,系商人呂靜之的私人住宅。現僅存兩進院落,建築面積1401.6平方米。第一進院落穿堂3間,上房3間,東西廂房各3間,均為硬山式建築。正房兩側各設通道,通往後院。第二進院為堂樓院,堂樓二層上、下各5間,重檐硬山式建築,前有廊後有廈,屋頂覆灰色陶瓦;堂樓東西兩端為樓梯間呈小耳廈。東西配樓上、下各3間,與堂樓搭配協調、和諧,後有花園。呂家宅院的規模宏大,建築精美,傳統風格濃厚,在當時濟寧城私人住宅中居於首位,是研究晚清時期私人宅院的教材。濟寧現存的民初歷史建築就是潘家大樓了。潘家大樓是20世紀20年代興建的濟寧規模最大的私人住宅,系軍閥潘鴻鈞的私邸。
以上各類建築,構成了濟寧古代建築遺存,雖較少但特色突出;近代建築有保存較完整價值較高的特點。
㈥ 濟寧的文化濟寧的文化都有哪些,詳細的
歷史文化名城,東方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至聖孔子、亞聖孟子、復聖顏子、宗聖曾子、述聖子思子的故鄉.人類始祖伏羲、女媧、黃帝、少昊帝出生地,有7000年的歷史
㈦ 山東濟寧地方民俗民風傳統文化
山東省文化資源在旅遊開發中的主要類型
(一)文化已成為旅遊開發的特色所在
旅遊者要尋求差異,旅遊經營就要創造差異,差異會形成一個旅遊目的地的特色。如果說,特色是旅遊之魂,那麼文化就是特色之基。文化是指旅遊地的文化積淀和文化體現。文化積淀主要是地方文化、傳統文化、民俗文化,通過對各個方面的發掘和對各種文化的挖掘,才能夠真正形成一個旅遊地的特色。另一個方面就是文化體現,就旅遊目的地發展而言,普遍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就是模仿之風大盛,忽略了自身的文化優勢,抹殺了自身的文化特色。
素有「齊魯之邦、禮儀之鄉」之稱的山東,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從沂源猿人到東夷文明,古老的歷史文化為華夏文明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尤其是奠基於西周時期的魯國和齊國,分別形成了風格迥異的魯文化和齊文化,成為我國地域文化中的兩朵奇葩。
山東省首先是作為一個文化旅遊目的地而在全國聞名的,大多數的旅遊景點與文化或歷史有關,泰山、「三孔」等是在國內市場及海外市場最為出名的旅遊景點之一,齊文化、聊齋文化、運河文化、水滸文化等等尚大有開發潛力。然而燦爛的文化資源難以滿足旅遊者的期望,因為文化的現有展示方法不盡人意,對文物古跡介紹不夠充分,陳列消極被動,隔斷了遊客與文化之間的親近性。
在旅遊業大發展的新形勢之下,全面挖掘文化資源,加以全面整合,是旅遊地開發建設中首當其沖的大問題。一是在對歷史文化的挖掘開發中,有些城市拆掉舊街區,建設仿古街,還自以為得意。殊不知,一流的贗品還是贗品,二流的真品永遠是珍品。二是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尤其是對活文化的保護,其重要性甚至超過了對文物古跡這類物質遺產的保護。因為傳統文化與活文化是依託於傳統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在現代化發展的過程之中,消亡的危險極大。聯合國科教文組織這些年又推出了一項非物質與口述遺產,正是看到了在現代化發展過程之中傳統文化消亡的危險而設立的。這就警示我們,在旅遊地的保障體系中,在發展要素這一部分,必須把文化放到首要的位置。
為了使文化充滿生機,應注重以動態的方式呈現,引起遊客的興趣,利用得天獨厚的優勢,以知識性、趣味性、參與性的方式和高質量的旅遊產品,把齊魯文化推向旅遊市場。
(二)文化資源在旅遊開發中的主要類型
