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矽谷發展史是什麼
矽谷的歷史應該從斯坦福大學說起。1885年美國中西部著名的鐵路大王斯坦福(Leland Stanford Senior)捐獻了帕拉託附近的8800英畝土地和2000萬美金,並於1891年創建了斯坦福大學。如今的斯坦福大學已成為世界第一流的大學。
國際教師協會根據目前院校業績、學術成就以及學生素質,排出世界十所最佳大學的名次是:斯坦福大學、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普林斯頓大學、劍橋大學、耶魯大學、牛津大學、東京大學、慕尼黑工業大學。
當然,還有其他排行次序,但令人信服的是斯坦福總是雄踞榜首。在上述十所世界第一流大學中,斯坦福是最年輕的一所,然而它像一台強勁的火車頭,帶動著矽谷這列長長的列車迅猛前進。這就是我們所知道的高科技園區的基本形象。
1906年利德弗瑞斯特(Lee de Forest)發明了電子管,他工作的聯邦電報公司就在帕拉托。1912年他在斯坦福大學的幫助下又研製成功電子放大器,揭開了現代電子技術的序幕。
斯坦福大學1920年畢業生弗雷德·特曼(Frederic Terman)先後在麻省理工、哈佛、斯坦福擔任教授,他才華橫溢,在矽谷的發展過程中扮演了極重要的角色。1939年,在特曼的指導和支持下,他的兩個學生,比爾·休利特(Bill Hewlett)和戴維·帕卡德(Dave Packard),在一間汽車房裡以538美元作資本建立了公司,開始生產電子儀器,這就是著名的惠普(Hewlett-Packard)公司的來歷。1995年惠普公司營收315億美元,利潤24億美元,全球雇員10萬2000人。當年惠普公司起家的汽車房由加州政府公布為矽谷發源地而成為重要的旅遊景點。
特曼教授的另一個重要貢獻是他在1951年提出創建斯坦福研究園區(Stanford Research Park)的構想。這就是全球最早的位於大學附近的高科技工業園區。1955年7家公司遷入園內,1966年增至32家,1985年擴大到90多家。這些公司既信託大學的最新科技,又租用該校655英畝的土地,連年不斷的地租收入成為斯坦福大學的經濟來源。這也是斯坦福大學興旺發達的原因之一。
1955年威廉·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西遷是矽谷半導體開始起步的重要里程碑。肖克利1910年生於英國倫敦,後移居美國帕拉托,1973年到貝爾實驗室工作。1947年12月23日他和理論物理學家巴丁(John Bardeen)、實驗物理學家布拉坦(Walter Brattain)製成了世界第一個晶體管,這項發明有人稱之為"本世紀最重要的發明"。1949年肖克利又提出PN結理論,次年就製成具有PN結的鍺晶休管,由於這些意義深遠的發明,他們3人分享了1956年度的諾貝爾(物理)獎金。
1955年,肖克利返回帕拉托建立自己的公司——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 (Shockley Semiconctor Laboratories)。在此之前,尚未成熟的半導體工業一直集中在美國東部的波士頓和紐約長島等地,肖克利的公司是矽谷第一家真正的半導體公司。他從東部召來了8位優秀青年,人稱"肖克利八傑",其中包括諾宜斯(Robert Noyce)、摩爾(Gordon Moore)、斯波克(Charhe Spork)、雷蒙德(Pierre Lamond)等人。1960年肖克利賣掉自己的公司,去斯坦福任教。他創建的半導體實驗室夭折了,但他播下的種子卻在矽谷茁壯成長。
在諾宜斯帶領下,"肖克利八傑"於1957年集體跳槽,離開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在工業家費爾柴爾德(Sherman Fairchild)資助下,另創仙童半導體公司(Fairchild Semiconctor Corp)。仙童公司總部位於紐約,除經營照相機與儀器外,還有許多關系企業,其中發展最快的還是位於矽谷山景市的仙童半導體公司。
