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地質發展歷史

地質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20 00:06:17

① 什麼是地質歷史

地質歷史就是地球的物質組成、內部構造、外部特徵、各層圈之間的相互作用和演回變的歷史。
一般把地質歷史分為答:
太古代(地球誕生—距今25億年)
元古代(距今25億年—距今5.4億年)
古生代(距今5.4億年—距今2.5億年)
中生代(距今2.5億年—距今6500萬年)
新生代(距今6500萬年—今天)
有時候也把距今39億年以前稱為冥古代。
每一代所形成的地層成為屆,例如古生代形成的地層,就叫古生屆,而中生代生成的地層則叫中生屆。
每個代又可分為很多紀,例如中生代包括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侏羅紀就是著名的《侏羅紀公園》中所說那個侏羅紀,是恐龍繁盛的時代,而新生代中,我們目前生活的時代叫第四紀。
每個紀形成的地層稱為系,例如侏羅紀形成的地層稱為侏羅系,在這個地層中常常能找到恐龍化石。

② 地質構造發展簡史

根據遙感地質解譯結果和已知資料的綜合分析,區內地質發展史可劃分出前華力西期(新元古代)、華力西期(晚古生代)、燕山期—喜馬拉雅期(中生代中、晚期—新生代)三大階段。

1.前華力西期構造

新元古代早期,西伯利亞板塊南緣增生塊體回降,沉積了一套准地槽型海相碎屑岩夾陸相中基性火山岩,即青白口系加疙瘩組。晚期海槽繼續回落過程中在額爾古納河流域,沉積了一套類復理石建造相當於震旦系額爾古納河組,並與下伏加疙瘩組保持連續沉積。該套岩系具有冒地槽性質,屬深變質的碎屑岩、碳酸鹽岩夾酸性火山岩-沉積建造。地質作用以斷裂隆升和岩漿侵入為主導。

區內早—中寒武世由於受早加里東運動的影響,缺失中下寒武統的沉積。早中奧陶世時主要沉積了一套海相復理石建造——島弧型基性、中基性火山岩。

2.華力西期構造

早石炭世發生的華力西中期構造運動使區內地殼明顯抬升,大量的華力西中期花崗質岩漿廣泛侵位,形成喜桂圖旗中華力西地槽褶皺帶的額爾古納褶皺隆起地塊,構成了區內達賴溝-金林北東向中生代火山沉積岩系和花崗質侵入岩的基底主體部分。同期的華力西中期地槽褶皺帶與西伯利亞板塊再一次拼接,在區內局部地域接受了一套海相泥質及火山-復理石沉積建造(C1h)。

受華力西中晚期構造運動的影響,新元古代岩系遭到變質,導致加疙瘩組和額爾古納河組變形變質,並受岩漿侵入作用的影響,形成大小不一的塊體。

3.燕山期—喜馬拉雅期構造

1)中生代地質構造運動發展階段

區內進入中生代以後地質構造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地殼開始重新活動。晚侏羅世開始的燕山運動,斷裂和岩漿噴溢活動進入鼎盛時期,形成了著名的北東向大興安嶺火山岩(侵入岩)帶,即區內達賴溝—金林北東向分布的中上侏羅統(J2-3t、J3s、J3y)。早白堊世局部地段出現斷陷盆地,並開始接受河湖相沉積,即下白堊統大磨拐河組(K1d)。

2)火山作用與旋迴

遙感解譯結果表明,區內火山岩主要存在於中生界中、上侏羅統塔木蘭溝組、吉祥峰組、上庫力組和伊力克得組地層內。因此,說明區內在中、晚侏羅世時只少量存在有四期亞旋迴火山活動的遺跡。

(1)塔木蘭溝期火山旋迴

該期火山旋迴發生於中晚侏羅世,以基性—中基性火山岩漿溢出為主,並交替出現少量酸性火山岩漿噴發。在噴溢旋迴中形成一套厚度大於2000 m的玄武質夾少量安山質火山熔岩、碎屑岩及超淺成玢岩脈。呈灰黑色緻密堅硬的玢岩脈,以順層或斜穿形式密布於火山岩地層內,致使地表常常形成凸凹相間的微突起地貌景觀,亦TM圖像上顯示的柏葉狀圖斑紋理。

(2)吉祥峰期火山旋迴

該期火山旋迴在區內活動甚微,僅在南部青年嶺東存在一處面積約6 km2的次火山岩。其岩性為鹼性流紋岩、英安岩等。

(3)上庫力期火山旋迴

該期火山旋迴是晚侏羅世後期火山活動最強烈的一次。它以中心式噴發及裂隙式溢出酸性—中酸性火山岩漿為主要特點。在強烈的火山噴發中除形成了一套巨厚(>1500 m)火山碎屑和熔岩外,在個別地段還形成並保留有部分火山穹隆和凹陷,即火山機構群遺跡。在地表上常常存在有串珠狀或孤立的錐體山或同心放射狀溝谷(火山錐、火山口)如金林西、達賴溝東南等地。在TM圖像上顯示出的大小不一的環形影像。

(4)伊力克得期火山旋迴

該期火山旋迴是晚侏羅世末期區內最後一次火山活動。它以基性—中基性火山岩漿寧靜噴溢為主,形成厚度大於200 m的玄武質火山熔岩、鉀質粗安-粗面岩,間夾碎屑岩等組成的一套岩系。

3)新生代地質構造發展階段

區內進入新生代後,喜馬拉雅構造運動影響甚微,只在莫爾道嘎河下游入河口處的平安島一帶,發育有一級階地。

區內進入全新世後植被發育、各種哺乳動物繁衍,此時在溝谷低窪處接受湖積、洪積、沖積、坡積和殘積等類型的陸相沉積。

總之,通過該幅遙感地質填圖在基礎地質和找礦等方面有如下認識:

(1)按影像岩石譜系單位、影像構造-岩石單位劃分方案,將區內侵入岩劃分出 2 個片麻岩體,7個侵入體單元,並歸並為2個序列(彩圖5-2)。

(2)依據地質解譯結果,在區內東南部達賴溝—金林一帶解譯圈定出一處火山窪陷構造盆地。

(3)在進行野外驗證時在北阿布打溝腦青白口系厚層硅質板岩內,發現一條走向北西、寬1.5~2.0 m的蝕變構造破碎帶,Au最高含量達到3.0×10-6

(4)通過1∶25萬遙感地質解譯編圖總結認為,在1∶20萬區調空白區內先期開展遙感地質解譯編圖,成果可作為指導1∶25萬地面地質填圖的主要依據,亦可以為野外路線調查減少一定的工作量。

(5)根據區內青白口系加疙瘩組和震旦系額爾古納河組的分布特點,以及結合其他資料的綜合分析,認為它們是捕虜塊體無根漂浮於晚石炭世侵入岩序列之上。

(6)根據區域構造展布與已知礦產分布特點的綜合分析,認為區內北東向斷裂為控岩、導礦構造,而北西向展布的次級構造應屬於控礦或容礦構造,據此,在今後的礦產勘查中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③ 地質工作的基本歷程

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確定了「努力發展自然科學,以服務於工業、農業和國防的建設」的方針,地質學和地質事業贏得「建設的尖兵」的地位而備受重視,從而開始其大發展的歷程。

(一)地質工作管理機構的建立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准成立中國地質工作計劃指導委員會,任命委員21人,李四光任主任委員,尹贊勛、謝家榮任副主任委員。委員會負責統一規劃全國地質工作,並適當集中全國地質學家解決國家建設的迫切地質問題。同年11月,委員會召開擴大會議,會議討論了四個問題:中央地質機構的組織;中央與地方地質機構的聯系;地質教育;1951年的工作計劃。會議明確提出,應人力物力集中解決煤、鐵、石油和有色金屬的資源問題。並建議地方地質機構應受當地人民政府及地質工作計劃指導委員會雙重領導。

