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琴的發展歷史

琴的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21 02:03:55

① 鋼琴上的發展歷史(主要經過哪幾個時期)

鋼琴( piano )一直被譽為是西方樂器王國中一頂瑰麗的皇冠,鋼琴從它問世,發展到現代鋼琴的結構,經歷了五百多年的歷史。五百多年鋼琴結構的演變歷史,經歷了幾個重要的階段。十六世紀以前的擊弦古鋼琴,這就是歷史上說的德西馬琴,克拉維卡古鋼琴等。當時的琴弦裝配於縱面方面,開始幾乎為同等長度。倫敦的博物館中還藏有這種老式的克拉維卡古鋼琴 , 音域為 21/2 個八度音程,只有二十到三十個琴鍵。十六世紀後鋼琴結構出現了重要進化,產生了羽管架式的鍵盤鋼琴。十八世紀初鋼琴的內在結構又發生了重大的演變,這就是槌擊鋼琴的問世,把敲擊琴弦的木槌與鍵盤連結成一體 , 初步形成了現代意義上的鍵盤鋼琴。
鋼琴結構演變進化的歷史,鋼琴製造工藝與技術的發展歷史同西方音樂的發展史,同文藝復興後的巴洛克音樂 ﹑古典派音樂﹑浪漫主義音樂發展的歷史 ,與同一時期誕生的許許多多音樂家傑出的貢獻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所以,鋼琴結構的演變歷史與鋼琴製造發展的歷史,孵化了一大批歷史上永遠也不會磨滅的西方傑出的鋼琴家,或者從另一個側面也可以說,十六世紀文藝復興後的西方音樂的快速發展,極大地推動了鋼琴結構的演變與鋼琴製造技術的發展。鋼琴製造工業在近代,成了西方少數幾個成熟工業種類之一。
十六世紀以前的古鋼琴,歷史上很少有記載。有人估計可能在十二至十四世紀就已經有了克拉維卡的古鋼琴。真正有記載起始於十六世紀。當時的結構非常粗劣,為一個封閉的薄木盒,長方形,無琴架。琴弦為普通的銅絲與鋼絲,低音部分為銅絲,高音部分為鋼絲。開始時幾乎同等長度。用木槌敲擊琴弦。起初沒有琴橋,後來逐步演變成有琴橋的多弦琴。由於歷史上記載很少,又沒有相應的圖片資料,而且使用這種古鋼琴的人也非常少。但,正是這種古鋼琴,成了現代鋼琴的源頭和雛形。
義大利文藝復興,首先在文學 ﹑繪畫﹑建築等領域內 ,稍遲一些在音樂領域內。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主要是教堂音樂,而聲樂又支配著教堂音樂,器樂的音樂形式還很不時興。一直到巴洛克時期出現了以巴洛克建築命名的巴洛克音樂。巴洛克音樂講究輝煌的效果,華麗的裝飾。巴洛克音樂的節奏感特別強烈 ﹑活躍﹑持續和反復 。

② 簡述古琴的發展歷史並列舉其代表曲目

古琴,又稱琴、瑤琴、玉琴、絲桐和七弦琴,是中國的撥弦樂器,有3千年以上歷史
19世紀20年代起為了與鋼琴區別而改稱古琴。初為5弦,漢朝起定製為7弦,且有標志音律的13個徽,亦為禮器和樂律法器
先秦
琴的來源無從稽考,不過中華古代文明之初的各個氏族領袖都與琴的創始傳說有關,如伏羲造琴、

神農造琴、唐堯造琴、黃帝造琴和虞舜造琴等傳說,但無考古支持,應為附會之說。甲骨文中有琴字,不過它可能從像箜篌這種中東豎琴發展而來,而箜篌最早出土樣本是在新疆省且末縣,可追溯到公元前400年至前200年。關於琴的最早文字記載見於《詩經》,與琴相似的最古實物是曾侯乙墓中的築和十弦琴。築長度與現代琴相仿,而十弦琴長度是現代琴的一半,琴體較厚,琴面不平,無徽位。戰國中期和西漢則有比現代琴短些的七弦琴出土。曾侯乙出土的十弦琴面板呈曲線,琴頭微昂,腰部下凹,尾部上翹,下有一足,很像單足的夔,有禮器的象徵。
西周時的鍾儀是現存記載中最早的一位專業琴人。[1]據史料記載春秋時諸侯宮廷中都有琴家,且大多以「師「為氏,如師曠、師文、師襄和師涓等。史載他們都有高超的琴藝。而在先琴時期琴被用於伴奏和演唱,稱為「弦歌」。在《詩經》等文學作品中也有大量關於琴的記載,可見當時琴已有較豐富的表現力。戰國時期隨著音樂的不斷進步,琴樂也得到了很大地發展和普及,從而涌現了大量的琴人,如伯牙與鍾子期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精典千古傳誦。而琴作為主要的樂器,被士人賦予禮制修心養性的功能和審美,所謂「君子之近琴瑟,此儀節也,非以慆心也」和「士不故不撤琴瑟」。儒學創始人孔子對琴十分推崇,能彈琴唱詩經三百首,還曾向師襄學琴,成為後世士人典範。後人附會作有《孔子讀易》和《泣顏回》兩琴曲。期間著名的琴人還有師曠、伯牙、雍門周、孔子等。

兩漢

古琴(7張)
琴的型制於東漢晚期確定。馬王堆3號漢墓出土的漢初七弦琴結構簡單,音箱較小,共鳴聲小,尾部為實木,面板無徽位。東漢至魏晉時期,琴在士人中非常流行。蔡邕所著《琴操》是現存介紹早期琴曲最為豐富而詳盡的專注,原書已佚,經後人輯錄成書,還作有琴曲5首,合稱「蔡氏五弄」;又傳他曾用灶余焦木製成著名的「焦尾琴」。《胡笳十八拍》相傳為蔡邕女兒蔡琰作,實則《大胡笳》和《小胡笳》皆為唐人借題所作。 此外還有劉向所著《說苑·琴錄》,揚雄所著《琴清英》。琴曲《廣陵散》也在此時廣為流傳。期間著名的琴人還有司馬相如和恆譚等。而已知最古老的成文琴指法樂譜可追溯到漢朝。
魏晉
戰亂和紛爭的魏晉時期,士族階層出現大量不依附於朝廷的文人琴人,如「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賢」等,琴風盛行,他們不僅彈奏,而且創作大量琴曲。嵇康的《長清》、《短清》、《長側》和《短側》4首,合稱「嵇氏四弄」,現存同名琴譜載於明代琴譜,可能並非原作;還著有《琴賦》、《聲無哀樂論》等。期間著名的琴人還有阮瑀、嵇康、阮籍、阮咸和阮瞻等。
南北朝
南北朝時期,君主和士人都愛好音樂和文學,文人愛琴解音,風氣極盛;由於士族門閥制度對文人的限制,使得很多文人憤世嫉俗以琴書自娛。期間出現了最早的文字譜,南朝隱士丘明有文字譜《碣石調·幽蘭》。期間著名的琴人還有戴顒、宗炳和柳惲等。
隋唐
隋唐時期流行燕樂歌舞,而琴風稍落。董庭蘭擅彈《胡笳》等曲,流傳作品有《頤真》;期間新作琴曲有《風雷引》、《昭君怨》、《離騷》、《陽關三疊》和《漁歌調》等,斫琴在唐朝也有巨大的發展,如四川雷氏家族所斫的「九霄環佩」為傳世名琴,唐琴在歷代都被視為稀世之寶。唐代減字譜逐漸成熟,成為了記錄琴音樂主要譜式。初唐時琴也傳到朝鮮和日本。期間著名琴人還有李白、白居易、韓愈、趙耶利、薛易簡、陳康士和陳拙等。
唐琴尤其是盛唐之琴,造型肥而渾圓。現存的唐琴大部分常在龍池、鳳沼的面板上貼有兩塊小桐木,作為假納音,直至明代初期,仍有制琴家採用這種方法。唐琴的斷紋以蛇腹斷為多,也有冰紋斷、流水斷等。其表面漆灰則有墨、栗殼色兩種,有朱紅漆者皆為後人修補時所加,灰胎皆為純鹿角灰,用麻布自下而上包裹琴背兩側直至面板邊際,以防止上下板開膠。這些琴的邊長皆在120至125厘米之間。
宋元
由於宋朝行使抑武揚文的政策,自宋太宗起,兩宋期間自帝王至朝野上下都十分好琴,無不以能琴為榮,達到歷代好琴的頂峰。宋元時期,琴開始出現明確的流派傳承。第1個古琴流派浙派出現於南宋晚期,代表琴家有郭沔等。南宋姜夔作琴歌《古怨》,是現存最早的琴歌。期間著名琴人有范仲淹、歐陽修、蘇軾、夷中、知白、義海、則全、倪雲林、耶律楚材和苗實等。宋季金元時期,琴已在契丹族、女真族、蒙古貴族的文人間廣為流傳。
宋代的古琴發生變化,全長128厘米,肩寬25厘米,琴身扁而長大,尺寸大於傳世唐琴。為北宋琴主要風格之一。南宋,除仿古之作外,體形則逐漸扁平狹小,尤其是仲尼式古琴,呈聳而狹之狀,為南宋制琴的主要風格。宋人制琴以桐面梓底或松杉面底為主要制琴材料。斷紋有蛇腹斷、冰紋斷、流水斷等,牛毛斷則鮮見。灰胎仍以鹿角灰為主,也有用麻布打底者,但不多見。北宋晚期還出現了八寶灰(即將金銀珠翠珊瑚等碾碎混入鹿角灰共用)的用法。宋代是唐以後制琴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官方甚至設局制琴,即所謂「官琴」。
元代制琴是宋、明之間的過渡期製品,由於歷時比較短,現存的實物也比較少。
明清
明清時期,流派紛呈,大量刊印琴譜,現存第一部減字譜《神奇秘譜》保存了眾多古曲。清朝後期,琴藝術相對衰落。期間著名的琴人還有汪芝、蔣克謙、楊掄、嚴澄、徐常遇和乾隆等。[2]
明代造琴之多盛況空前,不論皇帝親王還是官宦之家,好琴者甚多。其宗室制琴就有寧王、衡王、益王、潞王四大名家。四王之中惟潞王造琴最多,製作始於崇禎年間,據傳達四五百張之多,且式樣尺寸一致,均按年份次序編號刻款於腹內;琴背刻有琴名「中和」,敬一主人題 「仰長江水」詩文以及「潞國世傳」大印一方,皆用八寶漆灰。
近代
清末至1950年代,全國能琴者約100餘人。1920年代在蘇州、上海一帶成立的今虞琴社以及編印的《今虞》琴刊是當時惟一的盛事。1950年代至1960年代間,查阜西帶領調查小組在中國琴人聚集的地區進行了普查,造訪多位琴人,收集文字及錄音資料,整理出版《存見古琴曲譜輯覽》、《琴曲集成》等書,為古琴藝術的復興奠定了基礎。唐健垣編有《琴府》一書,其中一冊涵蓋了20世紀70年代港澳台的琴人的狀態。古琴逐漸納入音樂專業教育體系,管平湖、查阜西、吳景略、顧梅羹、張子謙、衛仲樂等在北京、上海等地研究、傳授琴藝。琴家們除了恢復古曲之外,也嘗試創作新曲。
民國時琴隨文人出洋而流傳到東南亞和歐美澳洲,尤其是在改革開放後大規模華人在海外的情況下,迄今在馬來西亞、新加坡、美國、加拿大、德國、英國、荷蘭和瑞典等都有琴師和琴社。
由於古琴及其所象徵傳文化思想的式微,2003年11月7日,古琴藝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第2批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06年5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將古琴列入第1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劃分在「民間音樂」類,編號Ⅱ—34