創業後不久。由於諾宜斯發明了集成電路(integrated circuit)技術,可以將多個晶體管集成一片晶元上,使仙童公司從一開始就有平步青雲的發展。1965年摩爾總結了集成電路上晶體管數每18個月翻一番的規律,人稱摩爾定律。雖然它是根據1959-65年的數據歸納的,但至今仍然有效。1967年,成立10年的仙童半導體的營業額已達1億9600萬美元。
此時正是矽谷形成的早期,整個矽谷大環境生氣蓬勃,欣欣向榮,幾乎每個星期都有新公司誕生。仙童公司也正經歷一場驚天動地的大變革。1967年初,斯波克與雷蒙等人決定脫離仙童半導體公司,另創國家半導體公司(National Semiconctor),位於聖克拉拉。1968年仙童公司行銷經理桑德斯(Jerry Sanders)自創超微科技(Advanced Micro Device)即AMD公司。現超微科技已成為世界第二大電腦晶元生產商。1968年7月諾宜斯、摩爾、葛洛夫離開仙童,創建了英特爾公司( Intel),總部設在聖克拉拉。今天英特爾發展成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集成電路廠商,在中央處理器市場佔世界80%的份額。
2. 美國矽谷科技園區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矽谷科來技園區從斯坦福工業園的建立起自步,經歷了六個不同的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20世紀50年代及以前,主要發展國防工業和軍事技術產業。
第二階段:20世紀60年代,主要發展半導體產業。
第三階段:20世紀70年代,主要發展PC及區域網路產業。
第四階段:20世紀80年代,主要發展軟體產業。
第五階段:20世紀90年代,主要發展網際網路產業。
第六階段:2000年至今,主要發展移動通訊、生物科技與納米科技、清潔技術等。
3. 美國矽谷簡介
矽谷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北部的大都會區舊金山灣區南面,是高科技事業雲集的聖塔克拉拉谷的別稱。 矽谷最早是研究和生產以硅為基礎的半導體晶元的地方,因此得名。
矽谷是當今電子工業和計算機業的王國,矽谷是世界高新技術創新和發展的開創者和中心,該地區的風險投資佔全美風險投資總額的三分之一,矽谷的計算機公司已經發展到大約1500家。
矽谷的主要部分位於舊金山半島南端的聖塔克拉拉縣,主要包括該縣下屬的從帕羅奧多市到縣府聖何塞市一段長約25英里的谷地。
矽谷以高新技術中小公司群為基礎,同時擁有谷歌、Facebook、惠普、英特爾、蘋果公司、思科、英偉達、甲骨文、特斯拉、雅虎等大公司。
(3)矽谷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矽谷是美國高科技人才的集中地,更是美國信息產業人才的集中地,在矽谷,集結著美國各地和世界各國的科技人員達100萬以上,美國科學院院士在矽谷任職的就有近千人,獲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就達30多人。
矽谷附近的大學包括:
1、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
2、聖塔克拉拉大學(Santa Clara University)
3、聖何塞州立大學(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
4、卡內基梅隆大學西海岸校區(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West Coast Campus)
矽谷擁有大大小小電子工業公司達10000家以上,他們所生產的半導體集成電路和電子計算機約佔全美1/3和1/6。80年代後,隨著生物、空間、海洋、通訊、能源材料等新興技術的研究機構在該地區紛紛出現,矽谷成為美國高新技術的搖籃、世界各國高科技聚集區的代名詞。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矽谷
4. 矽谷發展歷史相關書籍推薦
浪潮之巔、矽谷商戰、矽谷海盜、黑客與畫家
希望可以幫到你,請採納
5. 矽谷的形成
近年來,在各種場所經常聽人們談起「矽谷」,什麼美國矽谷啊,日本矽谷啊,但矽谷究竟在哪裡?為什麼叫矽谷?
