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誰知道內存的發展史
內存發展史
在了解內存的發展之前,我們應該先解釋一下幾個常用詞彙,這將有助於我們加強對內存的理解。
RAM就是RandomAccessMemory(隨機存貯器)的縮寫。它又分成兩種StaticRAM(靜態隨機存貯器)和DynamicRAM(動態隨機存貯器)。
SRAM曾經是一種主要的內存,SRAM速度很快而且不用刷新就能保存數據不丟失。它以雙穩態電路形式存儲數據,結構復雜,內部需要使用更多的晶體管構成寄存器以保存數據,所以它採用的矽片面積相當大,製造成本也相當高,所以現在只能把SRAM用在比主內存小的多的高速緩存上。隨著Intel將L2高速緩存整合入CPU(從Medocino開始)後,SRAM失去了最大應用需求來源,還好在行動電話從模擬轉向數字的發展趨勢中,終於為具有省電優勢的SRAM尋得了另一個需求成長的契機,再加上網路伺服器、路由器等的需求激勵,才使得SRAM市場勉強得以繼續成長。
DRAM,顧名思義即動態RAM。DRAM的結構比起SRAM來說要簡單的多,基本結構是一隻MOS管和一個電容構成。具有結構簡單、集成度高、功耗低、生產成本低等優點,適合製造大容量存儲器,所以現在我們用的內存大多是由DRAM構成的。所以下面主要介紹DRAM內存。在詳細說明DRAM存儲器前首先要說一下同步的概念,根據內存的訪問方式可分為兩種:同步內存和非同步內存。區分的標準是看它們能不能和系統時鍾同步。內存控制電路(在主板的晶元組中,一般在北橋晶元組中)發出行地址選擇信號(RAS)和列地址選擇信號(CAS)來指定哪一塊存儲體將被訪問。在SDRAM之前的EDO內存就採用這種方式。讀取數據所用的時間用納秒錶示。當系統的速度逐漸增加,特別是當66MHz頻率成為匯流排標准時,EDO內存的速度就顯得很慢了,CPU總要等待內存的數據,嚴重影響了性能,內存成了一個很大的瓶頸。因此出現了同步系統時鍾頻率的SDRAM。DRAM的分類FPDRAM:又叫快頁內存,在386時代很流行。因為DRAM需要恆電流以保存信息,一旦斷電,信息即丟失。它的刷新頻率每秒鍾可達幾百次,但由於FPDRAM使用同一電路來存取數據,所以DRAM的存取時間有一定的時間間隔,這導致了它的存取速度並不是很快。另外,在DRAM中,由於存儲地址空間是按頁排列的,所以當訪問某一頁面時,切換到另一頁面會佔用CPU額外的時鍾周期。其介面多為72線的SIMM類型。EDODRAM:EDORAM――ExtendedDateOutRAM——外擴充數據模式存儲器,EDO-RAM同FPDRAM相似,它取消了擴展數據輸出內存與傳輸內存兩個存儲周期之間的時間間隔,在把數據發送給CPU的同時去訪問下一個頁面,故而速度要比普通DRAM快15~30%。工作電壓為一般為5V,其介面方式多為72線的SIMM類型,但也有168線的DIMM類型。EDODRAM這種內存流行在486以及早期的奔騰電腦上。當前的標準是SDRAM(同步DRAM的縮寫),顧名思義,它是同步於系統時鍾頻率的。SDRAM內存訪問採用突發(burst)模式,它和原理是,SDRAM在現有的標准動態存儲器中加入同步控制邏輯(一個狀態機),利用一個單一的系統時鍾同步所有的地址數據和控制信號。使用SDRAM不但能提高系統表現,還能簡化設計、提供高速的數據傳輸。在功能上,它類似常規的DRAM,也需時鍾進行刷新。可以說,SDRAM是一種改善了結構的增強型DRAM。然而,SDRAM是如何利用它的同步特性而適應高速系統的需要的呢?我們知道,原先我們使用的動態存儲器技術都是建立在非同步控制基礎上的。系統在使用這些非同步動態存儲器時需插入一些等待狀態來適應非同步動態存儲器的本身需要,這時,指令的執行時間往往是由內存的速度、而非系統本身能夠達到的最高速率來決定。例如,當將連續數據存入CACHE時,一個速度為60ns的快頁內存需要40ns的頁循環時間;當系統速度運行在100MHz時(一個時鍾周期10ns),每執行一次數據存取,即需要等待4個時鍾周期!而使用SDRAM,由於其同步特性,則可避免這一時。SDRAM結構的另一大特點是其支持DRAM的兩列地址同時打開。兩個打開的存儲體間的內存存取可以交叉進行,一般的如預置或激活列可以隱藏在存儲體存取過程中,即允許在一個存儲體讀或寫的同時,令一存儲體進行預置。按此進行,100MHz的無縫數據速率可在整個器件讀或寫中實現。因為SDRAM的速度約束著系統的時鍾速度,它的速度是由MHz或ns來計算的。SDRAM的速度至少不能慢於系統的時鍾速度,SDRAM的訪問通常發生在四個連續的突發周期,第一個突發周期需要4個系統時鍾周期,第二到第四個突發周期只需要1個系統時鍾周期。用數字表示如下:4-1-1-1。順便提一下BEDO(BurstEDO)也就是突發EDO內存。實際上其原理和性能是和SDRAM差不多的,因為Intel的晶元組支持SDRAM,由於INTEL的市場領導地位幫助SDRAM成為市場的標准。
DRAMR的兩種介面類型DRAM主要有兩種介面類型,既早期的SIMM和現在的標准DIMM。SIMM是Single-InLineMemoryMole的簡寫,即單邊接觸內存模組,這是486及其較早的PC機中常用的內存的介面方式。在更早的PC機中(486以前),多採用30針的SIMM介面,而在Pentium中,應用更多的則是72針的SIMM介面,或者是與DIMM介面類型並存。DIMM是DualIn-LineMemoryMole的簡寫,即雙邊接觸內存模組,也就是說這種類型介面內存的插板的兩邊都有數據介面觸片,這種介面模式的內存廣泛應用於現在的計算機中,通常為84針,但由於是雙邊的,所以一共有84×2=168線接觸,故而人們經常把這種內存稱為168線內存,而把72線的SIMM類型內存模組直接稱為72線內存。DRAM內存通常為72線,EDO-RAM內存既有72線的,也有168線的,而SDRAM內存通常為168線的。新的內存標准在新的世紀到來之時,也帶來了計算機硬體的重大改變。計算機的製造工藝發展到已經可以把微處理器(CPU)的時鍾頻率提高的一千兆的邊緣。相應的內存也必須跟得上處理器的速度才行。現在有兩個新的標准,DDRSDRAM內存和Rambus內存。它們之間的競爭將會成為PC內存市場競爭的核心。DDRSDRAM代表著一條內存逐漸演化的道路。Rambus則代表著計算機設計上的重大變革。從更遠一點的角度看。DDRSDRAM是一個開放的標准。然而Rambus則是一種專利。它們之間的勝利者將會對計算機製造業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RDRAM在工作頻率上有大幅度的提升,但這一結構的改變,涉及到包括晶元組、DRAM製造、封裝、測試甚至PCB及模組等的全面改變,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未來高速DRAM結構的發展究竟如何?
