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高州歷史文化

高州歷史文化

發布時間:2021-02-19 23:00:20

1. 廣東茂名高州的歷史是怎麼樣的呢

公元528年~2006年粵西地區管轄情況的史實資料 1、唐貞觀二十三年前(公元649年以前)的高州,距今1400年前。 嶺南的州是何時設立的?據史載,東漢建安八年(203年)改交趾刺史部為交州,地方政制始為州、郡、縣三級。為了籠賂俚人渠帥,把俚區納入郡縣,南朝各代尤其是梁、陳兩代統治者在粵西大量增設郡縣,向俚帥封官,高州就是在這種形勢下設置的。據史載,當梁大通中(528年)首置高州,治高涼(今陽江西折沙),轄境相當今恩平、陽江、陽春、電白、高州東南部、茂名市區、吳川東部。原高涼地西部置羅州,地域為今的化州、吳川中西部、廉江、今高州西南部、湛江市區東部及廣西博白、陸川、北流縣相鄰邊緣地區,州治化州。此制一直延至隋初,冼夫人就是此時代人,隋大業年(607年),高州被廢,至唐武德六年(623年)復置,州治仍在陽江,延至貞觀二十三年(646年),高州治陽江達105年。 2、唐貞觀二十三年至民國前的高州。(公元649年~1912年)長達1263年 據《廣東通史》、《舊唐書》載,唐太宗晚年為了削弱粵西馮氏的勢力,在貞觀二十年冼夫人孫馮盎卒後,於二十三年(649年)撤銷高州都督府,把馮氏長期把持的高州地域分開,增置恩州。這樣高州減少了恩平、陽江、陽春的地盤(原本恩平、陽江、陽春屬高州),同時又把高州州治從陽江遷往偏僻的山區的良德縣,以分散馮冼家族勢力。次年,永徽元年(650年)復置潘州。今高州的頓梭以南原茂名縣地,吳川東部、電白麻崗以西原南巴縣地被分出為潘州轄。高州地域只剩下良德、電白、連江三縣(今高州、電白東北、東南部。與後高涼地同)。據清道光《高州府志》載,開元元年(713年),因唐玄宗登基,高力士是其龐臣,便把高州治所遷至高力士祖婆冼夫人故鄉的連江縣(今電白馬踏祿岳下村州府。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化州(原辯州)也劃入高州府,高州府六屬自此始。成化四年電白縣遷治神電衛(今電城鎮),高州府也從電白舊城(今高州長坡)遷治茂名縣城(今高州鎮)。至清代仍稱高州府,建制與明代大致相同,轄地為一州六縣、即化州縣、茂名縣、電白縣、吳川縣、信宜縣、廉江縣(即轄今湛江的局部地區吳川、廉江)。 3、民國以後的高州。 中華民國元年(1912),撤高州府,廣東省派出高州綏靖處,駐茂名縣高州城,領茂名、信宜、電白、化縣、吳川、廉江六縣(高州管轄今湛江局部地區吳川、廉江)。 民國三年,撤高州綏靖處,設高雷道,治所在茂名縣,轄原高州府、雷州府、陽江直隸州屬下11縣。九年(1920),撤道,派出高雷善後處,治所與高雷道同。民國十四年(1925),撤善後處,派出南路行政公署,駐茂名縣(當時的「茂名縣」即今高州城。高州管轄整個湛江地區)。 十五年,又改為南路綏靖專員公署。民國二十五年(1936)11月,廣東派第七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茂名縣,轄茂名、信宜、電白、化縣、吳川、廉江、陽江、陽春和梅籙管理局。民國二十七年派出南路行署駐茂名縣,管理第七、第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三十六年(1947),原第七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改為第八專署行政督察區,治所和轄區不變。(高州管轄今湛江局部地區吳川、廉江)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原高州府地域先後屬南路行署、高雷專區、粵西行署、湛江專區(地區),治所已不在茂名城,而是在湛江市。(湛江管轄茂名、陽江,治所在今湛江) 1959年3月,茂名市成立,茂名縣與信宜縣合並(當時的茂名縣即今高州市,即今高州市和信宜市在當時合並),改名高州縣,1961年10月,信宜縣析出復置,茂名縣改名高州縣,轄地只是原茂名縣三分之二。1983年7月實行市管縣制,高州縣屬於茂名市管轄。1993年冬,高州縣改為高州市(縣級),這就是現在的高州。 簡明摘要: 梁大通中(528年)首置高州,治高涼(今陽江西折沙,當時陽江屬高州)轄境相當今恩平、陽江、陽春、電白、高州東南部、茂名市區、吳川東部。
高州府在歷史上包含地域很廣,恩平、陽江、陽春、電白、高州東南部、茂名市區、吳川東部最早的府衙在今陽江陽西,今高州市只是後來府衙搬遷過去的,可以說今高州不能代表整個古高涼地區。不要混淆今高州和古高州概念

