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京杭大運河歷史意義

京杭大運河歷史意義

發布時間:2021-02-19 20:17:17

① 京杭大運河的歷史作用

京杭運河是世界上最長的人工河流,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它和萬里長城並稱為我國古代的兩項偉大工程,聞名於全世界。 京杭運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經北京、天津兩市及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四省,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1800千米。早在2400多年前,吳國為北伐齊國爭霸中原,在江蘇揚州附近開鑿了一條引長江水入淮的運河(稱邗溝),以後在這基礎上不斷向北向南發展、延長尤其經隋朝和元朝二次大規模的擴展和整治,基本上完成了今日京杭運河的規模。京杭運河的許多河段是利用原來的天然河流和湖泊,部分河段是人工開挖的,運河水流主要從溝通的天然河道中得到補給。
京杭運河一向為歷代漕運要道,對南北經濟和文化交流曾起到重大作用。十九世紀海運興起,以後隨著津浦鐵路通車,京杭運河的作用逐漸減小。黃河遷徙後,山東境內河段水源不足,河道淤淺,南北斷航,淤成平地。水量較大、通航條件較好的江蘇省境內一段,也只能通行小木帆船。京杭運河的荒廢、蕭條,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的寫照。解放後部分河段已進行拓寬加深,裁彎取直,新建了許多現代化碼頭和船閘,航運條件有所改善。季節性的通航里程已達1100多千米。江蘇邳縣以南的660多千米航道,500噸的船隊可以暢通無阻。

② 京杭大運河的歷史價值

京杭大運河的歷史價值:

1、大運河加強南北之間的交通和交流,促進了南北方文化的交融,方便了南糧北運,促進了沿岸城市的迅速發展,並且為沿岸城市提供灌溉用水的同時,也減少了特大水災的發生;

2、大運河加強了對江南地區的經濟建設,並且鞏固了中央政府對全國的統治。京杭大運河為形成一個統一的中國經濟做出了重要貢獻,更促進了中國以一個強國的身份在世界崛起;

3、大運河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鎮,積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蘊,它代表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文化和精神,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珍貴物質和精神財富,是活著的、流動的重要人類遺產;

4、大運河加強了中央對地方政治、軍事的統治、穩定封建王朝統治的作用,其政治意義不容忽視。

(2)京杭大運河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隋唐大運河開鑿的歷史背景:

隋朝初年,從經濟方面來看,北方地區經過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連年戰亂,大量人口南遷,糧食生產已經滿足不了社會需要。開皇十四年(594年),「關中大旱,人飢。上幸洛陽,因令百姓就食。從官並淮見口賑給,不以官位為限」。

與此同時,南方地區的經濟得到快速發展。隋唐以來,江南地區的經濟地位日益突出,有「賦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之稱。因此,打通江南通往中原的水道,解決南北糧運問題,就成了統治階級的當務之急。

從政治方面來看,隋王朝的建立並不等於國家統一的全面完成,江南門閥士族階級與以關隴集團為核心的隋朝中央政權之間矛盾尖銳,斗爭日益激烈。為了維護國家統一、鞏固新生政權,加強對東南地區的政治統治和經濟、軍事控制,隋煬帝開鑿東南方向的大運河就顯得十分必要。

從軍事方面來看,隋煬帝開鑿永濟渠的直接目的是為了軍事運輸的需要,即為了溝通攻打遼東的兩個水陸軍事基地——東萊(今山東掖縣)和涿郡(今北京)。

從隋煬帝個人來看,巡幸江南、游歷各地,也是開鑿運河的原因之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京杭大運河

③ 京杭大運河的建造有什麼歷史意義

京杭大運河,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長的古代運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流經天津、河北、山東、江蘇和浙江四省一市,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1794公里。京杭大運河對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工農業經濟的發展和城鎮的興起均起到了推動作用。

1.加強南北交通和交流,鞏固中央政府對全國的統治。
2.加強對江南地區的經濟建設。
3.文化交融,中原文化南方文化相融合。
4.方便南糧北運。
5有利於中央對南方的控制!