「硅」是一種化學元素,舊名叫「矽」,為一種重要的半導體材料,也是現代電子工業中的一種重要材料。人們傳統稱謂的矽谷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舊金山經聖克拉拉至聖何塞近50公里的一條狹長地帶,是美國重要的電子工業基地,也是世界最為知名的電子工業集中地。它是隨著20世紀60年代中期以來,微電子技術高速發展而逐步形成的,其特點是以附近一些具有雄厚科研力量的美國一流大學斯坦福、伯克利和加州理工等世界知名大學為依託,以高技術的中小公司群為基礎,並擁有思科、英特爾、惠普、朗訊、蘋果等大公司,融科學、技術、生產為一體。目前它已有大大小小電子工業公司達10000家以上,所產半導體集成電路和電子計算機約佔全美1/3和1/6。80年代後,生物、空間、海洋、通訊、能源材料等新興技術的研究機構紛紛出現,該地區客觀上成為美國高新技術的搖籃,現在矽谷已成為世界各國半導體工業聚集區的代名詞。
矽谷的高新科技日新月異,平均18個月就上一個新台階,多年來,其經濟持續繁榮,1999年矽谷的營業額達2500億美元至3000億美元左右。1998年矽穀人均年薪已達9.6萬美元,1999年則已超過10萬,美國一個名牌大學的畢業生在矽谷一年收入不下6萬美元,比其他地區一般高出一二萬美元。現在全世界人都知道,在矽谷一夜之間成為百萬富翁、千萬富翁,都是平常的事,即使億萬富翁也不是不可能的。
在矽谷,知識就是工作,知識就是財富,對於所有科技員工來說,除了完成每天的工作,知識更新也是一門必修課。為了跟上高新科技的飛速發展,人人都不得不廢寢忘食,每天的工作和學習時間都在12小時以上,如稍有懈怠,明天就會有被淘汰的可能。
矽谷是美國高科技人才的集中地,更是美國信息產業人才的集中地,目前在矽谷,集結著美國各地和世界各國的科技人員達100萬以上,美國科學院院士在矽谷任職的就有近千人,獲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就達30多人。矽谷是美國青年心馳神往的聖地,也是世界各國留學生的競技場和淘金場。中國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教授,前不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過,「清華、科大和北大理工類畢業生中的一半或早或遲的都出去了」,其中主要是走向美國,包括矽谷公司。美國《洛杉磯時報》撰稿人埃弗蘭·伊里塔尼說:「如果你瀏覽一下矽谷公司的員工名單,就會發現無數的清華畢業生。他們是來美國尋求工程技術突破,在英特網領域大顯身手或在科技上創業的數以千計的中國優秀科技人才的一部分。」實際上華人控制的矽谷公司現已達2000家以上,占矽谷公司的1/5,而來自中國大陸的華人則越來越多。名聞中國的主要電視機廠家康佳公司和主要計算機公司聯想集團都已在那裡建立了自己的科研實驗基地。
在矽谷,一般公司都實行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生產營銷三位一體的經營機制,高學歷的專業科技人員往往占公司員工的80%以上。矽谷的科技人員大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佼佼者,他們不僅母語和膚色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習俗也各有所異,所學專業和特長也不一樣。如此一批科技專家聚在一起,必然思維活躍,互相切磋中很容易迸發出創新的火花。目前,矽谷高新技術公司的創立和資金投入方興未艾,仍然呈現出發展的趨勢。
自80年代後,世界各國有不少科技較發達地區,為了更快地促進地方經濟,都試圖建立起自己的矽谷,如美國波士頓的「第二矽谷」、「日本矽谷」、「韓國矽谷」等。中國也不例外,有北京中關村矽谷、上海浦東矽谷和廣東深圳矽谷,我們浙江杭州也有一個「天堂矽谷」。但矽谷多了就不成其為「矽谷」了,美國有一個著名科學家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矽谷是不能復制的,矽谷只有一個。」