2. 廣東省茂名市有什麼歷史文化,高州市根子鎮的歷史文化有什麼是不是荔枝之鄉

廣東省的茂名市被稱為「南方油城」「中國第一灘」那裡的石油最出名
高州有「歷史之鄉」「文化之鄉」「水果之鄉」的稱號。高州的荔枝「根子鎮」的最出名。
高州的水果以「荔枝」「龍眼」「香蕉」「楊桃」「仙桃(芒果)」「黃皮」「波羅密」為主要
水果外「准山」為中國第一生產基地哦。

3. 高州市最具有歷史文化地方

高州祥山鎮,,,,傳說中的,,,,就是在此地,,,

4. 高州的名勝古跡

1.高州三塔 均位於高梁古郡高州市市區內,據《高州史》記載:"環城有三塔,北曰艮塔,東曰文光,西南曰寶光"。艮塔、文光乃清時建造,文光塔又稱文筆塔,相傳高州讀書人多出秀才是因為有文光塔(筆)、學硯塘(硯、墨)以及筆架山(筆架)這「文房三寶」。寶光塔建於明朝萬曆。塔高65.805米,為全國第二高塔。塔身雙層,浮圖九級。熠熠閃光,別具特色。有極高的科學價值,藝術價值和觀賞價值。 2.緬茄樹 位於高州市西區,現辟為緬茄園,並塑有緬茄女的雕塑像。緬茄乃稀珍樹種。高州的緬茄樹有一個凄美的傳說,相傳明嘉靖年間太僕寺少卿李邦直告老還鄉,得御賜緬茄一顆,視為至寶,給小兒配戴,以驅邪保命。一日丟失,冤死婢女梁鳳薇。後緬茄在自家屋中萌芽,破土而出,始證奇冤。此樹四百年來中土無雙,其果可雕龍雕鳳,為高州獨有之工藝珍品。 3.舊城遺址 又名古電白郡遺址,是茂名市僅有的二個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也是廣東省較古老的、唯一保存較完好的古城池遺址,具有1400多年的歷史。舊城布局分為內城和外城兩重,似呈正方形,外城邊長400餘米,內城邊長200餘米。內外兩城之間,有一條防城壕溝環繞,溝寬30~100多米。 4.潘仙祠 位於高州市區文明路冼太廟東側,為紀念西晉時代嶺南道教先驅者潘茂名而建。潘茂名,潘州(今高州市)人,永嘉中入山,遇仙翁點化,授其長生不老之法。他按其仙翁指點,采葯煉丹,救苦救難,最後乘坐石船飛升而去。潘茂名飛升仙去後,當地群眾創建有10多座不同風格的紀念建築,以志紀念。其中較有代表性的有:東山的東山寺,潘坡的潘仙亭,筆架山的潘仙亭,城西的仙易亭,觀山的潘仙殿等。 5.高州水庫 位於高州市東北部,距市區25公里,集水面積1002平方公里,庫容量11.5億立方米,是全國十大水庫之一。高州水庫清幽秀麗,山水相融,草木蔥蘢,碧波千頃,風光旖旎,被人們譽為「高峽平湖」、「玉湖」,是粵西地區著名的游覽、度假勝地。「綠水山莊」建於高州水庫山腰,湖光山色盡收眼底,具備了"東迎旭日、西送夕陽、數星攬月、沐風浴綠"的獨特自然條件。 6.仙人洞自然風景旅遊區 是一個森林瀑布集中分布區。該區除了分布著大片的杜鵑林、千畝竹海、原始森林和天然瀑布群,還有珍稀植物禾雀花。這里的杜鵑林全是野生的,花開時節,漫山紅遍,十分壯麗;千畝竹林一片翠綠,清風搖曳,泛起碧波陣陣,令人心曠神怡;天然瀑布群不僅密集,有的落差還達到200多米,湍急的瀑布與周圍的奇樹異石、茫茫雲海交相輝映。 7.中山紀念堂 位於高州市區中山路人民會堂後面,民國23年(公元1934年),為紀念中國****革命先行者孫中山而建。中山紀念堂採用中西結合的建築風格,將中國民族傳統與西式造型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構成一個獨具風格的紀念建築物。該建築是廣東省內保存不多的紀念堂建築,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 8.高州冼太廟 位於高州市文明路,潘州公園北面。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始建,嘉靖四十三年和清同治年間先後重修。主體建建築共三進,總進深49.5米,總面闊13.4米,建築面積826.3平方米,分前殿、中殿、正殿。高州冼太廟是高州地區規模最大的冼太廟。

