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春秋戰國時期,中國歷史的發展趨勢是
社會制度的大變革,生產關系的大轉變,文化上的大發展大繁榮,民族關繫上的第一次大融合。總的趨勢是由分裂到走向統一。
Ⅱ 為什麼說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大變革時代
(1)經濟:春秋戰國時期,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標志著社會生產力的顯著提高.我國的封建經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尤其北方成就更為突出.生產力的飛躍引起了生產關系的革命.春秋戰國時期, 井田制(公田)逐漸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並最終通過各國變法確立了下來.
(2)政治: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戰爭破壞了奴隸制的舊秩序,給人民帶來了災難和痛苦.但戰爭的結果加快了統一進程,促進了民族融合,也加快了變革的步伐.隨著新興地主階級力量的壯大,他們在各諸侯國先後開展了變法運動,新的封建制度終於建立起來.變法最徹底春秋戰國之交,神州大地掀起了一場社會大變革的風暴.
在這場摧枯拉朽、勢不可擋的大變革中,舊的奴隸主階級沒落了,新的地主階級興起了;舊的奴隸制度和道德倫理觀念,被新的封建制度和意識形態取代了;一部分農民獲得較多的自由,社會的生產關系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階級矛盾尖銳激烈,兼並戰爭連年不斷,整個社會呈現出紛繁復雜的大動盪大改組局面.
在這個時期,一個新的社會階層應運出現了,這就是士.他們來自社會的各個方面,地位雖然較低,但很多是有學問有才能的人,有的是通曉天文、歷算、地理等方面知識的學者,有的是政治、軍事的傑出人才.其代表人物如孟子、墨子、莊子、荀子、韓非子、以及商鞅、申不害、許行、陳相、蘇秦、張儀等,都是著名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或科學家.至於一般的出謀劃策、談天雕龍之流,以及擊劍扛鼎、雞鳴狗盜之徒,更是人數眾多.
由於士的出身不同,立場不同,因而在解決或回答現實問題時,提出的政治主張和要求也不同.他們著書立說,爭辯不休,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陰陽家、名家、縱橫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等許多學派.其中比較重要的是儒、墨、道、法四家,而《論語》《孟子》《墨子》《老子》《莊子》《荀子》《韓非子》則是這四家的代表著作.其中,《論語》《孟子》和《莊子》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
的秦國,成為各諸侯國中實力最強者,後來發展成統一的核心力量.
(3)文化上:文化是一定時期的政治、經濟的反映.春秋戰國時期,經濟的發展,推動了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的變革,促成了思想的空前活躍和文學藝術的繁榮.
小結:春秋戰國時期,舊制度、舊統治秩序被破壞,新制度、新統治秩序在確立,新的階級力量在壯大.隱藏在這一過程中並構成這一社會變革的根源則是以鐵器為特徵的生產力的革命.生產力的發展最終導致各國的變革運動和封建制度的確立,也導致思想文化的繁榮.
Ⅲ 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變遷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 公元前771年,犬戎殺幽王,滅西周。翌年(即前770年),周平王姬宜臼 東周地圖
由鎬京遷都於洛邑(今河南省洛陽),史稱東遷後之周王朝為東周。周赧王59年(公元前256年),東周為秦所滅,共傳25王,歷時515年,東周時期又分為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03年)與戰國(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兩個時期。這一時期是中國的社會制度轉變的時期。這一轉變是以鐵器的廣泛使用為標志的。 在周幽王死後,太子宜臼即位,是為周平王。鑒於鎬京殘破,又處於犬戎威脅之下,周平王於公元前770年,在鄭、秦、晉等諸侯的衛護下,遷都洛邑,建立了東周王朝。據《左傳》記載,春秋時共有140多諸侯國。其中比較重要的有齊、晉、楚、秦、魯、宋、鄭、衛、邢、陳、蔡、吳及越等國。 東周時期牛耕已多有使用。陝西、山西、山東、河南、河北等地戰國鐵犁鏵冠的出土,說明犁耕在中原已經得到推廣,水利是農業的命脈,以農田灌溉為重點的水利建設高潮逐漸興起。水利工程有多種類型,如陂塘蓄水、灌溉分洪、渠系灌溉以及多首制引水等。東周的建築技術已有很高的水平。著名的魯班,即魯國人公輸般,是土木工匠中的傑出代表,後人尊稱為祖師。 洛陽發現的東周天子六駕
