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美國海軍的思想新發展
冷戰結束後,為應對新的安全威脅、遂行新的戰略任務, 美國海軍相繼出台了《由海向陸——為美國海軍進入21世紀預先准備》、《前沿存在——由海向陸》等一系列戰略文件。這些文件將關注點瞄準不斷出現的地區性沖突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美海軍作戰重點也由遠海作戰向近海和岸上作戰轉移。這種變化對於冷戰後期美國有效應對安全威脅、發揮美國的全球影響力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前,隨著國際安全環境變化,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和軍事戰略正在做重大調整,美海軍戰略也在醞釀新變革。
視角一:戰略任務強調應對地緣戰略對手挑戰
冷戰結束初期,美海軍戰略並沒有確定目標。在主要作戰對手缺失的情況下,美海軍將地區性的、能夠影響美國主導的國際和地區秩序的國家和組織列為主要作戰對象。
「9·11」事件發生後,海軍更是被美軍納入到反恐戰略體系中,海軍作戰任務進一步向近海和岸上作戰聚焦。2009年以來,在美國戰略重心整體調整的大背景下,美海軍圍繞戰略任務問題展開了激烈爭論。R·B·沃茲在《海上力量的終結》中認為,應把精力放在應對新型海軍力量的崛起上,海軍建設主要還是以傳統大規模艦隊為主。但「控制海洋並不能解決21世紀非對稱威脅帶來的問題」,沃茲認為,海軍力量的建設和訓練必須面對多樣化任務,海軍要能夠在遂行瀕海作戰任務的同時顯示國家的軟實力。
喬治·加爾多瑞斯則認為,美海軍應將主要精力放在前沿基地以及西太平洋和海灣地區,強調配置作戰能力可靠的部隊以應對能力相當或接近的對手,如中國和伊朗。從發展趨勢看,美海軍的戰略任務正在逐步向對付地區性強國聚焦。2009年,美國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推出《空海一體戰:初始戰役構想》,明確把中國列為主要作戰對象。該構想已經被美國國防部採納為牽引海軍和其他軍種建設和作戰運用的重要作戰概念。2012年1月,美國國防部又公布了「聯合作戰介入概念」 1.0版,設想集中海軍以及其他各軍種的資源,突破如中國、伊朗等阻止美國進入南海、波斯灣及其他戰略地區的任何行動。由此看來,隨著美國海軍戰略的調整,應對來自地緣戰略對手的威脅、懾止和打贏地區性的海上沖突已經成為美海軍主要作戰任務。
視角二:力量部署強調「有足夠應對能力的存在」
美軍認為,前沿部署的海軍力量可以防止緊張局勢升級為危機沖突。由於海軍力量處於前沿,准備充足並且功能多樣,就能對可能出現的危機與沖突進行快速反應。從歷史上看,前沿存在的海軍及其它部隊對於二戰後美軍在全球范圍內快速反應、快速介入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美軍認為,面對地區性威脅增長,美軍的前沿存在遠遠不夠。根據美軍近期統計數據,目前美海軍的284艘主要艦艇中,58艘處於前沿部署狀態,226艘處於輪換、維修和休整狀態。在美國本土的艦艇中,有三分之一處於維護狀態,其餘部分有一半以上的艦艇至少需要30天才能到達主要作戰地域。美軍認為,這種前沿存在和戰備存在的不足無法確保美海軍有效遂行作戰任務。2013年5月,美海軍聯盟出台了2013-2014海洋政策《海洋十字路口:行動的戰略》,該戰略著重提出「有足夠應對能力的存在」,認為這種存在是海軍力量的核心所在。
需要指出的是,美海軍現階段的前沿存在並不是在全球范圍內面面俱到,而是重點保障西太平洋地區。按照《2010年海軍行動概念》的設想,美海軍在西太平洋將隨時保持可投入戰斗的一個航母編隊和一個兩棲編隊的能力,並在西太平洋和阿拉伯海之間再部署一個兩棲編隊定期往返調動,還將通過適當的訓練和維護程序,保證在30天內至少再有2艘、90天內再有1艘航母做好戰斗准備,用於重點地區。2014年美國《四年防務評估報告》進一步強調,2020年之前,要把海軍60%的兵力部署在亞太地區。美軍前沿部署的調整,目的非常明確:一是通過足夠力量的前沿存在對地區性對手構成有效威懾;二是隨時准備應對各種沖突甚至戰爭。
視角三:戰略行動強調重點區域的海上控制
當前美海軍認為,美國控制海洋的能力在科技發展等因素的影響下已經逐步削減。一些國家的岸防和反艦巡航導彈、水雷以及小型攻擊艦船已經成為抵制強國取得「制海權」的低成本手段。在這種情況下,美海軍逐步將戰略重點轉向奪取局部時空范圍內的「海上控制」權。2010年美國《海軍條令出版物1:海上戰爭》和《海軍作戰概念:執行海洋戰略》把海上控制定義為「在陸軍、空軍以及其他力量恰當地配合下,在關鍵海域有效運用海軍力量達成軍事目標的行動。」並提出,美海軍將在不久的將來實施海上控製作戰以加強航海自由、支持無障礙的全球海上貿易,阻止或限制沖突擴散,並在戰爭中獲勝。
為了有效達成「海上控制」的目標,美軍不僅強調傳統的海空作戰、控制咽喉要道、打擊對方海空基地等傳統方式,也非常強調太空、網路空間對於奪取海上控制權的重要作用。美國國防大學的T·X·哈梅斯進一步提出「離岸控制」的概念,認為在與中國的海上沖突中,美國應「利用當前具備但卻有限的手段和有節制的方式,對中國實施遠程封鎖。通過構建一組同心圓,使中國不能利用第一島鏈內的海域,使美國能保衛第一島鏈的海、空領域,並控制島鏈之外的海空領域。」根據這一概念,哈梅斯提出了第一島鏈內實施「拒止行動」、遠海實施「關鍵階段作戰行動」的行動構想。應該說,哈梅斯的「離岸控制」戰略充分考慮了中美海上力量對比和海上沖突的制約因素,是一種實用性、針對性很強的戰略構想。
