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發酵的發展歷史

發酵的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04 02:53:20

❶ 發酵肉的發展歷史

最早的發酵肉起源於地中海地區,早在2000多年前,古羅馬人就用碎肉加鹽、糖和香辛料等通過自然發酵、成熟和天然乾燥製作成美味可口的香腸,產品具有較長的貯藏期。發酵肉雖然歷史悠久,但其發展緩慢。20世紀70年代前,歐美國家的發酵肉生產仍處於經驗性、季節性、小規模、長周期、高成本的作坊式發展狀態。伴隨著肉類消費迅速增長20世紀50年代形成了肉類發酵劑及人工控制發酵等現代化生產技術,隨著發酵劑的廣泛應用和發酵技術的逐步普及,發酵肉生產不再受季節約束,並實現了工廠化。經過不斷的發展,發酵劑經歷了從植物源乳酸菌到內源乳酸菌再到乳酸菌與微球菌等混合菌種發酵劑3個階段的變化,目前歐美等國家的部分發酵肉已實現規模化、標准化生產,但產品仍以低酸度發酵肉為主,工藝也多採用自然長周期低溫乾燥成熟方式,產品數量較少,在肉製品總量中佔比較低。
中國也是世界上較早採用腌制、乾燥與發酵等方法加工貯存肉類的國家。採用低溫腌制乾燥等方法加工臘肉製品早在周朝即已盛行,但這種臘肉製品在整個加工過程中,沒有發生乳酸菌利用碳水化合物發酵生成乳酸的變化(或只有極弱的發酵),所以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不能算作發酵肉。中國較早的發酵肉是以金華火腿為代表的各種火腿和風干香腸,屬於低酸發酵肉。金華火腿已有800餘年生產歷史,並於民國初期獲得國際巴拿馬金獎,由此可見中國低酸發酵肉不僅歷史悠久,而且技術領先。但與國外相同,中國發酵肉加工發展極其緩慢。直至20世紀90年代,中國傳統的金華火腿、宣威火腿、干腸等低溫腌制發酵肉的消費、生產和研究才開始快速發展,但目前其生產仍處於以依賴自然環境為主的粗放型的生產狀態,加工過程標准化程度低,產品質量有待提高。中國引進西式發酵香腸始於20世紀80年代末,並隨之開展了加工工藝、發酵菌種篩選、發酵劑配製等大量研究工作,但基本處於起步階段,研究水平比較滯後。目前中國用於生產西式發酵肉的發酵劑主要依靠進口,產品感官、口味等與國內市場需求不符,並且生產周期長、成本高、產量較低,生產、消費發展緩慢。

❷ 人類利用酵母發面的歷史有多少年

人類對酵抄母的利用有5000年的歷史了襲。
酵母的發現要從公元前3000年說起,古埃及人最先掌握了製作發酵麵包的技術。最初的發酵方法可能是偶然發現的:和好的面團在溫暖處放久了,受到空氣中野生酵母菌的侵入,導致發酵、膨脹、變酸,再經烤制便得到了遠比「烤餅」松軟的一種新麵食,這便是世界上最早的麵包。也就是人類對酵母最早的應用。

❸ 發酵最早怎麼被發現的

發現酵母菌遠在利用酵母菌之後啊!
酵母的歷史(一)
History of yeasts
●約4000年前,古埃及人內開始利用酵母制容作麵包。

左圖為古埃及人做的麵包以及做麵包用的陶罐
考古學家在挖掘埃及遺跡時發現用來製作酵母麵包的磨石和焙烤室,還發現了4000年前的麵包房及釀酒廠的圖紙。
這個埃及人正在准備啤酒桶
●殷商時期,古代中國人就利用酵母釀制白酒。漢朝時期,中國人開始用酵母製作饅頭、餅等面點;

酵母的歷史(二)
History of yeasts
●1680年,荷蘭人列文虎克(Antonie van Leeuwenhoek)首次用顯微鏡觀察到酵母。
●19世紀,法國科學家巴斯德首次發現釀造酒精是酵母發揮了重要作用。
●1846年,酵母在歐洲首次實現工業化生產;
●20世紀80年代中期,酵母在中國實現了現代化生產。

❹ 簡述我國釀造業的發展歷史與現狀

人類食用發酵食品已有相當長的歷史。據考證,在中國曲法釀酒遠專在四千多年前的夏朝就己存屬在,一千多年後,相繼出現了中國醬油、日木面醬及其它發酵製品如豆腐乳、豆豉等。在中東有歷史記載的酒精發酵製品,如大麥釀制啤酒、葡萄生產葡萄酒等均可追朔到公元前三千多年前。在印度次大陸也有發酵奶製品的記載。所有這些從主要食物原料生產出的發酵製品至今仍有大規模的生產和廣泛的食用習慣。發酵食品由於不同歷史時期移民的作用而在全世界范圍內廣為流傳。
發酵食品營養價值極高,在我國已有上千年的歷史,現在已普及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等國家 和地區,對亞洲人乃至整個世界的飲食生活和健康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然而,發酵食品雖然起源於我國,但是我國對其研究還不夠深入,作為發酵食品,對其理想的發酵參數,發酵過程中必須的微生物,發酵過程中所發生的生化和化學變化,原料和終產品的營養品質等,還未有深入系統的研究;作為保健食品,迄今為止,其保健生理功能和生理活性成分的研究還鮮有報導;因此,我國應進一步加強對發酵食品的研究~

