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軟體發展歷史

軟體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20 21:50:56

❶ 軟體公司的發展歷程。。。。

http://wenku..com/view/7f6605ef551810a6f5248668.html 奇虎360 發展史
從坐流氓軟體起家的 到現在變身安全產品大回哥大 的歷程答 網上很多

❷ 辦公軟體的發展歷史

1977年,Apple II問世,PC之火全面燃開。但是真正推動銷售的還待一個軟體的出現:這就是Bricklin開發的電子表格Visicalc。是Visicalc單槍匹馬將Apple II從業余愛好者手中的玩具變成了炙手可熱的商業工具,從而引發了真正的PC革命。有人把這種現象稱為是「軟體的尾巴搖動了硬體的狗」。的確許多用戶僅僅為了使用Visicalc而購買Apple機,這是計算機歷史上破天荒的第一次。
1981年,IBM PC正式出籠,PC成為全球性的革命,而真正推動PC銷售的也得靠一個關鍵軟體:這就是1982年發布的電子表格Lotus 1-2-3。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時的軟體已經成為計算機業重要的推動力,也確立了軟體業的重要地位。同時,也正是各種通用軟體(操作系統和應用軟體)的推波助瀾,促進了PC兼容機的繁榮。
Apple II辦公軟體慘烈一戰:微軟 vs Lotus
在80年代中期,卡普爾與蓋茨是美國軟體業的雙子星。卡普爾1982年創辦Lotus公司,並擔任CEO。推出個人電腦「殺手級應用」軟體Lotus1-2-3。1985年,Lotus員工已達千人,是當時最大的獨立軟體公司。直到1988年4月,微軟才超過Lotus,成為頭號軟體公司。1995年,Lotus以32億美元的身份賣給了IBM。後來,卡普爾發起創辦的電子邊疆基金會(EFF),稱為是計算機業的美國公民自由協會(ACLU)。卡普爾也因此成為80年代和90年代最具影響力的計算機人物之一。
微軟Office的締造者、前首席軟體設計師西蒙尼回憶到:「我第一次看到Lotus 1-2-3,我就知道我們遇到麻煩了。」Lotus 1-2-3的目標是256K內存的計算機,性能多而且運算速度快,Lotus很快就奪得銷量第一,還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銷售超過100萬套的軟體。但意外的是微軟Multiplan在歐洲取得了成功。
Microsoft Word是西蒙尼領導開發的第二個應用程序。1983年1月1日,微軟發布Word For Dos 1.0,這是一個里程碑式的軟體產品。技術非常領先,Word從底層開始就是為圖形界面設計,是第一套可在計算機屏幕上顯示粗體,斜體,能顯示特殊符號的文字處理軟體。支持滑鼠和激光列印機,而且Word的使用界面和Multiplan保持一致, 西蒙尼計劃出品Multi系列產品,還有MutilFile,MultiChart等,但市場部覺得名字太長,建議將全部產品改用微軟命名,這是極好提議,微軟標志顯示在每一套軟體上。
遺憾的是微軟又一次被擊敗,這一次的對手是WordPerfect。WordPerfect通過用戶口碑宣傳和優良的售後服務,後來居上。WordPerfect在計算機雜志上的廣告是公司一張付給電話公司的影印帳單,大筆的電話費說明公司對用戶的周到服務。
正面作戰不行,微軟就轉移了戰場。微軟電子表格軟體Excel在蘋果的Macintosh電腦上取得了成功,西蒙尼對圖形用戶界面駕輕就熟,設計應用軟體時早就考慮到圖形界面,它們全部採用C語言編程,其它對手的如Lotus

❸ App是如何發展起來的,主要是App的歷史發展

1、APP的發展是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緊密相連的,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

2、移動互聯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最好的一個點,也是中國經濟發展轉型、社會發展現代化進程加速的重要平台,這為中國APP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3、更重要的是,移動互聯的應用范圍和深度將得到不斷擴展深化,而產業互聯網使得移動應用從生活走向生產,社會發展中各領域移動應用都會得到加快擴展。智能家居、數字家庭以及家庭WiFi熱點結合起來,為APP的拓展帶來廣闊的市場空間。

(3)軟體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1、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認為,國內APP的發展最大的短板是需要全部需要依賴於蘋果、安卓系統的支持,而APP產業要獲得更長遠的可控發展,主動權應該控制在自己手裡。

2、目前安卓系統的開放源越來越差,這也不利於中國APP產業的發展,如果APP真正可以實現產品的本國製造開發或者只是提高混合所有制的比重,這樣即便在同等條件下,APP產品在本國的附加值也能實現更高增值。