歷代琴書
古琴琴譜存世共一百五十餘部,歷代重要的琴譜琴書如下:
唯一現存的文字譜:唐初手抄卷子《碣石調幽蘭》(現存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最早的減字譜:宋代姜夔《白石道人歌曲》中的《古怨》。
漢代最重要的琴譜琴書:揚雄《琴清英》、諸葛亮的《琴經》。
現存最早的大型古琴曲集:明初朱權編輯的《神奇秘譜》(1425)。
明代重要琴譜:《神奇秘譜》、《太音大全集》、《西麓堂琴統》、《太古遺音》、《風宣玄品》、《琴書大全》、《松弦館琴譜》。
清代重要琴譜:《大還閣琴譜》、《松風閣琴譜》、《德音堂琴譜》、《誠一堂琴譜》、《五知齋琴譜》、《春草堂琴譜》、《自遠堂琴譜》、《琴學入門》、《蕉庵琴譜》、《天聞閣琴譜》、《枯木禪琴譜》、《琴學叢書》。
民國及現代:《梅庵琴譜》、《今虞琴刊》、《琴曲集成》、《古琴曲匯編》、《古琴曲集》。
古琴打譜,是指按照琴譜彈出琴曲的過程。由於琴譜並不直接記錄樂音,只是記明弦位和指法,其節奏又有較大的伸縮餘地。因此,打譜者必須熟悉琴曲的一般規律和演奏技法,揣摩曲情,進行再創造,力求再現原曲的本來面貌。
打譜非常費時,所以琴界用「大麴三年,小曲三月」來形容這個過程。
從前的琴家,在打譜後會在琴譜上標注工尺譜以及斷句。當代打譜已經結合西方的五線譜或簡譜,這比工尺譜更快捷和易推廣。
十大名曲
1.廣陵散
2.高山流水(唐後分為《高山》和《流水》二曲)
3.平沙落雁
4.酒狂
5.關山月
6.瀟湘水雲
7.陽關三疊
8.梅花三弄
9.胡笳十八拍
10.幽蘭
11.憶故人
其他名曲
普庵咒
長門怨
陽春
白雪
長清
離騷
龍翔操
梧葉舞秋風
墨子悲絲
孔子讀易
秋塞吟
雉朝飛
孤館遇神
鳳求凰
秋江夜泊
搗衣
鷗鷺忘機
烏夜啼
神人暢

名派
(一)浙派
派名:浙派、浙譜、浙操 形成時期:南宋末年
創始人:郭沔(楚望) 主要風格:流暢清和。
代表人物:郭楚望、毛敏仲、徐天民、徐秋山、徐夢吉、徐仲和等
代表琴曲:《瀟湘水雲》、《漁歌》、《樵歌》、《胡笳十八拍》等
重要琴著:《琴操譜》(郭楚望)、《琴述》(袁桶)、《霞外琴譜》(金汝勵)、《琴學名言》(徐夢吉)、《梅雪窩刪潤琴譜》(徐仲和)、《梧崗琴譜》(黃獻)、《杏庄太音續譜》(蕭鸞)等。
(二)虞山派
派名:虞山派、熟派
形成時期:明末
創始人:嚴征(天池)
主要風格:清微淡遠,中正廣和。
代表人物:嚴天池、徐上瀛、吳景略等
代表琴曲:《秋江夜泊》、《良宵引》、《瀟湘水雲》等 重要琴著:《松弦館琴譜》(嚴天池)、《大還閣琴譜》(徐上瀛)等。
(三)廣陵派
派 名:廣陵派
形成時期:清代
創 始人:徐常遇等
主要風格:中正、跌宕、自由、悠遠。
代表人物:徐常遇、徐祜、徐祺、吳灴、秦維翰、釋空塵、孫紹陶、張子謙、劉少椿等
代表琴曲:《龍翔操》、《梅花三弄》、《平沙落雁》、《瀟湘水雲》、《廣陵散》等
重要琴著:《澄鑒堂琴譜》(徐常遇)、《五知齋琴譜》(徐祺)、《自遠堂琴譜》(吳灴)、《蕉庵琴譜》(秦維翰)、《枯木禪琴譜》(釋空塵)等。
(四)浦城派
派 名:浦城派
形成時期:清代
創 始 人:祝桐君
主要風格:指法細膩,瀟灑脫俗,疾緩有度。
代表人物:祝桐君、許漁樵、張鶴等。
代表琴曲:《漁樵問答》、《陽關三疊》、《石上流泉》等。
重要琴著:《春草堂琴譜》(蘇琴山)、《與古齋琴譜》(祝桐君)、《琴學入門》(張鶴)等。
(五)泛川派
派 名:泛川派、川派、蜀派 形成時期:清代
創 始 人:張孔山主要風格:峻急奔放,氣勢宏偉。
代表人物:張孔山、顧玉成、顧雋、顧梅羹、夏一峰、查阜西、喻紹澤、朱默涵、丁承運等。
代表琴曲:《鳳求凰》、《雉朝飛》、《梁父吟》、《當歸》、《流水》、《醉漁唱晚》、《孔子讀易》、《普庵咒》等。
重要琴著:《天聞閣琴譜》(唐松仙)、《百瓶齋琴譜》(顧雋)等。
(六)九嶷派
派 名:九嶷派
形成時期:清代 創 始 人:楊宗稷(時百)
主要風格:蒼勁堅實,講究吟猱節奏。
代表人物:楊時百、管平湖等。
代表琴曲:《流水》、《胡笳十八拍》、《幽蘭》等。
重要琴著:《琴學叢書》(楊時百)等。
(七)諸城派
派 名:諸城派
形成時期:清代
創 始 人:王溥長、王雩門
主要風格:清和淡遠(溥長),綺麗纏綿(雩門)。
代表人物:王溥長、王雩門、王心源、王燕卿、王心葵等。
代表琴曲:《長門怨》、《陽關三疊》、《關山月》等。
重要琴著:《桐蔭山館琴譜》(王溥長)、《琴譜正律》(王雩門)等。
(八)梅庵派
派 名:梅庵派
形成時期:清代
創 始 人:王賓魯(燕卿)、徐立孫
主要特點:流暢如歌,綺麗纏綿,吟猱幅度較大。
代表人物:王燕卿、徐立孫、邵大蘇、王永昌等。
代表琴曲:《平沙落雁》、《秋江夜泊》、《搗衣》等。
重要琴著:《龍吟館琴譜》(毛式郇)、《梅庵琴譜》(徐立孫)等。
(九)嶺南派
派 名:嶺南派
形成時期:清代
創 始 人:黃景星
主要風格:清和淡雅。
代表人物:黃景星、李寶光、鄭健侯、楊新倫等
代表琴曲:《碧澗流泉》、《懷古》、《玉樹臨風》、《鷗鷺忘機》、《烏夜啼》等。
重要琴著:《古岡琴譜》、《悟雪山房琴譜》(黃景星)等。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③ 古琴的發展歷史

古籍記載琴的創制與中華文明之初的帝王有關,《琴操》載:「伏羲作琴。」[5] 《琴當序》中記載:「伏羲之琴,一弦,長七尺二寸。」[6] 漢代桓譚《新論》中記載:「神農之琴,以純絲做弦,刻桐木為琴。至五帝時,始改為八尺六寸。虞舜改為五弦,文王武王改為七弦。」[1]
關於琴的最早文字記載見於《詩經》,周朝時,古琴除用於郊廟祭祀、朝會、典禮等雅樂外,也盛興於民間,《詩經·周南·關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詩經·小雅·鹿鳴》:「我有嘉賓,鼓瑟鼓琴」;《詩經·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詩經·小雅·鼓鍾》:「鼓鍾欽欽,鼓瑟鼓琴」;《詩經·小雅·甫田》:「琴瑟擊鼓,以御田祖」;《詩經·鄘風·定之方中》:「椅桐梓漆,爰伐琴桑」;《詩經·鄭風·女曰雞鳴》:「琴瑟在御,莫不靜好」;這說明古琴至少在周朝,便是一件在民間非常普遍、非常受古人喜愛的樂器,在古代人們的認知度是相當廣泛的。[4]

