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茶具的發展歷史

茶具的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20 18:45:49

Ⅰ 茶具在什麼朝代最興盛

中國歷代陶瓷茶具的演變

《癸辛雜識》稱:「長沙茶具,精妙甲天下,每副用白金三百星(衡器上記數之識點叫星,用金銀時代,即以星為數——作者注)或五百星,凡茶之具悉務,外則以大縷銀合貯之。越南仲丞相帥潭日,嘗以黃金千兩為之,以進上方。」
《清波雜志》曰:「凡茶宜錫,竊意若以錫為合,適用而不侈,貼以紙則茶味易損……」 宋末開始,發明蒸青散茶製法。飲用散茶時,不碾成碎末,全葉沖泡,不用鹽調味,重視茶葉固有香味。蔡襄在皇佑元年至五年(公元1049~1053年)間寫的《茶錄》是當時的代表作,在下篇器論中,詳述了茶焙、茶籠、砧椎、茶羅、茶盞、茶匙、湯瓶的性質用法與茶湯品質的關系。
元代茶壺的變化主要在於壺的流子(嘴),宋代流子多在肩部,元代則移至腹部。這時江西景德鎮青花瓶異峰突起,聞名於世。青花瓶不僅國內珍愛,而且遠銷國外,特別是日本,因「茶湯之祖」珠光氏特別喜愛這種茶具,後來青花茶具又定名為「珠光青瓷」。天目茶碗也傳至日本,12世紀至14世紀,日本佛僧到我國天目山佛寺留學,曾帶回天目山的茶碗,這種茶碗施有黑釉,因此在日本,人們把這種帶黑釉的陶 瓷通稱為天目瓷。天目茶碗有黃天目、白天目、黃踐、 曜變、油滴鱉盞、灰潛兔毛盞等。
宋代以後,飲茶偏重於品,茶具有了較多的變化。許次紓《茶疏》道:「其在今日,純白為佳,兼貴於小。」
明代時,品茶瓷色尚白,器形貴小,當時許多的 瓷窯多生產小而精巧、色白的茶具。同時還出現了一 種「茶洗」,形狀如碗和孟,底部有孔,是飲茶之前用 來沖洗茶葉的。16世紀中國瓷器出現在法國市場, 致使法國人驚嘆不已,大加贊揚。明代中期以後,又 出現了用瓷壺和紫砂壺的風尚。
到了清代,廣州織金彩瓷、福州脫胎漆器等茶具 相繼而起。
近年來,在浙江上虞出土了—批東漢(公元25 --220年)瓷器,出土器物中有碗、壺、杯、茶盞、托具 等。經北京故宮博物館,上海、浙江考古單位鑒定,認 為是世界上最早的瓷茶器。這對研究古代青瓷茶具 有重要價值。
唐代茶具在中國茶具發展只上,佔有重要地位,這與其飲茶的傳統及方式有相當大的關系。當時飲茶風尚極為盛行,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茶具的生產,尤其是產茶之地的瓷窯發展更加迅速,越州、婺州、邛州等地是既盛產茶,亦盛產瓷器的地方。這時直接用飲用的茶具為盞(陸羽在《茶經》中稱為碗),其器型較碗小,敞口淺腹,斜直壁,玉璧形足,最適於飲茶。由於盞製作精細,釉色瑩潤,因而廣受矚目。最負盛名的當為越窯盞和邢窯盞,可代表當時南青北白兩大瓷系,均為當時的貢品。越窯盞和邢窯盞在造型風格上有明顯的區別。越窯盞「口唇不卷,底卷而淺」,邢窯盞較厚重,外口沒有凸起卷唇。唐代南方青瓷以越窯為代表,主要窯址在今浙江上虞、餘姚、紹興一帶。越窯盞是陸羽在《茶經》中所推崇的窯器,並用「類玉」「類冰」來形容越窯盞的胎釉之美,在當時影響甚大,倡和頗多,如顧況《茶賦》:「舒鐵如金鼎,越泥如玉這甌」;孟郊《賃周況先輩於朝賢乞茶》:「蒙茗玉花盡,越甌荷葉空」;韓[亻屋]《橫塘》詩:「越甌犀液發茶香」;許渾《晨起》詩:「越甌秋水澄」;李群玉《龍山人惠石廩方及團茶》詩:「紅爐炊霜枝,越甌斟井華」等,都是贊頌越窯盞的名句。這里收錄的越窯青釉盞(圖19,右圖),既是唐代最流行的式樣,也是唐代越窯的大宗產品,均為典型的唐代器物。唐代越窯盞托托口一般較矮。浙江寧波市出土的一批唐代青瓷器,還有帶托連燒的茶,托口沿捲曲作荷葉形,茶盞作花辨形。代表北方白瓷的主要生產地。