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磁共振發展歷史

磁共振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20 11:42:05

『壹』 磁力共振的發展歷程

核磁共振是繼CT後醫學影像學的又一重大進步。自80年代應用以來,它以極快的速度得到發展。磁矩是由許多原子核所具有的內部角動量或自旋引起的,自1940年以來研究磁矩的技術已得到了發展。物理學家正在從事的核理論的基礎研究為這一工作奠定了基礎。1933年,G·O·斯特恩(Stern)和I·艾斯特曼(Estermann)對核粒子的磁矩進行了第一次粗略測定。美國哥倫比亞的I·I·拉比(Rabi生於1898年)的實驗室在這個領域的研究中獲得了進展。這些研究對核理論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當受到強磁場加速的原子束加以一個已知頻率的弱振盪磁場時原子核就要吸收某些頻率的能量,同時躍遷到較高的磁場亞層中。通過測定原子束在頻率逐漸變化的磁場中的強度,就可測定原子核吸收頻率的大小。這種技術起初被用於氣體物質,後來通過斯坦福的F.布絡赫(Bloch生於1905年)和哈佛大學的E·M·珀塞爾(Puccell生於1912年)的工作擴大應用到液體和固體。布絡赫小組第一次測定了水中質子的共振吸收,而珀塞爾小組第一次測定了固態鏈烷烴中質子的共振吸收。自從1946年進行這些研究以來,這個領域已經迅速得到了發展。物理學家利用這門技術研究原子核的性質,同時化學家利用它進行化學反應過程中的鑒定和分析工作,以及研究絡合物、受阻轉動和固體缺陷等方面。1949年,W·D·奈特證實,在外加磁場中某個原子核的共振頻率有時由該原子的化學形式決定。比如,可看到乙醇中的質子顯示三個獨立的峰,分別對應於CH3、CH2和OH鍵中的幾個質子。這種所謂化學位移是與價電子對外加磁場所起的屏蔽效應有關。

『貳』 磁共振是怎麼發明的(誰發明的)

磁共振是在固體微觀量子理論和無線電微波電子學技術發展的基礎上被發現的,德國西門子公司是第一台醫用磁共振機的發明者。

1945年首先在順磁性Mn鹽的水溶液中觀測到順磁共振,第二年,又分別用吸收和感應的方法發現了石蠟和水中質子的核磁共振,用波導諧振腔方法發現了Fe、Co和Ni薄片的鐵磁共振。

1950年在室溫附近觀測到固體Cr2O3的反鐵磁共振,1953年在半導體硅和鍺中觀測到電子和空穴的迴旋共振,1953年和1955年先後從理論上預言和實驗上觀測到亞鐵磁共振,隨後又發現了磁有序系統中高次模式的靜磁型共振(1957)和自旋波共振(1958)。

1956年開始研究兩種磁共振耦合的磁雙共振現象,這些磁共振被發現後,便在物理、化學、生物等基礎學科和微波技術、量子電子學等新技術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例如順磁固體量子放大器,各種鐵氧體微波器件,核磁共振譜分析技術和核磁共振成像技術及利用磁共振方法對順磁晶體的晶場和能級結構、半導體的能帶結構和生物分子結構等的研究。

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自旋、磁矩參數的測定也是以各種磁共振原理為基礎發展起來的。

磁共振成像技術由於其無輻射、解析度高等優點被廣泛的應用於臨床醫學與醫學研究,一些先進的設備製造商與研究人員一起,不斷優化磁共振掃描儀的性能、開發新的組件。

(2)磁共振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磁共振技術與一般的物理化學方法不同, 它能在不破壞樣品的條件下,利用構成分子的原子核本身的磁矩特徵,精確快速地給被測樣品定性、定量、定結構。

磁共振能提供其他理化方法所不能得到的許多重要參數,基於核磁共振原理而設計的核磁共振波譜儀能夠研究物質的化學位移,以探討價電子對核的屏蔽作用來分析各種化學基團的存在。