Intel重新整裝再發的820晶元組,是否真能如願以償地讓RDRAM登上主流寶座?PC133SDRAM:PC133SDRAM基本上只是PC100SDRAM的延伸,不論在DRAM製造、封裝、模組、連接器方面,都延續舊有規范,它們的生產設備相同,因此生產成本也幾乎與PC100SDRAM相同。嚴格來說,兩者的差別僅在於相同製程技術下,所多的一道「篩選」程序,將速度可達133MHz的顆粒挑選出來而已。若配合可支持133MHz外頻的晶元組,並提高CPU的前端匯流排頻率(FrontSideBus)到133MHz,便能將DRAM帶寬提高到1GB/sec以上,從而提高整體系統性能。DDR-SDRAM:DDRSDRAM(DoubleDataRateDRAM)或稱之為SDRAMⅡ,由於DDR在時鍾的上升及下降的邊緣都可以傳輸資料,從而使得實際帶寬增加兩倍,大幅提升了其性能/成本比。就實際功能比較來看,由PC133所衍生出的第二代PC266DDRSRAM(133MHz時鍾×2倍數據傳輸=266MHz帶寬),不僅在InQuest最新測試報告中顯示其性能平均高出Rambus24.4%,在Micron的測試中,其性能亦優於其他的高頻寬解決方案,充份顯示出DDR在性能上已足以和Rambus相抗衡的程度。DirectRambus-DRAM:RambusDRAM設計與以往DRAM很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它的微控制器與一般內存控制器不同,使得晶元組必須重新設計以符合要求,此外,數據通道介面也與一般內存不同,Rambus以2條各8bit寬(含ECC則為9bit)的數據通道(channel)傳輸數據,雖然比SDRAM的64bit窄,但其時鍾頻率卻可高達400MHz,且在時鍾的上升和下降沿都能傳輸數據,因而能達到1.6GB/sec的尖峰帶寬。
各種DRAM規格之綜合比較數據帶寬:從數據帶寬來看,傳統PC100在時鍾頻率為100MHz的情況下,尖峰數據傳輸率可達到800MB/sec。若以先進0.25微米線程製造的DRAM,大都可以「篩選」出時鍾頻率達到133MHz的PC133顆粒,可將尖峰數據傳輸率再次提高至1.06GB/sec,只要CPU及晶元組能配合,就可提高整體系統性能。此外,就DDR而言,由於其在時鍾上升和下降沿都能傳輸數據,所以在相同133MHz的時鍾頻率下,其尖峰數據傳輸將可大幅提高兩倍,達到2.1GB/sec的水準,其性能甚至比現階段Rambus所能達到的1.6GB/sec更高。
傳輸模式:傳統SDRAM採用並列數據傳輸方式,Rambus則採取了比較特別的串列傳輸方式。在串列的傳輸方式之下,資料信號都是一進一出,可以把數據帶寬降為16bit,而且可大幅提高工作時鍾頻率(400MHz),但這也形成了模組在數據傳輸設計上的限制。也就是說,在串接的模式下,如果有其中一個模組損壞、或是形成斷路,便會使整個系統無法正常開機。因此,對採用Rambus內存模組的主機板而言,便必須將三組內存擴充插槽完全插滿,如果Rambus模組不足的話,只有安裝不含RDRAM顆粒的中繼模組(ContinuityRIMMMole;C-RIMM),純粹用來提供信號的串接工作,讓數據的傳輸暢通。模組及PCB的設計:由於Rambus的工作頻率高達400MHz,所以不管是電路設計、線路布局、顆粒封裝及記憶模組的設計等,都和以往SDRAM大為不同。以模組設計而言,RDRAM所構成的記憶模組稱之為RIMM(RambusInMemoryMole),目前的設計可採取4、6、8、12與16顆等不同數目的RDRAM顆粒來組成,雖然引腳數提高到了184隻,但整個模組的長度卻與原有DIMM相當。另外,在設計上,Rambus的每一個傳輸信道所能承載的晶元顆粒數目有限(最多32顆),從而造成RDRAM內存模組容量將有所限制。也就是說,如果已經安裝了一隻含16顆RDARM顆粒的RIMM模組時,若想要再擴充內存,最多隻能再安裝具有16顆RDARM的模組。另外,由於RDARM在高頻下工作將產生高溫,所以RIMM模組在設計時必須加上一層散熱片,也增加了RIMM模組的成本。
顆粒的封裝:DRAM封裝技術從最早的DIP、SOJ提高到TSOP的形式。從現在主流SDRAM的模組來看,除了勝創科技首創的TinyBGA技術和樵風科技首創的BLP封裝模式外,絕大多數還是採用TSOP的封裝技術。
隨著DDR、RDRAM的陸續推出,將內存頻率提高到一個更高的水平上,TSOP封裝技術漸漸有些力不從心了,難以滿足DRAM設計上的要求。從Intel力推的RDRAM來看,採用了新一代的μBGA封裝形式,相信未來DDR等其他高速DRAM的封裝也會採取相同或不同的BGA封裝方式。盡管RDRAM在時鍾頻率上有了突破性的進展,有效地提高了整個系統性能,但畢竟在實際使用上,其規格與現階段主流的SDRAM有很大的差異,不僅不兼容於現有系統晶元組而成了Intel一家獨攬的局面。甚至在DRAM模組的設計上,不僅使用了最新一代的BGA封裝方式,甚至在電路板的設計上,都採取用了8層板的嚴格標准,更不用說在測試設備上的龐大投資。使得大多數的DRAM及模組廠商不敢貿然跟進。
再說,由於Rambus是個專利標准,想生產RDRAM的廠商必須先取得Rambus公司的認證,並支付高額的專利費用。不僅加重了各DRAM廠商的成本負擔,而且它們擔心在制定未來新一代的內存標准時會失去原來掌握的規格控制能力。
由於RIMM模組的顆粒最多隻能為32顆,限制了Rambus應用,只能用在入門級伺服器和高級PC上。或許就PC133而言,在性能上無法和Rambus抗衡,但是一旦整合了DDR技術後,其數據帶寬可達到2.1GB/sec,不僅領先Rambus所能達到的1.6GB/sec標准,而且由於其開放的標准及在兼容性上遠比Rambus高的原故,估計將會對Rambus造成非常大的殺傷力。更何況台灣在威盛與AMD等聯盟的強力支持下,Intel是否能再象往日一般地呼風喚雨,也成了未知數。至少,在低價PC及網路PC方面,Rambus的市場將會很小。
結論:盡管Intel採取了種種不同的策略布局及對策,要想挽回Rambus的氣勢,但畢竟像Rambus這種具有突破性規格的產品,在先天上便存在有著諸多較難克服的問題。或許Intel可以藉由更改主機板的RIMM插槽方式、或是提出SDRAM與RDRAM共同存在的過渡性方案(S-RIMM、RIMMRiser)等方式來解決技術面上的問題。但一旦涉及規模量產成本的控制問題時,便不是Intel所能一家獨攬的,更何況在網路趨勢下的計算機應用將愈來愈趨於低價化,市場需求面是否對Rambus有興趣,則仍有待考驗。 在供給方面,從NEC獨創的VCMSDRAM規格(VirtualChannelMemory)、以及Samsung等DRAM大廠對Rambus支持態度已趨保守的情況來看,再加上相關封裝及測試等設備上的投資不足,估計年底之前,Rambus內存模組仍將缺乏與PC133甚至DDR的價格競爭力。就長遠的眼光來看,Rambus架構或許可以成為主流,但應不再會是主導市場的絕對主流,而SDRAM架構(PC133、DDR)在低成本的優勢,以及廣泛的應用領域,應該會有非常不錯的表現。相信未來的DRAM市場,將會是多種結構並存的局面。
