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安吉歷史文化

安吉歷史文化

發布時間:2021-02-19 18:41:03

『壹』 安吉縣的文化名人

胡宗南,1896.5.16~1962.2.14國民黨軍高級將領。字壽山。歷任軍校教導團排長、副連長、營長等職。1950年3月由西昌逃往台灣後,任江浙「反共救國軍」總指揮、澎湖防守司令官等職。病故後被追晉為陸軍一級上將。
陳振孫,南宋藏書家、目錄學家。浙江安吉人,字伯玉,號直齋。創立了書目使用解題和記載版本資料的先例,對古代目錄學作出了重大貢獻。
郎葆辰,(1763—1839),初名福延,又名遂峯,字文台,號蘇門,晚號桃花山人。生前疏請開浚太湖七十二溇,平反徐察氏冤獄。事跡收錄於《墨香居畫識》、《墨林今話》、《朱小茗耐洽譚》、《山東省金石書畫展紀略冊》。
吳均,(469—520),字叔庠。南朝文學家、史學家,文工於寫景,詩文自成一家,常描寫山水景物,稱為「吳均體」,開創一代詩風。
朱治(156年―224年),字君理。丹楊故鄣(今浙江安吉)人。三國時期吳國武將,東吳名將朱然之嗣父。早年隨從孫堅、孫策征伐,又輔助孫權,穩定江東,功勛卓著。此後長期居住在吳郡,孫權為吳王,拜其為安國將軍,配金印紫綬,徙封毗陵侯。每次進見,孫權都親自迎接。黃武三年(224年)卒,年六十九。
吳涵((1876—1927),字子茹、藏。昌碩次子。全面繼承父學,篆刻尤為所長,昌碩晚年,常命涵代刀作印。
蕅益禪師,(1599—1655),俗姓鍾,名智旭,又名際明、聲,字振之,別號八不道人。與憨山、紫柏、蓮池並稱為明代「四大高僧」。清順治十二年(1655)正月,圓寂於靈峰寺。世稱靈峰蕅益大師,後被推尊為凈土宗第九祖師。
吳維岳(1514—1569),字峻伯,號霽寰。明朝孝豐(今屬安吉)鄣吳村人。擅長書法,精通文學,尤卓於詩。曾與王世貞、李攀龍等倡詩社,為「嘉靖廣五子」之一。著有《天目山齋歲編》、《奏議》與《海岱集》等。
吳邁(1886—1963),又名東邁,號子遠。昌碩第三子。上海昌明藝專創辦人之一,上海中國畫院畫師。書畫承家學,有父風。
陳嶸(1888—1971),原名正嶸,字宗一。安吉曉墅鎮三社(今石龍)村人。著名林學家、林業教育家、樹木分類學家,中國近代林業的開拓者之一。
沈子球(1908—1959),又名九雲,化名朱雲、朱近人、朱秋、筆名沙戟,臨安縣山川鄉北弄村(今屬安吉縣)人。歷任上海市公安局偵察科副科長、科長、宗教事務處科長,上海市博物館負責人。
龔玉貞,(1921—1942),女,安吉梅溪鎮甲子村人。共產黨員,中共梅溪區委婦女委員,革命烈士。
諸樂三(1902—1984),名文萱,號希齋,樂三為其字。孝豐鶴鹿溪(今屬安吉塘浦鄉)。生前任浙江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浙江分會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理事、西泠印社副社長、西泠書畫院副院長及浙江省第四屆政協常委
吳昌碩(1844—1927),名俊卿,初字香補,中年更字昌碩、倉石,他成功最早的是篆刻,雄渾蒼老,創為一派;功力最深的是書法,尤擅石鼓文;影響最大的是國畫,以篆書、狂草入畫,喜作大寫意花卉。他的藝術達到熔詩、書、畫、印「四絕」於一爐,為近現代書畫篆刻大師。
方鐵城(1886—1942)又名奎、長生,安吉豐食溪鄉方家上人。早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為安吉最早黨員。
呂卓夫(1887—1928),孝豐城(今安吉縣孝豐鎮)人,祖籍新昌。中共青團孝豐縣委顧問