1951年,300多名地質工作者組成84個地質隊分赴全國各地區調查,其中東北地區仍為工作重點。至1952年,全國地質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包括80多個項目在內的地質工作計劃,對5000多平方千米的國土做了地質調查並繪制出圖件,鑽探進尺總計達到3萬余米。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決定成立地質部,任命李四光為部長,何長工等為副部長,以加強地質工作的領導,使地質工作適應國民經濟建設的迫切需要。地質部成立後,中國地質工作計劃指導委員會隨即撤銷。在成立地質部的同期,重工業部、燃料工業部等有關部門,也先後相應地加強了各自的地質機構。中國科學院成立地質研究所和古生物研究所,強調理論與實際密切結合開展科學研究;接著成立古脊椎動物研究室。1952年,在院系調整中建立了北京地質學院和東北地質學院;各大學地質系擴大招生;建立專科學校;幾年後又建立成都地質學院。20世紀50年代初,與地質相關的北京礦業學院、北京石油學院等也建立了。從1952年起,先是各大行政區,後來是各省先後建立地質局,組織勘探隊。至此,地質工作管理機構基本完備。

(二)地質工作的大轉變

1952年11月,全國地質工作計劃會議在北京召開,這次會議的召開標志著地質工作開始大轉變。會議的中心議題是制定1953年地質勘查計劃,這是中國地質工作第一次成為國民經濟計劃的一個組成部分,從此地質工作納入了國家計劃的軌道(夏國治,程裕淇,1990)。

1953年,中國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執行。在第一個五年計劃中規定的地質工作任務共有四項:第一,保證五年內開始新建企業的設計所必需的礦產儲量;第二,加強對某些以前沒有發現或者很少發現的和目前特別缺乏的資源(例如石油)和地區上分布不平衡的資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第三,有計劃地開展全國礦產的普查工作,進行部分的區域地質調查等工作,保證第二個五年計劃所需的礦產儲量,並為第三個五年計劃所需的礦產儲量准備資源條件;第四,加強水利資源和綜合流域開發的地質勘查工作,保證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重要水利工程和水力發電工程所需的地質資源,並為第二個五年計劃所需的水力資源開發做好准備工作。為此,五年內計劃探明可供設計的煤的礦產儲量202.7億噸,鐵的礦產儲量24.7億噸,計劃完成地質勘探鑽探工作量923萬米,提供地質勘探工作經費16.7億元(夏國治,程裕淇,1990)。

為了順利完成「一五」計劃所規定的地質工作任務,地質部將60%的技術力量保證有色金屬、黑色金屬及煤炭的重點勘探任務,以16%的力量有重點地進行普查。「一五」計劃開局之年,77%以上的地質人員到了野外,即使以科學研究任務為主的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和古生物研究所,也派出了大量科技人員密切配合。

「一五」計劃期間,共完成了74種礦產的勘查,有64種取得了可供工業設計使用的儲量。與1949年相比,銅的儲量增加了14倍,鉬的儲量增加了50倍,石油的儲量雖然不能滿足國家建設的需要,但仍比1949年增長了32.5倍,而且還開始了200萬平方千米的石油地質普查(夏國治,程裕淇,1990)。

(三)地質普查的全面展開

從1954年開始,地質普查工作全面展開,為此,地質部成立了普查委員會,組織了44個普查隊共2000多人,在20個省(區、市)的120多個縣的范圍內展開普查工作。至1955年,地質部所完成的普查工作量已由1953年的8%增長至20%。到1956年,地質部所屬各地質隊均已將二分之一以上的技術力量投入普查工作中。

1955年,地質部根據國務院決定開始承擔石油普查任務。1955年春節前後,地質部召開第一次石油普查工作會議,組成5個石油普查大隊,會同燃料工業部分別在准噶爾、柴達木、六盤山、四川等地進行大面積的石油普查,並強調運用地質理論指導探尋石油的重要性。同時,地質部還在華北平原進行了石油普查,並抽調技術骨幹充實各石油普查大隊的力量。1956年,石油普查規模進一步擴大,地質部派出14個大隊與地球物理探礦等隊伍配合,普查了新疆、柴達木、松遼平原、華北平原、四川盆地、鄂爾多斯、貴州、廣西等面積達40多萬平方千米的地區。

1957年,地質部做出石油地質工作戰略東移的決定,將找油的重點從西部轉移到東部各盆地。「一五」計劃結束時,找到的可能儲油構造累計達256個,有的已經鑽探出原油,為大慶等油田的勘探開發奠定了基礎(夏國治,程裕淇,1990)。

除油氣資源外,區域地質調查和其他礦產普查也大規模地展開並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幾十個具有工業價值的新礦區被發現。

(四)地質工作的曲折發展

1958~1965年地質工作經歷了曲折的發展道路。一方面,地質工作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在區域地質調查方面,完成了1:20萬綜合區域地質調查面積43萬平方千米,開展了1:5萬區域地質調查的試點工作,出版了1:300萬全國水文地質圖及其說明書;在礦產勘查方面,全國共發現各種礦產的礦點10萬多個,探明有相應儲量的礦種93種;在工程地質方面,地質部與水電部共同完成了三門峽水利樞紐初步設計階段及壩區施工階段的工程地質勘探任務,完成了長江三峽初步設計所要求的工程地質勘察工作。另一方面,在那一特殊的歷史時期,不尊重客觀規律,盲目追求高速度、大計劃,也使這一時期的地質工作遭受了挫折。1958年,地質部門的23種主要礦產儲量的年計劃指標不斷加碼,分別超過國家批准計劃的1倍,有的甚至達到10倍。1959年和1960年仍然延續了這種躍進的勢頭。與此同時,地質工作出現了不按客觀規律辦事、不講必要的程序忽視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現象。這些都給地質工作帶來了損害。

1960年冬,中央決定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從1961年至1963年,國民經濟進入連續3年的調整時期。地質部也從1961年起,總結「大躍進」期間地質工作的經驗教訓,部署調整工作,並組織地質工作者對地質工作的性質、特點、規律、內部工作關系進行大討論。經過幾年的艱苦努力,地質工作逐步恢復了正常秩序,並開拓出若干新的工作領域。

這期間,地質部重點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①加強重點礦種和礦區的勘查工作。一是經黨中央和國務院批准,會同石油工業部在大慶長垣組織石油勘探會戰,同時開展外圍地區的普查勘探工作。二是加速勘查鉻礦資源。三是集中力量組織長江中下游各省協作,重點加強銅、鐵礦等礦產的勘查工作。②加強三線戰略後方的地質工作。地質部門根據黨中央關於加強三線建設的指示,對二線、三線地區和戰略後方的地質勘查工作做了相應的加強。③加強與發展農業有關的地質工作。④加強地質科學研究。新建了一批地質科研機構,出版了一批水平較高的科學專著和論文報告,「以任務帶學科」,強化了為國民經濟服務並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成果。學術氛圍活躍,大地構造學領域的地質力學、多旋迴學說、地窪學說、斷塊學說、地殼鑲嵌波浪運動說等學派之間展開了爭鳴。⑤開辟了新的地質工作領域。如海洋地質工作、特種非金屬礦產的找礦勘探工作、地震地質工作以及第四紀冰川和現代冰川、珠穆朗瑪峰地區的地質考察、核爆試驗場工程選址等(夏國治,程裕淇,1990)。

(五)地質工作的艱難前行

「文化大革命」期間,地質工作像國民經濟其他行業一樣遭受了嚴重的挫折,但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地質工作者頂住壓力、排除干擾,地質工作艱難地前行。