❺ 發酵工業的發展簡史

20世紀20年代的酒精、甘來油和丙酮等發源酵工業,屬於厭氧發酵。20世紀40年代初,隨著青黴素的發現,抗生素發酵工業逐漸興起。由於青黴素產生菌是需氧型的,微生物學家就在厭氧發酵技術的基礎上,成功地引進了通氣攪拌和一整套無菌技術,建立了深層通氣發酵技術。這使有機酸、維生素、激素等都可以用發酵法大規模生產。1957年,日本用微生物生產谷氨酸成功,如今20種氨基酸都可以用發酵法生產。氨基酸發酵工業的發展,是建立在代謝控制發酵技術的基礎上的。90年代,代謝控制發酵技術已經用於核苷酸、有機酸和部分抗生素的生產中。20世紀70年代以後,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等生物工程技術的開發,使發酵工程進入了定向育種的階段。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學科之間的滲透和交叉,數學、動力學、化學工程原理和計算機技術開始被用於發酵過程的研究。
90年代以來,自動記錄和自動控制發酵過程的全部參數已經被應用於生產。

❻ 酒精發酵設備的發展歷史

酒精發酵設備第一階段:1900年以前,是現代發酵罐的雛形,它帶有簡單的溫度和熱交換內儀器容。
第二階段:1900-1940年,出現了200m3的鋼制發酵罐,在麵包酵母發酵罐中開始使用空氣分布器,機械攪拌開始用在小型的發酵罐中。
第三階段:1940-1960年,機械攪拌,通風,無菌操作和純種培養等一系列技術開始完善,發酵工藝過程的參數檢測和控制方面已出現,耐蒸汽滅菌的在線連續測定的pH電極和溶氧電極,計算機開始進行發酵過程的控制。發酵產品的分離和純化設備逐步實現商品化。
第四階段:1960-1979年,機械攪拌通風發酵罐的容積增大到80-150m3。由於大規模生產單細胞蛋白的需要,又出現了壓力循環和壓力噴射型的發酵罐,它可以克服—些氣體交換和熱交換問題。計算機開始在發酵工業上得到廣泛應用。
第五階段:1979年至今。生物工程和技術的迅猛發展,給發酵工業提出了新的課題。於是,大規模細胞培養發酵罐應運而生,胰島素,干擾素等基因工程的產品走上商品化。

❼ 中國釀酒業的發展歷史

晉代文人江統的《酒誥》中有段的介紹:「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或雲儀狄,一曰杜康。有飯不盡,委之空桑,積郁成味,久蓄氣芳,本出於此,不由奇方」。 上皇:指遠古神話傳說中的伏羲氏、燧人氏、神農氏。 儀狄:儀狄是夏禹的一個屬下,時間上晚於上皇時代。《世本》有「儀狄始作酒醪」的說法。 杜康:許慎《說文解字》說他是夏朝第五世君主,張華《博物志》說他是漢朝的酒泉太守,民間傳說他是周王朝王宮的釀酒師。現在學術界的看法是:杜康可能是周秦之間的一個著名的釀酒家。 這段話說酒的起源是由於把剩飯倒在桑樹林,糧食郁積,久蓄則變味成酒,而不是由於某個人發明的。
那麼酒到底是怎樣、何時釀出來的呢?有以下幾種說法:
一、儀狄釀酒 儀狄是夏禹的一個屬下,《世本》相傳「儀狄始作酒醪」。公元前二世紀《呂氏春秋》雲:「儀狄作酒」。漢代劉向的《戰國策》說:「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曰:『後世必有飲酒而亡國者。』遂疏儀狄而絕旨酒」。 但《黃帝內經》已有黃帝與醫家歧伯討論「湯液醪醴」的記載,《神農本草》又肯定神農時代就有了酒,都早於儀狄的夏禹時代。
二、杜康釀酒 另一則傳說認為釀酒始於杜康,杜康也是夏朝時代的人。東漢《說文解字》中解釋「酒」字的條目中有:「杜康作秫酒。」《世本》也有同樣的說法。「杜康造酒」 經過曹操「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詠唱,在人們心目中杜康已經成了酒的發明者,也有了各種傳說。 陝西白水縣康家衛村,傳說是杜康的出生地;河南汝陽縣的杜康礬、杜康河,傳說是杜康釀酒處;河南伊川縣皇得地村的上皇古泉,傳說是杜康汲水釀酒之泉。
三、釀酒始於黃帝時期 另一種傳說則表明在黃帝時代人們就已開始釀酒。漢代成書的《 黃帝內經· 素問》中有黃帝與醫家歧伯討論「湯液醪醴」的記載,《黃帝內經》中還提到一種古老的酒——醴酪,即用動物的乳汁釀成的甜酒。但《黃帝內經》一書是後人託名黃帝之作,可信度尚待考證。
四、考古中的酒的發現 考古的發現,說明釀酒早在夏朝(4000多年前)或者夏朝以前就存在了,這一點已被大量考古事實所證實。
1、磁山文化時期(7355-7235年前) 磁山文化時期,發現了一些形制類似於後世酒器的陶器和大量穀物,穀物釀酒的可能性很大。
2、河姆渡文化時期(6000-7000年前) 發現有陶器和農作物遺存,具備釀酒的物質條件。 3、三星堆遺址(公元前4800年至公元前2870年) 該遺址地處四川省廣漢,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青銅酒器,其器形有杯,觚,壺等。
4、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300年至公元前2400年) 該遺址地處山東莒縣,隨葬80多件陶器中,有25件潔白的白陶器,主要是成套的酒器,計有貯酒的背壺,溫酒的陶規、注酒的陶瓮和飲酒用的規杯。
五、現代對釀酒起源的看法
1、酒最早是天然產物 人類不是發明了酒,而是發現了酒。酒里的最主要的成分是酒精(學名是乙醇),許多物質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轉變成酒精。穀物中的澱粉在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所分泌的酶的作用下,逐步分解成糖分,酒精,自然轉變成了穀物酒。水果和乳汁也很容易轉變成酒。
2、最早的酒——果酒和乳酒 遠古時代,人們的食物主要靠採集和狩獵,採集的野果含糖分高,最易發酵成酒。動物的乳汁中含有蛋白質,乳糖,也很容易發酵成酒,以狩獵為生的遠古人也有可能意外地得到乳酒。

