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杭州簡稱和歷史概況介紹
杭州市歷史博物館 杭州歷史博物館坐落於古木參天的吳山中麓糧道山18號,與城隍閣和清和坊古街近在咫尺,佔地面積1.3萬平方米,建築面 積近7000平方米,於2001年10月8日正式對外開館,是反映杭州城市歷史的綜合性博物館,每年接待中外遊客20餘萬人次。
館內展廳共分三層 ,主要由一樓的原始社會——南北朝時期展廳、隋唐五代時期展廳、運河廳,二樓的兩宋時期展廳、元明清時期展廳、百年老店、臨時展廳, 三樓的郵票展廳、書畫廳組成。陳列品以歷年杭州出土的珍貴、精品文物為主,全面又重點地反映了杭州的歷史面貌,並運用先進的聲、光、電技術豐富展示效能,營造出了感性直觀的游覽認知氛圍。
此外,臨時展廳還經常推出各類主題鮮明、形式新穎、內容豐富多彩的專題展,向觀眾傳遞多元的文化信息。 杭州歷史博物館是市民、遊客認識城市歷史、感悟杭州輝煌的窗口。作為浙江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是中小學生豐富家鄉歷史文化知識,開展第二課堂教育的理想場所。 走進杭州歷史博物館,領略杭州歷史文化底蘊 ,感受精緻和諧、大氣開放的新時代人文精神。
杭州歷史博物館是杭州市首家綜合性展示城市整體歷史文化和鄉土風貌的大型博物館,位於吳山山麓的杭州歷史博物館佔地面積1.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700平方米,共設10個展廳。
杭州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歷史文化悠久,有「中華文明曙光」之稱的良渚文化就在這里升起,特別是吳越國和南宋建都杭州時期,留下豐富歷史遺跡。該館展品中有國寶級文物戰國水晶杯、越窯褐彩青瓷汕燈,展出的國家二級以上文物共200餘件,包括良渚時期玉石器、吳越石刻星象圖等。館內還運用各種高科技手段,展示宋代大運河沿岸模擬景觀、杭州百年老店風情等。
❷ 杭州歷史簡介100字以內
杭州歷史簡介:
杭州在周朝以前,屬於「揚州之域」。傳說在夏禹治水時,全國分為九州,長江以南的廣闊地域均泛稱揚州。公元前21世紀,夏禹南巡,大會諸侯於會稽山(今浙江紹興),曾乘舟航行經過這里,並舍其餘杭(「杭」是方舟)於此,故名「餘杭」。
春秋時,吳越兩國爭霸,杭州先屬吳,越滅吳後,屬越。戰國時,楚滅越國,杭州又歸入楚國的版圖。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杭州為吳國的吳興郡,屬揚州。因外族相繼入侵,晉室南遷,促進了江南和錢塘江兩岸經濟文化的發展。
南宋時,杭州是全國的文化中心,設立了最高興府——太學,還有武學、醫學、算學、史學等各科學校,臨安府學及錢塘、仁和兩縣學的學生近千人。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廢杭州府,合並錢塘、仁和兩縣為杭縣,仍為省會所在地。民國3年(1914)設道制,置錢塘道,道尹駐杭縣。
杭州人文古跡眾多,西湖及其周邊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觀遺跡,具代表性的有西湖文化、良渚文化、絲綢文化、茶文化,以及流傳下來的許多故事傳說成為杭州文化代表。
2018年世界短池游泳錦標賽、2022年亞運會在杭州舉辦。2018年1月,杭州入選首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2017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排第7位。2017年,常住人口946.8萬人,城鎮化率76.8%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832元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717億元,高新技術企業達2844家。
杭州物產豐富,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人間天堂」之美譽。農業生產條件得天獨厚,農作物、林木、畜禽種類繁多,種植林果、茶桑、花卉等品種260多個,杭州蠶桑、西湖龍井茶聞名全國。 全市森林面積1635.27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4.77%。
國家一級陸生野生動物有10種,二級64種;國家一級保護植物3種,二級18種。礦產資源有大中型的非金屬和金屬礦床。臨安、昌化出產的雞血石,為收藏石和印石中的珍品。
杭州位於中國東南沿海北部,浙江省北部,東臨杭州灣,與紹興市相接,西南與衢州市相接,北與湖州市、嘉興市毗鄰,西南與安徽省黃山市交界,西北與安徽省宣城市交接。
❸ 關於杭州的歷史文化和特點,有什麼資料(簡短一些,精練一些)
杭州鍾靈毓秀,數千年的歷史,孕育了豐富燦爛的「良渚文化」、「吳越文化」和「南宋文化」。1936年,杭州近郊良渚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證明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大禹治水時,在前往會稽(今紹興)途中,曾在此舌航登陸。航即方舟,「航」與「杭」通假,於是便有了「禹杭」的地名。此後杭州也就因此而得名。
杭州建城有2000多年的歷史。春秋時代(
