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火在人類發展史上的意義是什麼
火的使用,特別是摩擦生火的發明,對遠古人類的生產了重大影響。火的發現和使用,是舊石器時代原始的人的一項特別重大的成就。對於火的使用,他們經歷了一個從利用自然到火的人工取火的漫長過程。即恐懼—認識|—使用。火山爆發、電閃雷擊引起森林起火,對於原始人來說,都是很可怕的。但是人們在同險惡的自然條件做斗爭中,逐漸了解了烈火析附近比較暖和,被燒死的野獸可以充飢
。於是,他們便試著取回火種,把燃燒的樹枝帶到山洞裡去,用火作為戰勝寒作防止野侵襲的武器。在長期的勞動過程中,他們還發現了摩擦生火的現象。例如,打擊燧石或石器相碰會產生火花;刮木、鑽木時會生熱,甚至冒煙起火。經過若干萬年的摸索、嘗試,他們終於實踐中掌握了打擊、磨、鑽等人工取火的方法。這些,他們就從利用自然過渡到人工取火了。
火的發現和利用,對於人類和社會的發展有著巨大意義。人類認識並掌握了火,就增強了同寒冷氣候做斗爭的能力。火可以燒烤食物,可以用來圍獵和防禦野獸,可以照明,烘乾潮濕的物件以及化冰塊為飲水等。所以恩格斯指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種自然力,從而最終把人同動物界分開。
可以說是先有了火,才有了我們人類,人類才會發展文明和智慧,才會有現在多姿多彩的時裝
Ⅱ 中國火箭歷史發展
1964年6月29日,中國自行研製的中近程火箭繼1962年3月21日首次試驗失敗之後再次發射試驗,獲得成功;
1966年11月,「長征一號」運載火箭和「東方紅一號」衛星開始立項研製;
1966年12月26日,中國研製的中程火箭首次飛行試驗基本成功;
1970年1月30日,中國研製的中遠程火箭飛行試驗首次成功,使中國具備了發射中低軌人造衛星的發射能力;
1970年4月24日,「東方紅一號」衛星在甘肅酒泉航天發射基地由「長征一號」火箭發射成功;
1980年5月18日,中國向太平洋預定海域成功地發射了遠程運載火箭,標志著中國具備了發射高軌道人造衛星的發射能力;
1981年9月20日,中國用一枚運載火箭發射了三顆科學實驗衛星,這是中國第一次一箭多星發射,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一箭多星發射技術的國家;
1990年4月7日,中國自行研製的「長征三號」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基地,把美國製造的「亞洲1號」通信衛星送入預定的軌道,標志著中國航天發射服務開始走向國際市場;
1990年7月16日,「長征」2號捆綁式火箭首次在西昌發射成功,其低軌道運載能力達9.2噸,為發射中國載人航天器打下了基礎。
(2)火的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1980年5月18日,我國向太平洋預定海域發射的第一枚運載火箭獲得了圓滿成功。這枚運載火箭在高空中順利完成了火箭級間的分離、發動機關機和火箭頭體分離等一系列程序,精確地沿著預定軌道飛完全程,最後在預定區域准確入海。
這次運載火箭的發射成功,是繼我國進行原子彈、氫彈、導彈核武器研究和發射人造衛星成功後,在尖端科學技術領域里取得的又一項重要成就。
我國運載火箭發射成功後,逐步實現了系列化、通用化和商業化,還開始為國外用戶提供服務。「七五」期間,我國共成功地發射了14顆人造地球衛星,其中12顆是通過運載火箭發射完成的。
1990年4月,長征三號火箭將「亞洲一號」衛星送上天,使我國的運載火箭正式進入國際發射市場。1992年,長征火箭又成功發射了「澳星」和「瑞星」,進一步增強了我國航天技術參與國際競爭的實力。
Ⅲ 搜集「火」字的演變歷史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漢字部首之一。本義:物體燃燒所發的光、焰和熱.版
其實也沒什麼權演變,就是古人仿照火焰的形狀,造了」火」的甲骨文,然後經過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簡化成此字!!
如滿意,請採納,哈哈!!
