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傳統文化分論點
中國5000年的輝煌歷史和文化源頭在夏商周,這是中國文化的前軸心時代,是中華文化的根脈。中國史學界一直堅持認為中國傳統文化中,夏商周三代是中華文明的母源與主體,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內容。人類文化史上,有亞非歐五大文化中心,即非洲東北部尼羅河下游的古埃及地區,西亞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南亞印度河流域的南亞次大陸地區,中國黃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區和歐洲愛琴海的克里特島。唯一有史料可查,綿延5000年不斷的只有中原文化。
華夏歷史文化一向主張創新,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誥》曰:「作新民。」要求君子「與時偕行」,每天都要進步,達到一個新的境界。《詩經》稱:「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周是繼承商而來,雖是舊邦,使命是新的。中國有幾千年的歷史,也可以說是舊邦,但有新命,新命就是現代化。商周時期的人為了讓子孫牢記使命,不斷創新,把這些話刻在器物上,甚至要求他們做到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作新民,不要保守,要創新,要進步。早在周朝人們就認識到創新有利於發展,不創新就會落後,落後就沒有生命力。河南提出創建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重心是傳承和創新。傳承和創新是中原區域文化發展的關鍵所在。任何一種文化,都必須是在傳承與創新中發展壯大並得以提升的。
要想認識、了解和傳承華夏歷史文化,就必須對華夏歷史文化進行深入研究,分辨其精華和糟泊,取其精華為今所用。所謂創新,就是要適應時代的需要,實現華夏歷史文化的現代性、創造性轉化,融入現代精神、科學精神、市場精神、法治精神、競爭精神、公平精神等新理念,賦予其新的內涵與活力,讓華夏歷史文化轉化為推動當代社會發展的物質和精神動力,為中原崛起發揮重要的引領作用。
2. 傳統文化所彰顯的魅力屢屢讓世人驚嘆,加之傳統文化的稀缺性,國學經典教育越來越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世界幾大古文明只有中國文明一以貫之,延續至今,沒有斷裂,中華文明的消化力與順應力之強由此可見一斑。盡管眾多專家學者與國學愛好者也都組織過各種活動,試圖讓傳統文化的優秀部分發揚光大,但影響甚微。一方面是由於規模不夠,另一方面傳統文化要在全社會范圍內形成影響,必須分階段施行,由有影響力的「國學信徒」去影響更廣泛的人群。
「國學啟蒙教育師資班」項目負責人之一的李廣斌教授談在接受采訪時就談到,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是否承載「師道」,是否具有師德師品和能力,直接決定著文化推進的效果。就國學教育的推進來說,首先要讓我們的老師了解國學經典,領悟到國學經典的精髓,才能帶動國學經典教育走進校園、走進課堂。現在全國各地大量的幼兒園和小學開始重視國學特色,但是真正懂國學,能夠教好國學的老師卻不多,出現了大面積的「教師荒」,這是國學教育推進的障礙。
❷ 歷史文化遺址的議論文怎麼寫
歷史文化遺址的議論文怎麼寫
遺址的地理方位遺址的概況遺址的古代地位遺址的現代地位總結完篇
❸ 歷史和文化最有價值 的中心論點
一個民族的血脈在於歷史和及其形成的文化。。一個民族之所以立足於世界之林靠的是其獨特的文化和歷史
❹ 關於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論點
中華傳統文化應包括:古文、詩、詞、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成語等;傳統節日(均按農歷)有:正月初一春節(農歷新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四月五日清明節、五月五日端午節、七月七七夕節、八月十五中秋節、臘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種民俗等;包括傳統歷法在內的中國古代自然科學以及生活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區、各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
中國文化主要可以歸納為三種:1.宗法文化 2.農業文化 3.血緣文化.