6. 美國矽谷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1.矽谷的誕生離不開美國的整體環境。綜合來看,美國的教育非常發達,能夠為創新提供足夠的新技術和源源不斷的研發型人才;國家法制健全,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創新型的小公司不用擔心自己的專利和模式被大公司剽竊;美國文化中有很重的英雄情結,人們敢於釋放夢想,相信這個制度能夠讓平凡人成功,不會有太多的後顧之憂;美國是移民國家,使得它的文化多元化程度高,包容性非常強,人們不怕失敗,社會包容失敗。這些都是創新、創業必須要求的環境條件和人文品質。
2.美國有非常發達的航空交通網和成本很低的公路運輸網,使得經濟發展所需的要素能夠在全美國自由而內充分的流動。這樣一個環境,使得美國能夠在全國形成合理的產業分工,而在局部地區形成足夠的產業集聚效應。比如,在全美范圍內有紐約無可爭議的金融中心,波士頓地區生物產業的集聚,德州地區有電器、石油裝備製造業的集聚,矽谷地區的IT、TMT產業的集聚,洛杉磯星光熠熠的文化娛樂產業的集聚。矽谷單獨看是一個有充分集聚效應的產業區,放在整個美國看又是美國整體經濟環境中有機的一環。
3.我們也要考慮矽谷這個地區的個性因素。矽谷最初的發展是因為斯坦福這個高校,而斯坦福又是一個產學研結合的最好高校之一。實際上,斯坦福之所以產學研的工作做得好,還是因為當年學校經費緊張,而其創始人斯坦福先生的遺囑規定「永遠不許賣出學校土地」,逼得管理層沒有辦法了,拚命在學校的技術轉化和土地出租上動腦筋。這才形成了最初的「高校產業園區+高校技術轉化」的發展模式,形成了矽谷的雛形。這樣的發展方式使得矽谷在技術創新中,起步就領先,一路領先,建立了強大品牌和吸引力,現在已經形成了強烈的馬太效應,短時期內其他地區沒法與之比肩。
4.另一個顯著特點就是人口都是「移民」而來。最初,美國西部的淘金熱潮,把東部一批最富冒險精神的美國人吸引到了舊金山。盡管這部分人大部分是失敗了,但是他們的冒險精神和開拓的勇氣傳承了下來。隨著時代的推移,西部又成為了大量東歐移民、中國移民、印度移民的主要落腳點和聚集地。這些人的到來,給矽谷帶來了勤奮的氣質和更加多元化,更加包容的文化氛圍。這些獨特的精神氣質使得矽谷地區自然成為了創新和創業的樂土。
5.矽谷自身非常幸運的一點是,它正好趕上了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技術革命的「風口」。隨著上世紀70年代微處理的發展,電腦的體積進行了大幅度縮小,這個技術把世界帶進了「網路時代」。而矽谷當時在研發能力儲備上和技術路徑選擇上,又全力以赴的向這個路徑發展。既可以說是斯坦福的技術和矽谷的產業引領著這個時代,也可以說是這個全新的時代成就了矽谷的輝煌!微型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網路時代的到來是人類歷史上的必然,但是這個技術在矽谷形成集群產業還是具有一定的偶然性的,這和矽谷的硬體條件有重要的關系,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矽谷自身的幸運。
7. 矽谷什麼時候誕生的
年1月1日,兩位大學畢業生在一間簡陋的汽車庫里,以擲硬幣的辦法確定創辦公司的名稱;50年後,這間車庫被確認為美國加里福利亞洲歷史文物——矽谷誕生地,它極大地影響了電腦發展的進程。
矽谷的誕生必須從斯坦福大學講起。這所已有100多年歷史的高等學府,當瑞典國王1984年訪問該校時,竟有10位仍健在的諾貝爾獎金獲得者與他合影。它是美國鐵路大王斯坦福為紀念他早逝的獨子,斥巨資創辦的私立大學。