唐代李肇《唐國史補》談及邢窯盞口:「凡貨賄之物,侈於用者,不可勝記。絲布為衣,麻布為囊,氈帽為蓋,革皮為帶,內邱白瓷甌、端溪紫石硯,天下無貴賤通用之。」白居易稱「白瓷甌甚潔。」釋蛟然詩日:「素瓷雪白漂白沫香。」陸羽《茶經》也認為,邢窯盞「類銀」「類雪」。這里收錄的邢窯盞(圖28,左圖),廣口,外卷唇,斜弧腹,玉璧形足,通體施白釉,造型靈巧,釉色淡雅。邢窯盞在陝西、河南、河北、湖南以至廣東等地唐墓葬中常有出土,正說明了當日邢窯盞「天下通用之」的情況。晚唐時,茶盞的式樣越來越多,有荷葉形、海棠式和葵辨瓣口形等,其足部已由玉璧形足改為圈足了。這里收錄晚唐時期的越窯盞和邢窯盞,均是這一時期的代表器物,可與唐代早期的茶盞相比較。
茶具除陶瓷製品外,還有金、銀製品,1987年的陝西扶風法門增塔唐代地宮出土唐代皇室宮廷所使用的茶具品種。以金、銀製成的茶具器皿更為富麗堂皇。這里收錄的菊花形金盞(圖25,右圖),其口和腹均製成菊花瓣形,腹下斂,菊瓣形足外撇,盞心以菊花蕊裝飾,器型如盛開的菊花,製作精美。花形銀盞,花形口,花瓣形弧腹,腹下內斂,花瓣形高足外撇,口、足邊沿均飾折權花卉,造型高貴典雅。以上兩年器物,應為唐代宮廷或上層人物使用的茶盞。
晚唐時茶具又產生新的變化,這與當時新興的一種飲茶茶方法——「點茶法」有關。「點茶法」即先將茶末置於盞內,再以湯瓶煮水或盛沸水,先少量注入盞內,將茶末調成膏狀,再以湯瓶煮水或盛沸水,先少量注入盞內,將茶末調成膏狀,再持湯瓶向盞中沖注適量的沸水而成飲用的茶。向茶盞中沖注的動作稱為「點」。點注特別講究技巧,強調水流要順暢,水量要適度,落水要准確。此法沿續至宋代最為鼎盛,一直處於飲茶的主導地位。作點茶用的湯瓶,形制為廣口,高頸長腹,肩部由晉時的雞首狀流變成了管狀或多棱狀流,瓶口緣下與肩部之間設一曲形把。這時期的瓶口已由晉時的盤式口變成了撇式,有帶系的,也有無系的,底部還是保持過去的平底沙胎,瓶的形體顯得更加穩重端莊。這里收錄的唐代長沙窯印花褐彩斑雙系湯瓶(圖15,左圖),撇口,外卷唇,短頸,溜肩,筒身,平底,肩部兩側亦置八角形短流,相對處由頸至腹上部塑並條形曲柄,肩部兩側亦置並條形系。短流和雙系下均貼印棕櫚櫚樹及對鳥圖案,並加褐彩裝飾。外壁施青釉不到底,造型穩重大方,為典型的長沙窯器物,長沙窯出土的這類器物上還發現有「題詩安瓶上,將與買人看」詩句,可知當時此類器物稱瓶(現稱作壺或執壺),當為煮或盛沸水向盞中點茶注湯用的湯瓶。這里還收錄了長沙窯青釉橫把汽瓶,其形制為廣口,外卷唇,長頸,溜肩,高身,腹漸收,平底,肩部分別置管狀短流和帶式曲把。外壁施白釉不到底,造型輕盈秀巧,以上湯瓶雖然形制和產地不同,但都有其共同特點,即長身、肩部置短流、平底、施釉不到底,均是典型的唐代器物。
唐代貯茶用具,陸羽《茶經》中雖然未見列出,但在唐代趙[王+「磷」左半]《因話錄》卷五中,就有「茶必市蜀之佳者,貯於陶器,以防暑濕」記載。這種用於貯茶的瓷瓶較為典型的是直口、豐肩、鼓腹、平底之蓋罐。這里收錄的越窯青釉刻花蓋罐(圖29,右圖),器身刻以卷草紋,蓋刻飾蓮瓣紋,通體施青黃釉,為晚唐貯放茶末的器皿。
五代時,湯瓶的器型發生了較多的變化,此時的式樣,底部一改唐代的平底而為圈足,瓶的流較前代稍長,瓶身則以橢圓形為多。這里收錄的越窯刻花雞頭湯瓶,為直口,溜肩,斂腹,圈足,肩部分別置雞首流和雞尾狀把柄,通體施青釉,造型美觀清秀。越窯刻花雙系湯(圖39,左圖),為直口,高頸,折肩,圓腹,圈足,肩部分別置管狀曲流和帶式曲把,兩側塑對稱花形系,通體施青釉,造型穩重端莊。值得一提的是,其流用刀修飾成尖角形,更易於在點茶注湯時控制水量和准確度,防止余水滴漏,設計更趨合理。用作飲器的茶盞茶托亦有作五瓣、六瓣的花瓣形。這里收錄的越窯連托盤,盞與托相連,合二為一。盞為撇口,深直腹,下承托盤;托盤為敞口,淺腹,喇叭形高足,形體秀麗輕盈,為典型的五代越窯產品。

