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越劇的特點和歷史
越劇發源於浙江省嵊州市(原嵊縣)。越劇的前身是落地唱書。1906年,落地唱書搬上舞台,經歷了小歌班、紹興文戲男班、紹興文戲女班、女子越劇等幾個階段,從嵊州經紹興、寧波、杭州到上海,發展成為有全國影響的地方戲曲。
新中國成立後,在黨的文藝方針指引下,在越劇藝人的努力下,越劇以其真切細膩的表演、委婉動聽的唱腔、優美抒情的風格,贏得廣大觀眾的歡迎,促進了自身的繁榮發展,成為全國性的大劇種。
落 地 唱 書
在清咸豐年間(1851-1861),嵊州有一部分農民,開始用田頭說唱、山歌小調等民間說唱藝術去「沿門唱書」,
並創造了[四工合調]。到同治年間(1862-1874),「沿門唱書」逐漸從站立人家門口演唱變為在廳堂、茶樓內演唱,稱為「落地唱書」,是當時嵊州農民謀生的重要輔助手段。隨著唱書藝人不斷增多,唱書地域擴展到寧波、紹興、金華等地,唱書方式從地上走向台上,成為「走台書」。這段時間,落地唱書、沿門唱書、走台書並存,在越劇史上通稱「落地唱書」。「落地唱書」是嵊州農民創造的民間曲藝,它的流行為越劇藝術誕生打下了基礎。
小 歌 班
1906年春,嵊州唱書藝人在於潛、餘杭兩地應聽眾的要求,開始在幾只稻桶合並鋪上木板的簡易台上說唱,一人擔
任一角色,首次改說唱為演唱。同年清明,藝人在家鄉甘霖東王村再次搭台上演,轟動剡南剡北。不到一年時間,境內幾乎所有藝人都合班上台表演,正式組成戲班。一個新的劇種就這樣在嵊州誕生了。
當時,對這樣演出的戲班有好幾種喊法,一稱「小歌班」,另稱「的篤班」(以「的的篤篤」的打擊樂聲而定名),
以後也有人稱「剡劇」或「嵊劇」。
「小歌班」初出現的時候,在藝術上較粗糙、簡單。劇目都是唱書書目或從兄弟劇種移植而來;唱腔沒有絲弦伴奏,
只有尺板、篤板和金剛腿,其過門和配音還是人聲幫腔。但「小歌班」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鮮明的地方色彩,又能以生動的劇情和風趣的語言吸引觀眾,顯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
紹 興 文 戲
小歌班從1906年誕生後,不斷吸取姚灘、紹興大班等劇種的營養,使自己在舞台表演、唱腔和劇目等方面不斷豐富發展。演出范圍從農村進軍城市,從紹興、杭州、寧波到上海演出。1921年,《申報》廣告始稱小歌班為「紹興文戲」
。該名一直沿用十幾年。因為起初的戲班幾乎全是男演員,以後,逐漸變成女演員,所以又有「紹興文戲男班」和「紹興文戲女班」之說。
在上海「大世界」中,與紹興文戲同時演出的許多女班,如「女子新戲」,「女子申曲」,「女子蘇灘」等。女子登台,備受觀眾歡迎,也影響和沖擊紹興文戲男班。藝人們創辦紹興文戲女班的想法開始形成。到1923年2月,剡溪南岸
上碧溪(今屬城關鎮)試辦女子科班。同年5月,蒼岩鎮施家嶴正式開辦女子科班,獲得成功,涌現了施銀花、沈興妹、趙瑞花,屠杏花等名演員。這副科班在越劇史上稱為第一副女子科班。從始辦到解散歷時6個年頭,為女子越劇的興起和發展開了頭。1929年,剡溪兩岸的女子科班如雨後春筍。出科後即流動演出於浙江城鄉,特別是杭嘉湖甬一帶。這段時間,越劇史上一般稱為「紹興文戲女班」時期。
「紹興文戲」比「小歌班」在藝術上有了很大提高,演員演唱有絲弦伴奏,動作過門有鑼鼓配音,演出配備專門樂隊,舞台表演開始走向程式化,演出演出劇目也有了自己的特色
女 子 越 劇
三十年代中期,嵊州(縣)農村女子科班(紹興文戲女班)十分普及。據1935年統計,全境40萬人口有2萬多參加女
班演出,女班總數達200多個。到1938年,日寇侵襲浙江,大批紹興、寧波一帶的人士去上海避亂和謀生,為女班進上海演出提供了大量的觀眾。那時起,「紹興文戲女班」接踵擁入上海,影響也逐漸擴大,報刊、廣告開始稱其為「越劇」。
其實,「越劇」兩字早在1925年已有出現,但不多用,與「紹興文戲」、「的篤班」、「小歌班」等混用了很長一段時間。 女班在上海落腳後,姚水娟等一批藝人開始實行編劇制,轟動上海,為越劇蓬勃發展起了打開局面的作用。「越劇」這一名稱也進一步被觀眾、輿論界和演員所接受,替代了其它名稱。
1942年,越劇在袁雪芬為代表的一批演員的倡導下,掀起了一場全面的越劇改革,建立子編導制,還把魯迅先生的《祝福》搬上舞台,成功地上演了《祥林嫂》。這段時間,涌現了大量的新劇目,創造了《尺調》和《弦下調》,「女子越劇」步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新中國成立以後,越劇在黨的關懷重視下,組織藝人們進行了「改人、改制、改戲」為中心的「三改」學習,參加了全國、華東地區、浙江省戲曲調演,走上了全面繁榮發展的時期。越劇演出幾乎遍及全國各省市,並走向世界,受到國內和法、德、美、蘇、比利時盧森堡、荷蘭等歐美國家,以及朝鮮、日本、東南亞、港澳地區廣大觀眾的歡迎,並為國際
文化界所矚目,成為全國性的大劇種。期間,新劇目大量涌現,數以百計的劇目上了銀幕和屏幕;越劇新秀人才輩出,活躍在舞台上;越劇唱腔流派紛呈,使越劇藝術更加絢麗多彩。
B. 越劇的起源
越劇最初是從曲藝「落地唱書」發展而成。清咸豐十二年(1852)由嵊縣西鄉馬塘村農民金其柄所創。落地唱書是浙江嵊縣以馬塘村為主一帶流行的說唱形式(以馬塘村為主,為越劇起源,因而越劇應有近150年歷史),開始演變為在農村草台演出的戲曲形式,曾稱小歌班、的篤班、紹興文戲等。藝人初始均為是半農半藝的男性農民,故稱男班。 1917年5月13日,小歌班初進上海,在十六鋪「新化園」演出,因藝術粗糙簡陋,觀眾寥寥無幾。後續有3班藝人來上海但均告失敗。在學習紹興大班和京劇的表演技巧後,藝術有所提高,1919年小歌班始在上海立足。 1920年,時為「小歌班」的昇平歌舞台老闆周麟趾,從嵊縣請來民間音樂組織「戲客班」的3位樂師組成越劇史上第一支專業伴奏樂隊。 1920年起,小歌班集中較知名的演員編演新劇目,如《梁山伯與祝英台》《碧玉簪》《孟麗君》等。這些劇目適應了「五四運動」後爭取女權和男女平等思潮的興起,受觀眾歡迎。