Ⅳ 從古到今人們利用火的歷程
人類對火的認識、使用和掌握,是人類認識自然,並利用自然來改善生產和生活的第一次實踐。火的應用,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從100多萬年前的元謀人,到50萬年前的北京人,都留下了用火的痕跡。人類最初使用的都是自然火。人工取火發明以後,原始人掌握了一種強大的自然力,促進了人類的體制和社會的發展,而最終把人與動物分開。 原始火種 人類最初與動物一樣,對火是害怕的。後來,逐漸發現了火的好處——被燒烤過的獸肉味道更鮮美,於是便主動地利用火。
火與人類的生活
人工取火火的使用,首先使人類形成和推廣熟食生活。特別是人工取火的發明,使人類隨時都可以吃到熟食,減少疾病,促進大腦的發育和體制的進化。而熟食的推廣,還擴大了食物的來源和種類,使人類最終擺脫了「茹毛飲血」的時代。火還給人類帶來了溫暖,從而擴大了人類的活動范圍,使人不再受氣候和地域的限制,並能夠在寒冷的地區生活。
火與社會生產
火是原始人狩獵的重要手段之一。用火驅趕、圍殲野獸,行之有效,提高了狩獵生產能力。焚草為肥,促進野草生長,自然為後起的游牧部落所繼承。最初的農業耕作方式——刀耕火種,就是依靠火來進行的。至於原始的手工業,更是離不開火的作用。弓箭、木矛都要經過火烤矯正器身。以後的制陶、冶煉等,沒有火是無法完成的。
火和古代傳統文化
火柴棒上火當火的煙霧分散到天空時,火和燃燒常用於宗教儀式和象徵。一般至少有兩種意義:第一,火和水都代表潔凈、消毒,比方說在沒有消毒葯水的情況下,用來挑刺的針必須先過火以免傷口感染;《聖經·以賽亞書》6章5-7節中,撒拉弗在異象中用火剪從壇上取下紅炭來潔凈以賽亞嘴唇不潔之罪。第二,燃燒代表將東西寄往靈界,比方說造假帳的人愛通過燃燒帳本以毀屍滅跡;中國民間信仰常常為祖先燒冥錢(或稱紙錢,廣東稱之為陰司紙)、紙車子、紙房子等,希望死者在陰間不致缺乏;道教的疏文在儀式近末尾時會被焚燒,以上達天庭;佛教的密宗有火供(或稱護摩法),通過燃燒供品來供養佛菩薩、火神等。 古代人們理解大自然,嘗試為自然現象分類、總結時往往認為火是其中一個不可分割的元素。古希臘人認為世界上所有的物質是由空氣、水、泥土和火以不同的比例混合組成的。火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五行之一。五行相生相剋,其中木生火、火生土、水克火、火克金。天乾的丙、丁為火。中醫常說上火(廣東稱之為熱氣)、去火等,後來被發現跟西醫的發炎有關。另外,中國民間傳說指火是由燧人氏發現的,古稱火為「陽之精」。《後五行志》:「火者,陽之精也,火性炎。」。清人顧炎武反對用石取火,他認為用火石取火都會影響壽命。他說:「人用火必取之木,而復有四時五行之變。《素問》黃帝言:壯火散氣,少火生氣。《周禮》:季春出火貴其新者,少火之義也。今日一切取之於石,其性猛烈而不宜人,病痰之多,年壽自減,有之來矣。」 此外,火作為一種象徵物常常出現在文學及宗教領域中。《聖經·使徒行傳》2章1-4節中,聖靈被喻為舌頭如火焰顯現並降臨;上帝在《創世記》中與挪亞和所有生物立約,不再發大洪水來毀滅世界,可是這並不表示上帝會姑息犯罪,因為《聖經》中多處提到世界末日時他將以火來施行審判(如《以賽亞書》66章15-16,24節、《約珥書》2章30-31節、《啟示錄》20章9-15節)。 火神石雕燃料分類 歐洲及澳洲的分類 A型:燃燒固體燃料的火,包括木頭、布料、橡膠、紙張和某些塑料。 B型:燃燒液體或可液化燃料的火,包括石油、汽油、油、油漆、一些蠟和塑料,但不包括烹調用的脂肪和油。 C型:燃燒氣體燃料的火,包括天然氣、氫氣、丙烷、丁烷。 D型:燃燒可燃燒金屬的火,包括鈉、鎂、鉀。 E型:任何A型或B型的火若發生在電器、電線或任何帶電體旁邊皆屬此類。控制火勢時不能使用任何導電物體,否則有可能被電擊。 F型:燃燒烹調用脂肪和油的火。由於其溫度常常遠高於其他B型火,因此一般滅火器都無效。 美國的分類。