30年代末,受人尊敬的特曼教授出任斯坦福大學副校長,他大膽的作出決策:批租土地,吸引投資,轉讓技術,開發成果。他滿懷信心的幻想著:這里將萌生出一個高科技的「斯坦福工業圓」。
在大學區創辦企業,第一個「吃螃蟹」者是需要膽識的。特曼想到了自己的兩位得意門生休利特和帕卡得,他支援他們538元開辦了自己的公司,公司開在了一間小小的車庫里,公司名稱的英文縮寫,是兩人姓氏的第一個字母「HP」(惠普)。惠普公司製造的第一個產品——用電子管製作的音頻震盪器,恰好碰到迪斯尼公司拍攝動畫片急等著使用這種儀器,一下就賣出8台。此後,他們又研製出電子計算器和其他產品,一發而不可收。
特曼教授顯得比學生還要高興,他逢人便講惠普崛起的「神話」,向人們宣傳靠近大學辦企業的種種優勢。「去找休利特或者帕卡得談談吧,」特曼由衷的說,「以惠普為榜樣,你們一定能迅速成功。」
功夫不負有心人,特曼精心播下的種子,不斷的發芽,開花,結果。到了80年代,這里竟雲集了近3000家電子電腦企業,像眾星捧月般簇擁著斯坦福大學。如果把諸如營銷,咨詢,公關,投資等行業算在內,這條狹長地帶的公司總數超過8000多個。
新聞記者興奮地寫道:「這里的人遠遠不只是把沙子變成黃金,他們是在把沙子變成智能。」這里(聖克拉拉谷)成了舉世矚目的神奇土地,成了電腦發展的基地。由於這里的企業,大都與硅晶體管和硅晶元關系密切,自1971年開始,人們為聖克拉拉谷換了一個響徹雲霄的美名——「矽谷」。
8. 矽谷歷史發展是怎樣的
矽谷一直是美國海軍一個工作站點,並且海軍的飛行研究基地也設於此,後來許多科技公司的商店都圍繞著海軍的研究基地而建立起來。但當海軍把它大部分位於西海岸的工程項目轉移到聖迭戈時,NASA接手了海軍原來的工程項目,不過大部分的公司卻留了下來,當新的公司又搬來之後,這個區域逐漸成為被航空航天企業聚集區。
那個時候,此地還沒有民用高科技企業,雖然這里有很多好的大學,可是學生們畢業之後,他們卻選擇到東海岸去尋找工作機會。斯坦福大學一個才華橫溢的教授弗雷德·特曼(Frederick Emmons Terman)發現了這一點,於是他在學校里選擇了一塊很大的空地用於不動產的發展,並設立了一些方案來鼓勵學生們在當地發展他們的「創業投資(venture capital)」事業。在Terman的指導下,他的兩個學生威廉·休利特和David Packard在一間車庫里憑著538美元建立了惠普公司(Hewlett-Packard)──一個跟NASA及美國海軍沒有任何關系的高科技公司。這車庫現已經成為了矽谷發展的一個見證,被加州政府公布為矽谷發源地而成為重要的景點。
在1951年,Terman又有了一個更大的構想,那就是成立斯坦福研究園區(Stanford Research Park),這是第一個位於大學附近的高科技工業園區。園區里一些較小的工業建築以低租金租給一些小的科技公司,今日,這些公司是重要的技術誕生地,可是在當時卻並不為人所知。最開始的幾年裡只有幾家公司安家於此,後來公司越來越多,他們不但應用大學最新的科技,同時又租用該校的土地,這些地租成為了斯坦福大學的經濟來源,使斯坦福大學不斷的興旺發達。Terman在1950年代決定新的基礎設施則應以「谷」為原則而建造。
正是在這種氛圍下,一個著名的加利福尼亞人威廉·肖克利搬到了這里。威廉的這次搬家可以稱得上是半導體工業的里程碑。1953年由於與同事的分歧而離開貝爾實驗室。離婚之後孤身一人回到他獲得科學學士學位的加州理工學院,在1956年他又搬到了距他母親很近的加利福尼亞山景城(Mountain View)去建立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在這之前的時期,尚未成型的半導體工業主要集中在美國東部的波士頓和紐約長島地區。為了公司的發展,他特意從東部召來八位年青人,這其中就有諾宜斯、戈登·摩爾 、斯波克、雷蒙德。