從海上控制概念的提出與發展來看,美軍的海上控制並不意味著使對手無法做任何事情,而是在對手反制手段增多的情況下,運用各種方式保證重點區域、重點時段海上控制權的一種戰略選擇。對於美軍來說,作為主要海空突擊力量的航母戰斗群無疑是奪取海上控制權的主要力量,但從目前的發展趨勢看,美軍除了繼續強調航母的骨幹作用之外,更加重視具有近海快速機動和攻擊能力的弗吉尼亞級潛艇、瀕海戰斗艦、無人潛水器等新型武器平台和系統的建設,以加強對近海地區的控制並對地區性海上沖突快速做出反應。從這個意義上講,美軍的海上控制對於不同海域的戰略目標是不同的:對於近海主要是實現「自由進入」,對於遠海則追求「完全主導」,對於陸地力爭「縱深打擊」。海上控制既是美軍保證力量投送和後續作戰行動的重要條件,也是直接達成戰爭目標的一種手段。
視角四:資源運籌強調多渠道多領域資源整合
隨著國際關系領域觀念的進步以及國際規則的不斷建立完善,單純依靠強權控制海洋的時代已經宣告終結。同時,海洋領域安全問題也不再僅以軍事安全或利益安全的形式出現,而是更多地和宗教文明沖突、恐怖主義、海盜和大規模殺傷武器擴散等因素結合在一起。海上安全問題的日益復雜化和多元化,推動海上強國必須以合作的方式來應對不斷增多的安全威脅。在這種情況下,近年來美國加強了對國內、跨國資源的統籌,以塑造更為有利的海上安全環境。
2005年美國《國家海上安全戰略》要求「在國家層面上實現包括聯邦政府、各州、當地以及私營實體在內的綜合而緊密的共同努力」。為了達到這個目標,美國提出了政府和非政府機構間分享適時態勢感知;建立能夠將各種行為體、能力和夥伴粘合在一起的管理框架;建立各種行為體獨立行動同時又能彼此信任、相互支撐、密切合作的行動框架。美海軍對於戰略資源的運籌不僅僅限於國內,跨國資源運籌也更加得以重視。2005年時任海軍作戰部長的邁克爾·馬倫提出了「千艦海軍」的概念。
「千艦海軍」構想的目的在於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而對於當前戰略環境下的海上安全合作,美國更加強調加強與盟友間的相互信任和作戰協同,以應對地區性的戰略威脅。美國在2007年的《21世紀海上力量合作戰略》中提到,「雖然我們的部隊可以在需要的時候瞬時抵達以應對危機,但信任與合作卻無法瞬時產生。這必須通過一定的時間才能確立,因此合作夥伴的戰略利益必須始終得到考慮,同時進一步提升彼此之間的理解和尊重。」 美國國會海軍問題專家羅納德·歐魯克更是明確建議:將低端任務移交給盟友及夥伴,使美國海軍能夠更專注於發展高端能力,並鼓勵盟友以部署海軍和其他力量的方式更多地參與對抗中國軍事力量。
對於美國來說,統籌利用海上資源為國家利益服務,不僅是適應國際環境的需要,也是應對新的海上安全威脅、提高軍事行動效率的需要,同時強調資源統籌也是美國整體戰略呈收縮態勢大背景下的一種必然選擇。美軍運籌資源的目的,一方面在於整合力量、提高行動效率;另一方面,美國整合資源的過程也是構建海上治理規則的過程,美國試圖通過這種方式主導海上規則的制定權,為自身海上軍事行動尋求新的合法性借口。
視角五:建設指導思想強調獲取「信息優勢」
美海軍對於信息的重視由來已久。1997年「網路中心戰」理論和 2002年「力量網路」概念的提出,都在強調信息網路對於提高海軍戰斗效能的巨大作用。近年來美軍的戰略文件進一步突出了信息主導的作用,在2013年美國海軍部文件:《海軍獲得信息優勢的戰略2013-2017》中,美軍認為,「信息優勢這一支柱是我們最強大、最可信賴的資產。如果我們聰明地進行整合,正確地加以利用,我們就可以獲取作戰行動的主動權、獲得戰術優勢並以壓倒一切的速度優勢贏得未來戰斗。
」為了加強並保持美海軍的信息優勢,美軍從2009年開始就在編制體制、部隊能力建設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措施。2009年,美海軍對海軍情報主任辦公室、負責通信網路的海軍副作戰部長辦公室(N6)、負責信息和網路作戰的部門(N3)與負責無人系統項目和資源的部門(N8)等與信息相關的部門進行整合,成立了專門的海軍網路司令部。同年,成立了網路作戰艦隊,即第10艦隊,作為美國海軍負責網路空間防禦和進攻作戰的主要力量。《2014-2018年航海規劃》還提出,海軍將在未來三年內,大規模擴展網路空間的進攻和主動防禦能力,舉措包括增加976名網路空間作戰的操作人員和建立 40 個網路空間作戰小組等。
除此之外,「網路中心戰」和「力量網路」等概念所倡導的網路體系建設目前仍然在持續推進。美海軍試圖將作戰、指揮、控制、通信、情報、偵察及監視等功能融為一體,並把各軍種、民事感測設備以及戰場管理系統融為一體,使之共同為海軍服務。從目前的發展態勢上看,美軍還會進一步重視信息優勢對於軍事力量的聚合作用,著重提高部隊的指揮控制和戰場空間感知能力,更加強調信息對於海軍火力整合的重要作用,使信息成為美國海軍力量奪取戰場優勢的粘合劑和倍增器,為美軍的全球性軍事行動任務服務。
『貳』 美國陸軍的發展史