3、倪光南認為,APP開發最好的方式是眾創,而中國最大的優勢就是科技人才優勢,「把大眾發動起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才能在短時內能夠做足夠好的更多的國產化APP。」 有APP才會有用戶,也才會激勵更多的開發者做APP產品,如此整個產業才能進入一個良性發展的循環中。

❹ 軟體測試的歷史和發展

迄今為止,軟體測試的發展一共經歷了五個重要時期:

❺ 中國軟體 發展歷史

件發展簡述
在20世紀80年代的時候,pc剛誕生,這時國內還沒有幾個人會寫程序。那麼,如果你寫個程序,別人就可以拿來用。這時候的程序就能產生價值,這個程序就直接等同於軟體。
但軟體行業發展到現在,這里以中國的情況為例(美國在20世紀80年代,程序已經不等同於軟體了),程序也不等同於軟體了。因為現在會寫程序很容易,但是你的這個程序很難產生什麼樣的商業意義,也不能產生什麼價值,這就很難直接變成軟體。要使一個程序直接變成軟體,中間就面臨著很高的門檻問題。這個門檻問題來自於整個行業的形成。
現在,你寫了一個程序以後,要面臨商業化的過程。你要宣傳,你要讓用戶知道,你要建立經銷渠道,可能你還要花很多的時間去說服別人用你的東西。這是程序到軟體的一個過程。這門檻已比較高了。
我們在和國內的大經銷商的銷售渠道的人聊天時,他們的老闆說,這幾年做軟體的門檻挺高的,如果你沒有五、六百萬做軟體,那是「玩」不起來的。我說:「你們就使門檻很高了。」他說:「那肯定是的。如果你寫個「爛」程序,明天你倒閉了,你的東西還佔了我的庫房,我還不知道找誰退去呢。我的庫房是要錢的呀!現在的軟體又是那麼多!」
所以,如果你沒有一定的資產的話,經銷商都不理你。實際情況也是這樣的,如果你的公司比較小,且沒什麼名氣,你的產品放到經銷商庫房,那麼他最多給你暫收,產品銷不動的話,一般兩周絕對會退貨。因為現在經銷商可選擇的餘地已很多了,所謂的軟體也已經很多了。而程序則更多,程序都想變成軟體,誰都說自己的是「金子」。但只有經受住用戶的檢驗,才能成為真正的「金子」。
這就是美國為什麼在20世紀90年代幾乎沒有什麼新的軟體公司產生的原因。只是原來80年代的大的軟體公司互相兼並,我吞你,你吃我。但是,寫程序的人很多,美國的程序變軟體的門檻可能比我們還高,所以很多人寫了程序就丟在網上,就形成了共享軟體。
2. 共享軟體
共享軟體是避開商業渠道的一種方法。它避開了商業的門檻,因為這個行業的門檻發展很高以後就輕易進不去了。我寫個程序丟在網上,你下載就可以用,這時候程序又等於軟體。共享軟體是這樣產生的,是因為沒有辦法中的辦法。如果說程序直接等於軟體的話,誰也不會輕易把程序丟到網上去。
開始做共享軟體的人並不認為做它能賺錢,只是後來用的人多了,有人付錢給他了。共享軟體使得程序和軟體的距離縮短了,但是它與商業軟體的距離會進一步拉大。商業軟體的功能和所要達到的目標就不是一個人能「玩」得起來的了。這時的軟體也已不是幾個人、一個小組就能做出來的了。這就是在美國新的軟體公司沒法產生的原因。比如netscape網景是在1995~1996年產生的新軟體公司,但是,兩三年後它就不見了。
1.1.1 商業軟體門檻的形成
1. 商業軟體門檻的形成
商業軟體門檻的形成是整個行業發展的必然結果。任何一個行業初始階段時的門檻都非常低,但是,只要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後,它的門檻就必然抬高。比如,現在國內生產小汽車很困難,但在20世紀50年代~60年代的時候,你裝4個輪子,再加上柴油機等就形成汽車。那時的萊特兄弟裝個螺旋槳,加兩個機翼,就能做飛機。整個行業還沒有形成的時候,絕對可以這樣做,但是,到整個行業形成時,你就做不了了。所有的行業都是這樣的。
為什麼網站一出來時那麼多人去擠著做?這也是因為一開始的時候,看起來門檻非常低,人人都可以做。只要有一個伺服器,架根網線,就能做網站。這個行業處於初始階段時,情況就是這樣的。但這個行業形成後,你就輕易地「玩」不了了。
國內的軟體發展也是如此。國內的軟體自從軟體經銷商形成以後,這個行業才真正地形成。有沒有一個渠道是判斷一個行業是否形成的很重要的環節。任何一個行業都會有一個經銷渠道,如果渠道形成了,那麼這個行業也就形成了。第一名的經銷商是1994年~1995年成立的,也就是說,中國軟體行業大概也就是在1995年形成的,至今才經歷8年時間的發展。
有一種浮躁的思想認為,中國軟體產業應該很快就能趕上美國。美國軟體行業是上世紀80年代形成的,到現在已經發展了20多年了。中國軟體行業才8年,8年才是一個懵懂的小孩,20多歲是一個強壯的青年,那麼他們的力量是不對等的。但也要看到,當8歲變成15歲的時候,它真正的能量才會反映出來。