威廉·肖克利打算設計一種能夠替代晶體管的元器件(熟知的肖克利二極體)來佔領市場。但在考慮設計得比「簡單的」晶體管還要簡單的這個問題時他卻難住了。被困難難住的肖克利愈發變得偏執,他要求對職員進行測謊,並公布他們的薪金,這些事情惹惱了大家。在1957年,那八位優秀的年輕人集體跳槽,並在一位工業家Sherman Fairchild的資助下成立了仙童半導體公司,仙童公司總部位於紐約市,主要經營照相機。
由於諾宜斯發明了集成電路技術,可以將多個晶體管安放於一片單晶矽片上,使得仙童公司平步青雲。而1965年戈登·摩爾總結了集成電路上面的晶體管數量每18個月翻一番的規律 ,也就是人們熟知的「摩爾定律」,這一定律雖然只是由1960年代的數據總結而成的,但是直到21世紀最初的那幾年卻依然有效。
這種事情又不斷的上演,脫離控制的工程師不斷的建立新的公司。1967年初,斯波克、雷蒙德等人決定離開仙童公司,自創國民半導體公司(National Semiconctor),總部位於聖克拉拉。而1968年仙童公司行銷經理桑德斯的出走,又使世界上出現了超微科技(AMD)這家公司。同年七月,諾宜斯、戈登·摩爾 、安迪·葛洛夫 又離開仙童成立了英特爾公司。今天的英特爾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集成電路廠商,佔有80%的市場份額。
1981年對仙童公司來說就是惡夢的開始。這一年,設在聖何賽的晶元廠發生有毒溶液的泄漏,於是公司不得不花費1200萬美元來更換土壤和監測水質。從此,公司開始走向下坡路,最終銷聲匿跡。但是人們不會忘記他在矽谷歷史上所作出的貢獻和對於開發單晶矽片的豐功偉績,由仙童雇員所創建的公司在矽谷乃至全美國已超過百家。
9. 13.美國矽谷的發展歷程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有怎樣的啟示
美國矽谷的發展歷程,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有著怎樣的啟示美國矽谷的發展歷程,對中國的這種高新技術產業借鑒和學習的一天起至美國矽谷,雖然從事與高新技術,但是最終還是被其他地區的技術給取代。
10. 美國矽谷發展史和現在情況
矽谷( Valley)。位於加利福尼亞以北,舊金山灣區南部的聖塔克拉拉谷地;一般包涵聖塔克拉拉和位於東灣的佛瑞蒙市。最早是研究和生產晶元的地方,後來這個名詞引申為所有高技術企業聚集的地方。現在是當今美國乃至全世界的資訊科技產業的龍頭。此外該地也有一些文化設施,如創新科技博物館。
矽谷的由來
矽谷這個詞最早是由Don Hoefler在1971年創造的。它從1971年的1月11日開始被用於《每周商業》報紙電子新聞的一系列文章的題目-美國矽谷。之所以名字當中有一個「硅」字,是因為當地的企業多數是與由高純度的硅生產的半導體及電腦相關的。而谷則是從聖塔克拉拉谷中得到的而後來東灣兩岸地區的加入也使矽谷迅速的發展起來。
在開始的十幾年時間,由於記者的拼寫錯誤它都被誤稱為「硅膠谷」,矽谷在當時還沒有融入到美國文化當中。硅膠,一種廣泛用於隆胸和堵露等等作用的物質。
歷史
當地一直是美國海軍一個工作站點,並且海軍的飛行研究基地也設於此,後來一定數量的科技公司的商店圍繞著海軍的研究基地而建立。但當海軍把它大部分位於西海岸的工程轉移到聖迭戈時,NASA接手了海軍原來的研究工程,不過大部分的公司卻留下來,當新的公司搬來之後,這個區域逐漸被航空航天企業所佔據。
但是此地卻還沒有民用的高科技企業,雖然這里有很多很好的大學,但是當學生們畢業之後,他們卻到東海岸去尋找工作機會。斯坦福大學教授Frederick Terman對此很是討厭,他在學校里選擇了一塊很大的沒有用處的空地用於不動產的發展,並設立了一些項目來鼓勵學生們在附近發展他們的「風險投資」。眾多成功故事當中的一個就是他說服William Hewlett和 David Packard留在當地發展,後來他們兩個人在1939年成立了惠普公司(Hewlett-Packard)—一個跟NASA及美國海軍沒有任何關系的高科技公司。