具最新消息,可望成為下一世代內存主力的RambusDRAM因晶元組延遲推出,而氣勢稍挫的情況之下,由全球多家半導體與電腦大廠針對DDRSDRAM的標准化,而共同組成的AMII(、)陣營,則決定積極促進比PC200、PC266速度提高10倍以上的PC1600與PC2100DDRSDRAM規格的標准化,此舉使得RambusDRAM與DDRSDRAM的內存主導權之爭,邁入新的局面。全球第二大微處理器製造商AMD,決定其Athlon處理器將採用PC266規格的DDRSDRAM,而且決定在今年年中之前,開發支持DDRSDRAM的晶元組,這使DDRSDRAM陣營深受鼓舞。全球內存業者極有可能將未來投資的重心,由RambusDRAM轉向DDRSDRAM。
綜上所述,今年DDRSDRAM的發展勢頭要超過RAMBUS。而且DDRSDRAM的生產成本只有SDRAM的1.3倍,在生產成本上更具優勢。未來除了DDR和RAMBUS外還有其他幾種有希望的內存產品,下面介紹其中的幾種:SLDRAM(SyncLinkDRAM,同步鏈接內存):SLDRAM也許是在速度上最接近RDRAM的競爭者。SLDRAM是一種增強和擴展的SDRAM架構,它將當前的4體(Bank)結構擴展到16體,並增加了新介面和控制邏輯電路
。SLDRAM像SDRAM一樣使用每個脈沖沿傳輸數據。
VirtualChannelDRAM:VirtualChannel「虛擬信道」是加裝在內存單元與主控晶元上的內存控制部分之間,相當於緩存的一類寄存器。使用VC技術後,當外部對內存進行讀寫操作時,將不再直接對內存晶元中的各個單元進行讀寫操作,而改由VC代理。VC本身所具有的緩存效果也不容小覷,當內存晶元容量為目前最常見的64Mbit時,VC與內存單元之間的帶寬已達1024bit。即便不考慮前/後台並列處理所帶來的速度提升,光是「先把數據從內存單元中移動到高速的VC中後再由外部進行讀寫」這一基本構造本身就很適於提高內存的整體速度。每塊內存晶元中都可以搭載復數的VC,64Mbit的產品中VC總數為16個。不但每個VC均可以分別對應不同的內存主控設備(MemoryMaster,此處指CPU、南橋晶元、各種擴展卡等等),而且在必要時,還可以把多個VC信道捆綁在一起以對應某個佔用帶寬特別大的內存主控設備。因此,在多任務同時執行的情況下,VC-SDRAM也能保證持續地進行高效率的數據傳輸。VC-SDRAM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保持了與傳統型SDRAM的管腳兼容,廠家不需要重新進行主板布線設計就能夠使主板支持它。不過由於它與傳統型SDRAM控制方式不同,因此還需要得到控制晶元組的支持方能使用,目前已支持VC-SDRAM的晶元組有VIA的ApolloPro133系列、ApolloMVP4和SiS的SiS630等。
http://wiki.donews.com/index.php?title=%E5%86%85%E5%AD%98%E5%8F%91%E5%B1%95%E5%8F%B2&oldid=3348
『貳』 ARM的概念
概述
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處理器是Acorn計算機有限公司面向低預算市場設計的第一款RISC微處理器。更早稱作 RISC Machine。
ARM處理器本身是32位設計,但也配備16位指令集。一般來講比等價32位代碼節省達35%,卻能保留32位系統的所有優勢。
ARM的Jazelle技術使Java加速得到比基於軟體的Java虛擬機(JVM)高得多的性能,和同等的非Java加速核相比功耗降低80%。CPU功能上增加DSP指令集提供增強的16位和32位算術運算能力,提高了性能和靈活性。ARM還提供兩個前沿特性來輔助帶深嵌入處理器的高集成SoC器件的調試,它們是嵌入式ICE-RT邏輯和嵌入式跟蹤宏核(ETMS)系列。
編輯本段
特點
ARM處理器的三大特點是:耗電少功能強、16位/32位雙指令集和合作夥伴眾多。
1、體積小、低功耗、低成本、高性能;
2、支持Thumb(16位)/ARM(32位)雙指令集,能很好的兼容8位/16位器件;
3、大量使用寄存器,指令執行速度更快;
4、大多數數據操作都在寄存器中完成;
5、定址方式靈活簡單,執行效率高;
6、指令長度固定。
編輯本段
結構
體系結構
1 CISC(ComplexInstructionSetComputer,復雜指令集計算機)
在CISC指令集的各種指令中,大約有20%的指令會被反復使用,占整個程序代碼的80%。而餘下的80%的指令卻不經常使用,在程序設計中只佔20%。
2 RISC(RecedInstructionSetComputer,精簡指令集計算機)
RISC結構優先選取使用頻最高的簡單指令,避免復雜指令;將指令長度固定,指令格式和定址方式種類減少;以控制邏輯為主,不用或少用微碼控制等
RISC體系結構應具有如下特點:
1採用固定長度的指令格式,指令歸整、簡單、基本定址方式有2~3種。
2使用單周期指令,便於流水線操作執行。
3大量使用寄存器,數據處理指令只對寄存器進行操作,只有載入/存儲指令可以訪問存儲器,以提高指令的執行效率。
除此以外,ARM體系結構還採用了一些特別的技術,在保證高性能的前提下盡量縮小晶元的面積,並降低功耗:
4所有的指令都可根據前面的執行結果決定是否被執行,從而提高指令的執行效率。
5可用載入/存儲指令批量傳輸數據,以提高數據的傳輸效率。
6可在一條數據處理指令中同時完成邏輯處理和移位處理。
7在循環處理中使用地址的自動增減來提高運行效率。
寄存器結構
ARM處理器共有37個寄存器,被分為若干個組(BANK),這些寄存器包括:
131個通用寄存器,包括程序計數器(PC指針),均為32位的寄存器。
26個狀態寄存器,用以標識CPU的工作狀態及程序的運行狀態,均為32位,目前只使用了其中的一部分。
指令結構
ARM微處理器的在較新的體系結構中支持兩種指令集:ARM指令集和Thumb指令集。其中,ARM指令為32位的長度,Thumb指令為16位長度。Thumb指令集為ARM指令集的功能子集,但與等價的
ARM代碼相比較,可節省30%~40%以上的存儲空間,同時具備32位代碼的所有優點。
編輯本段
ARM處理器模式
處理器模式 說明
用戶模式(usr) ARM處理器正常的程序執行狀態
系統模式(sys) 運行具有特權的操作系統任務
快中斷模式(fiq) 支持高速數據傳輸或通道處理
管理模式(svc) 操作系統保護模式
數據訪問終止模式(abt) 用於虛擬存儲器及存儲器保護
中斷模式(irq) 用於通用的中斷處理
未定義指令終止模式(und) 支持硬體協處理器的軟體模擬
除用戶模式外,其餘6種模式稱為非用戶模式或特權模式;用戶模式和系統模式之外的5種模式稱為異常模式。ARM處理器的運行模式可以通過軟體改變,也可以通過外部中斷或異常處理改變。
編輯本段
體系結構擴充
當前ARM體系結構的擴充包括:
·Thumb 16位指令集,為了改善代碼密度;
·DSP DSP應用的算術運算指令集;
·Jazeller 允許直接執行Java位元組碼。
ARM處理器系列提供的解決方案有:
·無線、消費類電子和圖像應用的開放平台;
·存儲、自動化、工業和網路應用的嵌入式實時系統;
·智能卡和SIM卡的安全應用。
編輯本段
歷史