在年之前,美國陸軍還只是所謂聯邦軍。在一戰期間, 美國國家級陸軍才得以正式組建。在1920年代和1930年代,職業軍人被稱為所謂「正規軍」,正規軍中的空缺由募兵以及預備役軍官補充。1914年,美國組建了『美國陸軍』以參加一戰。「美國正規軍」,「美國陸軍」,「美國士兵/軍官預備役部隊」的同時存在,使何謂美國陸軍的概念首次得到擴展。二戰之後,士兵預備役部隊和軍官預備役部隊合並成為美國陸軍預備役部隊。「美國陸軍」則又先後參加了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之後,「美國陸軍」不再繼續召募新兵近幾十年來,美國陸軍被分為正規軍和預備役。美國國民警衛隊是美國各州政府指揮的武裝力量。在21世紀之前,國民警衛隊的隊員是州政府的雇員,當他們被美國陸軍徵召時,他們則轉而成為美國陸軍預備役部隊的成員。現在,美國國民警衛隊成員接受雙重指揮:作為國民警衛隊隊員接受各州民兵司令官的指揮;作為預備役官兵接受美國陸軍人力資源司令部的指揮。此外,美國還有很多州屬武裝部隊,有時稱為某某州民兵,他們由各州政府負責維護給養,為美國國民警衛隊 美國陸軍軍徽 提供輔助。這些部隊在特別緊急的例如美國本土遭受侵略的情況下將受美國陸軍直接指揮,此外的大多數時候,他們通常被視為各州政府的一部分而非軍隊的一部分。但是,自越南戰爭以來,美國陸軍預備役部隊和美國國民警衛隊被命令參與更多任務。例如,預備役部隊和國民警衛隊參加了海灣戰爭, 科索沃維和行動,2003年伊拉克戰爭。美國陸軍(英語:United States Army),是美國武裝力量的組成部分之一,主要負責陸地上的作戰。它組建於1775年6月14日,2002年有現役軍人480,000名,預備役軍人555,000名。預備役之中350,000名編成為美國國民警衛隊(ARNG),205,000名編成為美國陸軍預備役部隊(USAR))。GI是美國陸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別稱。
『叄』 美國海軍艦隊的簡介
日常編組是由兵種(或艦種)編成的固定編組,有水面部隊、潛艇部隊、航空兵回部隊、陸戰隊答司令部及訓練、後勤司令部,領導同一艦種的艦艇大隊、中隊,或航空兵聯隊、大隊。特混編組亦稱任務編組,是根據任務組成的、相對穩定的或臨時性的編組,其兵力由兵種司令部派遣,不定期輪換,分為艦隊(作戰艦隊)、特混艦隊、特混大隊、特混小隊和特混支隊。
美國海軍始建於獨立戰爭之初,經初創、停滯和大發展3個時期,至19世紀末獲得巨大發展。20世紀40年代初,根據美國擴充海軍法案整編作戰部隊,組成了太平洋艦隊和大西洋艦隊。
『肆』 美國航母的發展史
由煤船「木星」號改裝成航空母艦。「蘭利」號,以紀念先驅塞繆爾·皮爾龐特·蘭利;代號為航空母艦 1 號,或CV 1。「蘭利」號航空母艦(CV-1)是美國的第一艘航母,在美海軍歷史中佔有一定的地位。因為它的出現,對此後的美國海軍有著巨大的影響,標志著美國海軍航空母艦時代的來臨。「蘭利」號於1922年10月進行了第一次戰斗機著艦試驗,同年11月,又使用壓縮空氣彈射器進行了艦載機彈射起飛試驗,兩次試驗都取得了成功。 1923年,「蘭利」號到各地進行航行展示,並在航行中進行各種作戰系統的試驗。1924年,「蘭利」號被編入美國海軍大西洋艦隊的作戰序列,美國海軍終於有了自己的第一艘航空母艦。1936年,由於美國海軍航空母艦數量的增多,「蘭利」號被改裝為水上飛機母艦。1937年4月改裝完畢。此次改裝將前半部飛行甲板拆除,並重定級為AV-3。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蘭利號被用作飛機運輸艦,負責美國本土到南太平洋美軍戰區的補給。1942年2月27曰在運送P-40戰斗機支援東南亞盟軍作戰時,於爪窪海遭到曰本海軍岸基飛機攻擊,被命中數彈失去動力,後被美國驅逐艦自行擊沉。這也是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中損失的第一艘航空母艦。排 水 量 11,050噸/14,700噸(1922年)尺寸 艦長165米,艦寬20米,吃水5米動力 3台鍋爐,2台電動機,最大輸出7,000馬力(1922年)飛行甲板 長165.3米,寬19.8米航速 15.5節火炮 127mm×4艦 載 機 35架編制 468人LEXINGTON CLASS 列剋星敦級Lexington (CV 2)列剋星敦
『伍』 美國海軍陸戰隊的起源
美國海軍陸戰隊英文全稱為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簡稱為USMC;其發展可以追溯到在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的殖民地海軍陸戰隊,最初成立於美國的東海岸城市費城。當時是由位於費城的第二殖民地國會於一七七五年的十一月十日大陸會議之後,授權當時的北方政府成立建軍。其編制在剛開始時為兩個戰斗步兵營。而該天也在後來被訂為海軍陸戰隊隊慶。橫跨美國大陸的獨立戰爭結束後,殖民地海軍和殖民地海軍陸戰隊都於一七八三解散。雖然還是有少數的小單位海軍陸戰隊被分散在美國海軍當時的軍艦上,但最後一支小單位也在當年的九月份宣布解散。直到一七九八的美法准戰爭,美國政府才再次成立海軍陸戰隊;因為當時發生了美法短暫沖突的海上戰役,國會才算正式成立常備性美國海軍陸戰隊。而當時的海軍陸戰隊主要兵源是由戰爭部於一七九七年八月招募的新兵,為了應對新造的諸多護航艦只,當時的國會於一七九四三月十八日就通過了海軍增兵法案;法案授權每一艘隸屬美國海軍的護航艦只可以招募若干名海軍陸戰隊隊員攜械上船,並允許其派駐在美國海軍所有護航艦只上以保護船上的所有船員。