考古發掘所見東周的建築遺跡,多為宮殿遺址,出土的建築構件以瓦當最為常見,還有青銅斗拱、青銅飾件和青銅屋模型等。由此可以想見東周宮殿建築的宏偉壯觀。東周時期,大國爭霸,戰亂頻繁。各諸侯國為其政治、軍事和經濟的需要,在商、西周交通干線的基礎上,不遺餘力地將道路擴展到更為遙遠險絕的地方,因而在客觀上促進了交通的發展。 東周的絲綢西傳路線甚至橫貫歐亞大陸。當時馬車的使用已很普遍。這時,天子直轄的「王畿」,在戎狄不斷襲擾和諸侯不斷蠶食下,大大縮小了,最後,僅剩下成周方圓一二百里,即今河南西部一隅的地盤;同時,天子控制諸侯的權力和直接擁有的軍事力量,也日益喪失。天子不僅經濟上有求於諸侯,政治上也往往受諸侯的擺布。 但天子以「共主」的名義,仍然具有號召力。因此,一些隨著地方經濟發展逐步強大的諸侯國,就利用王室這個旗號,「挾天子以令諸侯」,積極發展自己勢力。
Ⅳ 中國經濟發展史的春秋戰國時期
介紹中國從公元前770 年到公元前221 年春秋戰國時期的經濟史。
(一)中國在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發展迅速,判斷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不在於生產什麼,而在於怎樣生產,用什麼勞動資料生產」。這里所說的勞動資料主要指生產工具而言。由於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出現了先進的生鐵冶鑄技術,即出現了鑄鐵,促進了鐵器的普遍使用,並由此推動了農業、手工業的發展,使中國在經濟發展上走在了世界的前列。這就為以後中國強大、長期雄居於東方奠定了物質基礎。如果與歐洲相比,歐洲在鐵器的普遍使用和冶鐵技術方面要遠遠落後於中國。如公元八世紀德意志人的英雄史詩《希爾德布蘭德之歌》中還有使用石器的記載,1006 年侵入英國的諾曼底公爵威廉的軍隊在海斯丁斯附近同英軍的會戰中英軍也還有使用石斧的記載。中國先進的冶鐵技術是春秋戰國以後才逐漸傳到西方的。《漢書·西域傳》大宛條載:「其地皆無絲漆,不知鑄鐵器。及漢使亡卒降,教鑄作它兵器。」師古曰:「漢使至其國及有亡卒降其國者,皆教之也。」從這一記載可知,中國先進的鑄鐵技術是在漢代先傳至西域而後才逐漸傳至西方的。而歐洲「直到十四世紀才使用鑄鐵」。此外,春秋戰國時也為漆器、絲織品等手工業產品的發展奠定了技術基礎,漢代這些產品在國內外都享有盛譽。這些產品不僅為東方國家所喜愛,而且通過絲綢之路遠銷西方。這說明中國文明在後世享譽世界是有其物質技術基礎的,而這種物質技術基礎就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奠定的。 (二)中國春秋戰國與同期古希臘相比社會發展上存在著差異。這表現在中國奴隸社會崩潰後轉變為建立在個體農民經濟基礎上的封建地主制,而希臘則從不發達的奴隸制社會發展為發達的奴隸制社會。社會發展的這種差別在古代思想家的著作中有明顯的反映。如大約生於公元前390 年到公元前305 年的孟子雖然說:「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但在孟子的筆下勞力的人主要是「五畝之宅」、「百畝之田」的個體小農和個體手工業者。而生於公元前384 年到公元前322 年的古希臘的著名哲學家、思想家亞里斯多德雖然也像孟子一樣有一套「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的觀點,但亞里斯多德筆下的勞力者卻是奴隸。亞里斯多德說:「凡是賦有理智而遇事能操持遠見的,往往成為統治的主人;凡是具有體力而能擔任由他人憑遠見所安排的勞務的,也就自然地成為被統治者,而處於奴隸從屬的地位。」「我們可以明白了奴隸的性質和他的本分了:(1)任何人在本性上不屬於自己的人格而從屬於別人,則自然為奴隸;(2)任何人既然成為一筆財產(一件用品),就應當成為別人的所有物;(3)這筆財產就在生活行為上被當作一件工具……。」「凡是這種只有體力的卑下的這一級就自然地應該成為奴隸,而且按照上述原則,能夠被統治於一位主人,對於他實際上較為合宜而且有益。所以,凡自己缺乏理智,僅能感應別的理智的,就可以成為而且確實成為別人的財產(用品),這種人就天然是奴隸。」人們寧願將奴隸這個名稱局限於野蠻人(外邦人)……在他們看來,世上有些人(野蠻族)到處都應該是奴隸,本性上就是奴隸,另一些人(希臘人)到處都應該自由,本性上就是自由人。……」從孟子、亞里斯多德這兩位同時期東西方哲學家、思想家看來,腦力勞動者統治人,體力勞動者受人統治,這一點上二位是相同的。然而孟子心目中的體力勞動者是個體農民,亞里斯多德心目中的體力勞動者卻是主人的財產、工具奴隸。這種差別正是中國春秋戰國與同期希臘社會發展不同的表現。