之後,昇平歌舞台老闆周麟趾從嵊縣請來民間音樂組織「戲客班」的3位樂師組成越劇史上第一支專業伴奏樂隊,演奏時以15兩音定弦,沿用紹興大班習慣,稱為「正宮調」,簡稱「正調」,從此「絲弦正調」成了主腔;並借鑒紹興大班的板式,初步建立起板腔體的音樂框架。 1921年9月至1922年,男班藝人相繼將劇種改稱「紹興文戲」,吸收京劇、紹劇的表演程式,向古裝大戲發展。劇目則受海派京劇影響,主要編演連台本戲,在「大世界」、「新世界」等游樂場以及茶樓、旅社、小型劇場演出。主要演員有小生王永春、支維永,小旦衛梅朵、白玉梅、金雪芳,老生馬潮水,小丑馬阿順、大面金榮水等。 1923年7月,嵊縣籍商人王金水請男班藝人金榮水回鄉辦第一個女班,招收13歲以下的女孩二十餘人。翌年1月14日,該女班在上海昇平歌舞台演出,稱「髦兒小歌班」。 1925年9月17日上海《新聞報》演出廣告中首以「越劇」稱之。 1928年1月起,女班蜂擁來滬。至1941年下半年增至36個。女子越劇的著名演員幾乎都薈萃於上海。報紙評論稱「上海的女子越劇風靡一時,到近來竟有凌駕一切之勢」。而男班由於演員後繼無人,最終被女班取代。 1929年,嵊縣辦第二個女班,之後續有舉辦。1931年底開始,一些女演員如王杏花、陳苗仙、呂福珠以及「東安舞台」、「四季春班」等先後來滬,但仍為男女混合演出。 女子越劇在上海立足後,為適應環境和觀眾需求,以姚水娟為代表的一批越劇從業者進行了變革,稱為「改良文戲」。各劇團、班社競相編演新劇目。自1928年至1932年的4年間,編演新劇目逾400個,劇目題材廣泛,風格、樣式多種多樣,編劇多半曾從事過「文明戲」,劇目一般採用幕表制,當時主要編劇有樊籬、聞鍾、胡知非、陶賢、劉濤等。劇目內容的多樣化引起演出形式相應的變化,出現向兄弟劇種學習的趨勢。當時有的學海派京劇,如商芳臣曾搬演周信芳的名劇《明末遺恨》;有的學申曲,如施銀花、屠杏花移植上演西裝旗袍戲《雷雨》;有的則學電影、話劇,如姚水娟演《蔣老五殉情記》《大家庭》,採用寫實布景,人力車上台。在經營方式方面破除了封建性陳規,實行經理制,統一掌管前後台。 這時期,最有名的演員旦角為「三花一娟一桂」,即施銀花、趙瑞花、王杏花、姚水娟、筱丹桂,小生為屠杏花、竺素娥、馬樟花;青年演員如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傅全香、徐玉蘭等,都已嶄露頭角。 1942年10月,袁雪芬以話劇為榜樣,在大來劇場開始改革。前兩年陸續聘請編導有於吟(姚魯丁)、韓義、藍明(流)、蕭章、呂仲、南薇、徐進等,多為年輕的業余話劇工作者。他們把進行改革的越劇稱為「新越劇」。 1944年9月,尹桂芳、竺水招也在龍門戲院進行改革。此後,上海主要越劇團都投入「新越劇」的行列,越劇的面貌在短短幾年中發生了巨大變化。 越劇改革首先是編演新劇目,建立劇本制,廢除幕表制。即使演出傳統劇目,也經過整理改編。新劇目內容比過去有較大變化。許多編導和主要演員們重視劇目的社會效益,主張給觀眾以積極有益的影響,編演了大量反封建、揭露社會黑暗和宣揚愛國思想的劇目。 1943年11月,演《香妃》時,袁雪芬與琴師周寶財合作,使之前就有的2.5定弦之唱法更為規范,並由此開始使尺調腔形成若干板類,有整有散,有快有慢,後又發展了各類板腔的反調腔,是越劇唱腔不僅在板式結構上得到完善,在唱腔曲調上亦增強了抒情性和戲劇性,並且擴大了表現力和可塑性。
C. 中國越劇的起源發展
在1852年前後,嵊縣農民創立了落地唱書,這是越劇形成雛形前的最初形式,到了1906年,落地唱書第一次登上農村舞台。經過民間藝人的不斷探索,創新至30年代逐步發展成為「女子紹興文戲」,並在國際大都市——上海,站穩了腳跟。
當時,這種年輕的劇種的名稱還不統一,有「女子文戲」,「紹興文戲」,「的篤班」等,稱謂不一。1939年,在越劇史上第一位專職編導攀籬和當時「越劇皇後」姚水娟的倡議下,正式將名定為「越劇」。
1924年,袁雪芬在上海倡導越劇改革,廣泛吸收昆劇、話劇、電影等姐妹藝術的營養,在體制和藝術上進行大膽改革,使越劇逐漸成熟。1946年改編演出了魯迅名著《祥林嫂》,引起了文化界進步人士的廣泛關注和贊賞。《祥林嫂》的演出是越劇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1947年,袁雪芬為擺脫劇場老闆的奴役和壓迫,籌款創建了自己的劇場和學校。組織了當時上海越劇界著名演員尹桂芳、徐玉蘭、吳小樓、竺水招、張桂鳳、范瑞娟、傅全香、徐天虹、筱丹桂等共十人,聯合義演了大型歷史劇《山河戀》,「越劇十姐妹」的尊稱也由此而產生。這也標志著越劇作為一個獨立劇種在藝術上已發展到一個比較成熟的階段。正是這批老藝術家的勇於改革、積極創新,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根據自己條件博採眾長,創造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逐漸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流派。
新中國成立後,在黨的文藝方針指引下,越劇進入了一個大發展的黃金時期。創作出了《梁山伯與祝英台》、《紅樓夢》、《西廂記》等一大批優秀劇目。其中《梁山伯與祝英台》還被搬上銀幕,成為我國第一部彩色故事片。其凄美的故事被海內外譽為「東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影響深遠。徐玉蘭、王文娟主演的彩色故事片《紅樓夢》在廣大觀眾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其中的《天上掉下個林妹妹》、《寶玉哭靈》等名段儼然成為越劇的代名詞。
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國的歷史翻開了一頁新篇章。隨著浙江小百花越劇團的新編古裝戲《五女拜壽》的公演,歷經歲月滄桑的越劇也進入了一個百花爭放艷的新時代。《漢宮怨》、《唐伯虎落第》、《陸游與唐婉》、《孔乙已》、新版《紅樓夢》、《漢武興邦》、《狸貓換太子》、《吳越悲歌》、《江南女巡警》等一大批新劇目的涌現,越劇,這朵文藝百花園里的奇葩,正綻放出更絢麗奪目的光彩!