古琴(3張)

先秦
西周時的鍾儀是現存記載中最早的一位專業琴人。[8] 據史料記載春秋時諸侯宮廷中都有琴家,且大多以「師「為氏,如師曠、師文、師襄和師涓等。史載他們都有高超的琴藝。而在先秦時期琴被用於伴奏和演唱,稱為「弦歌」。在《詩經》等文學作品中也有大量關於琴的記載,戰國時期隨著音樂的發展,琴樂也得到了很大地發展和普及,從而涌現了大量的琴人,如伯牙與鍾子期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精典千古傳誦。琴作為主要的樂器,被士人賦予禮制修心養性的功能和審美,所謂「君子之近琴瑟,此儀節也,非以慆心也」和「士不故不撤琴瑟」。儒學創始人孔子對琴十分推崇,能彈琴唱詩經三百首,還曾向師襄學琴,成為後世士人典範。後世有《孔子讀易》和《泣顏回》兩琴曲。期間著名的琴人還有師曠、列子、伯牙、雍門周、孔子等。
中國古代有「四大名琴」之說,分別是齊桓公的「號鍾」、楚莊王的「繞梁」、司馬相如的「綠綺」和蔡邕的「焦尾」。
兩漢

中國古代十大名琴(10張)
琴的型制於東漢晚期確定。馬王堆3號漢墓出土的漢初七弦琴結構簡單,音箱較小,共鳴聲小,尾部為實木,面板無徽位。東漢至魏晉時期,琴在士人中非常流行。蔡邕所著《琴操》是現存介紹早期琴曲最為豐富而詳盡的專注,原書已佚,經後人輯錄成書,還作有琴曲5首,合稱「蔡氏五弄」;又傳他曾用灶余焦木製成著名的「焦尾琴」。《胡笳十八拍》相傳為蔡邕女兒蔡琰作,實則《大胡笳》和《小胡笳》皆為唐人借題所作。 此外還有劉向所著《說苑·琴錄》,揚雄所著《琴清英》。琴曲《廣陵散》也在此時廣為流傳。期間著名的琴人還有司馬相如和桓譚等。而已知最古老的成文琴指法樂譜可追溯到漢朝。

魏晉
戰亂和紛爭的魏晉時期,士族階層出現大量不依附於朝廷的文人琴人,如「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賢」等,琴風盛行,他們不僅彈奏,而且創作大量琴曲。嵇康的《長清》、《短清》、《長側》和《短側》4首,合稱「嵇氏四弄」,現存同名琴譜載於明代琴譜,可能並非原作;還著有《琴賦》、《聲無哀樂論》等。期間著名的琴人還有阮瑀、嵇康、阮籍、阮咸和阮瞻等。
南北朝
南北朝時期,君主和士人都愛好音樂和文學,文人愛琴解音,風氣極盛;由於士族門閥制度對文人的限制,使得很多文人憤世嫉俗以琴書自娛。期間出現了最早的文字譜,南朝隱士丘明有文字譜《碣石調·幽蘭》。期間著名的琴人還有戴顒、宗炳和柳惲等。
隋唐
隋唐時期流行燕樂歌舞,而琴風稍落。董庭蘭擅彈《胡笳》等曲,流傳作品有《頤真》;期間新作琴曲有《風雷引》、《昭君怨》、《離騷》、《陽關三疊》和《漁歌調》等,斫琴在唐朝也有巨大的發展,如四川雷氏家族所斫的「九霄環佩」為傳世名琴,唐琴在歷代都被視為稀世之寶。唐代減字譜逐漸成熟,成為了記錄琴音樂主要譜式。初唐時琴也傳到朝鮮和日本。期間著名琴人還有李白、白居易、韓愈、趙耶利、薛易簡、陳康士和陳拙等。
唐琴尤其是盛唐之琴,造型肥而渾圓。現存的唐琴大部分常在龍池、鳳沼的面板上貼有兩塊小桐木,作為假納音,直至明代初期,仍有制琴家採用這種方法。唐琴的斷紋以蛇腹斷為多,也有冰紋斷、流水斷等。其表面漆灰則有墨、栗殼色兩種,有朱紅漆者皆為後人修補時所加,灰胎皆為純鹿角灰,用麻布自下而上包裹琴背兩側直至面板邊際,以防止上下板開膠。這些琴的邊長皆在120至125厘米之間。
宋元
由於宋朝行使抑武揚文的政策,自宋太宗起,兩宋期間自帝王至朝野上下都十分好琴,無不以能琴為榮,達到歷代好琴的頂峰。宋元時期,琴開始出現明確的流派傳承。第1個古琴流派浙派出現於南宋晚期,代表琴家有郭沔等。南宋姜夔作琴歌《古怨》,是現存最早的琴歌。期間著名琴人有范仲淹、歐陽修、蘇軾、夷中、知白、義海、則全、倪雲林、耶律楚材和苗實等。宋季金元時期,琴已在契丹族、女真族、蒙古貴族的文人間廣為流傳。
宋代的古琴發生變化,全長128厘米,肩寬25厘米,琴身扁而長大,尺寸大於傳世唐琴。為北宋琴主要風格之一。南宋,除仿古之作外,體形則逐漸扁平狹小,尤其是仲尼式古琴,呈聳而狹之狀,為南宋制琴的主要風格。宋人制琴以桐面梓底或松杉面底為主要制琴材料。斷紋有蛇腹斷、冰紋斷、流水斷等,牛毛斷則鮮見。灰胎仍以鹿角灰為主,也有用麻布打底者,但不多見。北宋晚期還出現了八寶灰(即將金銀珠翠珊瑚等碾碎混入鹿角灰共用)的用法。宋代是唐以後制琴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官方甚至設局制琴,即所謂「官琴」。
元代制琴是宋、明之間的過渡期製品,由於歷時比較短,現存的實物也比較少。
明清
明清時期,流派紛呈,大量刊印琴譜,現存第一部減字譜《神奇秘譜》保存了眾多古曲。清朝後期,琴藝術相對衰落。期間著名的琴人還有汪芝、蔣克謙、楊掄、嚴澄、徐常遇和乾隆等。[9]
明代造琴之多盛況空前,不論皇帝親王還是官宦之家,好琴者甚多。其宗室制琴就有寧王、衡王、益王、潞王四大名家。四王之中惟潞王造琴最多,製作始於崇禎年間,據傳達四五百張之多,且式樣尺寸一致,均按年份次序編號刻款於腹內;琴背刻有琴名「中和」,敬一主人題 「仰長江水」詩文以及「潞國世傳」大印一方,皆用八寶漆灰。
近代
清末至1950年代,全國能琴者約100餘人。1920年代在蘇州、上海一帶成立的今虞琴社以及編印的《今虞》琴刊是當時惟一的盛事。1950年代至1960年代間,查阜西帶領調查小組在中國琴人聚集的地區進行了普查,造訪多位琴人,收集文字及錄音資料,整理出版《存見古琴曲譜輯覽》、《琴曲集成》等書,為古琴藝術的復興奠定了基礎。唐健垣編有《琴府》一書,其中一冊涵蓋了20世紀70年代港澳台的琴人的狀態。古琴逐漸納入音樂專業教育體系,管平湖、查阜西、吳景略、顧梅羹、張子謙、衛仲樂等在北京、上海等地研究、傳授琴藝。琴家們除了恢復古曲之外,也嘗試創作新曲。
民國時琴隨文人出洋而流傳到東南亞和歐美澳洲,尤其是在改革開放後大規模華人在海外的情況下,迄今在馬來西亞、新加坡、美國、加拿大、德國、英國、荷蘭和瑞典等都有琴師和琴社。
現代
由於古琴及其所象徵傳文化思想的式微,2003年11月7日,古琴藝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第2批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06年5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將古琴列入第1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劃分在「民間音樂」類,編號Ⅱ—34。[10]

