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法國政治體制
法國政治體制
總統是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統帥,任期5年(根據全民公決結果,2000年6月改為5年,之前是7年),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總統有權任免總理和批准總理提名的部長;主持內閣會議、最高國防會議和國防委員會;有權解散議會;可不經議會將某些重要法案直接提交公民投票表決;在非常時期,總統擁有「根據形勢需要採取必要措施」的全權。在總統不能履行職務或空缺時,由參議院議長代行總統職權。議會由國民議會和參議院組成,擁有制定法律,監督政府,通過預算,批准宣戰等權力。
國民議會共有577個議席,任期5年,採用兩輪多數直接投票制、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參議院共321席,參議員任期9年,每3年改選1/3,以省為單位,由國民議會和地方各級議會議員組成選舉團間接選舉產生。
1995年7月31日,法國議會通過了一項憲法修正案。這項法案使總統有權更多地使用公民投票來解決經濟和社會問題。法國總統在政府或參議院、國民議會的建議下,可將所有事關公共權力組織、法國經濟或社會政策的改革方案交由公民投票表決。
總統府——愛麗舍宮,總理府——馬蒂尼翁宮,國民議會——波旁宮。
外交:法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歐盟創始國及重要成員、北約成員(但不參加北約軍事一體化機構)。自1958年建立法蘭西第五共和國以來,歷屆政府基本沿襲戴高樂制定的獨立自主外交政策,維護民族獨立。歐盟是法國外交的立足之本。法國致力於推動歐洲建設,將歐盟建設成真正獨立一極,發揮法國在其中的核心作用;推動多極化,發展、加強歐亞等區域間合作;在大國間左右逢源,爭取有利地位;保持並發展與非洲國家的傳統關系,推動發達國家增加對非援助;積極參與中東和平進程及有關熱點事務;加強同亞洲、拉美的政治、經濟關系。
政黨
法國實行多黨制,目前共有30多個政黨。
(1)人民運動聯盟(Union pour un Mouvement Populaire,簡稱UMP):主要執政黨和議會第一大黨。前身系2002年總統大選中為支持希拉克而組成的競選聯盟——總統多數派聯盟。2002年11月18日正式宣告成立,取用現名。核心為希拉克原來所屬的保衛共和聯盟(戴黨),並吸收了自由民主黨和法蘭西民主聯盟的主要力量。現有黨員21萬人,多為職員、官員、自由職業者、商人、農民和工人等。黨綱是「自由、責任、互助、國家、歐洲」,強調奉行務實、開放的經濟政策,重塑社會市場經濟的理念,推動歐盟建設和東擴,屬中右政黨。主席尼古拉•薩科齊。
(2)社會黨(Parti Socialiste):議會第二大黨和主要反對黨。前身是1905年成立的「工人國際法國支部」,1920年發生分裂,多數派另組共產黨,少數派則保留原名。1969年改組成立社會黨,1971年與「共和體制協議會」及其他左翼組織合並。現有黨員約13萬人,多為公職人員和知識分子。對內注意體現左翼政黨色彩,主張維護勞工利益,同時採取務實的經濟政策;對外主張維護法國獨立核力量,推動歐洲一體化建設,並加強南北對話。2002年在總統和立法選舉中接連敗北後,黨內派系斗爭日趨激烈,實力受到較大削弱。近年來,利用法國民眾對中右翼政府推行改革的不滿,在地方選舉和歐洲議會選舉中連續擊敗右翼,成功阻止《歐洲憲法條約》通過公投,並煽動社會風潮,政治影響力有所回升。現任第一書記弗朗索瓦·奧朗德(François HOLLANDE)。
(3)法蘭西民主聯盟(Union pour la Démocratie Français,簡稱UDF):議會第三大黨。前身系由共和黨、民主力量、爭取法蘭西民主人民黨、激進黨等右翼溫和派和中間力量於1978年結成的多黨聯盟。1998年合並成立統一政黨。1993年、1995年和2002年三度和保衛共和聯盟組成右翼聯合政府。2001年,以副主席杜斯特-布拉齊為首的部分黨員加入總統多數派聯盟,即後來的人民運動聯盟。現有黨員約4萬人。對內主張進行一定程度的社會改革,提倡在社會、經濟、文化等領域實行自由化政策,對外積極主張加強歐盟建設。現任主席弗朗索瓦·貝魯(François BAYROU)。