從古至今的火
火是飲食烹飪的根本。應該說,有了火,才有了飲食文化。在能夠熟練使用火之前,先民們只能過原始的、禽獸一般的生活。所謂「食草木之食,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如《韓非子》中所說:「民食果菰蚌蛤,腥臊惡臭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但在人類能夠熟練使用火進行後,人類的飲食便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就是所謂的「炮生為熟,令人無腹疾,有異於禽獸。」按中國傳說來講,鑽燧取火的燧人氏是最早能夠使用火的中國古代先民。考古學家從周口店北京猿人所用石器初步推測,中國猿人開始自覺用火的時間,大約在五十萬年以前。 《屍子》中說「燧人上觀星辰,下察五木以為火。」《路史》中也有類似的記載,其中說:「燧人是觀乾象,察辰心而出火,作鑽燧。」第二句中的「辰心」就是古人所說的「心宿」,即「大火星」。所謂「五木」,是指當時認為五種應天時可以取火的木材。即「榆;柳青,故春取之;棗:杏赤,故夏取之;桑:柘黃,故季夏取之;柞:(木酋)白,故秋取之;槐;檀黑,故冬取之。」 燧人氏作鑽燧取火後,其鑽木工具稱燧,後人又發明利用金屬向太陽取火,於是又有「木燧」和「陽燧」之分。《淮南子》記:「陽燧見日則燃而為火。陽燧,金也。日高三四丈,持以向日,燥艾承之寸余,有頃,焦吹之則得火。」《古今注》:「陽燧以銅為之,形如鏡,照物則景倒,向日生火。」 在漢以前,用陽燧取火,稱作「明火」,用木燧取火,稱作「國火」。按《周禮》中《大祝》、《大司寇》的說法,陽燧取之於日,近於天也,故占卜與祭祀時用之。木燧取之於五木,近於人也,故烹飪用之。漢以後,人們發現用金屬與石相擊,也可摩擦得火,於是,簡單的鐵片就可成為陽燧。人們一出門,一般腰間都左佩陽燧,右佩木燧,以隨時取火用。另備有艾加上硝水製成的火絨,當摩擦得到火星掉在絨上燃燒時,再用「發燭」接引得火。所謂的「發燭」,是用褪皮的麻秸做成的小片狀,長五、六寸,用硫磺浸泡過,遇火就燃。 人們可以使用火後,就有了灶。創造灶的人,一說是炎帝:《淮南子》:「炎帝於火而死為灶。」註:「炎帝神農,以火德王天下,死祀於灶神。」一說是黃帝:《續事始》:「灶,黃帝所置。」於是《事物原會》就稱:「黃帝作灶,死為灶神。」而火神,按中國一般說法是祝融。《淮南子·時則》註:「祝融吳回,為高辛氏火正,死為火神,托把於灶。」《史記·楚世家》:「董黎為帝嚳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禮記月令》:「孟夏之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祀灶,祭先師。」原始的灶的形態,是在地上掘坑,今西安半坡遺址發掘出的灶,為雙連地灶,即挖在地表的兩個火坑,地表上兩坑相隔,而在地下則兩坑相連相通。一坑為進柴處,一坑為出人處,兩坑相通的洞口就是灶門。西安半坡至今有六、七千年歷史,其發明者,當應是炎帝而不應是黃帝。據推算,黃帝主政的時間,距今約四千六百多年。炎帝在黃帝之前傳七十世,以二十年一世推算,大約距今六、六千年。至戰國時,灶的製作已非常完美。