④ 關於古琴的歷史和發展

古琴,亦稱瑤琴、玉琴、七弦琴,為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時期就已盛行的樂器,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有四千餘年,據《史記》載,琴的出現不晚於堯舜時期。本世紀初為區別西方樂器才在「琴」的前面加了個「古」字,被稱作"古琴"。至今依然鳴響在書齋、舞台上的古老樂器琴一般長約三尺六寸五(約120—125公分),象徵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說象周天365度)。一般寬約六寸(20公分左右)。一般厚約二寸(6公分左右)。琴體下部扁平,上部呈弧形凸起,分別象徵天地。整體形狀依鳳身形而製成,其全身與鳳身相應(也可說與人身相應),有頭、頸、肩、腰、尾、足。 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內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宮、商、角、徵、羽。後來文王囚於羑里,思念其子伯邑考,加弦一根,是為文弦;武王伐紂,加弦一根,是為武弦。合稱文武七弦琴。 《琴當序》中記載:」伏羲之琴,一弦,長七尺二寸。」桓譚《新論》中記載:「神農之琴以純絲為弦,刻桐木為琴.傳說舜定琴為5弦,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紂又增一弦為七弦。曾侯乙墓出土的據說是10弦琴。聽說古時還有32弦琴。 「琴頭」上部稱為額。額下端鑲有用以架弦的硬木,稱為「岳山」,又稱「臨岳」,是琴的最高部分。琴底部有大小兩個音槽,位於中部較大的稱為「龍池」,位於尾部較小的稱為「鳳沼」。這叫上山下澤,又有龍有鳳,象徵天地萬象。岳山邊靠額一側鑲有一條硬木條,稱為「承露」。上有七個「弦眼」,用以穿系琴弦。其下有七個用以調弦的「琴軫」。琴頭的側端,又有「鳳眼」和「護軫」。自腰以下,稱為「琴尾」。琴尾鑲有刻有淺槽的硬木「龍齦」,用以架弦。龍齦兩側的邊飾稱為「冠角」,又稱「焦尾」。 七根琴弦上起承露部分,經岳山、龍齦,轉向琴底的一對「雁足」,象徵七星。 琴腹內,頭部又有兩個暗槽,一名「舌穴」,一名「音池」,一名「納音」尾部一般也有一個暗槽,稱為「韻沼」。與龍池、鳳沼相對應處,往往各有一個「納音」。龍池納音靠頭一側有「天柱」,靠尾一側有「地柱」。使發聲之時,「聲欲出而隘,徘徊不去,乃有餘韻」。由於琴沒有「品」(柱)或「碼子」,非常便於靈活彈奏,又具有有效琴弦特別長,琴弦震幅大,餘音綿長不絕等特點,所以才有其獨特的走手音。 就構造而音,琴的各部分結構十分合理。其體積不大不小,既便於攜帶,又方正雅緻。有心品琴,其形已足以使人心怡。 從琴各部分的命名亦可著出琴制之受儒家思想的影響。 琴前廣後狹,象徵尊卑之別。宮、商、角、徵、羽五根弦象徵君、臣、民、事、物五種社會等級。後來增加的第六、七根弦稱為文、武二弦象徵君臣之合恩。十三徽分別象徵十二月,而居中最大之徽代表君象徵閏月。古琴有泛音、散音和按音三種音色,泛音法天,散音法地,按音法人,分別象徵天、地、人之和合。這些古琴形制命名的象徵意義實反映出儒家的禮樂思想及中國人所重視的和合性。因為禮的作用是為了保障個體,使個性有所發揮,樂以同和,其作用是與群體諧協。禮樂之同時並用可使個體和群體之間能互相調劑,形成人與人之間平和而合理的生活。所以禮樂這兩套表面相反的技藝的推行,實為求達到相輔相成的和合性的目的。而從古琴形制命名所借用的社會秩序、等級的名稱來著,可見其製作形制即寓有教化人倫的深意。 在中國古代社會漫長的歷史階段中,「琴、棋、書、畫」歷來被視為文人雅士修身養性的必由之徑。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樂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風傲骨、超凡脫俗的處世心態,而在音樂、棋術、書法、繪畫中居於首位。「琴者,情也;琴者,禁也。」吹簫撫琴、吟詩作畫、登高遠游、對酒當歌成為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動寫照。春秋時期,孔子酷愛彈琴,無論在杏壇講學,或是受困於陳蔡,操琴弦歌之聲不絕;春秋時期的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故事,成為廣為流傳的佳話美談;魏晉時期的嵇康給予古琴「眾器之中,琴德最優」的至高評價,終以在刑場上彈奏《廣陵散》作為生命的絕唱;唐代文人劉禹錫則在他的名篇《陋室銘》中為我們勾勒出一幅「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的淡泊境界。1977年8月,美國發射的「旅行者」2號太空船上,放置了一張可以循環播放的鍍金唱片,從全球選出人類代表性藝術,其中收錄了著名古琴大師管平湖先生演奏的長達七分鍾的古琴曲《流水》用以代表中國音樂。這首曾經由春秋時代著名琴家伯牙的彈奏而與鍾子期結為知音好友的古曲,如今又帶著探尋地球以外天體「人類」的使命,到茫茫宇宙尋求新的「知音」。 琴的創制者有"昔伏羲作琴"、"神農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等說,作為追記的傳說,可不必盡信,但卻可看出琴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 根據文獻記載,先秦時期,古琴除用於郊廟祭祀、朝會、典禮等雅樂外, 古琴照片集錦(20張) 一度盛興於民間,深得人們喜愛,用以抒情詠懷。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當時的民間詩歌集《詩經》中得到印證。《詩經·周南·關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詩經·小雅·鹿鳴》:「呦呦鹿鳴,食野之萍。我有嘉賓,鼓瑟鼓琴」;《詩經·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詩經·小雅·鼓鍾》:「鼓鍾欽欽,鼓瑟鼓琴」;《詩經·小雅·甫田》:「琴瑟擊鼓,以御田祖」;《詩經·鄘風·定之方中》:「椅桐梓漆,爰伐琴桑」;《詩經·鄭風·女曰雞鳴》:「琴瑟在御,莫不靜好」;這說明古琴至少在春秋時期,便是一件在民間非常普遍、非常受古人喜愛的樂器。古琴在古代人們的認知度是相當廣泛的,「四大名著」中有三部明確有對琴的描寫,古代詩詞、史書、小說、戲文、繪畫、古董瓷器……古琴大量存在,史實、文學、藝術作品均來源於實際生活,這得有多麼廣泛的社會基礎才能造成這種現象。所以說,古琴在我國古代民間曾經是相當普及的,至少在讀書人中是家喻戶曉。也正因為這樣,有著數千年歷史的古琴藝術終於傳承到了今天。 2003年11月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總部宣布了世界第二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中國的古琴名列其中。2006年5月20日,古琴藝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劃分在「民間音樂」類。 唐琴尤其是盛唐之琴,造型肥而渾圓。現存的唐琴大部分常在龍池、鳳沼的面板上貼有兩塊小桐木,作為假納音,直至明代初期,仍有制琴家採用這種方法。唐琴的斷紋以蛇腹斷為多,也有冰紋斷、流水斷等。其表面漆灰則有墨、栗殼色兩種,有朱紅漆者皆為後人修補時所加。灰胎皆為純鹿角灰,用麻布自下而上包裹琴背兩側直至面板邊際,以防止上下板開膠。這些琴的邊長皆在120至125厘米之間。宋代的古琴發生變化,全長128厘米,肩寬25厘米,琴身扁而長大,尺寸大於傳世唐琴,為北宋琴主要風格之一。南宋,除仿古之作外,體形則逐漸扁平狹小,尤其是仲尼式古琴,呈聳而狹之狀,為南宋制琴的主要風格。宋人制琴以桐面梓底或松杉面底為主要制琴材料。斷紋有蛇腹斷、冰紋斷、流水斷等,牛毛斷則鮮見。灰胎仍以鹿角灰為主,也有用麻布打底者,但不多見。北宋晚期還出現了八寶灰(即將金銀珠翠珊瑚等碾碎混入鹿角灰共用)的用法。宋代是唐以後制琴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官方甚至設局制琴,即所謂「官琴」。元代制琴是宋、明之間的過渡期製品,由於歷時比較短,現存的實物也比較少。明代造琴之多盛況空前,不論皇帝親王還是官宦之家,好琴者甚多。其宗室制琴就有寧王、衡王、益王、潞王四大名家。四王之中惟潞王造琴最多,製作始於崇禎年間,據傳達四五百張之多,且式樣尺寸一致,均按年份次序編號刻款於腹內;琴背刻有琴名「中和」,敬一主人題 「仰長江水」詩文以及「潞國世傳」大印一方,皆用八寶漆灰。

