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傳播效果研究經歷了什麼過程
卡茨對傳播效果研究歷程的分析分為三個階段
1、曇花一現期(1935-1955)。
2、苦悶焦慮斯(1956-1960)。
3、鳳凰涅磐期(1960-1977)。
Ⅱ 傳播效果研究經歷了哪幾個發展階段
1.魔彈效果論,魔彈論:又稱「皮下注射理論」,這是一種有關媒介具有強大效果的觀點。它的核心內容是:傳播媒介擁有不可抵抗的強大力量,它們所傳遞的信息在受傳者身上就像子彈擊中身體,葯劑注入皮膚一樣,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應;它們能夠左右人們的態度和意見,甚至直接支配他們的行動。
這種理論流行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至20世紀30 年代,到40 年代這一理論便為宣傳的實踐所打破。代表人物拉扎斯菲爾德、西多尼·羅傑森。這種理論認為,受眾就像射擊場里一個固定不動的靶子或醫生面前的一個昏迷的病人,完全處於消極被動的地位,毫無反抗能力,只要槍口對准靶子,針頭扎准人體某部位,子彈和注射液就會迅速產生出神奇效果。
受眾消極被動地等待和接受媒介所灌輸的各種思想、感情、知識,大眾傳媒有著不可抗拒的巨大力量,受眾對大眾傳媒提供的信息產生大致相同的反應,受眾的性格差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訊息,訊息直接改變態度,而態度的變化即等於行為的變化。
傳播媒介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幾十年內,大眾傳媒如報刊、電影、廣播等迅速發展並普及,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力,人們普遍認為大眾傳播具有驚人的強大效果,傳播研究者認為大眾媒介具有「魔彈式」的威力。代表這種觀點的理論被稱為「槍彈論」、「魔彈論」或「皮下注射論」。
這種觀點產生的理論背景是西方盛行的本能心理學和大眾社會理論。本能心理學認為,人的行為正如動物的遺傳本能反應一樣,是受「刺激-反應」機制主導的,施以某種特定的刺激就必然會引起某種特定的反應。
大眾社會理論是在孔德、斯賓塞的社會有機體思想和韋伯等有關工業化社會理論的基礎上形成的。他們認為,大眾社會中的個人,在心理上陷於孤立,對媒介的依賴性很強,因而導致媒介對社會的影響力很大。
2.有限效果論大眾傳播沒有力量直接改變受傳者對事物的態度,在人們作出某種決定之際,許多其他因素起著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個人的政治、經濟、文化、心理的既有傾向受傳者對信息的需求和選擇性接觸機制,群體歸屬關系和群體規范,大眾傳播過程中的人際影響等等。
「有限效果」論的代表學者是拉扎斯菲爾德、卡茲和克拉帕。他們通過實證調查揭示了大眾傳播效果形成過程中的許多制約因素,對理解傳播效果形成的條件和復雜性是有意義的;但是,他們的結論過於強調大眾傳播的「無力性」和效果的「有限性」,這就脫離了現代信息社會的實情。在70年代以後,「有限效果」論受到了人們的批評。
3.適度效果論時間:20世紀60年代—70年代
觀點:大眾傳播對於受眾雖然沒有槍彈論所認為那樣直接的、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也不像有限效果論說的那麼不堪,它仍然是具有一定影響的,這種影響應該從受眾這個角度來衡量,並且從長期效果來衡量。
從考慮「what can the message do to the audience」,到考慮「what can the audience do with the message」代表性研究;議程設置理麥庫姆斯和肖《大眾媒介的議程設置功能》1972大眾傳播往往不能決定人們對某一事件或意見的具體看法,但可以通過提供給信息和安排相關的議題來有效地左右人們關注哪些事實和意見及他們談論的先後順序。大眾傳播可能無法影響人們怎麼想,卻可以影響人們去想什麼。
4.強大效果論 20世紀70年代後 觀點:強大效果論重新強調大眾傳播有巨大的效果,但是與槍彈論不同,強大效果論強調的效果不是簡單的、直接的,而是復雜的、間接的;不是短期的、立竿見影的,而是長期的、潛移默化的;不是微觀的、個體的,而是宏觀的、社會的。
代表性研究:諾紐曼:沉默的螺旋理論1973《重歸大眾傳播的強力觀》 大眾傳播所鼓吹的觀點被人們認為是主流觀點,於是持異見的人避免發表自己的意見,人際支持也隨之減弱,最終「把一種意見確立為主要的意見。」
第一,個人意見的表明是一個社會心理過程。(趨同心理,對社會孤立的恐懼)第二,意見的表明和「沉默」的擴散是一個螺旋式的社會傳播過程。第三,大眾傳播通過營造「意見環境」影響和制約輿論。
Ⅲ 傳播效果理論的發展分為哪三個階段,它們分別與社會環境的變遷具有什麼關系
1.傳播效果理論的發展分為哪些三個階段,它們分別與社會環境的變遷回具有什麼關系?
