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燈會的發展傳承
新中國成立後,彩燈藝術得到了更大的發展,特別是隨著中國科學技術的發展,彩燈藝術更是花樣翻新,奇招頻出,傳統的制燈工藝和現代科學技術緊密結合,將電子、建築、機械、遙控、聲學、光導纖維等新技術、新工藝用於彩燈的設計製作,把形、色、光、聲、動相結合,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藝術性相統一,燈會這門古老的藝術更加絢麗多彩。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變革,燈會也在民族文化的孕育和滋養下逐步精湛、嫻熟起來。人民造就了燈會,燈會造福於人民。伴隨著新世紀的到來,燈會必將以新的勝景奇觀、異彩神韻出現在海內外,綻放出更加絢麗奪目的光輝。
「2016中國大同古都燈會」作為大同「冬季行動」的一次文化創意活動,以獨特魅力吸引著來自京、津、冀、蒙、陝等多地遊客,將古城與彩燈融為一體,營造出美輪美奐的節日氣氛。
燈會以「來大同過大年·觀燈會好夢圓」為主題,在大同古城牆上設置了百餘組大型傳統花燈、現代聲光電彩燈,還引入了3D夢幻燈光秀,在大同古城牆南、東、北三面城牆,5000餘米的彩燈長河,將大同古城映照得格外壯美。精彩紛呈的燈會以及民俗展示、戲曲表演、主題攝影等豐富多彩的活動,點亮大同城的璀璨夜色,營造絢麗華彩的古都之美、展現大美大同傳統與現代的交融之美、歷史與人文的和諧之美,讓遊客體驗到大同古都的獨特魅力,盡享新春佳節喜樂祥和。
本屆燈會是全市上下在「同心同力,發展大同」的理念鼓舞下,率先突破文化旅遊產業在城市轉型發展,推動大同古城「活起來火起來」,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春節長假期間,大同市共接待遊客90.49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28625.87萬元。
⑵ 燈會的由來
成都燈會是在元宵賞燈習俗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傳統民俗活動。南宋詩回人陸游在《丁酉上答元》詩中描述成都燈會盛況是「突兀球場錦綉峰,遊人仕女擁千重;鼓吹連天沸午門,燈山萬炬動黃昏」。
成都一年一度的燈會在青羊宮舉辦。這一中國古老的民間習俗在成都得到很好的展現。燈會盛況空前,各種燈競相展示,五彩繽紛,令人眼花繚亂,吊燈、掛燈、走馬燈、鯉魚燈、荷花燈、壁燈、鰲山燈、大花籃等等,有濃厚的民族地方特色。大多採用大眾所熟悉的川劇劇目、歷史故事、民間傳說、市政建設、工業成就等,反映了成都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當代的主要建設成就。製作精美,是成都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展示了成都民間彩扎技藝和書法繪畫等高超的傳統藝術。?
從1962年起成都恢復春節燈會,會期一個月。燈會期間,公園內有民間曲藝、雜技、雜耍表演;有各種地方風味小吃;還有鑄糖人的擔子,賣風車的草把子,每屆燈會遊人都在百萬人次以上。
⑶ 燈會的來歷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回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答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里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
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整整十天。
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⑷ 成都燈會的歷史
成都燈會究竟能追溯到哪個年代,現尚無定論。據有關的文字資料來看,東漢順帝時沛國豐人張道陵在四川鶴鳴山創「五斗米道」而舉行的「燃燈祭斗」儀式,要算迄今了解到的最古老的原始燈會。
漢晉時,每逢春月花開時,蜀郡的統治者都要「縱民游樂,嬉戲西園。」同時燈紅火耀,以粉飾太平。
唐人的《放燈日記》中有唐明皇在天寶十五年安史之亂時逃到成都,與道家大法師葉清善上街觀燈的記載。「初唐四傑」之一的盧照鄰有《觀燈詩》雲:「錦里開芳宴,蘭缸艷早年。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這首詩道出了當時成都燈會的盛況。
前蜀皇帝王建常「出遊浣花溪,自夜達旦」,當時「問亦放燈,率無定日」。後蜀皇帝孟昶曾「上元觀燈於露台。」
《四川成都府志》上說宋「開寶二年,命明年上元放燈三夜,自是歲以為常。十四、十五、十六三日,皆早宴大慈寺,晚宴五門樓,甲夜觀山棚變燈……街道燈火之盛,以昭覺寺為最。「由此可見,燈會的規模又日漸擴大了。詩人田況的《上元·燈夕》寫到成都燈會「春霄寶燈燃,錦里香煙浮……人聲震霄遠,火樹華里稠」的熱鬧情景。陸游在《丁酉·上元》有「突兀球場錦綉峰,遊人仕女擁千重」、「鼓吹連天沸五門,燈山萬炬動黃昏」的關於成都燈會的妙句,以及在《漢宮春·初自南鄭來成都作》一詞中有「何事又作南來,看重陽葯市,元夕燈山」的記述。
元代的四川,因連續二十年的戰爭,赤地千里,十屋九空。但據當時的費著寫的《歲華紀麗譜》查證,元宵佳節時,大慈寺仍是統治者張燈游樂之處。燈會結束後,往往還要舉行一個「殘燈會」。「殘燈會由二都監戎服分巡,以察奸監,既罷,故作宴以勞焉。」當然,此時的燈會說不上是民眾游樂活動了,僅僅只是統治者荒淫生活的一個縮影。
到了明代,燈會又沿襲唐、並在燈會期間招來天下富商,大辦物資交流。《帝京景物略》記載「省直之商旅,夷蠻閩貊之珍異,三代八朝之骨董,五等國民之服用皆集。」入夜則放燈,伴之鼓吹雜耍,熱鬧可謂至矣!