5. 廣東省高州市的歷史

距今6500萬年前,在高州西部的平原地帶,原是一個望無邊際的內陸湖泊,這個湖泊從鎮江鎮的東北部起,經過石鼓、至泗水、分界的西部,一直延伸到茂名市的金塘和電白縣的羊角等地。湖呈帶狀,面積約200平方公里。湖面上,鱗光閃閃,碧波盪漾。湖中生活著龜鱉類、魚類、螺蚌類等水生動物。湖岸上,樹木蔥郁,枝繁葉茂,一派生機盎然的南國風光。

2600萬年前,由於地殼的變動,地表逐步上升,湖水變淺。再經幾度滄桑後,原來那望無邊際的湖泊,逐漸沉積為河網縱橫的平原盆地。那些生長在湖中的魚鱉類動物,由於缺水全部死亡,其屍體逐漸被淤泥覆蓋。在缺氧條件下,經過漫長的化學變化過程,逐步變為化石。在石鼓至泗水一帶,發現大量湖中的生物化石。那些被泥土覆蓋在地層下面的植物群體,則演變為煤炭。

高州中部及北部的丘陵山地一帶,由於地殼比較穩定,地形變化較小。在這寬廣的丘陵地帶里,濃蔭連綿,古樹參天。在濃蔭下,生活著許多巨型的哺乳動物。在這些動物中,比較突出的有長鼻類的東方劍齒象、納獁象;有食肉類的鬣狗、黑熊;有偶蹄類的野豬、鹿、羊;還有靈長類的古猴、猩猩、獼猴等等。這里,處處猴啼鳥鳴,燕語鶯歌,熱鬧非凡。

距今200萬年前,地球出現第四紀冰川期,使各地的天氣十分反常。這時期部分動物適應不了氣候的變化,加上自然界的食物減少,這類動物便被大自然淘汰。過去在建設高州水庫時,在工地上曾出土了數件納獁象牙化石,形成時間約在100萬年前。

1萬年前,高州就有了人類活動。在南部的祥山鎮出土有兩件穿孔石球,是當時舊石器時代晚期製作和使用的捕獵工具。這是高州發現最早的石器工具。新石器時代,高州出現了多處人類聚居點。目前,高州已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2處,新石器文物出土點11處。出土有石斧、石錛、石環、石珠等磨製石器,還出土有陶紡輪、陶網墜等原始陶製品,距今約4000年至6000年。高州先民在原始社會里,開始步入人類文明社會,並以部落形式維系著原始社會組織。先秦時期,高州歸屬於西甌、駱越部族。

秦統一嶺南後,設南海、桂林和象郡,高州市當時處於桂林和象郡之間,即中北部屬桂林郡,南部屬象郡。

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漢武帝滅南越國,置交趾部合浦郡,郡治今合浦市,郡內置高涼縣,縣治在今陽江市北30公里,今高州南部時屬合浦郡高涼縣,北部屬蒼梧郡端溪縣。東漢末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孫權析合浦郡高涼縣分置高涼郡(治所今恩平北)和高興郡(治所今陽江西)。高州市南部時屬高興郡,北部屬蒼梧郡端溪縣。