❻ 電腦軟體的發展史是怎樣的

第一代軟體(1946-)

第一代軟體是用機器語言編寫的,機器語言是內置在計算機電路中的指令,由0和1組成。

第二代軟體(1954-1964)

當硬體變得更強大時,就需要更強大的軟體工具使計算機得到更有效地使用。匯編語言向正確的方向前進了一大步,但是程序員還是必須記住很多匯編指令。

第三代軟體(1965-1970)

在這個時期,由於用集成電路取代了晶體管,處理器的運算速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處理器在等待運算器准備下一個作業時,無所事事。因此需要編寫一種程序,使所有計算機資源處於計算機的控制中,這種程序就是操作系統。

第四代軟體(1971-1989)

20世紀70年代出現了結構化程序設計技術,Pascal語言和Mola-2語言都是採用結構化程序設計規則制定的,Basic這種為第三代計算機設計的語言也被升級為具有結構化的版本,此外,還出現了靈活且功能強大的C語言。

五代軟體(1990-至今)

第五代軟體中有三個著名事件:在計算機軟體業具有主導地位的Microsoft公司的崛起、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方法的出現以及萬維網(World Wide Web)的普及。

電腦軟體(ComputerSoftware)是指計算機系統中的程序及其文檔。程序是計算任務的處理對象和處理規則的描述;文檔是為了便於了解程序所需的闡明性資料。程序必須裝入機器內部才能工作,文檔一般是給人看的,不一定裝入機器。

一般來講軟體被劃分為系統軟體、應用軟體,其中系統軟體包括操作系統和支撐軟體(微軟又發布嵌入式系統,即硬體級的軟體,是電腦及其它設備運算速度更快更節能)。

但是系統軟體並不針對某一特定應用領域。而應用軟體則相反,不同的應用軟體根據用戶和所服務的領域提供不同的功能。

應用軟體是為了某種特定的用途而被開發的軟體。它可以是一個特定的程序,比如一個圖像瀏覽器。也可以是一組功能聯系緊密,可以互相協作的程序的集合,比如微軟的Office軟體。也可以是一個由眾多獨立程序組成的龐大的軟體系統,比如資料庫管理系統"。"

❼ 世界軟體產業的發展史

問的題目有些大,但是世界軟體產業的發展的歷史和電腦發展史是密不可分的.

你可以去看看幾大軟體巨頭的發展歷史,其實就是世界軟體發展歷史的縮影

❽ PPT軟體的發展史是什麼

(轉帖)
在電腦發展史上最輝煌、最具影響力、也引來最多抱怨的軟體之一PowerPoint今年歲了。很難說PowerPoint還將有多少個生日慶典;挖苦這款軟體的人幾乎同願意使用的人一樣多。

PowerPoint曾使數不勝數的精彩演示文稿錦上添花,也曾讓無窮無盡的愚蠢想法穿上了圖形化的華麗外衣。它不僅出現在會議室中,也出現在諸如六年級的讀書報告中。

隨著這一切的發生,或許可以被稱為PowerPoint文化缺陷的內容給它的兩位創造者帶來的困惑、憂慮甚至是震驚絲毫不亞於其他任何人。

羅伯特·加斯金斯(RobertGaskins)是一位具有遠見卓識的企業家。早在80年代中期,他就意識到商業幻燈片這一巨大但尚未被人發掘的市場同正在出現的圖形化電腦時代形成了完美的結合。許多風險投資家不同意這點,他們堅持認為文字格式的DOS電腦永遠不會消失。