可進行旅遊開發的文化資源又稱為文化旅遊資源。似文化資源在旅遊開發中可利用程度的廣泛性、必須性、可行性和可利用的程度等方面的綜合分析,山東省文化旅遊資源的主要類型有歷史建築古跡類、宗教文化類、民俗文化類等:人類。它們特色鮮明,顯現性強,易物質化,是文化旅遊開發所關注的熱點資源。
1.歷史建築、古跡類
山東由於歷史悠久、地域廣闊、民俗獨特,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旅遊資源開發中的文化蘊含已成為山東旅遊最具魅力的部分。古人類文化遺址(龍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等)、古代社會經濟文化及古建築類(京杭大運河、齊長城等)、重要歷史事件遺存(鐵道游擊隊故鄉、抗日聖地、萊蕪戰役紀念館等)、名人故居及紀念地(「三孔」、四孟、蒲松齡故居、孫子故居、諸葛亮故居、王羲之故居等)、古城和古城遺址(臨淄、曲阜等),還有泰山文化、儒家(聖人)文化、泉文化、名士文化的遺址和遺跡等等,均為開展豐富多彩的歷史建築古跡旅遊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對於歷史建築古跡類資源的旅遊開發類型主要包括博物館旅遊,科考旅遊、考古旅遊、專題旅遊等;其開發的關鍵是走出陽春白雪,增強其參與性,讓遊客感到可敬又可親,以把握遊人的心理需求為指導思想,讓旅遊產品動起來,活起來,亮起來!
2.宗教文化類
山東省的宗教文化旅遊資源極其豐富,作為中國四大宗教的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在山東省內均有其文化載體分布,其中尤以佛教、道教旅遊景觀遺存為主。佛教如濟南靈岩寺、千佛山興國禪寺、四門塔、青州駝山石窟、濟寧崇覺寺鐵塔、鐵山摩崖石刻經、崗山刻經、太子靈蹤塔、寶相寺、興降塔、青島湛山寺、嶗山華嚴寺等。道教景觀則更是舉不勝舉,著名的有東岳泰山、中國道教全真派發祥地——「仙山之機」昆嵛山、蓬萊海上仙山、青島嶗山(太清宮)等。
不同的宗教信仰有不同的歷史淵源、宗教儀式、崇拜偶像、建築風格和不同的教義。宗教的廟會也是展示民俗民風的—個最好機會。「文化搭台,經貿唱戲」把以宗教文化為依託的廟會辦成廟市交易,不僅展示民間文化,而且開展商務旅遊活動,古為今用,俗為商用。
對本類資源的開發要注重旅遊專題(宗教教事、主題廟會),抓住核心市場,拓取新的產品和活動項目,並與民俗節慶文化活動相結合。
3.民俗文化類
民俗文化是由廣大基層勞動人民所創造和傳承的民間文化,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文化旅遊資源中最絢麗多彩的部分。因其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能最大限度地滿足旅客尋求差異、開闊眼界、擴大知識面、獵奇和獲得美感的心理需求。
山東省的民俗文化類資源豐富多彩。早在20世紀80年代,魯中「千里民俗一條線」就成為國家的一條黃金旅遊線路。由於受各種條件的影響,山東省的民俗文化表現出自身的多樣性和地域性,濟南、青州、泰安、曲阜一帶,是山東民俗的代表,東部沿海地區漁業、經商業最為典型,魯西南、魯西北地區民俗事象與古運河、黃河密切相關,魯南民俗文化則得益於沂蒙之源,所有這些無不為民俗文化的旅遊開發提供了良好的載體。
