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八一槍聲歷史意義

八一槍聲歷史意義

發布時間:2021-02-04 04:24:57

Ⅰ 南湖紅船八一槍聲井岡號角長征壯歌分別指哪些重大歷史事件說明其歷史地位或影響

南湖紅船:
一九二一年七月底,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南湖的一艘畫舫上完成了最後的議程,庄嚴宣告中國共產黨成立。南湖從此成為黨的誕生地,全國人民嚮往的革命聖地,中國紅色旅遊之源。
八一槍聲:
1927年8月1日凌晨2時,周恩來、朱德、賀龍、葉挺、劉伯承等各指揮的各個起義軍向駐守南昌的國民黨軍隊發動進攻,經過四個多小時的激戰,殲敵三千餘人,繳獲槍支五千餘支,子彈百萬余發,大炮數門,佔領了南昌城。當天上午,在南昌舉行了共產黨中央委員、各省區特別市和海外各黨部代表聯席會議,通過了《中央委員宣言》,成立了由宋慶齡、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等25人組成的中國共產黨革命委員會,通過了《八一起義宣言》等文件,提出了「打倒帝國主義」、「打倒新舊軍閥」、「實行耕者有其田」等革命口號和政綱。同時對起義部隊進行了整編,仍沿用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番號,以賀龍兼代總指揮。
井岡號角:
是指井岡山會師。
井岡山會師是指1928年4月28日(三月初九),毛澤東率領的秋收起義部隊與朱德、陳毅領導的湘南起義和賀龍領導的南昌起義部分部隊在井岡山的勝利會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史上的重要歷史事件。根據中共湘南特委決定,兩軍會師後,合編為工農革命軍第四軍。會師確保了革命的星星火種,乃至後來形成燎原之勢。
長征壯歌:
長征,指中國工農紅軍主力從長江以南各革命根據地向陝甘革命根據地會合的戰略轉移。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開始長征。同年11月和次年4月,在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紅二十五軍和川陝革命根據地的紅四方面軍分別開始長征。1935年11月,在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的紅二、六軍團也離開根據地開始長征。1936年6月,第二、六軍團組成第二方面軍。同年10月,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勝利會合,結束了長征。其中紅一方面軍長征歷時一年,轉戰十一個省,最遠行程約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勝利表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

南湖紅船標志著黨的建立,這是黨的生日,意義重大。
南昌起義是黨明確要走武裝革命的道路,是以後一系列重大勝利的起點。
井岡山會師是黨的重要領導人的組合,是黨的力量的集中。
長征是黨最困難的時期,也是糾正一些錯誤的機遇,經過長征的洗禮,留下的都是最堅定最頑強的力量,是以後解放全中國的種子。