自從通過一七七五年十一月十日召開的大陸會議指示成立後,美國海軍陸戰隊就參與了自美國建國後的每一場重要戰役;以及遍布於世界各地的各種無數維持治安式行動和武裝調停行動,所以美國海軍陸戰隊的作戰紀錄十分令人印象深刻。例如在貝露森林(Bel1eau Wood)、瓜達康納爾島、硫磺島、長津水庫(ChOsin)和溪山等地發生之戰役,這些戰役為它在軍事歷史中爭來了一席之地。其是美國軍方快速反應部隊的主要作戰力量,並且具有悠久和非凡的歷史。
『陸』 美國戰斗機的發展史
美國是飛機的誕生地,但美國航空技術曾長期落後於歐洲,直到二戰後才一躍而領先於世界,至今依然是雄踞世界航空技術之巔。磨礪 60 年,其中自有很多春秋。20 世紀初,美國的工業和科技基礎還不及歐洲老牌強國,萊特兄弟發明飛機之後不久,航空技術的桂冠就被歐洲拿過去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美軍不多的飛機都是歐洲設計,比如戰斗機就是法國的 SPAD S.13 和 Nieuport 17。在兩次大戰中間的 20-30 年代,歐洲航空技術繼續領先,尤以德國和英國為突出。美國雖然在 1915 年組建了國家航空咨詢委員會(NACA,今 NASA 的前身),也發明了發動機圍護罩和變槳距螺旋槳,但就代表航空技術前沿的戰斗機領域而言,美國航空技術甚至落後於日本,以至於珍珠港事件時,美國沒有能在技術上超過日本「零」式的戰斗機。
戰斗機代表了航空技術的前沿。20-30 年代時,美國的國內戰斗機市場很小,飛機公司的戰 斗機批量只有幾十架。1924 年時,美國陸軍航空隊的 1,400 多架飛機中,只有 80 架是戰斗機。20-30 年代的美國戰斗機市場基本上被寇蒂斯和波音公司分享,其雙翼、像敞篷汽車一樣的開放式座艙、不可以收放的固定起落架的構型成為標准模式。寇蒂斯「隼」式雙翼戰斗機還在中國空軍服役,用於抗戰前期抗擊日本飛機的作戰。
戰斗機代表了航空技術的前沿。20-30 年代時,美國的國內戰斗機市場很小,飛機公司的戰 斗機批量只有幾十架。1924 年時,美國陸軍航空隊的 1,400 多架飛機中,只有 80 架是戰斗機。20-30 年代的美國戰斗機市場基本上被寇蒂斯和波音公司分享,其雙翼、像敞篷汽車一樣的開放式座艙、不可以收放的固定起落架的構型成為標准模式。寇蒂斯「隼」式雙翼戰斗機還在中國空軍服役,用於抗戰前期抗擊日本飛機的作戰。
1929 年,格魯曼公司成立,專業研製海軍戰斗機,其 FF-1 採用封閉式座艙和收放式起落架,大大降低了飛行阻力。格魯曼的技術革新象徵了新航空技術革命的開始,30 年代開始,全金屬構造、硬殼式機身、翼內機槍、封閉式座艙、收放式起落架很快成為潮流,寇蒂斯和波音的雙翼戰斗機落伍了,美國航空工業開始了大洗牌,塞維爾斯基(後改名為共和)的 P-35 擊敗了寇蒂斯的 P-40,布魯斯特的「水牛」擊敗了格魯曼的設計,貝爾的 P-39 都脫穎而出。亞歷山大·塞維爾斯基沒有老鄉伊戈爾·西科斯基的名氣大,他也來自俄國,1935 年創立了公司,以製造教練機為主。布魯斯特以馬車和汽車起家,洛克希德以民航客機為專長,貝爾也是在 1935 年成立的,不過和發明電話的貝爾沒有關系。還有一個無名的小公司,由前馬丁飛機公司的總設計師詹姆士·麥克唐納建立,這時也開始尋求美國海軍的合同,但尚未獲得任何成功。
珍珠港事件前後,貝爾 P-39、寇蒂斯 P-40、布魯斯特「水牛」、格魯曼 F4F「野貓」都比日本的「零」式戰斗機落後,在二戰中早早停產也就不奇怪了。洛克希德 P-38 是一個例外,在速度、火力上都相當優秀,機動性也不差,成為從二戰開始到結束一直在生產的唯一一種美國戰斗機。共和 P-47 成為二戰中產量最大的美國戰斗機,北美 P-51「野馬」被公認為二戰中美國最優秀的戰斗機,格魯曼 F6F「地獄貓」使美國海軍終於有了超過「零」式的戰斗機,沃特 F4U「海盜」直到戰後還維持生產了一段時間,在 1969 年薩爾瓦多和宏都拉斯之間的「足球戰爭」期間還發揮了一把余熱,打了最後一場活塞式螺旋槳戰斗機之間的空戰。
戰前佔美國戰斗機工業領導地位的寇蒂斯由於跟不上新技術而被取而代之,波音在戰時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轟炸機上,也失去了在戰斗機領域的位子,布魯斯特在曇花一現之後淡出了。共和、格魯曼、沃特在戰前就進行了相當的戰斗機研究,洛克希德和北美屬於臨時抱佛腳。但這個改朝換代是由戰前航空技術的急速發展促成的,原有經驗的重要性下降,新面孔的准入門檻降低,加上戰時的大量需要,促成了二戰中美國戰斗機工業百花齊放的結果。
二戰對美國航空工業的影響不是一窩蜂這樣簡單。戰前美國的眾多飛機公司(如格魯曼、道格拉斯、馬丁)大多是作坊式運作,規模不大,產品批量只有幾十架,創始人身兼設計、經營、製造管理、推銷,一抓到底。但二戰改變了這一切,飛機公司成為科學管理、分工協作的大企業,形成分散協調的網路式整體,戰時產量動輒幾千、上萬架。
但勿庸諱言,戰時美國航空工業是以量取勝,在航空技術上依然沒有達到世界前沿。為了使戰時生產更加高效,美國政府甚至精選了少數型號,指令各飛機公司跨公司集中生產標准化的飛機,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抑制了各公司對技術前沿的追求。即使相對於在技術上停滯不前的日本「零」式戰斗機,美國也是到 1943 年才積聚起足夠數量的 P-38和 F6F,在太平洋戰場上壓倒了「零」式。相比於德國、英國航空技術在戰時的進一步發展,美國航空技術的落後更加明顯。
『柒』 美國航母發展歷程