1984年,Gaskins加入一家衰退中的矽谷軟體公司叫做Forethought並且僱用了軟體開發師 Dennis Austin。Bob和Dennis完善化他的夢想,並設計了"Presenter"實行了該計劃。Dennis與Tom Rudkin設計了原始版本的程式。Bob後來建議了新的產品名"PowerPoint",該名稱最後變成產品正式名稱(加斯金斯當年的PPT產品企劃)。

Mac操作系統版的PowerPoint1.0就這樣在1987年上市了。當年晚些時候,微軟(Microsoft)以1,400萬美元收購了該公司(這也是微軟歷史上的第一次收購)。三年後,Windows版的PowerPoint也問世了。現年已是63歲的加斯金斯和60歲的奧斯丁上周接受采訪時談到了PowerPoint的誕生以及它現在廣泛的應用。他們對技術和策略上的成功深感自豪。但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們對有關PowerPoint的種種批評根本沒有進行辯解。實際上,獲得對PowerPoint評論(無論是贊美還是批評)的最佳單一來源就是加斯金斯的個人主頁(上面還有大量的呆伯特(Dilbert)漫畫)。

最嚴厲的批評也許要算來自於耶魯大學圖像大師愛德華·塔夫特(EdwardTufte)。他說這款軟體將形式提升到內容之上,暴露了商人將所有事情轉化為銷售宣傳的態度。他甚至表示PowerPoint對2003年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失事也負有一定的責任,因為一些至關重要的技術問題被掩蓋在了樂觀的幻燈片之下。

加斯金斯沒有為此爭辯,他說,塔夫特所說的所有這些絕對正確。人們常常非常錯誤地使用PowerPoint。

加斯金斯提醒那些質問他的人,PowerPoint演示文稿從來都不應該是一個提議或方案的全部內容,它只是思考成熟的長篇內容的一個簡單總結。他以這款軟體的原始商業計劃書為例:這個經過反復討論的計劃書共有53頁,而與之相配的幻燈片只列出重點內容,一共才十幾張。

他抱怨說,自從有了PowerPoint以後,許多商界人士不再撰寫文件了。他們只是在編寫演示文稿,這些文稿只是些沒有細節、缺乏支持的概要。許多人不喜歡撰寫詳盡文件所付出的腦力勞動。

加斯金斯和奧斯丁表示,問題之一在於現在PowerPoint已同Office捆綁到一起,這使得接觸到該軟體的人大大超過了原來的目標人群──銷售人員。當投影儀變得越來越小、越來越便宜時,幾乎各個房間都為播放PowerPoint做好了准備。

現在,學校的孩子們也開始用PowerPoint撰寫讀書報告了。加斯金斯和奧斯丁對此深惡痛絕。他們堅持認為,孩子們需要按照完整的段落思考和寫作。

不過,加斯金斯和奧斯丁並不贊成給PowerPoint強加一些莫須有的罪名。加斯金斯在設計這款軟體前研究了搜集來的大量演示文稿。他說,在PowerPoint問世前很久,就有這種要點格式了。

盡管這兩人肯定知道如何使用PowerPoint,但他們卻都認為自己算不上高手。他們甚至不清楚許多新增的高級功能。他們也對有些人在從事實際工作的偽裝下花上幾個小時調整字型大小和字體的做法感到反感。他們常願意談起這樣一個笑話:麻痹反對陣營的最佳方式就是讓PowerPoint上場,來干擾他們的決策,一些分析師說五角大樓曾發生過這種情況。

兩人均在90年代離開了微軟,目前都在從事自己的項目。上周蘋果(Apple)舉辦的開發人員會議,奧斯丁一天也沒有拉下,他希望能跟上年輕人的思路。盡管他們兩人一致認為,或許可以開發一款類似於PowerPoint的軟體用於建設高端網站,但他們不想把這個想法付諸實施。

加斯金斯和奧斯丁都屬於不願自我表現的類型,因此對PowerPoint的知名度遠高於他們本人也沒有什麼怨言。每當他們告訴陌生人他們做了些什麼時,往往聽到的都是如果沒有這款軟體,人們簡直無法生活諸如此類的話。

如果要說有什麼讓他們感到難過,那就是對PowerPoint的抱怨通常不是關於這款軟體本身的,而是關於那些糟糕的演示文稿。奧斯丁說,這就如同平面媒體一樣,各種各樣的垃圾都可能被印刷在上面。

正如加斯金斯所說:如果用PowerPoint沒有做好工作,那麼他們用其他工具也會犯同樣的錯誤。

❾ PPt軟體的發展史(求完整)