一方面,地質工作遭受嚴重挫折,主要表現:地質教育事業損失慘重,北京地質學院先遷湖南石門,再遷湖北江陵,最後落戶武漢,遷徙過程中人才流失、物資毀損,地質院校停止招生達五六年之久;地質工作管理機構合並撤銷,研究機構下放管理,給地質工作帶來巨大損失;探礦機械、地質儀器等工廠長期處於半停滯狀態;地質工作隊伍中技術人員流失嚴重,全國地質工作技術人員由1966年末佔地質職工隊伍總數的19.1%,下降到1976年末的12.5%,雖然絕對數有所增加,但所佔比例急劇下降,造成隊伍結構的嚴重不合理,給地質工作帶來了長期難於解決的負擔(夏國治,程裕淇,1990)。

另一方面,即使是在這樣嚴重的困難局面之中,地質工作仍然在區域地質調查、礦產勘查以及開闢地質工作新領域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地質工作在困境中艱難前行。在區域地質調查方面,先後完成了青海等地的1:100萬區域地質調查面積約100萬平方千米;過半數的省市進行了1:20萬區域地質調查工作;出版了中國第一幅1:5萬區域地質調查正規圖件。在礦產勘查方面,石油、天然氣勘查取得多處突破,分別在隴東、蘇北、任丘以及南黃海、北部灣、珠江口、東海等地或構造見油、見氣,確證這些地區具有良好的油氣遠景,或構造鑽獲日產千噸的高產油井,發現古潛山型油氣藏;鐵礦勘查也獲重要進展,基本摸清了中國貧、富鐵礦的類型、特點、分布規律、儲量及潛在儲量、冶選性能等;其他金屬礦產和非金屬礦產的勘查取得許多新的發現,陸續發現和勘查了一些新的金礦、銅礦、稀土礦、鉑族礦、鉻礦等以及新的鹽礦、重晶石礦、天然鹼礦和許多非金屬礦產的新品種。在水文地質普查方面,一部分水文地質普查隊伍實行「工改兵」的制度,組建了基本建設工程兵水文地質普查部隊,普查部隊完成了350萬平方千米普查面積中工作條件最艱苦的190萬平方千米的任務。在開拓新的地質工作領域方面,地熱地質勘查、航空地質和航空綜合地球物理勘查以及將計算機應用於地質工作之中都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在地質科學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包括編制出版1:400萬中國地質圖和1:500萬亞洲地質圖,中國地質礦產圖集,1:300萬中國海上及海域地質圖等,以及稀有元素礦床類型及其成礦特徵的系統總結、三峽工程、寶成鐵路沿線環境工程地質科研工作成果等。在對外交往方面,恢復了中國在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中的會員國地位,對中國學術界參加國際學術組織和學術活動起到了重要的示範作用和促進作用(夏國治,程裕淇,1990)。

(六)地質工作迎來勃勃生機

1978年中共中央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將黨的中心工作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中國迎來了科學發展的春天,也給地質工作帶來了勃勃生機,地質工作真正轉移到了為現代化建設服務,以地質-找礦為中心的軌道上來。

指導思想的撥亂反正。隨著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的貫徹落實,地質工作的指導思想進行了撥亂反正,明確提出地質工作要實行以地質-找礦為中心的工作方針,要把根本出發點放在提高地質找礦效果和地質工作的經濟、社會效益上。

地質工作管理體制的調整。為了加強地質工作的領導,1979年,國務院決定,撤銷原國家地質總局,恢復建立地質部,為加強對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監督管理,1982年地質部改名為地質礦產部;各省(區、市)地質工作管理體制改為以地質部為主的雙重領導;冶金工業部、煤炭工業部、石油工業部、化學工業部及建材系統下屬的地質隊伍也相繼收回改為相關部委為主的雙重領導。

地質工作隊伍的表彰和激勵。地質部門先後三次評功授獎,表彰勞動模範、找礦有功單位和人員以及模範政治工作者等;為調動知識分子鑽研技術的積極性,地質部門認真落實知識分子政策,為知識分子評定和晉升技術職稱。與此同時,地質隊伍的結構得到優化,截至1985年底,地質部門隊伍41.8萬人,技術人員的比例由1978年的16%上升為20%,隊伍素質得到改善(夏國治,程裕淇,1990)。

學術交流活動的恢復和發展,地質科研工作得到加強。1982年,中國地質學會舉行學會成立60周年紀念大會和學術報告會,會上為40名從事地質工作50年以上的老地質工作者頒發了榮譽證書。這一年,中國地質學會會員發展到4萬多人。按照中央「經濟建設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科學技術工作必須面向經濟建設」的戰略方針,地質部門將科技工作重點放在為解決經濟建設和地質工作的關鍵性項目上,調整不同層次科研機構的分工協調以及地質隊、科研機構和院校之間的橫向聯合。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地質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是在區域地質調查和重點礦產的普查方面。在區域地質調查方面,至1985年底,1:20萬地質調查完成了全國應測面積的88%,完成1:50萬、1:20萬區域水文地質普查922萬平方千米。在此基礎上,取得了一批重要基礎地質成果:出版了《中國地層》、《亞洲地質》、《中國古地理圖集》、《中國構造體系圖》等一批高水平的專著和圖集。通過全國范圍內的普查,發現了值得進一步工作的礦產地600多處,其中預計可達大中型礦床的約300處。有97種礦產新增了探明儲量,平均每年擴大規模的礦區135個。在南海珠江口、東海獲得日產291立方米、174立方米的高產工業油流,在塔里木盆地獲得日產1000立方米的高產工業油流,從而為海洋石油鑽探和塔里木盆地石油普查打開了新局面(夏國治,程裕淇,1990)。

④ 地質發展歷史的重大事件及其歷史意義

一(遠古~1450)

遠古時代人類通過石器的採集和製作,逐步了解了岩石、礦物的某些性質。在經受地震、火山、洪水的災害並與之斗爭的過程中,逐步認識了大自然中的地質現象和過程。這一時期,人們對地球和地質現象的認識是直觀的,解釋是猜測的、思辨的,體現了樸素的唯物主義自然觀。

岩石和礦物知識的積累最初,古代人類利用岩礦的物理性質,如硬度、解理等製造石器。中國的藍田人、北京人所用石器大都由硬度較大的石英質礦物和岩石製成。舊石器晚期,出現於山頂洞文化時的鑽孔石質飾物,表明人類對岩石、礦物的相對硬度有了一定認識。新石器時期,人類已利用天然寶石類礦物,如瑪瑙,葉蠟石等作飾品。陶器的燒制,如仰韶期的彩陶,龍山期的黑陶,說明幾千年前人類對粘土的性質又有了一定認識。商、周是中國青銅器鼎盛時期,那時所用的銅礦石主要是自然銅和孔雀石。中國古代用鐵的歷史可追溯到商代,戰國時期,中國步入鐵器時代。

二地質學的奠基時期

(1450~1750)

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是一場思想解放運動,它使近代自然科學從神學中解放出來。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1543)是自然科學脫離神學走上獨立的開端。15世紀的地理大發現,開拓了人們的視野。人們要重新認識自然,重新研究地球,並給予地球歷史以理性的解釋。這一切都為地質科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地質哲學思想的初步發展科學地質學的建立,必須沖破神學的束縛。地球不是上帝創造的,而是物質世界自然發展的結果。法國的R.笛卡爾(1644)曾提出,地球以及其他天體是由以旋轉運動為固有性質的原始粒子組成,正是原始粒子的這種旋渦運動使太陽系生成。1749年,法國的<ag.-l.l.c.de布豐提出地球起源於太陽和彗星碰撞的災變說。1779年布豐用冷卻灼熱鐵球所需時間來推算地球的年齡,這個年齡的比聖經上所提的大10倍。布豐還明確地將上帝創世的7日改為地球史上的7個「紀」,全面地描述了地球自然發展歷史。其後,德國的I.康德和法國的P.S.H.de拉普拉斯先後提出太陽系起源的星雲假說,闡明包括地球在內的整個太陽系是逐漸冷凝生成的。


