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通信發展的歷史
1、形體時代通過身體、眼神、手勢及山石樹木等自然媒體相結合傳遞信息。
2、口語時代直立行走使得人類對信息傳遞方式的需求提高從而催生了語言。
3、文字書寫時代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類對信息記錄有了需求,文字隨之產生。
4、印刷時代1044年,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1450年,日耳曼人古騰堡發明金屬活字印刷術。
5、1837年,美國人莫爾斯發明電報機。
6、1857年,橫跨大西洋海底電報電纜完成。
7、1875年,貝爾發明史上第一支電話。
8、1895年,俄國人波波夫和義大利人馬可尼同時成功研製了無線電接收機。
9、1895年,法國的盧米埃兄弟,在巴黎首映第一部電影。
10、1912年,泰坦尼克號沉船事件中,無線電救了700多條人命。
11、1920年代,收音機問世。
(1)傳輸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通信的組成:
1、信源:消息的產生地,其作用是把各種消息轉換成原始電信號,稱之為消息信號或基帶信號。
2、發送設備:將信源和信道匹配起來,即將信源產生的消息信號變換為適合在信道中搬移的場合,調制是最常見的變換方式。
3、信道:傳輸信號的物理媒質。
4、接收設備:完成發送設備的反變換,即進行解調、解碼、解碼等等。它的任務是從帶有干擾的接收信號中正確恢復出相應的原始基帶信號來。
5、信宿:傳輸信息的歸宿點,其作用是將復原的原始信號轉換成相應的信息。
『貳』 傳送帶的歷史與起源
紡車歷史
起源
喚起人們對歐洲村捨生活方式和印度農村生產力相似想像的家用紡車起源於中國。歐洲已知的對紡車的最早介紹,是在公元1280年左右出版的德國斯佩耶爾一個行會章程中間接提到的。
加工絲綢纖維的機械派生出來
紡車是從我國用來加工絲綢纖維的機械派生出來的。一根絲線有幾百米長,其抗拉強度為每平方厘米4570千克,這比我們已知的任何一種植物纖維的強度都高,並接近某些工程材料的強度。在我國最遲不晚於公元前14世紀,蠶已被馴化,絲綢工業已經發展起來。雖然很顯然,從那以後的好幾個世紀里養蠶和絲綢工業有了發展,但從一開始絲綢業就會需要繞絲機來處理如此綿長的絲纖維。這種機器在公元121年刊印的《說文解字)里提到過,在公元230年刊印的《廣雅》中又一次提及。而於公元1237年刊印的《耕織圖》叢書,第一次將上述機器描繪出來了。
傳到歐洲
這種把絲線繞到筒管上的卷緯機也傳到了歐洲,而且似乎比紡車進入歐洲還要早一點。在查特里斯大教堂的櫥窗里被展示過。按年代推算公元1240年至公元1245年間的紡織機就是卷緯機,其中有一種圖樣描繪得更清楚的機器可以在大約公元1300年出現的伊普里斯的《貿易》中見到。
卷緯機
卷緯機在我國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紀。現在還不清楚紡車是什麼時候從卷緯機派生出來的。如果保守一點,我們可以說,到公元11世紀時便發生了這種變化。這時棉花的栽培已經遍及全國。很明顯,為了處理棉紗,紡車便從卷緯機中分化出來了。當然,通過傳送帶把紡錘(錠子)與大輪子連接起來從而使紡錘(錠子)高速運轉,這是最聰明的辦法了。
具體年代
紡車最早出現在什麼時代,目前還無法確定。關於紡牟的文獻記載最早見於西漢揚雄(前53年——後18年)的《方言》,在《方言》中叫做「繀車」和「道軌」。單錠紡車最早的圖像見於山東臨沂金雀山西漢帛畫和漢畫像石。到目前為止,已經發現的有關紡織畫像石不下八塊,其中刻有紡車圖的有四塊。如1956年江蘇銅山洪樓出土的畫像石上面刻有幾個形態生動的人物正在紡絲、織綢和調絲操作的圖像,它展示了一幅漢代紡織生產活動的情景。這就可以看出紡車在漢代已經成為普遍的紡紗工具。因此也不難推測,紡車的出現應該是比這為早的。
『叄』 簡述通信的發展歷史是什麼意思
就是說通訊工具的發展史
第二次工業革命 1876年出現了電話 後來的的電報 從有線到無線 再到人造衛星 這些都可以寫進去
『肆』 人類通信的發展歷史,急急急!!!!!!!!
1.