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高興郡並入高涼郡,郡治在安寧(今陽江西30里白沙)。東晉永和七年(351),蒼梧郡增設晉康等郡,高州市當時北部屬晉康郡端溪縣,南部屬高涼郡高涼縣。晉康郡、高涼郡同隸廣州。

南朝梁大通中(公元528年),梁平俚洞置高州,州治在今陽西縣。南朝梁大通中(公元530年),置電白郡,郡治在今高州長坡舊城,屬高州;同時在今化州升羅州縣為羅州,今高州市西部、西南部屬羅州高興郡;北部屬瀧州梁德郡;中部、東部屬電白郡,南部屬南巴郡。

隋開皇九年(589),廢電白郡、海昌二郡置電白縣,廢連江、南巴二郡置連江縣、南巴縣,隸高州,高州治所仍在高涼縣(今陽江西)。廢高興、石龍二郡置石龍、吳川縣。開皇十八年(598)增設茂名縣,三縣均隸羅州。今高州市中部、西部屬電白縣、南部屬南巴縣、西部屬茂名縣、北部良德縣。隋大業三年(607)高州、羅州被廢,復置高涼郡,治所在高涼縣(今陽江西),今高州市屬高涼郡。

至唐武德四年(621)廢高涼郡,電白、連江等縣隸廣州,武德六年復置高州,州治仍在陽江,延至唐貞觀二十三年(646),高州治遷良德縣(今高州東北)。開元元年(713)高州治所又遷連江縣(今電白馬踏),唐天寶元年(742)改高州為高涼郡,郡所保安城(連江改名,今電白馬踏),仍轄良德、電白、連江三縣。乾元元年(758)高涼郡被廢,復稱高州郡。至大歷十一年(776)遷州治至電白縣城(今高州長坡舊城),領電白、良德、保寧三縣,一直延續到北宋初年。