三地質學的形成時期

(1750~1840)

從18世紀下半葉到19世紀上半葉,工業革命促進了生產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法國大革命以啟蒙運動為先導,把矛頭指向封建主義。在啟蒙思想影響下,在歐洲科學考察和旅行探險盛行。地學研究從對地球的思辨性研究轉變為以野外觀察分析為主,地殼成為直接觀察研究的對象。具有近代意義的geology(地質學)一詞是由瑞士學者J.A.德呂克於1793年提出的。他認為,首要的是把地質學從博物學中分出來,地質學要把地球所呈現的現象與其原因結合起來研究。

地質考察旅行的興起人們對自然界的探索,需要進行實地考察。在中國首開先河的是16世紀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他詳細考察了中國西南廣大岩溶地區的100多個岩溶洞穴,並對鍾乳石、石筍等成因做了較為科學的解釋。歐洲的地學野外考察開始於18世紀下半葉。這是地質研究方法的一大進步。野外的研究使人們注意到廣大地區地形與構造的關系,真正開始解釋區域地質的歷史。這一時期,著名的地質旅行家有法國的J.-.蓋塔爾和N.德馬雷、英國的R.J.米切爾、瑞士的H.B.de索敘爾、德國的J.G.萊曼和P.S.帕拉斯等。蓋塔爾對火山地質、礦物分布以及化石、地形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他繪制的法國岩礦圖是世界第一幅表示礦產資源、岩石組成的地圖,因而被譽為「地質調查之父」。米切爾對地表岩層帶狀分布的原因作了合理的說明,指出是原始水平岩層褶皺後,頂部遭受剝蝕夷平的結果。德馬雷對法國、義大利火山地質作了長期考察,發表了許多有關火山地質的專著,並得出<a玄武岩是<a火成岩的結論。索敘爾是系統考察阿爾卑斯山脈的第一位地質學家。他對岩層的構造、岩石成因和化石做了多方面的觀察,發表了《阿爾卑斯旅行》(1779~1796),為後來阿爾卑斯構造研究打下了堅實基礎。帕拉斯曾率隊到俄國東部地區進行為期6年的考察探險,又對俄國南部、烏拉爾以及中亞阿爾泰山地區進行了考察。他在《山脈構造的討論》(1777)一書中,將山脈構造劃分為山脈的原生帶、山脈的鈣質帶和山脈的堆積帶3部分,並指出從山脈的中央到外側,岩層年代逐漸變新,傾角愈來愈緩。