京杭大運河對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工農業經濟的發展起了巨大作用。京杭大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它和萬里長城、坎兒井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聞名於全世界。 京杭大運河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珍貴物質和精神財富,是活著的、流動的重要人類遺產。大運河肇始於春秋時期,形成於隋代,發展於唐宋,最終在元代成為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縱貫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進程中,大運河為中國經濟發展、國家統一、社會進步和文化繁榮作出了重要貢獻,至今仍在發揮著巨大作用。京杭大運河顯示了中國古代水利航運工程技術領先於世界的卓越成就,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鎮,積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蘊,凝聚了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諸多領域的龐大信息。大運河與長城同是中華民族文化地位身份的象徵。

謝謝

望採納!

④ 京杭大運河現實意義

京杭大運河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珍貴物質和精神財富,是活著的、流動的重要人類遺產。大運河肇始於春秋時期,形成於隋代,發展於唐宋,京杭大運河建於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距今已有2500年的歷史,而秦始皇(嬴政)在嘉興境內開鑿的一條重要河道,也奠定了以後的江南運河走向。據《越絕書》記載,秦始皇從嘉興「治陵水道,到錢塘越地,通浙江」。大約2500年前,吳王夫差挖邗溝,開通了連接長江和淮河的運河,並修築了邗城,運河及運河文化由此衍生。
我們今天所說的大運河開掘於春秋時期,完成於隋朝,繁榮於唐宋,取直於元代,疏通於明清(從公元前486年始鑿,至公元1293年全線通航),前後共持續了1779年。在漫長的歲月里,主要經歷三次較大的興修過程。到了隋朝,隋煬帝動用幾百萬人,開鑿貫通了大運河,這為以後國家的經濟文化空前繁榮作出了巨大貢獻),隋代開始全線貫通,經唐宋發展,最終在元代成為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貫通南北的交通大動脈。
代人工天河。
京杭大運河是我國僅次於長江的第二條「黃金水道」。價值堪比長城是世界上開鑿最早、最長的一條人工河道,是蘇伊士運河的16倍,巴拿馬運河的33倍。
京杭運河一向為歷代漕運要道,對南北經濟和文化交流曾起到重大作用。十九世紀海運興起,以後隨著津浦鐵路通車,京杭運河的作用逐漸減小。黃河遷徙後,山東境內河段水源不足,河道淤淺,南北斷航,淤成平地。水量較大、通航條件較好的江蘇省境內一段,也只能通行小木帆船。京杭運河的荒廢、蕭條,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的寫照。解放後部分河段已進行拓寬加深,裁彎取直,新建了許多現代化碼頭和船閘,航運條件有所改善。季節性的通航里程已達1100多千米。江蘇邳縣以南的660多千米航道,500噸的船隊可以暢通無阻。古老的京杭運河將來還要成為南水北調的輸水通道。
中國的南北聯系更加緊密
經濟中心開始向南移

⑤ 京杭大運河在中國歷史上有什麼意義

京杭大運河,始建於春秋時期,至明清時代歷朝都有開鑿。京杭大運河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餘杭),經北京、天津兩市及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四省,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約1794公里,開鑿到現在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由此可見,京杭大運河不僅是中國,也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年代最古老的人工河。

自京杭大運河開運以來,對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工農業經濟的發展和城鎮的興起都起了巨大作用。我們知道,京杭大運河是我國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因此,京杭大運河和萬里長城並稱為我國古代的兩項偉大工程,聞名於全世界。

京杭大運河可以說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的工程,也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珍貴物質和精神財富,是活著的、流動的重要人類遺產。大運河肇始於春秋時期,形成於隋代,發展於唐宋,最終在元代成為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縱貫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進程中,大運河為我國經濟發展、國家統一、社會進步和文化繁榮做出了重要貢獻,至今仍在發揮著巨大作用。在這里,京杭大運河顯示了我國古代水利航運工程技術領先於世界的卓越成就,同時也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鎮。正是如此,京杭大運河為中國文明積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蘊,更加凝聚了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諸多領域的龐大信息。

從京杭大運河的開鑿與演變來看,大致可分為3期。

第1期運河

第1期就是運河的萌芽時期。春秋吳王夫差十年(公元前486)在揚州開鑿邗溝,以通江淮。到了戰國時期,古代勞動人民又先後開鑿了大溝(從今河南省原陽縣北引黃河南下,注入今鄭州市以東的圃田澤)和鴻溝,從而把江、淮、河、濟四水連接起來。