自二戰以來,航空母艦便成為美國武裝力量的重要支柱之一。美國的航母艦隊不僅數量龐大,一直維持在10艘以上,而且在技術上也對其他國家保持遙遙領先。這支龐大的航母艦隊對於保障美國在海外的安全和經濟利益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美國前總統柯林頓曾在訪問「西奧多・羅斯福」號航母時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當華盛頓知道有危機發生時,每個人首先會問的第一個問題是:最近的航母在哪兒?」
這是停泊在香港水域的美國「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首艦「尼米茲」號(2010年2月17日攝)。新華社記者陳鐸攝
海上流動國土
航空母艦對美國保障自身的安全和經濟利益可謂不可替代。由於航母戰斗群在公海行動,因此在行動時不需要獲得其他國家通過它們領海、領空的許可。此外,運用航母也不需要在其他國家修建軍事基地,這省去了許多可能就此產生的緊張關系。可以說,航母就是美國茌公海上的流動國土和軍事基地。
美國航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大顯身手,在世界戰爭史上留下了一系列經典的海戰戰例,如中途島、瓜達爾卡納爾島、硫黃島、沖繩等。這一系列堪稱「史詩般」的航母大戰,不但奠定了戰後美國牢固的海上霸主地位,也讓眾多美國人擁有一種對航母「過分痴迷」的情結。
這是美國「喬治・華盛頓」號核動力航空母艦進駐日本橫須賀美軍基地後,將艦載機停放在飛行甲板上展示(2008年9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任正來攝
二戰結束之後,航母便一直占據著美國海軍軍力結構的中心位置,並在美國國家安全戰略中扮演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在戰後的半個多世紀里,美國應對危機的最常見反應就是派遣航母作戰群。
在戰後美國的眾多軍事行動中,隨處可以見到航母的身影。例如,在2001年9・11恐怖襲擊事件發生時,美國「企業」號核動力航母剛剛結束了任務,正朝印度洋南行駛,准備駛回位於美國弗吉尼亞州諾福克港進行休整。
此刻,航母上的美軍士兵在電視上看到了美國世貿中心和五角大樓受到襲擊的畫面。隨即,該艦在還沒有收到上級命令的情況下立刻調轉方向,重新駛回南亞附近水域。「企業」號航母之後參與了美軍在阿富汗的「持久自由」軍事行動,大量戰機從航母上起飛,對阿富汗的「基地」分子訓練營和塔利班的軍事據點進行了轟炸。9・11襲擊之後的大約3周時間里,從「企業」號起飛的戰機共執行了大約700次轟炸任務,向「基地」和塔利班的陣地傾瀉了數百萬磅的炸彈。
美國歷任總統對於航母所擁有的種種優勢非常清楚,他們都將航母作為美國實施對外政策、應對危機的有力工具。航母為美國總統、國會和國防部長提供了多種選擇,在航母上部署的飛機以及海軍陸戰隊可以隨時為美國提供強有力的軍力投射。
美軍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約翰・沙利卡什維利曾說:「每次當我得知美國的航母就在事發區域時,我就鬆了口氣。對於美國的利益來說,這就意味著一切。」
實力遙遙領先
美國在1922年時將「木星」號運煤船改裝成「蘭利」 號航空母艦,這是美國的第一艘航母,編號為CV-1。迄今,美國最新一艘航母是2009年服役的「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喬治・布希」號,其編號為CVN-77(CV代表航母,N代表核動力,77表明是美國的第77艘航母)。再加上預計將於2015年、2019年和2023年交付的三艘 「福特」級超級航母,美國的航母家族可謂極其龐大。
美國在一戰後至二戰前陸續改裝和建造了數艘航母,包括二戰時期著名的「企業」號(CV-6)。在決定第二次世界大戰局勢的太平洋戰爭中,美國吸取各國經驗,在該時期建造和修復了超過50艘航母。其中,最終建成的「埃塞克斯」級航母就佔了其中的20多艘,戰為同型艦艇中最多的一級航母。
冷戰前期由於核武的發展,造成美國海軍和空軍的軍種發展出現沖突,使得美國原本戰後打算建造5艘超級航空母艦的計劃落空。
這是2004年6月14日拍攝的「企業」號核動力航空母艦在大西洋航行時的資料照片。新華社路透社
冷戰時期,因為與蘇聯爭奪海上勢力,美國建造了世界第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企業」號(CVN- 65),這是世界航母史上劃時代的事件,標志著世界航母進入利用核反應堆驅動的時代。
目前,美國海軍擁有11艘現役航空母艦,達些航母全都是核動力推進(其中10艘是「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以這些航空母艦為中心所組成的航空母艦戰斗群,讓美國擁有能迅速將武裝力量投射至全球任何一個角落的能力。
美國現役航母不僅在數量上遠遠多於其他國家,在性能上也遙遙領先。目前作為美國海軍航空母艦主力的「尼米茲」級航母,是當今世界威力最大的海上巨無霸,是美國海軍獨家擁有的第二代核動力航母,是目前世界上排水量最大、載機最多、現代化程度最高的一級航母。從首艦「尼米茲」號於1975年服役開始,美國海軍陸續訂購了共10艘該級航母,2009年正式服役的「喬治・布希」號是「尼米茲」級的最後一艘航母。
該級航母由2座核反應爐和4座蒸汽輪機推動,全長333米,排水量達10萬噸,載員6000人,價格超過50 億美元,僅每艘航母每月的運行費用就要1300萬美元。