⑤ 地質歷史從古至今經歷了什麼樣的地質年代

太古宇tàigǔyǔ
地層系統分類的第一個宇。太古宙時期所形成的地層系統。舊稱太古界,原屬隱生宇(隱生宇現已不使用,改稱太古宇和元古宇)。
太古宙tàigǔzhòu
地質年代分期的第一個宙。約開始於40億年前,結束於25億年前。在這個時期里,地球表面很不穩定,地殼變化很劇烈,形成最古的陸地基礎,岩石主要是片麻岩,成分很復雜,沉積岩中沒有生物化石。晚期有菌類和低等藻類存在,但因經過多次地殼變動和岩漿活動,可靠的化石記錄不多。舊稱太古代,原屬隱生宙(隱生宙現已不使用,改稱太古宙和元古宙)。
元古宇yuángǔyǔ
地層系統分類的第二個宇。元古宙時期所形成的地層系統。舊稱元古界,原屬隱生宇(隱生宇現已不使用,改稱太古宇和元古宇)。
元古宙yuángǔzhòu
地質年代分期的第二個宙。約開始於25億年前,結束於5.7億年前。在這個時期里,地殼繼續發生強烈變化,某些部分比較穩定已有大量含碳的岩石出現。藻類和菌類開始繁盛,晚期無脊椎動物偶有出現。地層中有低等生物的化石存在。舊稱元古代,原屬隱生宙(隱生宙現已不使用,改稱太古宙和元古宙)。
顯生宇xiǎnshēngyǔ
地層系統分類的第三個宇。顯生宙時期所形成的地層系統。顯生宇可分為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
顯生宙xiǎnshēngzhòu
分期的第三個宙。顯生宙可分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古生界gǔshēngjiè
顯生宇的第一個界。古生代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分為寒武系、奧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和二疊系。
古生代gǔshēngdài
顯生宙的第一個代。約開始於5.7億年前,結束於2.5億年前。分為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和二疊紀。在這個時期里生物界開始繁盛。動物以海生的無脊椎動物為主,脊椎動物有魚和兩棲動物出現。植物有蕨類和石松等,松柏也在這個時期出現。因此時的動物群顯示古老的面貌而得名。
寒武系hánwǔxì
古生界的第一個系。寒武紀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
寒武紀hánwǔjì
古生代的第一個紀,約開始於5.7億年前,結束於5.1億年前。在這個時期里,陸地下沉,北半球大部被海水淹沒。生物群以無脊椎動物尤其是三葉蟲、低等腕足類為主,植物中紅藻、綠藻等開始繁盛。寒武是英國威爾士的拉丁語名稱,這個紀的地層首先在那裡發現。
奧陶系àotáoxì
古生界的第二個系。奧陶紀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
奧陶紀àotáojì
古生代的第二個紀,約開始於5.1億年前,結束於4.38億年前。在這個時期里,岩石由石灰岩和頁岩構成。生物群以三葉蟲、筆石、腕足類為主,出現板足鯗類,也有珊瑚。藻類繁盛。奧陶紀由英國威爾士北部古代的奧陶族而得名。
志留系zhìliúxì
古生界的第三個系。志留紀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
志留紀zhìliújì
古生代的第三個紀,約開始於4.38億年前,結束於4.1億年前。在這個時期里,地殼相當穩定,但末期有強烈的造山運動。生物群中腕足類和珊瑚繁榮,三葉蟲和筆石仍繁盛,無頜類發育,到晚期出現原始魚類,末期出現原始陸生植物裸蕨。志留紀由古代住在英國威爾士西南部的志留人得名。
泥盆系nípénxì
古生界的第四個系。泥盆紀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
泥盆紀nípénjì
古生代的第四個紀,約開始於4.1億年前,結束於3.55億年前。這個時期的初期各處海水退去,積聚後層沉積物。後期海水又淹沒陸地並形成含大量有機物質的沉積物,因此岩石多為砂岩、頁岩等。生物群中腕足類和珊瑚發育,除原始菊蟲外,昆蟲和原始兩棲類也有發現,魚類發展,蕨類和原始裸子植物出現。泥盆紀由英國的泥盆郡而得名。
石炭系shítànxì
古生界的第五個系。石炭紀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
石炭紀shítànjì
古生代的第五個紀,約開始於3.55億年前,結束於2.9億年前。在這個時期里,氣候溫暖而濕潤,高大茂密的植物被埋藏在地下經炭化和變質而形成煤層,故名。岩石多為石灰岩、頁岩、砂岩等。動物中出現了兩棲類,植物中出現了羊齒植物和松柏。
二疊系èrdiéxì
古生界的第六個系。二疊紀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
二疊紀èrdiéjì
古生代的第六個紀,即最後一個紀。約開始於2.9億年前,結束於2.5億年前。在這個時期里,地殼發生強烈的構造運動。在德國,本紀地層二分性明顯,故名。動物中的菊石類、原始爬蟲動物,植物中的松柏、蘇鐵等在這個時期發展起來。
中生界zhōngshēngjiè
顯生宇的第二個界。中生代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分為三疊系、侏羅系和白堊系。
中生代zhōngshēngdài
顯生宙的第二個代。分為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約開始於2.5億年前,結束於6500萬年前。這時期的主要動物是爬行動物,恐龍繁盛,哺乳類和鳥類開始出現。無脊椎動物主要是菊石類和箭石類。植物主要是銀杏、蘇鐵和松柏。
三疊系sāndiéxì
中生界的第一個系。三疊紀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
三疊紀sāndiéjì
中生代的第一個紀,約開始於2.5億年前,結束於2.05億年前。在這個時期里,地質構造變化比較小,岩石多為砂岩、石灰岩等。因本紀的地層最初在德國劃分時分上、中、下三部分,故名。動物多為頭足類、甲殼類、魚類、兩棲類、爬行動物。植物主要是蘇鐵、松柏、銀杏、木賊和蕨類。
侏羅系zhūluóxì
中生界的第二個系。侏羅紀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
侏羅紀zhūluójì
中生代的第二個紀,約開始於2.05億年前,結束於1.35億年前。在這個時期里,有造山運動和劇烈的火山活動。由法國、瑞士邊境的侏羅山而得名。爬行動物非常發達,出現了巨大的恐龍、空中飛龍和始祖鳥,植物中蘇鐵、銀杏最繁盛。
白堊系bái』èxì
中生界的第三個系。白堊紀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
白堊紀bái』èjì
中生代的第三個紀,約開始於1.35億年前,結束於6500萬年前。因歐洲西部本紀的地層主要為白堊岩而得名。這個時期里,造山運動非常劇烈,我國許多山脈都在這時形成。動物中以恐龍為最盛,但在末期逐漸滅絕。魚類和鳥類很發達,哺乳動物開始出現。被子植物出現。植物中顯花植物很繁盛,也出現了熱帶植物和闊葉樹。
新生界xīnshēngjiè
顯生宇的第三個界。新生代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分為古近系(下第三系)、新近系(上第三系)和第四系。
新生代xīnshēngdài
顯生宙的第三個代。分為古近紀(老第三紀)、新近紀(新第三紀)和第四紀。約從6500萬年前至今。在這個時期地殼有強烈的造山運動,中生代的爬行動物絕跡,哺乳動物繁盛,生物達到高度發展階段,和現代接近。後期有人類出現。
古近系gǔjìnxì
新生界的第一個系。古近紀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可分為古新統、始新統和漸新統。
古近紀gǔjìnjì
新生代的第一個紀(舊稱老第三紀、早第三紀)。約開始於6500萬年前,結束於2300萬年前。在這個時期,哺乳動物除陸地生活的以外,還有空中飛的蝙蝠、水裡游的鯨類等。被子植物繁盛。古近紀可分為古新世、始新世和漸新世,對應的地層稱為古新統、始新統和漸新統。
新近系xīnjìnxì
新生界的第二個系。新近紀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可分為中新統和上新統。
新近紀xīnjìnjì
新生代的第二個紀(舊稱新第三紀、晚第三紀)。約開始於2300萬年前,結束於260萬年前。在這個時期,哺乳動物繼續發展,形體漸趨變大,一些古老類型滅絕,高等植物與現代區別不大,低等植物硅藻較多見。新近紀可分為中新世和上新世,對應的地層稱為中新統和上新統。
第四系dìsìxì
新生界的第三個系。第四紀時期形成的地層系統。它是新生代的最後一個系,也是地層系統的最後一個系。可分為更新統(下更新統、中更新統、上更新統)和全新統。
第四紀dìsìjì
新生代的第三個紀,即新生代的最後一個紀,也是地質年代分期的最後一個紀。約開始於260萬年前,直到今天。在這個時期里,曾發生多次冰川作用,地殼與動植物等已經具有現代的樣子,初期開始出現人類的祖先(如北京猿人、尼安德特人)。第四紀可分為更新世(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和全新世,對應的地層稱為更新統(下更新統、中更新統、上更新統)和全新統。
附:第四紀名稱來歷。最初人們把地殼發展的歷史分為第一紀(大致相當前寒武紀,即太古宙元古宙)、第二紀(大致相當古生代和中生代)和第三紀3個大階段。相對應的地層分別稱為第一系、第二系和第三系。1829年,法國學者德努瓦耶在研究巴黎盆地的地層時,把第三繫上部的鬆散沉積物劃分出來命名為第四系,其時代為第四紀。隨著地質科學的發展,第一紀和第二紀因細分成若干個紀被廢棄了,僅保留下第三紀和第四紀的名稱,這兩個時代合稱為新生代。現第三紀已分為古近紀和新近紀,故僅留有第四紀的名稱。

⑥ 地質學方面描述地質發展歷史

其實這道題並不難
分析:圖中展示的是一套斷層-褶皺-不整合的地層(地層代號的角標我看不清楚),古生界沉積了奧陶、石炭、二疊三個系的地層,奧陶與石炭之間缺失志留系地層,但新老地層產狀基本一致,是平行不整合。發育斷層,右側斷盤上升,為逆斷層,斷層的年代晚於二疊紀早於侏羅紀,右側斷盤底部為花崗岩侵入體,為熱事件,缺失奧陶系地層,石炭-二疊系地層發生褶皺,為逆沖推覆。二疊系之上缺失三疊系地層、下-中侏羅統地層,為角度不整合,之上沉積了上侏羅統地層(我看著好像是),之後又缺失下白堊統地層,形成平行不整合,後又沉積了一套上白堊統地層,中生界地層與上覆第四系地層又為角度不整合接觸。
簡單歸納這一地區的地質發展簡史:
早古生界,區內沉積了一套奧陶系地層,之後抬升為陸,缺失志留系沉積,之後下降接受沉積,形成石炭-二疊系地層。二疊紀之後區內經歷熱事件,花崗岩體侵位,造成斷層發育並使右側斷盤抬升,形成逆沖斷層和右側斷盤的背斜褶皺,該區抬升成陸並接受風化剝蝕,至晚侏羅世下降接受沉積,後又抬升,至晚白堊世,該區又接受沉積,形成上白堊統地層,之後又抬升成陸,遭受剝蝕,至第四紀下降接受沉積。

⑦ 地質發展史

本區位於中朝准地台燕山台褶帶的東段。在古太古代(3000Ma前),中朝准地台西起內蒙古大青山,向東經山西陽高、河北懷安、遵化、遷安,經本區再向東進入遼寧新金一帶,最先出現了海底火山噴發,形成了以火山岩建造為主的遷西群堆積,其中已測得了3500M a左右的Sm-Nd法同位素年齡。在古太古代晚期,中朝准地台出現了初始陸核,並開始了陸殼和洋殼的分異。在距今3000Ma左右,包括本區在內的華北地區發生了一次重大的構造-變質熱事件,造成了遷西群的強烈變質和混合岩化作用,局部可見混合花崗岩。這次構造-變質熱事件產生的構造形跡主要是短軸褶皺——穹窿。新太古代末期,秦皇島及其周邊地區發生了大規模的酸性岩漿侵入。本區所在的山海關台拱區主要就是由新太古代花崗岩組成的,整體為一個花崗岩穹窿。