6. 高州有什麽偉大的歷史事件

粵西地區管轄情況的史實資料 1、唐貞觀二十三年前(公元649年以前)的高州,距今1400年前。 嶺南的州是何時設立的?據史載,東漢建安八年(203年)改交趾刺史部為交州,地方政制始為州、郡、縣三級。為了籠賂俚人渠帥,把俚區納入郡縣,南朝各代尤其是梁、陳兩代統治者在粵西大量增設郡縣,向俚帥封官,高州就是在這種形勢下設置的。據史載,當梁大通中(528年)首置高州,治高涼(今陽江西折沙),轄境相當今恩平、陽江、陽春、電白、高州東南部、茂名市區、吳川東部。原高涼地西部置羅州,地域為今的化州、吳川中西部、廉江、今高州西南部、湛江市區東部及廣西博白、陸川、北流縣相鄰邊緣地區,州治化州。此制一直延至隋初,冼夫人就是此時代人,隋大業年(607年),高州被廢,至唐武德六年(623年)復置,州治仍在陽江,延至貞觀二十三年(646年),高州治陽江達105年。 2、唐貞觀二十三年至民國前的高州。(公元649年~1912年)長達1263年 據《廣東通史》、《舊唐書》載,唐太宗晚年為了削弱粵西馮氏的勢力,在貞觀二十年冼夫人孫馮盎卒後,於二十三年(649年)撤銷高州都督府,把馮氏長期把持的高州地域分開,增置恩州。這樣高州減少了恩平、陽江、陽春的地盤(原本恩平、陽江、陽春屬高州),同時又把高州州治從陽江遷往偏僻的山區的良德縣,以分散馮冼家族勢力。次年,永徽元年(650年)復置潘州。今高州的頓梭以南原茂名縣地,吳川東部、電白麻崗以西原南巴縣地被分出為潘州轄。高州地域只剩下良德、電白、連江三縣(今高州、電白東北、東南部。與後高涼地同)。據清道光《高州府志》載,開元元年(713年),因唐玄宗登基,高力士是其龐臣,便把高州治所遷至高力士祖婆冼夫人故鄉的連江縣(今電白馬踏祿岳下村州府。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化州(原辯州)也劃入高州府,高州府六屬自此始。成化四年電白縣遷治神電衛(今電城鎮),高州府也從電白舊城(今高州長坡)遷治茂名縣城(今高州鎮)。至清代仍稱高州府,建制與明代大致相同,轄地為一州六縣、即化州縣、茂名縣、電白縣、吳川縣、信宜縣、廉江縣(即轄今湛江的局部地區吳川、廉江)。 3、民國以後的高州。 中華民國元年(1912),撤高州府,廣東省派出高州綏靖處,駐茂名縣高州城,領茂名、信宜、電白、化縣、吳川、廉江六縣(高州管轄今湛江局部地區吳川、廉江)。 民國三年,撤高州綏靖處,設高雷道,治所在茂名縣,轄原高州府、雷州府、陽江直隸州屬下11縣。九年(1920),撤道,派出高雷善後處,治所與高雷道同。民國十四年(1925),撤善後處,派出南路行政公署,駐茂名縣(當時的「茂名縣」即今高州城。高州管轄整個湛江地區)。 十五年,又改為南路綏靖專員公署。民國二十五年(1936)11月,廣東派第七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茂名縣,轄茂名、信宜、電白、化縣、吳川、廉江、陽江、陽春和梅籙管理局。民國二十七年派出南路行署駐茂名縣,管理第七、第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三十六年(1947),原第七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改為第八專署行政督察區,治所和轄區不變。(高州管轄今湛江局部地區吳川、廉江)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原高州府地域先後屬南路行署、高雷專區、粵西行署、湛江專區(地區),治所已不在茂名城,而是在湛江市。(湛江管轄茂名、陽江,治所在今湛江) 1959年3月,茂名市成立,茂名縣與信宜縣合並(當時的茂名縣即今高州市,即今高州市和信宜市在當時合並),改名高州縣,1961年10月,信宜縣析出復置,茂名縣改名高州縣,轄地只是原茂名縣三分之二。1983年7月實行市管縣制,高州縣屬於茂名市管轄。1993年冬,高州縣改為高州市(縣級),這就是現在的高州。 簡明摘要: 梁大通中(528年)首置高州,治高涼(今陽江西折沙,當時陽江屬高州)轄境相當今恩平、陽江、陽春、電白、高州東南部、茂名市區、吳川東部。
高州府在歷史上包含地域很廣,恩平、陽江、陽春、電白、高州東南部、茂名市區、吳川東部最早的府衙在今陽江陽西,今高州市只是後來府衙搬遷過去的,可以說今高州不能代表整個高涼地區。不要混淆今高州和古高州概念

7. 高州有什麼歷史文化價值存在嗎

高州冼太廟,是紀念被周總理譽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的冼夫人而建,距今1000多年歷史,是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8. 廣東茂名市高州縣的歷史資料