(轉帖)
在電腦發展史上最輝煌、最具影響力、也引來最多抱怨的軟體之一PowerPoint今年20歲了。很難說PowerPoint還將有多少個生日慶典;挖苦這款軟體的人幾乎同願意使用的人一樣多。

PowerPoint曾使數不勝數的精彩演示文稿錦上添花,也曾讓無窮無盡的愚蠢想法穿上了圖形化的華麗外衣。它不僅出現在會議室中,也出現在諸如六年級的讀書報告中。

隨著這一切的發生,或許可以被稱為PowerPoint文化缺陷的內容給它的兩位創造者帶來的困惑、憂慮甚至是震驚絲毫不亞於其他任何人。

羅伯特·加斯金斯(RobertGaskins)是一位具有遠見卓識的企業家。早在80年代中期,他就意識到商業幻燈片這一巨大但尚未被人發掘的市場同正在出現的圖形化電腦時代形成了完美的結合。許多風險投資家不同意這點,他們堅持認為文字格式的DOS電腦永遠不會消失。

1984年,Gaskins加入一家衰退中的矽谷軟體公司叫做Forethought並且僱用了軟體開發師 Dennis Austin。Bob和Dennis完善化他的夢想,並設計了"Presenter"實行了該計劃。Dennis與Tom Rudkin設計了原始版本的程式。Bob後來建議了新的產品名"PowerPoint",該名稱最後變成產品正式名稱(加斯金斯當年的PPT產品企劃)。

Mac操作系統版的PowerPoint1.0就這樣在1987年上市了。當年晚些時候,微軟(Microsoft)以1,400萬美元收購了該公司(這也是微軟歷史上的第一次收購)。三年後,Windows版的PowerPoint也問世了。現年已是63歲的加斯金斯和60歲的奧斯丁上周接受采訪時談到了PowerPoint的誕生以及它現在廣泛的應用。他們對技術和策略上的成功深感自豪。但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們對有關PowerPoint的種種批評根本沒有進行辯解。實際上,獲得對PowerPoint評論(無論是贊美還是批評)的最佳單一來源就是加斯金斯的個人主頁(上面還有大量的呆伯特(Dilbert)漫畫)。

最嚴厲的批評也許要算來自於耶魯大學圖像大師愛德華·塔夫特(EdwardTufte)。他說這款軟體將形式提升到內容之上,暴露了商人將所有事情轉化為銷售宣傳的態度。他甚至表示PowerPoint對2003年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失事也負有一定的責任,因為一些至關重要的技術問題被掩蓋在了樂觀的幻燈片之下。

加斯金斯沒有為此爭辯,他說,塔夫特所說的所有這些絕對正確。人們常常非常錯誤地使用PowerPoint。

加斯金斯提醒那些質問他的人,PowerPoint演示文稿從來都不應該是一個提議或方案的全部內容,它只是思考成熟的長篇內容的一個簡單總結。他以這款軟體的原始商業計劃書為例:這個經過反復討論的計劃書共有53頁,而與之相配的幻燈片只列出重點內容,一共才十幾張。

他抱怨說,自從有了PowerPoint以後,許多商界人士不再撰寫文件了。他們只是在編寫演示文稿,這些文稿只是些沒有細節、缺乏支持的概要。許多人不喜歡撰寫詳盡文件所付出的腦力勞動。

加斯金斯和奧斯丁表示,問題之一在於現在PowerPoint已同Office捆綁到一起,這使得接觸到該軟體的人大大超過了原來的目標人群──銷售人員。當投影儀變得越來越小、越來越便宜時,幾乎各個房間都為播放PowerPoint做好了准備。

現在,學校的孩子們也開始用PowerPoint撰寫讀書報告了。加斯金斯和奧斯丁對此深惡痛絕。他們堅持認為,孩子們需要按照完整的段落思考和寫作。

不過,加斯金斯和奧斯丁並不贊成給PowerPoint強加一些莫須有的罪名。加斯金斯在設計這款軟體前研究了搜集來的大量演示文稿。他說,在PowerPoint問世前很久,就有這種要點格式了。

盡管這兩人肯定知道如何使用PowerPoint,但他們卻都認為自己算不上高手。他們甚至不清楚許多新增的高級功能。他們也對有些人在從事實際工作的偽裝下花上幾個小時調整字型大小和字體的做法感到反感。他們常願意談起這樣一個笑話:麻痹反對陣營的最佳方式就是讓PowerPoint上場,來干擾他們的決策,一些分析師說五角大樓曾發生過這種情況。