能夠研究物質的自旋一自旋禍合,以探討各種化學基團的相互作用關系、作用力和空間構型,能夠測試物質反應的動力學、中和反應以及質子交換反應等,還可以通過對譜線的面積、寬度等的分析以燎解被測物質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其結構的相應變化規律性。

『叄』 醫學影像學的發展歷史

基本簡介
醫學影像是指為了醫療或醫學研究,對人體或人體某部份,以非侵入方式取得內部組織影像的技術與處理過程,是一種逆問題的推論演算,即成因(活體組織的特性)是經由結果(觀測影像信號)反推而來。 作為一門科學,醫學影像屬於生物影像,並包含影像診斷學、放射學、內視鏡、醫療用熱影像技術、醫學攝影和顯微鏡。另外,包括腦波圖和腦磁造影等技術,雖然重點在於測量和記錄,沒有影像呈顯,但因所產生的數據俱有定位特性(即含有位置信息),可被看作是另外一種形式的醫學影像。 臨床應用方面,又稱為醫學成像,或影像醫學,有些醫院會設有影像醫學中心、影像醫學部或影像醫學科,設置相關的儀器設備,並編制有專門的護理師、放射技師以及醫師,負責儀器設備的操作、影像的解釋與診斷(在台灣須由醫師負責),這與放射科負責放射治療有所不同。 在醫學、醫學工程、醫學物理與生醫資訊學方面,醫學影像通常是指研究影像構成、擷取與儲存的技術、以及儀器設備的研究開發的科學。而研究如何判讀、解釋與診斷醫學影像的是屬於放射醫學科,或其他醫學領域(如神經系統學科、心血管病學科...)的輔助科學。
高校開設此類專業類型
目前,我國高校開設的 醫學影像學專業分為四年制和五年制 ,具體介紹可參照 網路 「醫學影像技術」詞條。
編輯本段發展歷史
1895年德國物理學家威廉·康拉德·倫琴發現 X 射線(一般稱 X 光)以降,開啟了醫學影像嶄新的一頁,在此之前,醫師想要了解病患身體內部的情況時,除了直接剖開以外,就只能靠觸診,但這兩種方法都有一定的風險。
編輯本段現代醫學影像技術
醫學影像發展至今,除了X 射線以外,還有其他的成像技術,並發展出多種的影像技術應用。另外在生醫資訊應用方面,為能所產生的數位影像檔案與影像數位化檔案,可以交換與查閱,發展出醫療數位影像傳輸協定技術。
X 射線
血管攝影 (Angiography) 心血管攝影 (Cardiac angiography) 電腦斷層掃描 (CT,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牙齒攝影 (Dental radiography) 螢光透視鏡 (Fluoros) 乳房攝影術 (Mammography) X光片 (Radiography)
伽馬射線
伽馬攝影 (Gamma camera) 正子發射斷層掃描 (PET,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單一光子發射斷層掃描 (SPECT,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磁共振
核磁共振成像 (NMRI,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磁共振成像 (MRI,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超音波
醫學超音波檢查 (Medical ultrasonography)
光學攝影
內視鏡 (Endos)
其他
螢光血管顯影術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顯微鏡 (Microscope) 光聲成像技術 (Photoacoustic imaging) 熱影像技術 (Thermography)
復合應用
正子發射電腦斷層掃描 (PET/CT,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with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單一光子發射電腦斷層掃描 (SPECT/CT,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with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肆』 電子順磁共振的研究歷史

電子順磁共振首先是由前蘇聯物理學家 E·K·扎沃伊斯基於1944年從MnCl2、CuCl2等順磁性鹽類發現的。物理學家最初用這種技術研究某些復雜原子的電子結構、晶體結構、偶極矩及分子結構等問題。以後化學家根據電子順磁共振測量結果,闡明了復雜的有機化合物中的化學鍵和電子密度分布以及與反應機理有關的許多問題。美國的B·康芒納等人於1954年首次將電子順磁共振技術引入生物學的領域之中,他們在一些植物與動物材料中觀察到有自由基存在。20世紀60年代以來,由於儀器不斷改進和技術不斷創新,電子順磁共振技術至今已在物理學、半導體、有機化學、絡合物化學、輻射化學、化工、海洋化學、催化劑、生物學、生物化學、醫學、環境科學、地質探礦等許多領域內得到廣泛的應用。