在原始社會,人類生活簡單樸素。韓非子《十 遇》及《五蠹》等篇,說到堯的生活是茅草屋、糙米飯、 野菜根,飲食器是土缶,以後才發明使用黑陶等。可 見茶葉最初的利用階段,不可能有專用的茶具,大都 是和其他食品共用的,一器多用.以木製或陶制的 碗,兼作為飲茶的器具。 茶具的發展與陶瓷生產的發展密切相關。而陶 瓷的產生和發展是先陶後瓷,瓷是由陶發展而來的。 浙江省餘姚河姆渡第四文化層出土的陶器——夾炭 黑陶,距今已有7000多年歷史了,是新石器時代很 早的陶器之一。 茶的烹用方法,也隨著茶葉牛產技術的改進和 茶類的發展而不斷變化。最早發現野生茶樹時,是採集鮮葉,在鍋中烹煮成羹湯而食,這時候的烹飲方法 和器皿很簡單。春秋時代,茶葉作為蔬菜,與煮飯萊 相同,沒有什麼特別的烹飲方法和器皿。當人類進入 階級社會以後,奴隸主和貴族階級的出現,形成有閑 階級,飲酒喝茶有了發展,對器具也有了新的要求, 從而出現了專用於茶的貯茶、煮茶和飲茶的器具。 茶具的產生,始於奴隸社會,當是主要茶具為煮茶的鍋、飲茶用的碗和貯茶用的罐等。隨著時代的演 變,茶葉消費日廣,因消費的茶類不同,習俗不同,消 費對象不同.不論茶具的形式、茶具的配套或茶具的 用料等,都不斷發生變化。 到了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交替時期,由於以壓 制餅茶為主,這時除上述所舉煮、飲和貯藏用的茶具 外,又添了炙、研末和澆湯用的器具。 秦漢時期,泡飲方法是將餅茶搗成碎末放入瓷壺並注入沸水,加上蔥姜和桔子調味。飲茶已有簡單 的專用器皿。從秦漢到唐代,隨著飲茶區域和習俗傳 播的擴大,人們對茶葉功用認識的提高,促使陶器業 飛躍發展,瓷器也已出現,茶具越來越考究,越來越 精巧。 茶具又稱茶器。最初都稱為茶具,如王褒《僮約》的「烹茶盡具」、指烹茶前要將各種茶具洗凈備 用。到晉代以後則稱為茶器了。到了唐代,陸羽《茶 經》中把採制所用的工具稱為茶具,把燒茶泡茶的器 具稱為茶器,以區別它們的用途。宋代又合二而一, 把茶具、茶器合稱為茶具。現在也大都統稱為茶具。 唐朝中葉。北方消費茶增多,引起了各地瓷窯的 興起,尤以燒制茶具為中心。據陸羽《茶經》記載,當 時產瓷茶器的主要地點有:越州、岳州、鼎州、婺州、 壽州、洪州等,其中以浙江越瓷最為著名。此外,四 川、福建等處均有若名的瓷窯,如四川大邑生產的茶 碗,杜甫有詩稱贊:「大邑燒瓷輕且堅,扣如哀玉錦城 傳。君家白碗勝霜雪,急送茅齋也可憐。」 陸羽說:煮茶與烹茶同,但用鍋較大,又說:每爐 燒水—升,酌五碗,至少三碗,至多五碗。若人數多, 要十碗,就分兩爐。說明茶具應與飲茶人數相適應。 據陸羽《茶經》「四之器」中所列,連同附件統計、 煮茶、飲茶、炙茶和貯茶用且共有29件,可見唐朝時 茶具的發展已很可觀。現分述如下: (1)風爐:銅或鐵鑄成,也有泥燒成的。形狀像古 鼎,下有三腳。爐壁厚3分,上口有9分厚的邊,邊的 6分寬的部分在爐壁內方,以便用泥墁於膛壁。爐下 方的三隻腳,共有21個古字:一腳是「坎上巽下離於 中」,另一腳是「體均五行去百疾」.第三腳是「聖唐滅 胡明年鑄」。在3隻腳間各開—窗洞、底下的一個洞 用以通風漏灰。3個窗口上並排有6個古字,一是 「伊公」,一是『羹陸」,一是「氏茶「,意為「伊公羹,陸 氏茶」。內設「帶(原字左有「土」旁)埠(原字右下為「木」)」,有3格,一格有長尾野鳴的圖 形,這是火禽,畫有離卦,一格有彪,是風獸,畫巽卦; 另一格有魚,是水蟲,畫坎卦。巽表示風,離表示火, 坎表示水。風能助火,火能把水燒沸,所以要有這三 卦。另有花木、山水等圖案作為裝飾。據說此爐由陸 羽設計。 (2)灰承:接受灰燼的用具,由有三隻腳的鐵 盤構成。 (3)炭撾:六棱的鐵棒,一頭尖,稍下較粗,長1 足。細的一頭繫上一小展(原字左有「金」旁)。作為裝飾。 (4)火夾:別名筋,就是火鉗。鐵或熟銅制,長 1.3尺。 (5)竹夾:小青竹製成,長1.2尺,一頭的1寸處 有節,其餘部分剖開,用其夾茶在火上烤時,白竹出 汗,利用它的香氣以增加茶的香味。 (6)紙囊:即紙袋。用質地白厚的上等剡藤紙,做 成雙層紙袋。貯放烤好的茶,使不致失去香氣。 (7)碾:由碾輪和碾槽構成。最好用桔木,其次是 梨、桑、梧桐、柘木。碾槽形狀內圓外方,內圓以便運 轉,外方防止傾倒。內可放進碾輪,圓盤狀,直徑3小,中心部厚1寸,邊緣厚0.5寸。盤中心有軸,中方 外圓,長9寸,寬1.7寸。 (8)拂末:掃茶末用,利用鳥羽。 (9)、(10)羅、合羅,大竹剖開,彎曲成圓形,紗或 絹作底。篩下的末用合蓋貯放。合,竹節製成,或薄 杉木板彎曲成圓形,漆好。全高3個,蓋1寸,底2 寸,直徑4寸。 (11)漉水囊:濾水工具。骨架多用生