它裝備4座升降機、4台蒸汽彈射器和4條攔阻索。可以每20秒彈射出一架作戰飛機。艦載作戰聯隊中的機型配備根據作戰任務性質的不同也有所不同,可搭載不同用途的艦載飛機對敵方飛機、船隻、潛艇和陸地目標發動攻擊,並保護海上艦隊。以它為核心的戰斗群通常由4至6艘巡洋艦、驅逐艦、潛艇和補給艦只構成。
性能全面提升
為了確保在航母技術上絕對領先地位,美國目前正在建造新一代「福特」級核動力航空母艦。「福特」級是美軍第三代核動力航母。服役後,它將會成為美國海軍艦隊的骨幹。
「福特」級航母同它的上一代、美軍現役的主力航母「尼米茲」級相比,可以說「從里到外都是新的」,它代表了美國航母發展的新趨勢、新思路。
「福特」級航母的改良重點有三個主要方向,包括提升新航母的作戰能力,改善官兵在艦上的生活品質,以及降低成本。為達到這三大目標,新航母會較現有設計增加25%的出擊率,新一代的動力來源可以產生多出三成的電力,配置整合化的作戰系統,以及實現高度的作業自動化,等等。
從「尼米茲」級到「福特」級,雖然艦體整體設計變化不大,但艦島採用了全新設計,不僅融入了隱形化理念,還裝備了原本為「朱姆沃爾特」 級驅逐艦設計的AN/SPY3型雙頻雷達。
下一代航母上配備的艦載機除了包括目前正在服役的F-18E/F型戰斗攻擊機外,還將裝備具備隱身性能的F-35聯合攻擊戰斗機以替代目前服役的F-18C/D型機,並將大量裝備無人作戰飛機。這些無人機除了裝備精確制導武器執行精確打擊任務外,還將裝備紅外和合成孔徑雷達等感測器,可執行海上監視、空中早期預警、戰場評估以及支援反潛和救援等任務。
此外,美海軍還計劃在下一代航母上裝備電磁軌道炮、高能激光、高能射線等新概念武器。其中,電磁軌道炮的發射器可將電磁能直接轉化為動能,利用電磁力發射炮彈,炮彈射程最遠可達300公里,甚至超過目前航母所裝備的部分導彈的射程。
下一代航母將採用更先進的C4ISR系統(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與情報、監視、偵察系統)和自動化設備,全面支持美軍的網路中心戰能力,可與其他武器和軍種間實現「互聯、互通、互操作」。並將廣泛採用電腦顯示器、個人數碼助理和掌上電腦等替代操作人員目前所使用的手冊和參考資料,以方便操作人員日常保存、查找等使用。
根據計劃,美海軍的下―代航母將採用新的核動力裝置設計,使用13800伏的配電系統,所產生的電力是現役航母配電系統的3倍。在飛行甲板上將渙裝電磁飛機發射系統,其工作原理與電磁軌道炮相似,利用電磁能驅動艦載機起飛,可在100米的距離內把飛機的速度提高到160節。據稱,美海軍的下一代航母每日正常出動飛機可達160架次,高峰時可達270架次,遠高於現役航母每日正常120架次、高峰時220 240架次的出動量。
成本有效降低
由於近年來逐年下降的國防預算比例,美國軍方如果想要保持目前所擁有的航母戰斗群數量,有效降低每艘新艦在開發、製造、運作與維護時所需要的費用,將是非常關鍵的一點。針對這一需求,「福特」級航母的設計理念非常重視成本控制。與現在的「尼米茲」 級航母相比,僅是在建造費用上每艘「福特」級航母就可以節省約3億美元。
但是,船隻的建造費用通常只是成本的一小部分,對於一艘按規劃至少要使用50年的航空母艦來說,平日的操作與維護成本才是影響最大的關鍵因素。相對於「尼米茲」級航母,「福特」級預計能在50年期的服役中節省下大約53億美元的費用,這些費用的降低大部分都是直接或間接節省自艦上人員編制的精簡――由於更有效率的操作設計與大幅自動化,「福特」級較「尼米茲」級可以減少約1000人的船員編制。除此之外,艦上的航空大隊尚可再另外精簡約400名人力(其中大部分是地勤人員),且人員的工作負擔也將較目前的航母設計要低。「福特級」航母50年的總操作費用預估大約為268億美元,相較之下,一艘「尼米茲」級航母50年的總操作費用大約為321億美元。
「福特級」新一代核動力航空母艦的首艦為「傑拉爾德・福特」號(CVN-78),以紀念在2006年去世的美國前總統福特。「福特」號2007年開始建造,將在2015 年9月交付,將取代屆時艦齡超過50歲的「企業」號航母。
第二艘「約翰・肯尼迪」號航母(CVN-79)已於 2011年2月25日動工,預計將於2019年交付。「福特」級的第三艘航母目前還沒開工,也沒有取名,但預計將於2023年交付。
『捌』 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有關歷史
海軍陸戰隊最著名戰役就是第一次伯伯里戰爭(一八零一年至一八零五年)海軍陸戰隊攻打北非海盜,當時上兵威廉伊頓和佩理少尉帶領七名海軍陸戰隊士兵和三百名傭兵拿下了迪理波里城。從此這場戰鬥成為海軍陸戰隊傳奇故事。士兵也開始配備傭兵刀。
1812年美英戰爭期間,海軍陸戰隊登上大型護航艦作戰,取得美國於該戰爭中第一場勝利。該戰不但延遲了英軍進攻華盛頓DC,也保住了安德魯·傑克遜的紐奧良防線。戰爭結束時海軍陸戰隊已經成為海戰中的船側步槍戰高手。
戰後的1820年海軍陸戰隊迎接了第五任指揮官韓德森將軍。在他任期內海陸活動范圍擴展到加勒比海和墨西哥灣和西非,福克蘭群島和蘇門達臘也有海陸前往過。韓德森也反對了傑克遜總統把海軍陸戰隊和陸軍合並的意見。後來國會為了妥協而通過1834年的「海軍陸戰隊組織修正條例」,規定海軍陸戰隊下轄於美國海軍但是以半獨立部隊存在。但是這次事件也是海軍陸戰隊存在的必要性第一次被質疑。