『貳』 誰能介紹安吉的地方特色文化

黃浦江源頭坐落在浙江安吉龍王山自然保護區內,主峰(海拔)1587.4米,這里雲纏霧內繞,連綿起伏的群容山,長達二十餘里的大峽谷,雄險的山勢,幽深的原始森林,奇特的飛瀑,爛漫的杜鵑,磅礴的雲海,瑰麗的日出,「天公造化千澗匯就黃浦源頭」在海拔1350米處,有自然歷史遺產千畝高山沼澤地,是地質學上的奇觀,也是亞熱帶罕見的自然景觀一絕。進龍門,探源頭,住山莊,觀美景,可春賞杜鵑,夏觀雲海,秋覽秀色,冬看雪景。探源、探險、峽谷幽深,潭水碧綠,山腰石縫噴涌的清泉,拍岸擊石,似悅耳的樂聲,冰川遺址,古木異草,山形奇特,從不同角度觀賞山景,似龍、似門、似虎、似龜、似神。群峰突兀,有一峰垂直裂開,人稱仙人鋸板,真是一彎一景,美不勝收,使人心曠神怡。登龍王山頂峰,站在巔處好似「山如絕頂我如峰」,你將會產生「上觀碧落星辰遠,下審紅塵世界遙」的超然於世,羽化成仙的境界。

『叄』 關於安吉地名歷史變遷的詳細信息

安吉建縣於東漢靈帝中平二年(公元185年),至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漢靈帝賜名「安吉」,源自《詩經·無衣篇》中詩句「豈曰無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安吉更早的歷史可追溯到秦朝設置故鄣縣。據《越絕書》記載,秦始皇於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東游會稽,「徙大越民置餘杭、伊攻、故鄣。」當時故鄣縣幅員遼闊,大致包括現在安吉縣全境、長興縣西南一部和安徽省廣德縣全境、郎溪縣一部。故鄣縣開始屬鄣郡,後來屬丹陽郡。鄣郡以故鄣縣治為郡治,治所在今安吉縣境內,是浙江全省境內出現最早的郡級治所。直到西漢元狩二年,即公元前121年改為丹陽郡,才將郡級治所遷往宛陵(今安徽省宣州市)。由於安吉以前在故鄣縣南境,所以有人稱安吉為鄣南。
三國吳寶鼎元年(公元266年),安吉屬新設的吳興郡。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廢郡並縣,安吉縣被撤,並入綏安縣。綏安初屬宣州,仁壽二年(公元602年)又改屬湖州。義寧二年(公元618年)復置安吉縣,屬吳興郡。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安吉改屬桃州。武德七年,安吉縣又被撤銷,並入長城縣(今長興縣),屬湖州。唐映德元年(公元664年),復置安吉縣。安吉縣經過七十多年的撤而復設,從此穩定下來。
由於安吉曾屬桃州,安吉歷史上留下了不少關於桃州的記載。唐代大詩人皎然曾贈詩與安吉康丞,詩雲:「君吏桃州尚奇跡,桃州採得桃花石」;安吉最早地方誌撰寫於明代,名曰《古桃志》;民國期間,安吉縣城被稱為「桃城鎮」。
宋元兩代,南宋寶慶元年(公元1225年)改湖州為安吉州,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改安吉州為湖州路,安吉仍分屬安吉州和湖州路。元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安吉屬長安州(後改為長興州)。至正二十七年,又屬湖州府。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因湖州府地方勢力助張士誠長期抵抗,特加重湖州府賦稅,以致民不聊生,據歷史記載:「斃於桎梏,殞於囹圄,自投於溝壑者不可勝數。」明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經湖州知府王瑄上疏奏准,分安吉縣南境九鄉置孝豐縣,並將長興縣的荊溪、順零、晏子三鄉劃歸安吉。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朝廷升安吉為州,次年領孝豐一縣。直到清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降安吉州為縣。安吉設州的時間有268年。
明清時期,安吉一直屬湖州府。民國初年,廢府設道,安吉、孝豐兩縣同屬錢塘道;民國 16年(公元1927年)道廢,直屬浙江省;後又相繼歸屬浙江省第三行政督察區、浙江省第六特區行政督察區、浙江省吳興行政督察區、浙江省第一行政督察區、浙江省第二行政督察區、浙江省第九行政督察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安吉、孝豐兩縣屬浙江省第九專區(即臨安專區)。1953年,改屬嘉興專區。1958年孝豐並入安吉時,仍屬嘉興專區(1970年改稱嘉興地區)。1983年7月,撤銷嘉興地區設立湖州、嘉興兩市後,安吉屬湖州市至今。