《曾連子》記:「一灶五突(突:煙囪),分煙者眾,烹飪十倍。」 當火變得可以控制後,古人馬上注意到了火候對於烹飪的重要。古文中首次談及火候對於烹飪的重要的是《呂氏春秋·本味篇》。其中伊尹這樣告訴商湯:「凡味之本,水最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變,火為之紀。時疾時徐,滅腥去臊除膻,必以其勝,無失其理。調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後多少,其齊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變,精妙微纖,口弗能言,志弗能喻。若射御之微,陰陽之化,四時之數。放久而不弊,熟而不爛,甘而不味,酸而不酷,成而不減,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月侯〕。」這段話翻成現代文的大意是:味道的根本,水占第一位。依酸甜苦辣咸這五味和水木火這三材來施行烹調。鼎中九次沸騰就會有九種變化,這要靠火來探制調節。有時用武火,有時用文火,清除腥、臊、膻味,關鍵在掌握火候。只有掌握了用火的規律,才能轉臭為香。調味必用甜酸苦辛咸這五味,但放調料的先後和用料多少,它們的組合是很微妙的。鼎中的變化,也是精妙而細微,無法形容,就是心裡有數也難以說得清楚。就像騎在馬上射箭一樣,要把烹技練到得心應手。如陰陽之自然化合,如四時之自然變換,烹飪之技才能做到烹久而不敗,熟而不爛,甜而不過,酸而不濃烈,成而不澀嘴,辛而不刺激,淡而不寡味,肥而不膩口。 袁枚後來在《隨園食單》中,專門有一節關於火候的論述。他認為,烹飪食物,關鍵是掌握火候。煎炒必須用旺火,火力不足,炒出來的東西就會疲軟;煨煮則必須用溫火,火猛了,煨成的食品就會干癟,要收湯的食品,應該先用旺火,再用溫火。如果心急而一直用旺火,食物就會外焦而里不熟。他認為,腰子、雞蛋這類,越煮越嫩;鮮魚、蚶蛤這類,則稍多煮就會不嫩。豬肉熟了就要起鍋,這樣,顏色紅潤,起鍋稍遲就會變黑。做魚要是起鍋晚了,則活肉都會變死。烹飪時,開鍋蓋的次數多了,做出的菜就會多沫而少香。如果火滅以後再燒,則菜就會走油而失味。袁枚說,傳聞道人必須經過九次循環轉變才能煉成真丹,儒家則以既不做過頭,又要功夫到家為准。廚師要正確掌握了火候,謹慎操作,才算基本掌握了烹調。掌握了烹調的廚師,做出來的魚,應該臨吃時還是色白如玉,肉凝而不散,這種肉是活肉。要是色白如粉、松而不粘者,就是死肉。由此可以看出古人一直在使用火這方面不斷創新,深入。 古人認為,火有新火、舊火之分,溫酒炙肉做菜用的石炭火、木炭火、竹火、草火、麻荄(gāi)火 (麻荄火:用麻根燃燒的火),氣味各自不同,清代的《調鼎集·火》中,就列舉種種火配以種種食物烹制:「桑柴火:煮物食之,主益人。又煮老鴨及肉等,能令極爛,能解一切毒,穢柴不宜作食。稻穗火:烹煮飯食,安人神魂到五臟六腑。麥穗火:煮飯食,主消渴潤喉,利小便。松柴火:煮飯,壯筋骨,煮茶不宜。櫟柴火:煮豬肉食之,不動風,煮雞鴨鵝魚腥等物爛。茅柴火:炊者飲食,主明日解毒。蘆火、竹火:宜煎一切滋補葯。炭火:宜煎茶,味美而不濁。糠火:礱糠火煮飲食,支地灶,可架二鍋,南方人多用之,其費較柴火省半。惜春時糠內人蟲,有傷物命。」 而元代的賈銘在《飲食須知》中,卻告知:「宜用陽燧火珠,承日取太陽真火,其次貼鑽槐取火為良。」他認為,「其戛金擊石(即用鐵器擊火石生火),鑽燧八木之火皆不可用。八木者:松木難瘥(瘥:疫病,意思是:用松木之火,得病難愈),柏火傷神多汗,桑火傷肌肉,柘火傷氣脈,棗火傷內吐血,桔火傷營衛經絡,榆火傷骨失志,竹火傷筋損目也。」 