(4)法國共產黨(Parti Communiste Français):1920年12月成立。現有黨員13.4萬,多為工人、雇員、教員、手工業者等。2000年三十大上提出在「新共產主義」理論、建設「新型共產黨」、「左翼進步力量聯盟」等方面實行「共產主義的變革」,力求探索一條符合法國國情的發展道路。2002年立法選舉中慘敗,瑪麗-喬治·比費(Marie-George BUFFET,女)出任全國書記。
B. 普法戰爭對法國政治體制的演變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法國:法蘭西第二帝國覆亡,第三共和國建立,1875年憲法頒布,確立了共和政體。
C. 法國共和政體對於法國的意義與作用
法蘭西王國(843年—1791年)〔君主專制(大革命前)〕
君主立憲制(1791年—1792.8)〕→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1792年9月—1804年)→
法蘭西第一帝國(1804年—1815年)→
波旁王朝復辟(1815年—1830年)→
七月王朝(1830年—1848年)→
法蘭西第二共和國(1848年—1852年)→
法蘭西第二帝國(1852—1870年)→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1870年—1940年)→
維希政權(1940年—1945年)→
臨時政府(1945年—1946年)→
法蘭西第四共和國(1946年—1958年)→
法蘭西第五共和國(1958年—現在)。
評論 | 1 1
2013-09-13 14:11熱心網友 最快回答
法蘭西共和國多次建立又多次被推翻,現在的法國全名是法蘭西第五共和國,你可以想像前面有多少共和國了。舊王朝的復辟,包括拿破崙的稱帝,都是共和國建立後發生的,所以促進了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
評論 | 1 0
舉報| 2013-09-13 14:19熱心網友
(一) 、民主共和制的形成和主要權力機關 1、民主共和制 (1) 、形成——是各階級力量不斷角逐、彼此斗爭的產物 法國是典型的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國家。今日法國政體的形成始於 1789 年法國大革命,歷 經二百多年的演變,是各階級力量不斷角逐、彼此斗爭的產物。 相關鏈接: 1789 年,法國爆發了震撼歐洲的資產階級大革命。列寧說:「這次革命給本階級,給它所服 務的那個階級,給資產階級做了很多事情,以至整個 19 世紀,即給予全人類以文明和文化 的世紀,都是在法國革命的標志下度過的。」這次革命比較徹底地摧毀了封建專制制度。 (2) 、發展歷程: 法國資產階級政權建立後,其具體政權組織形式,先後採用過共和制、帝制、君主立憲制、 議會共和制、總統制和半總統制等。依據法國現行的《第五共和國憲法》 ,法國是民主共和 制國家。人們根據它的政體特徵,又把「半總統半議會制」國家。 2、主要權力機關——總統、政府、議會 (1) 、總統及其主要職權: ①地位、產生方式及任期: 總統是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的統帥,任期五年,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法國不設副總統,一 旦總統不能履行職務,由參議院議長代理總統。 ②主要職權: 法國總統的主要職權: ◇任命總理,並根據總理提名,任命其他政府成員; ◇主持內閣會議、最高國防會議和國防委員會; ◇有權解散議會; ◇擁有外交權(與總理分享,但總統權力更大); ◇可將某些重要法案直接提交公民投票表決。 (2) 、政府首腦(總理)及其主要職權: ①地位、產生方式: 總理是政府首腦,由總統任命。 ②總理的主要職權: 總理的主要職權: ◇領導政府活動,負責制定和執行國家政策; ◇向總統建議任免政府各部部長和國務秘書; ◇除憲法規定的例外情況,副署總統的文件、法令和命令; ◇對國家防務負有責任; ◇可代替總統主持內閣會議、最高國防會議和國防委員會。 (3) 、議會的構成及各自的職權——議會由國民議會和參議院兩院組成。 ①國民議會 A、國民議會成員的任期和產生方式: 國民議會由 577 名議員組成,議員任期五年,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 B、國民議會的主要職權: a、立法權。 議會的立法權集中在公民權利與義務、婚姻與繼承、稅收與貨幣制度、公共機構的設立等領 域。 b、財政權 議會有權對政府的財政法案和經濟計劃大綱進行審議、 辯論和表決。 法國國民議會召開會議 c、監督權 議會的監督權包括對政府的法律監督和活動監督。 其中, 彈劾是國民議會對政府監督最嚴厲 的手段。 ②參議院成員 A、參議院成員的產生方式: 參議院共 321 個議席,由國民議會議員、省議會議員、市議會議員組成的選舉團選舉產 生。參議院保證共和國各地方單位的代表性,居住在國外的法國人在參議院中應有代表。 B、參議院的主要職權: 在行使立法權方面,參議院和國民議會有同等的權力。 專家點評: 從原則上說,法國兩院在立法權方面有同等權力,但在實際立法過程中,國民議會的地位要 優於參議院。兩院議員均有權提出法案,但財政法案必須首先提交國民議會。如果兩院對議 案發生分歧, 經協調仍達不成一致時, 政府可以要求國民議會作出最後裁決。 在監督權方面, 國民議會擁有主要權力。國民議會可以使用彈劾手段對政府進行監督。 (二) 、法國政體的運行 1、歷史上的議會制: 法國歷史上曾經實行過議會制。第四共和國時期(1946~1958),法國議會的權力達到巔 峰。議會擁有選舉總統、決定政府組成、任免總理和批准政府施政綱領等權力。當時,法國 是典型的議會制國家。 相關鏈接: 實行議會制的法國第四共和國遇到的最大問題是政局不穩。 由於法國政黨林立(最多時達 200 個),各黨派在議會翻雲覆雨,導致政局持續震盪。1947~1956 年,平均不到十個月就更換 一屆內閣,其中有兩屆政府僅存在兩天。 2、權力中心的轉移及其原因: 為了克服議會濫用權力的弊端,第五共和國(1958 至今)制憲者有意識地調整了總統、議 會和政府之間的權力分配,權力中心從議會轉移到總統。 3、總統及其主要職權: 總統利用憲法賦予的權力,在法國政治舞台上發揮主要作用。 (2) 、職權: 總統通過任免總理和組織政府、主持內閣會議,直接領導國家行政權力的實施,尤其在國防 和外交領域發揮著決定性作用。在國家遇到重大問題時,總統可以通過解散國民議會、舉行 公民投票、宣布緊急狀態等,控制國家局勢,決定國家命運。 專家點評: 從法國外交政策出台的過程中, 人們可以看出總統在外交決策方面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制定 重大外交政策時,外交部首先提出方案,然後總統召開專項咨詢會議,聽取外長、總統外交 顧問等人對方案的意見。如果認為方案可行,總統召集內閣會議討論通過後,由外交部具體 執行。 4、總理與總統的關系: (1) 、權力交叉——都有行政權 (2) 、地位不同——總統掌握大政方針,總理負責具體行政;總統佔主導地位,總理聽命於 總統 (3) 、施政重點不同——總統的施政重點是國防外交,總理的施政重點在內政經濟。 總理領導政府具體行使國家行政權力。 由於總統和總理都有行政權, 人們把法國行政領導體 制稱為「行政雙頭制」。一般來說,總統和總理有基本分工:總統掌握大政方針,總理負責具 體行政;總統佔主導地位,總理聽命於總統;總統的施政重點是國防外交,總理的施政重點 在內政經濟。 相關鏈接: 不同的執政環境,對法國總統和總理行使行政領導權的影響大不一樣。如果總統、總理 同出一個黨派, 總統對總理和政府的支配權要大得多, 也廣泛得多, 體現出強勢總統的特點。 如果總統與總理不是一個黨派,出現「左右共治」局面,總統權力就要受到很大的限制,這時 總統會更多地關注憲法賦予其特權的外交和國防領域,總理則主要處理內政事務。 