『伍』 磁共振成像的發展歷程

1978 年底,第一套磁共振系統在位於德國埃爾蘭根的西門子研究基地的一個小木屋中誕生。 1979 年底,當系統終於可以工作時,它的第一件作品是辣椒的圖像。第一張人腦影像於 1980年 3 月獲得,當時的數據採集時間為 8 分鍾。 1983 年,西門子在德國漢諾威醫學院成功安裝了第一台臨床磁共振成像設備。藉助這台油 冷式、場強 0.2 特斯拉的磁共振設備,HeinzHundeshagen 教授和他的同事為 800 多位患者進行了成像診斷。當時,完成一次檢查需要一個半小時。同年,首台超導磁體在美國聖路易斯的Mallinckrodt 學院成功安裝。
超導磁體技術的問世,在加快圖像生成速度、簡化安裝的同時,極大地提高了圖像質量。然 而,第一台超導磁體重達 8 噸、長達 2.55 米。交付時,隨同磁體還有 12 個裝滿了電子器件的機櫃,用於對系統進行控制和將採集的數據重建為圖像。今天,場強 1.5 特斯拉的西門子 MagnetomSonata 或者 MagnetomSymphony 磁共振系統只有 3 個計算機櫃,佔地面積僅 為 30 平米。
1993 年 MagnetomOpen 產品的問世,標志著西門子成為全球第一個能夠生產開放式磁共振成像系統的製造商,使患有幽閉症的患者同樣可以受益於磁共振技術。1999 年,西門子推出可自動進床的 MagnetomHarmony 和 Symphony 系統,為磁共振技術帶來新的突破。從此,對大型人體器官/部位(例如脊椎)進行全面檢查時再也無需對病人進行重新定位。
今天,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術的幫助下,BOLD(血氧依賴水平)效應可用於獲取人腦不同區域的組織結構和功能信息,這使神經科醫生、心理醫生和神經外科醫生可深入了解腦部功能甚至代謝過程。另外,由於磁共振圖像能夠顯示人腦的健康組織在多大程度上取代了退化腦組織的功能,因此使中風患者獲得新的康復療法。針對超高場強磁共振應用,西門子推出了兩款場強 3 特斯拉的掃描設備——可對病人進行從頭到腳全身檢查的 MagnetomTrio 系統和專用於人腦檢查的 MagnetomAllegra 系統。這進一步增強了磁共振成像技術的優勢,尤其是在外科手術成像領域。舉例來說,在手術過程中,磁共振成像能夠對腦部腫瘤進行精確描繪。這樣,在手術過程中醫生就能將腫瘤完全切除。在心臟病診療應用中,磁共振成像技術開辟了新的途徑——利用所謂的自動門控心血管磁共振(CMR)技術,從圖像數據中提取周期性信號以取代心電圖信號使圖像數據與心臟運動實現同步,此時同樣無需在病人身體上布設電纜和電極。
磁共振成像技術的持續發展開辟了新的應用領域。例如,人體腸內虛擬內窺鏡甚至能夠對很小的息肉進行檢測。及時除去這些息肉能夠大大降低腸癌發生的幾率。磁共振成像的另一個應用領域就是特殊腫瘤的診斷,例如:用於早期胸部腫瘤 X 射線透視的磁共振導向活組織檢查和用於前列腺病變檢查的腫瘤分期觀察。