銅製成,因 熟銅制的易附著青苔及污物,便於清除茶中雜物,鐵 則因銹而腥澀,影響水味,不宜採用。居住山村的人, 有用竹、木製的,但不耐用,外出不便攜帶,用生銅較 好。袋子用青篾絲織成,可以收卷。或用碧色的絹縫 制,還加上翠鈿作裝飾,直徑5寸,構長1.5寸。又用 綠油布袋貯放全部濾水工具。 (12)釜:鍋,生鐵製成,以壞了的農具煉鑄。煉鑄 時內抹土外抹砂。裡面因抹土而光滑,鍋內面易於磨 洗,外面因砂而粗糙,易吸熱。鍋的耳製成方形,使平 正;鍋邊較寬,使能伸展得開,鍋臍要長,並在中心, 使火力集中於鍋中間,則水在鍋正中沸騰,水沫易於 上升,水味可醇正。洪州用瓷鍋,萊州用石鍋,瓷鍋、 石鍋都雅緻好看,但不堅固,不能持久。用銀鍋非常 清潔,但又過於奢侈華麗。從耐久著眼還是快制好。 (13)交床:十字相交的木架,上板中空,支持鍋。 (14)瓢:胡蘆一分為二而成瓢,或用木製成,叫 犧杓。晉杜毓寫《茶賦》,其中有一句:「酌之以瓠」, 瓠,就是瓢。它的形狀:口闊,瓢身薄,柄短。晉永嘉 中,餘姚人虞洪到瀑布山採茶,遇一道士對他說,我 名丹丘子,改天你的甌犧里有多的茶,給我些。甌是 小瓦盆,犧就是木杓,常用梨木製成。 (15)木夾:以桃、柳、蒲葵、柿心木成竹製成,長 1尺,兩頭用銀包裹。 (16)鹺簋:「鹺」即「鹽」。盛器,瓷製,圓形,直徑 4寸,像盒子或瓶形,小口壇形,裝鹽用。 (17)揭:取鹽用具。竹製,長4.1寸,闊9分。 (18)則:量器,利用貝殼,或用銅、鐵、竹製的匙、 箸之類。大致開水一升,用一「方寸匕」的匙量取茶 末。但喜味淡的可減少,喜濃的可增加。 (19)碗:越州產的瓷品質最好,鼎州、婺州產的 較差,又岳州的好,壽州、洪州的差。 (20)水方:用青杠、槐、楸、梓等木製,漆內方及 外縫,可盛水1斗。 (21)熟盂:盛開水用,瓷或砂制,容積2升。 (22)滌方:用楸木製,形似水方,容積8升,洗滌 茶具。 (23)滓方:似水方,容積5升,用以收集茶渣。 (24)畚:白蒲草編成,可放碗10個。 (25)笤:竹子編成,圓形,高1.2尺,直徑7寸。 或先做成笤形的木模型,用藤子編織,有六齣的圓眼、蓋和底如箱子的口,削光滑。 (26)具列:木或竹製成床或架,或竹木製成小 櫃,有的可開關,上漆,長3尺,闊2尺,高6寸。用以 貯放陳列所有的器具。 (27)都籃:裝所有器具的竹籃,竹篾編成。內方 編方眼,三角形交錯。外用雙篾,寬篾作經線,細的單 篾編織,交替壓作經線的雙篾,編成方眼,要玲瓏好 看。籃高1.5尺,長2.4尺,寬2尺;籃底寬1尺,高 2寸。 (28)巾:類似布的粗綢,長2尺,應有兩塊交替使用,清潔茶具。 (29)扎:茱萸木夾棕櫚纖維,捆緊,成大筆形,作 刷子用。 可見到了唐朝煮茶、飲茶的用具非常繁雜,一般 老百姓不大能辦到。 唐時,生活講究的家庭都備有24件精緻茶具, 為全套的碾茶、泡茶、飲茶器具。同時還有收藏器具 的精巧小櫥子,可以攜帶,以便與人鬥茶。當時皇宮 貴族家庭多用金屬茶具,而民間卻以用陶瓷茶碗為 主。那時瓷製茶碗主要的有青釉、白釉兩種。 我國古代重視品茶,使用茶具也很考究,人們把 茶具列為品茶必要的藝術條件,也是客來敬茶的重 要工具。 唐李匡義《資暇集》:「崔寧(蜀相,李豫大歷末即 公元775年入朝——作者注)之女,以茶杯無襯,病 其熨指,取碟子承之,既啜而杯傾,乃以蠟環碟子之 央,其杯選定……人人為便,用於代,是後傳者更環 其底,愈新其制,以至百狀焉。」這是茶杯有底環的開 始。 南宋時代多飲團餅茶,飲用時需要將團餅碾研, 過篩,而後烹煮。南宋《茶具圖贊》記載的十二先生。 即備茶和飲茶時用的十二種茶具。它們是:韋鴻臚 (烘茶爐),木待制(木茶桶),金法曹(碾茶槽),石轉 運(石磨),胡員外(茶葫蘆),羅樞密(茶羅),宗從事 (棕帚).漆雕秘閣(茶碗),陶寶文(陶杯),湯提點(茶 壺),竺副師(竹筅),司職方(茶巾)。用紫砂作茶具始 見於北宋歐陽做《和梅公儀嘗建茶》詩:「喜見紫甌吟 且酌.羨君瀟灑有餘清」。 紫砂茶具中以茶壺最為名貴,宋代詩人蘇軾謫 居宜興時,提梁式的紫砂茶壺,被命名為「東坡壺」, 沿用至今。1968年南京吳經墓中發現紫砂提梁壺是 明嘉靖(公元1543年)殉葬物,已是希罕古董。 宋時皇帝御前賜茶,皆不用盞,而用大湯瓷,其 色正白。但其制樣,似銅葉湯瓷耳,銅色黃褐色。《東坡後集》從駕景靈宮詩曰:「病貪賜茗浮銅葉」,說的 就是這個意思。 宋代民間飲茶多用茶盞,盞是一種小型茶碗,口 敞小底,有黑釉、醬袖、青白釉及白釉等多種。 宋朝燒制茶具著名的產地有五大名窯,即官窯、 哥窯、汝窯、定窯、鈞窯,各產不同風格的瓷器。官窯 在杭州,哥窯在浙江龍泉;汝窯在今河南省臨汝縣 (古屬汝州);定窯在今河北省曲陽縣,古屬定州,故 有定窯之名;鉤窯在河南禹縣神後鎮.禹縣古名鈞州 而得名。 宋代飲用末茶,多採用盅或盞,盅托就更為普 遍,而製作比唐朝精細多姿。宋代以後,我國飲茶方 法隨著茶葉加工方法的逐漸改變,已開始不加調味 飲茶了。茶具主要有茶碾、茶羅、茶盞、茶杓和茶瓶 等;飲茶大多不用碗而用盞。茶具所用材料除普通陶 瓷外,也有用金銀的,人們當以「金銀為優」。到了元 代、明代除邊疆人民飲茶用煮飲外,散、末茶的飲用 增多,不用煎煮而用「撮泡」,即開水沖泡,茶具種類 簡化,而質量卻有提高。 茶具以「瓷器為上」,「黃金為次」。清代以後,除邊疆少數民族外,茶具慢慢形成了以瓷器和玻璃器為主的局面。