樂途遊民部落五周年 2007西藏聖地婚禮 航空旅行白皮書 黃金周出遊全攻略 前770-前477年),這里成了吳、越兩國的交界地,先後為吳國和越國所統治。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設錢唐縣。到隋朝開皇九年(589年),錢唐郡改稱杭州,此後州治遷至鳳凰山麓,依山築起杭州,州城方圓達「三十六里」。杭州作為南北大運河的終端,以商業經濟為主的城市化有了較大的發展。
五代時期的吳越國(907-978年)在杭州建都,一面在城內建造宮室、官署和宅邸,一面在西湖廣造佛寺、佛塔和經幢,杭州因此而有「東南佛國」之稱。由於吳越統治者實行了「保境安民,善事中國」的策略,東南沿海這片富饒的地區地區避免了戰亂的蹂躪。
到北宋,杭州一躍而為「東南名郡」,成了聞名全國的經濟和文化中心城市之一,大詞人柳永稱贊其「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宋室南遷,在杭州建都,歷時長達152年,杭州成為南宋統治區也是全國最大的國際性貿易中心和政治、文化中心。當時城市常住人口最多是曾達到120萬,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經濟則以絲織、印刷、造紙、瓷器等手工最為發達。連皇帝宋仁宗也在詩中贊揚杭州「地有湖山美,東南第一洲」。
元代初年,訪游過杭州的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稱杭州是「世界上最美麗華貴的天城」。歷明、清直到當代,杭州一直是浙江省的省會城市。
古老而又年輕的杭州,走過了千年發展變遷歷程,雖歷經滄桑,如今已得到了日新月異的發展,城市面貌煥然一新,西湖景色流光溢彩,正步入從「西湖時代」邁向「錢塘江時代」的黃金歲月,一個人文杭州、休閑杭州、最具有活力的杭州正以嶄新的姿態展現在人們面前。
❹ 杭州的歷史故事
1、杭州烏龜洞遺址古人類化石的發現證實五萬年前就有古人類在杭州這片土地上生活,蕭山跨湖橋遺址的發掘證實了早在8000年前就有現代人類在此繁衍生息,距今5000年前的餘杭良渚文化被譽為「文明的曙光」。杭州夏商周屬「揚州之域」。
2、秦統一六國後,在靈隱山麓設縣治,稱錢唐,屬會稽郡。《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遊……過丹陽,至錢唐,臨浙江,水波惡……」這是史籍最早記載「錢唐」之名。當時還是隨江潮出沒的海灘,西湖尚未形成。
3、西漢承秦制,杭州仍稱錢唐。新莽時一度改錢唐為泉亭縣;到了東漢,復置錢唐縣,屬吳郡。這時杭州農田水利興修初具規模,並從寶石山至萬松嶺修築了第一條海塘,西湖開始與海隔斷,成為內湖。
4、三國、兩晉、杭州屬吳郡,歸古揚州。東晉咸和元年(326年),印度佛教徒慧理在飛來峰下建了靈隱寺,是西湖最古的叢林建築。梁太清三年(549年),侯景升錢唐縣為臨江郡。陳禎明元年(587年),又置錢唐郡,轄錢唐、於潛、富陽、新城、桐廬,屬吳州。
5、隋王朝建立後,於開皇九年(589年)廢郡為州,「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現。並桐廬入錢唐縣,下轄錢唐、餘杭、富陽、鹽官、於潛、武康六縣。州治初在餘杭,次年遷錢唐。開皇十一年,在鳳凰山依山築城,「周三十六里九十步」,這是最早的杭州城。
6、唐代,置杭州郡,旋改餘杭郡,治所在錢唐。因避國號諱,於武德四年(621年)改「錢唐」為「錢塘」。太宗時屬江南道,天寶元年(742年)復名餘杭郡,屬江南東道。
乾元元年(758年)又改為杭州,歸浙江西道節度,州治一度在錢塘,轄錢塘、鹽官、富陽、新城、餘杭、臨安、於潛、唐山八縣。
(4)杭州的歷史文化簡介擴展閱讀: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廢杭州府,合並錢塘、仁和兩縣為杭縣,仍為省會所在地。民國3年(1914)設道制,置錢塘道,道尹駐杭縣。
原杭州府所轄各縣歸錢塘道管轄。民國16年(1927)廢道制,析出杭縣城區設杭州市,直屬浙江省;,郊區仍為杭縣,舊屬諸縣直屬於省。
從此,杭州確立為市的建制,市區分為八個區。1909-1914年,滬杭、杭甬鐵路相繼建成;全長1453米的錢塘江大橋於1937年竣工。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無條件收回拱宸橋日租界。
❺ 杭州 的歷史
小學似乎沒有杭州歷史的課文
杭州歷史:
(1)從「餘杭」到「錢唐」
杭州在周朝以前,屬於「揚州之域」。傳說在夏禹治水時,全國分為九州,長江以南的廣闊地域均泛稱揚州。公元前21世紀,夏禹南巡,大會諸侯於會稽山(今浙江紹興),曾乘舟航行經過這里,並舍其餘杭(「杭」是方舟)於此,故名「餘杭」。一說,禹至此造舟以渡,越人稱此地為「禹杭」,其後,口語相傳,訛「禹」為「余」,乃名「餘杭」。
春秋時,吳越兩國爭霸,杭州先屬吳,越滅吳後,屬越。戰國時,楚滅越國,杭州又歸入楚國的版圖。
秦統一六國後,在靈隱山麓設縣治,稱錢唐,屬會稽郡。《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有這樣的記載:「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遊……過丹陽,至錢唐,臨浙江,水波惡……。」這是史籍最早記載「錢唐」之名。現在的市區,當時還是隨江潮出沒的海灘,西湖尚未形成。