本區缺失古-中元古界,其原因與台拱區西界的青龍-灤縣大斷裂密切相關。該斷裂形成於新太古代晚期,導致了當時沿斷裂的海底中基性熔岩噴發,從古元古代初期至新元古代早期,斷裂兩側呈明顯的差異升降活動,西盤持續下降,堆積了厚達數萬米的碎屑岩系和火山岩系;東盤即台拱區則不斷隆起,沉積間斷,遭受剝蝕並為西盤提供了沉積物源。在新元古代中期,華北地區地殼整體下降,海侵范圍急劇擴大,向東越過了青龍-灤縣大斷裂,直達山海關一帶,在本區形成了淺海相的青白口系長龍山組。

在新元古代晚期,即800~570Ma的震旦紀,整個中朝准地台上升成陸,沒有接受沉積。在本區表現為下寒武統府君山組假整合於青白口系長龍山組之上。

從寒武紀至中奧陶世末期,中朝准地台總體處於海侵環境,地殼運動主要發生在海盆內部。在早寒武世出現沉積間斷,即饅頭組與下伏府君山組假整合接觸;而其餘時期雖有短期上升,但沉積是連續的,地層之間為整合接觸關系

從晚奧陶世開始,整個中朝准地台再次全面上升成陸,直到晚石炭世才重新下降,接受沉積。因此,本區和中朝准地台其他地區一樣,缺失這一時期的沉積。

進入晚石炭世,中朝准地台又開始緩慢沉降。晚石炭世沉積的主體為一套海陸交互相的含煤碎屑岩。由於遭受了晚奧陶世—早石炭世的長期風化剝蝕,在古風化面上富集了大量的鐵鋁質礦物;當海水再次入侵時,富含鐵鋁質礦物的碎屑岩最先沉積在凹凸不平的風化面上,結果在本溪組底部形成了以殘積型為主的山西式鐵礦和鋁土礦,根據古風化殼中含有較多鋁土礦可知,在晚奧陶世—早石炭世,中朝准地台位於低緯度(N10°~20°)地區,以後發生了大規模的水平運動才到達現今的位置。

晚石炭世末期地殼上升,致使中朝准地台的主體到早二疊世基本脫離海洋環境;至晚二疊世海水全部退出華北地區,轉變為陸地環境。早二疊世沉積為一套以河湖相、沼澤相為主的含煤碎屑建造,晚二疊世沉積為一套不含煤的河湖相碎屑建造。

早—中三疊世本區處於上升階段,缺失沉積。中三疊世末的印支運動在東鄰遼寧省境內比較強烈,往西進入本區明顯減弱。在本區,印支運動造成了下侏羅統下花園組與下伏古生界之間呈角度不整合接觸關系。

在侏羅紀發生了對我國東部地區影響極為強烈的燕山運動,早侏羅世末的燕山運動Ⅰ幕較弱,在本區表現為由局部掀動而造成的中、下侏羅統之間的弱角度不整合接觸關系。中侏羅世以來,地殼活動進一步發展,基底斷裂繼承性活動,發生了裂隙式火山噴發,並有岩漿侵入,在本區形成了中侏羅統髫髻山組中性火山岩 中侏羅世末的燕山運動Ⅱ幕比較強烈.在北西-南東向擠壓應力作用下,廣泛發育軸向以北東向為主的褶皺,基底斷裂復活並產生新斷裂。本區最重要的地質構造——柳江向斜的初始形態就是由燕山運動Ⅱ幕造成的,可能當時的軸向是北東向或北北東向,兩翼傾角都是比較平緩並且接近相等的。

晚侏羅世為地殼劇烈活動時期,火山活動有中性和酸性岩漿噴發,在本區形成上侏羅統張家口組火山岩。晚侏羅世末的燕山運動主幕——第Ⅲ幕造成了強烈的區域逆沖構造變形和規模不大的中性中深成岩漿侵入活動。燕山運動Ⅱ、Ⅲ幕形成了區域主體構造格局,在本區形成了柳江向斜和一些新斷裂,並且使老斷裂重新活動。

在早白堊世,本區及鄰區進入了重要的伸展構造活動時期,區域構造應力場轉換成大致為北西-南東向伸展的應力狀態,發生了強烈的伸展構造作用和大規模的岩漿活動 在鄰區形成了構造帶主要呈北東向的伸展斷裂系統與伴生斷陷盆地,產生了強烈的中酸性火山噴發活動。在本區發生了大規模的中性、酸性深成侵入活動,形成了燕塞湖石英正長岩岩株、後石湖山花崗岩岩株(118Ma)和響山花崗岩岩基(110Ma),它們侵入於張家口組及更老的地層中 位於柳江向斜南端西側的響山花崗岩岩基侵入時對周圍產生側向擠壓,導致柳江向斜進一步變形。向斜南端西側受到由西向東的擠壓力,造成褶皺軸向由近北東向或北北東向變為近南北向,向斜西翼地層產狀變陡,發育南北向逆斷層,局部地層直立、倒轉或缺失;而東翼地層受影響很小,傾角較緩,南北向逆斷層不發育(見圖2-1,圖2-3)。

從白堊紀開始,區域構造運動強度總體上逐漸減弱。直到現在,華北地區構造運動呈減弱趨勢,全區總體上升遭受剝蝕,局部地區出現裂谷系和斷陷盆地。在本區地殼上升運動明顯,並且西北部抬升幅度大於東南部,全區缺失白堊紀-新近紀的沉積,在古近紀-第四紀早期發育了海拔高度大約為600m、450m、300m的三級夷平面,在第四紀形成了多級河流階地、海蝕階地和其他古海蝕地貌。

由此可見,侏羅紀燕山運動,特別是晚侏羅世末的燕山運動Ⅲ幕,對本區的地質演化過程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次運動奠定了本區現今構造格局的基本輪廓,以後的地質作用只是在此基礎上進行改造而已。

⑧ 地質歷史分析

如前所述,包括本區在內的華北地區,從晚古生代至早中生代為一統一而穩定的巨型盆地,具有典型克拉通盆地的性質。研究區上石炭統至三疊系連續沉積,至今尚未發現岩漿活動的證據。由此表明,本區的海西期與印支期仍屬同一構造旋迴,大地構造具有地台的特徵,晚古生代煤層埋藏歷史第一階段的古地熱場屬正常地熱場范疇,煤化作用服從深成變質規律。

進入燕山早期以後,整個華北地區的構造分異作用加劇。但是,就整個華北地區而言,侏羅紀岩漿岩僅見於北緣的陰山—燕山地區和東緣的郯廬深斷裂帶,屬陸殼型岩漿。然而,在研究區未見侏羅紀岩漿活動證據,該期古地熱場特徵未發生重大變化,晚古生代煤層埋藏歷史第二階段中的古地熱場可能仍屬正常地熱場范疇。

燕山中期是華北晚古生代以來最重要的岩漿-熱事件發生時期,地殼深部熱流機制發生了變化,古地熱場特徵發生顯著轉變。在此期間,我國東部地質發展史經歷了重大變革,上地幔物質強烈活動,並伴隨劇烈的地殼運動。據中外學者研究,燕山中期直至老第三紀,太平洋北部的庫拉—太平洋洋脊逐漸傾沒於亞洲東部邊緣島弧之下,傾沒的洋脊及洋脊兩側熱板塊的側向擴張作用,使我國東部的構造應力場由北西向的擠壓體制轉變為北西向的拉張體制(時振良等,1973;Uyeda等,1974;Hilde等,1977;環文林等,1982)。在拉張體制的作用下,我國東部地區在原先坳隆相間的構造格局基礎上發展為一系列大型的拉張性地塹。由於均衡調整,地塹發育地區地殼厚度變薄,地幔上拱,形成地幔隆起帶。由於地殼變薄,導致深部熱流向地殼淺部對流的強度增大;同時,隨地殼的拉張,幔源物質上涌,深部岩漿沿深大斷裂噴溢至地表或侵入地殼淺部,形成規模不等的附加熱源。由此,創造了異常古地熱場形成的地質條件。