Ⅱ 茶具的來歷

一、古代茶具的概念及其種類
茶具,古代亦稱茶器或茗器。「茶具」一詞最早在漢代已出現。據西漢辭賦家王褒《憧約》有「烹茶盡具,酺已蓋藏」之說,這是我國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條史料。 到唐代,「茶具」一詞在唐詩里觸處可見,諸如唐詩人陸龜蒙《零陵總記》說:「客至不限匝數,競日執持茶器。」 白居易《睡後茶興憶楊同州詩》「此處置繩床,旁邊洗茶器。」唐代文學家皮日休《褚家林亭詩》有「蕭疏桂影移茶具」之語。 宋、元、明幾個朝代,「茶具」一詞在各種書籍中都可以看到,如《宋史·禮志》載:「皇帝御紫哀殿,六參官起居北使……是日賜茶器名果」宋代皇帝將「茶器」作為賜品,可見宋代「茶具」十分名貴,北宋畫家文同有「惟攜茶具賞幽絕」的詩句。南宋詩人翁卷寫有「一軸黃庭看不厭,詩囊茶器每隨身。」的名句,元畫家王冕《吹蕭出峽圖詩》有「酒壺茶具船上頭。」明初號稱「吳中四傑」的畫家徐責一天夜晚邀友人品茗對飲時,他趁興寫道:「茶器晚猶設,歌壺醒不敲。」不難看出,無論是唐宋詩人,還是元明畫家,他們筆下經常可以讀到「茶具」詩句。說明茶具是茶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現代人所說的「茶具」。主要指茶壺、茶杯這類飲茶器具。事實上現代茶具的種類是屈指可數的。但是古代「茶具」的概念似乎指更大的范圍。按唐文學家皮日休《茶具十詠》中所列出的茶具種類有「茶塢、茶人、茶筍、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甌、煮茶。」 其中「茶塢」是指種茶的凹地。「茶人」指採茶者,如《茶經》說:「茶人負以(茶具)採茶也。」「茶籯」是箱籠一類器具。唐陸龜蒙寫有一首《茶籯詩》「金刀劈翠筠,織似波紋斜。」可知「茶籯」是一種竹製、編織有斜紋的茶具。「茶舍」多指茶人居住的小茅屋,唐皮日休《茶舍詩》日「陽崖忱自屋,幾日嬉嬉活,棚上汲紅泉,焙前煎柴蕨,乃翁研茶後,中婦拍茶歇,相向掩柴扉,清香滿山月。」詩詞描寫出茶舍人家焙茶、研(碾)茶、煎茶、拍茶辛勞的制茶過程。 古人煮茶要用火爐(即炭爐),唐以來煮茶的爐通稱「茶灶」,《唐書·陸龜蒙傳》說他居住松江甫里,不喜與流俗交往,雖造門也不肯見,不乘馬,不坐船,整天只是「設蓬席齋。束書茶灶。」往來於江湖,自稱「散人」,宋南渡後譽為「四大家」之一的楊萬里《壓波堂賦》有「筆床茶灶,瓦盆藤尊」之句。唐詩人陳陶《題紫竹詩》寫道:「幽香入茶灶,靜翠直棋局。」可見,唐宋文人墨客無論是讀書,還是下棋,都與「茶灶」相傍,又見茶灶與筆床、瓦盆並例,說明至唐代開始,「茶灶」就是日常必備之物了。
古時把烘茶葉的器具叫「茶焙」。據《宋史·地理志》提到「建安有北苑茶焙。」是有名的,又依《茶錄》記載說,茶焙是一種竹編,外包裹箬葉(箬竹的葉子),因箬葉有收火的作用,可以避免把茶葉烘黃,茶放在茶焙上,要求溫度小火烘製,就不會損壞茶色和茶香了。 除了上述例舉的茶具之外。在各種古籍中還可以見到的茶具有:茶鼎、茶甌、茶磨、茶碾、茶臼、茶櫃、茶榨、茶槽、茶憲、茶籠、茶筐、茶板、茶挾、茶羅、茶囊、茶瓢、茶匙……等。究竟有多少種茶具呢?據《雲溪友議》說:「陸羽造茶具二十四事。」如果按照唐代文學家《茶具十詠》和《雲溪友議》之言,古代茶具至少有24種。這段史料所言的「茶具」概念與今是有很大不同的。 唐宋時期所言的「茶具」似有大概念與小概念之分。如唐、宋、元、明許多詩人筆下的「茶具」主要指與飲茶有關的茶罏、茶壺、茶杯等器具,所以是小概念的。從大概念來看,依唐文學家皮日休《茶具十詠》所指出的有十大件,其中包括制茶、盛茶、烘焙茶具、飲茶有關的器具,甚至包括茶人、茶舍。又按《雲溪友議》提到有「二十四種」茶具,顯然,後兩者是大概念的茶具,這一概念與今有許多不同。 唐宋以來,銅和陶瓷茶具逐漸代替古老的金、銀、玉制茶具,原因主要是唐宋時期,整個社會興起一股家用銅瓷,不重金玉的風氣。據《宋稗類鈔》說「唐宋間,不貴金玉而貴銅磁(瓷)」銅茶具相對金玉來說,價格更便宜,煮水性能好。陶瓷茶具盛茶又能保持香氣,所以容易推廣,又受大眾喜愛。這種從金屬茶具到陶瓷茶具的變化,也從側面反映出,唐宋以來,人們文化觀,價值觀,對生活用品實用性的取向有了轉折性的改變,在很大程度上說,這是唐宋文化進步的象徵。

Ⅲ 讀完《瓷器茶具發展歷史》,你有什麼感受

中國得瓷器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而且古人真的是非常的有智慧

Ⅳ 茶具博物館的發展歷史

茶具博物館位於復紅綿道,1846年建製成,原是域多利兵房三軍司令官邸,俗稱旗桿屋。由當時駐港英軍司令德己立少將首先居住。
1981年,成為專門收藏及展覽各款茶具的文物館。而該官邸亦經修建,並在1983年底開放給公眾人士參觀。展覽面積共1500平方米。館內設有九個展覽室。展品分兩部分展出。樓上為「宜興紫砂器」,樓下為「中國茗趣」。茗趣部分,用文獻資料系統地介紹了中國種茶、制茶和飲茶的歷史。同時介紹了中國茶葉產地的分布狀況,並通過陳列詳細介紹了自唐以來歷代飲茶的豐富內涵。樓上陳列主要是茶具。各時代、各地區和各種質料的茶壺、茶杯等物品。被世人譽為「陶都」宜興的紫砂器,展品多達123件。

Ⅳ 清代流行什麼茶具 清代的茶具發展史

清代形成了以瓷器和紫砂壺為主的局面。茶具種類有了長足的發展:琺琅彩,彩粉,金彩瓷,脫胎瓷器,竹木茶具等。
清代,茶類有了很大發展,除綠茶外,又出現了紅茶、烏龍茶、白茶、黑茶和黃茶,形成了六大茶類。 但這些茶仍屬條形散茶。所以,無論哪種茶類,飲用時仍然沿用明代的直接沖泡法。
在這種情況下,泡茶用的茶具無論種類和形式,基本上沒有突破明人的規范。如生火仍然推崇竹爐。另在京城北京,還流行一種以木為框、內外敷石灰的三角形小茶爐,其表面繪有飛禽走獸、魚蟲花草、人物山水,倒也顯得十分雅緻。 燒水用的茶瓶,當時也有稱為茶銚的,仍慣用明人的陶瓷或銅錫茶瓶。只是在烹茶過程中,清代對洗茶這一道工序,已不如明代那麼重視。 在清代許多有關飲茶的文獻和著作中,都未談及洗茶,也未談到茶具中有茶洗之說,表明茶洗已從茶具中淘汰。但與明代相比,清代茶具的製作工藝技術卻有著長足的發展,這在清人使用的最基本茶具,即茶盞和茶壺上表現得最為充分。
清代的茶盞和茶壺,通常多以陶或瓷製作,以康(熙)乾(隆)時期最為繁榮,並以「景瓷宜陶」最為出色。 清時的茶盞,康熙、雍正、乾隆時盛行的蓋碗,最負盛名。蓋碗由蓋、碗、托三部分組成。蓋呈碟形,有高圈足作提手;碗為大口小底,有低圈足;托實為中心下陷的一個淺盤,其下至於茶壺,不但造型豐富多彩,而月品種琳琅滿目,著名的有康熙五彩竹花壺、青花松竹梅壺、青花竹節壺,乾隆粉彩菊花壺、馬蹄式壺,道光青花嘴壺、小方壺等。 陷部位正好與碗底相吻。 清代的汪蘇宜興紫砂壺茶具,在繼承傳統的同時,又有新的發展。 紫砂壺可分五大類:光身壺、花果型、方壺、筋紋型、陶藝裝飾壺。
此外,自清代開始,福州的脫胎漆茶具、四川的竹編茶具、海南的生物(如椰子、貝殼等)茶具也開始出現,自成一格,異彩紛呈,形成了這一時期茶具新的特色。