(三)春秋戰國時期隨著生產力發展和井田制破壞,農民個體經濟廣泛出現。這一點從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的《孫子兵法·吳問》和《漢書·食貨志》所載李悝盡地力之教的論述中可以看出。另外,從《墨子》、《孟子》、《商君書》、《荀子》等著作中也可看出當時社會的主要生產者是個體農民。這時中國的個體農民對土地已有使用權和某種程度的佔有權,並有相當獨立的經營權。這種個體農民不像奴隸完全用主人提供的生產條件為主人生產,也不像農奴那樣在份地進行勞動和為農奴主服徭役時二者在時間、空間上是分開的為農奴主勞動時沒有積極性。這種個體農民由於為統治者所提供的剩餘勞動和為自己所進行的必要勞動在時間上、空間上是一致的,勞動收益好對統治者和自己都有利,所以生產積極性高。而且個體農民之間存在著競爭,這也促使他們為自己的生存而拚搏。《墨子·非命下》說:「今也農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強手耕稼樹藝而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力強必富,不強必貧;強必飽,不強必飢,故不敢怠倦」。從這種意義上說,中國封建地主制下的個體農民比奴隸、農奴生產積極性高。同時,還應看到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形成的個體農民經濟從事的主要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生產的目的主要是滿足自己需要的使用價值的生產。這種經濟是封閉性的,對外部條件要求低,不像商品經濟那樣生產的目的為了賣,需要銷路和原料來源,一旦銷路和原料來源斷絕,生產就無法進行。所以,這種農民個體經濟有很高的穩定性。另外,這種經濟所需要的固定資本少,科技投入少,在遭到破壞之後恢復起來容易。中國後來的長期封建社會就是建立在這種一家一戶就是一個生產單位的農民個體經濟基礎之上的。
(四)中國春秋戰國與同期古希臘相比,在經濟上還有一個重大差別,這就是希臘海外交通、海外貿易比中國發達。希臘的奴隸制度是一種「以生產剩餘價值為目的的奴隸制度」。在這種制度下生產的目的是為了賺錢,生產品的很大部分為了賣。這與中國春秋戰國形成的生產使用價值的個體農民經濟是個很大差別。二者相比,希臘的奴隸制經濟由於奴隸主與奴隸尖銳的階級矛盾和商品經濟下斷絕銷路和原料來源無法進行生產的缺陷,所以希臘奴隸制經濟有其脆弱性。相反,中國春秋戰國形成的個體農民經濟不僅自身穩定性強,而且由於封建統治者推行重農抑商的傳統國策對它進行了有效的保護所以顯得非常堅韌而能長期延續。然而,這僅僅是問題的一方面。問題的另一方面是生產使用價值的個體農民經濟有其發展的緩慢性和停滯性。由於這種經濟生產的目的是為自己的消費,生產多了勞動價值得不到實現,所以生產的發展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十分緩慢。相反,商品生產條件下,生產的目的為了賣。
因此只要有銷路和原料來源生產就可以迅速發展。而且,由於商品生產的開放性,它可以利用外地的市場、原料、勞動力來迅速發展本地經濟。商品生產、商品經濟的這種優越性在歐洲後來得到了充分顯示。14 世紀歐洲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這時歐洲大力發展商品經濟。從15 世紀末新大陸發現和新航路開通後,西歐國家把商品交換發展成為世界性的商品交換,從掠奪殖民地和販賣黑奴的罪惡行徑中積累了資金,並為本國產品打開了市場,找到了原料來源。這大大促進了工廠手工業的發展。17世紀中葉英國發生了資產階級革命,此後約一個世紀,英國又發生了工業革命。而15 世紀後中國卻在自然經濟統治下緩慢爬行。及至1840 年鴉片戰爭後就落了個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悲劇。因此,可以說春秋戰國時期經濟發展所形成的廣泛的農民個體經濟是和我們民族興衰榮辱密切相連在一起的。
Ⅳ 春秋戰國時期在中國歷史的地位是什麼
1.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老子、孔子等許多著名思想家和著作,對我國和世界文化都產專生了深遠的影響屬。