1978年12月5日,物理學家赫爾曼·豪澤(Hermann Hauser)和工程師Chris Curry,在英國劍橋創辦了CPU公司(Cambridge Processing Unit),主要業務是為當地市場供應電子設備。1979年,CPU公司改名為Acorn計算機公司。
起初,Acorn公司打算使用摩托羅拉公司的16位晶元,但是發現這種晶元太慢也太貴。"一台售價500英鎊的機器,不可能使用價格100英鎊的CPU!"他們轉而向Intel公司索要80286晶元的設計資料,但是遭到拒絕,於是被迫自行研發。
1985年,Roger Wilson和Steve Furber設計了他們自己的第一代32位、6M Hz的處理器, Roger Wilson和Steve Furber[1]用它做出了一台RISC指令集的計算機,簡稱ARM(Acorn RISC Machine)。這就是ARM這個名字的由來。
RISC的全稱是"精簡指令集計算機"(re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它支持的指令比較簡單,所以功耗小、價格便宜,特別合適移動設備。早期使用ARM晶元的典型設備,就是蘋果公司的牛頓PDA。
20世紀80年代後期,ARM很快開發成Acorn的台式機產品,形成英國的計算機教育基礎。
1990年11月27日,Acorn公司正式改組為ARM計算機公司。蘋果公司出資150萬英鎊,晶元廠商VLSI出資25萬英鎊,Acorn本身則以150萬英鎊的知識產權和12名工程師入股。公司的辦公地點非常簡陋,就是一個谷倉。 20世紀90年代,ARM 32位嵌入式RISC(Reced lnstruction Set Computer)處理器擴展到世界范圍,占據了低功耗、低成本和高性能的嵌入式系統應用領域的領先地位。ARM公司既不生產晶元也不銷售晶元,它只出售晶元技術授權。
編輯本段
市場前景
微軟公司(2011年)宣布,下一版Windows將正式支持ARM處理器。這是計算機工業 arm處理器[2]發展歷史上的一件大事,標識著x86處理器的主導地位發生動搖。目前在移動設備市場,ARM處理器的市場份額超過90%;在伺服器市場,今年(2011年)就會有2.5GHz的伺服器上市;在桌面電腦市場,現在又有了微軟的支持。ARM成為主流,恐怕指日可待。難怪有人驚呼,Intel公司將被擊敗!
與這場轟轟烈烈的變革相比,它的主角ARM公司卻沒有受到太多的關注,顯得不太起眼。這家遠離矽谷、位於劍橋大學的英國公司,到底是怎麼走到今天的,居然能將晶元巨人Intel拉下馬?
展望未來,即使Intel成功地實施了Atom戰略,將x86晶元的功耗和價格大大降低,它與ARM競爭也將非常吃力。因為ARM的商業模式是開放的,任何廠商都可以購買授權,所以未來並不是Intel vs. ARM,而是Intel vs. 世界上所有其他半導體公司。那樣的話,Intel的勝算能有多少呢?
『叄』 單片機的發展歷史
歷史
單片機的發展先後經歷了4位、8位、16位和32位等階段。8位單片機由於功能強,被廣泛用於工業控制、智能介面、儀器儀表等各個領域,8位單片機在中、小規模應用場合仍佔主流地位,代表了單片機的發展方向,在單片機應用領域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80年代初,Intel公司推出了8位的MCS-51系列的單片機。
單片機的特點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 面:集成度高;存儲容量大;外部擴展能力強;控制功能強。
1、從內部的硬體到軟體有一套完整的按位操作系統,稱作位處理器,處理對象不是字或位元組而是位。不但能對片內某些特殊功能寄存器的某位進行處理,如傳送、置位、清零、測試等,還能進行位的邏輯運算,其功能十分完備,使用起來得心應手。
2、同時在片內RAM區間還特別開辟了一個雙重功能的地址區間,使用極為靈活,這一功能無疑給使用者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3、乘法和除法指令,這給編程也帶來了便利。很多的八位單片機都不具備乘法功能,作乘法時還得編上一段子程序調用,十分不便。
(3)arm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單片機技術的開發
單片機在電子技術中的開發,主要包括CPU開發、程序開發、 存儲器開發、計算機開發及C語言程序開發,同時得到開發能夠保證單片機在十分復雜的計算機與控制環境中可以正常有序的進行,這就需要相關人員採取一定的措施,下文是筆者的一些簡單介紹:
(1)CPU開發。開發單片機中的CPU匯流排寬度,能夠有效完善單片機信息處理功能緩慢的問題,提高信息處理效率與速度,開發改進中央處理器的實際結構,能夠做到同時運行2-3個CPU,從而大大提高單片機的整體性能。
(2)程序開發。嵌入式系統的合理應用得到了大力推廣,對程序進行開發時要求能夠自動執行各種指令,這樣可以快速准確地採集外部數據,提高單片機的應用效率。
(3)存儲器開發。單片機的發展應著眼於內存,加強對基於傳統內存讀寫功能的新內存的探索,使其既能實現靜態讀寫又能實現動態讀寫,從而顯著提高存儲性能。
(4)計算機開發。進一步優化和開發單機片應激即分析,並應用計算機系統,通過連接通信數據,實現數據傳遞。
(5)C語言程序開發。優化開發C語言能夠保證單片機在十分復雜的計算機與控制環境中,可以正常有序的進行,促使其實現廣泛全面的應用。
『肆』 ARM處理器發展歷史,有沒有人知道ARM處理器哪一年開發出哪一種型號比如說ARM9是哪一年的
1995 ——富士-AMD 半導體有限公司(FASL)的聯合生產基地開始動工。
1995 ——Fab 25 建成。
1996 ——AMD 收購NexGen。
1996 ——AMD 在德累斯頓動工修建Fab 30 。
1997 ——AMD 推出AMD-K6 處理器。
1998 ——AMD 在微處理器論壇上發布AMD 速龍處理器(以前的代號為K7)。
1998 ——AMD 和Motorola 宣布就開發銅互連技術的開發建立長期的夥伴關系。
1999 ——AMD 慶祝創立30 周年。
1999 ——AMD 推出AMD 速龍處理器,它是業界第一款支持Microsoft Windows計算的第七代處理器。
2000 ——AMD 宣布Hector Ruiz 被任命為公司總裁兼CEO。
2000 ——AMD 日本分公司慶祝成立25 周年。
2000 ——AMD 在第一季度的銷售額首次超過了10 億美元,打破了公司的銷售記錄。
2000 ——AMD 的Dresden Fab 30 開始首次供貨。
2001 ——AMD 推出AMD 速龍XP處理器。
2001 ——AMD 推出面向伺服器和工作站的AMD 速龍MP 雙處理器。
2002 ——AMD 和UMC 宣布建立全面的夥伴關系,共同擁有和管理一個位於新加坡的300 mm晶圓製造中心,並合作開發先進的處理技術設備。
2002 ——AMD 收購Alchemy Semiconctor,建立個人連接解決方案業務部門。
2002 ——Hector Ruiz接替Jerry Sanders,擔任AMD 的首席執行官。
2002 ——AMD 推出第一款基於MirrorBit(TM) 架構的快閃記憶體設備。