「高州」這個地名概由「高涼郡」演變而來。高涼郡以今高州市曹江鎮銀塘管理區的高涼嶺而得名。「高涼」兩字來由,據《讀史方輿紀要》載:「高涼山,本名高梁,以群山森然、盛夏如秋,故名高涼。」,高州為梁大通中(公元527--528年)正式命名。 高州府禹貢楊州南境,秦為南海郡地。漢為合浦郡高涼縣地。三國晉宋為高涼、高興郡地。梁為高州地(梁大通中(527—528年)正式命名高州)又分置電白郡,隋平陳郡廢為高涼,永熙二郡地,時茂名電白屬高涼郡,良德屬永熙郡。 唐初屬高州,貞觀八年(634年)分置潘州治茂名,二十二年(648年)又陡置高州始治高涼移治良德。天寶初(742年)改高州曰高涼郡,潘州曰南潘郡,五代屬南漢。宋開寶五年(972年)省潘州入高州仍曰高涼郡,屬廣南西路。景德元年(1004年)州廢屬竇州,三年(1006年)復置。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置高州路安撫司。十九年(1280年)改總管府屬湖廣行中書省。明曰高州府屬布政司使。 本朝(清)因之屬廣東省領州一(化州)縣五(茂名、電白、信宜、吳川、廉江)。茂名縣(即今高州市)漢為合浦郡高涼縣地,隋置茂名縣(開皇18年公元578年)屬高涼郡。唐初屬高州,貞觀元年(627年)改屬南宕州。八年(634年)於縣置潘州。五代梁開平元年(907年)改曰越裳,後唐同光初(923年)復故。宋開寶五年(872年)州廢,以縣屬高州。景德元年(1004年)屬竇州。三年(1006年)還屬高州。元復屬高州,大德八年(1304年)徒高州路來治(茂名縣)。明為高州府治本朝因之。 史載明代廣東下轄十府一直屬州。領上六府廣州府、惠州府、潮州府、南雄府、韶州府、肇慶府,下四府高州府、雷州府、廉州府、瓊州府,和羅定一州。統稱廣東十府一州。(南雄,清初沿明制為府,嘉慶十一年,降為直隸州,十六年,復升為府,十七年,又降為直隸州。嘉應,舊程鄉縣,隸潮州府,雍正十一年,升為嘉應州,嘉慶十二年,升為嘉應府,十七年,仍改為直隸州。)清代沿明制此時高州府轄有化州、茂名、信宜、電白、吳川、廉江等一州五縣,屬高陽雷道,府治茂名縣。由於高州轄地較大,地理位置又處於戰略要沖地帶,因此便把高州府稱為廣東下四府之首府。 「高州」的由來 高州地處粵西山區,秦以前為百越民族中西甌和駱越兩部族雜居地。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高涼縣,屬合浦郡。三國吳從合浦郡分出高涼郡,依舊設高涼縣。南朝宋國將高涼郡廢去高涼縣。梁武帝時置高州。隋朝設茂名縣,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改高州為高涼郡,轄茂名。唐設潘州,治茂名縣。宋朝並潘州入高州,治電白。元朝改高州為路,仍治電白。明、清年間茂名縣為廣東省高州府台。民國時期,縣名仍舊,初隸高雷道,後隸第七行政區,道尹和專員公署均設於高州城。新中國建立後於1958年在茂名境內分置茂名市,同時改茂名縣為高州縣。1993年6月8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高州縣,設立高州市(縣級市)。 又內蒙古赤峰市太平地鄉哈拉木吐村古城。高州原為唐代信州,武後中以契丹早期室活部所建之城,所以《遼史》地理志又將遂州(本高州)置於頭下城。州境有土河,三韓縣,附郭,今當地居民仍有稱高州城為高麗城者。

9. 高州市的歷史

「高州」這個地名概由「高涼郡」演變而來,「高涼」兩字可能是「高高的涼爽的山崗」,高州為梁大通中(公元527--528年)正式命名。
高州府禹貢楊州南境,秦為南海郡地。漢為合浦郡高涼縣地。三國晉宋為高涼、高興郡地。梁為高州地(梁大通中(527—528年)正式命名高州)又分置電白郡,隋平陳郡廢為高涼,永熙二郡地,時茂名電白屬高涼郡,良德屬永熙郡。
唐初屬高州,貞觀八年(634年)分置潘州治茂名,二十二年(648年)又陡置高州始治高涼移治良德。天寶初(742年)改高州曰高涼郡,潘州曰南潘郡,五代屬南漢。宋開寶五年(972年)省潘州入高州仍曰高涼郡,屬廣南西路。景德元年(1004年)州廢屬竇州,三年(1006年)復置。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置高州路安撫司。十九年(1280年)改總管府屬湖廣行中書省。明曰高州府屬布政司使。
本朝(清)因之屬廣東省領州一(化州)縣五(茂名、電白、信宜、吳川、廉江)。茂名縣(即今高州市)漢為合浦郡高涼縣地,隋置茂名縣(開皇18年公元578年)屬高涼郡。唐初屬高州,貞觀元年(627年)改屬南宕州。八年(634年)於縣置潘州。五代梁開平元年(907年)改曰越裳,後唐同光初(923年)復故。宋開寶五年(872年)州廢,以縣屬高州。景德元年(1004年)屬竇州。三年(1006年)還屬高州。元復屬高州,大德八年(1304年)徒高州路來治(茂名縣)。明為高州府治本朝因之 。

閱讀全文

與高州歷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