西漢承秦制,杭州仍稱錢唐。新莽時一度改錢唐為泉亭縣;到了東漢,復置錢唐縣,屬吳郡。這時杭州農田水利興修初具規模,並從寶石山至萬松嶺修築了第一條海塘,西湖開始與海隔斷,成為內湖。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杭州為吳國的吳興郡,屬揚州。因外族相繼入侵,晉室南遷,促進了江南和錢塘江兩岸經濟文化的發展。這時,西湖已有「明聖湖」、「金牛湖」之稱。東晉咸和元年(326年),印度佛教徒慧理在飛來峰下建了靈隱寺,這不僅是西湖最古的叢林建築,也是江南最古老的名剎。隨後有方士許邁及葛洪等人在武林山下、韜光、寶石山一帶進行寫書、煉丹等活動,傳播宗教,西湖名山勝水也漸次開拓。梁武帝太清三年(549年),升錢唐縣為臨江郡。陳後主禎明元年(587年),又置錢唐郡,轄錢唐、於潛、富陽、新城四縣,屬吳州。
(2)「杭州」之名首次出現
隋王朝建立後,於開皇九年(589年)廢郡為州,「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現。下轄錢唐、餘杭、富陽、鹽官、於潛、武康六縣。州治初在餘杭,次年遷錢唐。開皇十一年,在鳳凰山依山築城,「周三十六里九十步」,這是最早的杭州城。大業三年(607年),改置為餘杭郡。六年,楊素鑿通江南運河,從現在的江蘇鎮江起,經蘇州、嘉興等地而達杭州,全長400多公里,自此,拱宸橋成為大運河的起訖點。這一重要的地理位置,促進了杭州經濟文化的迅速發展。《隋書·地理志》記述:「杭州等郡,川澤沃衍,有海陸之饒,珍異所聚,故商賈並輳」。這時的餘杭郡有戶15380,杭州戶口統計由此開始。
唐代,置杭州郡,旋改餘杭郡,治所在錢唐。因避國號諱,於武德四年(621年)改「錢唐」為「錢塘」。太宗時屬江南道,天寶元年(742年)復名餘杭郡,屬江南東道。乾元元年(758年)又改為杭州,歸浙江西道節度,州治在錢塘,轄錢塘、鹽官、富陽、新城、餘杭、臨安、於潛、唐山八縣。州城的范圍也隨之擴大,由原來的城南沿江一帶發展到今天的武林門一帶。由於運河的溝通,杭州成為貨物集散地,社會經濟日趨繁榮,人口也逐漸增加,唐貞觀(627~649年)中,已有15萬餘人;到開元(713~741年)中發展到58萬人,此時的杭州,已與廣州、揚州並列,為我國古代三大通商口岸之一。長慶二年(822年),詩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大規模浚治西湖,並築堤建閘,以利農田灌溉。又繼李泌之後重修六井。從這時起,西湖之名益彰於世。
(3)吳越國的國都
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偏安東南,建都杭州。當時的杭州稱西府或西都,州治在錢塘,轄錢塘、錢江、餘杭、安國、於潛、唐山、富陽、新城八縣。在吳越三代、五帝共85年的統治下,經過勞動人民的辛勤開拓建設,杭州發展成為全國經濟繁榮和文化薈萃之地。歐陽修在《有美堂記》里有這樣的描述:「錢塘自五代時,不被干戈,其人民幸福富庶安樂。十餘萬家,環以湖山,左右映帶,而閩海商賈,風帆浪泊,出入於煙濤杳靄之間,可謂盛矣!」吳越王錢鏐在杭州鳳凰山築了「子城」,內建宮殿,作為國治,又在外圍築了「羅城」,周圍70里,作為防禦。據《吳越備史》記載,這個都城,西起秦望山,沿錢塘江至江干,瀕錢塘湖(西湖)到寶石山,東北面到現在的艮山門。以形似腰鼓,故又有「腰鼓城」之稱。
吳越王重視興修水利,引西湖水輸入城內運河;在錢塘江沿岸,採用「石囤木樁法」修築百餘里的護岸海塘;還在錢塘江沿岸興建龍山、浙江二閘,阻止鹹水倒灌,減輕潮患,擴大平陸。動用民工鑿平江中的石灘,使航道暢通,促進了與沿海各地的水上交通。置「撩湖兵」千人,疏浚、保護西湖,使不被葑草淤塞。
吳越三代五帝都篤信佛教,現在杭州西湖周圍的寺廟、寶塔、經幢和石窟等文物古跡,大都是那個時期的建就。當時的杭州就有「佛國」之稱。
(4)南宋時的京城
在北宋時,杭州為「兩浙路」的路治;大觀元年(1107年)升為帥府,轄錢塘、仁和、餘杭、臨安、於潛、昌化、富陽、新登、鹽官九縣。當時人口已達20餘萬戶,為江南人口最多的州郡。經濟繁榮,紡織、印刷、釀酒、造紙業都較發達,對外貿易進一步開展,是全國四大商港之一。杭州歷任的地方官,十分重視對西湖的整治。元佑四年(1089年),著名詩人蘇東坡擔任杭州知州,再度疏浚西湖,用所挖取的葑泥,堆成橫跨南北的長堤(蘇堤),上有六橋,堤邊植桃、柳、芙蓉,使西湖更加美化。又開通茅山、鹽橋兩河,再疏六井,使鹵不入市,民飲稱便。
經過北宋150多年的發展,到了南宋時,開始了杭州的鼎盛時期。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置行宮於杭州,為行在所,升為臨安府,治所在錢塘。轄錢塘、仁和、臨安、餘杭、於潛、昌化、富陽、新城、鹽宮九縣,地域與唐代大致相當。紹興八年(1138年)定都於此,杭州城垣因而大事擴展,當時分為內城和外城。內城,即皇城,方圓九里,環繞著鳳凰山,北起鳳山門,南達江干,西至萬松嶺,東抵候潮門,在皇城之內,興建殿、堂、樓、閣,還有多處行宮及御花園。外城南跨吳山,北截武林門,右連西湖,左靠錢塘江,氣勢宏偉。設城門13座,城外有護城河。由於北方許多人隨朝廷南遷,使臨安府人口激增。到咸淳年間(1265~1274年),居民增至124萬餘人(包括所屬幾個縣)。就杭州府城所在的錢塘、仁和兩縣而言,人口也達43萬餘人。
人口的增多,為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商業的繁榮創造了條件。南宋都市經濟的繁榮,不僅超越前代,而且居世界前列。當時臨安手工作坊林立,生產各種日用商品,尤其是絲織業的織造技藝精良,能生產出許多精巧名貴的絲織品,在全國享有盛名。