人類進行通信的歷史已很悠久。早在遠古時期,人們就通過簡單的語言、壁畫等方式交換信息。千百年來,人們一直在用語言、圖符、鍾鼓、煙火、竹簡、紙書等傳遞信息,古代人的烽火狼煙、飛鴿傳信、驛馬郵遞就是這方面的例子。現在還有一些國家的個別原始部落,仍然保留著諸如擊鼓鳴號這樣古老的通信方式。在現代社會中,交通警的指揮手語、航海中的旗語等不過是古老通信方式進一步發展的結果。這些信息傳遞的基本方都是依靠人的視覺與聽覺。
19世紀中葉以後,隨著電報、電話的發有,電磁波的發現,人類通信領域產生了根本性的巨大變革,實現了利用金屬導線來傳遞信息,甚至通過電磁波來進行無線通信,使神話中的「順風耳」、「千里眼」變成了現實。從此,人類的信息傳遞可以脫離常規的視聽覺方式,用電信號作為新的載體,同此帶來了一系列鐵技術革新,開始了人類通信的新時代。
1837年,美國人塞繆樂.莫樂斯(Samuel Morse)成功地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台電磁式電報機。他利用自己設計的電碼,可將信息轉換成一串或長或短的電脈沖傳向目的地,再轉換為原來的信息。1844年5月24日,莫樂斯在國會大廈聯邦最高法院會議廳進行了「用莫爾斯電碼」發出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份電報,從而實現了長途電報通信。
1864年,英國物理學家麥克斯韋(J.c.Maxwel)建立了一套電磁理論,預言了電磁波的存在,說明了電磁波與光具有相同的性質,兩者都是以光速傳播的。
1875年,蘇格蘭青年亞歷山大.貝爾(A.G.Bell)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電話機。並於1876年申請了發明專利。1878年在相距300公里的波士頓和紐約之間進行了首次長途電話實驗,並獲得了成功,後來就成立了著名的貝爾電話公司。
1888年,德國青年物理學家海因里斯.赫茲(H.R.Hertz)用電波環進行了一系列實驗,發現了電磁波的存在,他用實驗證明了麥克斯韋的電磁理論。這個實驗轟動了整個科學界,成為近代科學技術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導致了無線電的誕生和電子技術的發展。
電磁波的發現產生了巨大影響。不到6年的時間,俄國的波波夫、義大利的馬可尼分別發明了無線電報,實現了信息的無線電傳播,其他的無線電技術也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出來。1904年英國電氣工程師弗萊明發明了二極體。1906年美國物理學家費森登成功地研究出無線電廣播。1907年美國物理學家德福萊斯特發明了真空三極體,美國電氣工程師阿姆斯特朗應用電子器件發明了超外差式接收裝置。1920年美國無線電專家康拉德在匹茲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商業無線電廣播電台,從此廣播事業在世界各地蓬勃發展,收音機成為人們了解時事新聞的方便途徑。1924年第一條短波通信線路在瑙恩和布宜諾斯艾利斯之間建立,1933年法國人克拉維爾建立了英法之間和第一第商用微波無線電線路,推動了無線電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電磁波的發現也促使圖像傳播技術迅速發展起來。1922年16歲的美國中學生菲羅.法恩斯沃斯設計出第一幅電視傳真原理圖,1929年申請了發明專利,被裁定為發明電視機的第一人。1928年美國西屋電器公司的茲沃爾金發明了光電顯像管,並同工程師范瓦斯合作,實現了電子掃描方式的電視發送和傳輸。1935年美國紐約帝國大廈設立了一座電視台,次年就成功地把電視節目發送到70公里以外的地方。1938年茲沃爾金又製造出第一台符合實用要求的電視攝像機。經過人們的不斷探索和改進,1945年在三基色工作原理的基礎上美國無線電公司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全電子管彩色電視機。直到1946年,美國人羅斯.威瑪發明了高靈敏度攝像管,同年日本人八本教授解決了家用電視機接收天線問題,從此一些國家相繼建立了超短波轉播站,電視迅速普及開來。
圖像傳真也是一項重要的通信。自從1925年美國無線電公司研製出第一部實用的傳真機以後,傳真技術不斷革新。1972年以前,該技術主要用於新聞、出版、氣象和廣播行業;1972年至1980年間,傳真技術已完成從模擬向數字、從機械掃描向電子掃描、從低速向高速的轉變,除代替電報和用於傳送氣象圖、新聞稿、照片、衛星雲圖外,還在醫療、圖書館管理、情報咨詢、金融數據、電子郵政等方面得到應用;1980年後,傳真技術向綜合處理終端設備過渡,除承擔通信任務外,它還具備圖像處理和數據處理的能力,成為綜合性處理終端。靜電復印機、磁性錄音機、雷達、激光器等等都是信息技術史上的重要發明。
此外,作為信息超遠控制的遙控、遙測和遙感技術也是非常重要的技術。遙控是利用通信線路對遠處被控對象進行控制的一種技術,用於電氣事業、輸油管道、化學工業、軍事和航天事業;遙測是將遠處需要測量的物理量如電壓、電流、氣壓、溫度、流量等變換成電量,利用通信線路傳送到觀察點的一種測量技術,用於氣象、軍事和航空航天業;遙感是一門綜合性的測量技術,在高空或遠處利用感測器接收物體輻射的電磁波信息,經過加工處理或能夠識別的圖像或電子計算機用的記錄磁帶,提示被測物體一性質、形狀和變化動態,主要用於氣象、軍事和航空航天事業。
隨著電子技術的高速發展,軍事、科研迫切需要解決的計算工具也大大改進。1946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埃克特和莫希里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電子元器件材料的革新進一步促使電子計算機朝小型化、高精度、高可靠性方向發展。20世紀40年代,科學家們發現了半導體材料,用它製成晶體管,替代了電子管。1948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的肖克萊、巴丁和布拉坦發明了晶體三極體,於是晶體管收音機、晶體管電視、晶體管計算機很快代替了各式各樣的真空電子管產品。1959年美國的基爾比和諾伊斯發明了集成電路,從此微電子技術誕生了。1967年大規模集成電路誕生了,一塊米粒般大小的硅晶片上可以集成1千多個晶體管的線路。1977年美國、日本科學家製成超大規模集成電路,30平方毫米的硅晶片上集成了13萬個晶體管。微電子技術極大地推動了電子計算機的更新換代,使電子計算機顯示了前所未有的信息處理功能,成為現代高新科技的重要標志。
為了解決資源共享問題,單一計算機很快發展成計算機聯網,實現了計算機之間的數據通信、數據共享。通信介質從普通導線、同軸電纜發展到雙絞線、光纖導線、光纜;電子計算機的輸入輸出設備也飛速發展起來,掃描儀、繪圖儀、音頻視頻設備等,使計算機如虎添翼,可以處理更多的復雜問題。20世紀80年代末多媒體技術的興起,使計算機具備了綜合處理文字、聲音、圖像、影視等各種形式信息的能力,日益成為信息處理最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工具。
至此,我們可以初步認為:信息技術(Information Technology,簡稱IT)是以微電子和光電技術為基礎,以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為支撐,以信息處理技術為主題的技術系統的總稱,是一門綜合性的技術。電子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的緊密結合,標志著數字化信息時代的到來
2.
通信發展史
有線通信
美國莫爾斯(F.B.Morse):約5km的電報(點,劃,空間→字母,數字);
美國貝爾(A.G.Bell):取得電話機專利(電信號→語音);
美國普賓:通信電纜;
1972年 日本:公共通信網的數據通信,傳真通信業務;
美國:發表貝爾數據網路,英國:圖像信息服務實驗;
現代 通信系統利用某些集中轉接設施→復雜信息網路
→"交換功能"→實現任意兩點之間信號的傳輸.