Ⅵ 中國古代歷朝的茶具沿革有什麼特點

一般認為我國最早飲茶的器具,是與酒具、食具共用的,這種器具是陶制的缶,一種小口大肚的容器。韓非在《韓非子》中就說到堯時飲食器具為土缶。如果當時飲茶,自然只能土缶作為器具。史實表明,我國的陶器生產已有七八千年歷史。浙江餘姚河姆渡出土的黑陶器,便是當時食具兼作飲具的代表作品。但按現有史料而論,一般認為我國最早談及飲茶使用器具的是西漢(公元前2068年)王褒的《僮約》其中談到「烹荼盡具,已而蓋藏」。這里的「荼」指的是「茶」、「盡」作「凈」解。《僮約》原本是一份契約,所以在文內寫有要家僮烹茶之前,洗凈器具的條款。這便是在中國茶具發展史上,最早談及飲茶用器具的史料。

但是,明確表明有茶具意義的最早文字記載,則是西晉(公元265--316年)左思(約公元250--約305年)的《嬌女詩》,其內有(心為茶荈劇,吹噓對鼎。)這「鼎」當屬茶具。唐·陸羽在《茶經·七之事》中引《廣陵耆老傳》載:晉元帝(公元317--323年)時,「有老姥每旦獨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競買,自旦至夕,其器不減。」接著,《茶經》又引述了西晉八王之亂時,晉惠帝司馬衷(公元290--306年蒙難,從河南許昌回洛陽,侍從「持瓦盂承茶」敬奉之事。所有這些,都說明我國在隋唐以前,漢代以後,盡管已有出土的專用茶具出現,但食具和包括茶具、酒具在內的飲具之間,區分也並不十分嚴格,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兩者是共用的。

2、唐(含五代)28種茶具

由於唐時茶已成為國人的日常飲料,更加講究飲茶情趣,因此,茶具不僅是飲茶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器具,並有助於提高茶的色、香、味,具有實用性,而且,一件高雅精緻的茶具,本身又富含欣賞價值,且有很高的藝術性。所以,我國的茶具,自唐代開始發展很快。中唐時,不但茶具門類齊全,而且講究茶具質地,注意因茶擇具,這在唐·陸羽《茶經·四之器》中有詳盡記述。本世紀80年代後期,陝西扶風法門寺地宮出土的成套唐代宮廷茶具,與陸羽記述的民間茶具相映生輝,又使國人對唐代茶具有了更加完整的認識。但唐代的飲茶方式與今人有很大的不同,以致有許多茶具是今人未曾見到過的。有關唐代宮廷茶具,下面已分件專述。這里,將唐代陸羽在《茶經》中開列的28種茶具,按器具名稱、規格、造型和用途,分別簡述如下。

蕾鈕摩羯紋三足架銀鹽台——唐煮茶過程中需要加入鹽
風爐 形如古鼎,有三足兩耳。「厚三分,緣闊九分,令六分虛中」,爐內有床放置炭火。爐身下腹有三孔窗孔,用於通風。上有三個支架(格),用來承接煎茶的。爐底有一個洞口,用以通風出灰,其下有一隻鐵制的灰承,用於承接炭灰。風爐的爐腹三個窗孔之上,分別鑄有「伊公」、「羹陸」和「氏茶」字樣,連起來讀成「伊公羹,陸氏茶」。「伊公」指的是商朝初期賢相伊尹,「陸氏」當指陸羽本人。《辭海》引《韓詩外傳》曰:「伊尹……負鼎操俎調五味而立為相。」這是用鼎作為烹飪器具的最早記錄,而陸羽是歷史上用鼎煮茶的首創者,所以,長期以來,有「伊尹用鼎煮羹,陸羽用鼎煮茶」之說,一羹一茶,兩人都是首創者。由此可見,陸羽首創鐵鑄風爐,在中國茶具史上,也可算是一大創造。

灰承 是一個有三隻腳的鐵盤,放置在風爐底部洞口下,供承灰用。

炭撾 是六角形的鐵棒,長一尺,上頭尖,中間粗,握處細的一頭拴一個小。也可製成錘狀或斧狀,供敲炭用。

火筴 又名筋,是用鐵或銅制的火箸,圓而直,長一尺三寸,頂端扁平,供取炭用。

交床 十字形交叉作架,上置剜去中部的木板,供置用。

夾 用小青竹製成,長一尺二寸,供炙烤茶時翻茶用。

紙囊 用剡藤紙(產於剡溪。剡溪在今浙江嵊州市境內)雙層縫制。用來貯茶,可以「不泄其香」。

碾 用桔木製作,也可用梨、桑、桐、柘木製作。內圓外方,既便於運轉,又可穩固不倒。內有一車輪狀帶軸的墮,能在圓槽內來回轉動,用它將炙烤過的餅茶碾成碎末,便於煮茶。

拂末 用鳥羽毛做成,碾茶後,用來清撣茶末。

羅合 羅為篩,合即盒,經羅篩下的茶末盛在盒子內。

則 用海貝、蠣蛤的殼,或銅、鐵、竹製作的匙、小箕之類充當,供量茶用。

水方 用稠木,或槐、楸、梓木鋸板製成,板縫用漆塗封,可盛水一斗,用來煎茶。

漉水囊 骨架可用不會生苔穢和腥澀味的生銅製作。此外,也可用竹、木製作,但不耐久,不便攜帶。惟用鐵製作是不適宜的。囊可用青竹絲編織,或綴上綠色的絹。囊徑五寸,並有柄,柄長一寸五分,便於握手。此外,還需做一個綠油布袋,平時用來貯放漉水囊。漉水囊實是一個濾水器,供清潔凈水用。