據《武林舊事》等書記載,南宋時的杭州商業有440行,各種交易甚盛,萬物所聚,應有盡有。對外貿易相當發達,有日本、高麗、波斯、大食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之有使節往來和貿易關系,朝廷專設「市舶司」以主其事。西湖風景區經過修葺,更加嫵媚動人,吸引了不少中外遊客;酒肆茶樓,藝場教坊,驛站旅舍等服務性行業及夜市也很興盛。
南宋時,杭州是全國的文化中心,設立了最高興府——太學,還有武學、醫學、算學、史學等各科學校,臨安府學及錢塘、仁和兩縣學的學生近千人。這里書鋪林立,刻印的書籍十分精良。當時的繪畫藝術甚盛,「西湖十景」就是由南宋畫院題名的。
(5)浙江省的省會
元代在杭州設兩浙都督府,後改為杭州路總管府,為江浙行省治所(錢塘、仁和);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改置浙江行省,仍以杭州為省治。錢塘、仁和、海寧、富陽、餘杭、臨安、於潛、新城、昌化等州縣皆屬杭州路。因遭戰亂,杭州城內的不少宮殿被毀,工商業曾一度衰落,西湖也漸被泥土淤塞。但由於在南宋時期打下了繁華基礎,恢復較快。至正年間,大運河全線開通,杭州水運可直達大都(北京),成為全國水運交通要津。對促進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發展對外貿易,大有作用。所以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稱杭州為「天城」,是「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城」。
明代改杭州府為浙江布政使司治所。清代為浙江省兼杭嘉湖道治所。杭州府治均在錢塘、仁和,屬縣未變。明正德三年(1508年),郡守楊孟瑛繼唐白居易、宋蘇東坡後再次疏浚西湖,拓展田盪3480餘畝,將蘇堤增高、加寬,修建振鶩亭(即今湖心亭),砌築小瀛洲,使西湖重放光彩,恢復了「湖上春來水拍天,桃花浪暖柳蔭濃」的動人景色。至萬曆年間(1573~1620年),杭州又呈現出四方客商雲集,遊人紛至沓來的繁榮局面。
(6)廢府設杭州市
清初,在杭州城西沿西湖一帶建造「旗營」,俗稱「滿城」。城牆周圍十里,南至今開元路,北靠法院路,東臨中山中路附近,西麵包括湖濱公園,並辟有六座城門,總佔地1436畝,成為杭州的「城中城」(民國初年拆除)。雍正二年(1724)、嘉慶五年(1800),浙江總督李衛、巡撫阮元先後再次疏浚西湖,挖起大量葑泥,使湖水加深數尺。杭州人口有續增加。光緒九年(1883),杭州有62萬餘人。光緒二十一年,清政府在中日戰爭中失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杭州開為日本通商商埠,拱宸橋辟為日本租界。隨著資本主義勢力的入侵和洋務運動的興起,杭州的近代工業也逐漸發展起來。
中華民國元年(1912),廢杭州府,合並錢塘、仁和兩縣為杭縣,仍為省會所在地。民國3年(1914)設道制,置錢塘道,道尹駐杭縣。原杭州府所轄各縣歸錢塘道管轄。民國16年(1927)廢道制,析出杭縣城區設杭州市,直屬浙江省;舊屬諸縣直屬於省。從此,杭州確立為市的建制,市區分為八個區。這時杭州已有少數近代工業,如在1897年創辦的通益公紗廠(杭州第一棉紡織廠前身),規模較大;其後又陸繼興辦起火柴廠、造紙廠等,傳統的手工絲織行業也逐步採用機械傳動。1909-1914年,滬杭、杭甬鐵路相繼建成;全長1453米的錢塘江大橋於1937年竣工。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無條件收回拱宸橋日租界。
(7)從新生走向繁榮
從鴉片戰爭後的百餘年間,國力不振,民生凋敝,杭州城市年久失修,工商業也困難重重,西湖的不少景點,大多殘破不堪,有的已經廢圮。1949年5月3日,杭州市才獲得新生。
50年代以後,杭州的區域范圍經歷了不斷變化。先是將原有的八區改名為上城區、中城區、下城區、江干區、西湖區、艮山區、拱墅區、筧橋區;其後,艮山區並入下城區,筧橋區並入半山區,中城區大部分並入上城區,小部分並入下城區;1990年初,半山區又與拱墅區合並,成立新的拱墅區。屬縣則有蕭山、餘杭、臨安、建德、富陽、桐廬、淳安七個縣(市)。
50年來,杭州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現在的杭州,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重點風景旅遊城市,國家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是浙江省的省會。杭州在工業生產上已具備比較雄厚的實力,門類比較齊全,在全省乃至全國都佔有重要地位。農業科技力量和耕作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經過大規模的城市和園林建設,杭州的城市面貌已大為改觀。杭州,名副其實地成為我國東南部風景名勝優異、人文古跡薈萃的名城。
白娘子傳奇
傳說發生在宋朝時的杭州、蘇州及鎮江等地。白素貞是千年修煉的蛇妖,為了報答書生許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為人形欲報恩,後遇到青蛇精小青,兩人結伴。白素貞施展法力,巧施妙計與許仙相識,並嫁與他。婚後金山寺和尚法海對許仙講白素貞乃蛇妖,許仙將信將疑。後來許仙按法海的辦法在端午節讓白素貞喝下帶有雄黃的酒,白素貞不得不顯出原形,卻將許仙嚇死。白素貞上天庭盜取仙草將許仙救活。法海將許仙騙至金山寺並軟禁,白素貞同小青一起與法海鬥法,水漫金山寺,卻因此傷害了其他生靈。白素貞觸犯天條,在生下孩子後被法海收入缽內,鎮壓於雷峰塔下。後白素貞的兒子長大得中狀元,到塔前祭母,將母親救出,全家團聚。