『陸』 核磁共振成像發展歷史

核磁共振成像術,簡稱核磁共振、磁共振或核磁,是8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全新的影像檢查技術。它的全稱是:核磁共振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術(簡稱MRl)是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術進行醫學診斷的一種新穎的醫學影像技術。核磁共振是一種物理現象,早在1946年就被美國的布勞克和相塞爾等人分別發現,作為一種分析手段廣泛應用於物理、化學等領域,用作研究物質的分子結構。直到1971年,美國人達曼迪恩才提出,將核磁共振用於醫學的診斷,當時,未能被科學界所接受。然而,僅僅10年的時間,到1981年,就取得了人體全身核磁共振的圖像。使人們長期以來,設想用無損傷的方法,既能取得活體器官和組織的詳細診斷圖像,又能監測活體器官和組織中的化學成分和反應的夢想終於得以實現。核磁共振完全不同於傳統的X線和CT,它是一種生物磁自旋成像技術,利用人體中的遍布全身的氫原子在外加的強磁場內受到射頻脈沖的激發,產生核磁共振現象,經過空間編碼技術,用探測器檢測並接受以電磁形式放出的核磁共振信號,輸入計算機,經過數據處理轉換,最後將人體各組織的形態形成圖像,以作診斷。核磁共振所獲得的圖像異常清晰、精細、解析度高,對比度好,信息量大,特別對軟組織層次顯示得好。使醫生如同直接看到了人體內部組織那樣清晰、明了,大大提高了診斷效率。避免了許多以往因手術前診斷不明而不得不進行的開顱、開胸、開腹探查及其他的一些探查診斷性手術,使病人避免了不必要的手術痛苦以及探查性手術所帶來的副損傷及並發症。所以它一出現就受到影像工作者和臨床醫生的歡迎,目前已普遍的應用於臨床,對一些疾病的診斷成為必不可少的檢查手段。核磁共振提供的信息量不但大於醫學影像學中的其他許多成像術,而且不同於已有的成像術,它是一項革命性的影像診斷技術。因此,它對疾病的診斷具有很大的潛在優越性。 80年代美國政府開始批准核磁共振機的商品化生產,並開始臨床應用。我國從1985年引進第1台核磁共振機至今已有超過1000台在工作,目前醫生們越來越認識到它在診斷各種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其使用范圍也越來越廣泛。現代MRI已發展到3.0以上,立體三位MRI也已經出現,極大地提高了診斷水平。