取火用的火石顧炎武也反對用石取火,認為用火石取火都會影響壽命。但他認為,應按四時五行之變取木之火。他說:「人用火必取之木,而復有四時五行之變。《素問》黃帝言:壯火散氣,少火生氣。《周禮》:季春出火貴其新者,少火之義也。今日一切取之於石,其性猛烈而不宜人,病痰之多,年壽自減,有之來矣。」 古人稱火為「陽之精」。《後五行志》:「火者,陽之精也,火性炎。」《河圖·汴光篇》:「陽精散而分布為火。」古人把人稱為五行之一,認為它有氣而無質,可以生殺萬物,神妙無窮。古人認為,獨有火在五行中有二,其它都只有一。所謂的二者,是指火有陰火和陽火之分。古人又把火分成天火、地火、人火三種,認為天火有四種,地火有五種,人火有三種。「天之陽火有二;太陽,真火;星精,飛火。天之陰火有二:龍火(稱龍口有火),雷火。地之陽火有三;鑽木之火,擊石之火,戛金之火。地之陰火有二:石油之火(古人稱油貯存到一定數量會自然起火),水中之火(古人稱江湖河海,夜動有火)。人之陽火有一,丙丁君火(就是心、小腸的所謂離火),人之陰火有二,命門相火(謂起於北海,稱坎火,遊行三焦寄位肝膽),三昧之火(純陽,乾火)。」總共陽火六種,陰火也六種,共十二種。 古代中國取火的工具,一直非常落後。在相當長時間內,一直使用原始的「發燭」,到唐宋年間,發展出以松木製成比較精緻的「發燭」。《委巷叢談》:「杭人削松木為小片,其薄如紙,鎔硫磺塗其銳,名曰『發燭』。」宋代以後,又稱「火寸」。《清異錄·器具》:「夜中有急,苦於作燈之緩。有智者批松條,染硫磺,置之待用。一與火遇,得焰穗然,即神之;呼『引火奴」。今遂有貸者,易名『火寸』」而且據說南宋時,就有專造「火寸」的作坊。 17世紀時,法國化學家波義耳用粘有硫磺的細木棒與塗磷的粗紙摩擦而起火,產生了火柴的雛形。然後在18世紀,威尼斯出現像敲鼓木槌一樣的巨型火柴。因價高,常出現幾人合買一根的情況,而且使用時必須有一瓶硫酸。1830年,出現用白磷製成的小巧的摩擦火柴。日本人因此而早時稱火柴為「磷寸」。但是白磷有劇毒且不安全。所幸,25年後,瑞典的倫塔斯脫姆發現了紅磷,它更安全且無毒,然後他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批安全火柴。火柴從1880年起進入中國,由英國人理查在上海開辦了第一個火柴經營處。1890年,瑞典人在上海開辦了中國第一個火柴廠「瑞商洋行」。中國第一種生產的火柴的商標印有慈禧半身像,據說出中國第一合火柴時正值慈禧六十大壽。因為火柴是從國外引進的,中國人就稱之為「洋火」。
Ⅳ 火柴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
十八世紀後期,第一代火柴誕生了。它叫「普羅米修斯」,和神話里取火的英雄同名。它住在一個密封的玻璃房裡。它有兩個鄰居:一個叫硫酸,一個叫氯酸鉀。硫酸和「普羅米修斯」住在一起,氯酸鉀住在玻璃房外面。它們的脾氣很大,只要玻璃房壞了,「普羅米修斯」就燃燒起來,很不安全。同時,這種火柴造價高,攜帶不方便。它旅途受到顛簸,就脾氣大發——引起大火。
到了18世紀80年代,法國有人給「普羅米修斯」換了個鄰居,叫磷。
不久,第二代火柴出世了。他是靠摩擦起火的。這是現代火柴的雛形。後來,這種火柴的生產專利被維也納的兩個工業家買下了,加以改造使其易燃。不過,燃燒有爆炸聲,並產生毒氣。盡管如此,它還是獨占市場六七十年,並於1865年漂洋過海,來到中國定居。
這種火柴,使用時危險性大,令化學家大傷腦筋。19世紀中葉,第三代不含磷的火柴出世了,叫無磷火柴。
它最早出現在瑞典,又叫瑞典火柴。