2003 ——AMD 推出面向伺服器和工作站的AMD Opteron(TM)(皓龍)處理器。
2003 ——AMD 推出面向台式電腦和筆記簿電腦的 AMD 速龍(TM)64處理器。
2003 ——AMD 推出AMD 速龍(TM)64FX處理器. 使基於AMD 速龍(TM)64FX處理器的系統能提供影院級計算性能。
1981年,AMD 287FPU,使用Intel80287 核心。產品的市場定位和性能與Intel80287 基本相同。也是迄今為止AMD 公司唯一生產過的FPU產品,十分稀有。
■AMD 8080(1974年)、8085(1976年)、8086(1978年)、8088(1979年)、80186(1982年)、80188、80286微處理器,使用Intel8080 核心。產品的市場定位和性能與Intel同名產品基本相同。
■AMD 386(1991年)微處理器,核心代號P9,有SX 和DX 之分,分別與Intel80386SX 和DX 相兼容的微處理器。AMD 386DX與Intel 386DX同為32位處理器。不同的是AMD 386SX是一個完全的16位處理器,而Intel 386SX是一種准32位處理器(內部匯流排32位,外部16位)。AMD 386DX的性能與Intel80386DX相差無己,同為當時的主流產品之一。AMD也曾研發了386 DE等多種型號基於386核心的嵌入式產品。
■AMD 486DX(1993年)微處理器,核心代號P4,AMD 自行設計生產的第一代486產品。而後陸續推出了其他486級別的產品,常見的型號有:486DX2,核心代號P24;486DX4,核心代號P24C;486SX2,核心代號P23等。其它衍生型號還有486DE、486DXL2等,比較少見。AMD 486的最高頻率為120MHz(DX4-120),這是第一次在頻率上超越了強大的競爭對手Intel 。
■AMD 5X86(1995年)微處理器,核心代號X5,AMD 公司在486市場的利器。486時代的後期,TI(德州儀器)推出了高性價比的TI486DX2-80,很快佔領了中低端市場,Intel 也推出了高端的Pentium系列。AMD為了搶占市場的空缺,便推出了5x86系列CPU(幾乎是與Cyrix 5x86同時推出)。它是486級最高頻的產品----33*4、133MHz,0.35微米製造工藝,內置16KB一級回寫緩存,性能直指Pentium75,並且功耗要小於Pentium。
K6時代之前產品圖(12張)■AMD K5(1997年)微處理器,1997年發布。因為研發問題,其上市時間比競爭對手Intel的"奔騰"晚了許多,再加上性能並不十分出色,這個不成功的產品一度使得AMD 的市場份額大量喪失。K5的性能非常一般,整數運算能力比不上Cyrix x86,但比"奔騰"略強;浮點預算能力遠遠比不上"奔騰",但稍強於Cyrix 6x86。綜合來看,K5屬於實力比較平均的產品,而上市之初的低廉的價格比其性能更加吸引消費者。另外,最高端的K5-RP200產量很小,並且沒有在中國大陸銷售。
■AMD K6(1997年)處理器是與Intel PentiumMMX同檔次的產品。是AMD 在收購了NexGen,融入當時先進的NexGen 686技術之後的力作。它同樣包含了MMX指令集以及比Pentium MMX整整大出一倍的64KB的L1緩存!整體比較而言,K6是一款成功的作品,只是在性能方面,浮點運算能力依舊低於Pentium MMX 。
■K6-2(1998年)系列微處理器曾經是AMD的拳頭產品,現在我們稱之為經典。為了打敗競爭對手Intel,AMD K6-2系列微處理器在K6的基礎上做了大幅度的改進,其中最主要的是加入了對"3DNow!"指令的支持。"3DNow!"指令是對X86體系的重大突破,此項技術帶給我們的好處是大大加強了計算機的3D處理能力,帶給我們真正優秀的3D
K6時代(14張)表現。當你使用專門"3DNow!"優化的軟體時就能發現,K6-2的潛力是多麼的巨大。而且大多數K6-2並沒有鎖頻,加上0.25微米製造工藝帶給我們的低發熱量,能很輕松的超頻使用。也就是從K6-2開始,超頻不再是Intel的專有名詞。同時,K6-2也繼承了AMD 一貫的傳統,同頻型號比Intel 產品價格要低25% 左右,市場銷量驚人。K6-2系列上市之初使用的是"K6 3D"這個名字("3D"即"3DNow!"),待到正式上市才正名為"K6-2"。正因為如此,大多數K6 3D為ES(少量正式版,畢竟沒有量產)。K6 3D曾經有一款非標準的250MHz 產品,但是在正式的K6-2系列中並沒有出現。K6-2的最低頻率為200MHz,最高達到550MHz。
■AMD 於1999年2月推出了代號為"Sharptooth"(利齒)的K6-3(1998年)系列微處理器,它是AMD 推出的最後一款支持Super架構和CPGA封裝形式的CPU。K6-3採用了0.25微米製造工藝,集成256KB二級緩存(競爭對手英特爾的新賽揚是128KB),並以CPU 的主頻速度運行。而曾經Socket 7主板上的L2此時就被K6-3自動識別為了L3,這對於高頻率的CPU來說無疑很有優勢,雖然K6-3的浮點運算依舊差強人意。因為各種原因,K6-3投放市場之後難覓蹤跡,價格也並非平易近人,即便是更加先進的K6-3+出現之後。
K6時代之後產品圖(20張)■AMD 於2001年10月推出了K8架構。盡管K8和K7採用了一樣數目的浮點調度程序窗口(scheling window ),但是整數單元從K7的18個擴充到了24個,此外,AMD 將K7中的分支預測單元做了改進。global history counter buffer(用於記錄CPU 在某段時間內對數據的訪問,稱之為全歷史計數緩沖器)比起Athlon來足足大了4倍,並在分支測錯前流水線中可以容納更多指令數,AMD 在整數調度程序上的改進讓K8的管線深度比Athlon多出2級。增加兩級線管深度的目的在於提升K8的核心頻率。在K8中,AMD 增加了後備式轉換緩沖,這是為了應對Opteron在伺服器應用中的超大內存需求。
■AMD於2007下半年推出K10架構。
採用K10架構的 Barcelona 為四核並有4.63億晶體管。Barcelona是AMD 第一款四核處理器,原生架構基於65nm 工藝技術。和Intel Kentsfield 四核不同的是,Barcelona並不是將兩個雙核封裝在一起,而是真正的單晶元四核心。
■引入SSE128技術
Barcelona中的一項重要改進是被 AMD 稱為「SSE128」的技術,在K8架構中,處理器可以並行處理兩個SSE指令,但是SSE執行單元一般只有64位帶寬。對於128位的SSE操作,K8處理器需要將其作為兩個64位指令對待。也就是說,當一個128位SSE指令被取出後,首先需要將其解碼為兩個micro-ops,因此一個單指令還佔用了額外的解碼埠,降低了執行效率。
■內存控制器再度強化
當年當AMD 將內存控制器集成至CPU 內部時,我們看到了嶄新而強大的K8構架。如今,Barcelona的內存控制器在設計上將又一次極大的改進其內存性能。
■創新——三級緩存
受工藝技術方面的影響,AMD處理器的緩存容量一直都要落後於Intel,AMD 自己也清楚自己無法在寶貴的die上加入更多的晶體管來實現大容量的緩存,但是勇於創新的AMD卻找到了更好的辦法——集成內存控制器。