5、議會及其主要職權: (1) 、擁有立法權和監督權 (2) 、對政府監督的表現 議會擁有立法權和監督權, 在國家政治體制運行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議會對政府的監督和制 約表現在多方面:政府施政綱領及各項改革方案、立法修正案和提案,必須經過兩院議會通 過才能生效;年度財政預算須經議會通過;議會可以通過「政府對議會負責」的規定製約政府 行動,可以通過質詢、投不信任票甚至彈劾等方式,追究政府的政治責任。 (三) 、法國政體的特點: 1、半總統半議會制 (1) 、總統——地位高,權力大 (2) 、議會監督政府,削弱總統權力 (3) 、議會對總統有直接和間接的監督權 (4) 、總統的重要文件、命令要由總理副署 在法國政體中,總統處於很高的地位,權力很大,但不能說法國是「總統制國家」,因為總統 權力受到一些結構性因素的限制。其一,盡管總統任命總理並主持內閣會議,但憲法規定政 府應對議會負責, 議會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限制政府的行為或追究政府的政治責任, 從而使總 統權力大打折扣。其二,議會對總統有直接和間接的監督權。其三,總統的重要文件、命令 要由總理副署。這些限制使總統的實際權力受到很大制約,因此人們把法國稱為「半總統半 議會制」國家。 補充:「副署」即是正式命令或文件在正職人員簽署之後連同簽署。 2、「左右共治」 現象及其原因 「左右共治」,是法國政體結構導致的一種特有現象。法國第五共和國期間,一共經歷過三次 「左右共治」。「左右共治」對總統和總理都是一種挑戰,處理不好,就會引發危機。 專家點評: 法國「左右共治」現象出現的原因是總統和總理權力來源不同。總統由選民直接選出,議會無 法制約選民。總理雖由總統直接任命,但總理要對議會負責。因此總統任命總理時,必須接 受議會多數黨推舉的總理候選人, 否則總理領導的政府就無法正常運行。 議會多數黨不一定 與總統是同一黨派,因而會出現總統與總理不是一個黨派的「左右共治」局面。 3、多黨制 多黨制也是法國政體的一個特點。法國目前有四十多個政黨。這種多黨制的主要表現是:始 終未能形成兩個左右政治局勢的大黨; 黨外有黨, 黨內有派, 黨派林立; 隨著中間階層壯大, 左右翼政黨都出現向中間靠攏的趨勢。法國人民運動聯盟召開會議 小結:本課學習的主要內容有: 4 個特點:即法國政體的 4 個特點 (1) 、半總統半議會制 ①、總統——地位高,權力大 ②、議會監督政府,削弱總統權力 ③、議會對總統有直接和間接的監督權 ④、總統的重要文件、命令要由總理副署 (2) 、「左右共治」 現象及其原因 (3) 、多黨制 3 主要權力機關:即總統、政府、議會 2 對主要關系:即總統與總理的關系、議會與政府的關系 (1) 、即總統與總理的關系 ①、權力交叉——都有行政權 ②、地位不同——總統掌握大政方針,總理負責具體行政;總統佔主導地位,總理聽命於總統 ③、施政重點不同——總統的施政重點是國防外交,總理的施政重點在內政經濟。 ④、總統的重要文件、命令要由總理副署 (2) 、議會與政府的關系:議會對政府監督 1 個權力中心:即
D. 請問法國政治制度的演變與特點是什麼
個人覺得最大的特點是從議會制改為半總統制吧,法國自法國大革命內後初期一直是封容建王朝復辟和資產階級建立共和國交替的,然後資產階級政權穩定一直到二戰滅亡的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二戰後,開始建立的法蘭西第四共和國也是議會制,但是議會製造成法國政局動盪不安,後來在戴高樂的主持下,建立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就是現在的半總統制,應該來說,是權力更集中了……
E. 怎樣理解法國大革命的歷史意義
由於問題過大,作為補充,我就單純說說大革命史研究的一些新觀點吧,這個主要是Taine和Mornet等人提出的疑問。而Jacob Sole,羅傑·夏蒂埃等人將這些觀點重新以敘事主義的方式對於大革命史進行了一套分析拷問。