『柒』 醫學發展史的現代醫學

現代的醫學現代科學技術,不是單單研究一個個事物,一個個現象,而是研究事物、現象的變化發展過程,研究事物相互之間的關系。由「整理材料」的科學,發展成為嚴密綜合起來的體系。
近代醫學經歷了16~17世紀的奠基,18世紀的系統分類,19世紀的大發展,到20世紀與現代科學技術緊密結合,發展為現代醫學。20世紀醫學的特點是一方面向微觀發展,如分子生物學;一方面又向宏觀發展。在向宏觀發展方面,又可分為兩種:一是人們認識到人本身是一個整體;二是把人作為一個與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密切相互作用的整體來研究。20世紀以來,基礎醫學方面成就最突出的是基本理論的發展,它有力地推進了臨床醫學和預防醫學。治療和預防疾病的有效手段在20世紀才開始出現。20世紀醫學發展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科學的進步。各學科專業間交叉融合,這形成現代醫學的特點之一。 20世紀以來醫學主要成就如下:
內科治療方面的進步。19世紀後半期,由於葯理學的進步,在治療上雖有了一些改進,但對多數疾病仍無能為力,尤其對一些已知道病源的傳染性疾病。20世紀化學治療和抗生素的發明,才改變了這種局面。1908年德國P.埃爾利希 (1854~1915)和日本秦佐八郎(1873~1938)發現606能治療螺旋體疾病,開創了化學療法的先聲。1935年G.J.P.多馬克(1895~1964)研製成磺胺葯,能治多種細菌所致疾病。1928年英國的A.弗萊明 (1881~1955) 發現青黴素有殺菌能力,1941年後H.W.弗洛里(1898~1968)和E.B.錢恩(1906~1979)將青黴素用於臨床。1944年美國S.A.瓦克斯曼(1888~1973)發現鏈黴素能治療結核病。其後新抗生素相繼出現。這些特效療法是治療史上劃時代的進步。
1922年F.G.班廷(1891~1941)提取胰島素成功,可用以治療糖尿病。
20世紀後半期新葯物,包括新抗生素的不斷出現,使某些疾病的療效明顯改善。與此同時,治療方法也有明顯進步,例如聯合化學治療的應用從對白血病的治療到對其他某些腫瘤治療的發展;要素飲食、靜脈高營養療法在重症衰弱病人的應用;免疫療法等。這些葯物和療法使得一些慢性病、難治之症改變了預後,提高了療效。電除顫人工心臟起搏器、人工呼吸器等醫療儀器不斷改進,使一些疾病的治療效果顯著提高。②診斷技術的發展。W.C.倫琴1895年發現X射線,到20世紀初 X射線診斷便成為臨床醫學的重要手段。最初用於觀察骨骼狀態,1906年藉助鉍糊檢查胃腸運動,以後又改用鋇餐、碘油等進行 X射線造影。此後重要的診斷技術進展有:心電圖(1903)、梅毒血清反應(1906)、腦血管造影(1911)、心臟導管術(1929)和腦電圖(1929)。50年代初超聲波技術應用於醫學,60年代日本採用光導纖維製成胃鏡,現在臨床已有多種纖維光學內窺鏡得到應用。70年代後,電子計算機 X射線斷層成像(CT)以及磁共振成像技術應用後,微小的病灶都能發現。
化驗診斷方法也得到發展,如敏感的放射免疫測定法,可測定微微克水平的體內成分含量。
其他各種電子儀器在臨床各科室也應為應用,如心肺監視器、γ-照相術、電子計算機也應用於診斷系統。
1960年可藉助羊水檢查診斷胎兒血友病,1967年已能進行產前的遺傳病染色體檢查,1968年發現測定羊水中酶活性的方法,可用以診斷先天性代謝缺陷。70年代可測定羊水中甲胎蛋白以診斷胎兒畸形,產前診斷達到新水平。
③內分泌學。1901年高峰讓吉分離出腎上腺素,不久,促胰液素也被提取出來,人類開始認識體液調節的功能。以後甲狀腺素、胰島素、各種性激素等相繼分離提純,40年代提取出了腎上腺皮質激素,50~60年代分離出了促甲狀腺素釋放激素。60年代提出第二信使學說,闡明含氮激素的作用機制,推動內分泌學向分子領域發展。
④營養學。20世紀以前,營養作為一個學科名詞還很少出現在文獻中。進入20世紀後,營養學得到很大發展。首先蛋白質在營養上的重要性越來越清楚。英國生物化學家F.G.霍普金斯(1861~1947)和E.威爾科克1906年在劍橋大學、美國生物化學家T.奧斯本和L.B.門德爾1916年在耶魯大學的研究,證明蛋白質有的營養價值高,有的則營養價值不完全。30年代,美國的W.羅斯等花了五、六年時間搞清了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差別,1938年證明了人類需要 8種必需氨基酸。第二是維生素的接連發現,如維生素B1(C.芬克,1913);維生素A(E.麥科勒姆和M.戴維斯,1913);維生素D(O.羅森海姆,和T.韋伯斯特等,1926);維生素C(A.聖捷爾吉,1928);維生素B2(R.庫恩等,1933);維生素E(H.埃文斯等,1936);維生素B6(S.萊普科夫斯基等,1938);維生素K(P.H.達姆和D.福克斯,1948)等。第三是20世紀後半葉認識到鋅、銅、錳、鈷、鉬、碘等微量元素的重要作用。由於營養學知識的進步,人類搞清了各種營養素缺乏病的病因,便有可能採取「強化食物」等措施來加以防治;使也「完全胃腸外營養法」成為可能。1968年S.杜德里克等首先報道的這一治療方法,可有效地挽救由於消化道功能障礙等原因而發生嚴重營養不良的患者的生命。