D. 越劇發展的歷史概況`
越劇發源於浙江省嵊州市(原嵊縣)。越劇的前身是落地唱書。1906年,落地唱書搬上舞台,經歷了小歌班、紹興文戲男班、紹興文戲女班、女子越劇等幾個階段,從嵊州經紹興、寧波、杭州到上海,發展成為有全國影響的地方戲曲。
新中國成立後,在黨的文藝方針指引下,在越劇藝人的努力下,越劇以其真切細膩的表演、委婉動聽的唱腔、優美抒情的風格,贏得廣大觀眾的歡迎,促進了自身的繁榮發展,成為全國性的大劇種。
嵊州是塊神奇的土地,四面環山,九曲剡溪橫貫其中,佳山秀水,風景幽麗,素有「東南山水越為最,越地風光剡領先」之說。翻開唐詩宋詞,詠剡之名比比可見。如唐代杜甫「剡溪蘊秀異,欲罷不能忘」,宋代陸游的「便思泛樵風,次第入剡縣。名山如高人,豈可久不見」等等。
嵊州古稱剡縣,置縣迄今已有2100多年歷史,是古今名流賢士、文人墨客攬勝游歷之地,使嵊州很早受到中原文化的熏陶,為嵊州造就了特有的人文優勢。
正因為這幽奇的溪山和悠久的歷史,使剡中涌現出眾多的英才,為越鄉積淀了豐厚的民俗文化,給越劇藝術的誕生提供了深厚根基和肥沃土壤。
落 地 唱 書
在清咸豐年間(1851-1861),嵊州有一部分農民,開始用田頭說唱、山歌小調等民間說唱藝術去「沿門唱書」,
並創造了[四工合調]。到同治年間(1862-1874),「沿門唱書」逐漸從站立人家門口演唱變為在廳堂、茶樓內演唱,稱為「落地唱書」,是當時嵊州農民謀生的重要輔助手段。隨著唱書藝人不斷增多,唱書地域擴展到寧波、紹興、金華等地,唱書方式從地上走向台上,成為「走台書」。這段時間,落地唱書、沿門唱書、走台書並存,在越劇史上通稱「落地唱書」。「落地唱書」是嵊州農民創造的民間曲藝,它的流行為越劇藝術誕生打下了基礎。
小 歌 班
1906年春,嵊州唱書藝人在於潛、餘杭兩地應聽眾的要求,開始在幾只稻桶合並鋪上木板的簡易台上說唱,一人擔
任一角色,首次改說唱為演唱。同年清明,藝人在家鄉甘霖東王村再次搭台上演,轟動剡南剡北。不到一年時間,境內幾乎所有藝人都合班上台表演,正式組成戲班。一個新的劇種就這樣在嵊州誕生了。
當時,對這樣演出的戲班有好幾種喊法,一稱「小歌班」,另稱「的篤班」(以「的的篤篤」的打擊樂聲而定名),
以後也有人稱「剡劇」或「嵊劇」。
「小歌班」初出現的時候,在藝術上較粗糙、簡單。劇目都是唱書書目或從兄弟劇種移植而來;唱腔沒有絲弦伴奏,
只有尺板、篤板和金剛腿,其過門和配音還是人聲幫腔。但「小歌班」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鮮明的地方色彩,又能以生動的劇情和風趣的語言吸引觀眾,顯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
紹 興 文 戲
小歌班從1906年誕生後,不斷吸取姚灘、紹興大班等劇種的營養,使自己在舞台表演、唱腔和劇目等方面不斷豐富發展。演出范圍從農村進軍城市,從紹興、杭州、寧波到上海演出。1921年,《申報》廣告始稱小歌班為「紹興文戲」
。該名一直沿用十幾年。因為起初的戲班幾乎全是男演員,以後,逐漸變成女演員,所以又有「紹興文戲男班」和「紹興文戲女班」之說。
在上海「大世界」中,與紹興文戲同時演出的許多女班,如「女子新戲」,「女子申曲」,「女子蘇灘」等。女子登台,備受觀眾歡迎,也影響和沖擊紹興文戲男班。藝人們創辦紹興文戲女班的想法開始形成。到1923年2月,剡溪南岸
上碧溪(今屬城關鎮)試辦女子科班。同年5月,蒼岩鎮施家嶴正式開辦女子科班,獲得成功,涌現了施銀花、沈興妹、趙瑞花,屠杏花等名演員。這副科班在越劇史上稱為第一副女子科班。從始辦到解散歷時6個年頭,為女子越劇的興起和發展開了頭。1929年,剡溪兩岸的女子科班如雨後春筍。出科後即流動演出於浙江城鄉,特別是杭嘉湖甬一帶。這段時間,越劇史上一般稱為「紹興文戲女班」時期。
「紹興文戲」比「小歌班」在藝術上有了很大提高,演員演唱有絲弦伴奏,動作過門有鑼鼓配音,演出配備專門樂隊,舞台表演開始走向程式化,演出演出劇目也有了自己的特色
女 子 越 劇
三十年代中期,嵊州(縣)農村女子科班(紹興文戲女班)十分普及。據1935年統計,全境40萬人口有2萬多參加女
班演出,女班總數達200多個。到1938年,日寇侵襲浙江,大批紹興、寧波一帶的人士去上海避亂和謀生,為女班進上海演出提供了大量的觀眾。那時起,「紹興文戲女班」接踵擁入上海,影響也逐漸擴大,報刊、廣告開始稱其為「越劇」。
其實,「越劇」兩字早在1925年已有出現,但不多用,與「紹興文戲」、「的篤班」、「小歌班」等混用了很長一段時間。 女班在上海落腳後,姚水娟等一批藝人開始實行編劇制,轟動上海,為越劇蓬勃發展起了打開局面的作用。「越劇」這一名稱也進一步被觀眾、輿論界和演員所接受,替代了其它名稱。
1942年,越劇在袁雪芬為代表的一批演員的倡導下,掀起了一場全面的越劇改革,建立子編導制,還把魯迅先生的《祝福》搬上舞台,成功地上演了《祥林嫂》。這段時間,涌現了大量的新劇目,創造了《尺調》和《弦下調》,「女子越劇」步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新中國成立以後,越劇在黨的關懷重視下,組織藝人們進行了「改人、改制、改戲」為中心的「三改」學習,參加了全國、華東地區、浙江省戲曲調演,走上了全面繁榮發展的時期。越劇演出幾乎遍及全國各省市,並走向世界,受到國內和法、德、美、蘇、比利時盧森堡、荷蘭等歐美國家,以及朝鮮、日本、東南亞、港澳地區廣大觀眾的歡迎,並為國際