所以,對民俗文化類旅遊資源可從多視角、多切人點和訴求點進行創意規劃和開發。從顯而易見的建築、服飾、飲食、禮儀、節慶活動、婚喪嫁娶、文體娛樂、鄉土工藝,到需要細心觀察、深人體會的思維方式、心理特徵、道德觀念、審美情趣等,均可成為開發的目標。由傳統的觀覽向參與體驗、知識教化等動態方式轉化,如舞蹈表演、節令活動、登山、拔河、劃船、打拳等體育娛樂活動,還可讓旅遊者穿上當地居民的服裝,下榻於當地民居,食用風味飲食,參加當地民眾的活動甚至勞動,如此會給旅遊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節慶活動是民俗民間文化的亮點之一,節慶活動的適時開發,對旅遊發展往往具有引爆力。山東目前比較成熟的節慶活動有泰山國際登山節、青島國際啤酒節、青島國際海洋節、榮成國際漁民節、濰坊國際風箏節、孔子國際文化節、菏澤牡丹國際花會、萊陽梨花節、淄博國際陶瓷琉璃藝術節、濟南趵突泉迎春燈會、濟南大明湖荷花節、萊州月季節、棗庄石榴花會等。節慶是有鮮明主題的公眾慶典活動,且常與會議展覽等形式相結合,具有規模大、人數多、主題鮮明、特色突出等特點,對於提高當地的知名度、提升人氣具有重要意義。今後應以社會化、規范化、產業化、聯合化為戰略取向。泰山國際登山節與青島國際啤酒節同是山東推出的有影響的節慶活動,而後者的愈來愈火爆與前者的日漸低迷形成鮮明的對比,其關鍵的一個因素就是社會化和全民參與的熱情程度截然不同。
另外,對民俗文化規劃開發還有諸如審美情趣、獵奇探險、科學考察,風味飲食、民族特種工藝品、購物等切人點,同時注意重視其文化內涵,表現形式要富有創造性,應因地制宜,
突出地域民族特點,應忠實於民族歷史文化,尊重各民族傳統。
除以上以顯現性為特點的三大主要類型外,還有以齊文化、魯文化和儒學文化為代表的思想文化類以及諸如名士文化、文化藝術類、飲食文化類等等,但由於這些資源多滲透於有形文化載體和無形義化形式之中,對此類的旅遊開發研究主要是與顯現性資源的開發聯系於一體進行,難以「獨木成林」,在旅遊開發中往往表現為綜合的產品形式,在此不再單獨論述。本研究將結合實踐,對山東省主要文化資源的旅遊開發應用進行分類及個例的分析研究。
文化旅遊作為一種旅遊產品日益受到開發者和遊人的重視,中國的文化旅遊強調區域整體上的文化體驗,以地域文化的整體優勢和具體的文化物質為主要吸引物。因而在區域旅遊開發中必須突出本土的文化內涵,挖掘隱藏在歷史遺存實體背後的文化意味,強調傳統文化的歷史繼承性的精神財富。進一步來說,就是要立足本地資源特點,以當地「文脈」為依據,合理開發文化旅遊資源。
㈧ 因運河而盛,伴運河而衰,山東濟寧為何是一座糾結的古城
因為山東濟寧這個城市儒家文化特別盛行,它是一個儒家文化造就的文明古城,但是現在山東濟寧,路上的高樓大廈很多多,古典建築也比較多,相互沖突而且沖擊力,所以說它是一個非常矛盾糾結的古城。
因為當時水路運輸都要在濟寧停留,所以給濟寧人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也促進了當地特色產品的外銷,發揚了濟寧的文化,而且同時給濟寧帶來了很多匱乏的物資和原料。但是漸漸地隨著其他運輸業的發展,水路運輸逐漸萎靡,但是濟寧人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還是想通過發揚京杭運河的水文化,來促進地區經濟及文化的發展,但顯然現在是行不通的。因為沒有及時尋求變通,濟寧的就漸漸跟不上時代的潮流了。
㈨ 濟寧市的歷史名人有哪些詳細點
一是「元聖」周公,姬姓名旦,是周文王的第四個兒子,周武王的弟弟,因受封於太王古公亶父所居住的「周」地為采邑,故稱「周公」。他的主要政績是輔佐武王伐紂滅商,完成統一大業。他曾制定周禮,人稱「周公之典」。周公死後葬於畢原(今咸陽北),現曲阜城東北有周公廟,以供春秋奉祀。
二是「和聖」柳下惠,春秋時期魯國(今曲阜)人。他是魯孝
濟寧市
公的兒子公子展的後裔,名禽,又名獲,字季。因居柳下邑,故又稱「柳下孝」。私謚曰「惠」,故人又稱柳下惠。他以正直守信而名揚四方,曾得罪臧文仲,多次被撤職。以和悅守禮而著稱,曾將一位凍僵的女子抱回室內,摟在懷里,用體溫暖小女子,待其醒後。他並無越軌行為。這種「坐懷不亂」的佳話,千古傳頌。孟子曾說:「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因而被人稱之為「和聖」。