『肆』 安吉有哪些歷史

安吉,建縣於漢中平二年,取《詩經》「安且吉兮」之意得名,歷史悠久,至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

1、安吉歷史上涌現了南朝梁文學家吳均、三國東吳大將朱然、近現代藝術大師吳昌碩、著名林學家陳嶸、畫家諸樂三等名家。 2005年,習近平在安吉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

2、安吉有世界上品種最全,面積最大的竹類公園——安吉竹子博覽園和展示竹之文明史的全國唯一的中國竹子博物館。有曾拍攝過《卧虎藏龍》的中國大竹海景區,藏龍百瀑景區,有千年古剎靈峰寺,有集詩、書、畫、印於一身的吳昌碩先生之紀念館等等。

3、安吉白茶有近千年的歷史,早在宋代徽宗年間趙佶著《大觀茶論》中就有記載。民國十九年,安吉農民在孝豐鎮的馬鈴岡發現野生白茶樹數十棵。1982年又在安吉天荒坪的高山上發現一株千年老茶樹,其嫩葉呈玉白色,後育成「白葉一號」品種,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4)安吉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1、安吉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總特徵是:光照充足、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適宜農作物的生長。全縣年降雨量2003.4毫米,年日照時數1762.5小時,年平均氣溫17.0℃。

2、安吉境內天目山脈自西南入境,分東西兩支環抱縣境兩側,呈三面環山,中間凹陷,東北開口的「畚箕形」的輻聚狀盆地地形。地勢西南高、東北低,適宜種植茶樹。

3、安吉白茶外形挺直略扁,形如蘭蕙;色澤翠綠,白毫顯露;葉芽如金鑲碧鞘,內裹銀箭,十分可人。沖泡後,清香高揚且持久。滋味鮮爽,飲畢,唇齒留香,回味甘而生津。葉底嫩綠明亮,芽葉朵朵可辨。

『伍』 安吉縣的介紹

安吉縣,地處浙江西北部,湖州市轄縣之一,北靠天目山,面向滬寧杭。建縣於公元年,縣名出自《詩經》「安且吉兮」之意。全縣總面積188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6萬,下轄8鎮3鄉4街道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和1個省級旅遊度假區。安吉縣區域條件更加優越,地處長三角經濟圈的幾何中心,是杭州都市經濟圈重要的西北節點,屬於兩大經濟圈交匯的緊密型城市,是長三角最具投資價值縣之一。安吉縣生態環境優美宜居,境內「七山一水二分田」,層巒疊嶂、翠竹綿延,被譽為氣凈、水凈、土凈的「三凈之地」,植被覆蓋率75%,森林覆蓋率71%,是國家首個生態縣、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試點縣、全國文明縣城、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和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是全國聯合國人居獎唯一獲得縣。安吉縣特色產業發展迅猛。三大特色產業「竹業、茶業和椅業」構成安吉的三張名片。第一張名片是「中國竹鄉和中國竹地板之都」安吉縣歷史人文底蘊深厚,曾是古越國重要的活動地和秦三十六郡之一的古鄣郡郡治所在地。上馬坎遺址賦予了安吉獨具魅力的文化符號,成為「浙江舊石器文化遺址考古第一點」。安吉縣休閑旅遊篷勃發展,是全省首批旅遊經濟綜合改革試點示範縣、長三角首選鄉村休閑旅遊目的地,被評為中國最佳生態旅遊縣。