⑤ 古琴的發展歷程是怎麼樣的

1:古琴的發展史:
古琴,亦稱"七弦琴",史籍之中多稱"琴"。唐詩中有"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之名句,"泠泠七 弦"指的就是古琴。春秋擂鼓墩墓與西漢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琴"更證實了它的歷史之長久,《詩經》、《尚 書》等古籍和唐宋詩詞也常常見到有關"琴"與琴樂的繼續。所以,古琴是中國歷史十分悠久的一件民族樂 器。
2:古琴的結構
古琴由狹長條的一塊桐木面板(也有用其他松質木材)和一塊梓木底板(也有用其他硬質木材)膠合而 成,外表髹以中國大漆。琴寬的一端為頭部,下面有七個可以調音的小軸,叫做"軫",琴面外側嵌有十三 個小圓形的標志,叫做"徽",為泛音和按音音位的標志。琴面系弦七根,外側至內側由粗至細,橫置於琴 桌上演奏。與很多樂器相比較,古琴有如下獨特之處:古琴弦的有效振動弦長超出一般樂器的弦長,振幅寬 大,音質低沉渾厚,幽靜古樸;古琴的琴面即指板,無品無柱,出音孔開於底板,向下傳音;琴上存有一 百多個實用的泛音,堪稱樂器之最。
3:琴 論
《新論--琴道》:琴論專著。漢代桓譚作。原書已佚,清代有幾種集佚本。《後漢書棗桓譚傳》說此篇未 完成,由班固續成。現存殘篇中包括琴的史論和琴曲解說。介紹琴曲有《堯暢》、《舜操》、《禹操》、《文王操 》、《微子操》、《箕子操》和《伯夷操》。
《琴清英》:琴論專著。漢代揚雄作。原書已佚。《全漢文》輯有佚文。
《則全和尚節奏指法》:琴論專著,收入《琴苑要錄》中。作者為琴僧義海的弟子,北宋著名琴家則全 和尚。文中闡述海大師"急若繁星不亂,緩如流水不絕"的演奏理論。又提出"高以下應,輕以重應,長以 短應,遲以速應"的處理手法,還具體分析了不同體裁琴曲作品的演奏方法。
《琴史》:現存最早的琴史專著。作者朱長文。成書於1084年。全書共六卷。前五卷按時代順序收一百 五十六人與琴有關的事跡,有所辨證和評論。末卷為琴藝的專題論述。
《琴議》:琴論專著。漢代劉籍撰。收入南宋的《太古遺音》中。他把琴的音樂要素分成聲、音、韻, 略同於今人說的樂音、調式、結構。關於琴的藝術要求,他分為琴德、琴境和琴道。認為這些是琴曲具有藝 術感染力的條件。 《琴述》:琴史專著。元代袁角編,收入《清容居士集》中。作者經過調查,論述宋代譜系的演變。從 官方"閣譜"的衰亡到民間"江西譜"的興起,以及宋末"浙譜"的取而代之,對浙譜的形成提供了具體的 歷史資料。
《琴律發微》:琴論專著。元代陳敏子著。收入《琴書大全》中。作者根據宋人徐理《奧音玉譜》中的理 論,分析辨調、制曲等。強調明確調性必須"使主常勝客,不至侵犯他調",論述作曲法深入而具體。
《太音大全集》:琴論專著。原刊於明永樂十一年。原名《太古遺音》,嘉靖間楊祖雲更名《琴苑須知》 。明初袁均哲為此書作注釋。全書共六卷,包括:制琴、琴式、手勢、雜論、指法、調意等。為現存最早的琴論專書。其中保存有唐、宋時期的有關文獻。
《琴書大全》:現存收錄古代琴學文獻最多的一部類書。編者蔣克謙。經祖孫四代不斷積累,於明代萬 歷庚寅年成書。全書共二十二卷。前二十卷收錄歷代有關琴學的記載,極為豐富,不少失傳的琴學專書、專論賴以保存。末二卷收琴曲六十二首,其中有一些獨特的傳譜。
《琴聲十六法》:琴論專著。作者冷謙,字起敬,號龍陽子。著《太古正音》,其十六法為:輕、松、脆 、滑、高、潔、清、虛、幽、奇、古、淡、中、和、疾、徐,這些美學要求對後世很有影響。
《溪山琴況》:琴論專著。作者徐上瀛根據《琴聲十六法》,進一步分析補充為二十四況:和、靜、清、 遠、古、淡、恬、逸、雅、麗、亮、采、潔、潤、圓、堅、宏、細、溜、健、輕、重、遲、速。逐條闡述, 頗為詳盡,是研究古代音樂美學的重要文獻。
《鼓琴八則》:琴論專著。收入《春草堂琴譜》。作者戴源。
八則包括:得情、如歌、按節、調氣、煉骨 、取音、明譜理、辨派。對彈琴的藝術修養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逐條論述,頗有獨到見解。
《琴旨》:琴論專著。作者王坦。成書於乾隆九年。書中著重探討了音律與琴調的關系,同時也論及琴 派。反對填詞,認為"聲音之道,感人至微,以性情會之,自得其趣,原不系乎詞也。"
《琴學內外篇》:琴論專著。作者曹庭棟。成書於乾隆十五年。內篇論述琴律的正、變、倍、半之理及 定徽轉調之法。外篇薈萃古今琴說,而以己意斷其是非。
《琴史補、琴史續》:琴史專著。編者周慶雲。收藏古琴、琴書稱江南第一。編有《琴書存目》、《琴操存目》等書。《琴史補》補朱長文《琴史》之所遺,《琴史續》續北宋以後史料,共六百餘人,逐條注有出處 。
《琴學叢書》:編者楊宗稷。從1911年到1931年陸續成書。共四十三卷,約七十萬言。收錄資料頗多。 在《琴話》、《琴粹》部分提出"以琴傳聲,如鏡臨物然。"並分析這種反映"不外象形、諧聲、會意三端"。 承認民間曲調對琴曲起到豐富發展的作用。認為一意追摹古調則"難為聽者"。所收三十二曲附有工尺譜。 對《幽蘭》、《廣陵散》等久已絕響的傳統名曲也作了點拍的嘗試。
《今虞琴刊》:今虞琴社的學術刊物。由查阜西、彭慶壽等人編印,刊於1927年。匯集近代琴人、琴社的資料豐富。書中包括記述、學術、考證、論說等部分。論文中提出利用現代音樂知識,系統收集整理古琴音樂遺產的主張。
4:記譜法
在一千五百年以前古琴曲《碣石調幽蘭》已由專用的記譜法--"文字譜"記成並流傳至今。唐朝時又將文字譜改進為"減字譜",經千餘年傳衍。歷代琴家編纂刊印了一百五十餘部琴譜譜集,其中共收錄了三 千餘首琴曲和琴歌,以及大量的理論文字篇章。古琴音樂的遺產蔚然大觀,浩如煙海,可謂是中國民族音樂中的瑰寶,已經引起海內外音樂史家、音樂理論家的重視。
(1)文字譜:
為一篇詳細說明彈奏法的文字,不直接記音高和節奏,今世僅存的文字譜為南朝梁丘明所傳的《碣石調 幽蘭》,現存於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現今演奏的《碣石調幽蘭》就是根據該譜打出的。舉例如下:"耶卧中 指十上半寸許案商,食指中指雙牽宮商,中指急下,與構俱下十三下一寸許住末商起,食指散緩半扶宮商,食指挑商又半扶宮商,縱容下無名於十三外一寸許案商角、於商角即作兩半扶挾挑聲一句。"
(2)減字譜:
相傳為唐代曹柔據文字譜簡化、縮寫而成。減字譜的每一字塊為由漢字減少筆畫後組合而成的復合字。 這種譜式主要只記指法動作和弦序、徽位而不記音高和節奏,所以是屬於指法譜(tablature)。 一個字塊通常可分為上下兩大部分:上半表示左手指法及位置,下半表示弦次及右手指法。有時左下往往指示左手滑音的動作。以上字塊可讀作"名九注勾三",即左手名指按第三弦八九徽間,右手中指同時勾三弦及左手滑向九徽。
5:純律
指將弦長以二分法、三分法及五分法算出的泛音音位。
6:簡律
簡律(三分損益律)--將弦長分別以三分損(減)一、三分益(加)一方法算出的按音音位。
7:古琴的音樂美
古琴音樂主要受儒家中正和平、溫柔敦厚、"德音之謂樂"和道家順應自然、大音希聲、清微淡遠等思想的影響。傳統琴曲主要用五聲音階,即五正音,這可說是儒家中和雅正思想在音樂上的落實,而琴樂清虛淡靜的風格和意境則主要為道家思想的反映。
古琴由於其樂器的形制、音色、樂曲題材、內涵、結構等因素,其音樂風格是傾向靜態的、簡單的、含蓄的、古淡的、陰柔的、抒情的、典雅的美。很多人於第一次聽琴樂時甚至覺得這件樂器是無聲的。古人亦說古琴"難學、易忘、不中聽","琴到無人聽時工"。"不中聽"、"無人聽",其實正因為古琴音樂風格屬於 淡靜、虛靜、深靜、幽靜、恬靜等等靜態的美。這也是為什麽古琴最適宜於夜闌人靜時彈奏,因為這樣的環境才能與琴樂的風格和它所追求的意境配合。整個古琴音樂藝術被稱為琴道確實有其道理,因為對古琴的欣賞和認識不能只單一地從其音樂曲調去理解,而是綜合地從多方面作為知識份子的精神反映去理解。這一切則表現在對題材的選擇、意境的追求、道德的規范等各方面代表著琴樂的理想風格和審美標准上。
中國樂器中很少像古琴那樣具備一套完整的彈秦風審美准則。古琴音樂的美學,早在六朝麴瞻提出對散音泛音及按音音色的要求時已初步形成。而唐末五代之際的劉藉更在《琴議篇》)中提出了"美而不艷、哀而不傷、質而文辨而不詐、溫潤調暢、清迥幽奇、忝韻曲折、立聲孤秀"作為琴德的標准。其實,論述古琴演 奏風格的文章,歷代均有點滴。有些見於琴文、專集的琴書、琴譜中,亦有些散見於零星的詩文中。而較有 系統和條理地闡述古琴演奏風格的審美經驗結晶和審美准則判斷的琴論文章,則以明代冷謙的《琴聲十六法 》和明代徐上瀛的《溪山琴況》為較完整和重要。
儒家的入世思想講求中庸、和雅、道德,反映在音樂上則為雅樂、德音的推崇和俗樂、淫聲、溺音的貶斥。雅樂的特色正在於其平和雅正、溫厚含蓄,因而可移風易俗和導人向善,其風格是含蓄的、平靜的,與所謂繁手淫聲,追求聲響效果復雜多變的俗樂相反,故曰"大樂必易"。此乃以道德的約制介入音樂的審美標准,所以對音樂有中和的要求而反對極端與"窮其變"。道家超世的思想講求自然、逍遙和超脫世俗的羈絆,反映在音樂上則為老子"大音希聲"的思想,追求所謂"道的境界"的音樂。所以道家只對音樂的精神層面積極,而對音樂的聲音層面(即物化、形而下的層面)來說,基本上是採取消極和反對的態度。(這與儒家之對音樂的道德層面積極,對聲音本身變化護展之"技藝性"層面約制的主張仍是有其共同之處的,只不過前者以弦外之音的意境為掛搭,後者則以道德為掛搭,唯二者同樣排斥音聲物化層面之過度發展。)道家超世的思想則形成其清微淡遠這一類追求意境、貴"意"說,講求弦外之音的審美理想。而清微遠這一提綱亦包括了如清和淡雅、古淡疏脫、清靜和遠、淳靜簡略、蕭散簡遠、恬淡清逸、靜遠淡逸等等衍生和變奏。
古琴的音樂意境
意境一詞最早由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標舉,他說:"古今詞人格調之高,無如白石。惜不於意境上用力,故覺無言外之味,弦外之響,終不能與於第一流之作者也。""意境"包括了"意",即:藝術家主觀情感的流露,和"境",即:外在社會環境或自然環境的反映、再現。這種情境相融的境界蘊涵著無窮之味和不盡之意,使人回味,使人流連忘返。所以稱之為"言外之味"和"弦外之響",因為"言外"和"弦外"是超越物化層面之上不受現實羈絆的精神境界,因而天地廣闊、空靈、無限和容攝萬有。簡括地說:意境是心物、主客、內涵和形式的完美統一,更著重以虛涵實、實中見虛,有著無限和深遠的特徵。意境實為中國一個極富民族特色的獨特美學范疇。
中國的古琴主要為文人雅士的樂器,屬自娛的室內雅樂,所以追求的正是弦外之音的深邃意境。"意"的概念在琴學中的運用大概始於漢代。《淮南子》說:"瞽師放意相物,寫神愈午,而形諸於弦者,兄不能以喻弟。"《風俗通》亦說:"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而意在高山……傾之間,而意在流水","及其所通達而用事,則著之於琴以抒其意。"意在高山"、"意在流水"、"抒 其意",可見琴是作為一種寄意的精神境界的搭掛。
古琴音樂主要融儒、道二家思想的影響,因後者以逍遙的目光觀宇宙,因而在藝術實踐上影響尤深。無論古琴的曲目、音色、音樂結構、彈奏姿勢等不同層面,均反映出一種清和淡雅、溫柔敦厚、偏向優雅恬靜的風格。"和雅"和"清淡"可說是琴樂一直以來所標榜上午審美情趣和理想風格,於此亦可見儒道哲學在音樂審美中的體現。這種風格所追求的意境自然是一種恬逸、閑適、虛靜、深靜和幽遠的境界。因為能虛、能靜,因而同時能深和遠。深遠則能容攝萬有,羅萬象於胸中,可見琴樂意境所強調者是一種無限和深微的境界。這種境界的至極之處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正是所謂"弦外之音"、"韻外之致"、"味外之旨"。古琴中最為重要的一部美學論著,明代徐 的《溪山琴況》中形容這種境界為:"其無盡藏,不可思議。";"琴中有無限滋味,玩之不竭";"迂迴曲折,疏而實密,抑揚起伏,斷而復聯,此皆以音之精義,而應乎意之深微也。"這種境界的落實則為一種絕去塵囂、遺世獨立的希夷境界,如:"深山邃谷,老木寒泉";"山靜秋鳴,月高林表";"松風遠拂,石澗流寒";"山居深靜,林木扶蘇"。
琴樂的境界是"無盡"、"無限"、"深微"、"不竭"的,以最少的聲音物質來表現最豐富的精神內涵,所以琴聲音淡、聲稀,琴意得之於弦外,正是言有盡而意無窮。陶淵明之"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音",正是將琴樂之重意、重弦外之音的思想推至窮極的哲學思維。沈括評北宋琴僧義海為:"海藝不在於聲,其意韻蕭然,得於聲外"。古琴是偏向靜態之美的藝術,因此彈琴要講求幽靜的外在環境於閑適內在心境的配合,方可追求琴曲中心物相合、主客和一的藝術境界。
琴樂既重意、重意境,而又以幽靜深遠者為高,其表達手法則以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為主。民初琴家楊宗稷謂琴曲的藝術表現手法為"擬聲、象形、會意"三類。會意是統率著擬聲和象形的,因為後二者仍未脫離音樂的表面物化形態,必須提升至會意才是最終階段。"意"是抽象的主觀精神境界,所以無限和空靈。琴曲之不重直接的擬聲和間接的象形而重融情入景、情景相融的借景抒情,就是中國藝術虛實對立統一手法的運用,和"融實入虛"、"虛實相涵"自然宇宙觀之體現。情景相融才能虛實如一,才能借有限之物質表達空靈和幽遠之致,"以音之精義應乎意之深微",聽之使人悠然意遠。琴曲中擬聲之作多隻取其意以抒胸中對自然向慕之情,而少有實質模擬者。
琴樂重意,故於音樂實踐上富散板、緩起、入慢等特色,又以句為單位配合人之天然呼吸,體現人內在情感的節奏和時值變化。琴曲中多用吟猱微弱之振動以表達人內心深厚的情感和生理基礎之氣。琴樂所反映者多為模擬天籟之生機不息和變化,如:"流水"、"平沙落雁"、"唉乃",或抒情之作如"陽關三疊"、"憶故人"等,多景中含情或情中寓景,使人之精神有所寄和有所游,意有所會。
為了追求和表現高逸、深遠的意境,琴樂強調"音至於遠,境入希夷"的境界。這種境界恰與"俗樂" 的繁聲促調對立。相反地,琴樂以清遠古淡為美,因而琴樂的特色往往是"曲淡節稀聲不多"的。樣的琴樂雖不一定能觸人之耳,但卻能感人之心。因為有了這種和淡、恬淡、靜淡和古淡的審美意識,因此琴曲中較為"繁手淫聲"的都被一些保守的琴家視為異端。
琴曲"孤高岑寂"、"淡而會心",具含蓄之美,因而其意境深遠,非長時間的修養難有深刻體會。其意境之空靈跌盪與禪之直抒性靈竟不謀而合。禪之最高境界為不立文字和當下了悟,此實為最虛、最靈動之化境。音樂本身本不需藉助文字說明而明心見性的,琴樂所追求意境之深、之遠、之靜是必須講求與心之虛靜相配合,能達此,可說是到達禪的境界,此之所以琴亦有琴道、琴禪之稱。 自古琴產生至今,歷代都有對古琴的記載。