回答分兩點,第一點是我個人的論述,用來給年鑒學派大家們進行鋪墊。而第二點主要還是我個人理解的年鑒學派的觀點,具體證據參照我提到的兩份專著。
傳統意義上歐洲史對於大革命史的探討是社會學三大家確立範式之後的一類社會學模式分析,而這套話語是目前愛好者比較喜歡使用的。那麼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可以預設羅沙盧森堡一樣的理想模型來分析這個事情,那麼大革命的經濟動機導致了法國內部的結構性變遷:
1)行會制度,市民階級,城市貧民和貴族。
最早期而言,歐洲開始形成自治城市之後,行會制度在是藉助市民階級崛起,以及城市自治體制中評論法學派開始通過地區議會制度開始建立公共事物體系,行會是作為商會的一種政治形態與領主在本地區議事中制衡的產物,他一定程度是對於下層代表是有效果的。比如在佛蘭德這個著名的法英兩國從腓力四世到腓力五世的爭端中長期的博弈,就是行會代表的市民階級與領主貴族的爭端。著名事件包括,布魯日的晨禱事件,雅茅斯世仇之爭,後來阿特維爾德的親英運動都是織工行會組織的政治博弈事件,而貴族由於土地收入在高流通性的手工業商業沖擊下,變得收入日常稀薄,從經濟上來說,城鎮自治和手工業經濟崛起後,地方貴族已經開始處於弱勢。
但是,行會在什麼時候性質變遷了呢?一則是,行會與王權進行了妥協,腓力四世《大法令》中的商稅制度確立實際上伴隨了卡佩王朝城市手工業經濟中的學徒體制,也就是說行會與王權在稅收上妥協,從而行會開始換取城市經濟中「行業標准,工資水平」的制定,類似於江南民初某些市鎮的商貿家族之間的妥協和宗族互親一樣。
二則是,城市貧民的廣泛出現,實際上從聖路易開始,從卡佩到瓦魯瓦宗族紛爭,再到波旁家族上位,路易十四專政本質上就是在整合法蘭西島遺留的吉斯貴族等,用王權覆蓋的巴黎城市體系進行統合,類似於「王領擴張」,而這件事情從腓力四世開始經過了好多代的博弈才到了路易十六的修生養息時代。問題在於,城市經濟的極度擴張消弭了市民階級和貴族的階級區隔,但是市民階級本身開始出現極端分化了,這種極端分化體現為「城市貧民階級出現」。 於是乎,一個微妙的問題誕生了,「第三等級」,「平民階級」,「人民」這三個本身一體的詞句,由於行會領導人形成新的壟斷威權組織,使得三者完全體脫離了。
於是,大革命兩個階段中,最具備政治熱情和情緒爆發的本身就是這次的城市貧民。《列霞白利法》從規范上解放了這群人的政治熱情。而法國大革命從吉倫特派,山嶽派再到打擊丹東派,恐怖統治,熱月黨返潮等一系列歷史事件中,直接運用的就是這個階級的「自組織能力」。
而這種自組織能力也是那個年代全歐洲都受到影響的「普遍公民意識」的行為主義來源。
而貴族在城市經濟下也產生了分化,宮廷貴族和軍功勛貴進行捆綁,而在上層受到排擠的貴族。事實上大多有著自家的城市商業和產業,而且和資產階級由私人沙龍,對文人的贊助等等城市人際關系形成了一個新的政治共同體。這些人是後來斐揚派和吉倫特派的主要成員,而在沒有黨派化前的雅各賓俱樂部嚴格來說也算。
而對於舊世界最大的沖擊實際上是稅收制度和土地制度的沖擊,這才是大革命資產階級性最濃重的一面。
土地專斷是整個從加洛林王朝時期由羅馬法遺留的土地貢稅和土地佔有延續而來的。馬德爾體系中教會本身的土地租藉以及教會旗下產業廣泛參與領主間信用擔保甚至於直接資助,也並入了中世紀中期的封建體系。
這就是所謂的「舊秩序」。
所以說,法國大革命所造成的稅收變革單純看做「資產階級被貴族剝削,承受了過重的稅收壓力」,然後起來反抗的觀點是過於粗暴的。
事實上,稅收制度的偏向有早期代表資產階級行會的參與之後的產物,所以從貴族經濟到市民階級的資產階級生產方式之間不是通過一次革命的」突變「而是一個長期連續性的過程。所以,事實上,大革命對於出品《神職人員民事憲章》(又稱《教士的公民組織法》)》等文本,還有強行用收歸土地的方式,本質上是將「土地回歸成了貨幣經濟下的流通品」,他將「土地」這個生產要素的特性,從封建領主庄園制度重新合並到了貨幣經濟的生產方式。
所以,稅政的變遷只是表徵,最直接的是土地被放置成了「流通品」。而在流通品的變遷中間,由於果月風波前後巴黎公社和雅各賓俱樂部本身關系的轉變,土地也成了一個分配品。