文化界所矚目,成為全國性的大劇種。期間,新劇目大量涌現,數以百計的劇目上了銀幕和屏幕;越劇新秀人才輩出,活躍在舞台上;越劇唱腔流派紛呈,使越劇藝術更加絢麗多彩。
E. 越劇的發展史
越劇發展史
--------------------------------------------------------------------------------
越劇發源於浙江嵊州市(原嵊縣)。越劇的前身是落地唱書。1906年,落地唱書搬上舞台,經歷了小歌班、紹興文戲男班、紹興文戲女班、女子越劇等幾個階段,從嵊州經紹興、寧波、杭州到上海,發展成為有全國影響的地方戲曲。新中國成立以後,在黨的文藝方針指引下,在越劇藝人的努力下,越劇以其真切細膩的表演、委婉動聽的唱腔、優美抒情的風格,贏得廣大觀眾的歡迎,促進了自身的繁榮發展,成為全國性的大劇種。
嵊州是塊神奇的土地,四面環山,九曲剡溪橫貫其中,佳山秀水,風景幽麗,素有「東南山水越為最,越地風光剡領先」之說。翻開唐詩宋詞,詠剡之句比比可見。如唐代杜甫「剡溪蘊秀異,欲罷不能忘」,宋代陸游的「便思泛樵風,次第入剡縣。名山如高人,豈可久不見」等。
嵊州古稱剡縣,置縣迄今已有2100多年歷史,是古今名流賢士、文人墨客攬勝游歷之地,使嵊州很早受到中原文化的熏陶,為嵊州造就了特有的人文優勢。正因為這幽奇的溪山和悠久的歷史,使剡中涌現出眾多英才,為越鄉積淀了豐厚的民俗文化,給越劇藝術的誕生提供了深厚根基和肥沃土壤。
一、落地唱書
清咸豐年間(1851--1861),嵊州有一部分農民,開始用田頭說唱、山歌小調等民間說唱藝術「沿門唱書」,創造了[四工合調]。到同治年間(1862--1874),「沿門唱書」逐漸從站立人家門口演唱變為在廳堂、茶樓內演唱,稱「落地唱書」,是當時嵊州農民謀生的重要輔助手段。隨著唱書藝人的不斷增多,唱書地域擴展到寧波、紹興、金華等地,唱書方式也從地上走向台上,成為「走台書」。這段時間,落地唱書、沿門唱書、走台書並存,在越劇史上通稱為「落地唱書」。「落地唱書」是嵊州農民創造的民間曲藝,它的流行為越劇藝術誕生打下了基礎。
二、小 歌 班
小歌班時期的部分演員在上海演出
1906年春,嵊州唱書藝人在於潛、餘杭兩地應聽眾的要求,開始在幾只稻桶合並鋪上木板的簡易台上說唱,一人擔任一角色,首次改說唱為演唱。同年清明,藝人在家鄉甘霖東王村再次搭台上演,轟動剡南剡北。不到一年時間,境內幾乎所有藝人都合班上台表演,正式組成戲班。一個新的劇種就這樣在嵊州誕生了。當時,對這樣的戲班有好幾種喊法,一稱「小歌班」,另稱「的篤班」(以「的的篤篤」的打擊樂聲而定名),以後也有人稱「剡劇」或「嵊劇」。
「小歌班」初出現的時候,在藝術上較粗糙、簡單。劇目都是唱書書目或從兄弟劇種移植而來;唱腔沒有絲弦伴奏,只有尺板、篤板和金剛腿,其過門和配音還是人聲幫腔。但「小歌班」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鮮明的地方色彩,又能以生動的劇情和風趣的語言吸引觀眾,顯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
三、紹興文戲
小歌班從1906年誕生後,不斷吸取姚灘、紹興大班等劇種的營養,使自己在舞台表演、唱腔和劇目等方面不斷豐富發展。演出范圍從農村進軍城市,從紹興、杭州、寧波到上海演出。1921年,《申報》始稱小歌班為「紹興文戲」。該名一直沿用十幾年。因為起初的戲班幾乎全是男演員,以後,逐漸變成女演員,所以又有「紹興文戲男班」和「紹興文戲女班」之說。
當時上海「大世界」中,與紹興文戲同時演出的有許多女班,如「女子新戲」,「女子申曲」,「女子蘇灘」等。女子登台,備受觀眾歡迎,也影響和沖擊紹興文戲男班。藝人們創辦紹興文戲女班的想法開始形成。1923年2月,剡溪南岸上碧溪(今屬城關鎮)試辦女子科班。同年5月,蒼岩鎮施家嶴正式開辦女子科班,獲得成功,並涌現了施銀花、沈興妹、趙瑞花,屠杏花等名演員。這副科班越劇史上稱為第一副女子科班。從始辦到解散歷時6個年頭,為女子越劇的興起和發展開了頭。1929年,剡溪兩岸的女子科班如雨後春筍。出科後即流動演出於浙江城鄉,特別是杭嘉湖甬一帶。這段時間,越劇史上一般稱為「紹興文戲女班」時期。
「紹興文戲」比「小歌班」在藝術上有了很大提高,演員演唱有絲弦伴奏,動作過門有鑼鼓配音,演出配備專門樂隊,舞台表演開始走向程式化,演出演出劇目也有了自己的特色。
四、女子越劇
越劇十姐妹
三十年代中期,嵊州(縣)農村女子 科班(紹興文戲女班)十分普及。 據1935年統計,全境40萬人口有2萬多參加女班演出,女班總數達200多個。到1938年,日寇侵襲浙江,大批紹興、寧波一帶的人士去上海避亂和謀生,為女班進上海演出提供了大量的觀眾。那時起,「紹興文戲女班」接踵擁入上海,影響也逐漸擴大,報刊、廣告開始稱其為「越劇」其實,「越劇」兩字早在1925年已出現,但不多用,與「紹興文戲」、「的篤班」、「小歌班」等混用了很長一段時間。女班在上海落腳後,姚水娟等一批藝人開始實行編劇制,轟動上海,為越劇的蓬勃發展起了打開局面的作用。「越 劇」這一名稱也進一步被觀眾、輿論 界和演員所接受,替代了其它名稱。