無線通信
1864年 英國麥克斯韋:電磁波的存在設想;
1888年 德國赫茲(H.Hertz):證實電磁波的存在;
1895年 義大利馬可尼:傳距僅數百米的無線通信;
1901年 義大利馬可尼:橫渡大西洋的無線通信;
1938年 法國里本斯:PCM方式;
1940年 美國CBS:彩色電視實驗廣播;
1951年 美國CBS:彩色電視正式廣播;
現代 無線通信遍及全球並通向宇宙,
如GPS其精度可達數十米之內.
數學分析方法發展史
一,傅立葉分析
1822年 法國數學家傅立葉(J.Fourier):奠定傅立葉級數理論基礎;
泊松(Poisson),高斯(Gauss):應用到電學中;
19世紀末 用於工程實際的電容器→處理各種頻率的正弦信號;
20世紀 諧振電路,濾波器,正弦振盪器→擴展應用領域.
二,拉普拉斯變換
19世紀末 英國工程師赫維賽德(O.Heaviside):運演算法(運算元法)-先驅;
法國數學家拉普拉斯(P.S.Laplace):拉普拉斯變換方法;
20世紀70年代後 CAD求解電路分析方法 →替代拉氏變換.
離散等其它系統的發展→
三,Z變換
1730年 英國數學家棣莫弗(De Moivre):生成函數-類似;
19世紀 拉普拉斯: 貢獻
20世紀 沙爾(H.L.Seal): 貢獻;
20世紀50~60年代 抽樣數據控制系統 →Z變換應用.
數字計算機的研究與實踐
四,狀態方程分析
20世紀50年代 經典的線性系統理論(外特性);
20世紀60年代 現代的線性系統理論(內部特性),
卡爾曼(R.E.Kalman):狀態空間方法.
『伍』 通信發展史
人類進行通信的歷史已很悠久。早在遠古時期,人們就通過簡單的語言、壁畫等方式交換信息。千百年來,人們一直在用語言、圖符、鍾鼓、煙火、竹簡、紙書等傳遞信息,古代人的烽火狼煙、飛鴿傳信、驛馬郵遞就是這方面的例子。現在還有一些國家的個別原始部落,仍然保留著諸如擊鼓鳴號這樣古老的通信方式。在現代社會中,交通警的指揮手語、航海中的旗語等不過是古老通信方式進一步發展的結果。這些信息傳遞的基本方都是依靠人的視覺與聽覺。
19世紀中葉以後,隨著電報、電話的發有,電磁波的發現,人類通信領域產生了根本性的巨大變革,實現了利用金屬導線來傳遞信息,甚至通過電磁波來進行無線通信,使神話中的「順風耳」、「千里眼」變成了現實。從此,人類的信息傳遞可以脫離常規的視聽覺方式,用電信號作為新的載體,同此帶來了一系列鐵技術革新,開始了人類通信的新時代。
1837年,美國人塞繆樂.莫樂斯(Samuel Morse)成功地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台電磁式電報機。他利用自己設計的電碼,可將信息轉換成一串或長或短的電脈沖傳向目的地,再轉換為原來的信息。1844年5月24日,莫樂斯在國會大廈聯邦最高法院會議廳進行了「用莫爾斯電碼」發出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份電報,從而實現了長途電報通信。
1864年,英國物理學家麥克斯韋(J.c.Maxwel)建立了一套電磁理論,預言了電磁波的存在,說明了電磁波與光具有相同的性質,兩者都是以光速傳播的。
1875年,蘇格蘭青年亞歷山大.貝爾(A.G.Bell)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電話機。並於1876年申請了發明專利。1878年在相距300公里的波士頓和紐約之間進行了首次長途電話實驗,並獲得了成功,後來就成立了著名的貝爾電話公司。
1888年,德國青年物理學家海因里斯.赫茲(H.R.Hertz)用電波環進行了一系列實驗,發現了電磁波的存在,他用實驗證明了麥克斯韋的電磁理論。這個實驗轟動了整個科學界,成為近代科學技術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導致了無線電的誕生和電子技術的發展。
電磁波的發現產生了巨大影響。不到6年的時間,俄國的波波夫、義大利的馬可尼分別發明了無線電報,實現了信息的無線電傳播,其他的無線電技術也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出來。1904年英國電氣工程師弗萊明發明了二極體。1906年美國物理學家費森登成功地研究出無線電廣播。1907年美國物理學家德福萊斯特發明了真空三極體,美國電氣工程師阿姆斯特朗應用電子器件發明了超外差式接收裝置。1920年美國無線電專家康拉德在匹茲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商業無線電廣播電台,從此廣播事業在世界各地蓬勃發展,收音機成為人們了解時事新聞的方便途徑。1924年第一條短波通信線路在瑙恩和布宜諾斯艾利斯之間建立,1933年法國人克拉維爾建立了英法之間和第一第商用微波無線電線路,推動了無線電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電磁波的發現也促使圖像傳播技術迅速發展起來。1922年16歲的美國中學生菲羅.法恩斯沃斯設計出第一幅電視傳真原理圖,1929年申請了發明專利,被裁定為發明電視機的第一人。1928年美國西屋電器公司的茲沃爾金發明了光電顯像管,並同工程師范瓦斯合作,實現了電子掃描方式的電視發送和傳輸。1935年美國紐約帝國大廈設立了一座電視台,次年就成功地把電視節目發送到70公里以外的地方。1938年茲沃爾金又製造出第一台符合實用要求的電視攝像機。經過人們的不斷探索和改進,1945年在三基色工作原理的基礎上美國無線電公司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全電子管彩色電視機。直到1946年,美國人羅斯.威瑪發明了高靈敏度攝像管,同年日本人八本教授解決了家用電視機接收天線問題,從此一些國家相繼建立了超短波轉播站,電視迅速普及開來。
圖像傳真也是一項重要的通信。自從1925年美國無線電公司研製出第一部實用的傳真機以後,傳真技術不斷革新。1972年以前,該技術主要用於新聞、出版、氣象和廣播行業;1972年至1980年間,傳真技術已完成從模擬向數字、從機械掃描向電子掃描、從低速向高速的轉變,除代替電報和用於傳送氣象圖、新聞稿、照片、衛星雲圖外,還在醫療、圖書館管理、情報咨詢、金融數據、電子郵政等方面得到應用;1980年後,傳真技術向綜合處理終端設備過渡,除承擔通信任務外,它還具備圖像處理和數據處理的能力,成為綜合性處理終端。靜電復印機、磁性錄音機、雷達、激光器等等都是信息技術史上的重要發明。