無磷火柴的出現,是火柴發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是由氯酸鉀和二硫化碲合制而成的。人們把摩擦面裝置在火柴盒的兩側,火柴與摩擦面摩擦才能燃燒。它被命名為「安全火柴」。
現代,由於現代工具的發展,很多人使用打火機而隨著淘汰了火柴的使用。今日,在超市中更容易買到打火機而不是火柴。
Ⅵ 火的歷史
氧氣大約在1.5億年前逐漸穩定在了21%,派因認為這是生命的進化所得到的結果——在此之前,地球的石炭紀和二疊紀期間,氧氣有可能增加到大氣含量的35%,作者為我們描述了因氧氣比重過高而使生物患巨型症的可能:「甲蟲像小狗那麼大,蜻蜓像烏鴉那麼大」。地球上的燃燒調節了植物與大氣之間的氣體交換——它把植物以木炭的形式埋藏,當然這並非唯一的形式。
和現代社會中生活的我們相反,原始人類總是試圖尋找到容易著火的地方以便摸索控制它的方法。派因認為,我們人類只不過是利用而非發明了火,或者換句話說,像原始人類馴服了野生的牲畜,他們也馴化了自然火——那種由閃電提供給我們的模式。早期的原始人類追求的非但不是自然火的補充,相反,由於可以燃燒的物種群落是有限的,因此,人類從一開始就在和自然火競爭燃燒物。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此時已經關注到一個微妙的現象——他發現原始人類在掌握了人為火(二代火)後,其與周圍環境的關系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和石頭刮削器、木棒不同,火帶有病毒般的、可加速生態學的推進力——原始人類可以輕易將火和平時的狩獵結合在一起,通過焚燒植被來控制食草動物的數量。人類的這些行為無疑都對環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隨著人類力量的不斷壯大,農業的出現解決了耐火地貌的難題,人類一方面幾乎可以用火來開墾任何一塊土地,另一方面,種植可以作為燃燒物的植物來代替那些不易燃的。在這一過程中,人類不僅以拓荒者的身份出現,而且還為我們創造出了繁多的火神話。不論毛利人還是阿茲特克人,斯多葛學派的宇宙論亦或斯塔.特雷克(Star Trek)《可汗的憤怒》中有關「創世器械」的虛構,我們都能發現火的象徵性意義。甚至,包括在像冰島這樣的地方也同樣存在著關於火的神話。
不僅如此,火為農業用耕地清除了與莊稼競爭的種子,並從灰燼中釋放出養料。不論是刀耕火種還是固定田地的輪作,都為燃燒提供了充足的燃料,形成彼此依賴的循環。而對於牧業,這種不斷重復的休耕循環也同樣適用。由於火與草料的密切關系,使得「坐在爐邊並照看爐中之火,就是馴化的定義」,這就是說火和牧群不約而同地都依賴著那些容易燃燒的植物,並從中獲利。有所不同的只是對前者而言植物是燃料,而對後者卻意味著生命的供給。
而在工業革命前的城市裡,由於人群密集程度的增加,火的生態學在與城市之外的其它環境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人類對其控制的程度上。於是,城市中的壁爐和房屋成為了可控火的歸宿。這也正如同作者所言,「『壁爐』一詞的拉丁詞根提醒我們,壁爐是生活的中心」。與現代社會壁爐的裝飾功能不同,那時的壁爐不僅為人類避免寒冷的侵襲提供著保障,而且在更大程度上意味著家的象徵。不過,城市之火在它燃燒的最初就呈現出某種潛在的道德意味——它一旦超出了人類的可控范圍就必須受到法律的約束:縱火罪。即便不是人為所至,城市也必須制定出相應的防火策略來抵禦未來的危險。