1942年,在袁雪芬為代表的一批演的倡導下,掀起了一場全面的越劇改革,建立了編導制,還把魯迅先生的小說《祝福》搬上舞台,成功地上演了《祥林嫂》。這段時間,涌現了大量的新劇目,創造了《尺調》和《弦下調》,「女子越劇」步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新中國成立以後,越劇在黨的關懷重視下,組織藝人們進行了「改人、改制、改戲」為中心的「三改」學習,參加了全國、華東地區、浙江省戲曲調演,走上了全面繁榮發展的時期。越劇演出幾乎遍及全國各省市,並走向世界,受到國內和法、德、美、蘇、比利時盧森堡、荷蘭等歐美國家,以及朝鮮、日本、東南亞、港澳地區廣大觀眾的歡迎,為國際文化界所矚目,成為全國性的大劇種。期間,新劇目大量涌現,數以百計的劇目上了銀幕和屏幕;越劇新秀人才輩出,活躍在舞台上;越劇唱腔流派紛呈,使越劇藝術更加絢麗多彩。
F. 越劇的起源與發展
清末起源於「浙江嵊縣(今嵊州)」,即古越國所在地而得名;由當地民間歌曲(落地唱書)發展而成。發祥於上海。
前身是浙江嵊縣(今嵊州)一帶流行的說唱形式「落地唱書」(具體歷經「落地唱書」→「小歌班」→「紹興文戲」→「越劇」的稱謂演變)。1925年9月17日上海《新聞報》演出廣告中首以「越劇」稱之。
越劇經歷了由男子越劇向女子越劇為主的歷史轉變。男子越劇發源於浙江嵊縣甘霖鄉「東王村」,女子越劇發源於「施家嶴」。
1942年起,袁雪芬發起「新越劇」改革,向優秀的兄弟劇種、表演形式借鑒,特別向話劇、崑曲汲取營養,完善了越劇的唱腔、表演藝術。讓越劇形成了特有藝術風格:長於抒情,以唱為主,聲腔清悠婉麗,優美動聽,表演真切動人,極具江南靈秀之氣;以「才子佳人」題材為主,藝術流派紛呈。如今,越劇已經成為全國「五大劇種」之一,亦是「全國第二大劇種」。
1906年農歷三月初三,浙江嵊縣甘霖鄉東王村的說唱藝人將門板鋪在稻桶上,粉墨登場開腔唱戲那一刻,誕生了中國第二大劇種——越劇(是為越劇的正式起源——學術、戲曲界承認的起源年限)。藝人初始均為是半農半藝的男性農民,故稱男班,也稱「男子越劇」。
1923年初,女子越劇創始人、施家嶴人王金水張貼告示,報名招生。藝徒都是窮人家的孩子。年齡最小的只有九歲,最大的十三歲。訓練日程安排有序,練聲腔、舞台動作、武功等,十分艱苦,每天十多個小時,一直訓練了三個月,便開始「串紅台」。「串紅台」就是科班第一次上台綵排,公開給群眾觀看。繩武堂舊時族規森嚴,不準女子上台演戲。無奈之下,施銀花、趙瑞花、屠杏花等24位女子越劇科班演員只好在曬場空地搭起一座草台「串紅台」。1923年7月9日正式演出,當時的劇目是《雙珠鳳》。那天,台前觀眾熙熙攘攘,藝徒們不免有些緊張,有個小丑竟躲在門角後哭著不敢上台,至今仍傳為笑談。這次演出是女子越劇的首次登台,也是女子越劇開端的標志。
G. 越劇的歷史發展
越劇是浙江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曾稱「小歌班」、「的篤板」、「紹興文戲」。發源於紹興地區嵊州、新昌一帶。流傳於浙江、上海、江蘇等地為主的全國十六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後期以紹興為古越都城,因而1938年改名為「越劇」。
越劇最初是從曲藝落地唱書發展而成。落地唱書是嵊州一帶的曲藝形式。早期的曲調與佛徒的宣卷調關系密切。清咸豐十二年(1852)由嵊縣西鄉馬塘村農民金其柄所創。後經不斷發展,演變為「吟嘎調」,一直延續使用到越劇形成之後。落地唱書向越劇發展分六個階段。
一、小歌班(又稱「的篤板」階段)光緒三十年(1906)清明節,嵊縣東王村藝人高炳火、李世泉、錢景松,在村中香火堂前用門板搭成臨時戲台,穿上從農民家借來的大布衫、竹布花裙,演出《十件頭》、《雙金花》等。這是唱書藝人第一次在嵊縣本地登台演出,稱「小歌文書班」,後簡稱「小歌班」,以區別於紹興大班(紹劇)。從此,唱書藝人紛紛登上舞台。次年,已有十三副小歌班在各地演出。光緒二十三年(1908),小歌班分三路走向外地:一是從新昌、餘姚到寧波,向東北方向發展。二是從東陽、諸暨到金華向西南方向發展。三是從上虞、紹興向西北方向流動到杭嘉湖地區。宣統二年(1901),錢景松等的小歌班進入杭州。
二、男班紹興文戲階段 1961年後,小歌班數度進入上海,1920年,小歌班藝人四十餘人集中在一起,在上海演出《琵琶記》、《梁祝哀史》、《碧玉簪》、《孟麗君》等反映婦女命運的新劇目,受到觀眾歡迎。從此小歌班在上海站住腳跟。1923年,馬潮水、王永春、葉琴芳、梅月樓等三十多名演員昇平歌舞台分出另行組班,在大世界游樂場演出,第一次掛出了「紹興文戲」牌子。「紹興文戲」階段的最突出的一點是音樂和表演上的改革。藝人魏梅朵等彩板胡(後改平胡)、斗子伴奏(定弦1、5,稱「正調」),在唱腔上吸取了紹劇、餘姚清腔武林調的音樂成分,豐富板式,創制了倒板、快板、清板、還陽調等。小歌班在上海打響後,組成第一專職樂隊,試驗用絲弦樂器拉「引子」和「過門」,以後又用絲弦托腔。唱腔方面則吸收了紹興大班中的導板、流水、二凡等曲調融化進「吟嘎調」之中使原來散唱的唱腔中慢中板、中板、快板等板式,初步形成了板腔體的音樂體制。伴奏的絲弦樂器初為板胡,以後改為音樂較柔和的平胡、胡琴定弦為「1-5」,稱為「正調」,因此男班紹興文戲時期也稱為「男班絲弦正調」時期在表演上也借鑒紹劇、京劇的程式技巧等藝術特長,並在劇目、化裝等方面也有所改進。從演生活小戲走上古裝大戲的路子。從此男班進入黃金時期。