❻ 杭州歷史背景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1)從「餘杭」到「錢唐」
杭州在周朝以前,屬於「揚州之域」。傳說在夏禹治水時,全國分為九州,長江以南的廣闊地域均泛稱揚州。公元前21世紀,夏禹南巡,大會諸侯於會稽山(今浙江紹興),曾乘舟航行經過這里,並舍其餘杭(「杭」是方舟)於此,故名「餘杭」。一說,禹至此造舟以渡,越人稱此地為「禹杭」,其後,口語相傳,訛「禹」為「余」,乃名「餘杭」。
春秋時,吳越兩國爭霸,杭州先屬吳,越滅吳後,屬越。戰國時,楚滅越國,杭州又歸入楚國的版圖。
秦統一六國後,在靈隱山麓設縣治,稱錢唐,屬會稽郡。《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有這樣的記載:「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遊……過丹陽,至錢唐,臨浙江,水波惡……。」這是史籍最早記載「錢唐」之名。現在的市區,當時還是隨江潮出沒的海灘,西湖尚未形成。
西漢承秦制,杭州仍稱錢唐。新莽時一度改錢唐為泉亭縣;到了東漢,復置錢唐縣,屬吳郡。這時杭州農田水利興修初具規模,並從寶石山至萬松嶺修築了第一條海塘,西湖開始與海隔斷,成為內湖。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杭州為吳國的吳興郡,屬揚州。因外族相繼入侵,晉室南遷,促進了江南和錢塘江兩岸經濟文化的發展。這時,西湖已有「明聖湖」、「金牛湖」之稱。東晉咸和元年(326年),印度佛教徒慧理在飛來峰下建了靈隱寺,這不僅是西湖最古的叢林建築,也是江南最古老的名剎。隨後有方士許邁及葛洪等人在武林山下、韜光、寶石山一帶進行寫書、煉丹等活動,傳播宗教,西湖名山勝水也漸次開拓。梁武帝太清三年(549年),升錢唐縣為臨江郡。陳後主禎明元年(587年),又置錢唐郡,轄錢唐、於潛、富陽、新城四縣,屬吳州。
(2)「杭州」之名首次出現
隋王朝建立後,於開皇九年(589年)廢郡為州,「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現。下轄錢唐、餘杭、富陽、鹽官、於潛、武康六縣。州治初在餘杭,次年遷錢唐。開皇十一年,在鳳凰山依山築城,「周三十六里九十步」,這是最早的杭州城。大業三年(607年),改置為餘杭郡。六年,楊素鑿通江南運河,從現在的江蘇鎮江起,經蘇州、嘉興等地而達杭州,全長400多公里,自此,拱宸橋成為大運河的起訖點。這一重要的地理位置,促進了杭州經濟文化的迅速發展。《隋書·地理志》記述:「杭州等郡,川澤沃衍,有海陸之饒,珍異所聚,故商賈並輳」。這時的餘杭郡有戶15380,杭州戶口統計由此開始。
唐代,置杭州郡,旋改餘杭郡,治所在錢唐。因避國號諱,於武德四年(621年)改「錢唐」為「錢塘」。太宗時屬江南道,天寶元年(742年)復名餘杭郡,屬江南東道。乾元元年(758年)又改為杭州,歸浙江西道節度,州治在錢塘,轄錢塘、鹽官、富陽、新城、餘杭、臨安、於潛、唐山八縣。州城的范圍也隨之擴大,由原來的城南沿江一帶發展到今天的武林門一帶。由於運河的溝通,杭州成為貨物集散地,社會經濟日趨繁榮,人口也逐漸增加,唐貞觀(627~649年)中,已有15萬餘人;到開元(713~741年)中發展到58萬人,此時的杭州,已與廣州、揚州並列,為我國古代三大通商口岸之一。長慶二年(822年),詩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大規模浚治西湖,並築堤建閘,以利農田灌溉。又繼李泌之後重修六井。從這時起,西湖之名益彰於世。
(3)吳越國的國都
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偏安東南,建都杭州。當時的杭州稱西府或西都,州治在錢塘,轄錢塘、錢江、餘杭、安國、於潛、唐山、富陽、新城八縣。在吳越三代、五帝共85年的統治下,經過勞動人民的辛勤開拓建設,杭州發展成為全國經濟繁榮和文化薈萃之地。歐陽修在《有美堂記》里有這樣的描述:「錢塘自五代時,不被干戈,其人民幸福富庶安樂。十餘萬家,環以湖山,左右映帶,而閩海商賈,風帆浪泊,出入於煙濤杳靄之間,可謂盛矣!」吳越王錢鏐在杭州鳳凰山築了「子城」,內建宮殿,作為國治,又在外圍築了「羅城」,周圍70里,作為防禦。據《吳越備史》記載,這個都城,西起秦望山,沿錢塘江至江干,瀕錢塘湖(西湖)到寶石山,東北面到現在的艮山門。以形似腰鼓,故又有「腰鼓城」之稱。
吳越王重視興修水利,引西湖水輸入城內運河;在錢塘江沿岸,採用「石囤木樁法」修築百餘里的護岸海塘;還在錢塘江沿岸興建龍山、浙江二閘,阻止鹹水倒灌,減輕潮患,擴大平陸。動用民工鑿平江中的石灘,使航道暢通,促進了與沿海各地的水上交通。置「撩湖兵」千人,疏浚、保護西湖,使不被葑草淤塞。
吳越三代五帝都篤信佛教,現在杭州西湖周圍的寺廟、寶塔、經幢和石窟等文物古跡,大都是那個時期的建就。當時的杭州就有「佛國」之稱。
(4)南宋時的京城