但是這種變遷依然不是「突變」的,事實上,貨幣經濟在興起後,庄園經濟的衰落和地租收入的減低,傳統土地貴族早就開始被貨幣經濟所沖擊,而瓦魯瓦王朝時期的城市經濟體系,實際上仍然是貴族聯合體下的一種對於貨幣經濟的適配,那就是土地在城市經濟中集中藉助土地專斷來進行直接的商業牟利而不是租稅牟利。
於是說,大革命是整個中世紀晚期經濟陷於制衡糾葛之後,在解決糾葛的基礎上,各階級形成了一次結構上的總變遷。。
而這經濟背景必然還是路易十六的守成功用和整個波旁王朝所樹立的最強大封建國家的「幻境」,波旁王朝當時維持的歐陸強勢和路易十五前後由宮廷出資和資產階級自發的教育普及,文人資助,知識由出版業激發而傳播,都給這個國家提供了足夠的內斗資本和結構變遷的動力。這些內生因素必然是結構自發變遷的直接推動力,因為在啟蒙時代前後,知識傳播就是階級在「性質」上變革和再生產的主要社會方式。
但是,這就涉及到第二個問題,而且不是非常好回答的問題。
2)啟蒙運動,知識分子與大革命。
Jacob Sole等人,直接質疑的是這樣一種歷史觀————啟蒙運動的知識傳播和價值重塑,導致世俗化的神權以及王權的去神聖化,並且提供了公民階級的普遍法理依據--於是這種變革直接導致了法國大革命的前奏。即「啟蒙運動」是作為歷史語境下,政治行為的驅動力而存在的。
非歐洲史學界的人可能會很驚異,這件事情有毛好質疑的??這實際上和年鑒學派後,歷史學界對於社會學家所定義的「歷史觀」所進行的「反哲學思辨」。在19世紀遺留的歷史觀中,我們永遠保持著一種「文學批判場域中心敘事」的歷史觀,簡而言之,文學共同體在歷史敘事中直觀上將社會思潮的源動力等同於文學共同體的批判場域,並且將這種批判性訴諸為社會運動的組織動力。這甚至已經形成了一種普遍卻不經實證的歷史觀,那就是社會思潮這個歷史中介敘事必然是由文學共同體主導,批判性地劃定了"正義"的現實含義,然後有了運動本身到成注腳。
而這種歷史觀並不是馬克思本人塑造的,在《政治經濟學批判》那句著名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中,更為合適的表述是「在既成的上層建築的發展中,必然由相適應的經濟基礎存在」後者來說,延續了馬克思一個「勞動對象化」的概念。這個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對於市民階級的社會關系總成,以及在社會關系中重新對象化的「人」概念的探討,引出了對於「經濟基礎」更為詳細的論述。
後人藉助了這個模式,但是把馬克思的原文簡化了不少,這樣歷史觀就成了如此的線性關系。「經濟基礎--意識變遷--權力意識覺醒---革命行動--新秩序建立」,這個在摩爾時代特別突出。。也是最為符合直覺,在現在被奉為常識的一種模式。
如同「編碼--查Bug--編譯--檢驗--實現」一樣。
而這個批判還涉及到一些很麻煩話題,那就是西方歷史哲學中對於「回溯性史觀」的定位。當然這種回溯史觀和輝格史學還不太一樣,這個又是另一個話題。
羅傑·夏蒂埃的研究就類似於這類,無論是對於在高高上的思想觀念, 也不是「基礎」的社會經濟制度,或者是更傳統的敘事主義歷史。。
他更關注的是「在不知不覺中決定了社會中人們表 和判斷的集體精神狀態」 。特別是轉向到普通下層群眾的生活和想像,或者更多是去重構那個時代各階級的日常狀態和集體狀態,一個比較重要的考察就是我在第一點提到的「城市貧民」階級。
但是這個在有著嚴格馬克思主義研究或者說其他諸如福柯譜系學研究背景的左翼歷史學者,對這種「機器論」持有不同看法。而這種機器論在年鑒學派的批判中,也成了一種「文學沙文共和國」的歷史觀,簡而言之,他將各階級放置在一個空泛的劇場之中,而裡面的情節都是按照「文學批判和命名的歷史事件來作為劇本線索」的。
首先,幾個反例在於,
具體論述請參照《法國大革命的文化起源》和《拷問法國大革命》
1)大革命並未造成對傳統宗教的決裂摒棄,而是參照原有的體系,衍生出崇尚人類內在德性的全新價值。它在本質上是一次宗教的世俗化發展進程。相反,教會自身的分裂使宗教權威盪然無存,原本信仰的絕對性在不斷的爭論中消失殆盡。當沒有一致性時,它只會產生疑慮,遭到摒棄。
一個例證是大革命之後,教會道德在市民階級中的反潮。教會道德根本沒有與市民階級割裂,也不是如同很多人想像的一樣,大革命之後的市民階級開始篤信啟蒙運動的人本主義思潮,就開始徹底埋葬教會道德。相反只是教會退出了封建體系,傳統權威盡失。