『陸』 安吉竹子和竹文化

在我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中,已經反映出竹子的使用,確切記載源於仰韶文化。1954年在西安半坡村發掘了距今約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遺址,其中出土的陶器上可辨認出"竹"字元號,說明在此之前,竹子已為人們所研究和利用,也即是我國人民研究和利用竹子的歷史可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新時器時代。漢字起源於原始社會崩潰的仰韶文化,而"竹"字的原始符號則應在此之前就已出現了。在7000年前的浙江餘姚縣河姆渡原始社會遺址內也發現了竹子的實物,可見在原始社會時期竹子和人們的生活有了密切關系。因為只有竹子已為人所用,才須為其創造一種文字元號來表示。

研究證明,我國商代已知道竹子的各種用途,其中之一就是用作竹簡,即把字寫在竹片(有時用木片)上,再把它們用繩子串在一起就成了"書",漢字"冊"即由此而來。竹簡和木簡為我們保存了東漢以前的大批珍貴文獻,如《尚書》、《禮記》和《論語》等都是寫在竹簡和木簡上的。殷商時代用竹簡寫的書叫"竹書",用竹簡寫的信叫"竹報"。竹筆的發明在文化史上也具有開拓性的一頁,在殷代文化遺跡出土的甲骨、玉片和陶器上都可以看出毛筆書寫的朱墨字跡。湖北曾侯乙墓和汀鄂出土的春秋戰國墓的文物中也有佐證。利用竹子的另一項偉大成果是造紙。早在9世紀我國已開始用竹造紙,比歐洲約早1000年。當然竹紙的大發展還是此以後。關於用竹造紙,明代《天工開物》中作了詳細記載,並附有竹紙製造圖。用竹造紙,標志著我國古代造紙技術的巨大發展和成就,促進了中國文化的繁榮。實際上在竹紙出現以前,制紙工具也離不開竹子。從竹簡開始到竹紙出現,竹子在文化發展史上始終佔有重要地位,對保存人類知識、形成中化民族源遠流長、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起到了直接和間接的作用。

我國古代竹子的利用還有許多方面,比如春秋戰國時期,我們的祖先已製造了利用杠桿提水的竹製工具"桔"以及用竹筒提水灌溉的"高轉筒車"。竹子在武器發展史上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從原始的竹弓射箭到春秋時期的拋石機、宋代的火葯箭和竹管火槍等都是古代竹製武器。

從漢字中竹部文字的情況來分析,也可看出中國竹子利用的古老歷史,古人把"不剛不柔,非草非木,小異空實,大同節目"的植物稱之為竹。從形態上認識開始,把竹子進行加工,製成物品,又以"竹"字衍生出竹部文字。隨著人類對竹子的認識不斷提高,竹類利用日益廣泛。而竹部文字也必然隨之增加。我國辭海(1979年版)中共收錄竹部文字209個,如筆、籍、簿、簡、篇、筷、籠、笛、笙等等。歷代各類字典收錄的就更為可觀。而諸如"竹報平安"、"衰絲豪竹"、"青梅竹馬"、"日上三竿"一類的成語也都包含著與竹子有關的有趣典故。這些竹部文字和成語涉及社會和生活的各個領域,一方面反映了竹子日益為人類所認識和利用,另一方面反映了竹子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在工農業生產、文化藝術、日常生活等多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二、 竹子與精神文化

在我國源遠流長的文化史上,松、竹、梅被譽為"歲寒三友",而梅、蘭、竹菊被稱為"四君子",竹子均並列其中,可見竹子在我國人民心中佔有重要地位,這是因為其稈挺拔秀麗、葉瀟灑多姿、形千奇百態;它四季常青,姿態優美,獨具韻味,情趣盎然。當人們有閑情逸致漫步於青青翠竹之下時,一種無限舒適和遐意便會油然而生,難怪蘇東坡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因此,公園里,村寨旁,一叢叢一片片的翠竹既美化了人的生活,又能陶冶和升華人的高尚情操。

竹子無牡丹之富麗,無松柏之偉岸,無桃李之嬌艷,但它虛心文雅的特徵,高風亮節的品格為人們所稱頌。它坦誠無私,朴實無華,不苛求環境,不玄耀自己,默默無聞地把綠蔭奉獻給大地,反財富奉獻給人民。