■領先的性能滿足當今最迫切的商務需求
數據中心的管理者們面對日益增長的壓力,諸如網路服務
AMD近幾年主要產品LOGO(18張)、資料庫應用等的企業工作負載對計算的需求越來越高;而在當前的IT支出環境下,還要以更低的投入實現更高的產出。迅速增長的新計算技術如雲計算和虛擬化等,在今年第二季度實現了60%的同比增長率3,這些技術在迅速應用的同時也迫切需要一個均衡的系統解決方案。最新的四核AMD皓龍處理器進一步增強了AMD獨有的直連架構優勢,能夠為包括雲計算和虛擬化在內的日漸擴大的異構計算環境提供具有出色穩定性和擴展性的解決方案。
『伍』 arm的歷史發展
1978年12月5日,物理學家赫爾曼·豪澤( Hauser)和工程師Chris Curry,在英國劍橋創辦了CPU公司(Cambridge Processing Unit),主要業務是為當地市場供應電子設備。1979年,CPU公司改名為Acorn計算機公司。
起初,Acorn公司打算使用摩托羅拉公司的16位晶元,但是發現這種晶元太慢也太貴。一台售價500英鎊的機器,不可能使用價格100英鎊的CPU!他們轉而向Intel公司索要80286晶元的設計資料,但是遭到拒絕,於是被迫自行研發。
1985年,Roger Wilson和Steve Furber設計了他們自己的第一代32位、6M Hz的處理器,用它做出了一台RISC指令集的計算機,簡稱ARM(Acorn RISC Machine)。這就是ARM這個名字的由來。
RISC的全稱是精簡指令集計算機(re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它支持的指令比較簡單,所以功耗小、價格便宜,特別適合移動設備。早期使用ARM晶元的典型設備,就是蘋果公司的牛頓PDA。
20世紀80年代後期,ARM很快開發成Acorn的台式機產品,形成英國的計算機教育基礎。
1990年11月27日,Acorn公司正式改組為ARM計算機公司。蘋果公司出資150萬英鎊,晶元廠商VLSI出資25萬英鎊,Acorn本身則以150萬英鎊的知識產權和12名工程師入股。公司的辦公地點非常簡陋,就是一個谷倉。20世紀90年代,ARM 32位嵌入式RISC(Reced lnstruction Set Computer)處理器擴展到世界范圍,占據了低功耗、低成本和高性能的嵌入式系統應用領域的領先地位。ARM公司既不生產晶元也不銷售晶元,它只出售晶元技術授權。
『陸』 C++的發展歷史。詳細。
C語言的歷史:
著名的計算機科學家丹尼斯·里奇(Dennis Ritchie)創造的。1967年, Ritchie進入貝爾實驗室工作。貝爾實驗室是當時世界上最有創造力的地方之一,著名的C語言、C++語言和Unix操作系統都誕生於此。一開始, 里奇和他的同事肯·湯普生開始研究DEC PDP-7機器,但是在這個機器上寫程序很困難,只能用很底層很高深的匯編語言。於是湯普生設計了一種高級程序語言,並把它命名為B語言。但是由於B語言本身設計的缺陷,使他在內存的限制面前一籌莫展。1973年,里奇決定對B語言進行改良,他賦予了新語言強有力的系統控制方面的能力,並且新語言非常簡潔、高效,里奇把它命名為C語言,意為B語言的下一代。
在開發C語言的同時,里奇和湯普生、布朗(貝爾實驗室的另一名科學家)還接受了一個新任務,就是在DEC PDP-7上開發一個多任務、多用戶的操作系統,1969年,他們用匯編語言完成了這個操作系統的第一個版本,里奇受一個更早的項目Multics的啟發,將這個系統命名為Unix。
為了在全世界面前展現C語言強大的能力,里奇用C語言把Unix操作系統重寫了一遍,這就是Unix第三版。而之前的第二版是用B語言開發的。1977年,為了推廣貝爾實驗室開發的Unix操作系統,里奇發表了不依賴於具體機器系統的C語言編譯文本《可移植的C語言編譯程序》,使C語言再向前跨出一大步,各種計算機都開始支持C語言。
1978年裡奇和布朗一起出版了《C語言》一書,從而使C語言成為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高級程序設計語言,而該書也成為計算機科學界最暢銷的書籍之一。里奇把全部精力都放到Unix、C語言、C++語言的應用和推廣上,曾在很多國家進行過教學和講座活動。2000年,他來到了中國,在北京大學和復旦大學進行了題為《貝爾實驗室與操作系統》的講演,為推動中國Unix/Linux的應用和發展貢獻了力量。
1983年,人們將計算機科學方面的最高榮譽——圖靈獎頒發給了里奇,以表彰他對計算機科學所做出的傑出貢獻。
C語言的特色
C語言是高級程序語言,也就是說程序員不必知道具體的中央處理器型號也可以為計算機進行程序編制。它主要用來進行計算機的程序設計。C語言具有高效、靈活、功能豐富、表達力強和移植性好等的特點,在計算機語言中備受青睞。
在程序能夠運行前,源代碼必須有編譯器編譯成機器語言。相對於匯編語言只能針對具體型號的CPU才能運行,C語言的便捷性是很明顯的。
C語言的主要特性
C語言保留了低級語言的特性,例如涉及內存的指針。
C語言通過參數在函數里傳遞數值。
使用了預處理機制,使得程序里可以通過包含例如宏處理的方式來處理源程序。
C語言提供了一套標准庫,這些庫里提供了十分有用的功能。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這些特性都是有效的。例如,預處理通常作為一個獨立的程序被處理,這使得與處理的程序並不一定被完全編譯。
雖然C是高級語言,但是它同時擁有一些匯編語言的特性,對其它的語言來說這是接近低級語言的特點。例如,在C語言里,程序員可以對計算機內存進行管理。在默認的情況下,C語言不會對數組的范圍進行檢查,也就是說即使數組越界,C語言也不會作出錯誤提示。對計算機內存的管理使得程序員可以變出更快捷、更有效的程序,這對於設備驅動程序來說尤為重要。但是這也使得程序容易產生令人討厭的「臭蟲」,例如緩沖器溢出錯誤。然而,這些錯誤可以由一些工具來避免。
C語言的不足可以由由C語言發展而來的更新的編程語言改進。Cyclone語言的擁有提防對於內存錯誤的特性。C++和Objective C提供了用於面向對象的編程結構。Java和C#增加了面向對象的結構使得對內存的管理自動化。
C語言的版本
K&R C
C不斷的從它的第一版本進行改進。在1978年,Kernighan和里奇的C編程語言第一版出版。它介紹了下面的有關C語言版本的特性:
struct數據類型
long int數據類型
unsigned int數據類型
把運算符=+改為+=,依次類推。因為=+使得編譯器混淆。
在以後的幾年裡,C編程語言一直被廣泛作為C語言事實上的規范。在這本書中,C語言通常被表述成"K&R C"。(第二版的包括了ANSI C標准)
K&R C通常被作為C編譯器所支持的最基本的C語言部分。雖然現在的編譯器並不一定都完全遵循ANSI標准,但K&R C作為C語言的最底要求仍然要編程人員掌握。但是無論怎樣,現在使用廣泛的C語言版本都已經與K&R C相距甚遠了,因為這些編譯器都使用ANSI C標准。
ANSI C和ISO C
1989年,C語言被ANSI標准化。(ANSI X3.159-1989)。標准化的一個目的是擴展K&R C。這個標准包括了一些新的特性。在K&R出版後,一些新的特徵被「非官方」的加到C語言中。