以效答果而論,①由「魔彈論」所代表的「直接強力效果論」;②由「傳播流程」研究所代表的「有限效果論」;③70年代以後重新強調大眾傳播效果和影響之強有力性的「宏觀效果理論」。
關系:「魔彈論」與20世紀初傳播媒介迅猛發展並成為大眾宣傳的主要工具這一歷史環境有關,其背後是大眾社會理論的流行。「有限效果」理論與大眾傳媒的企業化、商業化的現代發展以及實證主義行為科學的流行相對應;70年年代至今的效果理論則與電視等電子媒介的發展與普及、社會信息化進程的加速以及信息科學的發展是分不開的。
Ⅳ 論述傳播效果研究的歷史和代表性理論成果
fgdfgdfgdgf
Ⅳ 傳播效果研究的歷史發展階段
1.20世紀初至30年代來:「魔彈自論」、「皮下注射論」
2.40年代至60年代:「有限效果」理論或弱效果論
3.60年代至70年代末:「適度效果」理論
4.80年代以來:重回強效果理論(如議程設置、沉默螺旋、「知識溝」與傳播效果溝)
Ⅵ 傳播效果研究經歷了哪些歷史階段
1.20世紀初至30年代:「魔彈論」、「皮下注射論」
2.40年代至60年代:「有限效果」理內論或弱效容果論
3.60年代至70年代末:「適度效果」理論
4.80年代以來:重回強效果理論(如議程設置、沉默螺旋、「知識溝」與傳播效果溝)
關於傳播效果,傳播效果是指傳播對人的行為產生的有效結果。具體指受傳者接受信息後,在知識、情感、態度、行為等方面發生的變化,通常意味著傳播活動在多大程度上實現了傳播者的意圖或目的。
傳播效果既是傳播行為產生的有效結果。
廣義,傳播行為所引起的客觀結果,包括對他人和周圍社會實際發生作用的一切影響和後果。
狹義,是傳播者的某種行為實現其意圖或目標的程度。
含義:
一,它指帶有說服動機的傳播行為在受傳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態度和行為的變化。
二,它指傳播活動尤其是報刊、廣播、電視等大眾傳播媒介的活動對受傳者和社會所產生的影響和結果的總體,不管這些影響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直接的還是間接的、顯在的還是潛在的。
Ⅶ 傳播效果研究的發展歷程如何
傳播效果研究,主要指的是20世紀初以來的現代研究,它為傳播學特別是大眾傳播學的誕生奠定了基礎,並構成了它的一個主要領域。從20世紀初到現在,傳播效果研究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它本身也經歷了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從對大眾傳播效果的性質和影響力強弱的認識而言,這一過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1)20世紀初至30年代末為第一時期
20世紀初至30年代末是傳播效果研究的初級階段,這一時期的主要理論是「子彈論」或稱「皮下注射論」。
(2)20世紀40年代至60年代為第二時期
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傳播效果研究開始進入第二個時期,「魔彈論」的效果觀逐漸受到否定。該時期的重要特點是,社會調查和心理實驗法普遍應用於傳播學研究,學者們開始對傳播效果產生過程與機制進行實證考察。主要研究領域有三個:一是「傳播流」研究,二是說服性傳播的效果研究,三是「使用與滿足」研究。