在北宋時,杭州為「兩浙路」的路治;大觀元年(1107年)升為帥府,轄錢塘、仁和、餘杭、臨安、於潛、昌化、富陽、新登、鹽官九縣。當時人口已達20餘萬戶,為江南人口最多的州郡。經濟繁榮,紡織、印刷、釀酒、造紙業都較發達,對外貿易進一步開展,是全國四大商港之一。杭州歷任的地方官,十分重視對西湖的整治。元佑四年(1089年),著名詩人蘇東坡擔任杭州知州,再度疏浚西湖,用所挖取的葑泥,堆成橫跨南北的長堤(蘇堤),上有六橋,堤邊植桃、柳、芙蓉,使西湖更加美化。又開通茅山、鹽橋兩河,再疏六井,使鹵不入市,民飲稱便。
經過北宋150多年的發展,到了南宋時,開始了杭州的鼎盛時期。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置行宮於杭州,為行在所,升為臨安府,治所在錢塘。轄錢塘、仁和、臨安、餘杭、於潛、昌化、富陽、新城、鹽宮九縣,地域與唐代大致相當。紹興八年(1138年)定都於此,杭州城垣因而大事擴展,當時分為內城和外城。內城,即皇城,方圓九里,環繞著鳳凰山,北起鳳山門,南達江干,西至萬松嶺,東抵候潮門,在皇城之內,興建殿、堂、樓、閣,還有多處行宮及御花園。外城南跨吳山,北截武林門,右連西湖,左靠錢塘江,氣勢宏偉。設城門13座,城外有護城河。由於北方許多人隨朝廷南遷,使臨安府人口激增。到咸淳年間(1265~1274年),居民增至124萬餘人(包括所屬幾個縣)。就杭州府城所在的錢塘、仁和兩縣而言,人口也達43萬餘人。
人口的增多,為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商業的繁榮創造了條件。南宋都市經濟的繁榮,不僅超越前代,而且居世界前列。當時臨安手工作坊林立,生產各種日用商品,尤其是絲織業的織造技藝精良,能生產出許多精巧名貴的絲織品,在全國享有盛名。
據《武林舊事》等書記載,南宋時的杭州商業有440行,各種交易甚盛,萬物所聚,應有盡有。對外貿易相當發達,有日本、高麗、波斯、大食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之有使節往來和貿易關系,朝廷專設「市舶司」以主其事。西湖風景區經過修葺,更加嫵媚動人,吸引了不少中外遊客;酒肆茶樓,藝場教坊,驛站旅舍等服務性行業及夜市也很興盛。
南宋時,杭州是全國的文化中心,設立了最高興府——太學,還有武學、醫學、算學、史學等各科學校,臨安府學及錢塘、仁和兩縣學的學生近千人。這里書鋪林立,刻印的書籍十分精良。當時的繪畫藝術甚盛,「西湖十景」就是由南宋畫院題名的。
(5)浙江省的省會
元代在杭州設兩浙都督府,後改為杭州路總管府,為江浙行省治所(錢塘、仁和);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改置浙江行省,仍以杭州為省治。錢塘、仁和、海寧、富陽、餘杭、臨安、於潛、新城、昌化等州縣皆屬杭州路。因遭戰亂,杭州城內的不少宮殿被毀,工商業曾一度衰落,西湖也漸被泥土淤塞。但由於在南宋時期打下了繁華基礎,恢復較快。至正年間,大運河全線開通,杭州水運可直達大都(北京),成為全國水運交通要津。對促進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發展對外貿易,大有作用。所以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稱杭州為「天城」,是「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城」。
明代改杭州府為浙江布政使司治所。清代為浙江省兼杭嘉湖道治所。杭州府治均在錢塘、仁和,屬縣未變。明正德三年(1508年),郡守楊孟瑛繼唐白居易、宋蘇東坡後再次疏浚西湖,拓展田盪3480餘畝,將蘇堤增高、加寬,修建振鶩亭(即今湖心亭),砌築小瀛洲,使西湖重放光彩,恢復了「湖上春來水拍天,桃花浪暖柳蔭濃」的動人景色。至萬曆年間(1573~1620年),杭州又呈現出四方客商雲集,遊人紛至沓來的繁榮局面。
(6)廢府設杭州市
清初,在杭州城西沿西湖一帶建造「旗營」,俗稱「滿城」。城牆周圍十里,南至今開元路,北靠法院路,東臨中山中路附近,西麵包括湖濱公園,並辟有六座城門,總佔地1436畝,成為杭州的「城中城」(民國初年拆除)。雍正二年(1724)、嘉慶五年(1800),浙江總督李衛、巡撫阮元先後再次疏浚西湖,挖起大量葑泥,使湖水加深數尺。杭州人口有續增加。光緒九年(1883),杭州有62萬餘人。光緒二十一年,清政府在中日戰爭中失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杭州開為日本通商商埠,拱宸橋辟為日本租界。隨著資本主義勢力的入侵和洋務運動的興起,杭州的近代工業也逐漸發展起來。
中華民國元年(1912),廢杭州府,合並錢塘、仁和兩縣為杭縣,仍為省會所在地。民國3年(1914)設道制,置錢塘道,道尹駐杭縣。原杭州府所轄各縣歸錢塘道管轄。民國16年(1927)廢道制,析出杭縣城區設杭州市,直屬浙江省;舊屬諸縣直屬於省。從此,杭州確立為市的建制,市區分為八個區。這時杭州已有少數近代工業,如在1897年創辦的通益公紗廠(杭州第一棉紡織廠前身),規模較大;其後又陸繼興辦起火柴廠、造紙廠等,傳統的手工絲織行業也逐步採用機械傳動。1909-1914年,滬杭、杭甬鐵路相繼建成;全長1453米的錢塘江大橋於1937年竣工。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無條件收回拱宸橋日租界。
(7)從新生走向繁榮
從鴉片戰爭後的百餘年間,國力不振,民生凋敝,杭州城市年久失修,工商業也困難重重,西湖的不少景點,大多殘破不堪,有的已經廢圮。1949年5月3日,杭州市才獲得新生。