三、女子紹興文戲階段 1923年,在上海京劇「髦兒戲」的影響下,昇平歌舞台老闆王金水委託藝人金榮水辦起了第一副女子科班。短期訓練後即以「紹興文戲」、「文開女班」名義進入上海演出,1928年後,女子文戲科班大量涌現。因女聲音域與男聲相差四五度,琴師王春榮根據女賞的嗓音條件,吸取京劇西皮的特點,將絲弦正調以胡琴「6-3」定弦,創造出適合女聲的「四工調」女子紹興文戲階段因此也稱作「四工調階段」。第一副女班在流動演出中,曾與男班藝人同台。這就是越劇史上的「男女混演」(在上海、以小白玉梅為代表的女賞進行過「男女混演」)。通過學習男班藝人的技藝和吸收紹興大班等劇種的長處,第一批女賞在唱腔、表演上都有很大進步。其中以施銀花最為有名,後被稱為越劇「花衫鼻祖」。1929年,在嵊縣黃澤辦起第二副女班錦新舞台;從1930年起,嵊縣女班如雨後春筍,比較重要的有群英舞台。1937年抗戰前夕,女班有近二百副。從1938年1月起,女子紹興文戲陸續涌往上海。據1939年9月統計,上海有十三個演女子紹興文戲的劇場。1938年秋,已用「越劇」名稱代替「女子文戲」的中心,幾乎所有的著名演員全集中在這里這里。這時期,女班已完全取代男班。女演員的藝術水平有所提高,涌現出一批有影響的演員,如:施銀花、趙瑞花、王杏花、屠杏花、姚水娟、筱丹桂等。常演劇目以才子佳人戲為主,如《梁山伯與祝英台》、《龍鳳鎖》、《碧玉簪》、《三看御妹》等。1942年,袁雪芬在大來劇場首倡改革,聘請呂仲、韓義、鄭傳鑒等為編導;以劇本製作代替幕表制;建立導演制度;改革服裝;採用油彩化妝;改進舞檯布景、燈光;充實樂隊,並與琴師合作創造定弦5、2的尺調腔,成為新越劇的聲腔基調。演員在表演上也吸收崑曲和話劇表演藝術之長,使越劇得到豐富和發展。
四、全面藝術改革階段 1942年10月,袁雪芬在上海大來劇場倡導越劇改革打出「新越劇」旗幟。1945年3月,袁雪芬、范瑞娟為首的雪聲劇團正式成立。其他劇團,也相繼進行改革。這些改革活動,促使越劇的風格、演出體制開成,面貌發生重大變化。其中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一部分新文藝工作者參加了改革活動。從1942年秋袁雪芬倡尋改革時起,從事「新越劇」的各劇團建立了劇務部,聘請新文藝工作者擔任編劇、導演、作曲、舞美設計。最早參加革新的一批知識分子從新文學、話劇、電影中吸收營養,為越劇引進了新的藝術觀念和表現手法。在觀劇文學方面,改幕表制為劇本制,上演的都是新編劇目和經改編的傳統劇目在舞台藝術上廢除了說戲制、建立了導演制。表演上吸收了話劇、電影的表現方法,注重刻畫人物性格和內心活動,同時又吸收融合昆劇等劇種的手段。在音樂方面設置作曲職務,第一出戲都根據不同的內容和人物設計、創造唱腔與伴奏。舞台美術方面,記廢除了衣箱制和「守舊制」,根據劇情設計服裝,採用油彩化裝,使用燈光、效果、立體布景。
1946年5月,雪聲劇團在上海演出了根據魯迅名著《祝福》改編的《祥林嫂》。這是越劇改革的一個重要里程碑。越劇在這階段的改革取得了明顯成果。上海解放後,上海和四明山從事越劇改革的聯合體會合。1950年4月成立了華東越劇實驗劇團,直屬華東文化部領導。1951年華東戲曲研究院成立,1954年正式建立浙江省越劇團。在此期間,上海的三十幾個浙江的七十幾個專業越劇團,也先後不同程度地進行了改人、改戲、改制的工作。
在40年代越劇形成了不同的藝術流派。被公認的藝術流派有六個:袁雪芬的「袁派」,她主要師承王杏花,唱腔純朴委婉,情真意切,表演商端莊沉靜,重視體現真情實感,塑的多為善良、溫淑的女性形象。傅全香的「傅派」,她主要師承施銀花和京劇藝術家程硯秋,唱腔跳躍跌宕,表演活潑多姿,塑的多是熱情、痴情的女子形象。戚雅仙的「戚派」,從「袁派」深化而來,唱腔迂迴沉鬱,表演自然大方,塑的多是悲劇形象。尹桂芳的「尹派」,唱腔流暢深沉,表演瀟灑儒雅,塑的多為風流倜儻的書生形象。范瑞娟的「范派」,唱腔富有男性美,質村醇厚,表演富有生活氣息,擅演耿直戇厚的男子。徐玉蘭的「徐派」,唱腔華麗奔放,表演充滿活力,以塑造深情的書生才子見長。除了這六個公認的流派之外,旦角中的王文娟、呂瑞英、金采鳳、張雲霞,小生中的陸錦花、畢春芳,老生中的張桂鳳、徐天紅、吳小樓、商芳臣,都有與眾不同的風格。