這些研究揭示了大眾傳播效果的產生是一個極為復雜的社會過程,其間存在著眾多的中介環節和制約因素,單一的大眾傳播並不能左右人們的態度。這些結論,從正面否定了「子彈論」觀點。但另一方面,正因為「傳播流」研究的焦點集中於解釋效果產生的制約因素,其結論強調了大眾傳播效果和影響的無理性,人們把它稱為「無力的大眾傳播觀」。這種理論對我們理解效果問題的全部復雜性是有益的。
但是,這種研究本身也存在著許多問題,因此,從60年代末開始「有限效果論」觀點開始受到人們的批評。批評的矛頭並不是指向過去的實證研究得出的具體結論,而是它的效果觀和理論框架整體的缺陷。這些缺陷就是:首先,在認知、態度和行動這三個效果層面上,有限效果論充其量只探討了後兩者而忽略了更早的認知階段——大眾傳播在人們的環境認知過程中的作用;其次,它只考慮了具體傳播活動微觀、短期的效果,而忽略了整個傳播事業日常的、綜合的信息活動所產生的宏觀的、長期的和潛移默化的效果。
(3)20世紀70年代至現在為第三個時期
20世紀70年代後,在對「有限效果論」進行批評和反思的基礎上,傳播效果研究領域又出現了一批新的理論模式或假說,包括「議程設置功能」理論、「沉默的螺旋」理論、「知溝」研究以及「培養分析」等等。他們有幾個共同點:第一,它們研究的焦點大都集中於探索大眾傳播綜合的、長期的和宏觀的社會效果;第二,它們都不同程度地強調傳媒影響力的有力性;第三,它們都與社會信息化的現實密切結合在一起。這些理論的產生既是對「有限效果論」進行反思和批判的產物,也是信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20世紀60年代以後,電視成了佔主導地位的大眾傳媒,作為一種新的電子媒介,電視集視聽覺手段於一體,擁有高度的現場感和實時性,其效果和影響需要新的效果理論來說明。
從20世紀早期的「子彈論」到40年代至60年代的「有限效果論」,再到70年代以後的宏觀效果理論,人們對大眾傳播效果和影響的認識經歷了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
Ⅷ 傳播效果理論的研究發展史
一、槍彈論
盛行於20世紀20—40年代的一種媒介威力強大的理論,認為,軟弱的受眾象射擊場的靶子,無法抗拒子彈的射擊。受眾消極被動的等待和接受媒介所灌輸的各種思想、感情、知識或動機。大眾傳媒有著不可抗拒的巨大力量,受眾對大眾傳媒的信息產生大致相同的反應。
代表性研究:拉斯韋爾的宣傳分析、李和李的「宣傳的七種技巧」等。
二、有限效果論
該理論也可以叫做「最低效果法則」,它認為傳播活動是傳授互動的過程,受眾是具有不同特點的個體,不是應聲而倒的靶子。大眾媒介的效果由於媒介性質及其在社會中的地位而大受影響。媒介不是影響受眾的直接和唯一因素。大眾媒介透過許多中介,在其他多種格局影響下發生作用,對受眾的影響是有限度的。
代表性理論:態度勸服理論、兩級傳播論等。
三、適度效果論
適度效果論盛行於20世紀60年代—80年代,認為,大眾傳播對於受眾雖然沒有槍彈論所認為那樣直接的、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也不像有限效果論說的那麼不堪,它仍然是具有一定影響的,這種影響應該從受眾這個角度來衡量,並且從長期效果來衡量。
代表性研究:使用與滿足理論、創新與擴散理論、議程設置理論、教養理論、知識溝假說等。
四、強大效果論
20世紀80年代後重新興起的強大效果理論,重新強調大眾傳播有巨大的效果。但是與槍彈論不同,強大效果論強調的效果不是簡單的、直接的,而是復雜的、間接的;不是短期的、立竿見影的,而是長期的、潛移默化的;不是微觀的、個體的,而是宏觀的、社會的。