第2期運河

第2期主要指隋代的運河系統。以東都洛陽為中心,於大業元年(605)開鑿通濟渠,直接溝通黃河與淮河的交通。並改造邗溝和江南運河。三年又開鑿永濟渠,北通涿郡。第2期開鑿的運河,加上公元584年開鑿的廣通渠,就形成了多枝形運河系統。

第3期運河

第3期主要指元、明、清階段開鑿的運河系統。元代開鑿的重點有兩段:一是山東境內泗水至衛河段;一是大都至通州段。至元(元世祖忽必烈年號)十八年(公元1281年)開濟州河,從任城(濟寧市)至須城(東平縣)安山,長75公里;至元二十六年(1289)開會通河,從安山西南開渠,由壽張西北至臨清,長125公里;至元二十九年(1292)開通惠河,引京西昌平諸水入大都城,東出至通州入白河,長25公里。到了元三十年(1293)元代大運河全線可以通航,漕船可由杭州直達大都,就形成了今天京杭運河的前身。

京杭運河自北而南主要流經的地區有京、津2市和冀、魯、蘇、浙4省,從而貫通了中國五大水系──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和一系列湖泊。從華北平原直達長江三角洲,地形平坦,河湖交織,沃野千里,自古是中國主要糧、棉、油、蠶桑、麻產區。人口稠密,農業集約化程度高,生產潛力大。迨至近代,京津、津浦、滬寧和滬杭鐵路及公路網相繼修建,與運河息息相通。此外,在沿線各地工業先後興起,城鎮密集,成為中國精華薈萃之地。

京杭大運河是古代中國重要的交通河道。它是我國僅次於長江的第二條「黃金水道」。京杭大運河的價值堪比長城是世界上開鑿最早、最長的一條人工河道,是蘇伊士運河的16倍,巴拿馬運河的33倍。可見,京杭大運河在交通運輸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在中國歷史上,京杭運河是重要的漕運河道,曾對南北經濟和文化交流起著重大的作用。十九世紀海運興起,以後隨著津浦鐵路通車,京杭運河的作用逐漸減小。黃河遷徙後,山東境內河段水源不足,河道淤淺,南北斷航,淤成平地。水量較大、通航條件較好的江蘇省境內一段,也只能通行小木帆船。從此以後,京杭運河便走向荒廢、蕭條的道路,同時體現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的寫照。

新中國解放後,京杭運河的部分河段已進行了拓寬加深,裁彎取直,還新建了許多現代化碼頭和船閘,因此航運條件也大大得到改善。季節性的通航里程已達1100多千米。江蘇邳縣以南的660多千米航道,500噸的船隊可以暢通無阻。此外,古老的京杭運河將來還林成為南水北調的輸水通道。

⑥ 京杭大運河的意義是什麼

京杭大運河對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工農業經濟的發展起了巨大作用。

元代會通河和通惠河開通後,京杭運河完成,明代進行了大規模整修,建立了完善的漕運管理制度,600年間,運河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南北交通要道,商運繁盛,運河兩岸興起數十座商業城鎮,對古代經濟的貢獻無法估量。

大運河的開掘加強南北交通和交流,鞏固中央政府對全國的統治,加強對江南地區的經濟建設,促進了中原文化和南方文化相融合,並且方便南糧北運。漕運之便,澤被沿運河兩岸,不少城市因之而興,積淀了深厚獨特的歷史文化底蘊。

京杭大運河顯示了中國古代水利航運工程技術領先於世界的卓越成就,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鎮,積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蘊,凝聚了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諸多領域的龐大信息。大運河與長城同是中華民族文化身份的象徵。

(6)京杭大運河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與長城、坎兒井並稱為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並且使用至今,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中國文化地位的象徵之一。

大運河南起餘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經今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兩市,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約1797公里。

春秋吳國為伐齊國而開鑿,隋朝大幅度擴修並貫通至都城洛陽且連涿郡,元朝翻修時棄洛陽而取直至北京。開鑿到現在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

2002年,大運河被納入了「南水北調」東線工程。2014年6月22日,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宣布,中國大運河項目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46個世界遺產項目。

⑦ 京杭大運河的歷史意義是怎樣的

古名「邗溝」、「運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最古老的運河,與長城並稱版為我國古代的兩權項偉大工程。大運河南起餘杭,北到涿郡,途經後來的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兩市,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約1794千米。

閱讀全文

與京杭大運河歷史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