Ⅱ 八一七公報的歷史意義

談到世界國際關系史,就不能不說中美關系。一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並且蘊含無限發展潛力的發展中國家,一個是世界上堪稱最大經濟體的西方發達國家,中美兩國的關系正常與否,直接關繫到中美兩國的切身利益,對世界局勢也有著深遠的影響。改革開放後,隨著中國經濟不斷復甦、崛起,大洋彼岸的美國不可能忽視與中國的合作關系,而進入19世紀80年代,中美關系也走進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很多研究中美關系發展史的人,都會把1972-1989年的這段時間概括為中美關系的「蜜月期」,對中美關系產生深遠影響的三個聯合公報都是在這一期間簽署的。三個聯合公報的最後一份——《八一七公報》簽署於1982年,其與《上海公報》、《中美建交公報》一起構成了中美對話、合作的基本原則。
1982年8月17日,經過艱難談判,中美兩國政府就美國對台軍售問題簽署聯合公報。美方在《八一七公報》中重申:「承認中國的立場,即『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無意侵犯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無意干涉中國的內政,也無意執行『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的政策」。美方還特別聲明,它「不尋求執行一項長期向台灣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台灣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數量上將不超過中美建交後近幾年供應的水平,它准備逐步減少對台灣的武器出售,並經過一段時間導致最後的解決」。
可以看出,台灣問題構成了《八一七公報》的主要內容,而台灣問題始終是中美關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問題。在兩國關系實現正常化後,美國政府發布的《與台灣關系法》規定,要繼續向台灣出售防禦性武器,為中美關系的進一步發展設置了嚴重障礙。美國的這一做法已嚴重侵犯我國主權,我們當然要義正言辭地予以回擊,《八一七公報》便是在這一背景下簽署的。
《八一七公報》的簽署雖然歷經波折,但卻顯示出我們在台灣問題上的堅定立場,也為今後中美關系的良性發展提供了可遵循的依據。多年來的事實證明,在台灣問題得到較好處理時,中美關系發展就比較順利;反之,兩國關系就波折迭起,麻煩不斷。在台灣問題上,中國人民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立場是非常堅定的,任何在台灣問題上干涉中國內政的企圖都是中國人民不能容忍的。《八一七公報》解決了中美兩國在台灣問題上的諸多分歧,成為涉及此類問題的綱領性文件。由此可見,《八一七公報》在中美關系發展史上有著重要意義。
這份公報是解決美國售台武器問題的公報,但它的意義和作用不僅限於此。公報說,美國政府「無意侵犯,無意干涉,無意執行」;這三個「無意」都是較之《上海公報》和《建交公報》更為明確的承諾。
同在這一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確立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也為《八一七公報》提供了最好的注腳。在外交政策上,我國一直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改革開放三十年中,我國經濟迅速發展,在國際舞台上也不斷展現出自信自強的大國姿態,有了經濟這個助推器,我國的國際地位也不斷提高。在與英國、葡萄牙的外交談判中,中國順利解決了香港、澳門問題,而在台灣問題上,我們也有信心有能力解決好。《八一七公報》發表後,中美兩國在台灣問題上取得了更大程度的共識。此後每當遇到涉及台灣的問題,中國都在反復重申,雙方應以《八一七公報》為基礎,堅持從戰略的高度審視和處理兩國關系。只有處理好台灣問題,中美才能在其他領域加深交往與合作。
《八一七公報》是中美關系正常化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碑上雖然已依稀可見歲月的斑駁,但其歷史功績和意義卻是永遠不可磨滅的。

Ⅲ 八一南昌起義的意義

起義意義:

南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帶有全局意義的一次武裝暴動。它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宣告了中國共產黨把中國革命進行到底的堅定立場,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地創造革命軍隊和領導革命戰爭的開始。是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

八一南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革命戰爭和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的標志。

(3)八一槍聲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及中國國民黨官方的說法是:

暴動;是中共企圖武裝奪取政權的開端;一次以國民黨名義對國民黨暴動;從此中共走上布爾什維克道路。

背景:

1927年3月,國民黨在武漢的汪精衛和南京的蔣介石集團不合作,所謂「寧漢分裂」。江西南昌則在武漢和南京之間。

由於中國共產黨的影響不斷擴大,從4月起南京等地的國民黨開始大量逮捕和處決共產黨人,發動了四一二政變,武漢的國民黨在7月亦決定「清黨」,即七一五事變。一方面解聘共產國際中國代表鮑羅廷的顧問職務,一方面通知各政府部門和軍隊驅逐共產黨人。

起義的目的是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屠殺政策,喚醒廣大中國人民,表明中國共產黨要把中國革命進行到底的堅定立場,並不是要通過南昌起義這樣的一種起義方式來奪取國民黨的政權,共產黨的目的是聯合願意革命的國民黨左派,揮師南下廣東,建立革命根據地,實行二次北伐。

Ⅳ 「南湖紅船」和「八一槍聲」,分別指代什麼歷史事件

南湖紅船——1921年7月底,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由上海轉移到嘉興南湖一艘畫舫上繼續舉行並閉幕,庄嚴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八一槍聲——指1927年8月1日,八一南昌起義.