此外,作為信息超遠控制的遙控、遙測和遙感技術也是非常重要的技術。遙控是利用通信線路對遠處被控對象進行控制的一種技術,用於電氣事業、輸油管道、化學工業、軍事和航天事業;遙測是將遠處需要測量的物理量如電壓、電流、氣壓、溫度、流量等變換成電量,利用通信線路傳送到觀察點的一種測量技術,用於氣象、軍事和航空航天業;遙感是一門綜合性的測量技術,在高空或遠處利用感測器接收物體輻射的電磁波信息,經過加工處理或能夠識別的圖像或電子計算機用的記錄磁帶,提示被測物體一性質、形狀和變化動態,主要用於氣象、軍事和航空航天事業。
隨著電子技術的高速發展,軍事、科研迫切需要解決的計算工具也大大改進。1946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埃克特和莫希里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電子元器件材料的革新進一步促使電子計算機朝小型化、高精度、高可靠性方向發展。20世紀40年代,科學家們發現了半導體材料,用它製成晶體管,替代了電子管。1948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的肖克萊、巴丁和布拉坦發明了晶體三極體,於是晶體管收音機、晶體管電視、晶體管計算機很快代替了各式各樣的真空電子管產品。1959年美國的基爾比和諾伊斯發明了集成電路,從此微電子技術誕生了。1967年大規模集成電路誕生了,一塊米粒般大小的硅晶片上可以集成1千多個晶體管的線路。1977年美國、日本科學家製成超大規模集成電路,30平方毫米的硅晶片上集成了13萬個晶體管。微電子技術極大地推動了電子計算機的更新換代,使電子計算機顯示了前所未有的信息處理功能,成為現代高新科技的重要標志。
為了解決資源共享問題,單一計算機很快發展成計算機聯網,實現了計算機之間的數據通信、數據共享。通信介質從普通導線、同軸電纜發展到雙絞線、光纖導線、光纜;電子計算機的輸入輸出設備也飛速發展起來,掃描儀、繪圖儀、音頻視頻設備等,使計算機如虎添翼,可以處理更多的復雜問題。20世紀80年代末多媒體技術的興起,使計算機具備了綜合處理文字、聲音、圖像、影視等各種形式信息的能力,日益成為信息處理最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工具。
至此,我們可以初步認為:信息技術(Information Technology,簡稱IT)是以微電子和光電技術為基礎,以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為支撐,以信息處理技術為主題的技術系統的總稱,是一門綜合性的技術。電子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的緊密結合,標志著數字化信息時代的到來
『陸』 通信發展的歷史是什麼
世界移動通信發展史
移動通信可以說從無線電通信發明之日就產生了。1897年,M·G·馬可尼所完成的無線通信試驗就是在固定站與一艘拖船之間進行的,距離為18海里。
現代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始於本世紀20年代,大致經歷了五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從本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為早期發展階段。在這期間,首先在短波幾個頻段上開發出專用移動通信系統,其代表是美國底特律市警察使用的車載無線電系統。該系統工作頻率為2MHz,到40年代提高到30~40MHz,可以認為這個階段是現代移動通信的起步階段,特點是專用系統開發,工作頻率較低。
第二階段從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在此期間內,公用移動通信業務開始問世。1946年,根據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的計劃,貝爾系統在聖路易斯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公用汽車電話網,稱為「城市系統」。當時使用三個頻道,間隔為120kHz,通信方式為單工,隨後,西德(1950年)、法國(1956年)、英國(1959年)等國相繼研製了公用行動電話系統。美國貝爾實驗室完成了人工交換系統的接續問題。這一階段的特點是從專用移動網向公用移動網過渡,接續方式為人工,網的容量較小。
第三階段從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在此期間,美國推出了改進型行動電話系統(IMTS),使用150MHz和450MHz頻段,採用大區制、中小容量,實現了無線頻道自動選擇並能夠自動接續到公用電話網。德國也推出了具有相同技術水平的B網。可以說,這一階段是移動通信系統改進與完善的階段,其特點是採用大區制、中小容量,使用450MHz頻段,實現了自動選頻與自動接續。
第四階段從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這是移動通信蓬勃發展時期。1978年底,美國貝爾試驗室研製成功先進行動電話系統(AMPS),建成了蜂窩狀移動通信網,大大提高了系統容量。1983年,首次在芝加哥投入商用。同年12月,在華盛頓也開始啟用。之後,服務區域在美國逐漸擴大。到1985年3月已擴展到47個地區,約10萬移動用戶。其它工業化國家也相繼開發出蜂窩式公用移動通信網。日本於1979年推出800MHz汽車電話系統(HAMTS),在東京、神戶等地投入商用。西德於1984年完成C網,頻段為450MHz。英國在1985年開發出全地址通信系統(TACS),首先在倫敦投入使用,以後覆蓋了全國,頻段為900MHz。法國開發出450系統。加拿大推出450MHz行動電話系統MTS。瑞典等北歐四國於1980年開發出NMT-450移動通信網,並投入使用,頻段為450MHz。