研究區及其鄰區同樣存在著多處燕山中期岩漿活動的證據。區內西南角襄汾—浮山—翼城之間有閃長岩體大面積出露,面積達100餘平方公里。岩體侵位於三疊系,上覆第三繫上新統沉積,其鉀-氬放射性同位素年齡分布於91~138Ma之間,主要集中在130~140Ma,即岩漿活動的鼎盛期持續了約10Ma(表1-2),屬早白堊世岩漿活動的產物。在研究區東南邊緣及外圍的晉城、平順一帶見燕山期低溫熱液鉛鋅礦點,燕山期第二幕(早白堊世)具幔源岩漿性質的中-基性岩體分布在林縣、輝縣一帶,燕山中期岩漿岩在東部外圍的長治、左權及西北部外圍的太原等地也有廣泛分布。研究區內部不存在岩漿岩侵位於晚古生代以來沉積地層的現象,但在霍州東部的峪里、尉家壟、南峪等地見到穿插於太古宇霍縣群混合岩化片麻岩中的燕山期閃雲煌岩脈。

燕山中期的構造-岩漿活動背景,在研究區形成了異常古地熱場,強大的地熱流使區內沉積蓋層的古地溫梯度高達6℃/100m以上(下述),對晚古生代煤層在埋藏史第三階段的煤化作用進程以及煤層氣的生成與保存產生了深刻影響。異常古地熱場作用的結果,在晚古生代煤系中形成了分布廣泛的熱液脈體,脈體中發育的流體包裹體的各種性質為研究異常古地熱場的特徵提供了可靠依據。

進入新生代以後,太平洋板塊的運動方向發生變化,華北地區再次遭受北東東—南西西向的強烈擠壓。此時,雖然仍殘留一些表現為張性構造的地殼變形,但水平擠壓應力場作用下的剪切構造已佔主要地位,這對深部流體的大面積上湧起著某種程度的遏製作用。在這種大地構造背景之下,本區地殼逐漸冷卻,古地熱場逐漸恢復正常。

華北地區新生界岩漿活動主要發生於北部和東部邊緣地帶,沁水盆地東部外圍的左權一帶有沿北西—南東向分布的第四紀玄武岩產出,研究區內部未見新生代岩漿活動的證據。華北斷陷盆地現代大地熱流平均值為1.47HFU,平均地溫梯度為3.71℃/100m(陳墨香,1988)。本區現代地熱場的大地熱流值為1.5~1.65HFU,地溫梯度在3℃/100m左右(表4-1)。因此,研究區在新生代處於正常古地熱場的作用之下。由於地溫梯度減小,煤層埋深變淺,煤層受熱溫度和強度顯著低於燕山運動中期。據煤化作用不可逆原理可知,本區晚古生代煤的煤化作用程度在埋藏歷史的第四、第五階段不會得以進展。換言之,研究區晚古生代煤層的煤級及其展布格局基本上定型於燕山中期的早白堊世。

顯而易見,本區晚古生代以來的古地熱場演化經歷了以下四個發展階段(表4-2)。

第一階段,正常古地熱場,對應於煤層在海西後期—印支期的快速埋藏階段。隨著煤層埋深的逐漸增大,煤級在地溫升溫率的作用下緩慢增高。

第二階段,仍具正常古地熱場的性質,出現於燕山運動早期,相當於煤層埋藏史的穩定或波動階段。古地溫溫度雖隨煤層埋深的波動而有所升降,但由於波動極小,故煤化作用幾乎沒有進展。

表4-2山西南部晚古生代以來古地熱場發展歷史及階段

第三階段,異常高熱地熱場出現,發生於燕山運動中期,對應於煤層埋深顯著變淺階段。盡管煤層埋深顯著小於第二階段,但高地溫增溫率的存在致使煤層受熱溫度急劇增高,可能導致煤化作用得以長足發展,並有二次生烴作用顯著發生。