勞動人民在長期生產實踐和文化活動中,把竹子的生物形態特徵總結升華成了一種做人的精神風貌,如虛心、氣節等,被列入人格道德美的范疇,其內涵已形成中華民族品格、稟賦和美學精神的象徵。的確,看到竹子,人們自然想到它不畏逆境,不懼艱辛,中通外直,寧折不屈的品格,這是一種取之不盡的精神財富,也正是竹子特殊的審美價值所在。

在精神文化方面,竹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和獨特,影響著中國人的審美觀和審美意識以及倫理道德,對中國文學、繪畫藝術、工藝美術、園林藝術、音樂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

竹是中國文學的重要題材,從《詩經》時代開始,歷代皆有詠竹賦竹的詩文佳作,創作了難以計數的文學作品,形成了中國獨特的竹文學,在中國文學中獨樹一幟,異彩繽紛。

工藝美術是美學和生活的結合,是科學和藝術的產品,竹是工藝美術品的重要材料,數千年來,中國先人們用竹子編織和雕刻各種賞心悅目的工藝美術作品,豐富了竹文化的內涵。考古資料證實,在新石器時代早期就開始用竹編織器物,春秋戰國時期竹編藝術已達到了很高的境地,尤以楚國最為發達,品種極為豐富,以高超的技藝和獨特的風格而著稱於世。商周時期就已形成了雕刻工藝,漢代有竹雕刻藝術品存世,六朝時期文獻中有竹雕刻藝術品的記載。唐代以後,竹刻名家輩出。宋代出現詹成,明代出現了嘉定朱松鄰祖孫三代為代表的嘉定竹刻派,金陵(今南京)則出現李文甫等竹刻家。清代中期形成了湖南邵陽、四川江安和浙江黃岩等地的翻簧竹雕,並成為竹雕刻藝術的主流,民國初期出現北京張志漁開創的北派竹刻。竹還是工藝美術中表現題材,寄寓著福、祿、壽、喜、財、發順、吉等吉祥內容的圖案,數千年來一直在民間裝飾美術中流行,被廣泛應用於雕刻、織綉、印染、陶瓷、編織、剪紙等各種工藝品的創作中。

竹與中國的音樂文化有著重要的聯系,竹是製作樂器的重要材料,中國傳統的吹奏樂器和彈撥樂器基本上是用竹製造的。竹子,對中國音律的起源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歷史文獻和考古資料證實,自周朝以後,歷代使用竹定音律,故此,晉代就有以"絲竹"為音樂的名稱,有"絲不如竹"之說,唐代把演奏樂器的藝人稱為"竹人"。可見竹是中國音樂文化中不可替代的物質載體。

竹對中國的宗教文化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古代的先民奉竹圖騰,視其為圖騰崇拜物,把竹作為祭祀的工具和祭品。道教和佛教出於教義崇奉竹子,追求竹子所構築的環境。
竹子在民俗文化中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竹文化聯系著口承文藝和游樂活動以及信仰習俗;進入了人類的儀禮制度之中,在祭祀、婚喪、交際、節日、朝規等社群文化中構成了民間竹文化的重要元素。

三、 竹子與中國詩畫
青青翠竹古往今來吸引了無數文人墨客,他們面對竹子有感而發,創作了數以千計的竹子神話、詩歌、書畫,形成了中國竹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其中就有大量竹詩,直接提及的有5首,出現7次;間接提及的有幾十首之多。如《詩·衛風淇奧》曰:"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歷史上對《詩經》中上述有關竹的記載有不同看法,但事實上指竹子是確鑿無疑的。《詩經》編成於春秋時期,此後各朝代各種典籍中都有竹詩畫記載。

『柒』 具體介紹一下浙江湖州的安吉

安吉縣位於浙江省西北部,是長江三角洲經濟區迅速崛起的一個對外開放景區,北靠天目山,面向滬寧杭。全縣轄16個鄉鎮(開發區),人口45萬,面積1886平方公里,建縣於東漢中平二年,至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漢靈帝賜名「安吉」取之《詩經》「安且吉兮」。 安吉經濟發展迅速,竹製品、轉椅、茶葉、筍製品、農用機動車、建材等產品都有上規模生產,具有輕紡、造紙機械、食品、化工、礦產資源開發等門類齊全,上規模的基礎工業,出口產品多種,涌現多種省優、部優產品、一批國優產品。