這一階段的特點是蜂窩狀移動通信網成為實用系統,並在世界各地迅速發展。移動通信大發展的原因,除了用戶要求迅猛增加這一主要推動力之外,還有幾方面技術進展所提供的條件。首先,微電子技術在這一時期得到長足發展,這使得通信設備的小型化、微型化有了可能性,各種輕便電台被不斷地推出。其次,提出並形成了移動通信新體制。隨著用戶數量增加,大區制所能提供的容量很快飽和,這就必須探索新體制。在這方面最重要的突破是貝爾試驗室在70年代提出的蜂窩網的概念。蜂窩網,即所謂小區制,由於實現了頻率再用,大大提高了系統容量。可以說,蜂窩概念真正解決了公用移動通信系統要求容量大與頻率資源有限的矛盾。第三方面進展是隨著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發展而出現的微處理器技術日趨成熟以及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從而為大型通信網的管理與控制提供了技術手段。
第五階段從80年代中期開始。這是數字移動通信系統發展和成熟時期。
以AMPS和TACS為代表的第一代蜂窩移動通信網是模擬系統。模擬蜂窩網雖然取得了很大成功,但也暴露了一些問題。例如,頻譜利用率低,移動設備復雜,費用較貴,業務種類受限制以及通話易被竊聽等,最主要的問題是其容量已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移動用戶需求。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是開發新一代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數字無線傳輸的頻譜利用率高,可大大提高系統容量。另外,數字網能提供語音、數據多種業務服務,並與ISDN等兼容。實際上,早在70年代末期,當模擬蜂窩系統還處於開發階段時,一些發達國家就接手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系統的研究。到80年代中期,歐洲首先推出了泛歐數字移動通信網(GSM)的體系。隨後,美國和日本也制定了各自的數字移動通信體制。泛歐網GSM已於1991年7月開始投入商用,預計1995年將覆蓋歐洲主要城市、機場和公路。可以說,在未來十多年內數字蜂窩移動通信將處於一個大發展時期,及有可能成為陸地公用移動通信的主要系統。
與其它現代技術的發展一樣,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也呈現加快趨勢,目前,當數字蜂窩網剛剛進入實用階段,正方興未艾之時,關於未來移動通信的討論已如火如荼地展開。各種方案紛紛出台,其中最熱門的是所謂個人移動通信網。關於這種系統的概念和結構,各家解釋並未一致。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即未來移動通信系統將提供全球性優質服務,真正實現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向任何人提供通信服務這一移動通信的最高目標。
傅立葉變換最早是在19世紀由法國的數學家J.B. Fourier提出,他認為任何信號(例如聲音,影像等)均可被分解為頻率、振幅。由於傅立葉變換的性質,可以把圖象或者信號在頻域中進行處. 理,從而達到簡化處理過程、增強處理效 對電信發展貢獻可想而知...
『柒』 信息傳遞發展史
主要有飛鳥傳(飛鴿傳書、鴻雁傳書、飛雁傳書),驛傳(快馬加鞭),烽火,狼煙,旗語、燈光(三打祝家莊、孔明燈)等等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組織的傳遞信息系統的國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信息傳遞就已見諸記載。乘馬傳遞曰驛,驛傳是早期有組織的通信方式。位於嘉峪關火車站廣場的「驛使」雕塑,它取材於嘉峪關魏晉壁畫墓,驛使手舉簡牘文書,驛馬四足騰空,速度飛快。此磚壁畫圖於一九八二年被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第一次代表大會作為小型章郵票主題圖案使用,由此看出嘉峪關是中國信息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古代信息傳遞的出現離不開「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里」的長城。「長城」一詞始見於戰國時代的文獻記載。在古代不通朝代有著不同的修築形式,所以對這種防禦工程的稱謂也有所不同,如:列城、方城、塞、暫洛、界壕、邊牆等,實際上均指「長城」,其實廣義的長城是對中國古代所有的巨型軍事工程體系而言。
烽火通信
遠在周代我國就有了烽火傳遞信息的方法,烽火作為一種原始的聲光通信手段,服務於古代軍事戰爭。從邊境到國都以及邊防線上,每隔一定距離就築起一座烽火台。內儲柴草,當敵人入侵時,便一個接一個地點燃起烽火報警,各路諸侯見到烽火,馬上派兵相助,抵抗敵人。
西周時期,為了防備敵人入侵,採用「烽隧」作為邊防告急的聯絡信號。在古史書《周禮》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在各國從邊疆到腹地的通道上,每隔一段距離,築起一座烽火台,接連不斷,台上有桔槔,桔槔頭上有裝著柴草的籠子,敵人入侵時,烽火台一個接一個地燃放煙火傳遞警報。每逢夜間預警,守台人點燃籠中柴草並把它舉高,靠火光給領台傳遞信息,稱為「烽」,白天預警則點燃台上積存的薪草,以煙示急,稱為「燧」。古人為了使煙直而不彎,以便遠遠就能望見,還常以狼糞代替薪草,所以又別稱狼煙。周朝規定:天子舉烽燧各地諸侯必須馬上帶兵前去救援,共同抵抗敵人。由此可見,烽燧制度的實施,意味著早在周時就已出現了龐大而又完善的軍事信息聯系網路。
竹簡 在造紙術發明之前,我們的祖先也使用竹簡作為文字的載體。竹簡用的是皮薄而節長的竹子,先將圓竹鋸成一定的長度,再破為一定的寬度,削光整平後,即成為簡片。然後再用絲繩、麻繩、細皮條等分上下兩道編連簡片,即可用來刻寫或書寫文字。
竹簡是我國歷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書籍形式。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冊"字,象徵著一捆簡片系二道書繩,而金文中的"典"字則表示"冊"在桌幾上。