周朝:作為宮廷里雅樂伴奏,以彈右手散音為主,弦數由五至二十七弦不等。主要作為歌唱的伴奏。作為純器樂彈奏有伯牙、子期高山流水的故事(見於《呂氏春秋》、《列子》)。著名琴師有春秋時期的鍾儀、師曠,戰國時期的伯牙、雍門周。著名琴曲有《高山流水》、《陽春、白雪》。

漢朝:七弦琴制基本定型,左手指法已有相當發展。著名琴論專著有桓譚的《新論》、蔡邕的《琴操》、揚雄的《琴清英》、劉向的《琴說》。著名琴曲有《聶政刺韓王曲》、《蔡氏五弄》、《別鶴操》、《飲馬長城窟》。

魏晉南北朝:出現一批嚮往超世隱逸思想的文人琴家,如魏晉時期的阮籍、嵇康、左思,南北朝時代的戴喁、宗炳、柳惲和柳諧。其他著名琴家有魏晉的蔡琰(文姬)、阮咸、劉琨。著名琴曲有《廣陵散》、《酒狂》、《梅花三弄》、《烏夜啼》及現存最早的文字譜《碣石調幽蘭》(南朝梁丘明所傳)。重要琴論專著有嵇康的《琴賦》、謝庄的《琴論》、麴瞻的《琴聲律圖》、陳仲儒的《琴用指法》。

隋唐:唐曹柔發明減字譜,制琴術的發展。著名琴人有:隋的李疑、賀若弼、王通、王績和唐的趙耶利、董庭蘭、薛易簡、陳康士、陳拙。著名琴曲有《大胡笳》、《小胡笳》、《昭君怨》、《離騷》、《陽關三疊》、《漁歌調》。琴論專著有薛易簡的《琴書正聲》。

宋元:一弦、二弦、七弦、九弦琴的製作。閣譜、江西譜、浙譜的流行。北宋時調子(琴歌)的盛行。北宋的琴僧系統,琴僧有夷中、知白、義海則全、照曠。文人琴家有歐陽修、沈遵、崔閑、蘇軾;浙派琴家有郭楚望、楊瓚、徐天民、毛敏仲;金元琴家有苗秀實、耶律楚材。代表琴曲有《胡笳十八拍》、《楚歌》、《瀟湘水雲》、《漁歌》、《澤畔吟》、《醉翁吟》、《古怨》。琴論專著有朱長文的《琴史》、崔尊度的《琴箋》、劉藉的《琴議》、陳敏子的《琴律發微》、則全和尚的《節奏-指法》等。現存較早的減字譜譜式有宋姜夔《白石道人歌曲》中的《古怨》、元《事林廣記》中的《黃鶯吟》和宋楊瓚的《紫霞洞琴譜》(佚)。

明朝:琴派興盛,著名的琴家有徐仲和、嚴徵、徐青山。代表琴曲有《秋鴻》、《平沙落雁》、《漁樵問答》、《釋談章》等。琴論有冷謙的《琴聲十六法》和徐青山的《溪山琴況》,刊印琴譜流行。

清朝:刊印了大量的古琴譜集,琴家有:庄臻鳳、程雄、徐祺等。代表琴曲有《水仙操》、《龍翔操》。琴論有戴源的《鼓琴八則》、蔣文勛的《琴學粹言》、庄臻鳳的《琴學心聲-凡例》。

近代:著名琴人有:閩派的祝桐君、川派的張孔山、諸城派的王溥長(心源)、王露(心葵)、王魯賓及黃勉之、楊宗稷。代表琴曲有《流水》(《天聞閣琴譜》)、《醉漁唱晚》、《長門怨》、《關山月》。論著有楊宗稷的《琴學叢書》、祝桐君的《與古齋琴譜》、陳世驥的《制曲要篇》。琴曲中工尺譜的引進。(《琴學叢書-琴鏡》)。

現代前期:琴社活動盛行,琴論有周慶雲的《琴史補》、《琴史續》《琴書存目》,今虞琴社編的《今虞琴刊》,中國音樂研究所和北京古琴研究會編的《存見古琴曲譜輯覽》、《歷代琴人傳》。琴曲有《憶故人》、《泣顏回》。古琴改革的推行。