清初燈會「正月初九謂之上九,是夕始放燈,日出燈。燈有獅、龍竹、走馬、鰲山、采蓮船等名……結棚張燈,光明如晝」。(見《華陽縣志·風俗》)《錦城竹枝詞》中也有「上元燈會搭燈棚,走馬鰲山數萬擎」的描述。這時已出現幾丈高的鰲山燈,戲文故事燈以及琉璃燈、紫檀燈等精七的工藝彩燈。
民國時期的燈會發展成元宵燈會外,還有六月的荷花燈會,九月里的菊花燈會等。其中仍數元宵燈會最熱鬧的地方。以後,燈會逐漸移到西南郊的青羊宮,並作為傳統的漢族民間盛會延續到今天。
⑸ 突然很好奇,歷史上的豫園燈會是怎樣的能有大神幫忙講講嘛
說起豫園燈會,人們只知道這個燈會舉辦了20年光陰,但其實這個燈會歷史遠遠不止20年,早在明清時期,上海城隍廟就已經有了燈會,但後來這一傳統逐漸失傳。
1995年,豫園商城重新點燃燈會,規模也逐年擴大。
2010年,豫園燈會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撫今憶昔,豫園燈會歷史悠久,道光二十九年來到上海的清末思想家王韜在《瀛壖雜記》中就對豫園燈會有記載。
等會分布在豫園商城,長城源於150多年前清朝同治年間的老城隍廟市場。
1994年豫園商城通過大規模改建擴建,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建築群落,成為上海十大新景觀和十大夜景之一。
它與四鄰的豫園、老城隍廟、沉香閣等名勝貴和人文景觀完美地融為一體,豐厚的文化底蘊、濃郁的民俗風情、鮮明的經營特色是豫園商業旅遊區成為全上海最具中國魅力的地方而享譽海內外。
「到老城廂看燈去!」這是幾百年來,老城廂民眾在春節期間的生活習俗,早在明清兩朝,上海的元宵燈彩品種就已到達到百十種之多,其中有元寶燈、蝙蝠燈、荷花燈、金蟬等、鯉魚燈、蚌殼燈、滾燈等等,最著名的要數傘燈,根據清代毛祥林所著的《餘墨錄》記載,「燈作傘型,或圓或六角,咸以五色錦箋綴成,磨薄令如蟬翼。
上鏤人物花鳥,細弱蠶絲。
一等之制,經歲始成,雖貴白金不惜。
還有一種叫龍燈的也非常奪人眼球,「游手環竹箔作籠狀,蒙以絹,繪龍鱗於上,有首有尾,下承以柄,旋舞街巷。
前導為燈牌,必書『五穀豐登官清民樂』。
每年燈會期間,恰好是農歷新春,正月初一或正月十五,城隍廟香火鼎盛,燈會和廟會兩碰頭,廟市上商業銷售千姿百態,為燈會增光添彩。
據考證,清同治年後,節會形廟市加快向固定市場轉變,「商賈沿荒廢園徑開店設鋪,形成商業街坊十餘條,設肆鬻物者百餘家。
城隍廟市場的雛形,一直是店面、攤棚、地攤和流動小販的組合,有商業、服務業、也有手工業和民間工藝,燈會期間,各路商家們無不利用客流峰值,左足生意。
一些茶樓、飯店、點心店開門迎客,提供的商品,不僅有滿足口腹之慾的電信韭菜,還有向江南絲竹、大書這樣純粹逗市民開懷一笑或寓教於樂的娛樂節目。
豫園燈會受到了廣大上海市民,中外遊客的熱烈歡迎和交口稱贊,並且在上海周邊省市乃至海外享有非常高的聲譽,如今,它已成為上海群眾大型文化活動品牌。
(5)燈會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2010年,「豫園燈會」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並於2010年8月正式被國家文化部授牌。
2013年,「豫園燈會」在春節長假7天和元宵前後3天的賞燈客流分別突破300萬人次和150萬人次,一度成為華東地區新春佳節人流量最大的地方。
2015年1月10日,上海豫園旅遊商城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發布公告稱,將停止舉辦2015年豫園新春民俗藝術燈會。
⑹ 如何看待傳統民俗文化「龍燈會」
我們國家有著屬於很多民族文化和民族節日,很多的民族,他們慶祝屬於自己的民族節日的時候,都會讓漢族人覺得非常的新穎,漢族人和其他的少數民族唯一的交集之處就是在春節這個節日上,雙方慶祝春節的活動是差不多的,而且習俗,包括舉行的時間都是一樣的。龍燈會就是一個傳統的民俗文化,對於龍燈會這一種文化,我們應該大力的去繼承和發揚它,讓更多的人領略到龍燈會的魅力。