相傳在漢武帝時,文人東方朔向皇帝上了一個奏本,用了3000多片竹簡,派了兩個大力士才抬進宮,所以竹簡使用起來非常麻煩,而且時間長了會受蟲蛀、腐爛,不能長時間保存。
旗報、牌報、揭帖旗報源於我國古代的「露布」,通常由專人扛著,騎在馬上,賓士傳送,供沿途軍民閱覽,鼓舞士氣。牌報則是寫在木牌上的新聞傳播工具,而揭帖則是類似傳單的一些印刷品,可供四處散發。
報房起於清代,主要集中在北京。早在清代初期,北京城內就有以私人名義從事抄報活動的人,多為低層文吏,以刊刻抄邸報為自己的副業,到清代中、晚期演變成私營報紙。
代將所有的公文和書信的機構總稱為「遞」,並出現了「急遞鋪」。急遞的驛騎馬領上系有銅鈴,在道上賓士時,白天鳴鈴,夜間舉火,撞死人不負責。鋪鋪換馬,數鋪換人,風雨無阻,晝夜兼程。南宋初年抗金將領岳飛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從前線強迫召回臨安,這類金牌就是急遞鋪傳遞的金字牌,含有十萬火急之意。
古時候。人們修築高高的烽火台。當發現敵人入侵時,便立即點燃烽火台上的柴草,利用冒火的烽煙,來傳遞敵情信息,召集軍隊前來援助。後來,人們又發現了騎馬傳送信息的方法,在全國各地設置很多驛站,有專門的人接力傳遞信件,這樣,可以騎著馬把信息傳送到很遠的地方。再以後,人們又發明了用旗語、燈光傳遞信息的方法。
早在公元968年,中國便發明了一種叫"竹信"(Thumtsein)的東西,它被認為是今天電話的雛形。歐洲對於遠距離傳送聲音的研究,卻始於 17世紀。1796年,休斯提出了用話筒接力傳送語音信息的辦法。雖然這種方法不太切合實際,但他賜給這種通信方式的一個名字--Telephone(電話),卻一直延用至今。
有人說,電話是一支唱了100多年的歌。它至今依然是聲音繚繞,響徹寰宇。100多年來,電話作為傳遞人類話音的基本功能雖無多大變化,但隨著技術的進步,它卻經歷了"磁石-共電-自動"的發展過程。
1753年2月17日,《蘇格蘭人》雜志上發表了一封署名C.M的書信。在這封信中,作者提出了用電流進行通信的大膽設想。他建議:把一組金屬線從一個地點延伸到另一個地點,每根金屬線與一個字母相對應。在一端發報時,便根據報文內容將一條條金屬線與靜電機相連接,使它們依次通過電流。電流通過金屬線上的小球便將掛在它下面的寫有不同字母或數字的小紙片吸了起來,從而起到遠距離傳遞信息的作用。
秦漢時期,形成了一整套驛傳制度。特別是漢代,將所傳遞文書分出等級,不同等級的文書要由專人、專馬按規定次序、時間傳遞。收發這些文書都要登記,註明時間,以明責任。
隋唐時期,驛傳事業得到空前發展。唐代的官郵交通線以京城長安為中心,向四方輻射,直達邊境地區,大致30里設一驛站。
總的來說,古代傳遞方式與現在相比真是天壤之別,自從有了電,電報,電話,傳真,網路,有、無線電技術比以前快多了,但是也表小看古人,在科技不發達的時代,能利用大自然的各種奇異力量來傳遞消息也是值得我們佩服的
『捌』 信息傳遞的發展史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組織的傳遞信息系統的國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信息傳遞就已見諸記載。乘馬傳遞曰驛,驛傳是早期有組織的通信方式。位於嘉峪關火車站廣場的「驛使」雕塑,它取材於嘉峪關魏晉壁畫墓,驛使手舉簡牘文書,驛馬四足騰空,速度飛快。此磚壁畫圖於一九八二年被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第一次代表大會作為小型章郵票主題圖案使用,由此看出嘉峪關是中國信息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秦漢時期,形成了一整套驛傳制度。特別是漢代,將所傳遞文書分出等級,不同等級的文書要由專人、專馬按規定次序、時間傳遞。收發這些文書都要登記,註明時間,以明責任。
隋唐時期,驛傳事業得到空前發展。唐代的官郵交通線以京城長安為中心,向四方輻射,直達邊境地區,大致30里設一驛站。據《大唐六典》記載,最盛時全國有1639個驛站,專門從事驛務的人員共二萬多人,其中驛兵一萬七千人。郵驛分為陸驛、水驛、水路兼並三種,各驛站設有驛舍,配有驛馬、驛驢、驛船和驛田。
唐代對郵驛的行程也有明文規定,陸驛快馬一天走6驛即180里,再快要日行300里,最快要求日馳500里;步行人員日行50里;逆水行船時,河行40里,江行50里,其它60里;順水時一律規定100到150里。詩人岑參在《初過隴山途中呈字文判官》一詩中寫到「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星流;平明發咸陽,幕及隴山頭」。在這里他把驛騎比做流星。天寶十四載十一月九日,安祿山在范陽起兵叛亂。當時唐玄宗正在華清宮,兩地相隔三千里,6日之內唐玄宗就知道了這一消息,傳遞速度達到每天500里。由此可見,唐朝郵驛通信的組織和速度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
宋代將所有的公文和書信的機構總稱為「遞」,並出現了「急遞鋪」。急遞的驛騎馬領上系有銅鈴,在道上賓士時,白天鳴鈴,夜間舉火,撞死人不負責。鋪鋪換馬,數鋪換人,風雨無阻,晝夜兼程。南宋初年抗金將領岳飛被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從前線強迫召回臨安,這類金牌就是急遞鋪傳遞的金字牌,含有十萬火急之意。
時代
信息傳遞的方式
評 價
遠古
口耳相傳或藉助器物
信息傳遞速度慢、不精確。
古代
靠驛差長途跋涉
信息傳遞速度慢、信息形式單一。
近代
依靠交通工具的郵政系統
信息傳遞速度相對快一些、距離遠相對就慢、且費用高。
現代
電報、電話
速度快、信息單一文字。
當代
計算機網路
傳遞的信息量大、信息多樣化,傳遞速度極快、不受地域阻隔
參考資料:網路
『玖』 數據交換的發展歷史