瓢 又名犧杓。用葫蘆剖開製成,或用木頭雕鑿而成,作舀水用。

竹夾 用桃、柳、蒲葵木或柿心木製成,長一尺,兩頭包銀,用來煎茶激湯。

熟盂 用陶或瓷製成,可用水二升。供盛放茶湯,「育湯花」用。

鹺簋 用瓷製成,圓心,呈盆形、瓶形或壺形。鹺就是鹽,唐代煎茶加鹽,鹺簋就是盛鹽用的器具。

揭 用竹製成,用來取鹽。

碗 用瓷製成,供盛茶飲用。在唐代文人的詩文中,更多的稱茶碗為「甌」。此前,也有稱其為「盞」的。

畚 用白蒲編織而成,也可用,襯以雙幅剡紙,能放碗十隻。

札 用茱萸木夾住栟櫚皮,作成刷狀,或用一段竹子,裝上一束櫚皮,形成筆狀,供飲茶後清洗茶器用。

滌方 由楸木板製成。製法與水方相同,可容水八升。用來盛放洗滌後的水。

滓方 製法似滌方,容量五升,用來盛茶滓。巾用粗綢製成,長二尺,做兩塊可交替拭用。用於擦乾各種茶具。

具列 用木或竹製成,呈床狀或架狀,能關閉,漆成黃黑色。長三尺,寬二尺,高六寸。用來收藏和陳列茶具。

都籃 用竹篾製成。里用竹篾編成三角方眼;外用雙篾作經編成方眼。用來盛放烹茶後的全部器物。

以上28種器具,是指唐時為數眾多的茶具而言,但並非每次飲茶時必須件件具備。這在陸羽的《茶經》中說得很清楚,在不同的場合下,可以省去不同的茶具。

3.宋(含金、遼)茶具

宋代的飲茶方法與唐代相比,已發生了一定變化,主要是唐人用煎茶法飲茶逐漸為宋人摒棄,點茶法成了當時的主要方法。本世紀以來,河北宣化先後發掘出一批遼代墓葬,其中七號墓壁畫中有一幅點茶圖,它為我們提供了當時用點茶法飲茶的生動情景。

到了南宋,用點茶法飲茶更是大行其道。但宋人飲茶之法,無論是前期的煎茶法與點茶法並存,還是後期的以點茶法為主,其法都來自唐代,因此,飲茶器具與唐代相比大致一樣,只是煎茶的,已逐漸為點茶的瓶所替代。北宋蔡襄在他的《茶錄》中,專門寫了「論茶器」,說到當時茶器有茶焙、茶籠、砧椎、茶鈐、茶碾、茶羅、茶盞、茶匙、湯瓶。

宋徽宗的《大觀茶論》列出的茶器有碾、羅、盞、筅、缽、瓶、杓等,這些茶具的內容,與蔡襄《茶錄》中提及的大致相同。值得一提的是南宋審安老人的《茶具圖贊》。審安老人真實姓名不詳,他於宋咸淳五年(公元1269年)集宋代點茶用具之大成,以傳統的白描畫法畫了十二件茶具圖形,稱之為「十二先生」,並按宋時官制冠以職稱,賜以名、字、號,足見當時上層社會對茶具鍾愛之情。「圖」中的「十二先生」,作者還批註「贊」譽。

其實,《茶具圖贊》所列附圖表明;韋鴻臚指的是炙茶用的烘茶爐,木待制指的是搗茶用的茶臼,金法曹指的是碾茶用的茶碾,石轉運指的是磨茶用的茶磨,胡員外指的是量水用的水杓,羅樞密指的是篩茶用的茶羅,宗從事指的是清茶用的茶帚,漆雕密閣指的是盛茶末用的盞托,陶寶文指的是茶盞,湯提點指的是注湯用的湯瓶,竺副師指的是調沸茶湯用的茶筅,司職方指提清潔茶具用的茶巾。

宋人的飲茶器具,盡管在種類和數量上,與唐代相比,少不了多少。但宋代茶具更加講究法度,形制愈來愈精。如飲茶用的盞,注水用的執壺(瓶),炙茶用的鈐,生火用的銚等,不但質地更為講究,而且製作更加精細。

4.元代茶具

元代茶具從某種意義上說,無論是茶葉加工,還是飲茶方法,抑或是使用的茶具,元代是上承唐、宋,下啟明、清的一個過渡時期。

元代統治中國不足百年,在茶文化發展史上,找不到一本茶事專著,但仍可以從詩詞、書畫中找到一些有關茶具的蹤影。在當時既有採用點茶法飲茶的,但更多是採用沸水直接沖泡散茶。

在元代採用沸水直接沖泡散形條茶飲用的方法已較為普遍,這不僅可在不少元人的詩作中找到依據,而且還可從出土的元馮道真墓壁畫中找到佐證。在圖中,沒有茶碾,當然也無須碾茶,再從採用的茶具和它們放置的順序,以及人物的動作,都可以看出人們是在直接用沸水沖泡飲茶。用於點茶用的元影青的刻花執壺。

5.明代茶具

明代茶具,對唐、宋而言,可謂是一次大的變革,因為唐、宋時人們以飲餅茶為主,採用的是煎茶法或點茶法和與此相應的茶具。元代時,條形散茶已在全國范圍內興起,飲茶改為直接用沸水沖泡,這樣,唐、宋時的炙茶、碾茶、羅茶、煮茶器具成了多餘之物,而一些新的茶具品種脫穎而出。明代對這些新的茶具品種是一次定型,因為從明代至今,人們使用的茶具品種基本上無多大變化,僅僅在茶具式樣或質地上有所變化。

另外,由於明人飲的是條形散茶,貯茶焙茶器具比唐、宋時顯得更為重要。而飲茶之前,用水淋洗茶,又是明人飲茶所特有的,因此就飲茶全過程而言,當時所需的茶具,明·高濂《遵生八箋》中列了16件,另加總貯茶器具7件,合計23件。但其中很多與燒水、泡茶、飲茶無關,似有牽強湊數之感,這在明·文震亨的《長物志》中已說得很明白:「吾朝」茶的「烹試之法」,「簡便異常」,「寧特侈言烏府、雲屯、苦節君、建城等目而已哉」明代張謙德的《茶經》中專門寫有一篇「論器」,提到當時的茶具也只有茶焙、茶籠、湯瓶、茶壺、茶盞、紙囊、茶洗、茶瓶、茶爐8件。

不過,明代茶具雖然簡便,但也有特定要求,同樣講究製法、規格,注重質地,特別是新茶具的問世,以及茶具製作工藝的改進,比唐、宋時又有大的進展。特別表現在飲茶器具上,最突出的特點是一是出現了小茶壺,二是茶盞的形和色有了大的變化。

總的說來,與前代相比,明代有創新的茶具當推小茶壺,有改進的是茶盞,它們都由陶或瓷燒制而成。在這一時期,江西景德鎮的白瓷茶具和青花瓷茶具、江蘇宜興的紫砂茶具獲得了極大的發展,無論是色澤和造型、品種和式樣,都進入了窮極精巧的新時期。

6.清代茶具

清代,茶類有了很大的發展,除綠茶外,又出現了紅茶、烏龍茶、白茶、黑茶和黃茶,形成了六大茶類。但這些茶的形狀仍屬條形散茶。所以,無論哪種茶類,飲用仍然沿用明代的直接沖泡法。在這種情況下,清代的茶具無論是種類和形式,基本上沒有突破明人的規范。