50年代,越劇編創了一批有較高質量的劇目並通過劇目加工帶動了導演、表演、音樂、舞台美術的全面提高。在年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上,《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傳》和《西廂記》獲得獎勵。1955年成立上海越劇院。1956年重新改編排演了《祥林嫂》,恢復了魯迅原著的精神,1962年此劇再次作了較大加工修改成為思想性與藝術結合得比較完美的一出戲。1959年徐玉蘭、王文娟主演的《紅樓夢》,生動地塑了賈寶玉、林黛玉的形象。尹桂芳主演的《屈原》、《何文秀》、《盤妻索妻》、徐玉蘭主演的《北地王》、《十一郎》,王文娟主演的《春香傳》、《追魚》,范瑞娟、傅全香主演的《孔雀東南飛》、《李娃傳》,姚水娟、金采風主演的《碧玉簪》,傅全香、陸錦花主演的《情控》,竺水招主演的《柳毅傳書》,范瑞娟、呂瑞英主演的《打金枝》等,在藝術上都達到了較高水平。50年代初全省文工團整編後,仍十分重視越劇男女合演的試驗,如《羅漢錢》、《志願軍的未婚妻》、《秦香蓮》等劇目;1957年正式建立浙江省越劇二團,在男女合演方面進行了更全面的探索;尤其是表現代生活,通過《風雪擺渡》、《搶傘》、《金鷹》、《金沙江畔》、《戰斗的青春》等較有影響的劇目,發情了男調,積累了一套表現手段。上海在50年代初也開始進行男女合演嘗試。1952年浙江在十個地區文工團整編的基礎上,集中優秀藝術骨幹,成立了浙江越劇一團和二團。1958年以後,上海大批職業越劇團支援全國各地,越劇成為流傳於全國的一大劇團,配備了編劇、導演、作曲、舞美人員,實行了導演制;並建立了培養越劇賞的戲曲學校。1978年全省專業越劇團已有五十一個,1982年達到六十七個。1980年舉行了全省青年演員會演,涌現了一批優秀青年演員年舉行全省「小百花」會演,又涌現了一大批優秀的越劇青年演員。
H. 越劇的歷史
越劇歷史沿革-----
越劇是浙江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曾稱「小歌班」、「的篤板」、「紹興文戲」。發源於紹興地區嵊州、新昌一帶。流傳於浙江、上海、江蘇等地為主的全國十六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後期以紹興為古越都城,因而1938年改名為「越劇」。
越劇最初是從曲藝落地唱書發展而成。落地唱書是嵊州一帶的曲藝形式。早期的曲調與佛徒的宣卷調關系密切。清咸豐十二年(1852)由嵊縣西鄉馬塘村農民金其柄所創。後經不斷發展,演變為「吟嘎調」,一直延續使用到越劇形成之後。落地唱書向越劇發展分六個階段。
一、小歌班(又稱「的篤板」階段)光緒三十年(1906)清明節,嵊縣東王村藝人高炳火、李世泉、錢景松,在村中香火堂前用門板搭成臨時戲台,穿上從農民家借來的大布衫、竹布花裙,演出《十件頭》、《雙金花》等。這是唱書藝人第一次在嵊縣本地登台演出,稱「小歌文書班」,後簡稱「小歌班」,以區別於紹興大班(紹劇)。從此,唱書藝人紛紛登上舞台。次年,已有十三副小歌班在各地演出。光緒二十三年(1908),小歌班分三路走向外地:一是從新昌、餘姚到寧波,向東北方向發展。二是從東陽、諸暨到金華向西南方向發展。三是從上虞、紹興向西北方向流動到杭嘉湖地區。宣統二年(1901),錢景松等的小歌班進入杭州。
二、男班紹興文戲階段 1961年後,小歌班數度進入上海,1920年,小歌班藝人四十餘人集中在一起,在上海演出《琵琶記》、《梁祝哀史》、《碧玉簪》、《孟麗君》等反映婦女命運的新劇目,受到觀眾歡迎。從此小歌班在上海站住腳跟。1923年,馬潮水、王永春、葉琴芳、梅月樓等三十多名演員昇平歌舞台分出另行組班,在大世界游樂場演出,第一次掛出了「紹興文戲」牌子。「紹興文戲」階段的最突出的一點是音樂和表演上的改革。藝人魏梅朵等彩板胡(後改平胡)、斗子伴奏(定弦1、5,稱「正調」),在唱腔上吸取了紹劇、餘姚清腔武林調的音樂成分,豐富板式,創制了倒板、快板、清板、還陽調等。小歌班在上海打響後,組成第一專職樂隊,試驗用絲弦樂器拉「引子」和「過門」,以後又用絲弦托腔。唱腔方面則吸收了紹興大班中的導板、流水、二凡等曲調融化進「吟嘎調」之中使原來散唱的唱腔中慢中板、中板、快板等板式,初步形成了板腔體的音樂體制。伴奏的絲弦樂器初為板胡,以後改為音樂較柔和的平胡、胡琴定弦為「1-5」,稱為「正調」,因此男班紹興文戲時期也稱為「男班絲弦正調」時期在表演上也借鑒紹劇、京劇的程式技巧等藝術特長,並在劇目、化裝等方面也有所改進。從演生活小戲走上古裝大戲的路子。從此男班進入黃金時期。
三、女子紹興文戲階段 1923年,在上海京劇「髦兒戲」的影響下,昇平歌舞台老闆王金水委託藝人金榮水辦起了第一副女子科班。短期訓練後即以「紹興文戲」、「文開女班」名義進入上海演出,1928年後,女子文戲科班大量涌現。因女聲音域與男聲相差四五度,琴師王春榮根據女賞的嗓音條件,吸取京劇西皮的特點,將絲弦正調以胡琴「6-3」定弦,創造出適合女聲的「四工調」女子紹興文戲階段因此也稱作「四工調階段」。第一副女班在流動演出中,曾與男班藝人同台。這就是越劇史上的「男女混演」(在上海、以小白玉梅為代表的女賞進行過「男女混演」)。通過學習男班藝人的技藝和吸收紹興大班等劇種的長處,第一批女賞在唱腔、表演上都有很大進步。其中以施銀花最為有名,後被稱為越劇「花衫鼻祖」。1929年,在嵊縣黃澤辦起第二副女班錦新舞台;從1930年起,嵊縣女班如雨後春筍,比較重要的有群英舞台。1937年抗戰前夕,女班有近二百副。從1938年1月起,女子紹興文戲陸續涌往上海。據1939年9月統計,上海有十三個演女子紹興文戲的劇場。1938年秋,已用「越劇」名稱代替「女子文戲」的中心,幾乎所有的著名演員全集中在這里這里。這時期,女班已完全取代男班。女演員的藝術水平有所提高,涌現出一批有影響的演員,如:施銀花、趙瑞花、王杏花、屠杏花、姚水娟、筱丹桂等。常演劇目以才子佳人戲為主,如《梁山伯與祝英台》、《龍鳳鎖》、《碧玉簪》、《三看御妹》等。1942年,袁雪芬在大來劇場首倡改革,聘請呂仲、韓義、鄭傳鑒等為編導;以劇本製作代替幕表制;建立導演制度;改革服裝;採用油彩化妝;改進舞檯布景、燈光;充實樂隊,並與琴師合作創造定弦5、2的尺調腔,成為新越劇的聲腔基調。演員在表演上也吸收崑曲和話劇表演藝術之長,使越劇得到豐富和發展。