數據交換技術 經編碼後的數據在通信線路上進行傳輸的最簡單形式是在兩個互連的設備之間直接進行數據通信,但是,直接連接兩個設備往往是不現實的, 常常是通過有蹭節點的網路來把數據從源地點發送到目的地點,以此實現通信.這些蹭節點並不關心數據內容,而是提供一個交換設備,使數據從一個節點傳到另一個節點直至到達目的地為止,圖1.15示意一個交換網路的拓撲結構.通常將希望通信的一批設備稱為網路站,而將提供通信的一批設備稱為節點.這些節點以某種方式用傳輸鏈路相互連接起來.每個丫都連接到一個節點上去,把節點集稱為通信網路.如果所連接的設備是計算機和終端的話,那麼節點集加上一些丫就構成計算機網路. 按照實際的數據傳送技術,交換網路又可分為電路交換網、 報文交換和分組交換網. 一、電路交換 1.電路交換的三個過程 1)電路建立:在傳輸任何數據之前,要先經過呼叫過程建立一條端到端的電路。如圖2.14所示,若H1站要與H3站連接,典型的做法是,H1站先向與其相連的A節點提出請求,然後A節點在通向C節點的路徑中找到下一個支路。比如A節點選擇經B節點的電路,在此電路上分配一個未用的通道,並告訴B它還要連接C節點;B再呼叫C,建立電路BC,最後,節點C完成到H3站的連接。這樣A與C之間就有一條專用電路ABC,用於H1站與H3站之間的數據傳輸。 2)數據傳輸:電路ABC建立以後,數據就可以從A發送到B,再由B交換到C;C也可以經B向A發送數據。在整個數據傳輸過程中,所建立的電路必須始終保持連接狀態。 3)電路拆除:數據傳輸結束後,由某一方(A或C)發出拆除請求,然後逐節拆除到對方節點。 2.電路交換技術的優缺點及其特點 1)優點:數據傳輸可靠、迅速,數據不會丟失且保持原來的序列。 2)缺點:在某些情況下,電路空閑時的信道容易被浪費:在短時間數據傳輸時電路建立和拆除所用的時間得不償失。因此,它適用於系統間要求高質量的大量數據傳輸的情況。 3)特點:在數據傳送開始之前必須先設置一條專用的通路。在線路釋放之前,該通路由一對用戶完全佔用。對於猝發式的通信,電路交換效率不高。 二、報文交換 當端點間交換的數據具有隨機性和突發性時,採用電路交換方法的缺點是信道容量和有效時間的浪費。採用報文交換則不存在這種問題。 1.報文交換原理 報文交換方式的數據傳輸單位是報文,報文就是站點一次性要發送的數據塊,其長度不限且可變。當一個站要發送報文時,它將一個目的地址附加到報文上,網路節點根據報文上的目的地址信息,把報文發送到下一個節點,一直逐個節點地轉送到目的節點。 每個節點在收到整個報文並檢查無誤後,就暫存這個報文,然後利用路由信息找出下一個節點的地址,再把整個報文傳送給下一個節點。因此,端與端之間無需先通過呼叫建立連接。 一個報文在每個節點的延遲時間,等於接收報文所需的時間加上向下一個節點轉發所需的排隊延遲時間之和。 2.報文交換的特點 1)報文從源點傳送到目的地採用"存儲--轉發"方式,在傳送報文時,一個時刻僅佔用一段通道。 2)在交換節點中需要緩沖存儲,報文需要排隊,故報文交換不能滿足實時通信的要求。 3.報文交換的優點 1)電路利用率高。由於許多報文可以分時共享兩個節點之間的通道,所以對於同樣的通信量來說,對電路的傳輸能力要求較低。 2)在電路交換網路上,當通信量變得很大很大時,就不能接受新的呼叫。而在報文交換網路上,通信量大時仍然可以接收報文,不過傳送延遲會增加。 3)報文交換系統可以把一個報文發送到多個目的地,而電路交換網路很難做到這一點。 4)報文交換網路可以進行速度和代碼的轉換。 4.報文交換的缺點 1)不能滿足實時或互動式的通信要求,報文經過網路的延遲時間長且不定。 2)有時節點收到過多的數據而無空間存儲或不能及時轉發時,就不得不丟棄報文,而且發出的報文不按順序到達目的地。 三、分組交換 組交換是報文交換的一種改進,它將報文分成若干個分組,每個分組的長度有一個上限,有限長度的分組使得每個節點所需的存儲能力降低了,分組可以存儲到內存中,提高了交換速度。它適用於互動式通信,如終端與主機通信。分組交換有虛電路分組交換和數據報分組交換兩種。它是計算機網路中使用最廣泛的一種交換技術。 1.虛電路分組交換原理與特點 在虛電路分組交換中,為了進行數據傳輸,網路的源節點和目的節點之間要先建一條邏輯通路。每個分組除了包含數據之外還包含一個虛電路標識符。在預先建好的路徑上的每個節點都知道把這些分組引導到哪裡去,不再需要路由選擇判定。最後,由某一個站用清除請求分組來結束這次連接。它之所以是「虛」的,是因為這條電路不是專用的。 虛電路分組交換的主要特點是:在數據傳送之前必須通過虛呼叫設置一條虛電路。但並不像電路交換那樣有一條專用通路,分組在每個節點上仍然需要緩沖,並在線路上進行排隊等待輸出。 2.數據報分組交換原理與特點 在數據報分組交換中,每個分組的傳送是被單獨處理的。每個分組稱為一個數據報,每個數據報自身攜帶足夠的地址信息。一個節點收到一個數據報後,根據數據報中的地址信息和節點所儲存的路由信息,找出一個合適的出路,把數據報原樣地發送到下一節點。由於各數據報所走的路徑不一定相同,因此不能保證各個數據報按順序到達目的地,有的數據報甚至會中途丟失。整個過程中,沒有虛電路建立,但要為每個數據報做路由選擇。 四、高速交換技術 現有的交換技術, 已遠遠不能滿足象信息高速公路那樣建立先進通信網路的需要,例如,聲頻、視頻、數字、圖象等多種媒體的傳輸要求高速寬頻的通信網. 上前提高交換速度的方案有: 語音插空技術DSI( Digital SpeechInterpolation) 、 幀中繼( Frame Relay) 和非同步傳輸模式ATM( AsynchronousTransfer Mode)等 技術. 數字語音插空技術能提高電路交換的傳輸能力.傳統的電路交換技術,在接通某一通路後,該通路被 一對用戶完全佔用,但是,在傳輸語音信號時, 通路並不始終處於忙的狀態 ,有空閑的狀態.DSI技術的基本原理是僅當傳輸語音信號時, 才向通話用戶分配通道,其餘的時刻可把通道分配給數據. 幀中繼是以分組交換技術為基礎的高速分組交換技術, 它是對上前廣泛使用的X.25分組交換通信協議進行簡化和改進,在睡上沒有差錯控制和流量控制,採用面向連接的模式.這是因為光纖通信具有低率的特性,毋需在鏈路導進行差錯控制, 而彩端對端的檢錯、控制方式,並採用固定的分組長度,便於協議自理這種簡化了的協議,可以方便地利用技術來實現.這種高速分組交換技術具有很多優點:可靈活設置信號的傳輸速率,充分利用網路資源,提高傳輸效率,可對分組呼叫進行帶寬的動態分配,因此可獲得低延時、高吞吐率的網路特性,速率可在64kbps  ̄45Mbps范圍內,可適用於區域網、城域網和廣域網。 非同步傳輸模式是電路交換與分組交換技術的結合, 能最大限度地發電路交換與分組交換技術的優點, 具有從實時的語音信號到高清晰度電視圖象等各種高速綜合業務的傳輸能力. CCITT寬頻工作小組針ATM技術列為支持寬頻ISDN業務的基本方式之一.ATM和同步光纖網SONET(Synchronous Optical Network)相結合可實現高速、寬頻、綜合業務的寬頻綜合業務數字網B-ISDN,將成為二十一世紀的通信主體,相當於二十世紀的通信網.