安吉物產豐富,品質優良。毛竹蓄積量和商品竹均名列全國第一,是著名的「中國竹鄉」。特產有白茶、冬筍干、板栗、山核桃等。安吉又為全國聞名的「白茶之鄉」,安吉白茶在2000年被評為中國國際茶博覽會國際名茶金獎。安吉礦產資源豐富,被譽為「金砂」的黃砂、石英石、花崗岩、膨潤土等資源儲量大,質量地好,開發前景廣闊。安吉境內群巒疊嶂,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秀竹連綿,是新崛起的生態旅遊縣。位於靈峰山麓的竹子博覽園,集旅遊、娛樂、休閑、科研為一體,佔地600餘畝,各類竹種300餘種,被譽為「世界一流的竹種園」。龍王山海拔1587.4米,是黃浦江的源頭,奇峰怪石,古木異草,保存有1200畝的原始森林,為浙北第一峰,屬省級自然保護區,有許多稀有動植物,被稱為天然的物種園和基因庫。世界級特大型電力企業——華東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位於天荒坪大溪山巔,電站總裝機容量180萬千瓦,規模為亞洲最大,世界第二。電站與奇峰翠竹渾然一體,煞是壯觀。附近有藏龍百瀑、九龍峽、龍慶園等景點。

安吉歷史悠久,人文景觀獨特,古跡較多。是近代藝術大師吳昌碩的故鄉,被譽為昌碩文化之鄉。縣內有其故居,衣冠冢和十年耕讀的「蕪園」,縣城建有吳昌碩紀念館和昌碩公園。靈峰山腳的靈峰山公園古木參天,始建於五代的靈峰寺在其景區內,是千年古剎,香火鼎盛。獨松關、靈芝塔、運鴻塔、奉憲禁碑、安城古城牆、古城遺址等古跡均有源遠歷史。 安吉生態環境優越,旅遊資源豐富,屬最佳人居環境。中國大竹海、白茶谷、九龍峽、芙蓉谷等景點,讓遊客領略獨特的自然風光、竹海、奇峰,山林中建有多處避暑山莊和度假村。

安吉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迅速,位於縣城的浙江省安吉經濟開發區,佔地442公頃,地理位置優越,投資政策優惠。安吉有上規模的經濟工業園區多處,重點發展綠色工業。

『捌』 安吉的民風民俗

安吉濃郁的鄉土風情孕育了璀璨的民間藝術,竹鄉的民間藝術也充分展示了安吉人回民智慧厚重的答民風。舞蹈、舞獅、犟驢子、旱船、花燈等民間踩街活動形式多樣,廣為流傳;竹雕、竹刻、竹編等工藝技術精湛,巧奪天工;戲曲、書畫藝術流派紛呈,異彩四射。2000年,安吉榮獲了中國民間藝術(書畫)之鄉稱號。繼承吳昌碩大師遺風的民間書畫,良好的生態環境孕育而生的風光攝影,以日常竹製生活工具為演奏樂器、民間藝人自編自演的打擊樂《竹樂》,都是蜚聲海內外的安吉民間藝術精粹。