現代後期:大量新琴曲的創作,古琴音樂交響化,專業作曲家加入古琴創作行列。
現代後期:大量新琴曲的創作,古琴音樂交響化,專業作曲家加入古琴創作行列。

⑥ 豎琴的發展歷史

1.新石器時代至古希臘、波斯、美索布達米亞時期:
豎琴與箜篌、古典吉他、魯特琴等古老的西洋彈撥樂器(箜篌與琵琶一樣,在我國古代是西亞傳入樂器)都是由新石器時代的原始弦琴衍化而來,原始弦琴常在原始部落中扮演占卜、喪葬、祈雨等祭祀工具,可以認為它一切古典式弦琴的起源。隨著人類音樂藝術發展的不斷需要,原始弦琴開始了拓寬音域的努力,其中一支採用增加弦數拓寬音域,豎琴的樂器形式便產生了(另一支則通過指板按弦改變音高,衍化成魯特琴的雛形)。到古希臘及美索布達米亞時期,古典式弦琴早已從走入民間,成為吟遊詩人的伴奏樂器,不再局限於祭祀。
2.古希臘、波斯、美索布達米亞時期至中古時期:
「Harpa」這個字的第一次出現,是在公元600年左右;早期文獻內對豎琴的記載,使用名稱並不統一。被發掘的第一把拱形豎琴(arched harp),是出現在美索布達米亞平原,年代為公元前2500年。它與緬甸豎琴相似,有13或14條琴弦。從當時古墓上的圖片可以看出,演奏者以左手撥弦,右手則負責按弦止音。有些中、西非地區,仍能見到這樣的豎琴。
3.中古時期以後:
現存最古老的愛爾蘭豎琴(Irish harp),是製造於14世紀。一般有30到36弦,最大的特色是使用指甲彈奏的聲音。當時歐洲其它地區的豎琴,與愛爾蘭豎琴最大的不同,在於它使用指尖而非指甲彈奏,而且它不像愛爾蘭豎琴的琴身,並沒有一個大共鳴箱。
目前世界上保有豎琴最原始風貌的地方,其實不在歐洲,而是中南美洲。中南美洲的豎琴構造,仍舊保有當時西班牙移民時期的原貌,雖然不同地域會有一些不同的改良方法。曾經在墨西哥,看過他們的街頭藝人,抱著豎琴當場即興,彈幾個chords,然後念唱一段當時他想到的歌詞,這就很像中古世紀的吟遊詩人;還有在他們最具代表性的ensemble:Mariachi(有小提琴、曼陀林、小喇叭)中,豎琴也是原來必有的樂器(因為這樣的豎琴手已經減少,且豎琴這個樂器對他們來說是一種經濟負擔,只有大的Mariachi才用豎琴)。
豎琴樂器的演變,有一大部分是為了克服調性及半音的限制。16世紀時,Juan Bermudo比照鍵盤樂器,發明了雙排弦豎琴(double-strung harp)。這種豎琴,有兩排平行的弦,加上去的那一排,就像鋼琴的黑鍵,負責半音的彈奏。後來,克勞迪奧·蒙特威爾第(Monteverdi)的歌劇「Orfeo(1607)」里所使用的豎琴,就是雙排弦豎琴。
在雙排弦豎琴後,又出現了三排弦豎琴(triple harp——17世紀初)及鐮鉤豎琴(hook harp)。鐮鉤豎琴的原理,與後來發展的音級豎琴(lever harp)很相似,它是先將幾個特定的音調低半音,然後以左手操縱鐮鉤(hooks)而將音升高半音。
繼雙排弦與三排弦豎琴之後,在18世紀時出現了交叉弦豎琴(cross-strung chromatic harp),及半音階豎琴。交叉弦豎琴共有76根弦,44根在左邊,32根在右邊。德彪西著名的「'Danse sacree et danse profane(1904)」就是寫給這種豎琴的。但是這些豎琴,因為在彈奏上的困難與樂器本身的限制,幾乎都不使用了,只有在特殊表演或展覽中出現。這個世紀,在愛爾蘭豎琴方面,John Egan也發明了半音器(levers)。藉由手來調整位於琴弦上端的半音器,可以改變琴弦長短,而得到所需要的調性;這就是現在還普遍使用的半音器豎琴。
踏板豎琴(pedal harp)的演變,可推至17世紀末、18世紀初。當時有單一動作踏板豎琴(single-action pedal harp),莫扎特的長笛與豎琴協奏曲,第一次就是用這種豎琴演出。踏板豎琴就是用腳控制踏板來升高半音。單一動作的踏板,只有兩個凹槽(slots),踏板由上凹槽到下凹槽,只動作一次,能演奏的調性仍然有限。到了19世紀初,S·埃拉爾(Sebastien Erard)發明了雙次動作踏板豎琴(double-action pedal harp),因為有多加一個凹槽,踏板可以動作兩次,所以每根弦可以彈奏三個半音。至此,豎琴發展為可以彈奏所有調性的樂器,而現今音樂會中所使用的音樂會用踏板豎琴(concert harp),就是從Erard豎琴慢慢改進而來。
20世紀上半頁,尼龍弦被發明,逐漸改變了古典式弦琴。使豎琴與古典吉他(古典式弦琴兩大經典形式)在短期內普及了尼龍弦。由於尼龍弦具有更優秀的延展力與穩定性,使樂器的音色、音量等表現力相對來說都有了較顯著的進步。

⑦ 中國古琴藝術的發展歷程

有關古琴的記載最早見於《詩經》、《尚書》等文獻。《尚書》載:「舜彈五弦之琴,歌南國之詩,而天下治。」可知琴最初為五弦,周代時已有七弦。東漢應劭《風俗通》:「七弦者,法七星也,大弦為君,小弦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三國時期,古琴七弦、十三徽的型制已基本穩定,一直流傳沿續到現在。
古琴的演奏形式主要有琴歌、獨奏兩種。根據文獻記載,先秦時期,古琴除用於郊廟祭祀、朝會、典禮等雅樂外,主要在士以上的階層中流行,秦以後盛興於民間。關於以琴為聲樂伴奏的形式,早在《尚書》中,已有搏拊琴瑟以詠的記載。周代,多用琴瑟伴奏歌唱,叫弦歌,即唐宋以來所謂的琴歌。從漢代蔡邕所著《琴操》中,有歌詩五曲,即周之弦歌,其中的十二操、九引以及河間雜歌,都是援琴而歌的。
春秋戰國時期,古琴的獨奏音樂已具有一定的藝術表現能力,如伯牙彈琴子期善聽的傳說。當時有名的琴師有衛國的師涓,晉國的師曠,鄭國的師文,魯國的師囊等;著名的琴曲如《高山》、《流水》、《雉朝飛》、《陽春》、《白雪》等,均已載人史冊。
漢、魏、六朝時期,古琴藝術有了重大發展,除在《相和歌》、《清商樂》中作伴奏樂器外,還以但曲演奏形式出現。如器樂曲《廣陵散》、《大胡笳鳴》、《小胡笳鳴》等,反映出古琴作為器樂演奏的一個重要發展階段。漢末的蔡邕父女和魏、晉間的嵇康,都是當時著名的古琴演奏家和作曲家。如嵇康擅長彈奏古琴名曲《廣陵散》,己傳為歷史佳話。創作的著名樂曲有嵇氏四弄:《長清》、《短清》、《長側》、《短側》;蔡氏五弄:《游春》、《淥水》、《幽居》、《坐愁》、《秋思》;傳為竹林七賢中的阮籍所作琴曲《酒狂》以及六朝宋王義慶《烏夜啼》。
隋唐時期,西域音樂盛行,琵琶興起,古琴音樂的發展受到一定的抑制。但由於古琴譜的產生,不僅推動了當時古琴音樂的傳播,而且對後世古琴音樂的繼承發展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使中國古代音樂歷史進入了一個具有音響可循的時期。隋末唐初趙耶利,對當時流行的文字指法譜字,進行了整理,並輯錄了《彈琴右手法》、《彈琴手勢圖》等解釋演奏法的著作。著名的琴曲《碣石調幽蘭》,為南朝梁丘明傳譜,現存為傳到日本的唐手寫卷子,是中國最早的、也是目前所知的唯一的一份古琴文字譜。
唐代詩人李嶠、李頎、李白、韓愈、白居易、張祜、元稹等,都為古琴寫下了不朽的詩篇。白居易愛好古琴,在《夜琴》中有:「蜀琴木性實,楚絲音韻清。」他的琴藝很高,並能自彈自唱,甚至在旅途船中仍以古琴為友,他在《船夜援琴》中寫道:鳥棲月動,月照夜江,身外都無事,舟中只有琴。七弦為益友,兩耳是知音,心靜即聲淡,其聞無古今。」張祜的《聽岳州徐員外彈琴》也有:「玉律潛符一古琴,哲人心見聖人心。盡日南風似遺意,九疑猿鳥滿山吟。」描寫了古琴豐富的表現力。唐代著名琴家有趙耶利、董庭蘭、薛易簡、陳康士、陳拙等。趙耶利總結當時琴派說:「吳聲清婉,若長江廣流,綿延徐逝,有國士之風,蜀聲躁急,若急浪奔雷,亦一時之俊。」至今仍符合吳、蜀兩派的特點,盛唐的董庭蘭作有《大胡笳》、《小胡笳》等琴曲傳世。薛易簡在他著的《琴訣》中總結了古琴音樂的作用是:「可以觀風教、攝心魂、辨喜怒、悅情思、靜神慮、壯膽勇、絕塵俗、格鬼神。」並提出演奏者必須「定神絕慮,情意專注」,為後世琴家所重視,從而引伸出許多彈琴的規范。
晚唐曹柔鑒於文字譜其文極繁,使用不便,而創造了減字譜。即在文字譜字的基礎上對漢字譜字加以減筆而成的一種譜式,近似演奏符號,是古琴減字譜的早期形式。唐代著名琴家有董庭蘭(開元、天寶年間),從其師陳懷古處承繼了當時最負盛名的沈、祝二家聲調,擅彈琴曲《大胡笳》、《小胡笳》。天寶中琴家薛易簡,可彈大弄四十、雜調三百,並有理論著作《琴訣》七篇,擅彈《三峽流泉》、《胡笳》、《烏夜啼》、《別鶴操》、《白雪》等曲。晚唐還有琴人陳康士根據屈原《離騷》所作的琴曲等。
宋朝的古琴一方面出現懷舊的復古主義傾向,另一方面由於古琴在《相和歌》、《清商樂》演奏中的長期實踐,與民間音樂有著深遠的聯系,以及琴曲楚漢舊聲的歷史傳統,使古琴音樂在復古主義傾向中並沒有被湮沒,而是有起有伏曲折地發展著。南宋時期傑出琴家郭沔(號楚望,生於1190年,卒於1260年後)和他的弟子劉志芳、毛敏仲等人,在古琴遺產的整理、創作方面對古琴音樂的發展作出一定的貢獻。如郭沔創作的琴曲《瀟湘水雲》、《泛滄浪》、《秋鴻》;劉志芳創作的《忘機》、《吳江吟》;毛敏仲創作的琴曲《漁歌》、《樵歌》、《佩蘭》、《山居吟》等都流傳至今。當時著名的琴曲還有《楚歌》、《胡笳十八拍》、《澤畔吟》等;琴歌有姜夔(公元1155一1221)的《古怨》;廬山道士崔閑所著《醉翁吟》等。宋人朱長文撰寫的《琴史》,真實地記錄了隋、唐、宋三代琴的史料。
明、清時期由於印刷術的發展,大量琴譜得到刊刻流傳,見於記載的琴譜有一百四十多種,從中可知僅明代創作的琴曲就有三百多首。明初琴家冷謙的《琴聲十六法》,是對古琴的美學思想、演奏技巧和藝術表現提出的理論。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寧王朱權,是明代琴家,對古琴藝術的發展作出卓越貢獻,他收錄唐宋之前藝術珍品六十四曲、歷十二年主持撰輯了《神奇秘譜》,於1425年刊行,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琴譜。明末清初,徐上瀛更進而提出《二十四琴況》。明清以來,著名的琴曲有《秋鴻》、《平沙落雁》、《漁樵問答》、《良宵引》、《水仙操》、《鷗鷺忘機》、《龍翔操》、《梧葉舞秋風》等。
這一時期在演奏上由於民間音樂(特別是戲曲音樂)的熏陶和影響,古琴技巧有了突出的發展,尤其是左手技巧的創新,如《五知齋琴譜》中的《瀟湘水雲》、《胡笳十八拍》等琴曲,左手技法極為細膩,前所未見。以後的許多琴譜,在整理加工傳播傳統古琴音樂方面,也達到了一個新的階段。明、清時期著名琴人有嚴澄、徐谼、蔣興儔、徐常遇、蔣文勛、張孔山等人,近代著名琴人又有黃勉之、楊宗稷、王燕卿等。
清末與民國年間由於戰亂和社會變遷,特別是古琴本身存在的局限性,使古琴音樂瀕於絕滅。當時,全國各地也出現了一些琴會組織,如北京的岳雲琴集、濟南的德音琴社、上海的今虞琴社、長沙的愔愔琴社、太原的母音琴社、揚州的廣陵琴社,南京的青豁琴社、南通的梅庵琴社等,它們的活動都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其中尤以上海的今虞琴社,持續時間最長,對琴界影響最大。
建國後,古琴音樂得到政府的重視和搶救,調查、收集、整理了流失於民間中的各種傳譜,並錄制了一批音響;發掘一批失傳的琴曲,如《廣陵散》、《幽蘭》等;培養了一批古琴音樂人材,為今後古琴音樂的整理、研究、發展開辟了新的前景。著名的琴家有管平湖、吳景略、龍琴舫、查阜西、張子謙、夏一峰等。