『拾』 信息傳遞的發展歷程
人類進行通信的歷史已很悠久。早在遠古時期,人們就通過簡單的語言、壁畫等方式交換信息。千百年來,人們一直在用語言、圖符、鍾鼓、煙火、竹簡、紙書等傳遞信息,古代人的烽火狼煙、飛鴿傳信、驛馬郵遞就是這方面的例子。現在還有一些國家的個別原始部落,仍然保留著諸如擊鼓鳴號這樣古老的通信方式。在現代社會中,交通警的指揮手語、航海中的旗語等不過是古老通信方式進一步發展的結果。這些信息傳遞的基本方都是依靠人的視覺與聽覺。
19世紀中葉以後,隨著電報、電話的發明,電磁波的發現,人類通信領域產生了根本性的巨大變革,實現了利用金屬導線來傳遞信息,甚至通過電磁波來進行無線通信,使神話中的「順風耳」、「千里眼」變成了現實。從此,人類的信息傳遞可以脫離常規的視聽覺方式,用電信號作為新的載體,同此帶來了一系列鐵技術革新,開始了人類通信的新時代。
1837年,美國人塞繆樂.莫樂斯(Samuel Morse)成功地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台電磁式電報機。他利用自己設計的電碼,可將信息轉換成一串或長或短的電脈沖傳向目的地,再轉換為原來的信息。1844年5月24日,莫樂斯在國會大廈聯邦最高法院會議廳進行了「用莫爾斯電碼」發出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份電報,從而實現了長途電報通信。
1864年,英國物理學家麥克斯韋(J.c.Maxwel)建立了一套電磁理論,預言了電磁波的存在,說明了電磁波與光具有相同的性質,兩者都是以光速傳播的。
1875年,蘇格蘭青年亞歷山大.貝爾(A.G.Bell)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電話機。並於1876年申請了發明專利。1878年在相距300公里的波士頓和紐約之間進行了首次長途電話實驗,並獲得了成功,後來就成立了著名的貝爾電話公司。
1888年,德國青年物理學家海因里斯.赫茲(H.R.Hertz)用電波環進行了一系列實驗,發現了電磁波的存在,他用實驗證明了麥克斯韋的電磁理論。這個實驗轟動了整個科學界,成為近代科學技術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導致了無線電的誕生和電子技術的發展。
電磁波的發現產生了巨大影響。不到6年的時間,俄國的波波夫、義大利的馬可尼分別發明了無線電報,實現了信息的無線電傳播,其他的無線電技術也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出來。1904年英國電氣工程師弗萊明發明了二極體。1906年美國物理學家費森登成功地研究出無線電廣播。1907年美國物理學家德福萊斯特發明了真空三極體,美國電氣工程師阿姆斯特朗應用電子器件發明了超外差式接收裝置。1920年美國無線電專家康拉德在匹茲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商業無線電廣播電台,從此廣播事業在世界各地蓬勃發展,收音機成為人們了解時事新聞的方便途徑。1924年第一條短波通信線路在瑙恩和布宜諾斯艾利斯之間建立,1933年法國人克拉維爾建立了英法之間和第一條商用微波無線電線路,推動了無線電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電磁波的發現也促使圖像傳播技術迅速發展起來。1922年16歲的美國中學生菲羅.法恩斯沃斯設計出第一幅電視傳真原理圖,1929年申請了發明專利,被裁定為發明電視機的第一人。1928年美國西屋電器公司的茲沃爾金發明了光電顯像管,並同工程師范瓦斯合作,實現了電子掃描方式的電視發送和傳輸。1935年美國紐約帝國大廈設立了一座電視台,次年就成功地把電視節目發送到70公里以外的地方。1938年茲沃爾金又製造出第一台符合實用要求的電視攝像機。經過人們的不斷探索和改進,1945年在三基色工作原理的基礎上美國無線電公司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全電子管彩色電視機。直到1946年,美國人羅斯.威瑪發明了高靈敏度攝像管,同年日本人八本教授解決了家用電視機接收天線問題,從此一些國家相繼建立了超短波轉播站,電視迅速普及開來。
圖像傳真也是一項重要的通信。自從1925年美國無線電公司研製出第一部實用的傳真機以後,傳真技術不斷革新。1972年以前,該技術主要用於新聞、出版、氣象和廣播行業;1972年至1980年間,傳真技術已完成從模擬向數字、從機械掃描向電子掃描、從低速向高速的轉變,除代替電報和用於傳送氣象圖、新聞稿、照片、衛星雲圖外,還在醫療、圖書館管理、情報咨詢、金融數據、電子郵政等方面得到應用;1980年後,傳真技術向綜合處理終端設備過渡,除承擔通信任務外,它還具備圖像處理和數據處理的能力,成為綜合性處理終端。靜電復印機、磁性錄音機、雷達、激光器等等都是信息技術史上的重要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