Ⅳ 八一聲槍聲是在哪個地方打響的這槍聲對中國革命有怎麼樣的意義

八一槍聲是在南昌打響的,這槍聲對中國革命有著重要的意義:
八內一南昌起義,是中國容共產黨直接領導的帶有全局意義的一次武裝起義。它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宣告了中國共產黨把中國革命進行到底的堅定立場,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地創造革命軍隊和領導革命戰爭的開始,是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

八一南昌起義,又稱南昌起義、八一起義、南昌起事,是指1927年8月1日於中國江西省南昌,由中國共產黨針對國民黨的分共政策而發起的武裝反抗事件,由周恩來、譚平山、葉挺、朱德、劉伯承等中共人士和賀龍領導。賀龍在事件後加入中國共產黨,領導人當中還有第20軍的蘇聯軍事顧問庫馬寧。南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獨立建設武裝力量的開始,也是中國共產黨開始以武裝斗爭的形式反對國民政府的標志。8月1日後來成為中國工農紅軍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紀念日。

Ⅵ 八一南昌起義的意義

八一南昌起義的意義:

1、南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帶有全局意義的一次武裝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宣告了中國共產黨把中國革命進行到底的堅定立場。

2、南昌起義擴大了我黨的影響力,奠定了良好的群眾基礎,掀起了一波反抗國民黨獨裁統治的革命浪潮。

3、八一南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革命戰爭和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的標志。

4、八一南昌起義在全黨和全國人民面前樹立了一面鮮明的武裝斗爭旗幟,充分地表現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不畏強敵、前仆後繼的革命精神。

5、八一南昌起義以實際行動批評了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沉重地打擊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囂張氣焰,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革命鬥志。它對創建偉大的人民軍隊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6)八一槍聲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南昌起義第一槍其實是有三個意思的,第一個意思是這場起義是反抗國民黨的開始。第二個意思是,這場起義的第一槍是誰按下扳機的?第三個意義是,這場起義是共產黨開始武裝反抗道路的第一把槍。下面就來看看這三種具體的含義。

如果南昌起義第一槍指的是第一個意思,那麼可以說南昌起義第一槍主要側重的是這場起義對當時的中國的歷史意義。並且標志著兩黨之間已經出現了對立狀態,它從側面暗示了國民黨的腐敗。

是第二個意思就是「哨兵」。其實這個哨兵並不是共產黨的軍人,而是國民政府的人。因為當時已經發現了起義的苗頭,那個哨兵為了對起義表示警告,就對著天空打了三槍。

但是三槍也是起義發起的一種信號,所以鬼使神差的,那個哨兵開始了南昌起義。如果南昌起義第一槍指的是第三個意思,那麼它側重的是一種歷史,這不僅是中國革命開始一種新局面的歷史,也是共產黨開始一次嘗試的歷史。

Ⅶ 和「八一槍聲」,分別指代什麼歷史事件

南昌起義

Ⅷ 湖南紅船和八一槍聲對應的歷史事件及意義

湖南紅船對應的歷史事件是中共一大
八一槍聲對應的歷史事件是南昌起義

Ⅸ 八一三事變有什麼歷史意義

第一是國民黨開始正式在國際上呼籲共同抵禦日本,並且最終得到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專家的支持屬和同情,在中國代表團的揭露下,世界人民清楚的了解到了日本軍隊在中國犯下的罪行。

第二是八一三事變後,國際上就日本侵華戰爭簽訂了《九國公約》,最終使得國民黨向國際組織求助的希望破滅,從而更加堅定了抗戰的決心和與明確了共產黨合作的必要性。

第三點則是在事變發生後,國民黨採取了一系類的方法後,其最終的結果是國民黨政府外交失敗,但是這並不代表國民黨沒有獲得援助,各國的和平愛好者向中國表達了同情和支持。最後一點是國際上對日本的譴責聲越來越高,隨著八一三自衛槍聲的響起,更多的國家公開表明不在與日本有任何的來往,甚至在物資等方面給了中國一定的支援。

Ⅹ 8年抗戰的歷史意義

對中國:①抗戰是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專解放戰屬爭。②抗戰的勝利,洗雪了近代以來的民族恥辱,成為中華民族由衰敗到重新振興的轉折點。

對世界: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

閱讀全文

與八一槍聲歷史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