具體論述參照年鑒學派的作品。
2)文人的作用。
啟蒙運動的發生學機制是出版審查機構的退場,准確說是商業出版自由不再被完全壓制。那麼,出版自由帶來的並不是學術出版物到處普及,相反非常混亂,什麼色情小說,沒多少花頭的政治檄文,亂七八糟全部都有,事實上如果統計當時大革命時期出版物的狀況,你會發現啟蒙運動的出版物比率一點都不高。而斐揚派的主要政治綱領甚至並不是網路全書派遺留的思想。
於是,我們必須探討一件事情,「啟蒙運動」是被「命名」的一種描述,割裂了一個連續性的歷史事件,還是真的激進變革。就如同在第一點,我個人的論述一樣,如果我們把時間尺度拉長,大革命瞬間不是一個被割裂的孤立變革事件,而是一系列趨勢的一部分。
具體論述參照年鑒學派的作品。
3)大革命沖擊了舊制度,但是建立的是新制度嗎?
這個也是受到質疑的。比如說,宮廷的專斷在公共權力場域之中的最大體現是,「國王本人「在公共領域的退場。退場的原因實際上體現為兩件事情,首先是傳統權威中」政治肖像威權「的消失,也就是說從王權時代開始,王室符號在公共秩序中作為標志產物的歷史已經終結了,二是,在公共政治被打開後,消極應對的王室,實際上早就喪失了」結構認同「,其掌握的」公權力「從行會妥協時期的」庇護權杖「,到集權時期」權力威懾「,慢慢蛻變成」邪惡和不合法的濫用「,於是說本身合法性代表的王權在權力語境下成了」不合法代表「了。
於是說,早期的結構是一個「大宮廷」+「城市自治組織」+「公共政治的平民代表」+「貴族,資產階級,文人混居的中產階級」。
然後在之後的法蘭西歷史中,我們真的擺脫了這類政治結構嗎??還是直到19世紀,金融資產階級和奧爾良派法統默默結合的時候,法蘭西其實還是這個結構??
以上就是我們理解大革命史的一些新的思維方式,僅供參考。
F. 法國共和制度確立的歷史意義
1.背景
第二帝國覆滅後,在法國到底實行君主制還是共和制的問題上,在新選出的國民議內會內容展開了激烈斗爭。無產階級的巴黎公社被鎮壓後,保衛共和制的力量遭到削弱。君主派乘機把復辟活動推向高潮。但是,在共和派的努力下,法國政局很快發生不利於君主派的變化,共和派力量不斷加強,君主派因內江力量削弱。
2.過程
(1)1875年初,國民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確認實行共和制。
(2)1875年通過的憲法修正案和後來通過的一系列法律合稱1875年憲法,又稱第三共和國憲法。
(3)1879年初,共和派贏得法國總統選舉。
3.意義
共和制度的確立,標志著法國人民反封建斗爭任務的完成,為法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G. 法國大革命歷史意義
1廣泛徹底:
18世紀的法國革命是資產階級革命時代最大的、最徹底的一次革命。從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到1794年7月熱月政變,法國大革命歷時5年,就其規模而言,如暴風驟雨,迅猛異常。人民群眾在三次起義中都顯示了偉大力量,每當在革命的轉折關頭,都推動革命向前發展。人民群眾積極參加革命,使革命得以徹底進行。
2成果卓著:
國內:法國革命是一場深刻的社會革命,它結束了法國一千多年的封建統治,在法國初步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政治體制,正如恩格斯所說,「它是真正把斗爭進行到底,直至交戰的一方即貴族被消滅,而另一方即資產階級完全勝利的首次起義」。
國際:這場大革命還震撼了歐洲的封建制度,給它們以沉重的打擊。
3影響深遠:
國內:這次革命掃盪了法國的封建勢力,掃清了法國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為工業革命創造了條件。它對法國社會的思想觀念、文化教育等方面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國際:這場大革命的徹底性更為以後的各國革命樹立了榜樣,因而具有世界意義。它動搖了歐洲其他國家封建制度的基礎,推動了整個歐洲和美洲的資本主義的發展。正如列寧所說:「這次革命給本階級、給它所服務的那個階級,給資產階級做了很多事情,以至整個19世紀,即給予全人類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紀,都是在法國革命的標志下渡過的。」