後來韓德森將軍自願帶領海軍陸戰隊參加1835年薩未諾戰爭,他親自帶領兩個營作戰。十年後的美墨戰爭(1846–1848),海軍陸戰隊打出了著名壯烈戰役夏布爾特佩克之役,進攻墨西哥市,也成為後來軍歌中的From The Halls of Montezuma 歌詞由來。在1850年代,多數海軍陸戰隊多在巴拿馬和亞洲活動,和佩理的東印度分隊軍一起行動也成就了著名的遠東戰斗史。
當他們在外國作戰回來時,海軍陸戰隊緊接參加南北戰爭(1861–1865),擔任海岸封鎖角色。但是隨著美國分裂,海軍陸戰隊也有一半軍官脫離去加入南軍並成立南方海軍陸戰隊,但是最後只對戰局有一點點影響:南方海軍陸戰隊在第一次奔牛河之役後全軍覆沒。 二次大戰期間,海軍陸戰隊擔任太平洋戰爭攻擊日本的主要角色。例如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布干維爾島戰役、塔拉瓦戰役、關島戰役、天寧島戰役、塞班島戰役、馬里亞納群島及帛琉戰事、硫磺島戰役、沖繩島戰役。密碼專家飛利浦強斯頓還在戰爭中提出用印地安那瓦何語作為海軍陸戰隊密碼的戰略。
瓜島戰役
1942年8月7日,美軍3艘巡洋艦和4艘驅逐艦開始炮擊瓜島。隨後美軍開始登陸。島上的2200名日軍立刻撤往島內縱深地區,11000名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一師士兵登上了瓜島。
1942年8月8日,美軍佔領了日軍在瓜島上尚未修建好的亨德森飛機場。日軍派出精銳的仙台師團,在瓜島北岸登陸,趁著夜色穿過島上的叢林,逼近美軍。美軍控制了整個瓜島白天的制空權和制海權。日軍則利用夜晚不斷地發起夜襲,試圖攻擊和奪占亨德森機場。
1942年8月26日,日軍為奪回機場發動了自殺性的進攻。日軍的攻勢收獲的只是屍體。日軍傷亡不斷增加,物資開始匱乏,絕望的日本陸軍開始向山本五十六求援。日軍用登陸艇、驅逐艦和潛艇趁著夜色輸送人員和物資。日軍把這一計劃稱為「東京快車」,日軍希望能用新增的日軍在人數和意志上壓倒美軍。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一師與日軍的幾個精銳師團頑強對峙5個月,第一師一戰成名,「海上魔鬼」的稱號沿用至今。
1942年12月底,美軍3個師的援兵趕到,向日軍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1943年2月,「東京快車」將島上最後的殘余日軍撤出了瓜島。瓜島戰役中日軍艦艇和飛機的損失十分慘重,大大削弱了日軍的戰略防禦力量,對戰爭的發展進程有著巨大的影響。
硫磺島戰役中,著名的舉旗照片就是由五名海軍陸戰隊士兵和一名海軍士兵合力舉起的。美國海軍書記官詹姆斯當天就在島上看到那一幕,他說「……國旗的升起證明海軍陸戰隊的精神將流傳500年。」 這也成為後來重要的公關宣傳。戰爭期間海軍陸戰隊改組成兩個旅下面四個師,五個飛行中隊和大量後備隊員,總計485,000人。後來又增加20個防衛營和一個空降營。總計87,000名海軍陸戰隊軍人在二戰傷亡(死亡20,000多),其中 82 人獲頒榮譽勛章。
詹姆斯預言海軍陸戰隊在戰後受到軍費下降影響將無法維持,因此陸軍將領壓低人員和改組防衛員額以降低海軍陸戰隊的任務並分攤給陸空軍。且倉卒在國會立法,以避免海軍陸戰隊被刪減消失,最後促成1947年國安法立法保障海軍陸戰隊存續。之後1952道格拉斯曼菲爾德法案確立海軍陸戰隊將軍可以列席參謀首長聯席會和其他軍種平起平坐。 朝鮮戰爭(1950-1953)中極速調往前線的就是海軍陸戰隊第一臨時旅。該旅也守住了釜山環型防禦圈,以執行側翼作戰。之後麥克阿瑟帶領陸戰隊進行了仁川登陸。該攻擊成功瓦解北朝鮮戰線並將之逼退到鴨綠江直到中國人民志願軍參戰為止。聯合國X混和軍團(包含海軍陸戰隊第一師和陸軍第七師)在遭受大傷亡(雙方傷亡資料:在新興里、後浦地區的31團特遣隊各部隊總共有3200人(其中包括編入美軍的韓國人515人),突圍到達下碣隅里(包括從後浦撤回的31團團部及坦克連325人)共約1600人,其中1150多名傷患由飛機後送,490名沒有受傷的官兵(其中從新興里突圍的計385人)整編成陸軍暫編營跟隨陸戰1師一起撤退。美軍在新興里實際被殲(指純損失,陣亡、失蹤和被俘約,1700人,其中被俘約300人,陣亡、失蹤約1400人。損失兵力摺合約為半個團(約占第7師31團完整建制編制人數3781人的45%),與志願軍戰史所稱殲滅美軍一個建制團(甚至還有資料稱為加強團)有一定距離。
美軍陸戰1師,該師編制人數約2.5萬人,當時到達長津湖地區是3個陸戰步兵團、1個陸戰炮兵團以及直屬第1坦克營、第1工兵營等部隊,而師部部分人員、師直屬第1海岸營和第1水陸兩棲車運輸營以及一些後勤人員還留在興南港,在長津湖地區部隊總共約2.4萬人。
而陸戰1師最後從興南港登船撤離的人數是22215人,加上還有約1000名重傷員已直接空運日本,也就是說在長津湖陸戰1師被消滅(陣亡和失蹤)約為2000人。
根據美軍戰後公布的資料,陸戰1師的傷亡情況是:陸戰1師從10月26日至12月15日(是從元山登陸進入東線戰場到從興南登船撤出整個東線作戰,而非僅指長津湖之戰),陣亡604人,傷重死亡114人,失蹤192人,傷3508人,戰斗傷亡總數為4418人,另有7313名非戰斗減員,主要是凍傷和消化不良,但在戰役期間大部就已傷愈歸隊。此外陸戰隊飛行員還有8人陣亡,4人失蹤,3人負傷。整個陸戰隊戰斗傷亡為4433人。
美軍後來修正的數據:步7師戰斗傷亡2670人,步7師下屬的KATUSA(臨時招募的韓國人補充美軍)戰斗傷亡1602人,再算上美步3師,南朝鮮首都師,土耳其旅的傷亡,東線第2次戰役中的美第10軍戰斗傷亡達到10495人,這1萬多人還都是第10軍的Battle Casualties,如果再計算在此期間的Non-Battle Casualties(包括凍傷)的人數----其中第1陸戰師有7338人。