50年代以後,杭州的區域范圍經歷了不斷變化。先是將原有的八區改名為上城區、中城區、下城區、江干區、西湖區、艮山區、拱墅區、筧橋區;其後,艮山區並入下城區,筧橋區並入半山區,中城區大部分並入上城區,小部分並入下城區;1990年初,半山區又與拱墅區合並,成立新的拱墅區。屬縣則有蕭山、餘杭、臨安、建德、富陽、桐廬、淳安七個縣(市)。
50年來,杭州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現在的杭州,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重點風景旅遊城市,國家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是浙江省的省會。杭州在工業生產上已具備比較雄厚的實力,門類比較齊全,在全省乃至全國都佔有重要地位。農業科技力量和耕作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經過大規模的城市和園林建設,杭州的城市面貌已大為改觀。杭州,名副其實地成為我國東南部風景名勝優異、人文古跡薈萃的名城。
❼ 杭州西湖的歷史
歷史
西湖原是一個海灣,由海灣而演化成為一個瀉湖,由瀉湖而形成一個普通湖泊。西湖原是個天然湖泊,在其發展的過程中淹廢。西湖是錢唐縣境內的一個湖泊,所以稱為錢唐湖(從唐朝開始,「錢唐」改為「錢塘」),又因為在它的北部還有一個與它連接的湖泊,水位比它低,稱為下湖,故西湖又相應稱為上湖。
西湖這個名稱的獲得,則是錢唐縣的歷史發展與地理位置變遷的結果。自從秦在西湖群山中設置錢唐縣以來,歷兩漢、三國、兩晉和南北朝,縣治可能早已遷離山區,逐漸進入平原。隋文帝開皇十一年(591),錢唐縣治移到鳳凰山麓的柳浦,在行政等級上並且升為杭州的州治。
長慶二年(822)為了增加西湖的蓄水量,白居易在石函橋附近即少年宮一帶修築湖堤,比原來的湖岸高出數尺。這里原是上湖和下源的連接之處,西湖水位本來高於下湖,白居易這一築堤,造成了上下湖水位的更大差距。
盡管下湖早已淹廢,但這種人為的地形差距,從今少年宮附近西湖湖岸北至少年水電站和東至環城西路這兩個方向上,還都明顯地存在。白居易在九世紀初期的這一次修築湖堤,對西湖的發展來說是劃時代的,因為從此以後,西湖的性質已經改變,它已經從一個天然湖泊演變成一個人工湖泊了。
西湖因白居易的築堤而改變了湖性,而白居易仍稱此湖為錢塘湖。當西湖這個名稱流行之時,西湖早已是一個人工湖泊了。
西湖成為人工湖泊後,吳越國時代對西湖的整治。北宋以後,景德四年(1007)的知州王濟,不僅疏浚了全湖,並且修建了西湖的閘堰設備。宋仁守時代(1023——1063)的知州鄭戩和沈遘,前者動用了上萬民工,斥廢湖中葑田,進行了大規模的疏浚。
後者在六井之外,添設了一處供水量特大的新井,即後人所稱的沈公井。蘇軾於熙寧二年(1069)悉心研究西湖水利,探索暢通六井和沈公井的方案。元佑元年(1086)蘇軾第二次來杭州任知州之職,手制訂疏浚西湖的方案,向朝廷上了《乞開杭州西湖狀》的奏章。
奏章是官方文件中第一次使用「西湖」這個名稱,說明杭州城市已經整個地建立在西湖以東,西湖之名已經普遍流行了。
簡介
西湖,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浙江省杭州市區西面,是中國大陸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中國大陸主要的觀賞性淡水湖泊之一。
西湖東靠杭州市區,其餘三面環山,面積約6.39平方千米,南北長約3.2千米,東西寬約2.8千米,繞湖一周近15千米。西湖平均水深2.27米,水體容量約為1429萬立方米。
湖中被孤山、白堤、蘇堤、楊公堤分隔,按面積大小分別為外西湖、西里湖(又稱「後西湖」或「後湖」)、北里湖(又稱「里西湖」)、小南湖(又稱「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其中外西湖面積最大。
孤山是西湖中最大的天然島嶼,蘇堤、白堤越過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個人工小島鼎立於外西湖湖心,雷峰塔與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島、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
由於其在中國的歷史文化和風景名勝中的重要地位,西湖被評選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82年)、中國十大風景名勝(1985年)和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2006年)。
此外,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發行的外匯兌換券壹圓券以及2004年發行的第五套人民幣壹圓紙幣背面均使用了三潭印月的圖案,更說明了杭州西湖在中國風景名勝中的地位。中國各地以「西湖」命名的湖泊有數十個之多,通常認為杭州西湖是其中最著名的湖泊。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7)杭州的歷史文化簡介擴展閱讀:
西湖十景
西湖十景之名源出南宋山水畫。南宋祝穆《方輿勝覽》、吳自牧《夢粱錄》均有記載,當時的文人詩詞也多有提及。
十景皆傍近西湖或在湖中,最初的十景景目為平湖秋月、蘇堤春曉、斷橋殘雪、雷峰夕照、南屏晚鍾、麴院風荷、花港觀魚、柳浪聞鶯、三潭印月、兩峰插雲。至清代,康熙帝南巡至杭,為西湖十景題字,並將「兩峰插雲」改為「雙峰插雲」;「雷峰落照」(或稱「雷峰夕照」)改為「雷峰西照」;「南屏晚鍾」改為「南屏曉鍾」。