清代的茶盞、茶壺,通常多以陶或瓷製作,以康熙乾隆時期最為繁榮,以「景瓷宜陶」最為出色。清時的茶盞,康熙、雍正、乾隆時盛行的蓋碗,最負盛名。清代瓷茶具精品,多由江西景德鎮生產,其時,除繼續生產青花瓷、五彩瓷茶具外,還創制了粉彩、琺琅彩茶具。清代的江蘇宜興紫砂陶茶具,在繼承傳統的同時,又有新的發展。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當時任溧陽縣令、「西泠八家」之一的陳曼生,傳說他設計了新穎別致的「八壺式」,由楊彭年、楊風年兄妹製作,待泥坯半干時,再由陳曼生用竹刀在壺上鐫刻文或書畫,這種工匠製作,文人設計的「曼生壺」,為宜興紫砂茶壺開創了新風,增添了文化氛圍。乾隆、嘉慶年間,宜興紫砂還推出了以紅、綠、白等不同石質粉末施釉燒制的粉彩茶壺,使傳統砂壺製作工藝又有新的突破。

此外,自清代開始,福州的脫胎漆茶具、四川的竹編茶具、海南的生物(如椰子、貝殼等)茶具也開始出現,自成一格,逗人喜愛,終使清代茶具異彩紛呈,形成了這一時期茶具新的重要特色。

7.現代茶具

現代茶具,式樣更新,名目更多,做工更精,質量也屬上乘。在這眾多質地的茶具中,貴的有如金銀茶具,廉的如竹木茶具,此外還有用瑪瑙、水晶、玉石、大理石、陶瓷、玻璃、漆器、搪瓷等製作的茶具,枚不勝數。

Ⅶ 束氏茶器的發展史

比較有名的茶具,早在民國時期,上海茶道界以鐵畫軒的制壺、吳德勝的藏壺、束和孝的鑒壺聞名遐邇。
而到今天,束和孝老先生的第四代傳人-束為女士,開創以現代時尚和傳統中式茶文化相結合的一種茶道文化。

Ⅷ 茶具的發展

茶具的發展演變和飲茶的產生息息相關,經歷了從無到有、共用到專用、粗糙到精緻版的過程,隨著飲茶的盛行,權茶具在不斷完善、發展,且種類也越來越多。金玉茶具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都曾有過流行,明代之後,隨著飲茶方式及品茶風氣的改變創新,以及瓷器和紫砂器的勃然興起,金玉茶具的實用價值越來越弱,漸漸為人們所棄用。即使在現代,金玉茶具的收藏價值依舊大於實用價值,更多的是作為一種富貴的象徵,遠不及陶瓷及紫砂茶具生命力之旺盛,在中國茶具文化歷史上註定了曇花一現,終究未成主流。

Ⅸ 最早出現茶具的朝代

最早出現茶具的朝代為西漢。

西漢辭賦家王褒《僮約》有「烹茶盡具,酺已蓋藏」之說(譯文:燒水煮茶,分杯陳列。),這是中國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條史料,到唐代,「茶具」一詞在唐詩里初處可見。中國的茶具,種類繁多,造型優美,除實用價值外,也有頗高的藝術價值,因而馳名中外,為歷代茶愛好者青睞。

(9)茶具的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美食不如美器」歷來是中國人的器用之道,從粗放式羹飲發展到細啜慢品式飲用,人類的飲茶經歷了一定的歷史階段。不同的品飲方式,自然產生了相應的茶具,茶具是茶文化歷史發展長河中最重要的載體,為我們解讀古人的飲茶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依據。

茶樹發源於中國西南地區的雲南、四川、貴州一帶,漢代四川一帶的經濟已相當繁榮,飲茶在當時的士人生活日益凸現。王褒《僮約》中記載「烹荼盡具,酺已蓋藏」,明確提到烹茶用的茶具。

紫砂茶具仍是清代茶具的重要分支,經過明代的初步繁榮,清代紫砂茶具又一次迎來了新的創作高峰。如果說明代紫砂壺尚嫌粗朴的話,清代紫砂製作工藝則大大提高,其泥料細膩,製作規整,出現了像陳鳴遠這樣的大名家。

嘉、道以後,文人雅士相繼加入制壺工藝,使紫砂茶具的人文內涵大大提高。「西冷八家」之一的陳鴻壽與一代名手楊彭年合作的曼生壺成為文人壺的典範。

Ⅹ 陶瓷茶具的發展歷史

直到元代中後期,青花瓷茶具才開始成批生產,特別是景德鎮,成了我國青花瓷茶具的主要生產地。由於青花瓷茶具繪畫工藝水平高,特別是將中國傳統繪畫技法運用在瓷器上,因此這也可以說是元代繪畫的一大成就。元代以後除景德鎮生產青花茶具外,雲南的玉溪、建水,浙江的江山等地也有少量青花瓷茶具生產,但無論是釉色、胎質,還是紋飾、畫技,都不能與同時期景德鎮生產的青花瓷茶具相比。明代,景德鎮生產的青花瓷茶具,諸如茶壺、茶盅、茶盞,花色品種越來越多,質量愈來愈精,無論是器形、造型、紋飾等都冠絕全國,成為其它生產青花茶具窯場模仿的對象,清代,特別是康熙、雍正、乾隆時期,青花瓷茶具在古陶瓷發展史上,又進入了一個歷史高峰,它超越前朝,影響後代。康熙年間燒制的青花瓷器具,更是史稱「清代之最」。
綜觀明、清時期,由於制瓷技術提高,社會經濟發展,對外出口擴大,以及飲茶方法改變,都促使青花茶具獲得了迅猛的發展,當時除景德鎮生產青花茶具外,較有影響的還有江西的吉安、樂平,廣東的潮州、揭陽、博羅,雲南的玉溪,四川的會理,福建的德化、安溪等地。此外,全國還有許多地方生產「土青花」茶具,在一定區域內,供民間飲茶使用。
盛世昌南茶具:在生產過程
中,首先將多功能健康陶瓷材料加入到陶瓷坯體中製成能量陶瓷坯體,然後將多功能健康陶瓷材料與釉漿充分融合製成能量瓷釉。經施釉、梯度高溫燒制等工藝製成。
盛世昌南茶具具有抗菌,易潔,活水功效。
盛世昌南茶具不但被沈陽故宮博物館永久收藏,而且皇家瓷系列還被恭王府博物館收藏,被選為國家外事禮品;也是商務禮品,政府禮品,時尚送禮的首選陶瓷禮品,並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受到大眾的一致推崇。

閱讀全文

與茶具的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