第四階段,古地熱場恢復正常,從燕山運動晚期延續至現代,包括了煤層埋藏史的第四、第五階段。由於煤層受熱溫度降低,煤化作用在這一階段已經完全停止。

⑨ 地質學史的發展歷史

很早以前,地質學的知識比較零星分散。關於這方面的知識,如從地中開採金屬、黏土、煤和鹽的一些知識,早已為礦工和有關的人們所知曉,而自然哲學家們則大都脫離這些實踐,獨立形成自己的思辨性的地質理論。
地質學在18世紀開始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並在19世紀早期達到成熟階段。
1790年至1830年這一段時期被稱為「地質學的英雄時代」。在這個時期,在考察岩層順序以及岩層所含礦物和化石上,人們做了大量工作。工作方法的一大進步表現在用根據化石內容來進行岩層分類。
在古代人類在利用石器,製造陶器,開發銅、鐵、鉛、錫等金屬礦產時,已經開始初步使用地球物質;在興修農田水利時,已經在了解土壤性質,在觀察火山、地震等自然現象時,已經在探索地殼變動的原因,所以,地質學的經驗和知識是在長期的實踐中積累起來的。在古希臘,羅馬和我國春秋戰國時代以至西漢,對於地質作用及地殼中的物質的科學記載和解釋已有萌芽。希臘哲學家希羅多德(公元前五世紀)和亞里斯多德( 公元前四世紀) 等已注意到了地震、火山以及海陸變遷的現象。大約在戰國時期成書的我國古籍《山海經》、《禹貢》和《管子》等對於礦物、岩石和土壤以及鐵、銅、金、銀等礦產都有較為豐富的記載。《管子》一書並已注意到了礦產的共生關系。我國漢代已經開始用煤炭煉鐵,發現了陝北的油苗,提出了地圓學說等;公元四世紀,我國已有滄海變桑田的海陸變遷思想。歐洲的中世紀(五世紀到十五世紀) 地質學的思想沒有得到發展,但是波斯學者阿維森納(Avicenna,980-1037)卻對礦物的形式和分類、山脈的隆起和侵蝕、沉積作用等發表了較為正確的見解。他大致與我國宋代的沈括(1031-1095) 同時,沈括於1086-1093年間提出了華北平原的沉積和西北黃土地區侵蝕切割的關系,論述了化石的成因和太行山的升高等地質現象,並根據化石推斷了古氣候,發現了磁偏角,考察了陝北的石油等。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隨著工業的發展和對礦產資源的需求,礦物學和岩石學的知識有了發展。義大利的達芬(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對化石作了正確的解釋,認為它們是被沉積物掩埋的生物殘骸。薩克遜人阿格里柯拉(George Agriccla,1494-1555)對礦物學和金屬礦脈做了大量研究,他根據礦物外部特徵,如晶形劈開、硬度、重量、顏色、光澤等的描述,為礦物學樹立了典範。他的名著《金屬礦》被認為是總結了當時地質學、礦物學和采礦學及冶金學的巨著。他被譽為「 冶金學之父」。但是,直到十七世紀中葉,歐洲的地質學思想仍在宗教的嚴重束縛之下。當時,教會主張天地是在公元前4004 年由上帝創造的,而諾亞洪水(即所謂的全世界洪水泛濫)則發生在公元前2349 年,現存的地表形態都是洪水災變所形成的。這種思想鉗制地質學的發展達一百多年(十七世紀中葉到十八世紀末)。在此期間,地質學和其他科學一樣,在同宗教思想的斗爭中逐步得到發展,丹麥學者斯台諾Nicolans Steno,1638-1687),義大利學者瓦利斯內里(Antonio Vallisneri,1661-1730) 對於層狀岩石和褶皺構造進行了研究,認為岩層是一層一層沉積的,斯台諾提出了著名的「 疊覆律」,即新岩層沉積在老岩層之後,位於下面的岩層比位於上面的岩層沉積時間為早,他還提出了晶體的「 面角恆定律」。這兩個定律是地層學和礦物學研究的基礎。1760 年義大利學者阿爾杜伊(G.Ovanrii1713-1790) 根據岩石的結晶和固結程度,將地層劃分為第一系、第二系和第三系,德、俄等國的學者也採用了相同的術語。後來德國地質學家魏爾納(Abraham G. Werner,1749-1817)將位於第一系之上的含化石的地層命名為過渡層。魏爾納是水成論者,認為地殼中所有的岩石,包括玄武岩和花崗岩都是在原始海洋中沉澱和結晶而成的,火山是煤層的燃燒,魏爾納對地質學的貢獻是第一次對礦物和岩石進行了分類,創造了鑒定方法等1785年(乾隆五十年)蘇格蘭學者郝屯(James Hutton,1726-1797) 發表《地球的學說》,提出了火成論,認為玄武岩和花崗岩不是水成的,是由地球內部火成岩漿冷凝而成,片岩、片麻岩等則是受地球內部熱力影響而變質的水成岩。他指出了火成岩岩脈穿插水成地層以及水成地層被火成岩接觸時烤焦的現象。郝屯還認為沉積物是大陸岩石被風化和侵蝕的產物,它們被流水帶入海洋形成水成岩石,然後又上升到海平面以上,開始新的侵蝕0 沉積旋迴;地形不是「洪水泛濫」 以後一成不變,它們在地質作用下不斷地發生變化。地球的存在是極其長久的,既看不到它的開始,也看不到它的終結。地質作用的規律和強度,在地質歷史時期是一樣的,「 今天是過去的鑰匙」。他的這些觀點被稱為均變論。火成學派的觀點受到了水成學派的強烈反對1812年法國生物學家居維葉(Georges Cuvier,1769-1832)根據對巴黎盆地的第三紀地層古脊椎動物化石的研究,提出了災變論,他認為地層中所表現的古生物的突變現象是超自然的巨大災變的結果,而新的生物群在每次大災變之後又被創造出來。他的這種觀點受到當時的學者拉馬克(Larmarck J.B.1744-1829)的批判。拉馬克也在同一地區研究無脊椎動物體系,認為環境對生物的發展起重要作用。二人對古生物學的貢獻,使得根據不同的化石特點對比和劃分不同時代的地層有了可能。英國地質學者史密斯(W.Smith1769-1839)也在這時根據地層中不同生物化石的特徵對比了英國不同地區的地層,於1815年(嘉慶二十年) 編制出了第一張《英國地圖》。 1830年,英國地質學家萊伊爾(Charles Lyell,1797-1875)發表《地質學原理》一書,使得均變論得到了進一步發展,成為地質學的一條基本原理,一直影響到現在。地質學從十九世紀五十年代已被介紹到我國,並且出版了一些地質譯著圖書,但由於當時清政府沒有注意培養地質科學人材,所以我國的地質事業一直沒有發展起來。我國地質科學事業真正開始是在辛亥革命之後,1912年設置地質機構,以推動地質工作的進展,接著相繼成立了地質調查所和研究所,在國內進行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工作,取得了不少成果,並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論。但是,地質學的迅速發展則是在 1949年全國解放以後,在黨的領導下,成立了地質工作部門和研究機構,建立了地質院校成批地培養了地質科技人材,在全國普遍開展了地質調查和礦產普查勘探,不但積累了大量的資料,編制了各種比例尺的區域性和全國性的以及亞洲的地質圖件,而且在礦產資源勘探和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保證了社會主義建設對礦產資源和地質資料的需要;在地質學的各個分支科學方面也都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出現了蓬勃發展的局面。

⑩ 地質發展簡史

早古生代以來,因多期沉降,鄂爾多斯盆地形成了厚達5000~10000m的沉積蓋層,後經多期抬升,形成了加里東期、印支期和燕山期多個明顯侵蝕面。盆地沉積主要經歷了三大發育階段,即早古生代陸表海、晚古生代濱海平原及中生界內陸湖盆。

元古宙末,盆地開始沉降,出現早古生代最早的淺海台地。早寒武紀,整個的中東部、北部的廣大地區為古陸,而西南區首先沉降並接受沉積,從西、南兩側向古陸超覆,形成了一套邊緣海的砂頁岩和碳酸鹽岩。

中寒武張夏期,盆地整體下降,是長城紀以來下降和海侵規模最大的一次。除北部的烏蘭格爾古陸以外,其餘地區均接受了沉積,西南部沉積了一套較厚的盆地邊緣相灰岩和頁岩,中央古隆起地區沉積較薄,為一套潮坪相的含泥雲岩和顆粒灰岩;在其餘地區,主要為淺灘相的顆粒灰岩沉積。

晚寒武紀,盆地又趨於抬升,海水從中央古隆起逐漸退縮,此時中央古隆起和北部烏蘭格爾為古陸,西南部沉積了一套盆地邊緣相白雲岩,而在慶陽和烏蘭格爾古陸周緣沉積了一套較薄的潮坪雲岩,東部為局限海白雲岩。

早奧陶紀冶里期和亮甲山期,盆地繼續抬升。西部抬升的早且幅度大,致使西部和中北部廣大地區為古陸,而在東南部的坳陷區,沉積了一套潮坪相雲岩和泥質雲岩。

奧陶紀馬家溝期,除烏蘭格爾外,整個盆地再次整體下沉,為繼寒武紀以後的又一次大幅度、大范圍海侵。在中央古隆起的西部為開闊海環境的灰岩沉積,其東部為閉塞的台地膏鹽湖相沉積,表現為膏鹽岩、白雲岩和灰岩互層。此時的中央古隆起地區為潮上環境的膏鹽和雲岩。

中奧陶世平涼組,海水退縮至西部和南部,使該區沉積了一套黑色灰岩和泥質灰岩,晚奧陶世後,因加里東運動,整個盆地全部抬升為陸,缺失了志留系、泥盆系和下石炭統,並經歷了近1.5億年之久的風化剝蝕和大氣淡水淋濾,形成了較厚的奧陶系頂部風化殼,它是下古生界天然氣運移聚集的重要儲集場所。

中石炭世晚期,華北海和祁連海同時從東、西兩個方向侵入盆地,但中間仍被中央古隆起分隔,形成東、西兩個不同的沉積海域,其中西部海域沉降幅度大。

晚石炭世太原期,海侵范圍擴大,華北海和祁連海連為一體,東、西沉積差別消失,海水淹沒了整個盆地,沉積了一套太原組黑色泥岩、炭質泥岩、煤及局部生物灰岩。

圖2-2鄂爾多斯盆地綜合地層柱狀圖及石油地質基本特徵(據馮福闓等,1995,有修改)

早二疊世山西期,海水從中央古隆起的兩側向東、西方向退出,至此開始了鄂爾多斯盆地的陸相沉積期。早二疊世晚期以後(石盒子期),湖沼面積縮小,煤層變薄,至二疊紀末期,以乾旱氣候為主,又發育了大面積湖沼雜色沉積,這期間可形成儲集層及良好的蓋層。到中生代才形成統一的盆地——鄂爾多斯盆地。

鄂爾多斯盆地地溫梯度介於2.3~3.2℃/100m,平均為2.8℃/100m。石油地質基本特徵見圖2-2。縱向上,鄂爾多斯盆地被劃分為三套含油氣系統。中部氣田即處於下古生界含氣系統中,它是以下古生界奧陶系頂部風化殼為儲層,直接被石炭系底部鋁土質泥岩覆蓋,以上古生界石炭-二疊系含煤地層為區域蓋層。

閱讀全文

與地質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