在《看不見的永恆火焰:工業城市中的火》一節中,派因發現了工業化帶來的巨大變化——「現代城市保留了由燃燒所驅動的生態系統。火的影響遍及各處,但是,火的蹤跡幾乎無處可見」。如同混沌理論的吸引力,未發生的火改變了城市的一切,而自身卻退後了。雖然「三代火」不可能在短時期內迅速取代「二代火」,然而它的增加已經付出了相應的生態代價。派因在本書的結尾也流露出對於「燃燒太多而火焰太少的地球」的某種憂慮:「......逐漸地,火似乎已不再是氣候的結果,而正在日益成為改變氣候的原因」。至於人類是否可以在未來利用「三代火」重新塑造氣候,派因並未給出明確的答案,不過,作為火在這個行星上的看護者,我們最後也會成為一種火焰的象徵——不斷地破壞、更新和轉變,「不會熄滅的火將記下我們的消逝」。
Ⅶ 火的發展歷程
燧人(sùi rén)(燧人氏)是中國上古神話中火的發明者,有說法他為三皇之一。
《韓非子·五蠹》有記載:「民食果蓏蜯蛤,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有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曰燧人氏。」
燧人氏,在遠古時,商丘一帶是一片山林。在山林中居住的燧人氏,經常捕食野獸,當擊打野獸的石塊與山石相碰時往往產生火花。燧人氏從這里受到啟發,就以石擊石,用產生的火花引燃火絨,生出火來。這種取火法在三十年前的商丘農村還有人在使用。當時,有一位聖人從鳥啄燧木出現火花而受到啟示,就折下燧木枝,鑽木取火。他把這種方法教給了人們,人類從此學會了人工取火,用火烤制食物、照明、取暖、冶煉等,人類的生活進人了一個新的階段。人們稱這位聖人為燧人氏,奉他為「三皇之首」。
燧人氏是傳說中發明鑽木取火的人,這在先秦的古籍中已有記載。
人工取火是一個了不起的發明。從那時候起,人們就隨時可以吃到燒熟的東西,而且食物的品種也增加了。據說,燧人氏還教人捕魚。原來像魚、鱉、蚌、蛤一類東西,生的有腥臊味不能吃,有了取火辦法,就可以燒熟來吃了。
不知過了多少長的時間,人們開始用繩子結網,用網去打獵,還發明了弓箭,這比光用木棒、石器打獵要強得多。不但平地上的走獸,就是天空上的飛鳥,水裡的游魚,都可以射殺、捕捉起來。捕來的鳥獸,多半是活的,一時吃不完,還可以留看、養著,留到下次吃,這樣,人們又學會了飼養。這種結網、打獵、養牲口的活,都是人們在勞動中共同積累起來的經驗。傳說中卻說發明這些事的人是「伏羲氏」,或者叫「庖犧氏」(庖犧音páoxī,皰是廚房,犧是牲口的意思)。
這種漁獵的時期又不知經過了多少年,人類的文明越來越進步。開始,人們偶爾把一把野穀子撒在地上,到了第二年,發現地面上生出苗來,一到秋天,又長成了更多穀子。於是,人們就大量栽種起來。他們用木頭製造一種耕地的農具,叫做耒耜(音lěisì,一種帶把的木鍬)。他們用耒耜耕地,種植五穀,收獲量就更大了。後來傳說中把這些種莊稼的人說成是一個人,名叫「神農氏」。
傳說中的神農氏還親自嘗過各種野草野果的味兒,有甜的,也有苦的,甚至碰到有毒的。他不但發現了許多可以吃的食物,還發現了許多可以治病的葯材。據說,醫葯事業,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
從有巢氏到神農氏,這些傳說中的大人物實際上是不存在的。但是從構木為巢,鑽木取火,一直到漁獵、畜牧,發展農業,反映了原始人生產力的發展,倒是有一定道理的。公元1952年,在陝西西安半坡村發現了一處大約六七千年以前的氏族村落遺址。從遺址中發掘出來的東西,知道那個時期的人已經學會飼養和農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