⑤分子生物學。分子生物學是通過研究生物大分子(蛋白質、酶、核酸等)的結構及其相互作用來認識生命現象的本質。分子生物學的研究促進了分子醫學的發展及人類對「分子病」的認識。總的來說,分子生物學興起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它的影響已漸滲透到生物學和醫學各個領域,產生了一些新興學科,如分子遺傳學、分子細胞學、分子葯理學、分子病理學、分子免疫學等。這將對醫學的發展起推動作用。
⑥醫學遺傳學。經典遺傳學在20世紀初取得很大進展,通過家系調查已搞清許多遺傳病的遺傳方式。但只有在分子生物學興起後,人們才逐漸能夠在基因層次上探討遺傳病的發病機理。以後陸續明確了許多疾病是由於基因缺陷導致產生缺陷的功能蛋白(如血紅蛋白及各種酶),最後產生各種相應的症狀(如貧血及各種代謝障礙)。目前已能利用分子遺傳學的技巧在產前診斷胎兒是否患有遺傳病。分子遺傳學家還在研究將正常基因引入遺傳病患者的可能性及途徑。⑦免疫學。20世紀後,一系列的預防疫苗相繼研製成功,對控制許多傳染病效果顯著。
20世紀初便已發現人體內可有抗自身組織的抗體。1942年發明免疫熒光技術後更得以確證自身抗體的廣泛存在。20世紀中葉人們發現免疫耐受現象並在實驗動物中成功地誘發了耐受狀態,這導致細胞系選擇學說的出現。這使人們逐漸認識到,免疫的作用不限於抗感染,它能識別「己」與「非己」從而維持機體穩定性。
此後免疫學的進展層出不窮。50年代發現胸腺與免疫有關,免疫球蛋白的結構也得到闡明;60年代 T細胞、B 細胞作用的發現,70年代中葉單克隆抗體技術的誕生。1974年N.K.耶納提出免疫網路學說。在臨床應用方面,免疫學技術作為診斷方法可說始自世紀之初,但最突出的貢獻應說是組織和器官移植。免疫學現已成為影響生物學和醫學最重要的基礎科學之一。1971年世界免疫學會上一致認為免疫學應從微生物學中分出成為一獨立學科。它包括:免疫化學、免疫生物學、免疫遺傳學、免疫病理學、臨床免疫學、腫瘤免疫學和移植免疫等。
⑧手術學科的發展。20世紀初,K.蘭德施泰納發現血型,通過配血使輸血得以安全進行。這時也開始應用局部麻醉法,40年代肌肉鬆弛葯在臨床應用,其後抗菌葯應用於外科。這些解決了外科治療的基本問題。
此後外科領域內各專業相繼獨立。如腦外科、心血管外科、矯形外科、消化外科及整形外科等等。
現代神經外科是從20世紀才開始,60年代以來進展很快。電子計算機 X射線成像檢查是70年代診斷技術的一項重大進展,提高許多顱內疾病,特別腦出血、顱內腫瘤的診斷率。在一些神經外科中心,CT及磁共振已取代其他造影檢查。顯微外科技術的發展擴大了手術領域,提高了難度較大的顱內復雜病變手術的成功率,並使某些過去不能手術的疾病得到治療的機會。腦血管疾病手術治療進展比較突出。腦動脈瘤的手術死亡率由50~80%降低到 3%左右。顱外-顱內動脈吻合術的成功為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病開展了新的途徑。腦膠質瘤特別是惡性膠質瘤的治療和重型顱腦損傷的治療也有一些進展。顯微外科技術發展很快,用得最普遍的是周圍神經修復。顯微血管吻合技術的發展,使移植及再植外科達到新的水平。還使活骨游離移植成為現實。顯微外科技術還把斷肢再植,特別是斷指再植推向新的水平。
⑨器官移植和人造器官。1913年A.卡雷爾就提出把器官取下、培養、移植的觀點。1933年異體角膜移植成功,1954年孿生兄弟間腎移植首獲成功。其後,隨著免疫學的進步,肝移植(T.E.施塔茨爾,1963)、肺移植(J.D.哈代,1963)、胰腺移植(C.W.利勒海,1966)先後完成,1967年南非外科醫生C.巴納德進行首例心臟移植。骨髓移植也取得很大成就。牙科醫師也正試驗將兒童的牙齒胚粒移植到成人牙床內使生新牙。
40年代以來,現代科學技術更直接進入醫學領域,醫學與生物學、化學、電子學、數學、力學、高分子化學、工程學等融為一體,出現了生物醫學工程學,各種人造器官是其成就之一。
1945年荷蘭人W.J.科爾夫經二年研究和應用,將人工腎用於治療急性腎功能衰竭首獲成功;以後他又開始在美國研製人工心臟;1962年斯塔爾採用人造球形瓣膜更換二尖瓣成功;50年代人工心肺機、人工低溫術在臨床的應用,使體外循環心內直視手術得以進行。1982年美國醫生給一位61歲的心臟病患者植入「賈維克-7」型人工心臟,使這一領域進入一新階段。
50年代後期,生物醫學工程學成為獨立學科,除人工臟器外,尚研究人工關節、假肢,人工感官等。60年代激光應用於臨床。1960年第一台激光器首先用於眼科。
⑩精神病學。20世紀初德國的E.克雷佩林 (1856~1926)曾用著作和講演等方式介紹精神病的分類方法,並闡明早發性痴獃等的意義,使精神病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之一。
維也納的S.弗洛伊德(1856~1939)創「精神分析」學說,認為精神作用影響潛在意識,性的本能與這種作用有重要關系。
1930年之前,很少有效的精神病療法。如1918年曾用瘧原蟲接種治療麻痹性痴呆。30年代,胰島素治療休克和電休克療法先後應用於臨床,這成為化學治療應用之前精神病的兩大治療方法。
1950年氯丙嗪合成,1952年P.迪萊將其用於精神病人獲得成功。後又發現利血平的療效,於是精神病治療進入化學治療的階段。
20世紀後半葉討論心理與健康和疾病關系的學科,如心身醫學以及行為醫學等相繼出現。