蒸餾酒的起源
用特製的蒸餾器將酒液加熱,由於酒中所含的物質揮發性不同,在加熱蒸餾時,在蒸汽和酒液中,各種物質的相對含量就有所不同。酒精(乙醇)較易揮發,則加熱後產生的蒸汽中含有的酒精濃度增加,而酒液中酒精濃度就下降。收集酒氣並經過冷卻,其酒度比原酒液的酒度要高得多,一般的釀造酒,酒度低於20%。 蒸餾酒則可高達 60%以上。
現代人們所熟悉的蒸餾酒分為"白酒"(也稱"燒酒"),"白蘭地","威士忌"、"伏特加","蘭姆酒"等。
白酒:中國特有,穀物酒蒸餾而成
白蘭地:是葡萄酒蒸餾而成的
威士忌:是大麥等穀物發酵釀制後經蒸餾而成的
蘭姆酒:是甘蔗酒經蒸餾而成的。 蒸餾酒與釀造酒相比,在製造工藝上多了一道蒸餾工序,關健是蒸餾器。蒸餾器的發明是蒸餾酒起源的條件,但也可能用來蒸餾其它物質,如香料,水銀等。
一、蒸餾酒起源於東漢 上海博物館收藏了東漢時期的青銅蒸餾器。用此蒸餾器作蒸餾實驗,蒸出了酒度為 26.6-20.4的蒸餾酒。在安徽滁洲也出土了一件類似的青銅蒸餾器。所以有人認為東漢已有蒸餾酒。
二、蒸餾酒起源於唐代 白居易(772-846年)的"荔枝新熟雞冠色,燒酒初開琥珀光"中提到了燒酒。陶雍有"自到成都燒酒熟,不思身更入長安"的詩句。有些人認為這里所提到的燒酒即是蒸餾酒。 但從唐代的《投荒雜錄》記載了燒酒方法:"南方飲'既燒',即實酒滿瓮,泥其上,以火燒方熟,不然不中飲"。顯然不是蒸餾酒的操作,所以也很難判斷唐代的燒酒是否就是蒸餾酒。
三、蒸餾酒起源於宋代 宋代的《丹房須知》中描述了蒸餾器"抽汞器";南宋周去非在1178年寫成的《嶺外代答》中記載了一種廣西人升練"銀朱" 的用具,基本結構與《丹房須知》 中的描述大致相同;南宋張世南的<<遊宦紀聞>>卷五記載了一例蒸餾器,用於蒸餾花露。所以蒸餾酒也可能起源於宋代。
四、蒸餾酒起源於元代 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道:"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壞之酒,皆可蒸燒。近時惟以糯米或粳米或黍或大麥蒸熟,以普瓦蒸取。其清如水,味極濃烈,蓋酒露也。辛、甘、大熱、有大毒。過飲敗胃傷膽,喪心損壽,甚則黑腸腐胃而死。與姜、蒜同食,令人生痔。鹽、冷水、綠豆粉解其毒。"。清代檀萃的《滇海虞衡志》中說:"蓋燒酒名酒露,元初傳入中國, 中國人無處不飲乎燒酒"。章穆的《飲食辨》中說:"燒酒又名火酒,《飲膳正要》曰『阿剌吉』。番語也(外來語--著者注),蓋此酒本非古法,元末暹羅及荷蘭等處人始傳其法於中土"。不管是自己的發明還是外國的傳入,蒸餾酒最遲應該起源於元代。

閱讀全文

與發酵的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