中方傷亡資料:根據《抗美援朝戰爭衛生工作總結 衛生勤務》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衛生部 1988年3月第1版 第327頁 數據:東線九兵團3個軍 戰傷傷員14062、凍傷傷員30732、戰斗死亡7304,總減員52098 (凍傷死亡不清)。)後撤回岸邊,史稱長津湖戰役。海軍陸戰隊一直奮戰到38度線防區並維持到1953停戰日。韓戰使海軍陸戰隊擴張到75,000人達到261,000人共有30,544人死傷其中42人獲頒榮譽勛章。 之後的越戰中海軍陸戰隊也是關鍵部隊。他們攻下了峴港市,還參加了順化戰役、溪生戰役。海軍陸戰隊編成了特殊北方軍團駐扎在南越。在那裡他們遇到了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NLF 越共)的游擊戰術和北方越南人民軍(NVA)間歇性的正規軍攻擊。為了應對,上層司令部規劃了一個魯莽的聯合攻擊專案(CAP)利用非傳統非人道做法肅清南越內部叛亂並派教官訓練南越海軍陸戰隊。最終1973年美國在簽訂巴黎和平協約後撤軍,之後1975年海軍陸戰隊還曾短暫的回到胡志明市處理馬亞圭斯號事件。
越戰是海軍陸戰隊所經歷最長的戰爭,最終13,091人死亡,51,392 人受傷,其中57人獲頒榮譽勛章。部署的陸戰隊員比二戰還多。軍隊回國後,許多隊員因為戰爭中的不當行為和逃亡被送上軍事法庭。也導致軍中的1970年代諸多大改革,更注重招募品質和矯正輔導被列為可以保障部隊安全的因素。 海軍陸戰隊於伊拉克戰爭21世紀後第一場最大的海陸戰隊行動就是伊戰。海軍陸戰隊編成了第一遠征軍,偕同陸軍第三步兵師於2003年攻擊伊拉克。海陸於2003年高強度戰爭結束後離開伊拉克,但是後續游擊戰吃緊後2004年又重返。他們負責防守巴格達西方最大的沙漠地帶。期間還帶頭於四月攻擊費盧傑並於2004年11月第二次進攻費盧傑。其中發生兩件人權事件:哈迪塞屠殺事件和哈姆達尼耶村事件。直到2009年底,海軍陸戰隊都再也沒有離開伊拉克。
『玖』 一戰時期美國海軍的發展及啟示,二戰時期海軍發展,詳細一點
第一,當時美國海軍發展的原因
可歸結於四點,即經濟需要、理論支撐、技術支持、時機因素版
19世紀末到權20世紀初,實際上也就是美國利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機會,快速超越英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大量的美國商品走向海外,海外經濟利益和航線如何保護?
這就推導出了對海軍發展的需求
其次,當時的馬漢上校,通過對歷史的總結,提出了海權論,從理論上說明海軍是為經濟服務的,將軍事和經濟連為一體,激發了經濟界對軍事的支持,形成了共同體
其三,當時的技術進步,使後來者可以採取趕超方式,跨越式追趕先行者
此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地緣政治,當時英國經濟開始衰退,注意力又放在和俄國、德國的沖突方面,對美國的壓制力度不足,美國得以順勢而為
第二,對中國海軍建設的啟示
海軍是一個吞金獸,弄不好就會把經濟拖垮。所以海軍尤其是遠洋力量的發展必須和經濟發展相匹配,否則就會陷入一戰德國、二戰日本的悲劇,國家經濟被拖垮
理論先行,要加大理論研究,千萬別被海帶將軍那種狗屎理論給蒙了,到時候要倒大霉
要抓住時機,轉移矛盾,戒急用忍,千萬不要過早和MD發生正面沖突。
『拾』 介紹一下美國的核潛艇發展史
如果說岡恩等人是核潛艇構想的提出者,那麼將這一設想最終變為現實的,就是「核潛艇之父」--美國海軍核動力科學家海曼·喬治·里科弗。
1952年6月14日,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潛艇「鸚鵡螺」號在美國格羅頓舉行鋪設龍骨的儀式。1953年3月30日美國當地時間11時17分,陸上模擬堆熱中子反應堆達到了臨界狀態,也就是說,反應堆內部的鏈式反應開始了。6月25日,核動力裝置達到了滿功率,並完成了持續4天4夜的滿功率運轉試驗,標志著這艘核潛艇已經具備了以不間斷的全速橫渡大西洋的能力。
1954年1月21日,人類第一艘核動力潛艇「鸚鵡螺」號在上萬名觀眾的歡呼聲中下水。經過努力,「鸚鵡螺」號在這年底全部竣工。它艇長90米,排水量2800噸,當時的造價為5500萬美元,最大航速25節,最大潛深150米。從理論上講,它可以以最大航速在水下連續航行50天、航程3萬海里而無需添加任何燃料。艇上還裝備了自導魚雷
二戰後,前蘇聯以核潛艇為主,但它並沒有放棄常規潛艇,而是採取了「兩條腿走路」的方針,其常規潛艇的發展級別和建造數量均居世界前列,是名副其實的潛艇大國。
德國曾是世界潛艇大國,它們的U艇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給對手造成了極大威脅。但戰後,德國被禁止發展潛艇。直到1955年,前西德加入北約,這才開始重建潛艇工業。德國海軍規模不大,其潛艇以出口為主。由於戰後美蘇等國集中精力發展核潛艇。
還有很多潛艇發展史:
http://www.yzgfjy.com/gfjy/gfkj/jt/q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