在1951年,這個項目又被擴展以建立斯坦福研究公園,一些很小的工業建築以很低的租金租給一些小的科技公司,今天這些公司是重要的技術誕生地,但是在當時卻並不為人所知。1954年,Honors Cooperative Program(榮譽合作節目),猶如今日所熟知的CO-op。允許公司的全日制雇員以兼職的形式從大學獲得碩士學位。最初的那些公司會為每個員工付雙倍的學費來供給他們的費用。Terman在1950年代決定新的基礎設施則因以「谷」為原則而建造。
正是在這種氛圍下,一個著名的加利福尼亞人搬到了這里。William Shockley在1953年由於對晶體管的分歧而離開了貝爾實驗室。和妻子離婚之後孤身一人回到他獲得科學學士學位的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但在1956年他又搬到離他老母親很近的加利福尼亞山景城(Mountain View)去建立屬於Beckman半導體一部分的Shockley半導體實驗室。
在那他打算以三元素設計一種能夠替代晶體管的元器件(現在熟知的Shockley二極體)來佔領市場。但在考慮設計得比「簡單的」晶體管還要簡單的這個問題時他卻難住了。被困難難住的Shockley愈發變得偏執,他要求對職員進行測謊,並公布他們的薪金,這些事情惹惱了大家。後來他的種種行徑使得八位他帶到美國西海岸的工程師離開他並建立了Fairchild半導體公司。
後來的幾年,這種事情又不斷的上演,脫離控制的工程師不斷的建立新的公司。AMD、intel、Singetics、Nantional Semiconctor都是作為Fairchild的旁枝而開始的,或者被別的公司當作旁枝的旁枝。
在1970年代的早期,矽谷有很多的半導體公司,電腦企業就利用它們生產的設備,而編程和電腦服務公司為它們兩個服務。那裡的工業廠房都是很低廉的。但當Kleiner Perkins開始的風險投資在1972年誕生之後,蘋果電腦公司在後來成功的獲得了1.3億的資金。
著名的公司
上千所高科技公司的總部都設在矽谷;而一下的這些只是福布斯排名前500名之中的。
Adobe
AMD
Agilent
Altera
蘋果電腦
Applied Materials
BEA
Cadence Design Systems
Cisco Systems
DreamWorks
eBay
Electronic Arts
Google
惠普
英特爾
Intuit
Juniper Networks
Maxtor
National Semiconctor
Network Appliance
NVIDIA
Oracle
Sun Microsystems
Symantec
Synopsys
Varian Medical Systems
雅虎!
另外某些著名公司的總部也設在了矽谷(包括某些已經停產的和被兼並的)
Adaptec
Atmel
Cypress Semiconctor
Foundry Networks
McAfee
Knight-Ridder
網景 (AOL)
NeXT 電腦公司 (now Apple)
Palm
PalmSource
PayPal (現為eBay的一部分)
Rambus
Silicon Graphics
TiVo
VA Software (Slashdot)
VeriSign
Veritas Software (Symantec)
VMWare (EMC)
著名的大學
卡內基梅隆大學(西海岸校區)
聖荷西州立大學
聖塔克來拉大學
斯坦福大學
以下大學不位於矽谷, 而是是有助的作為研究和新畢業生的來源:
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 東灣分校
戴維斯加利福尼亞大學
柏克萊加州大學
聖克魯斯加利福尼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