void函數
函數返回struct或union類型
void *數據類型
在ANSI標准化自己的過程中,一些新的特徵被加了進去。ANSI也標准了函數庫。ANSI C標准被ISO(國際標准化組織)採納成為ISO 9899。ISO的第一個版本文件在1990年出版。
C99
在ANSI標准化後,C語言的標准在一段相當的時間內都保持不變,盡管C++繼續在改進。(實際上,Normative Amendment1在1995年已經開發了一個新的C語言版本。但是這個版本很少為人所知。)標准在90年代才經歷了改進,這就是ISO9899:1999(1999年出版)。這個版本就是通常提及的C99。它被ANSI於2000年三月採用。
在C99中包括的特性有:
可變范圍的數組
新增加的數據類型,包括long long int,布爾類型和用於表示復數的類型
支持用//表示注釋(這個特性實際上在C89的很多編譯器上已經被支持了)
snprintf
但是各個公司對C99的支持所表現出來的興趣不同。當GCC和其它一些商業編譯器支持C99的大部分特性的時候,微軟和Borland卻似乎對此不感興趣。
C++歷史:
語言的發展是一個逐步遞進的過程,C++ 是直接從 C 語言發展過來的,而 C 語言是從 B 語言發展過來的,B 語言是 BCPL 的一個解釋性後代,BCPL 是 Basic CPL。其中最有趣的是 CPL 中 C 的由來,由於當時這個語言是劍橋大學和倫敦大學合作開發的,在倫敦的人員加入之前,C 表示劍橋,倫敦人員加入之後,C 表示 Combined 組合。還有一種非正式的說法,C 表示 Christopher,因為 Christopher 是 CPL 背後的主要動力。
最初導致C++誕生的原因是在Bjarne博士等人試圖去分析UNIX的內核的時候,這項工作開始於1979年4月,當時由於沒有合適的工具能夠有效的分析由於內核分布而造成的網路流量,以及怎樣將內核模塊化。同年10月,Bjarne博士完成了一個可以運行的預處理程序,稱之為Cpre,它為C加上了類似Simula的類機制。在這個過程中,Bjarne博士開始思考是不是要開發一種新的語言,當時貝爾實驗室對這個想法很感興趣,就讓Bjarne博士等人組成一個開發小組,專門進行研究。
當時不是叫做C++,而是C with class,這是把它當作一種C語言的有效擴充。由於當時C語言在編程界居於老大的地位,要想發展一種新的語言,最強大的競爭對手就是C語言,所以當時有兩個問題最受關註:C++要在運行時間、代碼緊湊性和數據緊湊性方面能夠與C語言相媲美,但是還要盡量避免在語言應用領域的限制。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很自然的想法就是讓C++從C語言繼承過來,但是我們的Bjarne博士更具有先見之明,他為了避免受到C語言的局限性,參考了很多的語言,例如:從Simula繼承了類的概念,從Algol68繼承了運算符重載、引用以及在任何地方聲明變數的能力,從BCPL獲得了//注釋,從Ada得到了模板、名字空間,從Ada、Clu和ML取來了異常。
下面讓我們來一起看一下C++歷史上的主要事件:
1983年8月, 第一個C++實現投入使用(所以我喜歡說1983年C++開了天界)
1983年12月,Rick Mascitti建議命名為CPlusPlus,即C++。
1985年2月, 第一個C++ Release E發布。
10月,CFront的第一個商業發布,CFront Release 1.0。
10月,Bjarne博士完成了經典巨著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第一版
1986年11月,C++第一個商業移植CFront 1.1,Glockenspiel。
1987年2月, CFront Release 1.2發布。
11月,第一個USENIX C++會議在新墨西哥州舉行。
1988年10月,第一次USENIX C++實現者工作會議在科羅拉多州舉行。
1989年12月,ANSI X3J16在華盛頓組織會議。
1990年3月, 第一次ANSI X3J16技術會議在新澤西州召開.
5月, C++的又一個傳世經典ARM誕生。
7月, 模板被加入。
11月,異常被加入。
1991年6月, 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第二版完成。
6月, 第一次ISO WG21會議在瑞典召開。
10月,CFront Release 3.0發布。
1993年3月, 運行時類型識別在俄勒岡州被加入。
7月, 名字空間在德國慕尼黑被加入。
1994年8月, ANSI/ISO委員會草案登記。
1997年7月, 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第三版完成。
10月,ISO標准通過表決被接受
1998年11月,ISO標准被批准。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一下C++編譯器的「第一個」:
1985年10月,Cfront Release 1.0發布。
1987年12月,GNU C++發布。
1988年1 月,第一個Oregon Software C++發布。
6 月,第一個Zortech C++發布。
1990年5 月,第一個Borland C++發布。
1992年2 月,第一個Dec C++發布。
3 月,第一個Microsoft C++發布。
5 月,第一個IBM C++發布。
網路有
C語言:http://bk..com/view/1219.htm
C++http://bk..com/view/824.htm
『柒』 arm的市場前景
微軟公司(2011年)宣布,下一版Windows將正式支持ARM處理器。這是計算機工業發展歷史上的一件大事,標識著x86處理器的主導地位發生動搖。在移動設備市場,ARM處理器的市場份額超過90%;在伺服器市場,2011年就會有2.5GHz的伺服器上市;在桌面電腦市場,又有了微軟的支持。ARM成為主流,恐怕指日可待。難怪有人驚呼,Intel公司將被擊敗!ARM微處理器核技術廣泛應用於攜帶型通信產品、手持運算、多媒體和嵌入式解決方案等領域,已成為RISC的標准。
與這場轟轟烈烈的變革相比,它的主角ARM公司卻沒有受到太多的關注,顯得不太起眼。這家遠離矽谷、位於劍橋大學的英國公司,到底是怎麼走到今天的,居然能將晶元巨人Intel拉下馬?
展望未來,即使Intel成功地實施了Atom戰略,將x86晶元的功耗和價格大大降低,它與ARM競爭也將非常吃力。因為ARM的商業模式是開放的,任何廠商都可以購買授權,所以未來並不是Intel vs. ARM,而是Intel vs. 世界上所有其他半導體公司。那樣的話,Intel的勝算能有多少呢?
2012年10月29日AMD做出了一個震驚業界的宣布:AMD將會設計基於64-bit ARM架構的處理器,首先從雲和數據中心伺服器領域開始。AMD、ARM在伺服器領域的合作已經得到了戴爾、惠普兩大伺服器廠商,以及伺服器系統廠商RedHat的鼎力支持,新的生態系統已具雛形,AMD能否藉此東山再起?