這三種文化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並且隨著歷史的演變它們之間相互滲透作用越來越緊密.例如:在封建社會的大家庭裡面,血緣關系十分重要,特別強調輩分和地位的等級差距,因此十分重視家族家規,它們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國家的一些制度更具有凝聚力和威信,在魯迅先生的小說里我們常常可以看見宗法文化對封建統治和人們思想產生的影響;我國自古以來直至今日還是一個農業大國,正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以農業為主的經濟形態必然會產生與之相適應的文化制度。
簡要的說就是:
中國傳統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
它有四種形式的文化內容: 物質、行為、制度、精神(四種文化形式的具體表現)
編輯本段中華傳統文化細品__
與一般的宗教相比較,中國傳統文化的優勢在於它從哲學、科學的角度上揭示宇宙、社會、人生的本質和意義的,既是充分說理的,又可以讓人進行實證,這些內容不是一般宗教能隨便解釋得了的。所以,它與一般的宗教是不同的,它的魅力在於比一般的宗教更具有說服力的。一般的宗教都是建立在信仰的基礎上的,只有通過虔誠地相信,才能感到神的存在,不能問、不要問為什麼,是什麼道理。可是在物慾橫流的社會中,在各種色象的誘惑下,很多人是經不起引誘的,他們都會對自己的信仰發生動搖的。特別是一些宗教不能正確科學地解釋自身,而且往往與科學思想是有抵觸的(這不是說科學是正確的,科學也是不能正確的認識自己),而科學的道理又是顯而易見的,因為它認識的是物質,是事物直觀的可見的表象。在科學日益發達的今天,宇宙飛船上天,原子彈爆炸,互聯網技術,生物技術上的成就,科學觀念是很易被人們接受的。由於以上原因,人們對信仰發生動搖也是很正常的,這也正是這種原因,有些基督教的牧師、天主教的神甫都背判了自己的信仰,成為上帝的罪人。更頭甚者,有些神甫和牧師還染上了艾滋病,有媒體報道,他們之所以染上艾滋病是由於不正當的性行為造成的,這說明他們已經遠離自己的信仰,淪為上帝的罪人了。但是我們應當承認,天主教、基督教的大部分教徒的人格還是高尚的,但是從發展的趨勢看,基督教和天主教、依斯蘭教,都沒有發展前途,因為它們都不能為科學思想所接受,最終會被人們所拋棄。
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理性的文化,越是科學發達,人們的文化水準提高,認識能力增強的情況下,越是有利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在人們沒有文化愚昧的情況下,中國傳統文化是不易推廣與傳播的,因為它不具備傳播這種文化的軟體與硬化。在中國歷史上,無論什麼時候,哪一個封建王朝都沒有真正徹底的貫徹中國傳統文化,所以,中國的傳統文化從來都沒有象《聖經》文化和《古蘭經》文化那樣,左右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的命運。現在最有利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徹底貫徹,而這種貫徹是民主的、自由的,人們自覺自願地接受的,不願接受馬上就可以反對,而不是象歐洲中世紀歷史上的《聖經》文化,和現在《古蘭經》文,是強迫的。
用現代語言把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表達出來,使人們真正的理解中國傳統文化,這並不是我有什麼能耐,而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本來就包涵的本質。再者,這也是人類歷史發展到今天的必然的產物,因為大家都有文化了,語言也表述能力也加強了;第三、科學已經很發達了,我可以藉助科學上的發現和科學語言,對其理論體系進行系統細致地表述,這樣就更有說服力與感染力。以上各點,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優勢所在。中國傳統文化,還有語言和文字上的優勢,這在以前的帖子中都談到了,在這里就不贅述了。
編輯本段中國傳統文化主要包括
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
-中國書法、篆刻印章、中國結、京戲臉譜、皮影、武術
-秦磚漢瓦、兵馬俑、桃花扇、景泰藍、玉雕、中國漆器、紅燈籠(宮燈、紗燈)
-木版水印、甲骨文、鍾鼎文、漢代竹簡