28 結合督政府統治狀況,分析波拿巴建立軍事獨裁的歷史背景
督政府統治期間,歐洲敵視法國的國家結成第一次反法聯盟,對法國構成威脅,其中最主要的敵人是英國與奧地利。1796年,拿破崙率領遠征軍進攻奧地利控制的義大利北部,連創奧軍,迫使奧地利與法國簽訂了《康波福米奧條約》,承認萊茵河為法國的「天然疆界」,其左岸地區歸屬法國。第一次反法同盟遂瓦解。1798年5月,為了切斷英國與印度的聯系,督政府派拿破崙遠征埃及,拿破崙在埃及接連獲勝。但是法國海軍則被英國海軍重創,使遠征埃及的法軍與本土失去聯系。1798年底,英國、俄國、土耳其、奧地利又組成了第二次反法聯盟,並接連打敗法軍,逼進法國邊境。在這種情況下,法國大資產階級對內外交困的督政府日益不滿,希望能建立一個足以穩定局勢的強有力的政府,以保證其各方面的利益。這時,他們把希望寄託在正在埃及遠征的拿破崙•波拿巴的身上。
H. 法國政治體制的影響與評價。
法國政治體制
總統是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統帥,任期5年(根據全民公決結果,2000年6月改為5年,之前是7年),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總統有權任免總理和批准總理提名的部長;主持內閣會議、最高國防會議和國防委員會;有權解散議會;可不經議會將某些重要法案直接提交公民投票表決;在非常時期,總統擁有「根據形勢需要採取必要措施」的全權。在總統不能履行職務或空缺時,由參議院議長代行總統職權。議會由國民議會和參議院組成,擁有制定法律,監督政府,通過預算,批准宣戰等權力。
國民議會共有577個議席,任期5年,採用兩輪多數直接投票制、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參議院共321席,參議員任期9年,每3年改選1/3,以省為單位,由國民議會和地方各級議會議員組成選舉團間接選舉產生。
1995年7月31日,法國議會通過了一項憲法修正案。這項法案使總統有權更多地使用公民投票來解決經濟和社會問題。法國總統在政府或參議院、國民議會的建議下,可將所有事關公共權力組織、法國經濟或社會政策的改革方案交由公民投票表決。
總統府——愛麗舍宮,總理府——馬蒂尼翁宮,國民議會——波旁宮。
外交:法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歐盟創始國及重要成員、北約成員(但不參加北約軍事一體化機構)。自1958年建立法蘭西第五共和國以來,歷屆政府基本沿襲戴高樂制定的獨立自主外交政策,維護民族獨立。歐盟是法國外交的立足之本。法國致力於推動歐洲建設,將歐盟建設成真正獨立一極,發揮法國在其中的核心作用;推動多極化,發展、加強歐亞等區域間合作;在大國間左右逢源,爭取有利地位;保持並發展與非洲國家的傳統關系,推動發達國家增加對非援助;積極參與中東和平進程及有關熱點事務;加強同亞洲、拉美的政治、經濟關系。
政黨
法國實行多黨制,目前共有30多個政黨。
(1)人民運動聯盟(Union pour un Mouvement Populaire,簡稱UMP):主要執政黨和議會第一大黨。前身系2002年總統大選中為支持希拉克而組成的競選聯盟——總統多數派聯盟。2002年11月18日正式宣告成立,取用現名。核心為希拉克原來所屬的保衛共和聯盟(戴黨),並吸收了自由民主黨和法蘭西民主聯盟的主要力量。現有黨員21萬人,多為職員、官員、自由職業者、商人、農民和工人等。黨綱是「自由、責任、互助、國家、歐洲」,強調奉行務實、開放的經濟政策,重塑社會市場經濟的理念,推動歐盟建設和東擴,屬中右政黨。主席尼古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