三、繼承與發揚文化其實是一種特別容易就失去繼承者的東西,文化並不像是一些物質文化遺產一般,需要潛心的學習,掌握那一門手藝就能夠將它傳承下來。文化是需要在人們的思想當中根深蒂。才能夠得以流傳的,所以是非常難的,對於龍燈會這一種民俗文化,我們應該學會更好的去繼承和發揚它們,讓這么優秀的民俗文化失去了繼承者,這是我們的一種損失。
⑺ 自貢燈會簡介
自貢地區早在唐宋年間就有了新年賞燈的習俗,明清時期更進一步發展為各種會節。
清中葉即有「獅燈場市」、「燈桿節」、「提燈會」、「瞞天過海」等燈會活動,富有濃郁的地方風情和民間色彩,形成了厚重的文化積淀。據自貢史志記載,歷史上的自貢燈彩、燈品,除了華美耀目外,其燈會活動還有三個特點:
一是歷史上的自貢燈會已將獅舞、雜技等文藝演出與觀燈融為了一體;
二是燈會同旅遊相結合,早就已經接待外賓了;
三是自貢地區的燈會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個性。
(7)燈會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從傳統中走來的自貢燈會不斷創新,堅持把傳統工藝同現代科技相結合,把傳統文化和現代審美相結合,形成了規模宏大、氣勢壯觀,構思獨特、製作精巧,色彩斑斕、輝麗迷離的總體藝術特色,煥發出迷人的藝術魅力。
從1964年起,自貢已在本地舉辦七屆迎春燈會和二十三屆國際恐龍燈會,應邀出展全國500多個大、中城市,先後在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的50多個國家和地區展出200多次,吸引了四億中外遊人觀賞,以「天下第一燈」的美名載譽神州,蜚聲中外。
自貢燈會是國務院公布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國家旅遊局確定的全國兩大民俗活動之一,
列於40個民俗活動精品榜首;是中國向世界推介的「中國百姓生活游」主要項目;是文化部授予的「優秀出口文化產品和服務項目」。
國際節慶協會等組織授予的「最具國際影響力節慶」;被中宣部列為「感知中國」系列活動,被文化部確定為「春節文化走出去」項目。
⑻ 燈會的歷史沿革
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日,迎來的就是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根據文獻記載,早在南朝伊始,國都南京城內就舉辦過元宵燈會,是中國最早記載的燈會。為了祈求風調雨順、家庭美滿和天下太平,張燈結綵的景況,開始從深宮禁苑、宗教場所走向民間大眾,「燈火滿市井」的場景頗為壯觀。對此,梁簡文帝蕭綱、陳後主等都曾用生動的詩歌,描繪了南朝利用燈彩來增添節日氣氛的社會風尚。
東晉、南朝時期南京作為當時中國的首都,秦淮河畔居住了很多達官貴族和豪門名士,每到元宵節,他們也效仿宮廷,張燈結綵。東晉詩人習鑿齒有詩《詩燈籠》描寫當時張燈的情形。南朝宋孝武帝在位期間,紙張技術發展迅速,成本低廉,取代了絲織品的大量應用,使得燈彩藝術迅速發展。
漢晉時,每逢春月花開時,蜀郡的統治者都要「縱民游樂,嬉戲西園。」同時燈紅火耀,以粉飾太平。
隋以來元宵節張燈結綵的習俗開始正式形成,元宵佳節張燈、觀燈等活動開始蔚然成風,唐朝魏徵的《隋書》中對南京張燈結綵的習俗有了詳細描述。
唐人的《放燈日記》中有唐明皇在天寶十五年安史之亂時逃到成都,與道家大法師葉清善上街觀燈的記載。「初唐四傑」之一的盧照鄰有《觀燈詩》雲:「錦里開芳宴,蘭缸艷早年。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這首詩道出了當時成都燈會的盛況。