『捌』 二維核磁共振譜的二維核磁共振譜-發展歷程

1939:氣態NMR試驗成功
1945:凝聚態試驗成功
1945:美物理學家Block和Purcell同時發現NMR現象,證實了核自旋的存在,為量子力學的一些理論提供了直接的驗證,是本世紀物理學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1950:W.G.Proctor和當時旅美學者虞福春發現NH4NO3中14N的共振譜線為兩條,說明同一核在不同化學環境會表現出不同的核磁共振信號(化學位移δ不同)
1951:Gutowsky等發現POCl2F溶液中19F譜圖中有兩條譜線,而分子中只有一個F,由此發現了自旋--自旋耦合(spin-spincoupling)
1952:Block和Purcell二人因發現NMR現象,獲諾貝爾物理獎
1961:法國著名物理學家A.Abragam出版專著《核磁學原理》,目前已成為物理學中廣泛引用的專著
1966:高分辨核磁共振譜儀出現
1970年代:R.R.Ernst創立脈沖傅里葉變換核磁共振(FT-NMR)
1970-1980年代:R.R.Ernst發展了二維核磁共振(2DNMR)
1987:R.R.Ernst及其學生G.Bodenhausen和A.Wokaun合作出版《一維和二維核磁共振原理》,此書與A.Abragam出版的專著《核磁學原理》被國際NMR領域稱為NMR發展史上的兩塊里程碑
1991:R.R.Ernst因其創立脈沖傅里葉變換核磁共振(FT-NMR)及發展二維核磁共振(2DNMR)這兩項傑出貢獻,當之無愧的獨享了1991年諾貝爾化學獎

『玖』 核磁共振譜的簡史

核磁共振現象於1946年由E.M.珀塞耳和F.布洛赫等人發現。目前核磁共振迅速發展成為測定有機化合物結構的有力工具。目前核磁共振與其他儀器配合,已鑒定了十幾萬種化合物。70年代以來,使用強磁場超導核磁共振儀,大大提高了儀器靈敏度,在生物學領域的應用迅速擴展。脈沖傅里葉變換核磁共振儀使得13C、15N等的核磁共振得到了廣泛應用。計算機解譜技術使復雜譜圖的分析成為可能。測量固體樣品的高分辨技術則是尚待解決的重大課題。

閱讀全文

與磁共振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