http://ke..com/view/33686.html?wtp=tt#3

『玖』 安吉是什麼地方,最好有具體的位置

安吉縣位於浙江省西北部,是長江三角洲經濟區迅速崛起的一個對外開放景區,北靠天目山,面向滬寧杭。全縣轄16個鄉鎮(開發區),人口45萬,面積1886平方公里,建縣於東漢中平二年,至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漢靈帝賜名「安吉」取之《詩經》「安且吉兮」。
安吉經濟發展迅速,竹製品、轉椅、茶葉、筍製品、農用機動車、建材等產品都有上規模生產,具有輕紡、造紙機械、食品、化工、礦產資源開發等門類齊全,上規模的基礎工業,出口產品多種,涌現多種省優、部優產品、一批國優產品。
安吉物產豐富,品質優良。毛竹蓄積量和商品竹均名列全國第一,是著名的「中國竹鄉」。特產有白茶、冬筍干、板栗、山核桃等。安吉又為全國聞名的「白茶之鄉」,安吉白茶在2000年被評為中國國際茶博覽會國際名茶金獎。安吉礦產資源豐富,被譽為「金砂」的黃砂、石英石、花崗岩、膨潤土等資源儲量大,質量地好,開發前景廣闊。安吉境內群巒疊嶂,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秀竹連綿,是新崛起的生態旅遊縣。位於靈峰山麓的竹子博覽園,集旅遊、娛樂、休閑、科研為一體,佔地600餘畝,各類竹種300餘種,被譽為「世界一流的竹種園」。龍王山海拔1587.4米,是黃浦江的源頭,奇峰怪石,古木異草,保存有1200畝的原始森林,為浙北第一峰,屬省級自然保護區,有許多稀有動植物,被稱為天然的物種園和基因庫。世界級特大型電力企業——華東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位於天荒坪大溪山巔,電站總裝機容量180萬千瓦,規模為亞洲最大,世界第二。電站與奇峰翠竹渾然一體,煞是壯觀。附近有藏龍百瀑、九龍峽、龍慶園等景點。
安吉歷史悠久,人文景觀獨特,古跡較多。是近代藝術大師吳昌碩的故鄉,被譽為昌碩文化之鄉。縣內有其故居,衣冠冢和十年耕讀的「蕪園」,縣城建有吳昌碩紀念館和昌碩公園。靈峰山腳的靈峰山公園古木參天,始建於五代的靈峰寺在其景區內,是千年古剎,香火鼎盛。獨松關、靈芝塔、運鴻塔、奉憲禁碑、安城古城牆、古城遺址等古跡均有源遠歷史。
安吉生態環境優越,旅遊資源豐富,屬最佳人居環境。中國大竹海、白茶谷、九龍峽、芙蓉谷等景點,讓遊客領略獨特的自然風光、竹海、奇峰,山林中建有多處避暑山莊和度假村。
安吉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迅速,位於縣城的浙江省安吉經濟開發區,佔地442公頃,地理位置優越,投資政策優惠。安吉有上規模的經濟工業園區多處,重點發展綠色工業。

『拾』 安吉縣有哪幾個文物古跡,分別是什麼級別的(如國家級,縣級,市級等)

安吉歷史悠久,文物資源豐富。境內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42處,文物保護點114處、一般文物點和文物埋藏區113處。··安吉歷史悠久,古跡眾多。境內安城鎮的古城遺址,為秦漢時鄣郡的郡治所在地,古城牆保存至今。古城城牆用泥土夯築,現四面還有城牆,城牆保留尚好。城略呈方形,東西長600餘米,南北寬近550米,佔地約0.33平方公里。秦漢時期,這里是長江中下游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這一帶現已發掘出商、周、秦、漢、西晉、宋、元、明、清各個朝代一定數量的具有歷史、科學、藝術價值的珍貴文物。··安吉著名古塔靈芝塔,始建於五代。北宋政和二年,靈芝塔旁又建成了東岳行官及行官碑。據同治十二年《安吉縣志》載:「靈芝塔在順安鄉馬家渡南山麓,相傳五代吳越時建,雖不甚高而至今千餘年,巍然獨存。」靈芝塔屬古代佛教建築形式之一。它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反映了我國五代時期建築藝術成就。該塔為樓閣式八面十層磚構實心體,通高22.46米,每層辟有一門二辟龕。並用平磚和菱角平子相間疊澀出檐,疊澀檐的五面上下均微向內傾,仍保留唐代遺風,上覆筒瓦。勾頭飾寶相花,花瓣豐滿。滴水飾重唇鋸齒紋,錢脊飾脊獸,鐵剎由覆缽、仰蓮、相輪、寶瓶等組成。 安吉名剎靈峰寺自梁代建寺始,歷來為文人墨客聚集之地。元代著名文學家、書法家楊維楨曾隱居在此。明代「四大高僧」之一、靈峰寺主持蕅益大師也是著名書法家,曾在靈峰寺留下佛學經典之作《靈峰宗論》,並在該寺圓寂。

閱讀全文

與安吉歷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