前蜀皇帝王建常「出遊浣花溪,自夜達旦」,當時「問亦放燈,率無定日」。後蜀皇帝孟昶曾「上元觀燈於露台。」
李商隱在《正月十五夜聞京有燈恨不得觀》一詩中雲:「月色燈光滿帝都,香車寶輦隘通衢。」可見唐代的燈會已經具有了相當的規模。
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用於祭祀孔子的至聖文宣王廟(今南京夫子廟)在南京建成,秦淮河河畔也成為覽勝佳地,夫子廟地區的燈會開始出現並迅速發展。
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也是生動記述了南宋時的燈會盛況。
據周密的《武林舊事》中載,南宋都城臨安,最初只是一些大街旁的茶館,在元宵節時懸掛花燈售賣,如此數年,漸成氣候,遂形成了燈市。燈市一般在元宵節前數天開始。為了使燈市熱鬧起來,京尹每年都派人到燈市上巡視,根據各家商鋪所懸掛的花燈數量,配給一定的蠟燭、燈油及費用。到了正月十五,京尹會親自前往燈市,其隨行者會攜帶一隻裝滿了紙幣的口袋,給燈市上的游動小販發紅包,以感謝他們對燈市繁榮所做的貢獻,謂之「買市」。
為了保證賞燈百姓的安全,地方官員在安保方面也是下足了工夫。每年的燈會期間,坊間的繁華熱鬧地帶,都點有巨燭或松柴作為路燈,有兵卒站在一旁維持秩序。路燈旁邊還會押著幾個罪犯示眾,身上寫明此人犯罪的緣由。如偷搶婦女頭上的釵環首飾,或者舉止不端,趁著人多,在婦女身邊挨挨搪搪地耍流氓。其實這些人之前就已犯罪被關押於獄中,將之拿出來頂缸示眾,目的是警戒作姦犯科者,盡可能地將罪案扼殺在萌芽狀態。
南宋的皇帝對燈會也非常支持。每年元宵節的二鼓時分,皇帝就乘著小車,帶領宮人到宣德門上觀賞鰲山。鰲山是在燈市的中央位置扎蓋起的一座如鰲形的高台,上面懸掛有數百盞花燈。鰲山的規模,在《大宋宣和遺事》中有明確記載:「自冬至日,下手架造鰲山高燈,長一十六丈,闊二百六十五步,中間有兩條鰲柱。」《水滸傳》中,李逵鬧東京的背景描寫,或許就是取材於這些現實生活情節。
皇帝賞燈的時候,京尹會讓一批經過挑選,衣著干凈、食品衛生的小商販,或者唱歌動聽、舞姿曼妙的藝人,在宣德門外等候。皇帝會宣召這些人到樓上表演,妃嬪內人也紛紛購買商販製作的零食。由於不了解價格,她們的所費往往要比常人高出數倍,甚至有商販因此而一夜暴富。
除此之外,臨安的一些大戶人家,也在家中的花園水榭中布置各式花燈,並且開門任人游覽,還備以酒菜款待,以顯示自己的家勢昌盛。而那些居於幽坊靜巷的小戶人家,也在門前掛設數盞五色琉璃泡燈應節,遠遠看去,恍若仙境。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建都南京後,提倡燈節這一盛事,並將京師南京的每年元宵節張燈時間延長至十夜,使之成為中國歷史上時間最長的燈節。秦淮燈會在這一時期進入到發展高潮,朱元璋每年都花費眾多人力、物力、財力,製作相當數量的彩燈,以吸引民眾參加規模宏大的元宵燈會。
明朝洪武五年(1372)元宵節,更是別出心裁地下令在秦淮河上燃放萬盞水燈。朱元璋還是一位製作燈謎的高手,由此促進了元宵燈會內容向更加豐富多彩的方向發展。明朝永樂七年(1409)初,明成祖朱棣「賜百官上元節假十日」,並繼續張燈結綵,營造節日氣氛。三年後又下令在南京故宮午門外,集能工巧匠籌辦燈會,精心扎制鰲山「萬歲」燈,並且與民同樂。以後年年如此。明代中期以後,南京已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南都繁會景物圖》等畫卷,形象描繪了焰火奪目的鰲山及老百姓觀看演出的熱鬧場景。明代後期《正德江寧縣志》所描繪的燈節,更是繁華得讓人目不暇接。
相比具有濃重政府色彩的宋代燈會,明朝的北京燈會,則已演變成了純粹的市場行為。每年的正月初十日到十六日,各地的客商和巧匠就會雲集北京,將自己製作的花燈拿到東安門外迤北大街售賣。在這短短的數天里,不僅是花燈製作工藝的比拼,也是經商實力的比拼。北京靠近燈市的商鋪和住房,每年到了燈市開市的時候,租價就會翻番,要比平時貴上數倍,如果不是生意做得特別大的商人,輕易不敢問津。另外,燈的式樣和工藝也是新穎繁多,有鑲嵌珍玩珠寶的燈,也有從鄰國或海外販回來的燈,引來的觀賞者絡繹不絕。價格高的燈,一盞就要賣上千兩銀子。