兩人均在90年代離開了微軟,目前都在從事自己的項目。上周蘋果(Apple)舉辦的開發人員會議,奧斯丁一天也沒有拉下,他希望能跟上年輕人的思路。盡管他們兩人一致認為,或許可以開發一款類似於PowerPoint的軟體用於建設高端網站,但他們不想把這個想法付諸實施。

加斯金斯和奧斯丁都屬於不願自我表現的類型,因此對PowerPoint的知名度遠高於他們本人也沒有什麼怨言。每當他們告訴陌生人他們做了些什麼時,往往聽到的都是如果沒有這款軟體,人們簡直無法生活諸如此類的話。

如果要說有什麼讓他們感到難過,那就是對PowerPoint的抱怨通常不是關於這款軟體本身的,而是關於那些糟糕的演示文稿。奧斯丁說,這就如同平面媒體一樣,各種各樣的垃圾都可能被印刷在上面。

正如加斯金斯所說:如果用PowerPoint沒有做好工作,那麼他們用其他工具也會犯同樣的錯誤。

❿ 軟體的發展歷史簡介

軟體業的歷史要追溯到50年前,它有半個世紀的發展。

第一代:早期專業服務公司,1949——1959。第一批獨立於賣主的軟體公司是為個人客戶開發定製解決方案的專業軟體服務公司。

在美國,這個發展過程是由幾個大軟體項目推進的,這些項目先是由美國政府,後來是由幾家美國大公司認購的。這些巨型項目為第一批獨立的美國軟體公司提供了重要的學習機會,並使美國在軟體業中成了早期的主角。

第二代:早期軟體產品公司,1959——1969。在第一批獨立軟體服務公司成立10年後,第一批軟體產品出現了。它們被專門開發出來重復銷售給一個以上的客戶。一種新型的軟體公司誕生了,這是一種要求不同管理技術的公司。

第三代:強大的企業解決方案提供商的出現,1969——1981 。

IBM給軟體與硬體分別定價的決定再次證實了軟體業的獨立性。在隨後的歲月里,越來越多的獨立軟體公司破土而出,為所有不同規模的企業提供新產品——可以看出它們超越了硬體廠商所提供的產品。最終,客戶開始從硬體公司以外的賣主那兒尋找它們的軟體來源並確定為其付錢。

第四代:客戶大眾市場軟體,1981——1994 。個人計算機的出現建立了一種全新的軟體:基於個人計算機的大眾市場提交了它們的產品。這呼喚著極其不同的營銷和銷售方法。

PARC為今日的PC確立了技術基礎:由施樂1969年創立的帕洛阿爾托研究中心(PARC),用突破性的革新,諸如黑白屏幕、位映射顯示、按鈕、激光列印機、字處理器和網路(最值得一提的是乙太網),為個人計算機革命奠定了基礎。

在PARC工作的科學家有些後來為蘋果公司及微軟工作,或者創立了他們自己的公司。

(10)軟體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80年代和90年代的平台:在80年代和90年代,許多企業解決方案提供商從大型計算機專有的操作系統平台轉向諸如Unix(1973年)、IBM OS/2和微軟NT等新的平台。這個轉變通常使這些公司從使用它們自己所有的軟體中贏得了暴利。

Peoplesoft,一個新的未繼承遺產的企業解決方案公司:朝向更新的操作系統平台的轉變允許其他的公司進入這個市場。其中之一是Peoplesoft,由杜菲爾德(Dave Duffield)和莫里斯(Ken Morris)成立於1987年。

他們是Integral系統公司出來的兩個軟體工程師,看到了基於個人計算機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HRMS)軟體的潛力。 Peoplesoft能夠在HRMS之下通過收購開發許多垂直功能市場(諸如健康保健和財務服務),使自己成了傳統企業解決方案提供商的一個值得認真對待的競爭者。

輔助合作者:大多數EPR公司嚴重依賴於合作者們以輔助和改制它們的產品。這些合作者們通常在一個大的系統安裝中獲得2至6倍於EPR賣家的收入。這樣,兩邊都從90年代初以來的巨大市場增長中有所獲益。

在EPR合作者的陣營里,特別是大會計公司,一種相當活躍的合並——集中化在80年代和90年代裡發生了。1987年KPMG的合並,以及更近的1998年普華/永道合並,似乎是全球范圍專業軟體服務工業化的一個信號。

閱讀全文

與軟體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