⑧ 古琴的起源

古籍記載琴的創制與中華文明之初的帝王有關。

發展:

1、先秦

西周時的鍾儀是現存記載中最早的一位專業琴人[。在《詩經》等文學作品中也有大量關於琴的記載,戰國時期隨著音樂的發展,琴樂也得到了很大地發展和普及,從而涌現了大量的琴人。

2、兩漢

琴的型制於東漢晚期確定。馬王堆3號漢墓出土的漢初七弦琴結構簡單,音箱較小,共鳴聲小,尾部為實木,面板無徽位。東漢至魏晉時期,琴在士人中非常流行。

3、南北朝

君主和士人都愛好音樂和文學,文人愛琴解音,風氣極盛;由於士族門閥制度對文人的限制,使得很多文人憤世嫉俗以琴書自娛。期間出現了最早的文字譜,南朝隱士丘明有文字譜《碣石調·幽蘭》。期間著名的琴人還有戴顒、宗炳和柳惲等。

4、現代

由於古琴及其所象徵傳文化思想的式微,2003年11月7日,古琴藝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第2批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06年5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將古琴列入第1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劃分在「民間音樂」類,編號Ⅱ—34。



(8)琴的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1、款式分類

古琴造型優美,常見的為伏羲式、仲尼式、連珠式、落霞式、靈機式、蕉葉式、列子式、伶官式、神農式、響泉式、鳳勢式、師曠式、亞額式、鍾離式(鶴鳴秋月琴)、劍式等。主要是依琴體的項、腰形制的不同而有所區分。最著名的九霄環佩就是伏羲式。

2、外形結構

古琴一般長約三尺六寸五,象徵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面圓底扁,象徵天地;琴身與鳳身相應(也可說與人身相應)有頭、頸、肩、腰、尾、足。

網路-古琴

⑨ 簡述中國古琴發展史

琴的來源無從稽考,不過中華古代文明之初的各個氏族領袖都與琴的創始傳說有關,如伏羲造琴、神農造琴、唐堯造琴、黃帝造琴和虞舜造琴等傳說,但無考古支持,應為附會之說。甲骨文中迄今沒發現有『琴』字,最早的文字記錄為周朝初期古銅器上刻的古文。

西周時的鍾儀是現存記載中最早的一位專業琴人。據史料記載春秋時諸侯宮廷中都有琴家,且大多以「師」為氏,如師曠、師文、師襄和師涓等。

史載他們都有高超的琴藝。而在先秦時期琴被用於伴奏和演唱,稱為「弦歌」。在《詩經》等文學作品中也有大量關於琴的記載,可見當時琴已有較豐富的表現力。

琴的型制於東漢晚期確定。馬王堆3號漢墓出土的漢初七弦琴結構簡單,音箱較小,共鳴聲小,尾部為實木,面板無徽位。東漢至魏晉時期,琴在士人中非常流行。

戰亂和紛爭的魏晉時期,士族階層出現大量不依附於朝廷的文人琴人,如「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賢」等,琴風盛行,他們不僅彈奏,而且創作大量琴曲。

南北朝時期,君主和士人都愛好音樂和文學,文人愛琴解音,風氣極盛;由於士族門閥制度對文人的限制,使得很多文人憤世嫉俗以琴書自娛。現存最早的文字譜出於此代,即南北朝隱士丘明的《碣石調·幽蘭》。

隋唐時期流行燕樂歌舞,而琴風稍落。董庭蘭擅彈《胡笳》等曲,流傳作品有《頤真》;期間新作琴曲有《風雷引》、《昭君怨》、《離騷》、《陽關三疊》和《漁歌調》等,斫琴在唐朝也有巨大的發展。

隋唐時期流行燕樂歌舞,而琴風稍落。董庭蘭擅彈《胡笳》等曲,流傳作品有《頤真》;期間新作琴曲有《風雷引》、《昭君怨》、《離騷》、《陽關三疊》和《漁歌調》等,斫琴在唐朝也有巨大的發展。

明朝琴學發展到頂峰,流派紛呈,大量刊印琴譜,這些曲譜中保存了眾多古曲。明朝很多皇室也很參與其中,其中明成祖曾敕撰《大明永樂琴書集成》,寧王朱權撰現存最早的刊印減字譜《神奇秘譜》, 徽王朱厚爝撰《風宣玄品》。

清末至1950年代,全國能琴者約100餘人。1936年代在蘇州、上海一帶成立的今虞琴社以及次年編印的《今虞》琴刊是當時惟一的盛事。

民國時琴隨文人出洋而流傳到東南亞和歐美澳洲,尤其是在改革開放後大規模華人在海外的情況下,迄今在馬來西亞、新加坡、美國、加拿大、德國、英國、荷蘭和瑞典等都有琴師和琴社。

2003年11月7日,古琴藝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第2批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06年5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將古琴列入第1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劃分在「民間音樂」類,編號Ⅱ—34。

(9)琴的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琴是東亞重要的禮樂樂器之一,在禮儀音樂,特別是雅樂中扮演了重要的地位。在清代畫作《雍正祭先農壇圖》中記錄有人奏琴。

古琴的音色清、微、淡、遠。琴簫合奏是目前常見的合奏形式,所用的琴簫是一種音域較窄、音量較小的簫。當代演奏家和作曲家們進行了許多嘗試,現在已經有塤、琵琶、笛子等其他民族樂器與琴合奏的試驗性作品出現,也出現了琴和大民族樂隊或管弦樂隊的協奏曲。

按照目前通用的正調定弦法,古琴的常用音域為一弦散音C到七弦一徽泛音d3,共4個八度加1個大二度。琴在全部音域范圍內音色良好,既能保持均勻,又能形成對比。琴有散音、泛音和按音三種音色,傳統琴學中以泛音代表天,散音代表地,按音代表人,象徵「天地人和」。

閱讀全文

與琴的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