明人蔣一葵在《堯山堂外紀》載有一事:明朝年間的元夕燈節,京城有工匠用糯汁燒成琉璃瓶,然後製成花燈,可以貯水養魚,旁邊映襯著燭光,透明可愛。黃岩人王古直花費重金買了一盞在家,愛不釋手,終日耍玩。有天一不小心,他將琉璃瓶碰到地上,摔了個粉碎,悲嘆道:「吾平生家計在此,今盪盡矣!」明代花燈的精巧程度、價值幾何,此說也可作為旁證。
⑼ 燈會最早在哪個朝代
燈會(即燈展)是中國一種古老的民俗文化。一般指元宵節時,由政府舉辦的大型回的燈飾展覽活動,答並常常附帶有一些民俗活動,極具傳統性和地方特色。正月十五元宵節,漢族民間有觀賞花燈的習俗。燈會始於漢,興於唐,盛於宋。東漢順帝時沛國豐人張道陵在四川鶴鳴山創「五斗米道」而舉行的「燃燈祭斗」儀式,要算迄今了解到的最古老的原始燈會。
2006年,江蘇省南京市申報的秦淮燈會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類別:民俗;編號:Ⅹ-50)
2008年6月7日,燈會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⑽ 以前元宵節的歷史文化是什麼
中國古俗中,上元節(元宵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下元節(水官節)合稱三元。元宵節始於2000多年前的秦朝。漢文帝時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歷」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節日起源
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里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也就形成了元宵賞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節期節俗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是中國歷史上最長的燈節,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演變發展
唐朝,在國力空前強大的唐朝,元宵賞燈十分興盛,無論是京城或是鄉鎮,處處張掛彩燈,人們還製作巨大的燈輪、燈樹、燈柱等,滿城的火樹銀花,十分繁華熱鬧。
宋朝,宋代元宵除了「婦女出遊街巷,自夜達旦,男女混淆」的狂歡外,還有官員派發利是、君王與百姓同賞元宵;甚至有恐怖色彩,刑獄機構會利用燈飾、圖像演繹獄戶故事或陳列獄具等。元宵節在宋代發展成最熱鬧的世俗狂歡節,燈節更加豐富多彩,元宵賞燈持續五天,燈的樣式繁復多樣,逛燈市更是一件十分賞心悅目的事情。詩人辛棄疾寫道:「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說的就是宋朝燈節花燈無數,煙花如星雨。那時還興起了猜燈謎,即將各種燈謎寫在紙條上,貼在花燈上,猜中的人還能得到小小的獎勵。這種娛樂益智的活動受到人們喜愛,廣為流傳。
到了元代大部分假期都被取消,元朝統治者認為生命在於運動,工作就是休息,全年假期只有16天。
明朝的燈節持續的時間更長,自正月初八到十七整整十天,以顯示歌舞昇平。
清朝,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元宵節清朝則只有三天,但是燈火璀璨,燈也更加精緻奇幻,依然十分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