-茶、中葯、文房四寶(硯台、毛筆、宣紙、墨)、四大發明
-豎排線裝書、剪紙、風箏
-佛、道、儒、法寶、陰陽、禪宗、觀音手、孝服、紙錢
-樂器(笛子、二胡、鼓、古琴、琵琶等)
-龍鳳紋樣(饕餮紋、如意紋、雷紋、回紋、巴紋)、祥雲圖案、中國織綉(刺綉等)、鳳眼
-彩陶、紫砂壺、蠟染、中國瓷器
-古代兵器(盔甲、劍等)、青銅器
❺ 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觀點
中國文化主要可以歸納為三種:1.宗法文化 2.農業文化 3.血緣文化.這三種文化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並且隨著歷史的演變它們之間相互滲透作用越來越緊密.例如:在封建社會的大家庭裡面,血緣關系十分重要,特別強調輩分和地位的等級差距,因此十分重視家族家規,它們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國家的一些制度更具有凝聚力和威信,在魯迅先生的小說里我們常常可以看見宗法文化對封建統治和人們思想產生的影響;我國自古以來直至今日還是一個農業大國,正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以農業為主的經濟形態必然會產生與之相適應的文化制度.以四書五經為代表的儒家文化幾千年來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因此我認為中國文化最主要的特徵就是儒家文化:強調天人合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使人的內在修養和外在的經世治國達到完美的統一.儒家文化的精髓就是平和中正,思無邪!其次,農耕文化、家族文化、還有一些地域文化之間相互聯系相互滲透,在歷史的漫長演變中逐漸的形成我們中國傳統文化豐富多採的內涵。 還有中國傳統文化中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憂國憂民、以德化人、和諧持中等思想,對當前的素質教育有借鑒意義。 1.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 為了與天地斗爭,中國人民從來就不肯輕易認輸,總是不屈不饒地抗爭。《易傳》總結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正是這種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支撐著中華民族的發展,激勵著中華兒女在困境中崛起,在逆境中奮進,永不屈從於外來的壓迫。自強不息還體現為一種自立和自尊的人格特徵,形成中國人講名分、重氣節的民族精神。正如孔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孟子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三謂大丈夫"。這使得人們追求一種獨立完善的人格,這種美德流傳下來,成為人們為國家、為民族奮爭的精神力量,並推動著社會的發展。 2.憂國憂民的憂患意識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孔子的"詩可心怨"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再到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都打上了這種憂患意識的烙印。從岳飛的"笑談渴飲匈奴血"到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這種憂患意識就是一種愛國精神,體現了以天下為己任的高尚情懷。 3.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以寬厚之德包容萬物,即厚德載物。如戰國時代,齊桓公開創的稷下學宮匯集了當時儒、墨、道、法、陰陽、名、縱橫等諸家學派,當時在稷下學宮講學和游學的大師有淳於髡、鄒衍、田駢、孟子、荀子等諸子,號稱諸子百家。這些大師在學宮里自由講學、自由辯論,開創了我國文化史上百家爭鳴的先河,為中華文化的繼往開來做出了巨大貢獻。一般認為,從漢武帝開始,我國便形成了儒家文化佔主導地位的文化局面,但實際上我國文化發展史主要是以儒道互補為基本線索的,而這一線索本身就體現了文化的兼容性。 4.以德化人的高尚風范 春秋時期的大政治家管仲曾把道德與國家的存亡聯系起來,把禮義廉恥提高到國家興亡的高度。