四、全面藝術改革階段 1942年10月,袁雪芬在上海大來劇場倡導越劇改革打出「新越劇」旗幟。1945年3月,袁雪芬、范瑞娟為首的雪聲劇團正式成立。其他劇團,也相繼進行改革。這些改革活動,促使越劇的風格、演出體制開成,面貌發生重大變化。其中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一部分新文藝工作者參加了改革活動。從1942年秋袁雪芬倡尋改革時起,從事「新越劇」的各劇團建立了劇務部,聘請新文藝工作者擔任編劇、導演、作曲、舞美設計。最早參加革新的一批知識分子從新文學、話劇、電影中吸收營養,為越劇引進了新的藝術觀念和表現手法。在觀劇文學方面,改幕表制為劇本制,上演的都是新編劇目和經改編的傳統劇目在舞台藝術上廢除了說戲制、建立了導演制。表演上吸收了話劇、電影的表現方法,注重刻畫人物性格和內心活動,同時又吸收融合昆劇等劇種的手段。在音樂方面設置作曲職務,第一出戲都根據不同的內容和人物設計、創造唱腔與伴奏。舞台美術方面,記廢除了衣箱制和「守舊制」,根據劇情設計服裝,採用油彩化裝,使用燈光、效果、立體布景。
1946年5月,雪聲劇團在上海演出了根據魯迅名著《祝福》改編的《祥林嫂》。這是越劇改革的一個重要里程碑。越劇在這階段的改革取得了明顯成果。上海解放後,上海和四明山從事越劇改革的聯合體會合。1950年4月成立了華東越劇實驗劇團,直屬華東文化部領導。1951年華東戲曲研究院成立,1954年正式建立浙江省越劇團。在此期間,上海的三十幾個浙江的七十幾個專業越劇團,也先後不同程度地進行了改人、改戲、改制的工作。
在40年代越劇形成了不同的藝術流派。被公認的藝術流派有六個:袁雪芬的「袁派」,她主要師承王杏花,唱腔純朴委婉,情真意切,表演商端莊沉靜,重視體現真情實感,塑的多為善良、溫淑的女性形象。傅全香的「傅派」,她主要師承施銀花和京劇藝術家程硯秋,唱腔跳躍跌宕,表演活潑多姿,塑的多是熱情、痴情的女子形象。戚雅仙的「戚派」,從「袁派」深化而來,唱腔迂迴沉鬱,表演自然大方,塑的多是悲劇形象。尹桂芳的「尹派」,唱腔流暢深沉,表演瀟灑儒雅,塑的多為風流倜儻的書生形象。范瑞娟的「范派」,唱腔富有男性美,質村醇厚,表演富有生活氣息,擅演耿直戇厚的男子。徐玉蘭的「徐派」,唱腔華麗奔放,表演充滿活力,以塑造深情的書生才子見長。除了這六個公認的流派之外,旦角中的王文娟、呂瑞英、金采鳳、張雲霞,小生中的陸錦花、畢春芳,老生中的張桂鳳、徐天紅、吳小樓、商芳臣,都有與眾不同的風格。
50年代,越劇編創了一批有較高質量的劇目並通過劇目加工帶動了導演、表演、音樂、舞台美術的全面提高。在年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上,《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傳》和《西廂記》獲得獎勵。1955年成立上海越劇院。1956年重新改編排演了《祥林嫂》,恢復了魯迅原著的精神,1962年此劇再次作了較大加工修改成為思想性與藝術結合得比較完美的一出戲。1959年徐玉蘭、王文娟主演的《紅樓夢》,生動地塑了賈寶玉、林黛玉的形象。尹桂芳主演的《屈原》、《何文秀》、《盤妻索妻》、徐玉蘭主演的《北地王》、《十一郎》,王文娟主演的《春香傳》、《追魚》,范瑞娟、傅全香主演的《孔雀東南飛》、《李娃傳》,姚水娟、金采風主演的《碧玉簪》,傅全香、陸錦花主演的《情控》,竺水招主演的《柳毅傳書》,范瑞娟、呂瑞英主演的《打金枝》等,在藝術上都達到了較高水平。50年代初全省文工團整編後,仍十分重視越劇男女合演的試驗,如《羅漢錢》、《志願軍的未婚妻》、《秦香蓮》等劇目;1957年正式建立浙江省越劇二團,在男女合演方面進行了更全面的探索;尤其是表現代生活,通過《風雪擺渡》、《搶傘》、《金鷹》、《金沙江畔》、《戰斗的青春》等較有影響的劇目,發情了男調,積累了一套表現手段。上海在50年代初也開始進行男女合演嘗試。1952年浙江在十個地區文工團整編的基礎上,集中優秀藝術骨幹,成立了浙江越劇一團和二團。1958年以後,上海大批職業越劇團支援全國各地,越劇成為流傳於全國的一大劇團,配備了編劇、導演、作曲、舞美人員,實行了導演制;並建立了培養越劇賞的戲曲學校。1978年全省專業越劇團已有五十一個,1982年達到六十七個。1980年舉行了全省青年演員會演,涌現了一批優秀青年演員年舉行全省「小百花」會演,又涌現了一大批優秀的越劇青年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