但是「西照」與「曉鍾」兩個名稱卻未被人們接受,後人仍沿用南宋舊名至今。此後當地官吏將康熙帝御筆所書,刻石立碑,建亭恭護,至此,西湖十景石碑成為景點標志。乾隆帝南巡杭州,就十景各賦詩一首,鐫刻於碑石陰面,使西湖十景景名更廣為人知。
十景名稱不僅用詞貼切,亦對偶整齊(嚴格上並非對仗,對仗還須論格律、平仄)。例如「平湖秋月」、「蘇堤春曉」、「斷橋殘雪」、「麴院風荷」、「南屏晚鍾」、「雷峰夕照」,其中兩景任意搭配也可成對。「花港觀魚」、「柳浪聞鶯」,或是「三潭印月」、「雙峰插雲」,這些本身也是對偶句或片語,非常工整。
1984年,《杭州日報》等五家單位發起了新西湖十景評選活動,最後新十景確定為雲棲竹徑、九溪煙樹等。新十景的特點在於其地理范圍大於舊十景,其中大多數位於西湖周邊群山之中。與傳統的西湖十景一樣,新十景名稱也見對偶。
譬如,「九溪煙樹」對以「滿隴桂雨」或「吳山天風」(其中「九」與「滿」均為數詞,較工);「玉皇飛雲」與「寶石流霞」、「龍井問茶」與「虎跑夢泉」、「黃龍吐翠」與「阮墩環碧」等組合亦見工整。
2007年,杭州市政府進行「三評西湖十景」和名稱徵集,靈隱寺等一批景點入圍,成為了新新西湖十景。景點中既有千年古剎靈隱寺、北宋名塔六和塔,也有近年恢復重建的文化景觀錢王祠、萬松書院等。
二、西湖的人文
1、宗教藝術
西湖與佛教、道教等都有著密切的聯系。在長遠的歷史中,各種宗教團體和道觀佛寺聚集在西湖及周邊群山之中,增添了西湖濃厚的宗教色彩。這其中尤以吳越國時期為鼎盛。
當時各代國王熱心佛學,在西湖周圍興建許多寺廟、寶塔、經幢和石窟,擴建靈隱寺,創建昭慶寺、凈慈寺、理安寺、六通寺和韜光庵等,建造保俶塔、六和塔、雷峰塔和白塔,一時有佛國之稱。
如今,保俶塔和重建後的雷峰塔仍是西湖風光的代表性景點,而擁有中國室內最大木雕坐式佛像的靈隱寺更是西湖各收費景點中最受歡迎的觀光點之一。
2、文學作品
西湖以其湖光山色和深厚人文底蘊,吸引了歷代文人墨客的眷顧,因此在文學方面也留下了諸多名篇和典籍。《武林掌故叢編》、《西湖夢尋》、《西湖集覽》與新舊《西湖志》、《湖山便覽》等記載了大量關於西湖和古代杭州的史跡掌故。
另外,近現代眾多作家也與西湖結緣。在詩詞方面,白居易、蘇軾、柳永、楊萬里、林逋、徐志摩、胡適等詩人留下了無數佳句;在散文方面,張岱、魯迅、俞平伯、郁達夫、宗璞等名家則寫下了眾多名篇。以下例舉部分與西湖緊密關聯的文學作品。
3、民間傳說
西湖自古以來便流傳著許多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台》和《蘇小小》。白蛇傳中的「斷橋相會」、「白娘子被壓雷峰塔」等情節與西湖十景有著密切的聯系。而傳說中梁祝的愛情故事發生在西湖邊的萬松書院。
另外,杭州還流傳岳飛、濟公、乾隆下江南、楊乃武與「小白菜」等大量民間故事和《初陽台》、《雙投橋》、《東坡肉》、《蔥包檜兒》、《十八棵御茶》等傳說。
❽ 簡略地說說杭州的歷史
1、杭州烏龜洞遺址古人類化石的發現證實五萬年前就有古人類在杭州這片土地上生活,蕭山跨湖橋遺址的發掘證實了早在8000年前就有現代人類在此繁衍生息,距今5000年前的餘杭良渚文化被譽為「文明的曙光」。杭州夏商周屬「揚州之域」。
2、秦統一六國後,在靈隱山麓設縣治,稱錢唐,屬會稽郡。《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遊……過丹陽,至錢唐,臨浙江,水波惡……」這是史籍最早記載「錢唐」之名。當時還是隨江潮出沒的海灘,西湖尚未形成。
3、西漢承秦制,杭州仍稱錢唐。新莽時一度改錢唐為泉亭縣;到了東漢,復置錢唐縣,屬吳郡。這時杭州農田水利興修初具規模,並從寶石山至萬松嶺修築了第一條海塘,西湖開始與海隔斷,成為內湖。
4、三國、兩晉、杭州屬吳郡,歸古揚州。東晉咸和元年(326年),印度佛教徒慧理在飛來峰下建了靈隱寺,是西湖最古的叢林建築。梁太清三年(549年),侯景升錢唐縣為臨江郡。陳禎明元年(587年),又置錢唐郡,轄錢唐、於潛、富陽、新城、桐廬,屬吳州。
5、隋王朝建立後,於開皇九年(589年)廢郡為州,「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現。並桐廬入錢唐縣,下轄錢唐、餘杭、富陽、鹽官、於潛、武康六縣。州治初在餘杭,次年遷錢唐。開皇十一年,在鳳凰山依山築城,「周三十六里九十步」,這是最早的杭州城。
6、唐代,置杭州郡,旋改餘杭郡,治所在錢唐。因避國號諱,於武德四年(621年)改「錢唐」為「錢塘」。太宗時屬江南道,天寶元年(742年)復名餘杭郡,屬江南東道。
乾元元年(758年)又改為杭州,歸浙江西道節度,州治一度在錢塘,轄錢塘、鹽官、富陽、新城、餘杭、臨安、於潛、唐山八縣。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廢杭州府,合並錢塘、仁和兩縣為杭縣,仍為省會所在地。民國3年(1914)設道制,置錢塘道,道尹駐杭縣。
原杭州府所轄各縣歸錢塘道管轄。民國16年(1927)廢道制,析出杭縣城區設杭州市,直屬浙江省;,郊區仍為杭縣,舊屬諸縣直屬於省。
從此,杭州確立為市的建制,市區分為八個區。1909-1914年,滬杭、杭甬鐵路相繼建成;全長1453米的錢塘江大橋於1937年竣工。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無條件收回拱宸橋日租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