代表性研究:沉默的螺旋假說等。
Ⅸ 簡述大眾傳播效果的演變
大眾傳播研究發展階段
從概念演變和理論走向兩方面著眼,大眾傳播的主流可以說是圍繞傳播效果發展的。而傳播效果的研究之所以成為主流,原因之一是它的實用性。它的研究成果往往同政治組織、政策制定者、廣告公司、傳媒從業人員以及關切某些社會問題的民眾息息相關。可以說,在數之不盡的有關各種社會勢力與傳媒運作過程,以及傳媒內容的相互關系的研究中,傳播效果的研究者比其他任何人更注重傳媒對受眾的實際(尤其是政治上的)影響。
盡管傳播學者們一般認為傳播過程及相關的條件同傳播效果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但是兩者之間的關系並非總是單向和線性的,即由傳媒影響被動而輕信的受眾們。實際上,眾多研究表明,受眾是主動的,他們的固有特性和傾向對引導傳播效果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魔彈」時期(約一九零零至一九四零)
大眾傳播研究問世至今大致經歷了三個主要階段,這三個階段有著明顯的分界。一般認為從世紀之交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為第一階段。在務實心態的驅使下,當時的學者、社會觀察者、政治家和傳媒從業人員對傳媒影響力的興趣日益濃厚。這些實用主義的關切主要是來自新興的廣告和公共關系行業,當時的大工業為了自身的生存和發展急需了解消費者(亦即傳媒受眾)的各種特徵。盡管如此,傳播效果的應用研究仍然把對傳媒受眾的描述提上研究的議事日程,從而對大眾傳播的發展作出了有益的貢獻。
「原子化」觀念的盛行和當時傳媒業的急遽擴張,使得傳播學者們迫切地感到要對傳媒在新的社會系統和權力運作中的作用予以系統的和科學的解釋。不過,他們並非認為傳媒本身一無是處,只能為虎作倀。改革者的使命感使學者們對傳媒寄以厚望,他們覺得傳媒的巨大潛力可以服務於諸如國民教育、文化啟蒙和社會改革等正面的目標。
「有限傳播效果」時期(一九四一至一九六五)
從二戰結束到大約一九六五年,傳播效果呈現截然不同的形象:傳媒被看作軟弱無力,盡管它可以傳遞某種形式的信息,但卻難以促成人們意見、態度和行為的轉變。傳媒的主要功能是強化受眾現有的信念。這一時期關於傳播效果的最一針見血的概括是,傳媒通常強化而並非改變人們原有的觀念。幾位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學者們在一九四零年代完成的四項小規模的研究可說是直接導致強力傳播效果論的隱退,並使得尋求傳播效果的研究沉寂一時。至此,傳媒的影響力在研究者眼中江河日下,很快被壓縮成微乎其微的有限效果模式。
在對一個小鎮的選舉的研究中發現,大約70%的選民在競選活動期間維持了自己原先的決定,而不到10%的選民從一位候選人倒向另一位。這一事實被視為傳媒宣傳無效的強而有力的證據。同時還發現,即使「倒戈」的選民,也往往自稱是受其他人|意見領袖|而並非傳媒的影響。這就是有限效果學派最重要的理論發現之一:人們分屬於兩個截然不同的群體:見多識廣的敏銳的傳媒使用者(意見領袖),和從前者那裡通過人際傳播接收被過濾的第二手信息的人們。兩個群體構成被稱為「兩級傳播」模式,在這個模式里,意見領袖和他們的追隨者都習慣性地對傳媒內容「挑肥揀瘦」。他們總是選擇性地接收同自己原有的觀點和傾向一致的信息,而抗拒或躲避同自己意見相左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