2.「百家爭鳴」促進了戰國時期學術思想的發展,也有利於文學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總結與交流。
3.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和屈原創作的楚辭,在我國文學史和世界文學史上都佔有重要地位。先秦諸子的散文,是我國古代文學的寶貴財富。
4.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在天文學、物理學、醫學方面的成就,都具有世界先進水平。《墨經》中總結和提煉的大量物理學知識,也在我國科學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5.長沙楚國遺址出土的帛畫、四川出土的嵌錯賞功宴樂銅壺和湖北隨州出土的整套編鍾和其他樂器,反映出春秋戰國時期繪畫和音樂藝術已具有很高的水平。
6.春秋戰國時期,文化空前繁榮,科學技術取得許多世界領先的成就,反映了古代中國在當時世界上的先進地位,值得我們自豪。
Ⅵ 春秋戰國的歷史背景
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東周在戰國後期(前版256年)被秦權國所滅,所以春秋戰國時期在時間上並不全然包含在東周王朝裡面。西周時期,周天子保持著天下共主的威權。平王東遷以後,東周開始,周室開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義,而無實際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國也因社會經濟條件不同,大國間爭奪霸主的局面出現了,各國的兼並與爭霸促成了各個地區的統一。因此,東周時期的社會大動盪,為全國性的統一準備了條件。
春秋戰國分為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其分水嶺是在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滅掉智氏,瓜分晉國為標志。
春秋時期,簡稱春秋,指前770年-前476年,是屬於東周的一個時期。春秋時代周王的勢力減弱,諸侯群雄紛爭,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另一說認為春秋五霸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戰國時期簡稱戰國,指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東周後期至秦統一中原前,各國混戰不休,故被後世稱之為「戰國」。「戰國」一名取自於西漢劉向所編注的《戰國策》。
Ⅶ 春秋戰國時期,我國歷史發展的,趨勢是什麼樣的
社會制度的大變革,生產關系的大轉變,文化上的大發展大繁榮,民族關繫上的第一次大融合。總的趨勢是由分裂到走向統一。
春秋戰國歷史發展的三種趨勢
一是從分裂走向統一,二是各民族相互融合,三是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這三條主線,互相促進,互相影響
⑴由分裂走向統一。春秋時期,周王室衰微,諸侯爭霸,大國兼並小國,諸侯數目逐漸減少;戰國時,較大的諸侯國只剩下齊楚等七國,七國繼續進行兼並戰爭,給人民帶來了災難,人民渴望統一。秦國經商鞅變法逐漸富強,秦王贏政經過大規模兼並戰爭,於公元前221年統一全國。
②由奴隸制瓦解到封建制確立。春秋時期,由於鐵器、牛耕的使用,私田增多,魯國首先採取按畝收稅的方法,承認土地私有。一些貴族將土地出租,收取地租.轉化為地主,奴隸轉化為農民,井田制瓦解,意味著奴隸制的瓦解。戰國時期,在新興地主階級推動下,各諸侯國經過100多年的變法,廢除了舊制度,封建制度最終確立。
③春秋戰國時期,中原王朝同周邊地區各少數民族的關系都有了發展,在前代的基礎上,在頻繁的戰爭和頻繁的經濟文化交往中,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快,經濟文化聯系加強。這些為後來秦朝多民族統一國家的形成打下了基礎,成為我國民族融合的重要歷史時期。
Ⅷ 說明春秋戰國時期中國歷史發展有何趨
歷史老師復告訴你
春秋制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大變革大過渡時期。
伴隨著鐵制農具和牛耕的迅速推廣,奴隸制井田制逐步被地主土地所有制所取代,分封制土崩瓦解,以「縣制」「郡縣制」為代表的垂直管理體系逐步取代分封制(貴族政治過渡為官僚政治)。
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大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