大思想家孔子則更是以禮釋仁,認為"仁"與"禮"是相互制約、相互統一的,而"仁""禮"的統一就是德。孔子所強調的"德",一是指統治階級的統帥之德,要求以此德來統治百姓,擁有百姓。二是指感化之德即倫理之德,以此德來感化百姓,保持和諧。這種崇德思想不斷發展和泛化,並在家庭倫理中得到完全的體現。這使得我國古代在文化傳遞和教育過程中始終把道德放在第一位,如孔子進行教育的內容是禮、樂、射、御、術、數,他把禮放在首位,這是崇德思想在教育活動中的典型反映。這一思想的目的是主張以德化人,利用道德的作用和力量來尋求家庭倫理的和諧,尋求社會政治秩序的一致和整個社會秩序的穩定。 5 和諧持中的思想境界 中國傳統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和諧,即認為每一個事物都應按照其自身的規律自然地發展。這其中包括人與人的和諧、個人自我身心的和諧及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就會促使社會穩定,家庭和睦;個人身、心間的和諧就能使人做到遇事寵辱不驚,進退有據;人與自然的和諧就能互得其利,持續發展。
❻ 張賀的《歷史和文化最有價值》的中心論點是什麼是怎樣提出這一論點的
一個民族的血脈在於歷史和及其形成的文化。。一個民族之所以立足於世界之林靠的是其獨特的文化和歷史。通過對埃菲爾鐵塔的天價評估繼而談到現代仿古建築及我國文化建築現狀來闡述觀點。
❼ 不妨多些歷史裡面的文章的中心論點
歷史:漢語詞語,含義有三:
1.記載和解釋作為一系列人類進程歷史事內件的一門學科容。
2.沿革,來歷。
3.過去的事實。
歷史,簡稱史,一般指人類社會歷史,它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多數時候也是對當下時代的映射。如果僅僅只是總結和映射,那麼,歷史作為一個存在,就應該消失。歷史的問題在於不斷發現真的過去,在於用材料說話,讓人如何在現實中可能成為可以討論的問題。[1] 歷史是延伸的。歷史是文化的傳承,積累和擴展,是人類文明的軌跡。
❽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作文論點
中國,一個以五千年文明為積淀,以百餘年磨難為基點,以五十餘年發展為基石,多少榮辱回悲歡,多答少興衰成敗,成就了中國這只浴火重生的鳳凰!
說起中國的傳統文化,那可真是數不計數。如:中國陶瓷、文房四寶、四大發明、皮影、樂器等等。今天,我就著重說一說元雜劇和文房四寶。元雜劇第一人是關漢卿,這位中國第一位戲劇作家一生寫了60多種雜劇,是元雜劇的奠基人。他的部分劇作700年來一直上演不衰。關漢卿的劇作有描寫社會矛盾、歌頌人們斗爭的《竇娥冤》、《蝴蝶夢》、《魯齋郎》等。
文房四寶就是人們說的筆墨、紙、硯。筆因王羲之的緣故,李渡毛筆名聲大振。墨:具有「落紙如漆、萬載存真」的美譽。紙:明代《天工開物》中記載了鉛山造紙狀況,對連四紙作了說明,並給予很高評價。硯:星子的金星硯和婺源的龍尾硯都具有1000多年歷史。
是啊,中國的傳統文化可真是歷史悠久呀!
❾ 傳統文化是中國教育的歷史基礎的論點是什麼
在中國教育傳統的思想與實踐中,不僅有「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有教無類」、「教學相長」、「因材施教」、「知行合一」、「格物明辨」、「慎思篤行」、「活到老,學到老」等與西方教育源流和現代教育理念相似、相通的原創教育思想,也有獨具特色的家學、書院、師徒制、耕讀習俗、學術爭鳴、標新立異、兼收並蓄、樹立思想流派的傳統等。中國的教育傳統既崇尚權威,又不迷信權威,主體精神是提倡獨立思考、注重實踐和勇於創新。如孔子的啟發式與柏拉圖的「助產術」幾乎於同一時間(孔早約50年)誕生,且形式、內涵基本相同;中國的算學與阿拉伯即歐洲的數學在概念和形式上雖有不同,但都為世界數學的發展作出貢獻;中國書院的起源和實踐與西方大學幾乎同步,且傳統精神高度一致,而其不同的表現形式和特點,也是中國和世界高等教育未來改革的重要借鑒。中國教育傳統中永恆的、富有創新潛力的價值早已受到國外思想家、教育家的深切關注,不僅數百年前影響了法國思想家伏爾泰,近年來創立「多元智能」理論的哈佛教授加德納也多次強調他的思想曾借鑒了中國的教育傳統。可見,中國教育傳統的精髓需要國人認真反思、汲取和弘揚,全面否定和淺嘗輒止均是對歷史、民族與未來不負責任、缺乏基本文化素養的表現。需要銘記的是,一個不知道尊重自己傳統的民族難以受到其他民族尊重,也難以真正自信、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