三是「至聖」孔子,他是我國春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其思想學說以「仁」為核心,以禮為內容,形成了完整的思想體系。他首創私人講學之風,培養弟子3000多人,其中最著名的70餘人。晚年從事古文獻整理,刪《詩》、《書》,定《禮》、《樂》,作《春秋》。《論語》一書是現存研究其學術思想的主要依據。自漢以後,其思想成為歷代封建當權者的統治思想。「至聖」,意即最高的聖人。
四是「復聖」顏回,字子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弟子。他安貧樂道,德冠四科,才智出眾,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
五是「宗聖」曾子,名參,字子輿。春秋末魯國南武城(今嘉祥縣)人,孔子弟子。樂道養親,以孝著稱。認為「忠恕」是孔子「以一貫之」的思想,矢志不移地實踐孔子學說,著有《孝經》和《大學》,在孔門中被視為道統的繼承者。
六是「巧聖」魯班,姓公輸,名班,春秋末魯國人,我國古代傑出的發明家、建築工匠。相傳他曾經創造攻城的雲梯和磨粉的碾,又發明了刨、鑽,改造了錛、鑿、斧、鋸等木作工具,技藝精巧,被後世工匠尊為「祖師」。《孟子》中說:「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所以,後人又稱他為「巧聖」。
七是「述聖」子思,姓孔名伋,孔子的孫子,曾子的學生,戰國初期的思想家。他繼承發揚了孔子的中庸思想,以「中庸」為自己的學說核心,著有《中庸》一書。孟子曾受業於他的門人,將其學說加以繼承和發展,形成「思孟」學派。
八是「亞聖」孟子,名軻,鄒國(今鄒城市)人,是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受業於子思的門人,自稱「乃所願,則學孔子」,「序《詩》、《書》,述仲尼之意。」教人注重存心養性,注重氣節,去做「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
濟寧市
大丈夫。著有《孟子》一書,被尊為孔子學說的繼承者,有「亞聖」之稱。
濟寧市古代八位聖人的稱號,其中至聖孔子是北宋真宗皇帝始封;巧聖魯班是民間工匠所稱;其餘的幾位聖人均是元代文宗皇帝賜封。
㈩ 濟寧旅遊景點
1、濟寧太白湖
濟寧市太白湖,原名北湖、小北湖,屬於南四湖的南陽湖的北端。在濟寧市區的南面,連著微山湖。自然風光美麗,人文氣息濃厚,還有很多國家保護鳥類,湖區有各種鳥類130多種。盛夏時節,這里萬畝荷花竟相開放,一派「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迷人景色。
1996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旅遊度假區,被譽為魯西南大地上的一顆「明珠」。2013年,因唐代著名詩人李白(字太白)在濟寧生活23年,為紀念李白故把濟寧著名景點北湖改名為太白湖。
10、水泊梁山風景區
水泊梁山風景區位於濟寧市梁山縣境內,景區面積4.6平方公里 。因古典文學名著《水滸傳》一書行世而馳名中外,國家AAAA級旅遊區。
水泊梁山風景區由7條支脈和8個山峰組成,景區景點主要有梁山古寨、靖忠廟、聚義廳、宋江馬道、號令台、石碣文台、宋江井、《水泊梁山記》摩崖石刻、一關、二關、李逵塑像、黑風口、扭頭門、杏花村等。
水泊梁山風景區境內交通便利,通訊發達,並與泰山、曲阜形成金三角旅遊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