AMD的首批ARM處理器於2014年問世,仍將披掛Opteron皓龍品牌。這種64位的多核心SoC會針對數據中心中份額最大的密集型高能效伺服器進行優化,提供現代計算體驗,並整合收購而來的SeaMicro Freedom超級計算光纖互聯技術。
『捌』 什麼是arm,arm嵌入式的發展歷程及其應用
不知道這篇能不能幫回到你答http://atmel.eefocus.com/mole/forum/thread-2658-1-1.html
『玖』 誰能抄段CPU發展史給我啊,×86是什麼東西,ARM呢奔騰,賽揚,AMD,I3,I5等等,這些和
可以說Intel公司的歷史就是一部CPU的發展史,下面以Intel為例簡單說一下CPU的歷史。
1微處理器CPU的誕生
編輯
1971年。世界上第一塊微處理器4004在Intel公司誕生了。它出現的意義是劃時代的,比起現在的CPU,4004顯得很可憐,它只有2300個晶體管,功能相當有限,而且速度還很慢。
2發展時間表
編輯
1978年,Intel公司首次生產出16位的微處理器命名為i8086,同時還生產出與之相配合的數學協處理器i8087,這兩種晶元使用相互兼容的指令集。由於這些指令集應用於i8086和i8087,所以人們也這些指令集統一稱之為X86指令集。這就是X86指令集的來歷。
1979年,Intel公司推出了8088晶元,它是第一塊成功用於個人電腦的CPU。它仍舊是屬於16位微處理器,內含29000個晶體管,時鍾頻率為4.77MHz,地址匯流排為20位,定址范圍僅僅是1MB內存。8088內部數據匯流排都是16位,外部數據匯流排是8位,而它的兄弟8086是16位,這樣做只是為了方便計算機製造商設計主板。
1981年8088晶元首次用於IBM PC機中,開創了全新的微機時代。
1982年,Intel推出80286晶元,它比8086和8088都有了飛躍的發展,雖然它仍舊是16位結構,但在CPU的內部集成了13.4萬個晶體管,時鍾頻率由最初的6MHz逐步提高到20MHz。其內部和外部數據匯流排皆為16位,地址匯流排24位,可定址16MB內存。80286也是應用比較廣泛的一塊CPU。
1985年Intel推出了80386晶元,它X86系列中的第一種32位微處理器,而且製造工藝也有了很大的進步。80386內部內含27.5萬個晶體管,時鍾頻率從12.5MHz發展到33MHz。80386的內部和外部數據匯流排都是32位,地址匯流排也是32位,可定址高達4GB內存,可以使用Windows操作系統了。
1989年,Intel推出80486晶元,它的特殊意義在於這塊晶元首次突破了100萬個晶體管的界限,集成了120萬個晶體管。80486是將80386和數學協處理器80387以及一個8KB的高速緩存集成在一個晶元內,並且在80X86系列中首次採用了RISC(精簡指令集)技術,可以在一個時鍾周期內執行一條指令。它還採用了突發匯流排(Burst)方式,大大提高了與內存的數據交換速度。
1971 年,Intel 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微處理器 4004,它是一個包含了2300個晶體管的4位CPU。
1978年,Intel推出了具有 16 位數據通道、內存定址能力為 1MB、最大運行速度 8MHz 的8086, 並根據外設的需求推出了外部匯流排為 8 位的 8088, 從而有了 IBM 的 XT 機。隨後,Intel 又推出了 80186 和 80188,並在其中集成了更多的功能。
到1982 年的時候, Intel 在8086 的基礎上推出了80286,IBM 則採用80286 推出了AT 機並在當時引起了轟動,進而使得以後的 PC 機不得不一直兼容於PC XT/AT。
到了1985 年,Intel 推出了80386, 但並沒有引起IBM 的足夠重視,反而是 Compaq 率先採用了它。可以說,這是 P C 廠商正式走「兼容」道路的開始,也是AMD 等 CPU 生產廠家走「兼容」道路的開始和 32 位 CPU的開始,直到今天的 P4 和 K7 依然是 32 位的 CPU(局部64位) 。
1989 年,80486 橫空出世,它第一次使晶體管集成數達到了 120 萬個,並且在一個時鍾周期內能執行 2 條指令。
3重大突破——超頻
編輯
隨後,AMD、Cyrix 等陸續推出了 80486 的兼容CPU,於是人們只知有 386 和 486 之分而不知有 Intel 和非Intel 之分。 鑒於這種情況, Intel 沒有將486 的後一代產品稱為 586,而是使用了注冊商標 Pentium,Pentium 一經推出即大受歡迎,正如其中文名「奔騰」一樣,其速度全面超越了 486CPU。盡管有浮點運 算錯誤的干擾,但對手的 5X86 更像是一個超級 486,就算是後來的 AMDK 5 也因為推出較晚和浮點運算不夠強勁而大敗於Pentium。在Pentium 家族中,早期的 50MHz、60MHz 為P5,而75MHz~200MHz的產品則為P54C。隨後,Intel將MMX技術應用到 Pentium 中 ,這一代產品從 133MHz到233MHz,即P55C。其中的Pentium 166 MMX 的產品被玩家們親切地稱為 「黑金剛」 ,從此張口不離超頻二字。 其實在 P55C 之前,Intel 早就推出了Pentium Pro,但是當時微軟的Windows95 尚未推出,徹底拋棄了 16 位代碼的Pentium Pro在運行DOS時甚至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 因而Pentium Pro只能在高端的32 位運算中一展風采。但正是Pentium Pro奠定了P6架構,甚至我們可以說PentiumⅡ= Pentium Pro + MMX。
進入新世紀以來,CPU進入了更高速發展的時代,以往可望而不可及的1Ghz大關被輕松突破了,在市場分布方面,仍然是Intel跟AMD公司在 兩雄爭霸,它們分別推出了Pentium4、Tualatin核心Pentium III和Celeron,Tunderbird核心Athlon、AthlonXP和Duron等處理器,競爭日益激烈。
2004 奔四
2006 AMD 速龍64*2
下半年英特爾四核 至強
07年 酷睿四核
08年 I7誕生 720 820
之後I7和酷睿陸續向下發展
10年 I3 I5 誕生
10年9月 全世界尚未發布的消息:amd六核已經開始供應
11年 I7 980X即將退市
I3 I5 二代上市 I7 二代上市
『拾』 ARM技術的發展現狀和應用領域
應用領域:ARM將其技術授權給世界上許多著名的半導體、軟體和OEM廠商,每個廠商得到的都是一套獨一無二的ARM相關技術及服務。利用這種合夥關系,ARM很快成為許多全球性RISC標準的締造者。目前,總共有30家半導體公司與ARM簽訂了硬體技術使用許可協議,其中包括Intel、IBM、LG半導體、NEC、SONY、菲利浦和國民半導體這樣的大公司。至於軟體系統的合夥人,則包括微軟、升陽和MRI等一系列知名公司。詳細可以上這里看看,有很多介紹 http://ke..com/view/11200.html?wtp=tt http://www.soeol.com/downs/news/2008/5-25/2008525115334.html http://www.soeol.com/downs/news/2008/5-24/2008524220734.html 中文ARM指令集下載 http://www.studydz.com/download/xianyushi/2008-08-04/120.html http://..com/question/30246372.html http://www.cmo.com.cn/0704z/tszs/zy.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